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庭赏月 于 2016-1-29 23:48 编辑
擦肩而过
——青峰扶月
三月的江南
又一次乱莺绯红
西子湖畔相遇
从此 无法忘记
婀娜如仙子
长发撩起一池涟漪
竹笛吹落斜阳
河堤柳下偶偶私语
初见如此甜蜜
分别却是难舍难离
固定是一场擦肩而过
烟花落尽凋零满地
青峰扶月这首诗,用倒叙手法,曼妙的语言,形象生动地讲述了一对少男少女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小诗虽然只有三节,却包含了记叙文的各种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以及结果。婉约浪漫,令人回味无穷。
三月的江南
又一次乱莺绯红
西子湖畔相遇
从此 无法忘记
诗的第一节,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与地点。春暖花开的三月,江南西子湖畔,又迎来了一个姹紫嫣红蝶舞莺啼的明媚春色。面对着如此的美景,诗人不禁想起了前尘旧事。一个”又一次”,点明了是诗人在回忆。唐诗人崔护有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擦肩而过》与《人面桃花》,在这一点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说,自从那一年,我与她在西子湖畔相遇之后,就把她珍藏在我的心间,无法忘怀。
这一节倒叙了故事的结尾。
婀娜如仙子
长发撩起一池涟漪
竹笛吹落斜阳
河堤柳下偶偶私语
诗的第二节,是故事的发展和高潮。诗人用浪漫的语言,平铺顺叙了,在湖畔与心仪女孩儿相遇之后,所发生的故事情节。前两句既描绘了女子的外貌,也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态。诗人说啊,我在湖畔遇见她的时候,她眉如春山浅黛,眼波流转,婀娜多姿,犹如九天仙女降落凡尘。飘飘的长发,在我的心海中撩起了翻腾的浪花。第三句是诗人的动作描写。看见这美若天仙的女孩子,诗人不禁心旷神怡,为之倾倒。手捧长笛吹起了动听的歌谣。这竹笛吹奏了多长时间,诗中没有直接说。古词人晏几道有一首《鹧鸪天》,其中有几句说是:“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歌女舞姿曼妙,直舞到挂在杨柳树梢照到楼心的一轮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转,直唱到扇底儿风消歇(累了停下来)。青峰公子这首诗里,没有舞女,却有竹笛声声,恰如凤求凰。竹笛吹落斜阳。竹笛吹得太阳都要下山了,可见时间之久。精诚所至铁石为开。如泣如诉的悠悠笛韵,终于启开了这位女神的心扉。两个人卿卿我我的,在河堤翠柳下,尽诉私语,互道衷肠。
初见如此甜蜜
分别却是难舍难离
固定是一场擦肩而过
烟花落尽凋零满地
诗的第三节,诗人又进一步描述了故事的结局。并且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无奈的情怀。虽然相遇甜蜜如斯难舍难离,但命中注定了,这只是一场前世求佛,换得了今生偶然擦肩的幻梦。恰如一次盛开的烟花,绽放了美丽,落得了满地的凋零,令人惆怅。但是,这美丽的邂逅虽然短暂,却在诗人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
整首诗语言简洁凝练。诗短含量大。诗行整齐一致,韵脚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是符合闻一多先生提出的,现代诗歌应该具有音乐美,节奏美,建筑美的三美理论。
另外的话。
古人云: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同作一文题,各自善其妙。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写的,只是我以为。如果我曲解了作者的本意,还望青峰公子和各位读者海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