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与画外音 有的人写诗词作品,只用“眼睛”不用“脑”。 这话怎么说呢?难道不用心思能遣词造句?那倒不是的。 一些人写词作(其实写近体诗也一样),从第一句开始,就把眼睛当成“摄像机”对准了所描写的景物或者画面,把这个景物或者画面变成文字写出来就是第一句。画面移动一下成第二帧画面,写出来为第二句,然后第三帧画面成第三句。如此循环往下,直到最后一帧画面就是文体所需要的最后一句了,于是整篇的大功就算告成。 这种作品,通篇是一帧一帧画面的堆积,就像电影胶片的某一段,挂出来就是“摄影图片展”。 “摄影图片展”当然也有欣赏价值,除了欣赏景物的美丽,还可以品鉴摄影者选择光圈和快门的技巧。不过也就如此而已,更多的人文意义是难以找到的。 与欣赏“摄影图片展”相比,人们更愿意看录像“记录片”。记录片除了画面,还有“画外音”生动的解说。解说词的精彩更能增加欣赏的感悟。解说词必然会有记录片制作者个人的欣赏视角,景物的人文意义,以及希望观众能产生的共鸣。 写词作通常的要求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也就是上阕展示画面,下阕提供“画外音”。因此记录片才能活起来。只有上阕,或者下阕只是继续提供画面,就如同只有图片展。词作就仍然是“死”的,僵化的,无生气的,无人文意义的。观众会过目即忘。 如何能使观众过目不忘呢?一定要给画面配上“画外音”。 其实近体诗也有这种要求的,其“起承转合”要求的后两部分,“转合”就是要求的“画外音”,就是作者的“解说词”。 诗词作者的写作功夫,绝不能只停留在选取景物的“摄影”功夫上,一定要更多地表现在写作“解说词”的功夫上。 “摄影”虽然也需要技巧,但那是浅层次的。面对同一个场景(如诗词创作写“同题”诗词),不同的人拍下的镜头也许有一点区别,但大体会差不多。然而写的“解说词”那就肯定大不一样了。个人因不同的阅历、心境甚至不同的时间点上,会有个人不同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角度,因此写作时的理解和感悟都可能会不同,观众(读者)欣赏的重点也就会在这里。千篇一律不是人们所期望的。 写好描写画面或场景的解说词即词作的下阕(或近体诗的转合部分),主要是“用心”和“用情”,而不是单纯用眼睛。眼睛看到的是表面的,用心思考的才是精髓和魂灵。只有描写,等于只有躯壳,有了精髓和魂灵,才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了精气神,才能感动观众。 如何才能感动观众(读者)?要能感动观众,首先要感动自己。作者写完作品,不妨自己先读一读,看你自己感动了没有?如果没有,那肯定感动不了别人。那你就先不要忙着拿出去给别人看了。 当然打动别人并不是靠肤浅的词汇,而是要用情。花花绿绿的词汇也许能吸引眼球,但唯有真情能打动人的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