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贺子珍在福建一家医院生下一个男孩,这是她的第二个孩子。孩子的出生,给紧张的革命事业带来些许喜悦,毛泽东赶往医院看望。
一见到孩子,毛泽东的喜悦之情无以言表,小心翼翼地抱起孩子,紧紧盯着眼前这个幼小的生命。虽然这不是他第一次见到刚出生的孩子,但是新生命的到来,总是给人带来难以言表的喜悦。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孩子的母亲,特意让人准备一碗热腾腾的鸡汤,给贺子珍补补身体,笑眯眯地看着贺子珍喝汤。喝了一会,两人商讨孩子的姓名。
对于孩子的姓名,毛泽东早有准备,按岸字辈排,取名毛岸红。红代表红色革命,代表他对孩子的期望,希望他以后能继承前辈志愿,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奋斗。
图|毛泽东
小名,毛泽东则叫他毛毛,亲切顺口。贺子珍一听,高兴地说:“现在我们家又多了一个毛,小名叫毛毛也行。你才一个毛,孩子却有两个毛。”
毛泽东高兴点头:“是啊,以后毛毛会比我有出息的。”
由于贺子珍生下孩子后,不幸感染疟疾,为了孩子的健康考虑,不能母乳喂养,只能找个奶妈抚养。不能亲自喂养,也算是一个遗憾了。
好在虽然不能亲自喂养孩子,可是孩子出生时革命形势相对稳定,加上毛泽东暂时不参与指挥红军作战,所以两人有很多空余时间陪伴孩子。
每天毛泽东只要有时间,就会来看孩子几次,陪伴贺子珍。每次过来,他都会抱起孩子,又摸又抱又亲,爱不释手。甚至孩子入睡了,他也守在一边静静凝望着孩子稚嫩的脸庞。
对于他来说,这样的机会十分难得。自从参与革命以来,他便忙得脚不离地,像大儿子毛岸英和二儿子毛岸青的出生,他也没有过多少时间,陪伴孩子长大。现在好不容易有了点时间,他十分珍惜,静静地看着这个稚嫩的生命长大。
慢慢地,孩子长大了,越来越可爱。到了一岁半左右,牙牙学语,非常讨人喜欢。每次毛泽东回来,岸红总会扑进他怀里,亲热地叫着爸爸,爸爸,让毛泽东欣喜不已。
每次毛泽东有烦心事,小小的岸红也会在适当的时间出现,扑进毛泽东的怀里,用可爱的声音让爸爸陪着他。每当这时,总会让毛泽东的烦恼一扫而空,欢快地与小岸红玩闹起来,乐得开怀大笑。
到了2岁左右,岸红更加乖巧懂事。他总会站在门口,等着爸爸一起回来吃晚饭,哪怕等到很晚,肚子饿了,他也要坚持。他的乖巧懂事,简直让人既心疼又欣慰,让人恨不得将他抱起温柔地亲一口。
有时贺子珍担心孩子,想劝孩子早点吃饭,可岸红每次都摇头拒绝,坚持要等到爸爸回来一起吃晚饭。看着稚嫩的岸红如此执拗,贺子珍都有点羡慕,岸红对毛泽东的感情了。
图|贺子珍和毛泽东
而对于毛泽东来说,岸红也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岸红成长在中央苏区的艰难岁月里,给了毛泽东许多的温情和慰藉,为他带来许多快乐。不管生活有多少烦恼,他只要抱住小岸红,那紧紧皱着的眉头,总会情不自禁舒展。
短短一年多,岸红给毛泽东和贺子珍留下许多难以忘怀的回忆。
他们其乐融融的一家三口生活,也让人很是艳羡。如果不是国家处于危难之际,谁不想每天过着这样的生活呢?奈何命运坎坷,世事无常,让这一家三口竟变得此生不再相见。
就在岸红两岁多时,中央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面临严峻局势。经过考虑,中央决定进行长征。毛泽东作为一名成熟的革命者,心中十分明白长征一路上,红军要面临的艰难与危机,因此为了安全考虑,必须留下岸红。
虽然贺子珍也是一位坚定不移的革命者,但是同时她也是一名母亲,有着爱护孩子的赤诚之心。更何况第一个孩子的失踪,已经让她的内心千疮百孔,因此她万分想带上岸红,想争取带上岸红一起长征。
然而这可能吗?她很清楚,长征一路上不仅要急行军,还要时刻防备敌军追击,带着一个孩子,稍微发生一点意外,都将面临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哪怕她万分不忍,心里如何悲痛,都只能将岸红留下。
对于这一点,毛泽东的内心也不好受。他很明白贺子珍的感受,看着贺子珍伤心地哭泣,岸红稚嫩年幼的脸庞,他又何尝忍心?只能无奈伤情地说:“这是中央作出的决定,不然我怎么舍得将毛毛留下来呢?大家都是一样的。”
心情渐渐平复,毛泽东和贺子珍也开始商议将岸红留在哪里?想来想去,也只有将岸红交给毛泽覃夫妇才放心。于是那天,贺子珍半夜起来,裁开自己的一件军大衣,又拆掉毛泽东的一条加棉裤,取出里面的棉花,缝制一件小孩能穿的大衣。
漆黑的夜,她一边缝衣服,一边流下不舍的泪水。缝制好后,她还特意给岸红穿上,看看合不合身。穿上去很合身,岸红有了新衣服,高兴得手舞足蹈,兴奋喊着我有新衣服啦!
贺子珍看着手舞足蹈的岸红,想起两人即将分别,心里说不出的悲伤,眼泪止不住地流。岸红看到妈妈在哭,也跟着哭起来。
很快部队就要出发了,临行前的那个晚上,毛泽东和贺子珍都没有入睡,想着前方未知的路程和年幼的儿子。他们很想带上岸红,很想一直陪伴在岸红身边,成为幸福的一家三口,然而现实如此残酷。
静悄悄的黑夜,弥漫着一股忧伤,缓缓逝去,迎来了光明。第二天清晨,警卫员收到被毛泽东泪水浸湿的纸张,上面写着几个孩子的名字和生肖,让人潸然泪下。
出发时,岸红被人抱着,看着爸爸妈妈离去的背影,嚎啕大哭,不想离开爸爸妈妈。毛泽东和贺子珍见到哭泣的岸红,眼睛不禁湿润。可就算再不舍,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他们也义无反顾踏上前行的路程。
本以为他们走后,革命形势能够好转,将岸红交给毛泽覃夫妇抚养,能够得到很好的照顾,他们终究有再见的一天,可命运再次和他们开了一个玩笑。
红军主力部队离开后,苏区革命形势更加严峻,反动派举兵要占领苏区。为了抵抗反动派,留守的红军战士决定,就地开展游击战争,抵抗敌人。
而这时为了安全考虑,岸红的去向又成了一个问题。要进行游击战争,怎么能带着一个年幼的孩子?于是百般无奈之下,毛泽覃经过深思熟虑,千挑万选,决定将岸红交给当地一户人家抚养。
而且为了岸红的安全考虑,他选择保守这个秘密,没有告诉任何一个人岸红的去向,也没有告诉任何一个人岸红的身份。
可他没想到,自己在一次游击战争中,不幸牺牲。从此,岸红的去向也成为一个谜团。时光匆匆,革命形势稳定后,毛泽东和贺子珍也想方设法寻找岸红的下落,可惜由于时代混乱,信息和交通不发达,始终没能找到。
转眼间来到1953年的一天,邵式平接到北京的一份急电:
1934年长征前夕,一些负责干部和红军将士的子女被寄养在瑞金等地的百姓家里,中央希望能找到红军留下的孩子,特别是毛泽东的孩子毛岸红......
看到这份电报,他不禁想起,前段时间贺子珍寄来的一封亲笔书信,上面也说起这件事情,岸红寄养在瑞金百姓家里,是毛泽东最疼爱的孩子,希望能帮助找到岸红。
图|贺子珍
想到这里,他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叫来民政厅长朱开铨负责此事,朱开铨接到任务后,又将任务交给王家珍。
王家珍是一名干练的年轻人,出生在信丰县,参加过朝鲜战争。战争结束后,他带伤转业到民政厅工作。
当他得知是帮助贺子珍和毛泽东寻找岸红时,心情十分激动。因为对于贺子珍,他是有所耳闻的。贺子珍和毛泽东是在井冈山时期,相知相恋的,后来共同为革命事业奋斗。几年间,她先后生下六个孩子,但是恶劣的战争环境和严峻的革命形势,不允许贺子珍留下自己的孩子。
第一个孩子被急匆匆送给龙岩老乡,第二个孩子在长征前被留在瑞金地区,第三个孩子也不幸早夭,只剩下李敏存活。建国后,贺子珍从苏联回来,独居上海。她内心想念儿女的心情,内心深处的孤寂,可想而知。
对于这位历经革命战火考验的女战士,他心里怀着一股深深的敬佩,同时又对她坎坷的命运,充满同情。现在接到这项任务,如果自己能够完成她的嘱托,想来也是对她最好的报答。想到这里,他当即表示,哪怕走遍瑞金所有地区,哪怕毛毛已经去世了,他也一定会搞清楚情况,给贺子珍一个交代。
此后,王家珍背上一个军用背包,向瑞金出发。瑞金是一块革命圣地,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这里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都,也是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念的初步探索。在那个混乱的时代,党在这里创造出一个红色奇迹。
而红军在瑞金留下的血脉,也是红色奇迹神秘的一部分。如今,历经五次反围剿的革命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岁月洗礼,依旧焕发着青春活力,暗藏着波涛汹涌。
王家珍先找到当地政府,申请给予帮助。第三天,县政府召开一场老红军座谈会,纷纷回忆起当初红军留下的孩子下落,然而没有一人知道毛毛的下落。他们也透露,将孩子寄养在百姓家里,都是秘密进行的,根本没有人知道。
而且红军离开后,反动派再三进行清乡清剿,很多红军后代都被杀害了。即使幸运存活,在那个战争、灾害频发的年代,又有多少人能活到现在呢?总而言之,毛毛存活的几率很低。
但不管如何,在没有确切消息前,王家珍始终不放弃。他带着去群众中调查的信念,踏上查访一村一户的旅程。然而走了一个半月,走遍七八十个村庄,依旧没有任何消息,心里不由凉了半截。
突然他萌生去瑞金市档案馆,搜查资料的想法,果然在里面找到关于毛毛的记录。虽然记录对于寻找毛毛没有什么用处,但是也证实了毛毛被寄养在瑞金。他坚信,只要毛毛还活着,就一定能找到他。
一天傍晚,他照常走在瑞金叶坪乡的路上,和路过的农民四处拉家常,向人打听有没有人收养过红军的孩子。忽然一位老人提起,一位叫朱盛苔的农民,以前收养过一个红军的孩子,听说孩子的父亲还是个大官。
王家珍一听,喜出望外,决定明天去朱坊。第二天,经过四处打听,他来到朱盛苔夫妇的家里,得知朱盛苔收养的孩子叫朱道来,被人带去南京了。
王家珍好奇,让朱盛苔夫妇说起那段往事。
那是在1934年9月底的一天,瑞金百姓十分沉痛,因为红军大部队已经离开瑞金,国民党部队就要打进来了。一旦国民党部队进来,百姓们都知道大家要遭殃了。
就在这天,突然从门外传来狗叫声,朱盛苔夫妇一看,只见一个乡镇苏维埃干部带着两名红军战士来到他家,其中一名红军战士看起来还是一个干部,手里还抱着一个孩子。
那名红军干部说:“朱老乡,请你们帮忙照顾这个孩子,给你们添麻烦了。”朱盛苔夫妇震惊了,这个消息太突然了。朱盛苔的妻子黄月英,将目光看向那个年幼的孩子。
看样子,孩子估计才两岁左右,脸型有点方正,高额头,皮肤又白嫩又可爱,身上还穿着一身小军装,让人看上去令人怜爱。更令人心疼的是,由于父母离开,孩子的眼睛哭得红肿,现在还在无声抽泣着,惹人怜爱。
看到这里,身为一个母亲,黄月英不由自主向前,搂住还在哭泣的孩子,轻轻为他擦去脸上的泪水。红军战士见此,也放心了:“谢谢大嫂,孩子就拜托你们了,请你们以后一定要保护他,我们以后会报答你们的。”
说完,另一个战士放下孩子的衣服,便准备离开了。临走前,村干部也对朱盛苔夫妇表示感谢,将孩子交到他们手里,也是经过仔细考虑的,难为他们了。
图|朱盛苔家
事实上,由朱盛苔夫妇收养这个孩子,确实是红军干部们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虽然朱盛苔夫妇家境贫寒,家里还有四个孩子,一个卧床多年的老人,但是他们一向老实厚道,勤劳俭朴,尽力拉扯孩子长大,过着清苦又亲和的生活。
朱盛苔作为顶梁柱,还参加赤卫队,思想政治上积极可靠,因此红军干部们才决定将孩子交给他们。
朱盛苔夫妇不负红军期望,将孩子改名为朱道来,细心抚养着。然而他们身处白色恐怖之中,最令人担忧的还是孩子的身份问题。当时乡邻里舍,人来人往,红军干部带孩子上门的消息,根本瞒不住附近的乡亲。
一旦他们经受不住诱惑,供出孩子的身份,那该如何是好?特别是村里的本族保长,长着一个酒糟鼻子,心思险恶,威胁朱盛苔夫妇,要他们拿出100担粮食或者200块银洋,才答应不说出去。
老实本分的朱盛苔夫妇,听到如此惊人的数字,吓得嘴巴合不拢,可又没有办法,只好咬牙变卖家里所有的家产,四处向亲戚借钱,才勉强凑齐这些钱,堵住保长的嘴。幸好这个保长,还算言而有信,遵守承诺,没有告发孩子的身份。
但是即使如此,他们依旧每天提心吊胆,小心躲避国民党的搜查。一天夜晚,由于国民党要进村搜查,朱盛苔只好抱着小道来,来到三里外的小庙躲避,等到天亮才回家。回家后,朱盛苔感染上风寒,生了一场大病。
就这样,整整19年,不管形势如何严峻,生活多么艰难,朱盛苔夫妇始终没有放弃过朱道来,为他倾注所有的心血,甚至养他比养大自己五个孩子还要苦,还要累。
而小道来长大后,成为家里的宠儿。父母细心照顾,兄弟姐妹们耐心呵护,一家人过着平淡又平和的生活。为了让朱道来有出息,朱盛苔夫妇还供他上了中学,学习文化知识。
他们没想到,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这份宁静。
一天,一个从南京来的中年妇女说,朱道来是她留在瑞金的孩子,现在来找儿子,想接走朱道来。她一看到朱道来,便认定他是她的儿子,哭着求着让朱盛苔夫妇让她带走道来。
图|朱道来
朱盛苔夫妇考虑到,道来本来就是红军的孩子,他们只是代为抚养,现在父母过来寻找了,还是回去的好。而且去南京,道来也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于是他们含泪将道来送走。
王家珍听完,谨慎地询问:“有没有道来的照片啊?”接着,他看了朱道来的照片和信件。见到朱道来的第一眼,他就惊呆了,他的样子多么像年轻时的毛泽东啊,他会是毛毛吗?
经过详细询问,王家珍发现很多不对劲的地方。首先他在信里得知朱道来过得不好,那家人有点看不起他,可是既然是亲生儿子,怎么会不疼爱呢?
其次那个母亲来接朱道来时,连当年送来的小棉衣也没要。身为一个失去儿子多年的母亲,如果真心疼爱儿子,怎么会不要呢?这件小棉衣应该还是他们相认的证物,为什么不要?
想来想去,他觉得此事有蹊跷,将事情报告给朱厅长。后经过中央回复,决定由王家珍带着朱道来给贺子珍看看。
于是6月中旬的一天,贺子珍与朱道来见面。一见面,她便忍不住流下泪水,颤抖着声音说:“毛毛。”等待情绪平复,贺子珍向养母黄月英和王家珍表示感谢。
紧接着,她看到了朱道来小时候穿过的小棉袄,不由惊呆了。因为这就是她亲手缝制的小棉袄啊,时隔20多年了,没想到这件衣服还能保存到现在,让人难以置信啊,不过这也证明朱道来应该就是毛岸红。
不久,贺敏学,陈毅等人先后看望朱道来。他们一致认为,朱道来很像毛泽东。并且为了防止出错,贺敏学还特意将朱道来送去验血,证实与贺子珍血型一致。
很快找到毛岸红的消息,传到北京,中组部通知朱道来去北京。到了北京,朱道来受到周恩来,朱德等人的探望,大家一致相信朱道来就是岸红。
然而就在一切即将明朗时,从南京来的妇女突然前来,大闹招待所,哭喊着朱道来是她的儿子,不让别人抢走。
图|毛泽东
如此一来,这件事情也被上报到毛泽东,请他批示。或许毛泽东有着难以说明的原因,也或许是他那宽广开阔的胸怀,于是他当机立断:“不要再说了,他是人民的孩子,交给组织吧。”
从此,朱道来住在帅孟奇家里,被当成革命烈士后代的身份长大。后来,朱道来凭借聪慧的头脑,考上清华大学,过上平静的生活。期间的记载少之又少,让人无法探究。
一开始,王家珍还和朱道来有联系,后来也不知怎么回事,渐渐没了联系,彻底失联。等他再次得知他的消息,便去世了。
1971年,朱道来患上癌症去世。多年来,关于朱道来的信息,少之又少,他的家庭,孩子,我们都一无所知。伴随时间逝去,也从来没有一个人能肯定他的身份。他的一切,好像一个谜团。
按照科学来说,血型一样并不能证明什么,而仅仅有一件棉衣,也不能十分确定,因此他的身份成了谜团。或许永远不会有答案,也或许有一天能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