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山色空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些见所未见的照片

[复制链接]
4111#
 楼主| 发表于 2022-8-10 13: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2-8-10 13:17 编辑

李清照夜里一个人喝醉酒,孤独的她写下一首词,每一句都直击人心

      李清照的词风格独特,写作手法也很高明,尤其是在表达情感方面,那是无人能及,以那首《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来说,这种风格的作品是极少,也只有李清照这样的大才女能够创作出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几句词看似平淡无奇,可是只要细细品来,我们处于孤独之种,思念远方的心上人时,不正是如此吗?刚刚放下,但是马上又在眉头上出现,这也正是李清照词作最为感人的一个地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整个两宋期间其实是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优秀词人,然而李清照是一个另类,她的作品更关注于人的内心世界,写得就更为真诚,也更具有力量,往往可能只是那么信手拈来,但是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忧愁,却是能够直击人们的心灵。一首好的作品,它一部是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无疑李清照的作品就达到了那种境界,无数凄美的词作,读来令人肝肠寸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笔者今天要与大家分享李清照一首很孤独的作品,也就是这首《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这首词虽然名气并不是很大,但是写得又是很真诚,也很是伤感;当时李清照一个人在夜里喝醉了酒,感动无比的孤独,此时才女流落到江南,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丈夫赵明诚也逝世了;后来的丈夫张汝舟又是小人,使得晚年的李清照生活陷入了困境,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也使得她内心悲痛不已。

《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李清照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挼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李清照极为有才情,她的作品往往只是那么信手拈来,可是字里行间又是充满了忧愁,让我们立马能够感受到她的悲痛之苦。在这首词中,她尽管只是描写了日常生活中寻常的事物,还有普通的风景,可是每一句都感人肺腑,每一句都有一种直击人的心的力量。正是由于夜里一个人,太过于孤独了,只好是借酒浇愁,但是愁更愁,生出了更多的悲伤,也让她更加的孤独。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词的上片便是直接描写了当时的感受,还有骨子里的悲痛之苦,这样的一种描写方式,也让这首词更具有感染力;夜里正好是由于多喝了几杯酒,所以有一些醉意,以至于没有来得及卸妆。梅花开得很漂亮,我折了几枝插在花瓶里,可是全部都凋谢了。睡了一会又醒了,还是由于酒的原因,可能是我真的醉了,还让我做起了梦,以为自己回到了故乡,只是醒来后才发现,自己早已是回不去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词的下片又是由景入情,然后层层推进,让这首词更加的伤感,也把那种孤独之感描写得更加深沉;没有一个人,显得很安静,外面的月色很亮,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正当空。窗帘全部都垂了下来。这样让外面的花儿凋谢得更快,只是空气中还散发着花的余香,而此时我又是想到了远方的故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李清照的词自成一派,在这首《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一词中,其实是没有什么高超的技巧,但是却最能够打动我们。她也是以巨大的情感力量来描写,正是这样的一种描写,也让她的作品别具一格,每一句都很伤感,每一句也很忧愁。虽然这首词距离我们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但是读来依旧让人百感交集,从中也最是能够体现出才女的无奈。

4112#
 楼主| 发表于 2022-8-10 13:19 | 只看该作者
高手在流浪,街头“艺人”地上写字,境界尤高,为何进不了殿堂?
      高手在流浪,街头“艺人”地上写字,境界尤高,为何进不了殿堂?
      似乎在每个城市都会有那么几个写字高手在人群多的接头地上挥毫泼墨,他们多是手残,或是脚残,但是却有着或书法或写字方面的天赋,所写作品就连书法行家看了也忍不住称赞。但是他们能写出如此好的书法作品,即使胜过在关键位置任职的书法家,为何他们不能像书法家那样进入书法的殿堂,成为比较“体面”的人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江湖艺人们的所写的字,以及他们的状态。如上图所示,这位老者凭借一支粉笔,在街边路上写镂空字,写得是相当规范工整,这样的字用于横幅书写和油漆喷字上可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但凭这样的字,并不以让他过上“体面”的生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位老者的字就更加优美了,用一句俗话来说,那就是写出花来了。您觉得这样的字能使得他被称为书法家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以上所见的画面来看,这些江湖“艺人”多是用粉笔在路边书写,即使他们的字写得再好,也多少有些“画字”的嫌疑,而不是写字,这样的字注定是难以被认可。虽然他们的字写得很好看,其优美程度也甚至不亚于书法家的书法,但是粉笔字和毛笔字毕竟没得比,即使他们写粉笔字的境界再高,也难以让他们进入高高在上的殿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那么假如他们写的是毛笔书法呢?也写得很好呢?能否进入殿堂,过上“体面”的生活呢?如果单纯依靠书法,这也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因为向他们之所以沦落到这样的地步,多是家道中落,自己没有什么文化,没有什么资源,也没有什么人脉,更没有什么实力,即使书法再好,也不会得到众人内心里的认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想要依靠书法谋生,过上体面的生活,书法水平高只是基础条件,而背后的传统文化学识,人脉资源等才是关键。所以,可以说像这些流落在街头的江湖书法“艺人”注定没办法进入殿堂,多以流浪或者是普通的生活过一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也有些这样的人,他们是可以进入殿堂,但是选择了这样的一条路,那也是自己的选择。所以说“高手在民间”,其实只是极少数人而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写在文末
      您的每一次爱心参与都是远方诗书阁创作优质内容的强大动力!敬请您的关注、点赞、评论、收藏、分享
      精彩文章,推荐阅读:郭沫若两个字卖出1610万,康生题跋才是价高根源?还有更重要因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长按三秒下方点赞,感谢支持!喜欢本文,记得转发哦!


4113#
 楼主| 发表于 2022-8-10 17: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2-8-10 17:58 编辑

华国锋的临终请求:让我回老家卦山吧,那里清静

      华国锋的临终请求:让我回老家卦山吧,那里清静!华国锋的晚年深居简出:给袁隆平自传写序,为希望工程捐款200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前些年有个副部级高官,曾对老部下放出豪言——“生进中南海,死入八宝山!”可悲的是,在他距离中南海只有一步之遥时,却轰然倒下了,死葬八宝山也成化为泡影。
      能入葬八宝山,对于某些人来说,是名垂青史的殊荣,但是,有人却对此不以为然,他生前虽然入主中南海,但是,死 后却一门心思地想葬回老家,临终前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让我回老家卦山吧,那里树多,清静”。
      这位想归葬卦山的老人,就是曾入主中南海4年之久的华国锋。华国锋系山西交城人,原名苏铸,出生于1921年2月。华老出生于工人家庭,父亲是名普通的制革工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七七事变后,年仅16岁的他毅然投身抗日运动,次年6月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交城抗日游击队,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抗战时期,华老和他的战友们一直战斗在晋中地区,他带领精干的武工队到游击区、敌占区打击敌人,建立抗日政权。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参加了汾孝战役、开栅保卫战、黄崖战斗、古交战斗等。
      华老的青少年时代,一直是在为改变家乡而奋斗的,先后担任交城县牺盟会秘书,交城县委书记、吕梁区第八地委组织部副部长、阳曲县委书记、晋中区第一地委宣传部部长等职。那里是他觉醒与成长的砥砺之地,有着割舍不断的深厚感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华老与夫人韩芝俊离开中南海,搬到北京平安里的一所院子里,过起了深居简出的低调生活,除了每年两次(一次是9月9日的忌日,一次是12月26日的诞辰日)去纪念堂祭拜一代伟人外,很少参加公开活动。即使是有推不脱的座谈交流,他关注的话题,只限于经济发展。
      晚年的华老,还一直关心希望工程,为此,在他85岁那年,托人将自己收藏的李可染,刘旦宅等名家的画拍卖掉,将拍卖来的200万元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晚年的华老虽然很少关心世事,但是,却欣然为袁隆平的《袁隆平口述自传》写序。袁隆平对于中国粮食安全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对袁隆平也是欣赏有加,所以才不顾身体的病弱,欣然命笔的。
      他在《袁隆平口述自传》一书的序言中写道:“我与袁隆平同志相识,已经快40年了。那是我在湖南工作的时候,我们相识的媒介,就是他的杂交水稻研究。如今,他已经是全中国和全世界闻名的科学家了,而我却垂垂老矣!
     “垂垂老矣”的华老,也开始考虑自己的最终“归宿”了。百年之后,他不想待在京城,而是想叶落归根,要回到生他养他、成就他的故乡。也许是北京的人太多,路太挤,所以,他才对静静的卦山充满神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卦山因群峰环列形同卦象而得名,位于山西吕梁交城山东麓,交城县城北3公里处。卦山不仅仅他当年打游击的根据地,更重要的是山中树繁景幽,尤以古柏为盛,曾有人将“黄山之松、卦山之柏、云栖之竹”列为华夏树木奇观。家乡的这片土地,足可让他托付。
      2008年8月20日,华老因病去世,享年87岁,他临终前只说了一句话:“让我回老家卦山吧,那里树多,清静,小时候在哪儿,打游击也在那儿。
      为了实现华老的遗愿,2008年9月22日,华老的两个儿子及其秘书曹一起来到卦山,为其选择墓址,他们本着“不占用耕地、不与民争地、不破坏环境、不损坏古籍”的“四不原则”最后在卦山南路西梁的一片荒坡上选择作为陵墓的墓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1年11月2日,苏铸的骨灰从八宝山公墓启程,一路朝着交城走去,于当天下午五点终于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故乡,归葬卦山的陵园。
      无独有偶。许世友将军被检查出肝癌后,有人建议去北京治疗,将军却摆摆手说:“不去了,北京人多路窄,我吵架吵不过他们。”最终病逝南京,归葬新县。
    (图片来自网络)
4114#
 楼主| 发表于 2022-8-10 18: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2-8-10 18:03 编辑

原配韦丛和情人薛涛,元稹更爱哪个?读这首诗你就知道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元稹是我比较欣赏的一位诗人,尽管现在很多人认为他太过于多情,其实作为一位才子,多情是可以理解,再说了唐朝是可以娶小妾,毕竟时代不同。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待他的行为,不能简单粗暴地认为他就是一个“渣男”,这样的评价我认为太过于片面。元稹是很多情,可是他并不流,对于爱过的女人那也是情深意重。
      笔者在这里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唐朝的文人都是三妻四妾,这没有什么奇怪,当时的女性没有什么地位,是男人的天下。元稹也的确是爱过了很多的女人,除了原配韦丛之外,还有初恋崔莺莺和薛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那么在众多的女人中,他最爱谁呢?原配妻子韦丛?还是情人薛涛?又或者是初恋情人崔莺莺?
      我们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元稹的一片深情,也可以知道他到底是更爱谁,以他最经典的组诗《离思》来说,他应该是更爱原配妻子韦丛。两个人可以说是郎才女貌,神仙眷侣,但是这段恋情并没有维持多久,由于韦丛因病逝世,使得这段恋情成为了元稹的一大心病,以至于他晚年回想到与妻子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写下了这一组经典的悼亡诗《离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离思》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是其中第四首,也是流传最广的一首,元稹在这首诗中坚定了自己对于爱情信念,同时也是表达出了一种美好的愿望,还有自己对于原配的忠诚。尽管后来他又与别的女人陆陆续续谈恋爱,可是他在这首诗中所表现了来的深情,那是无人能够做到,也只有像元稹那种深情的男子,才能够写得出来。可见在他的心目中韦丛是不二人选,也是他精神上的伴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元稹初遇韦丛时就被他的才华,还有美貌所吸引了,于是展开了疯狂的追求,最终是抱得美人归。这段恋情也是成为了唐朝文坛的一段佳话,两人的感情深厚。相对于他与薛涛的爱情,更多的是一种敬仰,当时的薛涛名气很大,同样也是一位美女,但是最终元稹还是离开了她,所以也可以看得出来,他并不同有多爱薛涛,只不过是少年时代的一时冲动,可是与韦丛不一样,他们的爱情修成了正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离思.其四》也是元稹感情最为深厚的一首作品,从开篇的第一句就充满了爱意,也坚定了自己的爱情理想,尽管妻子韦丛早已不在人世,可是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对方,所以才能够写得如此深情;曾经看过波澜壮阔的大海,以至于现在再看别处的水,再也不觉得好看,由于看过了巫山的云,现在再看别处的云,总觉得一点也不漂亮。
      最后两句更是再次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还有对于爱情的坚守,如今我开始在修道,所以即使是在花丛中经过,那也是懒得再回头张望,正是由于我现在修道的原因,对于别的女人已经没有了兴趣,此生只爱韦丛一人。在这里的花丛,所指的正是世间的美貌如花的女子。元稹的意思表达得也很清楚,那就是现在我不可能再爱上别人,心里只有韦丛一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元稹的爱情诗感人肺腑,每一句都很深情,通过这首诗我们也可以知道元稹真正爱的是韦丛,并不是很爱崔莺莺和薛涛。可能这也正是他对待爱情的态度,尽管当年爱过,可是在遇到了韦丛之后,他不会再爱上别的女人,至少心里面只有她一人。
4115#
 楼主| 发表于 2022-8-10 18: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2-8-10 18:08 编辑

他用一生表明:画画没捷径可走,就一个字—— “练”

      在上世纪中国画坛上,有一位著名的工笔花鸟画家承前启后、别出新意、独树一帜。他早年曾受到金城指导,后师从傅雪斋、汪慎生学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0年代中期在北京古物陈列研究所学习期间,还受到张大千、黄宾虹、于非闇等大家传授,那时他与田世光、俞致贞、晏少翔、钟质夫等是同学,40年代画艺与田世光齐名。他的《荷塘风雨》《松绶朝阳》已成为当代美术经典之作。这位画家就是被人遗忘的张其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张其翼:(1915—1968年),字君振,号鸿飞楼主,北京人,满族汉军旗人,祖籍福建闽侯,生于北京。原任教于河北艺术师范学校,后到天津美术学院任教,画法师宋人,亦善画猿。
      作品有《九寿朝阳图》,《玉兰绶带》(曾入选第二届全国美展,藏于中国美术馆),《池塘雨露》(陈列于人民大会堂),《雪鹤芭蕉》(藏天津艺术博物馆)。出版有《我怎样画翎毛》、《张其翼画集》、《张其翼白描画集》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张其翼从小就受到家庭熏陶和良好的教育。他自幼即喜好绘画,并表现出很高的天赋。为此,家长曾请北平著名画家金城到家里指授他画法。16岁张其翼就成为名家云集的湖社画会最年轻的会员;20岁考入北京辅仁大学美术系,师从汪慎生学山水、花鸟,同时随西方画家学水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1岁被聘为湖社画会的花鸟评议,这一年还创办鸿飞画社,招收学生,开班授课;22岁始任北京古物陈列研究所武英殿国画馆研究员,对故宫历代藏画进行了系统的观赏、研究、临摹。
      作为一名卓越的花鸟画画家,张其翼先生绘制了大量的禽鸟形象。郎绍君先生曾经在文章中写到,“在二十世纪画家中,若论画禽鸟动物之多、之精、之生动传神,恐怕很少有人可与张先生相匹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张其翼在谈到他怎样画翎毛时说:我很爱禽鸟,在十来岁时,家里饲养着各种的鸟,因此我对于鸟的声音,感觉比较敏锐,不论什么小鸟,只要飞到我家院子来,在没有看见它时,就能想象出它的样子来。同时,它的生活情况,也在我的头脑中显示出来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要观察鸟的生活习惯,应在群鸟嘲鸣的时候,或在它饮啄栖息的地方,或当它正在喂养鸟雏的时候等等。要想观察鸟类的生活,必须尽量掩蔽自己的身体,行动要轻、要稳,以免惊动它们。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最好能在晨晓的时候,常去野外观察鸟的生活,或在野外短期居住,以便收获丰富的素材和学识。在出行时,要带笔记本,要有望远镜,必要时,还可以用照相机去拍照,借作参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要观察鸟的生活习惯,应在群鸟嘲鸣的时候,或在它饮啄栖息的地方,或当它正在喂养鸟雏的时候等。要想观察鸟类的生活,必须尽量掩蔽自己的身体,行动要轻,要稳,以免惊动它们。”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张其翼笔下的工笔花鸟画,题材极广,画鸟类几乎什么都能画、什么都精到,这一点不在海上画鸟四大名旦之首江寒汀之下;画动物也是如此,猿、猴、马、免、虎、狮、羊、鼠、狐、蛇、犬、猫、熊、熊猫等无所不涉、无所不精,与天津走兽绘画名家刘奎龄有得一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他还熟悉禽鸟动物的习性、解剖、结构、声音、动态、色彩,熟知它们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知道它们羽毛的色彩如何变化、为何变化。
      1961年,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受邀访华,在人民大会堂河北厅,见张其翼先生画的一幅猴画,二白一黑的三只猴子,其顽皮可爱,胜过真猴,遂专程到天津拜访张先生。张先生当着总统的面,展纸挥毫,很快画了一幅猴画相赠,总统先生兴奋不已,为之倾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张先生是当代中国四大花鸟画家之一,曾肩挑中央美院和天津美院两个高校花鸟课的教学任务。张先生的画风承宋徽宗赵佶,其铁线描功夫乃画坛一绝,无出其右者。张先生常挂在嘴边上的话是,“执笔如壮士,磨墨若病夫”“国画家要食笔喝墨”“要九朽一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他与学子们混在一起,谈笑风生,对学子的习作,总能点到要害处,现身说法。他说: “学画画没捷径可走,嚼烂、吃透经典名作之后,就一个“练”字。作画要中锋悬腕,掌能藏卵,屏气凝神,全身举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些主张在他的画面中得以体现,他的画面干净利索没有随意的涂抹,感觉每一笔都是精心安排的结果, 这不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才能和修养,只有在技法上达到炉火纯青在精神层面上升到一定的境界的时候,那就是出好作品的时候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张先生笔下的走兽、翎毛、花卉,无论严谨精到的工笔,还是遗貌取神的写意,纤而不弱,工而不腻,粗而不野,清新刚健,气韵生动,栩栩如生,摄人魂魄。张其翼能工能写,最突出的特点是寓写于工,写中有工。“寓写于工”,指他以工笔为主体,同时含有写意,在工整细丽的同时兼能生动活泼,绝无一般工笔画的刻板之病。“写中有工”,是说他画写意也讲究造型、结构、笔墨,包含着精审的工笔态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另一角度说,他兼擅赋色和水墨,不论以赋色为主还是以水墨为主,都能把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使作品明丽而刚健,柔美而不乏雄强,既有色彩的充分表现,也有笔墨的恰当发挥。能达到这种水准和境界的近现代花鸟画家,实不多见。
4116#
 楼主| 发表于 2022-8-10 18: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2-8-10 18:28 编辑

1937年周总理崂山遇险,11名警卫员壮烈牺牲,究竟何人如此大胆?

      西安事变解决后,为了尽快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党中央派周总理作为代表和国民党签署谈判协议。
      虽然国共双方除部分协议外,基本达成一致,但是蒋介石却不甘心和共产党合作,处处为谈判设置障碍。
      他还企图把我党代表周总理除之而后快。
      1937年4月25日,周总理和张云逸等同志,带领保卫人员,携带文件从延安出发,到西安和国民党代表进行最后的谈判。
      谁承想到崂山时,遇到国民党特务指使的武装土匪的突然袭击。
      由于敌人事先埋伏,周总理这边又毫无防备,致使损失惨重,11名警卫员壮烈牺牲。
      究竟何人如此大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故地重游
      1973年6月,革命圣地延安正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周总理陪国外的宾客在这里参观访问。
      周总理再一次回到这个充满记忆的地方,一时间思绪万千。
      看着眼前热闹繁盛的景象,周总理想起了陪伴他多年的革命烈士陈友才。
      周总理问当地的负责人,你们知道陈友才烈士吗?当初他就被葬在这个宝塔下面。
      说起陈友才,他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曾经他和陈友才一起并肩作战的场景历历在目。
      周总理感慨道:“陈友才是一个好同志,他死得很英勇,我这一生遇到过很多次危险,崂山遇险差点危及生命,若不是陈友才同志吸引敌人的火力,牺牲的便是我。
      你们一定要把陈友才等多个同志牺牲的情况搞清楚,将他们请进烈士陵园,给他们立个碑。”
      周总理讲述的崂山遇险,发生在1937年4月25日。

出行安排
      当时周总理为了全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利益,亲自带领代表团,在延安,西安,杭州等多个地方进行谈判,负责周总理警卫工作的便是副官陈友才。
      1937年4月,周总理再次从延安启程去往南京,商议红军改编问题。
      同行的有红军副参谋长张云逸,军委参谋处负责人孔石泉,陈友才,和警卫队的警卫战士,一共30多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周总理作为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出行前必然要对途经路线多加探寻,保证绝对安全。
      为了保证行程不被泄密,只有少数警卫班子领导人才知道周总理的具体出行计划。
      原本是为了安全,却没想到弄巧成拙。
      由于太过小心翼翼,他们非同寻常的态度被隐蔽在延安南门口附近的敌人特务冯长斗发现。
      冯长斗将这一情报立即报告给流窜在延安、宜川、甘泉等交界地带的政治土匪和反动头目姬延寿,李清吾这些人。
      得到情报后,李清吾他们立刻针对周总理出行的计划进行部署,意图在半路伏击周总理。
      临行前,陈友才特意要求周总理换上军装,把自己打扮得西装革领,一副大人物的做派。

危险逐渐逼近
      原本中共中央代表团计划4月24日乘坐三辆卡车从延安出发,中央保卫局派遣一个排随车护送。
      但是周总理有事需要和毛主席商议,临时改变了出行计划。
      为了不耽误时间,代表团部分成员和两个警卫班乘坐两辆卡车先行一步。
      第二天上午,周总理的随身副官兼秘书陈友才,将中央派往南京保卫周总理的两个班战士紧急集合。
      他向战士介绍了西安的情况,具体部署警卫任务和注意事项,还叮嘱他们一定要注意警戒,提高防范意识,务必保护周总理的安全。
      上午9点的时候,周总理、张云逸、孔石泉和陈友才等32人乘坐卡车离开延安,准备前往南京。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时大家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周总理和副司机坐在驾驶室。
      张副总长和他的两个警卫员,周总理的两个警卫员坐在车厢后面。
      当时延安还没有柏油马路,都是泥土铺出来的土路,路面坑坑洼洼,很不好走。
      卡车一开动,车里面开始剧烈摇晃,但是这并不影响战士高涨的心情。
      战士都是贫苦百姓出身,从未去过大城市,对西安充满新鲜感,一路上有说有笑,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一步一步逼近。
      周副主席他们到达南京有一个必经之地,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崂山。
      崂山位于甘泉县北部,山高林密、人烟稀少,因为地理环境的因素,这里自古是强盗和草寇出没的地带。
      民国时期,崂山的土匪壮大到已经严重影响附近百姓的正常生活,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但是国民党根本无暇清剿这股土匪势力,以致于土匪势力不断壮大,到30年代,这里的土匪达到300多人。
      当初东北军在这里进攻红十五军团的时候,被敌人歼灭了两个团,损失惨重。
      党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了中央机关的安全,也曾设想把这股无恶不作的土匪彻底消灭,还附近百姓一个安稳生活。
      但是红军本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原则,又考虑到红军刚刚入驻延安,对附近环境并不熟悉,贸然出击只会损兵折将。
      中央只派出一支红军队伍对土匪进行警告的打击,使他们不敢对中央机关和红军有非分之想。
      这次教训后,土匪倒也老实本分,对中央机关和过往崂山的红军物资、人员从未有过打劫的行动。
      这也是为什么周总理敢只带30多人前往西安的原因之一。
      即便如此,卡车一进入这个地方,周总理还是提高警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为一个拥有多年战斗经验的领导人,对危险的感知能力也比跟随在他身边的警卫班子强。
      其他的警卫人员也同样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时刻注意周围的状况,防止意外发生。
      当汽车刚刚驶入一个颠簸的山坳时,事故发生了!一颗子弹射了过来。
      周总理立刻观察周围情况,判断子弹是从哪个方向射击,他发现在山坳左面的苇塘紧挨着一个陡峭的山脉,右边的树林正前方还有一道大坝,大坝上有一个孤立的山神庙,枪声不间断从左右两边同时响起。
      周总理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
      危险关头,他指挥司机加速行驶,冲出这段山坳,等车子驶过坝梁就可以摆脱这群人所设的伏击。
      虽然司机立刻踩下油门,车子飞也似的往前方驶去,但这毕竟是一次有准备的埋伏。
      他们自然不可能放过周总理一行人,让他们安然无恙离开。
      见到车子加速,他们也意识到周总理想要离开他们设伏的包围圈,于是立刻将枪口对准了司机。
      他们接到的任务是把车上所有人都消灭在山坳里面,绝对不允许任何一个人活着离开。
      面对飞驰而来的子弹,司机老李还在全速前进,他全神贯注驾驶汽车,根本无暇躲避子弹。
      轮胎被子弹打中,老李也牺牲在方向盘上,卡车戛然而止。
      眼看车子被困在敌人的火力之下,无法动弹。
      周总理又让大家赶紧跳下车,让他们散开来,不要聚集在一起,躲在车里,只会被当成枪把子。
      他第一个跳下车子,在车辆后方对准敌人开枪射击,其他警卫员也都紧随其后找到隐蔽点。
      可是敌人来势汹汹,轻重机枪、冲锋枪、手榴弹构成一道密集的火力网,从三面向周总理的汽车围击。
      我方三十多人,携带的都是手枪,人数远不及对方的五分之一,还有一些是非战斗人员,只能边打边撤。
      由于缺少重火器的支持,在敌人网状火力的压制下,我方保卫人员只能依附树木、山石,用步枪对敌人还击。
      张云逸立刻让陈友才带着警卫员掩护周总理撤离,他们负责阻击敌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陈友有才仔细观察敌人的火力部署,发现只有右侧没有敌人,他下令让警卫战士刘久洲、陈贤仁、向三光等人掩护周总理撤下公路,向右侧树林转移。
      但是陈友才在掩护周总理的过程中,大腿不幸中弹,难以行动的他只能让警卫员带着周总理撤退。

真假李逵
      敌人看到车厢前站着一个穿西服戴礼帽的男人,还手持驳壳枪指挥战士反击。
      料定他是周总理,集中一切火力向他扫射。
      陈友才发现敌人将火力都对准自己,当即明白,敌人这是误把他当成周总理。
      为了给周总理撤退时间,他主动迎战,继续指挥其他人的行动,将敌人的火力都吸引到自己这边。
      周总理观察了附近的地形,正面坝梁和左侧的山崖都有子弹不停射来。
      唯有右侧树林的子弹密度稀疏,可以从右边突围,一旦进入树林,他们的身形就会被树林遮挡。
      于是他们当机立断往右边树林躲避,但是敌人发现后,又将枪口对准他们。
      张云逸他们一边躲闪,一边还要掩护周总理。
      在躲闪过程中,张云逸手臂擦伤,孔石泉领子被子弹穿过,险些中弹,好在周总理安然无恙。
      但是陈友才那边情况危险得多,被敌人当成目标的他,很快成为一个血人,浑身上下好几处弹痕。
      他用尽最后一口力气,看了看周总理他们的方向。
      一直到确认他安全逃进树林里,这才闭上眼睛,咽下最后一口气。
      面对敌人有准备的伏击,周总理他们损失很大,除了陈友才,还有十余名警卫员壮烈牺牲。
      陈国桥带领剩下的警卫员继续抵抗,不让敌人威胁到周总理的安全。
      虽然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红军战士,也都各个以一顶十,但是他们的武器并不先进,又处于这么不利的局面,难以应付。
      眼看周总理身边的警卫人员越来越少,陈国桥命令曹鸿都他们赶紧撤退。
      周总理身边不能没有人,一旦他遇到任何危险,他们警卫员就算全部牺牲,也是枉然。
      曹鸿都也知道自己这一走,陈国桥他们是九死一生,但是他必须要去保护周总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看了看还在坚持抵抗的陈国桥,曹鸿都咬了咬牙,最终带人离开,走之前他最后看了陈国桥他们一眼。
      这一眼饱含太多无奈和不得已,也有不舍。
      等曹鸿都赶到的时候,周总理身边已经没有警卫人员,万一敌人冲上来,后果不堪设想。
      曹鸿都爬上土崖,将周总理拉上土崖后,朝前方继续跑去。
      经过一段时间的逃跑,总算逃离了危险区域,可是后面的枪声还在持续。
      周总理他们朝向三十里铺跑去,将他们在崂山遇袭的事情汇报给延安方面。

援兵来临
      延安方面接到这个消息,立刻报告给毛主席,毛主席接到汇报后,急匆匆赶来。
      以前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他总是镇定自若,有时还会自带幽默,让大家不要着急。
      可这一次,他面带忧色,鞋子都没穿好,急匆匆赶来。
      他再三叮嘱警卫员:“什么也不要顾忌,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将周总理救回来。”
      黄霖说了一个“是”,带上十几个战士立刻骑马飞奔而去,因为担心周总理的安危,他一路上快马加鞭。
      由于他熟练的驾马技术,很快赶到三十里铺的保卫处,肩负起保护周总理的重担。
      周总理看到延安来的援兵,立刻让他们前去救援还在进行阻击的同志。
      当黄霖他们赶到的时候,很多警卫员早已经牺牲,他们还保持和敌人作战的姿势,誓死不让他们追上周总理的脚步。
      他们乘坐的卡车上面全部都是弹痕,行李和文件散落一地,车子也陷在谷底。
      四个重伤员生死未卜,昏迷不醒。
      黄霖立刻吩咐人将他们抬下去救治。
      他检查了已经牺牲的警卫员身上的文件,发现他们口袋里面的密码还在。
      张云逸立刻将机要文件销毁,将牺牲的战士遗体全部收殓。
      身在三十里铺的周总理知道这次随行的大部分警卫员牺牲后,痛心疾首。
      可是任务紧急,他顾不上参加战士的安葬仪式,得知所有后事都安排妥当后,立刻返回延安。

追查罪魁祸首
      周总理虽然刚刚经历生死险境,但还是决定到西安,商谈两党合作的事情。
      但他下令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以慰牺牲烈士的在天之灵。
      中共中央成立剿匪司令部,追查这次袭击事件的幕后主使。
      究竟是谁胆大包天,敢谋杀周总理?是日本人?伪军?土匪?还是蒋介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为了调查清楚,给全党同志、全军将士和延安百姓一个交代,中央决定将此案交给谢滋群。
      他接到任务后,多次召开会议,和延安百姓交换意见,制定破案的侦查方案。
      他充分发动群众,检举揭发,在政治争取无效的情况下,他派出足够的兵力调查。
      谢滋群派人秘密潜入案发现场,与当地百姓同吃同住,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获得不少情报。
      案发当时,李老汉正好在山里砍柴,他亲眼目睹了事情的发展过程,他还认出其中一个敌人。
      经过李老汉的供词,再加上他派出的侦查员获得的情报,最终把目标锁定在当地的土匪身上。
      可是土匪往常不会和八路军作对,就算他们要与我军为敌,又是哪里来的情报呢?
      土匪背后一定有人主使!
      为了彻底查清幕后主使,以及揪出潜藏在延安的卧底,谢滋群双管齐下。
      一方面他对所有知道周总理出行安排的人员进行筛查;一方面他派人到土匪内部,打听情况。
      经过精心挑选和安排,他挑选机智勇敢的侦查员乔装打扮成外地被打散的土匪,顺利打入土匪内部。
      在他的打听下,终于打听到周总理出行的消息。
      原来透露这一消息的是冯长斗,他是土匪头目李青伍在延安安插的一个探子。
      谢滋群立刻下令逮捕冯长斗,并对他连夜审讯。
      一开始,冯长斗还拒不交代,一副无赖的模样,八路军都不放在眼中。
      但是没几个回合,他便败下阵来,交代了事情的始末。

真相水落石出
      红军自从警告过土匪后,他们一直安守本分。
      1934年12月,国民党甘泉县党部为拉拢这股武装力量,派特务王实生、王兆波打入突击队。
      这两人在军队制造事端、挑拨离间、诱惑策反了突击队副队长李青伍。
      原本正队长李青云是支持八路军的,却被他们一枪打死,把队伍拉回到黄龙山。
      此后,以李青伍为首的土匪不仅刺探红军的情报、抢占地盘、残害百姓,还假扮红军,打劫国民党一辆货车。
      虽然都是在李青伍手下当土匪,但是他们内部分成两股势力,一部分是以李青伍为首的土匪;一部分是以姬延寿为首的暗匪。
      姬延寿的身份比较复杂,他公开身份是国民党团总,和各方势力都有联系。
      为了消灭这股土匪,稳定民心、保卫延安,红军和地方政权武装成立剿匪司令部进行清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土匪不愿意坐以待毙,竟然策反政委贾腾云,让他伺机打死司令员吴台亮,带领剿匪成员投降国民党。
      只可惜被吴台亮及时发觉,粉碎了土匪的阴谋。
      1937年4月初,土匪接受国民党的指示,派遣两名匪徒到延安打探情报。
      经过他们5天的秘密侦查,终于得到我党派遣周总理到西安的情报,并且汇报给李青伍。
      李青伍觉得这是一个大好契机,若是能借此机会杀害周总理,便能打压红军的气焰,还能扬名国军,更能震惊全世界。
      于是他召集姬延寿等土匪头目,密谋出了伏击计划,为了防止消息走漏,他隐瞒事情真相,对外只是宣称到崂山伏击过路的汽车,打劫货物。
      当天晚上,李青伍带领将近200名匪徒,在夜幕的掩护下,翻过山坡,越过河流,终于在25日天亮时分,赶到樊家村头。
      随后一直埋伏在崂山,匪徒分成五组,分别埋伏在山头和坝梁两侧,一旦周总理的车子出现,立刻挥旗示意。

情报错误,误杀目标
      战斗打响的时候,李青伍就在队伍里进行作战指挥,他以为那个戴礼帽,身穿西服又在现场指挥的陈友才就是这一行人的大官。
      因此当他看到周总理他们逃到树林里的时候,并没有带人前去追捕,而是继续将目标锁定在卡车附近。
      李青伍在陈友才的口袋里搜出周总理的名片,更加认定他就是周总理。为了彻底杀害陈友才,又让人在他遗体上连捅十几刀,鲜血溅满了他身旁的毛毯。
      李青伍担心惊动红军,赶紧带着手下人撤退,临走还不忘将车上财物搜刮一遍。
      看到两个铁皮箱子,还以为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让土匪抬了十几里山路。
      到了土匪窝,李青伍才激动地打开,才发现里面不过是一些文件书籍,并没有真金白银。
      最终,李青伍和姬延寿他们这些祸害百姓的土匪被红军收拾了,算是为当地百姓解决一些毒瘤。
      当布满刀痕和溅满鲜血的毛毯交到周总理的手中时,周总理不禁泪流满面,悲伤地说道:“他是替我死的,我永远也不能忘记他!”
      虽然真凶已经找出,但是陈友才等牺牲的红军再也回不来了,此后周总理一直惦记这件事,多次想要去祭拜。
      却不料,胡宗南刚进入延安的时候,就把他的墓毁了,现在尸骨无存,没办法祭奠。
      虽然没有坟墓,但是陈友才一直活在周总理心里,他们的合影一直被总理揣在衣服口袋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直到他去世,这张合影才从周总理内衣的口袋里翻出。
4117#
 楼主| 发表于 2022-8-10 18: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2-8-10 18:37 编辑

顾随说李商隐:《锦瑟》乃中国诗代表,以后没有这样好的诗了

前言
      金庸先生在《鹿鼎记》中,赞扬一个人的时候说:“平生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
      顾随在赞扬李商隐的《锦瑟》时,也不吝赞美之词:
      锦瑟,不但是李义山的代表作,简直可以称为绝唱,以后没有见过这样好的诗。
      若令举一首诗为中国诗之代表,可举义山《锦瑟》。
      不了解此诗,则上不了解诗三百,下也不会了解以后的诗。《顾随讲唐宋诗》
      这首诗大家都很熟悉,在这里先重温一下这首诗,《锦瑟》: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一、认识李商隐,梦的朦胧美
      关于《锦瑟》,顾随的解读很有特点,他认为“义山《锦瑟可谓绝响之作》”。何谓绝响呢?顾随解释说:
      所谓绝响,其好处即在于能在日常生活上,加上梦的朦胧美。《顾随讲唐宋诗》
      他认为,关于一个诗人的“day-dreamer”,并非无意识的梦游,而是有些意识。诗人之梦,是整个的意识,是切实的,不是幻梦。
      诗人将日常生活加上梦的美,是诗人的天职。好诗,皆有梦的色彩。
日常生活是平凡,诗人作诗时加上梦的朦胧美。读者感受到这种美,从美的外表还原到平凡,就能够认识李商隐了。顾随还作了一个公式:
      义山↔ 平凡↔美←读者
      顾随用梦的朦胧美,来诠释李商隐的这首《锦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锦瑟》乃悼亡诗?
      关于《锦瑟》是否为悼亡诗,历来众说纷纭。顾随也没有下这个结论。但是他认为看做悼亡诗“亦可”。
      从悼亡诗的角度来解析,则前两句回忆从前: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颔联(三、四句),上联写以前:庄生晓梦迷蝴蝶,下联写如今:望帝春心托杜鹃。
      颈联,都是写之前: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珠泪很美的词,在月光之下更美。
      沧海月明,似乎沉入了梦中。所以后面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又说:只是当时已惘然。梦的朦胧之美,即在“惘然”二字。
      顾随说,惘然,并不是兴奋,也不是刺激,不是悲哀,也不是欣喜,而是将日常生活加上一层梦的朦胧之美。
      李商隐对于日常生活,懂得欣赏和表现。诗人在惘然中,谈不到欣喜或者悲哀。悼亡,不是痛苦、失眠、吐血,只是惘然。且不仅是作诗的时候感觉惘然,而是在当时已经惘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与西方唯美派的不同
      顾随说过,李商隐和杜牧都是唯美派诗人。
      与西方唯美派的相同点,是为艺术而艺术,创作出美的东西。
      与西方诗人的唯美的不同是,西方唯美派不满意于日常生活,抛开平凡而另造。而李义山只是根据日常生活创作,平凡的内容经过他的笔,便披上美丽的外衣(梦的朦胧美)。
      顾随称之为“乔装”,为了好听一些,又称之为:升华。
      例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二句,顾随说反映了男女二性的美满生活。这种美满的生活,并非固定。草屋一间与高门朱户一样,只有二人和谐就好。李商隐是寒士,生活亦是粗茶淡饭而已。只是李商隐在诗中将平凡生活美化了。
      所以说,李商隐是更近于人情、贴近平凡生活的唯美诗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四、钱钟书看《锦瑟》
      关于《锦瑟》,历来有不同看法。
      大多人认为这是一首情诗。回忆爱情也好、悼亡爱人也好,都是写的情感。也有人说,李商隐感身世之阅历,追溯平生而作;亦有人认为,李商隐感国祚兴衰而作。
      钱钟书先生看法比较特殊 :
      窃采其旨而疏通之。自题其诗,开宗明义,略同编集之自序。拈锦瑟发兴,犹杜甫《西阁》第一首。“朱绂犹纱帽 ,新诗近玉琴 ”,锦瑟玉琴,殊堪连类。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钱钟书认为,锦瑟放在李商隐的诗集卷首,其实相当于一篇自序。 李商隐用《锦瑟》评价自己的“诗”,锦瑟玉琴,都是用来代指“诗作”,所以放在了《义山集》的卷首:
首二句言华年已逝,篇什犹留,毕世心力,平生欢戚,清和适怨 ,开卷历历。钱钟书《冯注玉溪生诗集诠评》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颔联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示抽象的”感情“:
      此一联言作诗之法也。心之所思,情之所感,寓言假物,譬喻拟象,如飞蝶征庄生之逸兴,啼鹃见望帝之沉哀,均义归比兴,无取直白。举事宣心,故“托”;旨隐词娩,故易“迷”。此即十八世纪以还,法国德国心理学常语所谓“形象思维”。《冯注玉溪生诗集诠评》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钱先生说,珠泪、玉烟都是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示李商隐抽象的诗品:
盖喻己诗虽琢炼精莹,而真情流露,生气蓬勃,异于凋绘夺情、工巧伤气之作。若后世所谓“昆体” ,非不珠光玉色,而泪枯烟灭矣!珠泪玉烟亦正以“形象”体示抽象之诗品也。钱钟书《冯注玉溪生诗集诠评》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是诗人回味诗中所写的感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结束语
      顾随评价李商隐,说其是唯美派诗人。善于表现平凡生活的美。方法是,给日常生活,加上一层美丽的外衣,这层外衣就是梦的朦胧美。
      另外,顾随还提到,李商隐的诗好,虽然也是表现人生,但是只限于自己有关的生活中,所以他没有成为老杜那样伟大的诗人。
      义山更喜欢美,不像老杜能写痛苦。老杜能担荷,敢写伤痛,所以杜诗更有力量。
      @老街味道
      顾随说诗,从杜牧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其热衷于做官


4118#
 楼主| 发表于 2022-8-10 18: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2-8-10 18:40 编辑

大陆军事专家:解放军9日对台演练联合封控,是在“巩固战果”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昨天(9日)发布消息,9日继续位台岛周边海空域组织实战化联合演训,重点组织联合封控和联合保障行动。大陆军事专家解读,“联合封控”、“联合保障”是整个作战流程的一部分,目的在巩固战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台湾“联合新闻网”今日转载了北京青年报旗下的微信公众号“政知见”的一篇报道,指出解放军东部战区继前几天的远火、常导、岛屿进攻、反潜等演训科目后,“联合保障”缘何此时上演?报道访问了大陆军事评论员宋忠平解读,完成“夺岛”后需要做的事情,也要上阵练习“联合封控、联合保障”,就是当战役进行到一定阶段、完成一定目标后,要稳固、管控战区形势,并进行补给、补充。
      他说,解放军完成“夺岛”后,仍然要对战区的海上通路等进行封控、管控来巩固战果,以防备敌对势力干扰、破坏和反攻。此时解放军对于战区制空权、制海权的巩固,相当于“由攻转守”。
      宋忠平表示,当完成“夺岛”后,一线作战单位的弹药、油料消耗很大,此时就需要大规模、标准化的快速补给。阶段性的目标达成以后,是进行大规模后勤补给比较好的时机。同时,对一线部队进行保障、补给过程中,对战区的封锁、管控意义重大。
      他说,作战是一个完整的流程,攻城掠地固然重要,巩固战果、稳定战局同样重要。
      报道也梳理了连日来解放军在台湾周边演训各个科目轮番上阵:
      8月4日,对预定海域成功实施远程火力及常规导弹火力实弹射击。
      8月5日,驱护舰艇在台岛周边海域展开联合封控,空军赴台岛周边实施侦察预警、制空作战、支援掩护、空中打击等实战化演训任务。
      8月6日,海军出动舰艇、战机、岸导等任务兵力,重点进行了联合对陆打击、对海突击等科目训练。
      8月7日,空军成体系实施岛屿进攻作战演练,重点锤炼联合对地打击和远距空中打击能力。
      8月8日,海、空军多艘驱护舰艇、多型多架战机、多个岸导火力单元,在战区统一指挥下,按照战训一致、体系用兵要求,重点组织了联合反潜和对海突击行动。
     8月9日,重点组织联合封控和联合保障行动。
     宋忠平说,解放军通过这一轮的联合演训,跟随时间线大致展现出了一套完整作战流程。按照实战标准进行作战方案的预演,才能有效检验实际备战效果,并进行修正改进。这次堪称“全要素”、“全科目”的演训,对锤炼解放军联指联战的能力意义重大。
      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也指出,解放军近期相关军演活动也不再局限于台海周边。从6日起,解放军在黄海进行为期10天的实弹演习。从8日起,解放军在渤海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军事演训。从8日至11日,南海湛江南三岛东部海域也连续进行射击训练。
      新加坡联合早报引述专家分析称,解放军近期的“四海联动”,外界密切关注。尽管黄海、渤海与台海看似无关,但解放军须防美日干预,(这)是整套的演习作业流程,有攻有守。
    (林静娴/编辑)

4119#
 楼主| 发表于 2022-8-10 18: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2-8-10 18:43 编辑

儿子牺牲后,母亲每年上山祭奠,17年后一司令来信:请娘来京享福

      战争是残酷的,它让多少妻离子散、母子分别、家庭破碎,造成了多少人伦惨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32年,蒋介石再度集结大军,向鄂豫皖红色革命根据地袭来。一支红军部队,奉命向既定位置的战场——七里坪一带行军。部队行至徐家河村时,该部的团长洪美田,劝说副团长徐深吉道:“你参军这些年,一直都没回家。现在好不容易打到家门口。哪有过家门而不进的道理?我给你半天假,回家看看父母去。”
      徐深吉也不扭捏,向团长洪美田道了声谢,就骑上战马向家的方向跑去。跑到家附近,徐深吉就大老远看见一位身材瘦小的老太太,正坐在门口。老太太正是徐深吉的母亲,石顺香。石顺香看到像自己儿子模样的人骑马过来,连忙起身迎过去。徐深吉见到母亲过来,马鞭一抽,马跑得更快了。
      徐深吉下马,搀扶母亲往屋子里走。当母亲看到这真是自己的儿子徐深吉时,不禁泪流满面。徐深吉以为这是多年不见的久别重逢,喜极而泣了;自顾自地问道:“娘,儿子回来看您和爹了,咱家这些年过得好吗?”话音刚落,母亲便嚎啕大哭起来,徐深吉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直到母亲一番话地说出,徐深吉的耳边,犹如响起一道晴天霹雳:“儿啊,你爹今年年初没钱治病,病死了。你的弟弟、妹妹,因为参加过农协,被那些没人性的白狗子杀了。如今家里就剩下我一个人了啊。”母亲越哭越大声,徐深吉也被突如其来的噩耗呆愣住,等回过神来时,心底涌出一股撕心裂肺的感觉。母子俩抱在一起哭。
      哭了好一会儿,徐深吉才跟母亲说起自己要去打仗,请假只是回来见一面,必须马上走。母亲顾不得伤心,拉住徐深吉,带着哀求的语气说道:“儿啊,怎么能不吃饭就走呢?我这就去把鸡杀了,给你做饭,很快的。好不好。”徐深吉强忍着内心的不舍,坚持要走,嘱咐道:“那只鸡等我把敌人赶走再回来吃,您给我留着,您要保重身体,等我回来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徐深吉跨上战马,头也不回地奔赴部队所在地。他不知道,母亲在后面一直望着他的身影,直到什么也看不见了,也还在望。石顺香的心里,既不舍,又骄傲。自从儿子走后,石顺香每天都会向上天祈祷,保佑她的儿子平平安安归来。她能做得不多,只能做此求个心安。
      几天后,村子里流传出七里坪、古峰岭一带,如今是尸山血海,交战激烈。鄂豫皖根据地第4次“反围剿”战役结束后,红军打了个败仗的消息,就传到徐家河村。听到这些,石顺香的心头,被一层阴影笼罩住,生出不祥的预感。这年冬天,同在红军当兵的徐家河村村民,返乡时告诉石顺香:“你儿子中弹倒地,应该是活不成了。”
      这个消息,对石顺香而言,无疑是太残忍了,她哭得撕心裂肺;没想到那次相见,竟是永别;那只鸡,儿子再也吃不到。乡亲们帮助石顺香,在古峰岭上为徐深吉立了个衣冠冢。从此以后,石顺香每年都会上山,祭奠自己为革命牺牲的儿子徐深吉。俗话说,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7年后的1949年11月,一位年轻的解放军,给石顺香带来一封已故儿子的亲笔信。原来徐深吉命大没有牺牲,还做了解放军的司令员;如今全国解放,新中国成立,徐深吉就想接母亲石顺香去北京享福呢。石顺香捧着儿子的来信,痛哭流涕,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这封信。
      次日一大早,石顺香就跟着前来送信的解放军,坐上了去新中国首都北京的火车,过上了母子团聚的幸福生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55年9月的全军大授衔,时任解放军空军副司令的徐深吉,被授予了中将军衔。徐深吉将军做到了真正的忠孝两全。徐深吉将军与母亲石顺香,相比较其他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是非常幸运的。徐深吉应该是非常感谢虚无缥缈的上苍,没有让他的后半生出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惨剧。
4120#
 楼主| 发表于 2022-8-10 18: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2-8-10 18:58 编辑

江溶工笔花鸟画作品54图 含蓄婉约 精致典雅

     江溶,1954年生于成都,满族,国家一级美术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师从著名工笔画家朱佩君先生,在4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不断探索形成了具有明显个人特征的画风。他的工笔花鸟画含蓄婉约、细腻入微、精致典雅、灵动秀美,看他的画能够顿时让浮躁的心安静下来。他的工笔花鸟画分为两种风格类型:一种是致力于传统工笔技法的继承,运用传统技法捕捉和表现花鸟世界中的变幻多姿。还有一种是他经过多年创作实践探索形成的具有个人风格特色的当代工笔绘画语言,在拓展延伸传统工笔画形式内涵基础上吸收西方艺术的精华,增加了工笔画的写意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11-28 20:4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