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18-1-14 14:36 编辑
过年习俗浅谈
1. 腊月廿三日—小年
腊月廿三过小年,欢送灶君去上天。灶王天庭多美言,下界保护家家安。 家家户户备过年,筹办年货忙得欢。此后天天任务满,直到除夕才算完。 注:腊月廿三,又称“过小年”,是开始为过大年三十而紧张准备的日子,民间从这一天起,每天都有具体活动,一直到除夕止。 从小城高山讲的腊月二十三日有关灶王爷的故事可知,原来灶王爷是我们老张家的一个败类,其下场是咎由自取的。 不过灶王爷的这一工作还是蛮不错的,天天吃香喝辣的,不怕下岗失业。而且家家户户还有三分惧怕他的。因灶王爷在每年的腊月廿三日要出差到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各家这在一年来的情况,大家都不敢惹他,生怕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坏话。于是在欢送灶王爷上天时,用饴糖将他的嘴粘贴住,不让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胡说八道。并要求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也是给灶君的贴的一副对联。 在除夕晚上灶王爷就带着天上的诸神回到人间,他做为导游,将神祗领到各家过年,除夕一过神祗们就回到天上,只有灶王爷长驻人间,坐观人间冷暖。
2. 腊月廿四日—祭灶
腊月廿四祭灶日,祭灶相关过大年。廿四始至三十晚,除夕灶王返人间。 灶王上天言好事,吉凶祸福玉帝钦。天上诸神来人间,灶王导游忙得欢。 年后诸神回天庭,灶王长久留人间。接神接灶紧相连,如今生活不靠天。
3. 腊月廿五日—接玉帝 赶乱岁 玉帝出宫腊廿五,亲临人间问甘苦。查看人间善与恶,审定来年祸与福。 虔诚祭之接玉帝,起居言语须注意。博取玉帝之欢心,降福来年保太平! 注:家家都要表现出色,以求玉皇大帝高兴,而赐惠民间。
灶王出差需七天,此间人间无神管。
百无禁忌赶乱岁,嫁女娶媳抢着办。 注:此为“赶乱岁”。
4. 腊月廿六日 - —打扫 掸尘 腊月廿六这一天,清扫屋宇和庭院。打扫掸尘李彻底,窗明几净迎新年。 注:打扫掸尘,清扫室内外,北方叫“打扫”,而南方则叫“掸尘”。“尘”与“陈”谐音,所以,“掸尘”有除“陈”之意。除旧迎新,干净过年。打扫掸尘这是一很好的传统习俗,当以传承。
5. 腊月廿七日—洗浴 腊月二十七,洗澡又洗衣。 一年晦气除,福禄禧寿齐。
6. 腊月廿八日—小除夕 往来拜访叫别岁, 辞旧迎新笑开颜。 户外焚香称“天香”,企盼吉祥临门前。
7. 腊月廿九日—小年兜 腊月廿九小年兜,菜肴奉敬地基主。门口公来田头公,牛舍猪栏羊圈公。 各种神祗宜孝敬,六畜兴旺五谷丰。如意吉祥盼来年,家和业兴万事顺。
8. 腊月三十日—除夕 红联贴门边,门神文武全。守岁乃熬年,阖家坐团圆。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交子开门炮,炮声响连天。 烟花放异彩,接福又接财。诸神送上天,好运待来年。 饺子似元宝,抢着穿元宝。吃到钱币者,一年鸿运高!
9. 正月初一—开门炮仗,聚财,拜年 开门炮仗 正月初一临清早,开门大吉须放炮。开门炮仗响声高,碎红满地随风飘。 灿若云锦霞光照,吉祥如意瑞星耀。满堂红火喜洋洋,生活幸福乐逍遥。 注: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去锦,称为“满堂红”。
聚 财 扫帚星日在初一,打扫庭园要注意。如若动帚搞扫除,扫走运气可生气。 破财还招扫帚星,招致霉运那能成。清扫倒污不朝外,否则破财麻烦来。 注:传说正月初一是“扫帚星”的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
拜 年 初一传统互拜年,辞旧迎新喜开颜。美好祝愿暖心间,和谐共赴新一年。 注:拜年是中国民间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10. 正月初二—祭财神 正月初二祭财神,店铺家庭都举行。财神除夕到你家,今日祭祀要虔诚。 中午还需吃馄饨,元宝汤水下肚中。鱼肉羊肉为供品,恭恭敬敬祭财神。 商号店铺更恭敬,祭品要有五大供:整猪整羊整鸡鸭,红色活鲤必备品。 以求今年走鸿运,心想事成财广进。财源茂盛达三江,生意兴隆四海通。 注:正月初二这一天,无论商场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要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有鱼和羊肉。大商号在这一天均举行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以祈求今年发大财。
11.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 禁食米饭
烧门神纸
烧门神纸在初三,家家户户忙得欢。松柏树枝门神纸,一应收拾把火点。 门神纸火熊熊燃,表示这年已过完。打起精神谋营生,争取今年更美满。 注:初三的晚上,把年节时挂的松柏枝及门神纸等一并焚化,表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谷子生日,禁食米饭
谷子生日在初三,禁食米饭以祭典。祝祭祈年五谷丰,时时珍惜盘中餐。 注:民间认为正月初三是谷子的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以祈求今年五谷丰登。唐·李绅诗云:“锄禾日当头,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大力传承发扬。“勤劳是摇钱树,简朴是聚宝盆”。
12. 正月初四—接诸神祗
诸神廿四到天庭,欢度春节在天宫。还向玉帝来述职,人间善恶要讲清。 春节过后速下界,归程日子在初四。各家各户恭候迎,三牲鲜果接诸神。 注:农历腊月廿四送诸神上天庭,让这些神仙在天上欢度春节,兼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年来人间善恶诸事。过了节,在正月初四,各家各户又得备办三牲鲜果等,迎接诸神返回人间。
13. 正月初五—开市
正月初五称破五,诸多禁忌今日除。新嫁女子可归宁,欢乐生活多眷顾。 财神圣日乃初五,大小商店可开铺。吉日开市进财宝,生意兴隆热乎乎。 注: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说破五前的诸多禁忌过了此日皆可破。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财。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14. 正月初六—送穷
正月初六送穷神,祭送穷鬼离家门。纸扎妇人扫秽土,人人饱餐填穷坑。 勤劳致富挖穷根,努力生产粮食丰。工作积极多奉献,生活富裕火样红。 注: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风俗,其意思就是祭“送穷鬼”(穷神)。这一天各家用纸扎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她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六都要吃得饱饱的,俗称“填穷坑”。
后记
年年过年年年过,传统过年烦琐多。
优良传统要继承,迷信成分当以破。 春节放假回家过,阖家团聚乐呵呵。
欢欢喜喜过大年,千家万户尽开颜。 今年节前遇天灾,暴风雪冻实难耐。
交通受阻路难行,这可急坏探亲人。 众志成城渡难关,中央即时送温暖。
和衷共济互关爱,定能欢喜过大年! 除陈辞旧迎新岁; 移风易俗贺佳节。
中国步入新时代,不忘初心国梦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