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山色空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些见所未见的照片

[复制链接]
4051#
 楼主| 发表于 2022-8-7 19: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2-8-7 19:12 编辑

自己身高1米55,还卖起“增高粉”?上海有人购入后牵出大案...

本文转自:光明网
夸大保健品疗效诈骗老年人
的骗局并不新鲜...
而近日
上海警方全链条捣毁的8个诈骗团伙案中
骗子把之前针对老人的手法
复制到了年轻人身上
利用年轻人“身高焦虑”
高价销售所谓“增高粉”牟取暴利
成本50至150元的“增高粉”
以3000元至5000元价格
向消费者兜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产品所含蛋白质和钙成分
比豆腐干、蚕豆等
日常食品中的含量还低
不少年轻人
落入了骗子的话术陷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去年底,市民王小姐至闵行公安分局杜行所报案,称她通过某知名网站的增高粉广告信息添加了所谓客服微信,对方自称是武汉某生物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员工,负责销售增高粉,声称可以通过“定制增高方案”来提供增高服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广告的链接中,王小姐看到很多用户的正面体验,有人表示“全靠老师的帮忙!我终于长到175了,老师很专业,太给力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信以为真的王小姐转账5860元购得一批次增高粉,但收到货物的她发现产品疑似三无产品。在与相关公司取得联系后发现,该企业并没有销售这款产品。感觉蹊跷的王小姐随即选择报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警方在调查中发现王小姐添加的所谓客服人员其实是负责在各网络平台推广“增高粉”的推广人员。该团伙表面看似客服,其实质上负责“引流”,以固定的话术进一步“套路”被害人购买产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诈骗嫌疑人:所有的人都有一个话术,我们跟每一个客户都讲的一样的内容。
      经询相关部门,市面上根本无增高功能的药剂产品,8个犯罪团伙均以“上游供货、中游推广、下**骗”的方式实施犯罪。经过专业机构鉴定,所谓的“增高粉”所含蛋白质和钙成分比豆腐干、蚕豆等日常食品中的含量还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据此,闵行公安刑侦支队迅速成立专案组,调查取证厘清各团伙间的组织架构。7月18日,专案组分赴广东广州、江西宜春、江西南昌三地开展收网行动,成功抓获以徐某、刘某、程某某为首的8个诈骗团伙主要成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犯罪嫌疑人供述,所谓“增高粉”所采用的多为牦牛骨粉,50至150元成本的产品通常以3000元至5000元价格向消费者兜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民警:你自己身高多少?
诈骗嫌疑人:1米55。
民警:你自己有吃这个东西吗?
诈骗嫌疑人:没吃。
民警:那你干嘛不吃呢?这东西有没有效果你告诉我。
诈骗嫌疑人:没有。
民警:没有效果你为什么要别人吃这个东西呢。
截止目前,涉案资金达到100万元,目前,徐某等47人因涉嫌诈骗罪已被闵行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警方提示:
消费者在网购过程中
切勿轻信网络广告,
在购买产品前应当先仔细甄别
相关的销售渠道和供货商。
4052#
 楼主| 发表于 2022-8-7 19: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2-8-7 19:20 编辑

杜甫晚年穷困潦倒,向朋友借钱写下了一首诗,道出了穷的最高境界

      杜甫晚年穷困潦倒,向朋友借钱写下了一首诗,道出了穷的最高境界
      杜甫,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被后世誉为“诗圣”,他的诗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一生之中,遭遇了多次的变故,仕途也不顺利,并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阶级的奢靡和社会危机,还曾经经历过安史之乱,因此心中有着强烈的苦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杜甫早年家境还算可以,毕竟父亲在兖州做官,虽然官职不高,养活一家人肯定没问题,所以杜甫无需为生计发愁,过着潇洒自在的日子。
      二十三岁那年,杜甫参加朝廷组织的科举考试,却榜上无名,愤然离开长安,开启了长达十余年的游历生涯。
      人在绝境之下,往往会寻找可以寄托自己情感的方式,而对于杜甫而言,写诗便是其中的一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杜甫留下的诗篇可看出,他内心极为矛盾。一方面不热衷于功名利禄,另一方面却常怀忧国忧民之志,想得到朝廷的赏识与重用,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天下苍生,呐喊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不幸的是,等杜甫到了晚年也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要,甚至穷得连饭都不吃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但凡有一丁点办法,绝不开口求人。无奈之下,他只能够厚着脸皮写诗找好朋友借钱,为此写下一首诗,到处辛酸苦辣,字子让人落泪。

《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
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
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

      对于这首诗词我们可以理解为:
      我的年纪已经过了半百了,而当秋天悄然而至的时候,饥寒成为了我最难过的事情。想要问问彭州牧,你什么时候能够给我一点帮助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杜甫极为擅长律诗,将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浑然天成。
      在杜甫所写的众多律诗中,这首《登高》是最出彩的一首,写于他穷困潦倒时,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诗的前四句着重于写景,描绘了诗人所见所听,展现了一幅萧瑟荒凉的秋江画卷。猎猎秋风、高猿长啸、水清沙白的河洲以及盘旋飞舞的鸟儿,动静结合,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尤其是这个“哀”字用的直白巧妙,有很强的代入感,令人陷入哀伤的“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读来很是悲壮,既写出了秋天典型的景色,树叶落下,亦传达出时光易逝,英雄迟暮的感慨。“无边”与“不尽”这四个字,使得诗句更加的沉郁悲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诗的后四句主要写情,回归到诗人本身,抒发了诗人当时的感受,有独在异乡的孤独惆怅感,也有壮志未酬身先老的悲痛之情,愁绪万千,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
      一个“常”字表明了诗人常年漂泊在外,离乡万里,有着难以排解的孤独之感;一个“多”字生动地展现了英雄迟暮的悲痛之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潦倒新停浊酒杯”因为多病,诗人断了饮酒,内心的艰难苦恨更加难以排解,使得悲哀之感更加的强烈浓重。
4053#
 楼主| 发表于 2022-8-7 19: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2-8-7 19:26 编辑

毛主席病重见不得客人,看到一位老人送来的信和照片后:快请他来

      1976年5月,毛主席的身体出现心肌梗塞的现象,这是极度危险的信号。为了让毛主席养好身体,不过度损耗精神和体力,党和政府便暂时停止他接见外宾的事务。可是在5月下旬,巴基斯坦总理布托访华,由于没有见到毛主席,感到非常遗憾,便主动要求,能否见毛主席一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来者是客,中国人会拒绝客人的合理请求吗?布托离开中国前,与毛主席进行了仅有数分钟的会面。这是毛主席生前进行的最后一次外交工作。与布托会面的3天后,毛主席的心脏病复发,病情出现反复。为了让病重的毛主席安心养病,组织决定不许任何人跟他见面。当时全国人民对毛主席的病情,都是万分关注的,家家户户都在祈祷着,希望毛主席尽快恢复如初。
      1976年夏季的某一天,一位78岁的老人,因为毛主席数月没有公开露面的原因,产生了不好的联想,迫切的想知道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到底怎么样了。于是,他壮着胆子,给毛主席写了封请求见面的信,随信的是自己的一张近照。当时已处于病危状态的毛主席,看到照片后,当即吩咐身边的工作人员:“请你们打个电话,请他过来一见。”
      民间竟还有这样,让病危时的毛主席,还坚持想见的人。此人便是杨开慧的兄长,杨开智。杨开智与毛主席的情谊,离不开毛主席的爱妻杨开慧。当初听闻杨开慧的死讯,毛主席悲痛万分地给杨开智等人,写了封信:“开慧之死,百身莫赎。”杨开慧死后,杨开智将毛主席与杨开慧的三个孩子,全部从监狱中接出,并在1931年,送到上海,托付给党组织抚养。
      杨开智的独生女儿杨展,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提出要参加革命和抗日;于是在1938年,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延安。杨展没有辜负父亲杨开智的支持,在1940年和1941年,连续两次当选为模范妇女。可是,革命总有人牺牲,杨展在日军的秋季大扫荡中,为掩护体弱的同志撤离,不幸摔下悬崖牺牲。
      杨展的牺牲,是杨开智写信给毛主席寻问才得知的,此时距女儿牺牲已有8年之久。关于杨开智的父亲杨昌济,那也是对毛主席有着莫大的授业之恩,这也是不用说的。因而,杨开智一家,可谓是为革命做出一定贡献的满门英烈。湖南解放后,杨开智在湖南省人民政府,担任农林厅技师兼研究所主任一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杨开智自持是烈士家属,又为革命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自己又有专业知识和能力,就写信给毛主席,希望毛主席能帮自己在北京,安排一个新的工作岗位。建国初期,向毛主席伸手要官要职的人数不胜数;所以,杨开智提出“合情合理”的要求,在这一大背景下,被毛主席干脆回绝了:希望你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
      虽然拒绝了杨开智“调入北京工作”的请求,但毛主席与他的情谊非同一般。建国后,毛主席举行两次家宴,专门宴请杨开智。
      1976年夏天,毛主席见到杨开智的信和照片后,提出要与杨开智见面一叙,奈何当时毛主席的身体非常差了,很多中央首长见他都不合适。因为身边的工作人员劝道:“您现在不宜见客呀。”毛主席闭眼思考了会,指示道:“那就把杨开智的信,放到一级待办柜。我病情一好转,立即安排见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可是,毛主席的病情一直没有好转,直到秋天的9月9日离世,享年83岁。所以,杨开智等啊等,始终没能与毛主席再次见面,最终天人永隔。
      1982年1月16日,杨开智离世,享年84岁。毛主席与杨开智,变相能再次“见面交谈”了。
4054#
 楼主| 发表于 2022-8-7 19: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2-8-7 19:31 编辑

历史上真实的唐僧,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西游记》,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唐玄奘西天取经为主题的长篇小说,一直深受国人喜爱。尤其是拍摄为电视剧以后,越来越多的人都能体会到曾经唐玄奘西天取经的过程,究竟有多么艰辛。
      那么真实历史之中,是否真的有这样一个僧人不远万里去西天取经呢?历史上的唐僧,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西游记》唐僧剧照

唐僧
      如《三国演义》一样,《西游记》的故事其实也借鉴了历史真实发生的故事。只是相比之下,后者更加夸张,加入了许许多多的神话元素。
      而真正的历史上,唐僧其实就是唐朝著名的高僧玄奘,曾与鸠摩罗什、真谛二人并称为中国佛家的三大翻译家(即将别国的佛经翻译为中文,并且广为传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关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则是唐朝时期的玄奘大师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千辛万苦以后,最终抵达天竺,从印度佛教中心取回真经,并带回相应的佛舍利,以及佛像等等。
      人们难以想象,在那样一个交通纯靠步行人力的年代,一个人想要取得如此成就,究竟会付出多少辛酸,又会遇到多少危险,这样的精神,绝对值得后世学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待唐僧回归长安,则在第一时间作出了《大唐西域记》、《会宗论》以及《制恶习论》等等。
      时至今日,在唐玄奘故居之中,仍然会有不少经书存在。很多人比较疑惑,为何世人喜欢叫唐僧,而非玄奘大师,主要原因就在于这样的称呼即通俗易懂,又能够体现出家乡人对唐僧的特殊感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那么唐僧最终究竟是怎么死的呢?《西游记》中讲述的唐僧是得到了李世民的同意,甚至在出行到各个国家的时候,唐僧还能够拿出唐朝的国书,请求换取通关文牒。
      可实际上,李世民当时刚刚登基不久,唐僧就已经出发,所以李世民压根儿就不知道这件事情,说起来还算是唐僧一意孤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李世民画像

唐僧的结局
      等到唐玄奘回到长安的时候,他也才知道皇帝已经换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想要宣扬佛教,必须要得到李世民的首肯。
      这一点在现代社会中看起来无关紧要,但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绝对可以算是威胁国家统治的行为,这并非危言耸听。要知道古代帝王统治人民,本就要靠某一学说的辅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以儒家学说为例,为何能够让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仅靠大儒董仲舒的个人才学或者能言善辩,根本就不现实,必须要切实符合皇室的基本利益。
      为此,唐僧第一时间就找到李世民解释自己的行为,并告知对方,自己带回来的经书,绝不会威胁到唐朝的统治,甚至能够帮助李唐王室更好的管理国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好在这一点上,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优秀帝王,并没有太过为难唐僧。不仅如此,见唐僧谈吐不凡,李世民还想着邀请唐僧入朝为官。
      在李世民眼里,若是朝廷中的每一位官员、每一位百姓,都能够将国家、人民放在首位,那么大唐何愁不能兴盛。只是已经出世多年的唐玄奘,又怎么可能轻易入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最终,在李世民的支持下,唐僧得以前往寺庙之中翻译佛法,并向世人宣扬佛教的思想。只是太宗开明,众多大臣却不一定。
      看到不断盛行的佛法,许多大臣都担心这个新的“学说”,最终会影响到国家的统治。于是在一部又一部经书被翻译出来的时候,大臣们的奏折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无奈之下,太宗只好让唐僧迁居到玉华寺之中,并继续安静地翻译经书。只是从那以后,唐僧后续翻译的经书基本都不能问世,一直到武则天时期,国家重新支持佛教的发展以后,这些即将被埋没的经书,才正式进入了世人眼中。
      而根据史书记载,公元633年,在翻译完《大般若经》以后,玄奘大师近乎油尽灯枯。纵观唐僧的一生,完美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追求。国泰民安之际,总有人挺身而出,去追寻国家尚且缺少的事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无论哪一个朝代里面,这样的人物似乎永远不会缺少。汉朝的张骞、唐朝的玄奘、明朝的郑和。他们用行动告诉后人,中华民族永远在前进,我们的精神追求也永远不会停止。相信未来,也同样如此。
4055#
 楼主| 发表于 2022-8-7 20: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2-8-7 20:11 编辑

四僧都是僧,意境各不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石涛之画,奇肆超逸;
朱耷之画,简略精练;
髡残之画,苍左淳雅;
弘仁之画,高简幽疏。
◆  ◆  ◆  ◆  ◆  
      一部中国绘画的历史画卷,实际上是一部形象化的中华民族审美心灵发展史。不同时代人的审美心理不同,绘画风格自然也各异。“清初四僧”就有其不同于别人的独特艺术风格,是清初众多在艺术个性鲜明画家中的突出者。“四僧”指的是朱耷、石涛、髡残、弘仁四位遁迹空门的画家。他们都是由明入清的遗民画家,绘画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与当时占据画坛的正统画风大异其趣。

八大山人:墨点无多泪点多
      朱耷(别号八大山人,约1624—1705年),朱耷,原名统銮,字雪个,号八大山人。又有传綮、刃庵、个山、人屋、驴屋等名号。生于明天启六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朱耷是明宗室宁王朱权之后。明亡以后出家,先当和尚,后来又作了道士。他寄情于书画,艺术成就极高,是著名的遗民书画家,其画对后世影响巨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朱耷性格孤傲耿介,行事怪僻,常藉诗文书画发泄内心郁闷。绘画大多缘物抒情,用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想法,将物象人格化,寄托自己的感情。如画鱼、鸟,做“白眼向人”之状,抒发愤世嫉俗之情,后于其门署一“哑”字,不复于人语。他的画笔墨凝炼,风格冷逸。所画之鸟以白眼看人,颇具寓意。“八大山人”四字连缀书写,就好象是“哭之”、“笑之”,均有深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八大山人的画,在当时影响并不大,传其法者仅牛石慧、万个等人,但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清代中期的“扬州八怪”、晚期的“海派”及近代的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等,莫不受其熏陶。《画征录》说:“八大山人有仙才,隐于书画,书法有晋唐风格。”《大瓢偶笔》谓:“八大山人虽指不甚实,而锋中肘悬,有钟王气。”也有人以“怪伟”称之。

弘仁:归黄山而益
      在“四僧”中,只有弘仁于出家之前有画迹可寻。他最早的作品有明崇祯七年(1634)创作的《秋山幽居图》扇和明崇祯十二年(1639)创作的《冈陵图》卷,署款均为“江韬”。《冈陵图》共由5位新安画家创作,各自独立成幅。弘仁之作笔法结构参用倪瓒、黄公望,秀逸可爱。其时,弘仁于5人中年龄最小,只有30岁,由于他画得过分认真,运笔略显拘谨文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溪山寂静 1659年
      弘仁性格沉静坚忍,当民族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明亡后遁迹名山,诗画寄兴,眷怀故国,有许多题画唱和诗坦露他这方面的思想。他的绘画初学黄公望,晚法倪瓒,尤其对倪瓒的作品情有独钟。国破家亡的影响与弘仁坚贞的个性固然是其偏爱倪瓒作品的主要原因,此外,也与具体的地域背景有密切关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秋江幽居
      明代后期,倪瓒的声誉越来越高,人们争相购置其作品,以自标清逸。徽商兴起,将倪瓒作品带回家乡,促成了安徽地区对倪瓒作品的收藏热,弘仁的仿倪之作也随之在市场走俏。故周亮工《读画录》记载,弘仁“喜仿云林,遂臻极境。江南人以有无定雅俗,如昔人之重云林然,咸谓得渐江足当云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仿倪瓒山水图轴 133.1×62.7cm  
      1661年 故宫博物院藏
      弘仁无疑是清初最富个性的山水画家之一。他在绘画上的成就及其特征不是简单地用遗民绘画、简洁淡远、疏淡冷寂等词语可以概括的。
      他的艺术成就,是清初特定历史时期的反映,是遗民情结、禅宗奥旨、山水性情、古风流韵与恬静心态在画中融为一体后的集中再现。

石涛:寓奇思于奇笔
      现存石涛最早的作品是他作于武昌的《人物山水花卉册》,时仅16岁。石涛一生的绘画,根据他的生活历程、思想变化和艺术探求,可分为启蒙期、奠基期、蜕变期和高峰期。16岁(1657年)以前可以说是他绘画的启蒙时期,39岁至50岁(1680—1691年)是石涛绘画的蜕变期。随着岁月的流逝,故交零落而新朋增多,其中不乏官僚权贵,石涛的思想日渐起了变化,遗民意识渐渐淡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他先后在南京和扬州迎接康熙皇帝,感到无比荣幸;画《海晏河清图》颂赞新王朝;应辅国将军博尔都之邀赴北京,游历于王侯贵胄之门等等,都有违他的初衷。
      一方面康熙皇帝对石涛有知遇之恩,另一方面他又背着沉重的明朝皇族出身的包袱,社会对他的期望也是两股截然不同的舆论压力,因此他的思想陷入了极端的矛盾,时时借诗画创作宣泄出来。这一时期,也是他艺术思想最活跃的时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石涛 西樵苍翠图 1694年作

      石涛的绘画得益于他长年累月广游名山大川,特别是他多次游黄山和画黄山,使他体会到“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他说:“足迹不经十万里,眼中难尽世间奇。笔锋到处无回头,天地为师老更痴。”

髡残:借画谈禅,因禅说画
      髡残自幼就爱好绘画,年轻弃举子业,20岁削发为僧,云游名山。30余岁时明朝灭亡,他参加了南明何腾蛟的反清队伍,抗清失败后避难常德桃花源。战争的烽火迫使他避兵深山,关于他这段在古刹丛林的经历,程正揆《石溪小传》有载:“甲申间避兵桃源深处,历数山川奇辟,树木古怪与夫异禽珍兽,魈声鬼影,不可名状;寝处流离,或在溪涧枕石漱水,或在峦猿卧蛇委,或以血代饮,或以溺暖足,或藉草豕栏,或避雨虎穴,受诸苦恼凡三月,”
      艰险的丛林生活虽使他吃尽了苦头,但倒给了他一次感受大自然千奇百怪的好机会,充实了胸中丘壑,为后来的山水画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这一点,在他的不少题画诗中,都明显可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髡残性直硬,脾气倔强,寡交游,难于与人相合。这种强烈的个性表现在他的禅学上是“自证自悟,如狮子独行,不求伴侣”;表现在绘画上则为“一空依傍,独张赵帜,可谓六法中豪杰”。他自己也说:“拙画虽不及古人,亦不必古人可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他长期生活在山林泽薮之间,侣烟霞而友泉石,踯躅峰巅,留连崖畔,以自然净化无垢之美,对比人生坎坷、市俗机巧,从中感悟禅机画趣。髡残作品中的题跋诗歌多作佛家语,这不仅因其身为和尚,而且在他看来,禅机画趣同是一理,无处不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清初四僧”生活的特殊的时代背景、各自鲜明的性格对他们的绘画风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或严谨、或夸张、或豪放、或空灵,给当时的画坛以至近现代画坛带来了一股新风气,为中国的山水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4056#
 楼主| 发表于 2022-8-7 20: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2-8-8 21:03 编辑

李纨避过“大厦倾”的危险,是未雨绸缪早有准备,还是纯粹侥幸?

      当然是侥幸,在太虚幻境里听歌曲,“《红楼梦》十二支”的《第十四支 尾收 飞鸟各投林》中有“老来富贵也真侥幸”之句,就是说李纨——除了她,还有谁是“老来富贵”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凭这一句就认定李纨是侥幸逃脱败落抄家的危险,这还是太武断了些,让我们用逻辑来推理:八十回中,有任何地方描写李纨有远见、懂筹谋,为将来的风险做准备了吗?
      没有。
      除非你认为李纨的小气、节俭、舍不得花钱,就是她的“未雨绸缪”了。当然,你的说法也不是没有根据:李纨这样的大家少奶奶,如果不是抄家获罪,还怕吃不上饭吗?如果不是预见到了危险,她攒钱有什么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还真别这么说。虽然是大家族,也有自己的小算盘。王熙凤倒是管家呢,她怎么还要放高利贷赚私房钱?难道她也预见了获罪抄家不成?她要真有这样的远见,就不做那些坏事了!
      同样是贾府子孙,穷困的也不是没有。“其族人那里皆能像宁荣二府的富势?原不用细说”。贾蔷也是“正派玄孙”呢,怎么落得寄人篱下、以色事人的地步?李纨再不管事,也不可能对贾璜、贾蔷的遭遇视而不见——他们的穷困都不是因为获罪抄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李纨替儿子打算,也替自己的未来打算,她的焦虑无可消解,只有多抓一点儿钱是正经。可是如果真的获罪抄家的大变故来了,她的钱也保不住:都抄家了,守节的贞妇可以不被连累入罪,但能保全财产吗?“这两根金条,哪一根是高尚的,哪一根是龌龊的”,抄家的官员和士兵会管那么多?
      李纨能够在抄家中保住财产,一定是事先已经转移了。当然不可能是有计划的整体搬迁,毕竟像住宅、奴仆、甚至衣裳首饰之类,都不容易运出大观园的。转移的只是部分财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刘姥姥算过一笔账,她全家一年的生活费是二十几两银子。王熙凤也算过一笔账,李纨每年有四五百银子的收入。也就是说,李纨一年的收入,就够农家四五口人过二十年的。所以,李纨只要转移一部分积蓄,哪怕是一小部分,也够母子二人节俭度日、支撑到贾兰长大考中科举了。
      现在,我们的问题就转化为:李纨是如何把一小部分财产转移出贾府的?是有计划地规避风险,还是无意之中的偶然行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然是无意的。我前面已经分析过了,李纨根本没有“大厦倾”的预见,贾府任何人都没有这样的预见。
      既然没有预见,李纨是如何无意之中,转移了部分资产的?
      修建大观园的时候,贾蔷提到“江南甄家还收着我们五万银子”。这么大一笔银子,贾府不急着要,甄家也不急着还,这是富家的信用:我收着,你放心,要用时随时可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但是,为什么贾府自己不会收着银子,要放到甄家收藏呢?可能是甄家偶然借用,然后“我眼下没用处,你也不必急着还,什么时候要用,我再跟你要好了”。
      第四十九回有四位美丽少女来到贾府,宝琴和岫烟都有各自的高光时刻,跟着寡母进京的李绮李纹却没有什么戏份。作者为什么要安排她俩、或者她们母女三人?
      就是为了替李纨转移财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然是无意中为之。“李婶虽去,然有时亦来住三五日不定”,是常来常往的。湘云还小住几天,也会带着衣服包袱。李婶母女三人,好几个包袱,在包袱里夹几锭元宝,想来并不为难。
      不不不,我不是说拐带偷盗。我只是设想:如果这期间李婶、或者其他亲戚,比如“李婶之弟”,偶然需要借一笔钱,几百上千两,难道李纨一定严词拒绝吗?明知道这样的富户是有偿还能力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笔钱悄悄借出去,就正好避过了抄家。之后“子孙流散”,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忘恩负义欠债不还,李纨的这笔钱可以收回,成为她母子二人以后生活的全部资本。
      偶然借出的一笔钱,恰好躲过了“大厦倾”的玉石俱焚——这不是侥幸,是什么?
4057#
 楼主| 发表于 2022-8-7 20: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2-8-8 11:05 编辑

吴冠中:画得像的不是艺术,是美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吴冠中作品

      我们过去走俄罗斯写实主义的道路,画家画画就停留在“画得像”的层面上,这样的画,是写真,不是艺术。我们要做艺术,但不能做俄罗斯的艺术,也不做西方的艺术,要做中国的艺术。
      一次拍卖会后,一个记者打电话给我说,你的一幅画卖到几千万了。我说,这个就像“心电图”,不准确。我的作品到底是好是坏,要让历史来考验,拍卖的价格高低,跟我本人毫无关系。

唯愿作品能抵得上牛肉
      我长期写生水田。有一次从水田中观望四周田埂线的组织,很入画。我脱掉鞋站在水田中构思,感到站着所见不如坐下所见更稠密,但水田里无法坐下, 情急中便蹲着画,一味追求感受,顾不上久蹲之累。
      一条水牛在我近旁来回耙田,我突然感到它的耕耘与我的工作同工同职。它一生只是耕耘,待老了,人吃它的肉,将其皮制革,它奉献了全部所有。我老了肉不能吃,是废物,唯愿一生的作品能抵得上牛肉。是肉是垃圾,正待专家们、大众们鉴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吴冠中 狮子林 144×297cm

画画处处是误区
      当代美术的现状比较混乱,误区很多,可以说是“处处是误区”,我们是生活在夹缝里面,我们要做艺术,但这种艺术又不该是西方的艺术,可是,在艺术里,又有很多不是艺术而是垃圾。我们过去走俄罗斯写实主义的道路,画家画画就停留在“画得像”的层面上,这样的画,是写真,不是艺术。
      搞艺术要有感情,艺术是诞生于感情的。比如,我对你有感情,我就用各种办法,用眼神、用语言、用耳朵跟你交流。我画一个东西,不是画这个东西本身,而是要通过这个东西把我的想法、我的感受告诉你,你一看就有新的感受。凡高画的向日葵,不是画向日葵的肖像,而是把各种各样不同性格的向日葵组合在一起,那是一种感情,不是向日葵本身。所以,艺术就是一种感受。
      一些机构每年都搞采风,一大帮人集体下去,打着旗帜,跟老乡照相,这样做,老乡都不敢讲话了。真正的采风,是要偷偷下去的,要生活在民间,体验风土人情,了解民生疾苦,这个过程是很艰苦的。
      一个青年人学画的冲动,如果就像往草上浇开水都浇不死,这才能让他学。侯宝林的孩子就是偷着学相声,都成功了,这是典型例子。眼下艺术学院的盲目扩招,只会误人子弟。
      我的孩子没有一个学画画的,学画作为爱好,可以,作为专业,就尽量别干,艺术家不是“从小培养”就能培养出来的。现在好多孩子很小就去少年宫,很小就练钢琴,但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永远成不了艺术家。只有对艺术有深厚情感,历经磨难,才能对艺术有真正感受。艺术讲求的就是“不一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吴冠中 木槿 120×80cm
艺术在民间
      当年我在巴黎学习的时候,觉得画画特别高贵,特别神圣。有一次,我来到蒙马特高地那个举世闻名的卖画广场,一看,全都是卖画的人。那一刻我很心痛。回到学院,每当看到同学背着画夹画箱出门,就总感觉他们都要到广场上卖画去。那滋味让我很难受。我再没去过那个广场。自此,我的观念改变了,我觉得,艺术并不是我想象中那么高贵,艺术应该是人民的,大众的。
      前几年,我去过798,也悄悄去过宋庄。在宋庄,我看了几个画家,当然每个画家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人在努力钻研,有的人在投机,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不能一概而论。
      但总的讲,他们至少是民间的,比学院里的更接近人民,更接近泥土。我也是学院出身的,但我觉得我还在民间这支队伍里面,所以,后来我决定在798做展,而且我也想看看,我的作品普通百姓是不是可以接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吴冠中 荷塘 144×368.5cm

艺术创新贵在交流
      只局限本民族这一个老爷爷的知识圈中创新,创不了今日之新,明日之新。
      海外留学很重要。当你留学后,就有比较,才知道我们传统的局限。我绝对不是反对传统,我们的传统也有好东西,但是,我觉得很多东西是糟粕。所以,任何文化都一定要交流。
      我们那个年代,留学很不容易,很多人不懂外语,西方绘画虽能看一点儿,但没有语言交流,就不能有更深的领会。绘画有很多道理,如果只是看看,就只能学个表皮,有的甚至起反作用,最后出来的作品,就像是把茶倒进咖啡里,不伦不类。
      真正把东西方的东西都学懂了,懂得其中的精华,是很难很难的。林风眠就将西方的现代感和中国的传统结合得很好。你只有看完西方的大师原作之后,才能和我们的民族艺术有个比较,只有比较和交流后,才能真正成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吴冠中 交河故城 111×102cm

让我的艺术在祖国生长
      当年,我考取公费留学的名额,去了法国巴黎,这个机会非常不容易。当时我觉得旧中国黑暗腐败,对艺术不重视,心想,到法国我就能“飞黄腾达” 了,我就再也不回国了。可是,有一次,我看到凡高写给他弟弟的话:“你也许会说,在巴黎也有花朵,你也可以开花、结果。但你是麦子,你的位置是在故乡的麦田里。种到故乡的泥土里去,你才能生根、发芽。不要再在巴黎道貌岸然地浪费年轻的生命啦!”这句话,说到我的心里了,后来,经过很多次思想斗争,我选择了回国。我希望回国后,能让真正的艺术在国内生长。
      有段时间,我觉得西方博物馆是保存我作品的主要地方。但是,这些年西方的艺术发展得不快,还基本保持原地踏步。大英博物馆、巴黎赛纽齐博物馆、 美国底特律博物馆等,都给我办过个人作品展,我也留了一些画给他们,但现在恐怕还存放在仓库里。
      每个国家都重视自己本国画家的作品,美国重视美国的,法国重视法国的,日本每个县(相当于我们的省)的博物馆都收藏本县画家的作品……世界各地都是这样。要他们把你的画做大展、长期展出,不大可能。
      西方的博物馆不可能保护我的画,只有排斥。那么,把画放在他们的仓库里,还有什么价值?所以,我改变了想法,我要把最好的作品放在中国的博物馆里。
      艺术的学习不在欧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师们的画室;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的心底。赶快回去,从头做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吴冠中作品
4058#
 楼主| 发表于 2022-8-7 20: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2-8-8 21:07 编辑

59年国庆庆典,一老妇人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道:毛主席是我干儿子

      1959年10月1日,一位70多岁的老妇人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登上了天安门,老妇人坐好后,工作人员一直呆在她身边。突然老妇人开口指着毛泽东,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道:“你知道他是谁吗?他是我干儿子……”
      工作人员听到后有些震惊,开口道:“老人家,您可不要随便认干儿子啊,那可是毛主席呢!”老妇人笑着回答道:“我可没有开玩笑,毛主席真是我的干儿子,你要是不信,可以去问问润之。”
工作人员肯定不会为了确认老妇人的身份打扰毛主席,疑惑地问道:“您是谁呀?我听你的口音也不是湖南人呀?不会是蒙我,想乱认亲戚吧?”老妇人着急地说:“我没有骗你,我叫黄菊妈,我5个孩子都为革命事业牺牲了。你如果不信,去问问罗荣桓也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毛主席

      其实,这位老妇人的确没撒谎,她真是毛主席的干妈。事情的缘由,还得从1927年说起: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老妇人的身世。老妇名叫黄菊妈,原名黄菊喜,1882年出生于湖北省通城县黄袍山一个小山村。家境不好,生活十分艰难,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身体就不好,早早离开了黄菊妈。母亲也在父亲去世后不久,便改嫁了。
      母亲没有能力抚养黄菊妈,把她卖给别人做童养媳。童养媳是以前的陋习,当时社会经济十分落后,老百姓生活困难,自己都吃不饱饭,哪里还有钱去娶媳妇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就从其他地方花点钱,抱养一个女孩子做童养媳,黄菊妈就是被人抱养去做童养媳了。
长大后,黄菊妈和吴立成结婚,生育了3个男孩,2个女孩。虽然生活过得很清贫,但黄菊妈和吴立成也算是恩爱和睦。吴立成在田里耕作,黄菊妈则在家里相夫教子,做家务,带小孩。
      黄菊妈自己没什么文化,但她会教育孩子为人诚恳,人穷志不穷,要做一个有志气的人;别人有困难,自己能帮就尽量帮。在黄菊妈的教导下,5个孩子都为人正直,明是非、懂善恶、知廉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16年,黄菊妈的大儿子还不满十岁,丈夫得了严重的疾病。因为家里穷,没有钱送丈夫看病,没多久丈夫便因病去世了。丈夫去世,黄菊妈并没有选择改嫁,而是独自一人抚养5个小孩。生活的重担压得黄菊妈喘不过气来,没有办法,她只好带着孩子过上乞讨的生活。
      当时,大家的生活都困难,自己都养不活,哪里有能力去施舍别人呢?就这样,黄菊妈和孩子有一餐没一餐地活着。村民也都十分心疼黄菊妈,可自身能力有限,没能帮上什么忙。
      黄菊妈也没有因此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她带着孩子去乞讨时,也会捡一些破烂去换钱。每当捡到一些破旧、没人要的书籍,黄菊妈总是如获至宝,拿去给孩子翻阅。虽然孩子没有上过学堂,但一位教书先生见她的孩子可怜,空闲时间会教他们识字背书。
      其实,这也得益于黄菊妈的大儿子吴朝义和二儿子吴朝炳,他们在村子里捡破烂,一位先生急匆匆走过,腰间的钱袋子不慎掉落。因为秋天落叶堆得很厚实,那位先生没有发现,继续阔步离开了。
      没一会儿,吴朝义也走到先生掉钱的位置,他感觉脚底下好像踩了什么东西,便把树叶扒开查找,吴朝炳看到后帮忙一起寻找。二人看到一个藏蓝色、周围有一圈银色花纹的小布袋,打开一看,里面有12块银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兄弟二人十分惊讶,吴朝义想是不是刚才那位先生掉的呢?看他急匆匆的样子,应该是有什么急事,以至于钱袋子掉了都没有察觉到。于是,吴朝义对弟弟说道:“这袋钱应该是刚才那位先生掉的,我们一起去把它还给先生吧!”
      吴朝炳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钱,小声说:“哥哥,这么多钱,我们偷偷拿几块走也没事吧?这一块大洋够家里人吃好多天了,我们……”
      吴朝义义正言辞道:“弟弟,你在想什么?你忘了母亲的教导吗?从小母亲就教我们人穷志不穷。母亲常说拾金不昧,你都忘了吗?你看那位先生走得那么急,一定是家里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我们尽快把钱给他送回去!”
      吴朝炳羞愧地垂下头,说道:“是我见钱眼开,我们这就一起去把钱还给先生!”兄弟二人因
4059#
 楼主| 发表于 2022-8-7 20: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2-8-8 21:15 编辑

凌晨,妻子披头散发坐在门口,丈夫一开门……吓得魂飞魄散




本文转自:光明网
近日,浙江台州,一名男子晚上骑机车回家,刚打开门,就看见自己的妻子披头散发坐在板凳上,男子被吓到连忙后退。
      8月3日,潇湘晨报记者联系到了当事人李先生。据了解,李先生和妻子结婚已经十年了,有两个孩子,感情一直很和睦。李先生平时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就是工作之余爱玩机车,有时会约上几个朋友一起。
      这天夜里,李先生又和朋友出去骑摩托车了,因此没有听见妻子打来的电话。妻子看时间晚了,李先生仍没有回家,便在门后等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李先生说妻子长发及腰,那天拉开帘门后,“她没有什么表情,还翻白眼,我看岔了还以为是鬼,就被吓到了。“李先生戴着头盔哆嗦着往后退了几步,反应过来后,赶忙取下头盔向妻子解释。为了让妻子别继续生气,李先生随后就带着妻子一起去吃宵夜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视频引发网友热议,有人直言:
    “人吓人真的会吓死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李先生的妻子
      看了网友们的评论后则表示:
    “下次再晚回来就把红裙子、绣花鞋都安排上。”

4060#
 楼主| 发表于 2022-8-7 20:21 | 只看该作者
3天封岛后怎么办?推行军演封锁常态化,岛上军机军舰不得出海


利刃军事
关注

2022-08-07 16:04









[url=]#台媒:解放军“模拟攻击台湾本岛”#[/url]
现在进行“热战”对我们有利吗?
随着预定的“围台军演”即将结束,对今后我们该如何继续“反制”台岛引发了网友热议。当然,其中期盼“登陆”“夺岛”的呼声最高,这或许是在这几天解放军展示强大海空战斗力后,大家对我们的绝对实力十分信赖的正常反应。毕竟在用十多枚“常导”准确击中数百公里外的预定目标后,不但日本只敢嗫嚅的说一句没营养的“掉我经济区了”,就连美国都提前把航母后撤了数百公里。似乎即便现在“动手”也不会受到太大阻力,但现在发动这种“热战”对我们有利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广告
股票不会选?没关系,看这里提前跟着主力埋伏进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虽然解放军通过这几天动用大量军机、军舰、火箭炮和多种导弹围绕全岛进行了多课目的实弹演训,展现出了我们强大的海空作战能力,也给经常对我国内政指手画脚的国家好好上了一课。可即便这样,我们现在仍不能轻言“热战”,毕竟目标是一个与大陆隔着一道海峡的大型岛屿,因此战前筹备将比陆战更复杂。并且对跨海作战来说,虽然我们的海军、空军和火箭军的实力早已碾压对手,可作为收复主力的地面部队却只能依靠各种军用、民用船只来完成登陆。而通过近期报道可知,地面部队正与民用滚装船进行装备装卸和渡海训练,相信这种训练还需要较长时间和较大规模才能满足跨海登陆投送需要,因此在此之前我们还需要耐心等待一段时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广告
想发表投稿诗歌,有什么全国知名度较高的刊物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然,在此之前我们也不能什么都不做,毕竟一旦开启“热战”模式,就肯定要涉及到空袭、导弹远程打击、两栖立体登陆,甚至于“斩首”行动。所以解放军仍要三不五时在台岛周边划上几个实弹射击区进行训练,这种训练除了要演练部队的战术战法和各军种间的默契程度,还要让参战军机、军舰熟悉全岛周边的海况和空域,以及摸清岛上各种防御系统的相关情报,力求尽量减小己方伤亡。而像本次军演所展现出的“半封岛”状态,我们可以在之后也陆续推出“加强版”!
“灰色行动”好处多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广告
长篇小说如何投给出版社投稿×

基隆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高雄港
台岛因为地理上不与任何大陆连接,因此除了易于防守外,同样也拥有易被封锁的便利。虽然国际上的不友好国家这一段经常在台海问题上拱火,叫喊着要让台岛也变成乌克兰,从而让我军陷入其中消耗大量国力。但不知道这帮人是不是压根不知道台岛是个四面环海的岛屿,它没有乌克兰那种陆路国家可以通过邻国源源不断获得援助的便利条件。台岛目前6成粮食和几乎全部能源都依靠海外进口,并且全岛的港口不过十几个,而其中最大、设施最齐全的只有3个港口,也就是北部基隆港、中部台中港和南部高雄港——这样大家就清楚我们这次几个射击区为什么要如此规划了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广告
长篇小说出版投稿请进~×

因此,台岛这种地理条件太适合封锁作战了,甚至在封锁期间我们还不用禁止向岛上运送粮食、医疗、能源等物资,不会对岛上民生产生影响,而只用动用海警力量配合军方对台实行“海关权利”,也就是对进出岛的船只和飞机进行“抽检”。并且因为美国至今仍承认“一中”,因此我们海警实行相关权利是天经地义的法理,美国明面上除了抗议外什么都做不了。而且这几年海警的规模持续扩大,外界推测其拥有130艘大型巡逻舰、70艘快速巡逻攻击舰、400艘巡逻船,部份新型船只已装配直升机、强力水炮、30至76毫米口径的舰炮,足以承担这种“灰色任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并且受益于佩洛西窜访,解放军今后将可随时在台岛周边规划演习区域,以军舰、军机或导弹实弹射击为由,在重要港口或航线周边设置射击区域,再由海警和军方对周边海域进行巡逻、检查。这样的行动一旦成为常态,就将逐渐挤压岛上军事力量的展开,使其军舰难以离港、军机飞不出岛屿上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广告
写好了一部短篇小说,该往哪儿投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广告
1w左右的图形工作站如何搭配更合理?×

只要其军机或军舰有一点不理智行为,就将招致灭顶之灾!而此时美日等最关心台岛的国家,也将在这种我国处理内政、行使主权的过程中,难有包括提供军事援助等实质性的作为,只有无奈的欣赏“温水煮青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11-29 01:3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