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泰山乌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效] 【缘缘堂画意】对联集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3-8-17 00:22 | 只看该作者
12#
 楼主| 发表于 2023-8-17 00:23 | 只看该作者
13#
 楼主| 发表于 2023-8-17 00:23 | 只看该作者
14#
 楼主| 发表于 2023-8-17 00: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泰山乌鸦 于 2023-8-17 01:06 编辑

【联理探讨】座山雕的三副对联


人间灵应无双地
天下威严第一山

15#
 楼主| 发表于 2023-8-17 01: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泰山乌鸦 于 2023-8-17 01:08 编辑

【联理探讨】律联创作三大境界


泰山乌鸦律联创作的三个量化指标
一、格律工整。
.
二、格律工整,词性对仗。
三、格律工整,词性对仗,形意相谐。

以上三条实际上是律联创作必经的三个阶段,是由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过程。在创作其间,这三个阶段的顺序因人而异,各人或擅格律组织,或擅遣词造句,或擅意境营造,不一而足。融会贯通、精益求情是最终学习目的。而且,这也是学习创作古诗词的一个夯实基础和捷径。

著名楹联艺术家叶子彤先生律联创作的三大境界
一、常境
二、妙境
三、化境

常境:遵守基本规则,所有律联知识从打基础开始,学会对对子。
妙境:知晓古今,能独立创作出对仗工整、声辨律清的律联。
化境:这是个“先从法入,后从法出”的过程。纯熟地运用传统修辞属对格式及其修辞技巧,并拥有丰富的语藏,得心应手地掌握属文缀偶的词法、句法、对仗种类,乃至节律的调控, 便可以进入汇古通今的境界。这才是律联创作的最高境界。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著名的人生三境界
一、立

二、守
三、得

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王国维先生关于人生、事业、文艺创作的一个标志性论断,是文艺青年必备的文学常识,各有理解,不再赘言。

相关学习:文艺与生活的辩证关系

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艺术的第一目的是再现现实。再现生活是艺术的一般性格的特点,是它的本质。 实践是思想的真理。科学书籍让人免于愚昧,而文艺作品则使人摆脱粗鄙,对真正的教育和对人们的幸福来说,二者同样的有益和必要。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生活是骨架,文艺是血肉。脱离了生活的文艺作品犹如软骨病人,挺不直,走不快。
——泰山乌鸦《律联创作三大境界》

2020.08.01







16#
 楼主| 发表于 2023-8-19 00:07 | 只看该作者
【联理探讨】集句与摘句的区别

集句是从不同源文中分别选取两个关联句,按照对联中的声律、对仗、平仄等要求组成联句,既保留原文的词句,又要浑然天成,意境相洽。集句联可集同一作者的不同诗文,也可以集不同作者的诗文,既可以集同代作者的诗文,也可以集不同时代作者的诗文。也有民间规则对集句范围加以限制的,如必须是诗词之间相对,赋文之间相对等等。

不到长城非好汉
难酬蹈海亦英雄


【毛泽东】清平乐 · 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周恩来】无题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赏月] 乱石穿空  帆卷垂虹波面冷
[赏月] 松江缆月  夜阑风静縠纹平

【苏轼】念奴娇 · 赤壁怀古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朱敦儒】念奴娇 · 垂虹亭
放船纵棹,趁吴江风露,平分秋色。帆卷垂虹波面冷,初落萧萧枫叶。

【朱敦儒】念奴娇 · 约友中秋游长桥
旋整兰舟,多携芳酝,笑里轻帆举。松江缆月,望云飞棹延伫。

【苏轼】临江仙 · 夜饮东坡醒复醉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赏月] 洗尽凡心  羽扇芒鞋尘世外
[赏月] 平分秋色  真珠帘卷玉楼空

【朱敦儒】念奴娇 · 插天翠柳
洗尽凡心,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明朝尘世,记取休向人说。

【朱敦儒】减字木兰花 · 闲人行李
闲人行李。羽扇芒鞋尘世外。一叠溪山。也解分风送客帆。

【李朴】中秋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范仲淹】御街行 · 秋日怀旧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乌鸦]  小径红稀  绿杨芳草长亭路
[乌鸦]  高楼目断  垂柳阑干尽日风

【晏殊】踏莎行 · 小径红稀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晏殊】玉楼春 · 春恨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晏殊】踏莎行 · 祖席离歌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欧阳修】采桑子 · 群芳过后西湖好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摘句对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狭义的摘句是指上下联一字不易的照抄源文成联。广义的摘句是指摘取、分解源文的某一部分词句,经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严密有机的整体联句。狭义的摘句因照抄原文且缺少个人创作元素已逐渐被荒废。广义的摘句是一种喜闻乐见的创作格式,在文本描述意义上与化用同义。化用属修辞手法,摘句属联对格式,在《联律通则》中摘句和集句都作为联对格式被描述。

狭义摘句
[??] 白日放歌须纵酒
[??]  青春作伴好还乡

嗯,不好署名。如果署名杜甫,那是唐诗。如果署名乌鸦,那是对联,可是这样的署名有什么意义?

广义摘句
[月鸦] 雁叫西风  马蹄声碎霜晨月
[月鸦]  云飞南岭  长岛人歌动地诗

【毛泽东】忆秦娥 · 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毛泽东】七律 · 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九嶷山:南岭支脉)

总结一下,集句引用的是完整的句子,摘句(广义)引用的是分解后的词句。从创作难度和技巧讲,集句更具语言美学魅力,摘句则凸出逻辑思维魅力,两者均彰显文学修为魅力。

2020.05.22



17#
 楼主| 发表于 2023-8-19 00:09 | 只看该作者
【联理探讨】正确理解律联今音

《联律通则》第八条规定:用字的声调平仄遵循汉语音韵学的成规。判别声调平仄遵循近古至今通行的《诗韵》旧声或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今声“双轨制”,但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

要理解律联今音,首先要明白一个问题:按联界约定俗成的习惯,联对不标注今音即默认为古韵。
要理解 “双轨制”,首先要明白一个问题:双轨制是古、今音分别并行,而不是古、今音同联并行。

以上两条是今音运行原则,通俗的解释就是:古对古、今对今。古今同联中不得混用。

今音问题在成联中好解决,作者如需今音撰联,在上联中标注即可。上联今音,下联自然也需今音对仗,这是正确方式。如果上联不标注今音(默认古韵)而下联标注今音则属古今混用,违背《联律通则》。

联友们在撰联时一般以单联征句的形式居多。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出句联未标注今音(默认古韵),对句联为求对仗有时以今音对句,而且标注“今音”,这种形式就是典型的古今混用,而且在民间联界比较盛行。有些联友对此撰联形式习以为常且有自己的解释:我知道出句联是古韵,所以特意标注对句联“今音”,以示遵守古今音撰写原则。这种情况初衷是好的,但这种理解是错误的,违背了《联律通则》中古对古、今对今的双轨制原则。

由此看出,今音现象只能出现在成联或单联的上联中,下联对句如需今音是被动的,只能视上联古今音作相应选择。上联若是使用今音但未注明今音仍视为古韵,这时的对句联只能是使用古韵而不能使用今音。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出句者使用了今音但疏于标注。这种情况比较普遍而且给对句者造成撰联困难,明知道出句联是今音,但由于未标注只能按古韵或都默认今音对仗。这就出现了四种撰联方式:

一、默认出句联为(出律)古韵,对句联使用古韵对仗。

二、对句时主动为出句联标注今音,对句联即默认今音。

三、对句联使用今音,同出句联一样未标注今音。

四、对句联使用今音并标注今音。

这四种方式前两种是正确的,后两种是违背《联律通则》的。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目前联界还有诸多学术问题没有权威定性,而民间约定俗成的某些规则某些元素会相悖于《联律通则》,这就要求联友们要有正确撰联心态:以原则为准,在原则内从宽,尽量不违背原则。

2020.07.05



18#
 楼主| 发表于 2023-8-19 00:13 | 只看该作者
【联理探讨】东拉西扯说“无情”

无情对,又名羊角对,源于宋,兴于清。《清稗类钞》对无情对的定义:对联仅对字面,而命意绝不相同。

无情对特征:字字相对,意意相离。上下联词性、结构、节奏等需具颠覆性特征。杜绝上下联的涵义关联。

楹联专家刘可亮先生对无情对的定义:通过密集运用借对等手法,极力追求字、律等的对称,同时极力追求词、句等的不对称的幽默类对联形式。

借对手法是无情对的常用创作方式。这里所说的借对应理解为借义,也就是语言逻辑中的偷换概念。“借”是营造“无情”的重要元素,目的是使联句产生歧义,而歧义的构成则源于中华文字的精妙性,一些字词的多义性可使字词本身的意义不同或大相径庭,从而映射出妙趣横生的意会效果。

天津港 [山色空蒙]
地震波 [泰山乌鸦]

花生米 [山色空蒙]
蝉蜕皮 [泰山乌鸦]

这两组联字面对仗较为工整,上下联表达的涵义毫不相关,符合无情对的定义。

===经典无情对赏析===

公门桃李争荣日
法国荷兰比利时


上联出自《资治通鉴》,指唐代名臣狄仁杰门生之多;下联是欧洲三个国家名。上下联字字对仗工稳,但涵义却毫不相关。

清人陆耳山曾与纪晓岚共同编撰过《四库全书》。某日出城访友,归途过四眼井休息饮马,得上句:“饮马四眼井”,但一时无法对出下句。他日跟纪晓岚提起,纪晓岚说你陆耳山本身便是好对,陆耳山不解,纪晓岚便下联:“驮人陆耳山”。语罢,两人大笑。(注:出句格律欠工,他是编四库全书的吗:)

清末重臣张之洞一日于北京陶然亭宴客,席中以对句助兴。一客以一句诗出上联:“树已千寻难纵斧”,张之洞作答:“果然一点不相干”。此对联中,“果”对“树”乃物名;“一点”对“千寻”皆量词;“干”对“斧”皆兵器名)。对句工整,句意却毫不相干,出人意表。后张之洞出对:“陶然亭”,按常理下联亦应对以地名,但工部侍郎李文田却以人名为对:“张之洞”。“张”对“陶”,皆为姓;“之”对“然”皆为虚词;“洞”对“亭”乃物名,字字成对而联意又极“无情”,可谓精妙。

清末政治腐败,卖官鬻爵成风。某中药商人花巨款买了个四品官,穿上了天青褂。时人不齿,作无情对讽之曰:四品天青褂,六味地黄丸。(注:格律欠工,但具时事意义,也算坊间精品:)

刘可亮先生对无情对联律的观点:律工也是无情对的基石。无情对和一般对联一样严守联律。当然,无情对作为“机巧联大家族”的一员,遇到特殊情况,按“律不压意”的原则,该破律时就破律。需要把握的法度与其他机巧类对联一样。

泰山乌鸦对联律的观点:律工是撰联的最基本原则,必须从严要求。“律不压意”原则只适用于律联创作的最高境界---“化境”。

2020.09.01


19#
 楼主| 发表于 2023-8-19 00:19 | 只看该作者
【联理探讨】律联传统属对格式

【前言】

本专题写作目的是对联友们平时撰联时不经意中触及到的律联基本规则与联理知识予以梳理,以期对大家的学习交流有所裨益。本专题所有联例均由本版联友撰写。本专题参考、引用文献为《联律通则》、《联律通则解读》。在此一并向作者们表示谢意。

【理论基础】

律联基本规则与律联"六要素"

《联律通则》(修订稿)第一章即基本规则部分阐述了联律构成的基本要素:"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简称为"六要素"。律联给人们最为直观的表象就是一对具有独立意义的对偶句,"六要素"即是基于对偶句的定义,归纳总结出的规则。虽然此规则是从对偶句的层面而非律联文体的层面所进行的简单化总结,但其毕竟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且具有易记易学的特点被广泛传播、深入人心。

律联基本规则与传统属对格式

传统属对格式主要是对于历史上传统诗文运用骈词俪句,逐步形成、不断优化且沿用至今的属对格式予以存留,并明确规定“凡符合传统修辞对格,即可视为成对”,从而确立其在格律学中的地位。相对于基本规则而言,传统对格属于更为高级、繁杂的范畴,许多内容涉及律联修辞学。简言之,基本规则是基础,传统对格是深入,然后律联创作赏析则可逐渐发展为妙境。

【传统属对格式详解】

《联律通则》中所列举的传统属对格式主要包括:字法中的叠语、嵌字、衔字;音法中的借音、谐音、联绵;词法中的互成、交股、转品;句法中的当句、鼎足、流水等。此外,我们还收录了嵌名、回文、玻璃等联友们喜闻乐见的几种格式。

【叠语对】

“叠语”是指同样词语,在句际间重复使用、两两对举的修辞法。应用较多的情况是在句内自对中,含重字自对者均为叠语对。使用叠语修辞法,把重要的词语及其所表述的重要的事物或观念,一再反复出现,可以取得一唱三叹的效果,富有联语的节奏美。

[余尘] 他乡再好他乡客
[余尘] 故土难忘故土人

此联为词语叠语。

[乌鸦] 河清海晏邦清晏
[乌鸦] 国泰民安家泰安

此联为单字叠语。

[赏月] 清风弄翠水生辉 春临大地 祥临大地
[赏月] 细雨摇香花吐艳 爱满人间 福满人间

此联为词语叠语。

【嵌字对】

“嵌字”是指将人名、地名、干支、事物等分别嵌入上下联的某些位置,进而构成一个新词,使之产生新的语义或情趣。嵌字对源于诗钟,其格式繁多,按在联语中所嵌的位置不同,主要有鹤顶格、雁足格、魁斗格、蝉联格、碎锦格等。运用嵌字修辞法,若所嵌字之词性不同,只要其组合句意切题,则视为成对,不必逐字凿然在律。

[乌鸦] 朗月清风祈国泰
[乌鸦] 祥云瑞气为民安

此联为雁足格:泰安(分别嵌于上下联的末一个字)

[余尘] 一管秋风吹叶落
[余尘] 半弯月色入窗来

此联为鸢肩格:秋月(分别嵌于上下联的第三个字)

[赏月] 闲步芳庭 庭前漫赏西江月
[赏月] 常思妙戏 戏外独留水调歌

此联为碎锦格:闲庭赏月、戏水常留(任意嵌于上下联内)

【嵌名对】

“嵌名”是指把人名、地名或其他事物名称嵌入联内相关位置,使上下联相互对应,提高对联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赏月] 长堤柳绿莺啼序
[赏月] 芳苑桃红蝶恋花

此联中“莺啼序”、“蝶恋花”均为词牌名称。

[尘月] 云海飞歌云外响
[尘月] 柳丝琴韵柳中飘

此联中“ 云海飞歌”、“柳丝琴韵”均为网名。

【衔字对】

“衔字”是指联语中一个字衔接着一个相同的字,以增强语意的节奏感及其情趣。衔字修辞法是把两个分句紧密地缩合成一句,诵读时要在两个字之间稍作停顿,不可把两字当成叠音词连读。

[余尘] 雨打梨花花带泪
[余尘] 风吹柳絮絮含愁

[赏月] 细雨雨香香万里
[赏月] 春风风绿绿千山

[乌鸦] 北海海疆疆宽域广
[乌鸦] 山东东岳岳峙云浮

【借音对】

“借音”是指借用某个字的读音与本来不能相对的字成对,亦称为“借对”。

[赏月] 篱下黄花香冷月
[赏月] 空中鸿雁惹秋心

此联中“鸿”借音“红”,与“黄”相对,形成颜色上的对仗。

[尘鸦] 一杆钓起平生趣
[尘鸦] 酒釜沽来故友情

此联中“酒”借音“九”,与“一”相对,形成数目对仗。再严谨一下,出句也可借音:

[尘鸦] 依杆钓起平生趣
[尘鸦] 酒釜沽来故友情

此联从字义上分析,“依”、“酒”词性不符,但分别借音“一”、“九”后便形成工对,意境浑然。

【谐音对】

“谐音”是指利用语言文字同音或近音的关系,使一个字、词构成表里两层意思,使之涉及到两件事情、多件事或两种内容、多种内容。谐音修辞法的作用,可以一语双关地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含蓄委婉,幽默诙谐,耐人寻味。

下面两组联是《红楼梦》人物的谐音组合:

[尘月] 细雨飘摇林带玉---(林黛玉)
[尘月] 春风怂恿柳相联---(柳湘莲)

[余尘] 倦鸟归巢携悴侣--- (翠缕)
[余尘] 平湖落雨荡清纹--- (晴雯)

【联绵对】

“联绵”是指“两字相续,或以其形,或以其事,或以其声”相缀成义而不能分割。此为修辞中的一格。其主要特点,一是组成联绵词的两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表示一个概念;二是组成联绵词的两字只有表音作用,字形与词义并无必然联系,因而在古代书籍中往往有多 种不同的写法,;三是组成联绵词的两字,多数有双声或者叠韵的关系。在对联创作中,联绵词必须与联绵词相对,其词性相同尤佳,但也允许词性不同。

[赏月] 好雨飞时花烂漫
[赏月] 东风过处柳婆娑

此联中“烂漫”、“婆娑”为连绵词。

[余尘] 月色朦胧舟荡漾
[余尘] 箫声婉转笛悠扬

此联中“朦胧”、“婉转”、“荡漾”、“悠扬”为连绵词。

[乌鸦] 浪漫芙蕖波潋滟
[乌鸦] 风流芍药月优柔

此联中“ 浪漫”、“风流”、“芙蕖”、“芍药”、“潋滟”、“优柔”为连绵词。

【互成对】

“互成”是指联中同类单字连用,上下联规范对应。互成对也可以理解为当句中的单字对。当然,当句中的单字对也可理解成互成对,但有局限性,必须是单字连用。

[余尘] 学子常忧家国事
[余尘] 京官总访子民情

此联中“家国”、“子民”即为同类单字连用。

[赏月] 梅菊经霜添傲骨
[赏月] 李桃沐雨筑芳心

此联中“梅菊”、“李桃”即为同类单字连用。

[月鸦] 月仲休锄屯菽麦
[月鸦] 秋分举杼理桑麻

此联中“菽麦”、“桑麻”即为同类单字连用。

【交股对】

交股”是指上下联中的两对词语在不同的语法位置上交错互对。交股修辞法,刻意避开整齐、均衡、雷同的词语形式,使上下联词语别异,形式参差,错落有致,产生活泼多变的优美辞面。交股对的两对词语在上下联不同语法位置上交叉相对,如果中间没有相隔其他节奏或字词,都是相邻节奏或字词的交叉相对,那么这种属对就是平与平相对、仄与仄相对。但如果中间有相隔字词或相隔节奏而交股相对,则可以达到平仄相对。

这个交股对很有意思,彰显了先师老祖宗们的文思智慧和狡辩技巧,正对对不出,只好斜着对,然后找个借口,冠个名衔,从此名正言顺,自成一格。不过,这也是格律文化中多元化的一种体现,正适应了一句箴言:“存在即合理”。在这里,股有规可循,理自是天理。万变不离其宗,律联的诸多属格在形式上有所变通或变异,但律联的性质与基本要素没有改变。这就是“存在”与“合理”的辩证关系。

[赏月] 桃李芬芳香入画
[赏月] 妖娆杨柳翠盈心

上联中的“桃李”、“芬芳”分别与下联的“杨柳”、“妖娆”交错相对,以达到平仄对仗的效果。

[乌鸦] 持护韦陀心至韧
[清风] 昙花绽放夜来香

上联中的“持护”、“韦陀”分别与下联的“绽放”、“昙花”交错相对,以达到平仄对仗的效果。

[尘鸦] 敬礼送英雄  一座丰碑弘武汉
[尘鸦] 赞歌书楚鄂  千年故地铸仁和

上联的“英雄”、“武汉”分别与下联的“仁和”、“楚鄂”交错相对,以达到词语形式新颖灵动的效果。

【转品对】

“转品”是指凭借上下联语的条件字词由一种词性转变为另一种词性,其意义也随之变化,其作用在于增加联语的意象。词性转变时要合乎情理,符合事物特性,使之具体化、情趣化。

[清风] 诗韵湘江书丽句
[乌鸦] 祥和岱岳唱民风

此联中的“韵”名词转换成动词,熏染意;“和”名词转换成形容词,迎合意。

[赏月] 水色流香香丽水
[赏月] 山光叠翠翠金山

此联中前面一组“香”、“翠”为形容词,后面一组转换为使动形容词。
此联集叠语、嵌名、衔字、转品为一体。

[赏月] 织女回天成织女
[赏月] 牵牛下界为牵牛

此联中前面一组“织女”、“牵牛”为特定名词,后面一组“织”、“牵”转换为动词。
此联集叠语、嵌名、转品为一体。

[乌鸦] 名称中正亦曾中正
[乌鸦] 号是逸仙未为逸仙

此联中前面一组“中正”、“逸仙”为特定名词,后面一组转换为形容词。

【当句对】

“当句”也称句中对,指单联各自横向自对,上下联则可宽对。(宋)洪迈 《容斋续笔》:“於一句中自成对偶,谓之当句对”。王力《语言诗律学》:“如果上联句中自对,则下联也只须句中自对。上联和下联之间不必求工”。当句对在撰写上可分为字自对、词自对、句自对等几种形式。在结构上可分为并列、不等字、隔词隔句、分句等几种形式。

[赏月] 甜酸苦辣一杯酒
[赏月] 离合悲欢几页书

此联为单字自对,甜、酸、苦、辣分别对仗,离、合、悲、欢分别对仗。

[余尘] 柳绿花红  春风泼墨丹青画
[余尘] 莺歌燕舞  细雨弹弦水墨乡

此联中的“柳绿”、“花红”句中自对,“莺歌”、“燕舞”句中自对,“丹”、“青”句中自对,在撰写形式上集词自对、字自对于一体。

[赏月] 留云借月神仙客
[赏月] 给雨支风山水郎

此联集词自对、字自对于一体。

[赏月] 紫陌红尘 青山碧野无声画
[赏月] 清风细雨 竹浪松涛有韵诗

此联集词自对、句自对于一体。

[乌鸦] 阡陌纵横  乡野交通   士民耕读有温饱
[乌鸦] 山林广袤  田园弘阔   童叟牧樵得泰康

此联集字自对、词自对、句自对于一体。

【流水对】

“流水”是指上下联之间先后有序,语意连贯,相承相接,构成承接、递进、转折、选择、条件、因果、假设等关系。流水修辞法不求形式上的严格工整,而注重联语一气呵成,语意自然连贯,如行云流水,以达到妙韵天成之艺术化境。

[赏莲] 且看风来摇酒旆
[余尘] 又闻雨落涨秋池

此联在语法上为承接、递进关系。

[尘鸦] 借有空闲思往事
[尘鸦] 抛除冗杂写童年

此联在语法上为承接、递进关系。

[赏月] 只因今日花盈树
[赏月] 方得明朝果满枝

此联在语法上为承接、因果关系。

[赏月] 且赏花开春色好
[赏月] 犹愁叶落雨声凉

此联在语法上为承接、递进、转折关系。

【回文对】

“回文”是指把相同的诗句,在下文中调换位置或颠倒过来,产生首尾回环的情趣。这种诗句,回环往复都能诵读,且意义完整。

[清风] 桂月依云依月桂
[清风] 清风托雁托风清

[余尘] 曲径花香花径曲
[余尘] 长堤柳色柳堤长

[赏月] 玉带桥头桥带玉
[赏月] 莲浮水上水浮莲

【玻璃对】

玻璃对是趣联格式之一,因用篆字书于玻璃上以达字体正反效果相同而得名。传统意义上的玻璃字大多为独体字,有部分合体字纳入玻璃字范畴大多原因是单元字(部首)均有翻转对称特征。中国汉字结构的复杂性、规律性、唯美性及书写的灵活性注于汉字独特魅力。玻璃字作为一种象形视觉的文字游戏方式,其严谨性无法苛求,这与汉字演变、字体多元、书写各异有莫大关系。有些文字只要主体大部符合翻转对称特征也可视为玻璃字。

[山色] 山东大米香天下
[山色] 太谷黄羊美世间

[乌鸦] 由闻赤水人文古
[乌鸦] 又见黄山风景幽

[赏月] 幽泉幽谷幽山舍
[赏月] 香草香风香水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鼎足对】

"鼎足"是指三个句子排比对举,鼎足而三。严格而言,这一修辞格式并不符合骈偶的基本定义,惟有以一出句两对句来解释。但是既已习成对格之一,亦别具一格。在楹联创作实践中,真正三句成独立一章的极少,而往往是以“鼎”对“鼎”用之,即以三个词组属句缀偶、排比自对的形式出现。简言之,目前流行的鼎足对就是由本义的三联纵向鼎足转变为单联横向鼎足,这种鼎足实际上就是当句、互成的一种演变方式,只是受本义所限,要求更具体些。

[赏月] 白云绿野红花绽
[赏月] 银鸽黄鹂紫燕啼

【联律通则的开承与从宽】

律联的创作离不开修辞。从语言学角度来说,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人们在上千年的对偶修饰实践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纷繁复杂的形式变化,由此而形成了数量可观的具有特定结构、特定方法、特定功能,并为社会所公认,符合一定类聚系统要求的言语模式,即传统修辞属对格式。《联律通则》所列举上述传统修辞对格仅是其中主要的、常用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灵活多变、多趣多姿的修辞手段和方法, 如语音修辞中的同音、异音、押韵,文字修辞中的析字、镶字、同旁、顶针,词语修辞中的用典、成语,以及语法修辞中的设问、对比、比拟,等等。所有这些,始终都是修辞意义上的对偶辞格。其中,有些是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学上“词性与结构相对”规则,但也有许多并不能用简单的“词性与结构相对”来概括。正因为如此,《联律通则》从律联修辞学的角度,对传统修辞对格在对联文体中的应用作出了“从宽”的明确规定,即在运用传统修辞对格时,若出现与现代汉语语法学角度的“基本规则”不相吻合的情况时,那就认可传统辞格,放宽“基本规则”,从而对传统的对联创作手法进行了全方位的继承。这就是制定《联律通则》所坚持的“开承性”原则。

所谓“从宽”是与现代汉语语法学角度的“基本规则”相对而言的。“从宽”并非“出格”。事实上,通过对上述一些传统修辞属对格式的解析,我们可以感悟到“从宽”之难度更大、要求更严,当属更为高级、繁杂的层次。按“基本规则”撰联,“从法而入”,在形式上固然工稳,但过于拘谨、呆板,往往束缚作者思想感情的充分表达。而善于“从法而出”,纯熟地运用传统修辞属对格式及其修辞技巧,并拥有丰富的语藏,得心应手地掌握属文缀偶的词法、句法、对仗种类,乃至节律的调控, 便可以进入汇古通今的境界。这才是律联创作的最高境界,即化境。

综合上述,律联的创作实践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首先,初学遵守基本规则,所有对联知识从打基础开始,学会对对子,称为“常境”;其次,知晓古今,能独立创作出对仗工整、声辨律清的佳联,称为“妙境”;第三,则为“化境”。这是个“先从法入,后从法出”的过程。这也是制定《联律通则》所坚持的“层次性”原则。

2020.05.01

本专题创作团体:
溪流  南砢梦  司徒旭  赏莲居士  七彩祥云  独舞浅醉  清风侠客  
铿迭  古越涛  水清木青  紫叶萧萧去  
山色空蒙  余尘  闲庭赏月  

本专题参考文献:
《联律通则》解读---叶子彤 编撰
《联律通则》修订稿---中国楹联学会 编撰




20#
 楼主| 发表于 2023-8-19 00:24 | 只看该作者
把握自对规律  提升联对水平
钟胜天

众所周知,对仗与平仄,是楹联创作和楹联鉴赏的支柱和核心,也可称之为楹联界的两道门槛。掌握了对仗与平仄,就进入了联界的大门。

我国著名语言学泰斗王力先生在《语言诗律学》中指出:“如果上联句中自对,则下联也只须句中自对。上联和下联之间不必求工。”他还指出:“先在出句里用并行语作成颇工的对偶,然后在对句里也用并行语作成颇工的对偶,这样既自对又互对,虽宽而亦工”。对于王力先生的这段话,我的理解是,凡工整的自对,上下联间对应处可以放宽对仗,或者说虽然必须对仗,但可以不用工对,这样全联便可视为已对仗,并且是工对了。


鉴于自对在对联中如此重要的地位,为与联友们共同提高对联学识,下面将就对联中自对的一些基本常识作一些介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4-28 18:4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