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赏莲居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莉瑫情缘始末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0-6-22 20: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赏莲居士 于 2020-6-22 20:27 编辑

10.
有看官说了,不对呀?那林黛玉诗才横溢,就是贾宝玉那也是比肩大观园的众姐妹的。
比如《红楼梦》第37回,在探春的提议下,众人结《海棠诗社》,第一次以《咏白海棠》为题。林黛玉作的“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说花藏在叶后;
碾冰为土玉为盆。——描写白色花瓣;
偷来梨蕊三分白,——写花之色比梨;
借得梅花一缕魂。——写花之魂比梅;
月窟仙人缝缟袂,——转叙联想仙人衣;
秋闺怨女拭啼痕。——转叙联想怨女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比伊收结其寂寞;
倦倚西风夜已昏。——比伊合收其时氛。
其中“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极致的比喻和巧思,被众姐妹赞赏不已。
我说,“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的转折更显别致。而合结“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一般说来,倒是显得弱了一些。这种低调的收结,与林黛玉的悲观情绪是合拍的,并不是作者曹雪芹的水平所致。
笔者2009年3月曾依韵这一首:七律 * 咏白海棠用红楼梦韵
半露青衫半囿门,能成大气不安盆。
梨花曾荐些些色,梅蕊犹输点点魂。
一笑楼边愁少语,双依月下泪多痕。
最宜看重娇羞意,为尔流连到日昏。

12#
 楼主| 发表于 2020-6-22 20: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赏莲居士 于 2020-6-22 20:29 编辑

再来看第38回,众人共赴螃蟹宴,宴后,史湘云薛宝钗等人共做菊花诗。林黛玉的《咏菊》、《问菊》、《菊梦》夺得前三名。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通篇以书写诗歌的背景来咏叹菊的孤僻高洁,既写了菊花的韵致,又衬托了黛玉的情愫。为一般诗人所难以企及,符合黛玉的气质。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问在中二联。特别具有深意。颌联于形,颈联于意,乃黛玉缘花自比,最是贴切。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无一“梦”字,却通篇写梦。特别值得我们学习。不过合结的低沉如果没有黛玉相同的抑郁情结,倒是不宜效仿照抄。
林黛玉凭借这三首诗展示出了她的出众才华,在菊花诗上夺魁,当之无愧。
笔者2015年写“七律 * 步《红楼梦》咏菊诗十二首” 之
6.咏菊  黛玉原韵  为:
即日逢迎即已侵,随行有伴是佳音。
诗文蓄意重重著,词句含情切切吟。
霜语亲肤酬夙愿,风言透骨见痴心。
微之偏爱几无谬,伊后无花自古今。
8.问菊   黛玉原韵  为:
底事情由最尔知,不妨见示话东篱。
荒门寒遽缘何早,华圃芳馨为甚迟?
落寞霜庭谁正忍,幽娴珠朵孰堪思?
时非我待隆冬近,能否交游在此时?
10.菊梦  黛玉原韵  为:
夜月秋篱见未清,娇颜媚色辨难明。
庄生梦蝶须新识,陶令兴株必旧盟。
痛异唯如蛩痛息,悲离只似雁悲鸣。
迷迷不料风催雨,枝损花残落寞情。
是是逊色,聊以为珍。

13#
 楼主| 发表于 2020-6-22 20:31 | 只看该作者
11.
又第45回,正值秋天,黛玉劳神犯病,在潇湘馆将养,这一晚正下雨,她倍觉凄凉,写下了一首古风:“秋窗风雨夕”:——你看,这题目五个字就同是一种氛围,“平平平仄仄”,就像是一首五绝联的上联。
古风不忌重字。恰好相反,适当的重字能大大加强主题的氛围。
整首20句140字,“秋”字用了15次,“窗”4次,“风”5次,“雨”4次。辗转吟咏“秋窗风雨夕”的主题,凸显了黛玉此时的情绪。十分得当。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通篇尽得古风的要义,足以彰显林黛玉的古风功力。

14#
 楼主| 发表于 2020-6-22 20:32 | 只看该作者
12.
再来看林黛玉的词功。
第70回,湘云黛玉重开诗社,以“柳絮”为题,择取几个小令为词调,叫大家以拈阄之法分词调填词。黛玉抽到的词牌是 [唐多令],于是她赋了一首
唐多令 * 咏絮 :
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真堪称绝妙之词!
切合前阕写景后阕抒情的通常要求,显现的恰到好处。
就是前阕的写象,也非俗用“飘渺”而用“漂泊” ,“飘移”象用“缱绻”,具有贴切的人文比象。值得推崇。上阕末“空缱绻,说风流”说是风之使然,最有深意。似乎在暗示,作者的处境也是“飘絮”,也是风之使然。
下阕转为概述情意,更加有嚼头。句句是黛玉自己的人生写照,真是难得。最后“忍淹留”是她的无奈的选择。
情景交融如此,词作的极致也。

15#
 楼主| 发表于 2020-6-22 20:34 | 只看该作者
13.
再说贾宝玉吧,虽说才气远逊林黛玉,也还是有相当水平的。
第18回,元妃省亲要求贾宝玉作四首五律诗。贾宝玉做了《有凤来仪》……《杏帘在望》四首,其中《杏帘在望》一首由黛玉代作。
蘅芷清芬
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
软忖三春草,柔拖一屡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
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怡红快绿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此二律的中二联均是白描,且其承转之功,确乎比不得黛玉的炉火纯青。绝非作者疏忽于文字的深耕,而是对宝玉低一级功夫的状设,完全贴合人物的设计要求的。

16#
 楼主| 发表于 2020-6-22 20:35 | 只看该作者
14.
贾宝玉在大观园诗社中的诗词之作,由于总有限制,不能自由发挥,常常在林、薛、史、探等诸才女之下。当然也可能是故意写得差一些而有意落第,以博取大家的嬉笑欢乐。如咏白海棠: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宝玉的这首七律,诗家可能都认为流于俗套。“出浴太真”和“捧心西子”之典故均系旧文人沿用的陈词滥调。然却是今人初学者生疏的,并不都是败笔。宝玉自己也说没有探春写得好,因此众人都沉默无语。这也是作品人物设计的需要。其实,此诗作的水平并不玷污宝玉其人。
再看其咏菊诗之: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比起姊妹们诗作蕴意之深,宝玉这些七律是浅了一些。毛糙于叠字随便,甚至还有句间重字。均是模拟初学者常犯的毛病,而绝非作者疏忽。
笔者2015年写“七律 * 步《红楼梦》咏菊诗十二首” 之
2.访菊   宝玉原韵
卉圃徐行乘兴游,株前朵后久停留。
非凡气韵能倾国,不俗姿颜未愧秋。
刻意园中常懈慢,随心畦外也欣悠。
丛间隐语人间事,假以风来竞点头。
3.种菊  宝玉原韵
嫣园卉圃苦赊来,院外庭中各自栽。
无意篱边犹盛绽,有心盆里却稀开。
酿诗可塑诠诗意,酝酒难敷绝酒杯。
护惜勤持知有日,临行矍铄少浮埃。
自知粗砾,练笔者也。

17#
 楼主| 发表于 2020-6-22 20:38 | 只看该作者
15.
【大观园四时即事诗】
贾宝玉初搬进大观园,便作了四首七律。
春夜即事
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包听未真。
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
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
夏夜即事
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
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
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
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
秋夜即事
绛芸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
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鸦。
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槛人归落翠花。
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
冬夜即事
梅魂竹梦已三更,锦罽鷞衾睡未成。
松影一庭唯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
女奴翠袖诗怀冷,公子金貂酒力轻。
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这四首七律,看似有点高于宝玉前面展示的七律水平。或许这并不像前面那样的即兴之作,而是经过了精雕细琢之后的精华之作。诗的情调显得悠然自得,颇具小资情调,符合他的身份。其中的意象不是今时吾等劳作大众所能履历者,却可为熟稔者所谙所悟所效。

18#
发表于 2020-6-22 20:39 | 只看该作者
可以拍成电视剧了
19#
 楼主| 发表于 2020-6-22 20:39 | 只看该作者
16.
第28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中,冯紫英请客,宝玉赴宴,席中宝玉一时兴起提议写时兴之曲词:
“如今要说悲,愁,喜,乐四字,却要说出女儿来,还要注明这四字原故。说完了,饮门杯。酒面要唱一个新鲜时样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风一样东西,或古诗、或旧对,《四书》《五经》成语。”于是唱道:
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
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
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
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
于是抚琵琶唱道:
“红豆曲”: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
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
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
展不开的眉头,
捱不明的更漏。
呀! 恰便似,
遮不住的青山隐隐,
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各种文学体裁古人习练都是一脉相承的。这首“红豆曲”更是韵味十足,为87版《红楼梦》的主要背景音乐词。十分摄人心魄。作者安在宝玉身上,大大提高了宝玉的古韵品味。或者放在第28回,未免早了一些。

20#
 楼主| 发表于 2020-6-22 20:41 | 只看该作者
17
第50回,贾宝玉被罚“踏雪寻梅”,回来所作《访妙玉乞红梅》一诗,说是随口而吟,实则是匠心之作,足可见其才情: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讶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可见,贾宝玉实非等闲之辈,实际已可与黛玉比肩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5-5 07:0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