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10-3 08:22 编辑
周立波因病去世!临终捐献全部遗产,妻子含泪答应
2017-12-09 17:10
笔者知道,现代社会中有一个明星叫周立波,名气很大,也有很多的粉丝,笔者写这篇文章,也不是为了博眼球,或者其他,而是让更多的人知道,世界上不止有一个周立波。
今天所说的周立波,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把自己的一辈子都奉献给了国家,却没有一个人记住他。周立波从青年时代就热烈地追求真理,向往自由,直至将英语“自由”(Liberty)的译音“立波”取代自己原来的名字。 周立波,原名周绍仪,字凤翔,又名奉悟。1908年出生湖南益阳,中国优秀的共产党员,中国最优秀的编译家。他见证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被推翻,他见证了党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他也见证了中国的崛起。
周立波早年在上海劳动大学读过书,后开始写作并参加“左联”,抗战爆发后作为战地记者走遍华北前线。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了大量描写农村新人新貌的小说和散文。他的小说清新秀丽,别具一格,擅长描写农村中的生活,乡土气息浓厚。 代表作有《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等,《暴风骤雨》以东北地区松花江畔一个叫元茂屯的村子为背景,描绘出土地改革波澜壮阔的画卷。《山乡巨变》可以说是《暴风骤雨》的续篇,《暴风骤雨》写的是东北地区的土地改革,而《山乡巨变》写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它们是中国农村的两次“暴风骤雨”。
孙犁、赵树理、周立波和柳青四位作家被誉为描写中国农村生活的“四杆铁笔”,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他们的作品在深度、广度和力度上无人超越。在抗日战争时期,周立波无惧死亡,一手握着笔杆子一手握着抢杠子,他发誓要把日寇罪行全部公布于众,让世界人民知道日寇真面目。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周立波积极参军作战,组织鉴于周立波同志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并未安排他到前线打仗,而是让他与八路军总部生活在一起,主要工作是宣传八路军抗战。1939年日寇进行大扫荡,八路军为了保留军事力量,决定暂避锋芒。
在撤退过程中,周立波所部与日伪军交战,激烈交战中,日伪军一发炮弹落在周立波身边,导致周立波所写的散文诗集全部满天飞。周立波见状冒着枪林弹雨一张不漏的全部捡了起来,战后,团长狠狠的训斥了周立波一遍,周立波却笑了,在他心里这些散文诗集比他的命重要多了。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周立波被选为全国文联和全国文协委员,此后周立波呆在自己办公室里开始潜心创作,他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被拍摄成《解放了中国》电影。凭借该影片,周立波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该奖在当时堪比现代的“诺贝尔奖”,且当时的含金量,不用笔者过多的解释,大家心里也都明白。
大文豪普列汉诺夫曾言:“周立波是中国近代文坛一颗闪耀的巨星,他手下的笔杆子,把中国旧世界打了个落花流水,然后又在旧社会的废墟上,用智慧建设着社会主义新生活时代。” 周立波被任命担任鲁迅馆馆长一职后,他开始一心研究鲁迅文集,并努力成为一个向鲁迅一样的人,用笔杆子去奋斗。然而好景不长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留下的旧伤复发,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
1979年9月25日,周立波对着妻子口述遗嘱之后,溘然长逝,留给妻子的除了无尽的伤痛,还是伤痛。他留给人们的,不仅有他半个世纪心血和智慧的结晶——300多万字的文学著作,还有他为人民的文学事业奋斗终生的丰富的艺术经验和崇高品格。 在遗嘱中,周立波叮嘱妻子,不搞场面,不接受挽联、不搞追悼会,死后遗体火化,骨灰葬在老家母亲旁边,同时,周立波还决定把个人仅存的800多元积蓄全部捐给国家。
妻子看完后,抱着已经无法开口说话的周立波道:“我全部答应你。”站在一旁的众人,纷纷掩面而泣。 他的去世对中国编译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他主持编译的托尔斯泰诗集,还没有完成就逝世了,他是抱着遗憾去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