。走进三晋大地 。之五 五台山顺治皇帝出家的清凉寺
云海飞歌
早就在影视剧中听说过顺治皇帝出家于五台山的清凉寺,感觉很诧异,一个大国皇帝怎么还出家?
此次,到了五台山一定要找到顺治皇帝出家的清凉寺。清凉寺,位于中台南瓦厂村东北的清凉谷,距台怀镇约15千米,寺内因有著名的文殊圣迹“清凉石”而得名。
据“清凉山志”载,此寺肇于北魏孝文帝延兴二年至太和十七年间(472-493)。唐代时,它是替国行道的镇国道场。唐代历元年(766),不空三藏密宗道场。清乾隆年间,寺宇建筑整齐一新,规模宏大。
清凉寺坐东朝西,按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格局布置,中轴线上有五层大殿,禅堂、配殿左右对称,清凉古置于寺中,布局严谨,主次分明。
传说清朝顺治皇帝当年在这里出家,据清廷大档记载,康熙皇帝曾5次巡礼于五台山,乾隆皇帝则6次驻跸清凉圣境。
清凉寺是一个修行的好地方。寺名悠远又远离闹市,难得清静。屋檐处吊着的风铃随着山风叮咚而响,寺庙后面的小道,通往更为幽静的山涧。
顺治帝全名爱新觉罗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代皇帝,6岁时在沈阳继位,在位18年,1661年去世,享年23周岁。顺治所谓的感染天花不治身亡,其实是在五台山出家了。 有人说顺治一向好佛,出家只是为求修身得道。也有说法是顺治是为了死去的董鄂妃出家。
据说,顺治与江南名妓董小宛感情甚笃。董鄂妃因痛失幼子悲泣身亡后,顺治万念俱废,终日郁郁不乐,最终在几个月后抛弃帝位,遁入五台山削发为僧。清室无奈之下,假称他因病驾崩,并在清东陵为他设了衣冠冢。不管结果怎样,总之就像顺治说的,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所有的真相都随历史飘散了,或许顺治才真的是个明白人,重新找回自己,克服自己,把目光从江山转向自己,为自己而活,从此不问人间风与尘。
康熙、乾隆、雍正三位皇帝巡视五台山时多住宿于菩萨顶,因此菩萨顶又是皇帝行宫,由于菩萨顶的特殊地位,后来又成为五台山黄庙之首,统管其它黄庙事务。
菩萨顶建在离怀来镇不远的一个山顶上,前门有很高的石梯,我们是座景区专门的环保车从菩萨顶的后门进去的。一进菩萨顶, 给人的印象的确与其它寺庙不同,因为里面的除了红墙黄瓦外,墙上和房屋的装饰很多都是龙的图案,所在地势也不同,从菩萨顶可以看到怀来镇全景和四面的五台,使人感到皇家寺庙的威严和气势。在菩提顶的后门有一照壁,上面书有一大大的“福”字,据说这是康熙写给其父亲顺治的,传说顺治出家后一直在五台山修行,继顺治为帝的康熙为见到父亲,曾六次到五台山寻找,其实第一次康熙便见到了父亲的,只是没有留意而己,当时康熙在寻找路上碰到一个僧人在扫地,便上前打听父亲的下落,那僧人只说了一句:我叫八叉,其它的事都不知道,康熙回庙宇后,突然想到,那八叉不是一个父字么?于是赶紧到碰见父亲的地方,却是再也见不到父亲了。为了表达自己祝愿父亲幸福的心愿,便写了这个“福”字并令人刻在菩萨顶的照壁上。穿过照壁,两边是僧人和香客的住房。在大雄宝殿前的大院里,分别有康熙、乾隆、雍正留下的纹龙石碑三座,这在其它庙里是看不到的,另外在文珠庙前和大雄宝殿里,也有皇帝的题词,这里处处彰显出了皇家寺庙的地位。
站在菩萨顶大门前书有康熙题词“灵峰圣境”的牌坊下,极目远眺,怀来镇尽收眼底,四周山上大大小小的寺庙群一览无余,有的地方还在建设新的寺庙,可见五台山佛教的繁荣和兴盛。
五台山的历史渊源和佛教文化大于自然景色的吸引力,是大家公认的事实。
2019、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