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11|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文] 怀念奶奶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21: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猫眼看人 于 2013-12-13 08:46 编辑

   

奶奶姓冯,十六岁那年来到我们家,便直接做了三个孩子的继母。

那年,父亲刚满三岁,正是长记忆的时候。“一个白胖端装的大姑娘,就这样做了我们的继母”父亲说。

奶奶从小生活在川西平原。童年和少女时代,恰是中原大地绵绵不绝的内战,但这一切与那片富庶的土地毫不相干。除了“油盐柴米酱醋茶”这七桩居家大事,奶奶也还能识文断字,这成为解放后来到成都生存的基础。

奶奶的父亲在世的时候曾是“袍哥人家”,和我的爷爷都有枪。只是袍哥玩的是盒子枪,爷爷玩的是烟枪。两人年纪接近,没联姻前,是场镇上的拜把子兄弟。

我曾经想象,如果玩盒子炮的老人生在美国西部,那里便多了一个黄皮肤的牛崽;倘若当年红军的队伍经过那片土地,保不准我们家族也就有了一个共和国的将军。

和“岳丈”不同的是,爷爷不习文,也不习武。祖上若大一片家业仿佛与他也无多大干系。孩子们的生活有奶奶照顾,该读书了,去读书。县城里的店铺和乡下的田租还有老爷子打理。那张一百年前的照片上,年轻的爷爷手握纸扇,身着满清服饰,面容清瘦苍白,眉宇间充满伤感的忧郁。

如花一样的年轻女孩嫁给了我爷爷。十多年间,一直也没有生育。爷爷平时是在外喝酒,回家抽烟。始终平平稳稳地过着乡绅土财主的幸福日子。

时间到了解放前夕,发生了两件事情。

一日,爷爷从外面回来,同时带回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对奶奶说是在外面拾来的。年轻的奶奶从此便把这个女孩当做自己的闺女来哺养和教育,解放后,乡下没法生活了,又带着女孩去了成都。

在乡下的时候,这个拾来的女孩,也还受宠。当时家里除了奶奶,其他的家人都是男性,尤其是父亲和两个伯父,都从心里把女孩看作自己的亲妹妹。

这个女孩,便是我后来的小姑。

再后来,小姑的举手投足,言行眉眼间却处处透着父亲和伯父们的神韵,甚至连思维习惯都如出一辙。父亲和奶奶以及伯父们后来都说,小姑其实十有八九是当年爷爷的外室所出。所谓拾来一说,不过托词而已。

另一件事发生在父亲身上。

即将解放的时候,国民党军队需要扩大队伍,在四川大量招募壮丁。而我的爷爷由于不善经营,加上多年的“瘾君子”,把家里的田地和商铺大都化作了烟。(这也因祸得福,财产少了,解放后,父亲的成分便低了许多)大约是烟瘾发作,又囊中羞涩,于是,便打起了父亲的主意。父亲也就稀里糊涂地成了壮丁。奶奶很快得到消息,从家里带上伯父和赎金,匆忙赶到场镇,不由分说,放下钱,拉起父亲就走。

从此,我们家就少了一个国军,而多了个共军。

前些年,父亲还和奶奶提起这件事情。父亲对奶奶开玩笑地说:“也许当年去了台湾还对了呢。现在你们也都成了台属,也由有了海外关系,政府相关组织一定会另眼相看。”

在我们的印象里,父亲和奶奶感情笃厚。无论在部队还是回地方后,只要有机会总会去探视老人。

见奶奶的时候,恰是我的启蒙。父亲把我从千里之外送到奶奶身边,想的是那里是大城市,虽然是“文革”时期,毕竟在教学质量和生活环境上要比荒郊野外的兵营优越。同时,那年我的小姑中专毕业,去了外地工作。两老人想要个孩子在身边,(其实那时他们都还不老,还在单位正常上班。)只是没有孩子,孤清得很。

那年初秋,我随父亲坐了三天汽车,第一次来到成都。

路面永远是那么洁净,树木茂盛整齐,象军营站岗的哨兵。街上人很少,连四合院也是清清静静的。白雾已早早地落下,虽是初秋,却凉意袭人。大麻猫每晚和我早早地钻进被窝。

奶奶的住处距离文殊院直线距离不足一公里。奶奶和爷爷(我亲爷爷在解放前夕就到了另一个世界去抽烟喝酒去了,这个老人其实是奶奶带着小姑去成都后遇见的)带我去见了大大小小的菩萨,没烧香,也没叩头,只是一路好奇地观望。在我成年后,那里却成了我每到成都必去礼拜和休憩的绝佳妙处。

第一次领略美食文化也在那个秋天。每天早晨,天还没大亮,爷爷便从街上买回叶儿粑,雪白,还冒着热气;下午放学,老人会花上五分钱买个卤兔儿老壳,我便从学校一边慢慢地撕咬,一边回家,象只幸福的小狗。

四合院许多人的形象都已经模糊不清,唯一记忆深刻的是一个白须童颜的老人和一个白静秀气的女孩,女孩是老人的孙女,长我几岁,如果读书,大约应该是初中毕业。在我的印象里女孩象院里一株白玉兰,成天猫在家。偶而出来,也是一付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女孩和我同姓,院里没有其他玩伴,渐渐地熟悉了,也就有过一些淡淡交谊,也就有理由和叶儿粑兔儿老壳一道成为童年最美好记忆的一部分。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急促。当我从艳阳高照,山风熙熙的红土地来到这座柔美之城,正按照父母愿望,立志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现代文明的都市人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仲秋的一个深夜,敲门声和随后的说话声把我吵醒。灯光下,爷爷胸前挂着一块大大的白纸板。读了半学期的书,也认识了不少字。黑色的毛笔字“打倒历史反革命分子。。。”,一把红叉把爷爷从中分开。陌生人共有三男一女(几年后,我和全国人民认识了另外三男一女)其举止到也文明,只是在箱子柜子里寻找着什么东西;爷爷呆若木鸡,奶奶张罗着,同时要我先睡。不知道是天气太凉还是惊吓过度,突然间发抖起来。好在搜查时间不长,三男一女又带着爷爷离去,我也昏沉沉地睡去。

第二天,没再去学校,奶奶也没上班,把我直接送到了父亲那里(当时父亲恰好在成都办事出差)。他们彼此说了些什么,我无从知晓,随后,奶奶离去。

又过了一天,父亲便把我再次送回那个终年阳光明媚,后来被叫做“月亮城”的地方。

若干年后才知道,爷爷当初被造反派批斗抄家,主要是解放前曾经做过伪警察。后来读老舍的〈我这一辈子〉,便会把爷爷和故事里的“三六九”联系起来。

四年前的夏天,父亲突然接到奶奶的电话,说想和父亲见个面。快九十的老人突然想和最亲近的人见面,我们预感到了将会发生的事情。

第二天一早,父母和弟弟及大妹便赶往成都。在家里见到老人。听姑说刚去了医院,有些不适。老人神智依旧清晰,和过去没有什么区别,依旧是一付笑眯眯的模样,一付满足的神情。用老人的话:“每天下午都还和年轻人打麻将呢。”

母亲问老人需要留下来照顾几天吗?老人坚持没什么大碍,不需要。

大妹去街上专门给奶奶买了一堆她平时喜欢吃的,一家人又急匆匆返回绵阳。

第二天一早,父亲再次接到成都电话,只是这次是姑打来的,告诉父亲奶奶凌晨时分去了。

很快,我们都知道了。又很快驱车再赴成都。十点左右,妹夫把车开到了一单行道上,前面的车都被陆续挡了回来,奇怪的是我们的车慢悠悠的前进,两个警察却转过了身,浑然不觉的模样,于是车过了单行道。

同样的事情,居然也发生在从绵竹出发的堂弟身上,也是旁若无人的越过了单行道。

后来,大妹说,或许是奶奶的在天之灵在最后帮我们在成都顺利通行。

按照老人的生前愿望,奶奶又回到她做小女孩和初为人妇的绵竹老家。一个四季都充满绿色生机的田园小镇。而我们也会每年清明时节一大家人赶去乡下,为四个老人扫墓。

水泥的坟茔被许多挺拔的树包围,再往四周,是每年春天的油菜花香与麦苗的青绿。

前些日子,又去看了老人。让我们格外感动的是表弟一家三口。

往年的青瓦平房和整洁的小院已经成了一堆建筑垃圾,大半年时间过去,一家三口却依旧坚守在那片熟悉的土地。自己动手搭建的临时居所,充满古朴风情。表弟所在的中学正在接受新的洗礼,让人欣慰。即便如此,几个老人的居所却依旧是清清爽爽,春风熙熙。

大地震也一定会惊扰老人,然而,以老人的性格也依然会每天下午聚在一起,喝茶聊天,打麻将。老人会说“天,不是还没有塌下来吗?”


                                                    (该文系旧作)

评分

参与人数 3草币 +440 收起 理由
独泊 + 120 赞一个!
格洛菲 + 200 赞一个!
倚栏听雨 + 120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3-12-12 21:40 | 只看该作者
哥的沙发
板凳
发表于 2013-12-12 21:40 | 只看该作者
这沙发坐的不轻松
地板
发表于 2013-12-12 21:41 | 只看该作者
读牧村兄的文字
一起怀念奶奶的平凡与伟大
4
发表于 2013-12-12 21: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梦晗 于 2013-12-12 21:44 编辑

在细细相诉间,仿若一位慈祥的老人已然在眼帘。这一位坚强着,聪颖的奶奶,一份思念寄语在字里行间的眷,便浑然着。猫猫师兄,很开心又见嫩了。。。抱抱愿天堂的奶奶安好,愿师兄安好天天。分没了,回头再补上哈
5
发表于 2013-12-12 23:05 | 只看该作者
怀念奶奶,祝奶奶在天国幸福如意~~
6
发表于 2013-12-13 01:40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普通女性的不平凡传奇。
7
发表于 2013-12-13 0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忆那段历史,造就了有血有肉的丰满的人物。读这样的文,还以为是写小说呢。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3 08:49 | 只看该作者
月光紫竹 发表于 2013-12-12 21: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读牧村兄的文字
一起怀念奶奶的平凡与伟大

竹子来啦。猫开心呢。
在山里,回贴写字不方便。鉴谅。
想起奶奶,想起父亲。还想起一句话“人作事,天在看”。这是旧作再发的原委吧。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3 08:53 | 只看该作者
梦晗 发表于 2013-12-12 21: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细细相诉间,仿若一位慈祥的老人已然在眼帘。这一位坚强着,聪颖的奶奶,一份思念寄语在字里行间的眷,便 .

谢谢你来读旧文。从老人和孩子那里,我们能学会获得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5-3 15: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