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2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 从阅读王小波看两类作家之写作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22 17: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故乡的炊烟 于 2018-7-23 08:45 编辑

      起初总觉得写作不过两类人。一类是自已写,写自己。一般的状况是有情绪了“拿起笔做刀枪”,用文字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这种人很多,如给爱人写诗,给领导写控告信(反映信),记日记,写工作纪实。这样的写作是主题的,琐碎的,是可长可短、可记可不记的,自己的或与自己相关的人和事。当然,最要紧的是它有明显的写作意图,即告诉别人或让自己记住些什么,无需别人要求,自觉自愿地写作。另一类是自己写,写别人。这类的一般状况是“拿起笔做食粮”,完成工作或为人民服务。这类人不多,有职业性质,如单位秘书,媒体记者,语文教师,体制内的专业作家,码文字是他们的职业。他们的写作主题性、目的性、指向性很强,很明确,对文字、题材、格式、主题思想及完成时限都有具体要求。与前一类的最大区别在于后者是要发表的,公开的,而前者没有必须发表要求。
      通过一段时期的阅读,发现作家也可照此分为两类,一类是我写我的,你看你的,我写的你爱看不看。我只记录我自己。另一类是我写别人的,写社会的,别人需要什么,社会需要什么,我就写什么。我记录的是社会。既然是作家,写了东西就得发表,但结果往往不同,甚至差别巨大。如王小波《黄金时代》和梁小声《年轮》都是写“知青”题材的,沈从文《边城》和周立波《暴风骤雨》,都是写农村题材的,但读来感觉完全不同。
我也粗略地分析了一下他们的同与不同。
      先说前者,我觉得,他们明显是自然流露式写作,原本是什么样子就写什么样子,顺其自然,即使有点个人情绪也一定是悄无声息地掩埋在人物或环境或情节与故事当中。矛盾冲突不多,读来让人接受的平缓、入情、波澜不惊。明明是在看小说,却如同与某人交谈,倾听某人诉说,没有灌输、强求、迫使你接受什么,或反对什么。它表述的语调,讲述的故事、描述的情节,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然,如行云流水一般。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再说后者。我觉得有“先声夺人”之势,一开场就想迫使读者接受什么,认同什么。如路遥《平凡世界》开场白中道:“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如陈忠实《白鹿原》的第一句话:“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亮明了就是要通过小说让你接受和认可什么。给人感觉,我写小说就是制造矛盾,化解矛盾,通过矛盾冲突来要教育人,启示人,感化人。这是我写小说的责任、理由、甚至神圣使命。文学被作者寄予了太大的期望,革命文学、红色文学的口味极其浓重。阅读让人如看戏,读者像个旁观者。
      当然,从作者的角度讲是这样的。而读者呢,读者的阅读又是怎样?放在20年以前,我们可能都会认为文学也是教育,读小说就是在学习,在改造自己的世界观。而现在,改革开放、文化融合、媒体大解放、信息无阻隔,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喜欢的权利,选择自己与社会发生关系方式的权利,体现在阅读上,就是读者有选择自己喜爱读物的权利。鉴于此,阅读应该是轻松的,自然的,各有所爱的,文学创作就可以百花齐放,各显神通。不管你是前者还是后者,被读者接受了喜欢了,你就是好作品,相反,你就没人看。
      想到此,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王小波当年发表小说那么难?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前夕,他的作品已经被人喜欢了,甚至有了手抄本,可就是没地方发表。找到编辑部人家要让他改,直改到他自己都不喜欢了才给发表。后来他干脆就只写不外投了,直到后来在港台地区被发表。名声在外的王小波,被内地文坛重视却是以后多好年的事了。我无法知道喜欢王小波的读者有多少,但他肯定是中国文坛不容忽视的一位人物。因为他代表了一个文学现象。他用另一种眼光和表述方式,记录了一个时期的中国市井图。我敢肯定,王小波的写作是没人强迫的,他所表现的东西也不是事先预置的,他不过就是写了一些自己想写的东西,用自己想用的方式。
      其实,我说王小波并不代表我就一定喜欢他。我喜欢的作家不少,也不止他一个。但我有文学文化情结,文学是文化的一种,而文化是生活的形而上,原汁原味更易接受些。
沙发
发表于 2018-7-22 17:24 | 只看该作者
沙发欣赏学习!有自己的所感所想,也引发读者思考
板凳
发表于 2018-7-22 17:27 | 只看该作者
每个人写作的目的性不同,写作风格也不同,不过都希望自己所写的有人认可,有人喜欢看。如果只是写给自己看,那也无需投稿发表,总是有一些思想观点想传达出去。读者也是随性随意地欣赏,产生共鸣就会认可,不管怎样总会有所感悟。
地板
发表于 2018-7-22 19:00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很精辟。
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家想看什么文章很容易。过去我记得每年都要买好几本书,如今好多年一本都不买了。
4
 楼主| 发表于 2018-7-23 08:51 | 只看该作者
蓝翠翠 发表于 2018-7-22 17:27
每个人写作的目的性不同,写作风格也不同,不过都希望自己所写的有人认可,有人喜欢看。如果只是写给自己看 ...

看得出你是搞民族文化的。受传统文化影响得较多些。坚持自己的路子走下去,一定会有收获。顺致安康!
5
 楼主| 发表于 2018-7-23 08:54 | 只看该作者
余尘 发表于 2018-7-22 19:00
说的很精辟。
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家想看什么文章很容易。过去我记得每年都要买好几本书,如今好多年 ...

同意您的观点。读书不在多,而在有所启发和思考,然后关照我们的生活。知书达理如是也!
6
发表于 2018-7-23 08:54 | 只看该作者
故乡的炊烟 发表于 2018-7-23 08:51
看得出你是搞民族文化的。受传统文化影响得较多些。坚持自己的路子走下去,一定会有收获。顺致安康!{:86 ...

没有没有,我是对阅读的一点想法,你的分析很有道理,感觉你喜欢阅读更善于思考呢。
7
发表于 2018-12-10 01:04 | 只看该作者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当年被评为斯大林文学奖二等奖,获奖评语中曾有描述:小说对东北方言的使用过多,过于絮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质量。但现在来看,这个瑕疵反而成了研究东北方言的活化石。

王小波的金属系列作品能真正看懂的人不多,能把心态沉淀下来作评论的更是凤毛麟角。他的作品我只读过一部半,他的文风让我怯而止步,兴趣索然。读者和评论家们给他封了“文圣”和“痞子”两个泾渭分明的称号。可见,文坛的浮躁的是有传统的。

当年莫言的《红高粱》获国际大奖,名噪一时,但观众记住的是老谋子、姜文和巩俐。近年莫言又贴上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标签,国人的惊诧才是最大亮点。

自己写”和“写自己”在大多读者面前似乎无关紧要,因为他们是看热闹的。

8
发表于 2018-12-13 17:26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又读了李银河的一些言论,感觉有些东西还是意会为好。
专家与作家的文字是有不同操作目的还是殊途同归?
别忙着下笔,自己思忖一下,暂且留存。这就好了,理清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4-19 17:5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