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纸上谈兵”一直被作为贬义,用在那些只说不干,或者只会说不会干的人的身上,表达出一种不屑,甚至蔑视。事实也是如此,常常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周围,就有不少只动嘴不动手的“观众”和“评论家”,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一塌糊涂的人。对于这些人我们就该有想法,有态度,不一定去教育他,改造他,但说说他,出出气也没有什么不对。只是用“纸上谈兵”一词有点抬举他了。为什么呢?
首先来看看“纸上谈兵”一词的原义。据百度释义,“纸上谈兵”是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说不过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这里面有三个观点值得注意:一是有理论,二是理论脱离了实际,三是失败了。这其中的逻辑关系很明显,即有知识,没能力,除了运气只能输。而能力就是把理论与实际有机有效科学地结合起来。纸上谈兵,有理论没实践不成,没理论没实践当然更不成,而没理论有实践就能成吗?我看未必。
再说了,赵括兵败长平,难道真是错在兵法上了吗?据我的了解,赵括接替廉颇为帅,一则本就是秦国使的反奸计,因为他们对付不了老帅廉颇,就向赵王发出不怕廉颇怕赵括的虚假信号,赵王信以为真;二则老帅廉颇指挥若定,很有自己的一套方略,加上又是先王的爱将,不太把年轻的赵王当回事;三则长平之战赵王举全国之力,战争负担过重,希望尽快取胜,解决问题,而廉颇根据战势分析,采取以守为攻,拖垮秦军的战略方针,二人将帅意见不一致。在战事的进行过程中,赵括一是感恩赵王,立功心切,上了秦军诱敌深入的当;二是对赵王言听计从,早把自己的那点兵法知识抛至脑后;第三点很重要,那就是赵括带兵轻易放弃防守,渡过丹河追击秦军,其实是赵王的命令,导致后来被秦军抄了后路,改变战局。据此我觉得长平之战失败,错不在赵括,更不是因为他只懂兵法不作为,他最终也是战死杀场。所以,我倒觉得把“纸上谈兵”的帽子扣在赵括身上,有些冤枉人家了。
下面我想说的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纸上谈兵怎么了?你“纸上”都“谈”不了,你能做好吗?道理你都没搞明白,你能做好吗?曹冲称象会动脑,他不知道浮力与重量的关系他能想到用船装石头来称象吗?我们常说,理论来自实践,反过来又去指导实践。说实话没有理论,干不了大事。有理论不会运用或不去运用,照样也成不了大事,担当不了重任。赵括就是一例,当时选择他当元帅,连他妈都不放心。当然,这是从一个失败者角度来说的。我们也可以从成功者的角度来看一下。一般来讲成功者说起自己的成功来都有一套。比如他也失败过,失败是成功之母;比如坚持信仰,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比如敢于创新,前面都是好风景;比如尽职尽责,过河的卒子顶大车,等等。他们说的都对,但不够完整,不够全面,却给出了我们成功的经验。这经验呀,就是理论!经验需要总结,有总结才会有提高,才会有进步。
纸上谈兵要谈下去,更要埋下身子深入到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