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18-9-10 09:28 编辑
对句的取景选材(朋友的讲稿)
我们看到一个意境联出句,首先要做的是解读出句的内涵,搞清出句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意图,然后设身处地地站在出句者的立场上,来考虑如何构思对句的立意。
立意确定之后,接着就该选取有形的实物来作原材料,把无形的立意表现出来
有了实物,就有了场景和画面。
有了场景和画面,就出现了上下联的场景是否关联的问题,出现了上下联的画面是否和谐的问题。
在对句中,我们对取景的第一个层要求,是追求逻辑合理,保证上下联场景的关联性;我们对取景的更高一层要求,是追求场景的和谐,使画面更加具备美感。
一、对于取景的最低要求:从逻辑性的角度出发,保证上下联场景的关联性对句的关联性,不但包括“立意的关联”,还包括“场景的关联”;同样,“隔”不仅有“意隔”,还有“景隔”。保证场景关联,避免“景隔”,是楹联的逻辑性带来的必然要求。
对句的取景好比配衣着。
假如你上身穿着一件羊皮袄,下身却非要套穿一条沙滩短裤,说明你的身体对外部环境毫无感知能力;
假如你头上戴了一顶缀着“膏药”徽章的瓜皮小帽,身上却穿着一套纳粹军装,日本鬼子、德国鬼子连同精神病院的护士见了都会抓你。
前面我们说过,上下联应该看成是一个人连续说出的两句话。那么对于写景的联,我们不妨看成是同一个人在向你描绘一幕场景
我们仍然用现实中的白话来分析一下。
比如一个人在向你描述去郊游的情景。第一句话说:我采了许多菊花;第二句话说:同学摘了一些桃花。
略知常识的人就知道这是在撒谎,要不就是神志不清,因为按照常理,菊花和桃花不会在一个季节开放。
或者他第一句话说:我捡到许多贝壳;第二句话说:同学采集了一些仙人掌。
你会发现他还是在撒谎,要不就是在梦境中进行了一次从海边到沙漠的时空飞越之旅。
如果把类似的两句话以一副联的格式表现出来,我们便称之为“景隔” , 有些景隔的联一目了然,比较好判断。
比如上次看到一副联:
夕阳一路挂牛角 素月顽皮跃牧鞭
作者解释道,他看到过月亮和夕阳同时出现的景观,但我仍然将其定为“景隔”。因为在这副联中,夕阳和素月无疑代指的是阳光和月光,而不是太阳和月亮本身。即便你见过日月同天,但是你见过阳光和月光交相辉映的奇景吗?显然是逻辑上出现了矛盾。
还有一些联,判断景隔则需要敏锐的眼光。比如以前见到这样一副成联:.
红闹碧波,芙蓉出水千般曲
玉钩长夜,画舸穿桥一路诗
乍一看没有问题,但细细推敲, 这里的“玉钩长夜”,令上联的“红闹碧波”变得难以令人信服。试想,既然是在夜幕之下,如何又能看到荷花浓艳的红色呢?这是一种比较隐蔽的景隔。
二、对取景的更高要求:从美感的角度出发,追求上下联画面的更加和谐。
在保证了上下联场景的关联性之后,我们对于取景的更进一步要求是追求画面的和谐,以尽可能提升楹联的。
还拿配衣举例。这次你不拿季节开玩笑了,上身穿着羊皮袄,你意识到下面应该配一条长裤。做到这一点,你起码符合了常理,脱离了“景隔”。那么,你将为自己配一条怎样的长裤呢?西裤、运动裤、还是牛仔裤
——逻辑之外,又出现了美感问题。美感来自和谐配套,而不仅仅在于时尚。对于陕北的羊皮袄来说,似乎没有比黑粗布的棉裤更相配的了。
时候,如果再在头上扎一条白羊肚的毛巾,身外是蓝天、白云、山坡,雪白的羊群。。。一副美丽和谐的画面就出现了。
由此可见,如果对句的取景能够与出句保持高度的和谐统一,使上下联的景观能够融合于一副画面之中,那么,势必会增添无限的美感。
三、关于楹联取景选材的深层次探讨---背景观念。
上面讲过,如果对句的取景能够与出句保持高度的和谐统一,使上下联的景观能够融合于一副画面之中,将会为楹联的意境增添无限的美感。
那么是不是说,如果上下联的景观不能够收入到一图之中,就一定是逻辑矛盾,就一定是景隔呢?
我们不妨再从现实中的白话里来体会一下。
一个人第一句话说,春天炎热;第二句话说,秋天寒冷。
春天与秋天显然不可能出现在一副画面里,但这时,你觉得上面这两句话矛盾吗?当然不矛盾。
或者,第一句话说,桃花在春天盛开;枫叶在秋天燃烧。
桃花和枫叶,显然不可能出现在同一副画面里,但这时,你觉得上面这两句话矛盾吗?当然也不矛盾。
可见,如果我们单纯地用一副“实景图画”作为标尺来界定是否景隔,显然是不够科学的,我们必须把实景图画的概念扩大和延伸到“逻辑背景”。
第一组话,我们可以看作是在分咏春天和秋天,这时,主题的大背景是整个四季。
第二组话,我们可以看作是在分咏桃花和枫叶,这时,主题的大背景是所有植物花卉。
这样一看,就不存在景隔了。
所以任何时候,具体的问题都必须具体分析。分辨取景是否合理,不能仅从景物本身分析,而是要考虑出句行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比如上次的训练题中有一个出句:
江南春正涨;
许多人对成:
塞北雪不融
这副联存在“景隔”吗?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在这副联里,你可以把出句的出发点看作是对各地气候状况的介绍,这时,整个联的大背景便成了“各地”。
用主题的逻辑背景来取代构思中的实景图画,对句的取景思路更加开阔,楹联的夹缝又一次被拓展开来。
但前提,是上下联的景物必须能够在行文逻辑上纳入一个共同的背景!!
[山色空蒙有谜宫9] 邀众英雄来打虎(全天候)
虎声自远传灯殿;
山色空蒙有谜宫。
01、春()()()()城 [填空谜] 春城是昆明的别称。空格中填上电影片名,并使前两字为文学刊物名,后两字为三国演义中关羽过五关后与张飞相会的地名。风流千古
02、木兰从军(猜一工具名,素心格)千斤顶
03、喷花露水(猜一中药,白头格)麝香
04、碧水池中练冬泳(猜一成药名,粉底格)清凉油
05、回头一笑百媚生(猜一花卉名,粉底格)美人蕉
06、不毛之地(猜一成语,系铃格) 一无所长
07、手拿泥鳅(猜一外国地名,丹心格)渥太华
08、免刑(猜一成语,玉颈格)不乏其人
09、诨名(猜一新闻名,秋千格)号外
10、工人(猜一成语,卷帘格) 天作之合
11、火灾后(猜一字)炎
12、南宁人(猜一字)仃
13、羊离群(猜一字)君
14、棺(猜一唐诗七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
15、清白廉洁(猜一唐诗七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出句:蜻蜓点水惊明月 [雨林乡爱] 对句:燕子飞天望白云 [山色空蒙]
出句:蜻蜓点水惊明月 [雨林乡爱] 对句:燕子飞天伴暖风 [山色空蒙]
出句:根深不怕秋风劲 [雨林乡爱] 对句:水浅无妨月色幽 [山色空蒙]
出句:根深不怕秋风劲 [雨林乡爱] 对句:树大任由冬雪狂 [山色空蒙]
出句:临窗夜雨洗秋歌 [雨林] 对句:入户天风吹画卷 [山色] 出句:临窗夜雨洗秋歌 [雨林] 对句:把酒时春听燕语 [山色] 出句:临窗夜雨洗秋歌 [雨林] 对句:入寺晨钟听佛语 [山色]
[空姐有谜宫11] 邀众英雄来打虎(全天候)
虎声自远传灯殿;
山色空蒙有谜宫。
01、古()()曲 [填空谜] 古曲是音乐品种之一。空格中填一电影演员名,并使前两字成为我国地名,后两字成为刊物名。田歌 02、天一半地一半(猜一字)王
03、减一半加一半(猜一字)喊
04、失信人(猜一字)言05、千古一绝(猜一字)估
06、左量三尺,右量拾升(猜一字)料 07、十一国外一回(猜一字) 周
08、你先到(猜一字)倒
09、三只狡兔(猜一字)究
10、西(猜一辽宁地名) 北票
11、牙口好(猜一字)呀 12、山(猜一黑龙江地名)南岔
13、胃口好(猜一字)喟 14、日复一日(猜一字)日
15、男士止步(猜一告示四字语,脱帽格)非公莫入 出句:菊香易醉枫如火 [雨林] 对句:竹影轻摇地若屏 [山色] 出句:秋风瑟瑟天寒冷 [山色空蒙] 对句:夏雨绵绵地暖和 [山色空蒙]
[空姐有谜宫12] 邀众英雄来打虎(全天候)
虎声自远传灯殿;
山色空蒙有谜宫。
01、一呼百应(猜一商业名词,虾须格)供应
02、冠盖满京华(猜一古代人名,碎锦格)管仲
03、三八献礼,六一贺词(猜一二文学作品名,展翼格)祝福、好孩子
04、绝代佳人(猜一字,离合格)好女子
05、动魄消魂丝竹声(猜一成语,红豆格)扣人心 弦
06、此病须隔离(猜一成语,红豆格)患 难与共
07、救生衣(猜一成语,卷帘格)人浮于事
08、竹(猜一篮球名词,秋千格)上篮
09、节约能手(猜一地理名词,秋千格)省会
10、田家四月闲人少(猜二节令名,鹤膝格)夏至、芒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