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35|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 六百年之问:中国为什么不出特朗普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1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出谷幽泉 于 2016-12-23 13:29 编辑

六百年之问:中国为什么不出特朗普?


    特朗普先生以其商人的身份赢得了本届美国政府大选,这是一次普选世界主流媒体与知识精英都不大看好,他的当选也无疑狠狠的给予了那些媒体与自诩精英者的打脸。

   中国约六百年前左右在明朝时候,有一位吴承恩先生创作了一部神话小说《西游记》,在孩子们眼里这就是一部生动活泼的神话,在管理者眼里这是一部励志的成功学,实则这是一部战略性的哲学。


   其笔下人物各个栩栩如生,大师兄孙悟空与二师兄猪八戒更是人见人爱,神通广大法术通天,又淘气顽皮,这孙悟空很像美国此次当选的特朗普先生,在其做弼马温的时候,工资无所谓高低,只要能为人民服务是他最大的荣幸。


   特朗普先生高调当选后不用其国家发工资,连出行干脆也自我掏腰包,媒体人更是挖出了其许多积德行善的故事,其最近提出的减税方案目的是:“为了美国人民更幸福”。


   先生警示后代子孙要学习孙悟空与猪八戒,消除心魔意志坚定,要言而有信,要有龙马精神,不可以学牛魔王自大自满,牛气冲天牛皮哄哄,牛上了要用铁扇公主的芭蕉扇给自己冷静冷静,反思反思,不然会被火焰山绊住脚,像红孩儿那样保持初心恒心爱心。


    遇到各种妖魔鬼怪要坚决斗争抵制不正之风,要学会像神龟那样有忍耐力,取经路上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各种成精美女妖精的诱惑,立得定各种名利妖魔的牵绊,要勤俭节约不要胡吃海喝,不然人参果树也会吃死掉,纵使观音菩萨也难妙手回春,要用钢铁般的意志将一座座花果山建设的更美好。


                         旧庙堂已废转眼已经是新中国,六百年之问:“中国为什么不出孙悟空式的特朗普?”。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5 11: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出谷幽泉 于 2016-12-25 11:53 编辑

                                        十二位空门大师遗言


  六祖惠能大师:公元712年7月,惠能大师集徒众,预知他们:自己将于8月离世。徒众听罢,多皆痛哭。对痛哭者,六祖斥之:数年山中修道,修得什么?你等悲泣,为谁悲忧?难道,是悲伤我不知到哪去吗?为此,六祖为徒众说了“真假动静偈”,阐述“一切无有真”,认为“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同时,说明了动即不动,生即不生,去亦不去,灭亦不灭的道理。六祖与徒众作最后的告别时,说:欲求见佛,但识众生。说:自见本心,自成佛道。说:法身报身与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认为,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六祖的最后遗偈是: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无无著。


  虚云大师:临终嘱咐只有一个字——戒。据《虚云和尚开示录》记载,他对弟子说完这个字之后,“合掌道珍重,诸人含泪而退”。大师圆寂之前,写了一首《辞世诗》,诗言:少小离尘别故乡,天涯云水路茫茫。百年岁月垂垂老,几度沧桑得得忘。但教群迷登觉岸,敢辞微命入炉汤。众生无尽愿无尽,水月光中又一场。


  印光大师:临终当晚对身边的弟子说:“净土法门,别无奇特,只要恳切至诚,没有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此后精神逐渐疲惫,体温降低。夜里一时半,大师从床上起坐说:“念佛见佛,决定生西。”说完,于是大声念佛。二时十五分,要水洗手后,站起来说:“蒙阿弥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大家要念佛,要发愿,要生西方。”说完,即移坐椅上,面西端身正坐。三点左右,妙真法师来了,大师对他说:“你要维持道场,弘扬净土,不要学大派头。”之后不再说话,只唇动念佛。近五点左右时,在大众念佛声中,安详西逝。


  茗山长老:临终遗偈写道:“一旦无常到,方知幻化身。劝君多念佛,念念息贪嗔。”这是劝勉大众的。还有一首写道:“秋水鱼踪,长空鸟迹。若问何往,往生净域。觉而不迷,生必有灭。乘愿再来,何须悲泣。”这是说自己成就道果,往生极乐的,会再来度生,安慰徒弟无须悲泣。第三首:“我佛遗教,以戒为师,依戒修定,因定发慧。由戒定慧,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趋向解脱。”这一首开示大众要以戒为师,精进修行,才能得出轮回苦海。最后一首:“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各宗各派,殊途同归,信此信彼,信仰自由。相互尊重,不立门户,六和无诤,团结互助。依教奉行,五戒十善,四摄六度,逐步修炼。”这是告诫大众各人修习适合自己的法门,不要互相排斥,团结互助,依教奉行。


   弘一大师:临终绝笔写下了“悲欣交集”四个字,交给侍者妙莲师。“悲”是悲悯众生,大师往生是1942年,当时日寇侵略中国,生灵涂炭,全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大师对于民众无限的悲悯,“欣”是欢欣、喜悦于自己终于修成正果,往生极乐。大师临终之前,还交待侍者五件事,其中有一个细节特别嘱咐:“以免蚂蚁嗅味走上,致焚化时损害蚂蚁生命,应须谨慎。再则,既送化身窑后,汝须逐日将填龛小碗之水加满,为恐水干后,又引起蚂蚁嗅味上来故。”他一再叮嘱不要伤及蚂蚁,充分体现了这位大师的菩萨心扬。


   宣化上人:临终遗言亦复如是:“我走后你们可以诵《华严经》、念佛,你们要多少天就多少天,或者一个七,或者七个七。火化之后,把我的骨灰洒到虚空去;旁的事情我什么也不要,不要给我造什么塔,什么纪念馆。我来的时候什么也没有,走的时候,还是什么也不要,在世上我不要留什么痕迹。”老和尚说:“我从虚空来,回到虚空去。”


   广钦老和尚:往生前约一星期开始,每天昼夜都自己猛力出声地念佛。在往生前第六天,老和尚忽然一反平常教人专念阿弥陀佛的作风,突然很紧急命大众为他诵“大藏经”,大藏经浩如烟海,真不知从何诵起,于是请问老和尚要诵哪一部?老和尚答:“总诵!(台语)!大众就赶紧请出一部一部的藏经,看他老人家一副决定要往生的样子,心中又急又难过,更不知从何诵起,老和尚就说:“看你会什么经,通通给我诵!”于是大众便一部部诵起,心经、金刚经、药师经、地藏经……在这紧要生死关头,才发现连仅仅二百多字的心经都几乎要诵不顺口,可说是口诵心焦。当这大众搬大藏经一部部诵时,老和尚只幽默一笑,径自念“南无阿弥陀佛!”凡夫信心不定、定力不足,平日虽然都知道临终助念只是念诵阿弥陀佛,然而到了关键时候还是会打失正念、手忙脚乱,广钦老和尚临终幽默的表演,再一次给佛弟子上了深刻的一课。


  李炳南老居士:1986年4月11日,胜阳再开车载李炳南老居士到雾峰北沟,本净寺阿弥陀佛像前拜佛。晚间老师对胜阳说:“我要走了。”胜阳说:“老师不要讲笑话,老师已接受大家忏悔,答应再住世几年,怎么又说此话?”老师说:“告诉他们,我真的要走了。”4月12日,老师食量渐减,但神智十分清楚,偶有莲友前来探望,老师均右卧吉祥,手持念珠。13日凌晨一时左右,胜阳请老师开示,老师很清楚地说:“一心不乱。”到5时20分,天微亮,老师脉搏微弱,胜阳请人通知莲社社长和总务速来,5点35分社长王炯如师兄到达,即跪在床前一起念佛。老师露出慈祥的眼光看看他。炯如师兄说:“老师也要一心念佛,弟子是王炯如。”当时老师一颔首,眼睛一闭,使劲吐两口气就安详往生了。


   莲池大师:一生致力于弘扬净土法门,主持云栖道场四十余年,言传身教接引无数佛子同归净土,临终前半月预知时至,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六月底,先往城中别诸弟子及故旧等,后归寺中具茶汤设供话别众僧。七月初一,上堂对大众说“明天我要走了!”。晚上,大师示微疾,瞑目静坐于丈室。次日夕,诸弟子等请留遗训,大师睁眼开示:“大众老实念佛,莫捏怪,莫坏我规矩。”言毕向西念佛而逝。


  本焕长老:一生弘法布教,建寺安僧,筹集资金数亿元,兴修寺庙十几座。临终前,老和尚交待要荼毗(即火葬),悼词也亲自改过了。“不要念过多的溢美之词,不要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就叫我一个修行人。”老和尚对信众最后的开示是:“一辈子老老实实做事就好。”


   净慧长老:一切聚合离散都是因缘和合,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如白驹过隙,光阴迅速,日月如梭,人生苦短,要及时行善积德,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我们才不会空过此生,就会在此生此世种下好因,将来有个好的结果。缘起缘灭,世事无常,唯行善积德,方能流芳百世。净慧长老一生严谨修持、精进不已,以其智慧之语,为世人阐释了人生真谛。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5 11: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出谷幽泉 于 2016-12-25 11:50 编辑
一株断草 发表于 2016-12-24 12:46
说的是呀有爱才有恨~~~

古人推敲的故事

    古人有关“推敲”的故事很多,都是大家所熟悉的,我选几条放在这里与博友们共勉。

一、黄庭坚改诗

  鲁直《嘲小德》有:“学语春莺啭,书窗秋雁斜。”后改曰:“学语春莺啭,涂窗行暮鸦。”以是知诗文不厌改也。《苕溪渔隐丛书》


  鲁直即黄庭坚,宋诗人。“书窗”、“秋雁斜”与“涂窗”、“行暮鸦”形成鲜明对比。小孩子不会写字或写不好字,用“涂”比“书”贴切。而雁飞有序,鸦阵无章,“行暮鸦”就更为传神了。


三、王安石选“绿”


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容斋续笔》

王荆公即王安石,宋诗人。这里只有一个字是最恰当的,而找到这个字,则需要反复推敲了。无怪古人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说法。


四、王勃的腹稿


  王勃凡欲为文,先令磨墨数升,饮酒数盃,以被覆面而寝。即寤,援笔而成,文不加点,时人谓为腹稿也。《唐语林.文学》

王勃,唐诗人。寤,醒来。这里说的不是睡一觉,醒来就可以“文不加点”。所谓“腹稿”,就是意在笔先,想好了再写。“以被覆面”,其实是在打腹稿呢!


五、一字师郑谷


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诗人玉屑》


郑谷,唐诗人。齐己,唐诗僧。这是别人帮忙推敲的典型的例子。“一枝”要比“数枝”早,这样改更符合《早梅》的题意。

六、袁枚从谏如流


  余……《咏落花》云:“无言独自下空山。”邱浩亭曰:“空山是落叶,非落花也。应改‘春’字。”《送黄保公巡边》云:“秋色玉门凉。”蒋心余云:“门字不响,应改为‘关’字。”……凡此类,余从谏如流,不待其词之毕也。《随园诗话》


  袁枚,清诗人,散文家,著有《随园诗话》。这也是别人帮忙推敲的例子。要想写好文章,“从谏如流”也是必须的。


七、贾岛骑驴推敲


    贾岛赴举至京,骑驴赋诗,得“僧推月下门”之句。欲改“推”作“敲”,引手作推敲之势,未决。不觉冲大尹韩愈,乃具言。愈曰:“敲字佳矣。”遂幷辔论诗。《唐诗纪事》

    韩愈,贾岛,皆为唐诗人。这里讲的是“推敲”一词的词源,同时也告诉我们,写文章要反复推敲。(大尹韩愈与骑毛驴的贾岛“幷辔论诗”,使“推敲”的故事成为文坛佳话。)  

11#
发表于 2016-12-25 02:54 | 只看该作者
凡事都有利有弊,辩证看也有其韧性。
9
发表于 2016-12-24 12:46 | 只看该作者
出谷幽泉 发表于 2016-12-23 14:33
2006年3月21日,北京市第一人民法院,郝劲松为了一瓶矿泉水将铁道部和国家税务局告上法庭,列车员嘲笑 ...

说的是呀有爱才有恨~~~
8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14:33 | 只看该作者
一株断草 发表于 2016-12-23 13:19
干脆也像屈原一样改成问天吧?

   2006年3月21日,北京市第一人民法院,郝劲松为了一瓶矿泉水将铁道部和国家税务局告上法庭,列车员嘲笑:“火车上自古没有发票”为五毛钱的上厕费同样也告上法庭,郝劲松说:“他们和我们是平等的,我需要的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个正当权利”。

   当一个个郝劲松觉醒的时候,权力也会改变,正如刘亚洲上将所说:“最大的恨国,便是最大的爱国。”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13: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出谷幽泉 于 2016-12-23 13:55 编辑
一株断草 发表于 2016-12-23 13:20
中国的历史进程特点决定了中国人的素质。

中国的教育是这样的,孩子小的时候要做好孩子,我们是这样教育的:要听妈妈话听爸爸话听老师话,然后进小学是:“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初中时是要做选择题答案是ABC,大学里是把该补的觉都补回来,该吃的零食都吃完来,至于垃圾桶有保洁阿姨会清理的,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们,长大后怎么会思考呢?

              现在一分钱有卵用?孩子们会捡吗?警察局门朝南还是朝东呢?捡到了等交到警察叔叔手里,打的费用谁出呢?
                                                                            故脑残者无药医也!

                         孩子床上摔下来,哭了哄不了,妈妈说:“宝宝乖,那是床不好,妈妈给床打两下。”

                       孩子从地上摔倒了,哭了哄不了,奶奶说:“宝宝乖,那是地不好,奶奶给地打两下。”


                          就没人告诉孩子们,要他学会思考想问题,从小自己的责任要学会承担,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怎么办?


6
发表于 2016-12-23 13:20 | 只看该作者
出谷幽泉 发表于 2016-12-23 13:08
一代代的愚民教育,可悲可叹也!

中国的历史进程特点决定了中国人的素质。
5
发表于 2016-12-23 13:19 | 只看该作者
出谷幽泉 发表于 2016-12-23 12:57
妹子好,这或许是天问

干脆也像屈原一样改成问天吧?
4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13:08 | 只看该作者
一株断草 发表于 2016-12-23 12:56
旧庙堂已废转眼已经是新中国,六百年之问:“中国为什么不出孙悟空式的特朗普?”。
----------------- ...

一代代的愚民教育,可悲可叹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5-15 13:1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