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静湖空山 于 2013-5-16 16:01 编辑
题记 第一次为别人的文章写评论,真是不知深浅而惴惴不安,如果浅析有误,那就只能请诗人一僧海涵,并接受我至深而诚恳的道歉。 【和尚518】文评——浅析一僧的诗《谁解我情怀》 《谁解我情怀》是一僧登高抒怀之佳作。全诗4段,共20行。该诗从登高远眺切入,走入历史长河,追抚古往今昔,抒发壮怀空烈的情怀。该诗段落主题突出,各段之间承继转结紧密而自然,读之令人情绪跌宕起伏,感慨万分。 第一段的主题是登高触摸历史。一僧是这样切入的: 伫立峰巅 放眼苍海暮霭 天高云淡 松劲雁旋 仿佛触摸到历史的边 从诗的字里行间,我们依稀看到一种理性的浪漫。诗人足踏峰巅,一览众山小,那在暮色中翻涌起伏的云海漫入诗人的眼眸,诗人顿起英雄之心。仰视深邃无极的深空,是那么高旷,期间只飘荡着几丝淡淡的白云,仿佛诗人的思绪经纬在蓝天中交错纵横。俯视如水墨画般的远山,时隐时现,逶迤起伏,沟壑间潺潺的幽泉如歌如诉,松涛声入耳不息,有几只倦旅归来的大雁盘旋期间。此情此景,使诗人如醉如痴,不知今夕是何年,诗人的灵魂在恍惚间出窍,飞入历史。 第二段的主题是走入不朽的历史。一僧是这样行走的: 铁马奔腾 旌旗如画 血泊浸透大地 泪水濡湿衣衫 白骨雕琢出不朽的石碑 诗人走入历史的脚步是豪迈的,观察历史的眼光是独到的,描述历史的笔触是锐利的,总结历史的结论是沉重的。诗人走访历史的样式是凝练而粗线条的。诗人从小处着眼,大处落笔,不拘小节,淋漓畅快地泼墨出一副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历史在诗人的笔下粗重地喘息着。诗人把我们带入了那个血雨腥风的时光:群雄争霸,生灵涂炭,狼烟遍地,尸骨如山;中原逐鹿,兵将铁马追逐,旌旗漫卷,投鞭断流,大雪满弓刀;历史是血流淌冲刷出的河,国破家亡,悲欢离合,破碎的心浸泡在血泪中消亡,硝烟中舞动的战旗,就是裹在历史身上那件褴褛不堪的衣衫。诗人在历史的边缘看到无数的丰碑,丰碑石上都雕琢着不朽,不朽基座下的累累白骨倾诉着不尽的悲伤与悲壮。 第三段的主题是承继历史。一僧是这样阐述的: 喧嚣惊起尘埃 呐喊还在继续 古往今来从未间断 雄浑如斯 悲歌一曲 诗人的历史观是严肃的,追古思今,历史的悲伤与悲壮声难绝于耳。诗人走出历史,但没有忘记历史,更是用历史的眼光和视角正视历史,没有虚无主义,没有矫揉造作,有的是忧国忧民忧未来之心。诗人敏锐地告诫我们,历史不会中断,历史无时无刻不在重演。历史的雄浑还在继续,历史脚步踩踏过的所有,犹似悲歌一曲从天落。 第四段的主题是感慨历史。一僧表达的是这样情怀: 壮怀空烈 终究都是云烟 掠过三皇五帝 陵墓与长城犹在 谁解我情怀 诗写到此,诗人的英雄气质展露毕至。落笔重重的壮怀空烈,使人立即想起名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那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这表现了诗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慨,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由此,人们不禁想起更多的历史人物。然而,一个空字却无情而真切的把人们从沉湎中拉回现实,毕竟历史越千年,一切终究都是过眼云烟。你看三皇五帝多么伟大,如今只见墓冢躺在万里长城脚边。登高远望,诗人感慨万千,恨自己不能像古往今来的英烈们那样青春飞扬,为脚下这片美丽的河山建功立业,禁不住仰天长啸,谁解我情怀。确实无人能解诗人的情怀,诗人都是灵感的,他们的思想是超前的,同时代的人往往很难跟上他们浪漫的步伐。谁解我情怀的结句也就透露了诗人那潜意识下的孤独。 孤独是思想之母,诗人的气质和富有思想激情的一僧,这辈子注定摆脱不了孤独的追随,但这孤独却是诗人认识世界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