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泰山乌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效] 【看历史】睢水红尘录

[复制链接]
231#
 楼主| 发表于 2023-4-18 11:34 | 只看该作者
正确看待康雍乾之世(下)

主讲人简介
周思源:北京语言大学 汉语言文化系教授。主要著作有:《红楼梦魅力探密》《红楼梦创作方法论》。先后在四十余种报刊上发表学术性文章一百多篇,主编多部文化类教材。现任红楼梦学刊编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鲁迅研究会会员。

全文

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文学馆,今天我为大家请来的主讲人是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教授周思源先生,咱们先鼓掌欢迎。近几年呢,随着清廷戏的不断热播,不论是台湾那边拍的《戏说乾隆》,还是我们内地的《康熙微服私访》,一直到最近几年,以正史剧面目出现的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使大家都提升起了对清朝历史,和清代皇帝的浓厚兴趣,那么学界关于如何认识清朝历史呢,也是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我们今天呢,先把周先生请来,请他来谈一谈,他是如何看待康雍乾盛世的,大家欢迎。

乾隆朝历来被认为是康雍乾盛世的鼎盛时期,文字狱在乾隆的时候是最严重的,最厉害的,一般来讲高层文人和皇帝接触多,文化程度比较高,他是非常非常地小心,也比较有头脑,要不然他怎么官能做大呢,他深知文字狱的恐怖,是非常小心谨慎,因此,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因为文字狱而直接遭罪的人不是很多,但是出于对文字狱的恐惧他们在文字上和言行上都及其胆小怕事。

我们只要看两个人,就行了,这两位都非常有名,我们看电视剧都经常能够看到,其中有一位张廷玉,张廷玉在雍正的时候地位就很高了,《清史稿》他的本传,这么说他,它说张廷玉周敏 ,很周到,考虑问题很周详细致,敏很聪明 ,敏锐 ,谨慎,尤为上所倚,尤其得到皇帝的依靠,他历任康熙朝末年他就已经是内阁学士,内阁学士正三品,后来到了雍正八年的时候,定为从二品,康熙朝已经是内部学士,刑部侍郎,雍正朝呢,先后授文渊阁、文华阁、保和殿大学士,当然就是说他,文渊阁、 文华阁、保和殿大学士,他级别没有变,但是地位一个比一个高,这个保和殿大学士地位是最高的,大学士在清朝是满汉各两个人,它的地位就相当于宰相,雍正八年以后定为正一品,相当于这四个人就相当于宰相,那么就是丞相,宰相和副宰相,而且他还兼户部尚书,吏部尚书,而且就是到什么时候呢,雍正设立军机处以后,军机处总共就有三个人,总共只有三个人,我们知道大学士四个,也就是说有个大学士还进不了军机处,他是三分之一,而且张廷玉,他地位还高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汉族的人他封的爵位是没有超过伯爵的,你比如说《红楼梦》里边写宁国公、荣国公那是小说,而且它是模糊了朝代的界限,汉族的人是不可能封公的,最高的封伯、伯爵,第一个封伯的就是张廷玉,可想而知皇帝对他多么信任,他年过七十以后,多次请求致仕,请求退休,皇帝不准,对他很倚重,一定要把他留在身边,所以他可以说是显赫无比,位极人臣,没有人比他地位更高了,一人之下,亿人之上,可是有一次他不小心,差一点出了大问题,他78岁的时候又要求退休,78岁的时候那时候已经乾隆朝了,他当时给乾隆皇帝上书,就是说,他说雍正皇帝当年曾经答应过我,口头答应过我,就是说我死了以后,让我配享太庙,我们知道太庙都是供的是皇族,皇帝家的人,正殿旁边那个配殿也都是贵族,如果大臣如果能配享太庙是极高极高的荣誉,这个张廷玉就请求乾隆,您能不能给句话,他怕有点儿不落实,将来我死了,78了已经是,乾隆不大高兴,你这不是不相信我嘛,是不是,但是乾隆呢,还是没有给他罪。所以就颁诏了,就重申雍正的遗命,而且还写了一首诗表示,那么按理说张廷玉受到那么隆重的恩典,第二天,他应该亲自上朝谢恩,他没去,他让他儿子去了,让儿子去谢皇上大恩,准我死了以后配享太庙,乾隆大怒,他就说把历年来赏赐张廷玉的那些东西,比如说过去古代大臣岁数大了以后,给你赏一个拐杖,上朝你可以拄个拐杖,还有咱们电视里边看到的赏个什么黄马甲,比如赏个坐垫呀,统统上交,跟小孩似的,送给你的东西都给我拿回来,而且上谕里边责备张廷玉无礼,当然张廷玉死了以后,他以后非常小心了,还是配享太庙,不过乾隆呢,为了表示对他父皇的尊重,遵守遗命罢了,我们看就这么一点小事,然后我们再看,当然张廷玉这个事情,没有跟文字狱直接有关系,但是我们看出来这些大臣们是多么小心谨慎,你有一点点儿触犯了皇帝,这事就大了,麻烦就大了。

沈德潜那可就是赶上文字狱了,沈德潜生于1673年,死于1769年,他活了90多岁,他小时候写诗就非常有名了,但是考试不太顺利,67岁刚中进士,但是中了进士以后乾隆对他很重视,我们知道乾隆是高产诗人,其实好多诗都是作弊的,都是别人替他写的,其中一个就是沈德潜,沈德潜就是一位枪手,他们两个人也经常写诗,写诗唱和,有时候乾隆就让他给代写,那么沈德潜67岁中进士以后官升得很快,马上就是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敬礼的礼,那就是正三品了,后来,退休以后呢,又加礼部尚书衔和太子太傅,那是从一品,那是非常高了,他退休以后,回苏州他编了个集子,乾隆还给他做序,你就可想而知乾隆是多么喜欢他,入朝当然也赐拐杖,而且就是说让他可以,祀贤良祠,贤良祠好像就是在平安大街那儿,清朝的时候那些贤臣,著名的文人可以到里头去受人供奉,可以说沈德潜生前身后都是备极荣耀,谁知道他活的时候没出事,死了出事了,他死后九年,江苏苏北有一个地方叫东台,东台县有一个举人,这个举人叫徐述夔,他有一个集子叫《一柱楼集》被别人检举,有悖逆语言,就是有违反朝廷禁止说的那些话,那些词,还有他的诗里边有问题,他这个诗最有名的一句,可能有很多朋友都听说过,他有一首诗叫作《鹤立鸡群》,那个鹤,腿挺长,嘴挺尖,其中他有那么两句,明朝期振翮,明天早晨过几天,或者哪一天,我希望鹤,振翮,那“翮”字,隔开那个隔,把耳朵旁去掉,这边加个羽毛的羽,翮就是鸟的翅膀,羽毛那个茎,意思就是高飞吧,我希望哪天能高飞,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我一下子就能飞到天庭,那么这句话实际上反映徐述夔,因为他是举人,他想中进士,什么时候我能够到京都我能够考上进士、殿士,金榜题名,他是这么个意思,但是呢,我们知道汉字它有很多多音字,明朝期振翮,明朝那个“朝”可以读成“朝”,明朝那就成了明朝了,明朝期振翮,你想恢复明朝,那个去本来是到往,我一下子就能到北京,这个去还可以解释成什么,去除,把清朝的都城去除,那不就灭清了吗,乾隆就这么认为的,乾隆上谕圣旨里边说此诗借朝夕之朝,作朝代之朝,且不言“到清都”,而云“去清都”,显有欲兴明朝而去本朝之意,实为罪大恶极,徐述夔的命运咱们不要说了,可想而知,我们说深的钱,沈德潜怎么跟他有关系呢,这沈德潜给他诗集做了一个传,这个传就是给徐述夔,介绍了这个徐述夔这个人,里边有一句话说,说徐述夔品行文章皆可法,法 品行和文章都值得效法,都值得学习,那你想乾隆还能不生气,所以乾隆下令让大学士和九卿,就是下面直属机构的九卿,一 夺德潜赠官,后来不是说赠他太子太傅嘛,还有礼部尚书衔嘛,把那个都免了,罢祠,原来让他进贤良祠的,罢撤出来,削谥,人死了有一个谥号,一个比较好听的,过去官吏给一个谥号,而且底下还有一条,仆其墓碑,就是把沈德潜的墓碑砸掉,扔掉,这个对当地老百姓,对他家的人简直是非常不吉利的,是最残酷的,这是乾隆最欣赏的文人沈德潜的命运,完全是因为文字遭灾。

我要说明的就是中国的落后它确实不是从康雍乾开始的,中国的落后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有的认为是从明代中后期开始,我认为应该更早一点,总而言之不是康雍乾开始,但是在康雍乾的时候,我们中国完全还有能力很快地迎头赶上,因为当时中国的实力相当强大,经济总量我们的实力的总量还不完全不下于欧洲,而且在自然科学方面我们跟欧洲的差距并不大,如果说当时能够有一个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不是在文字狱的压迫下,那么严厉的禁锢思想,中国不至于后来落后到这个程度。

我觉得有必要指出,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个人,不是一般人,他们是独揽军国大权不受任何制约的皇帝,是当时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够超越他的权利的皇帝,因此,我不能不把他们的个人作用看得很大,我们不说别的,我们只要说比康熙晚两百年,一百多年到两百年,比雍正晚150年,比乾隆晚100年的,日本皇帝明治,1868年明治维新,明治皇帝就支持了维新,当然日本走上的是军国主义道路,这是一条错误道路,但日本发展起来了,康熙登基的那一年,1662年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他颁发了一个命令,成立促进自然知识的英国伦敦皇家学会,皇家学会相当于英国的科学院,四年以后,1666年,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批准下,法国科学院成立,国王不是普通人,他们富有领导一个国家的责任,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有过许多伟大的发明,李约瑟先生曾经举出一千多项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这一千多项其中有好多项,我们只知道四大发明影响了世界的进程,其实有很多,包括上马那个脚伸进去的马蹬子等等都是中国发明的,这些东西都有很大的影响,可是我们想一想,清朝二百六十八年,中国有哪一项发明影响了世界,一项都没有,为什么那么聪明的中国人,到那时候变得不聪明,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第三个问题20世纪中国的巨大变化,充分证明康雍乾三朝的严重失误,康雍乾三朝的政治稳定我们是用多么沉重的代价,是牺牲了中国的发展,换来的政治稳定,这个代价太沉重,经济的繁荣,实际上当时中国是一种停滞的繁荣,不是发展的繁荣,所以中国的经济在18世纪的时候,远远超过整个欧洲,一直到1820年的时候经济总量还超过欧洲,但是我们的经济是一种很落后的经济,欧洲是突飞猛进,等到了1894年甲午战争之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只占全世界的6%,而欧洲占62%,你看看这一百年当中我们落后了多少,且不说我们的人口比他们多好多好多倍,国民素质当中,最重要的成分就是精神素质,一个国家只要有只要保持健康向上的民族精神,就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古今中外的历史,都毫无例外的证明,社会生产力的任何历史性大发展,都来源于思想解放,思想认识上的大提高,中国20世纪的两次,巨大飞跃,都源于思想解放。

第一个就是五四运动,实际上辛亥革命先驱者,包括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包括鲁迅、胡适他们这一代人,他们都认识到,中国要想能够走上复兴的道路,就一定要批判清代那种发展到极至,康雍乾时代就是把中国的民族精神民族活力彻底扼杀,把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最落后的部分,就是奴性发展到了极致,邹容、鲁迅、胡适他们为代表的这批辛亥革命先驱者,就把矛头直接指向奴性,《阿Q正传》最明显。但是真正完成20世纪中国思想解放,第一次飞跃的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就把中国传统文化当中那些积极的成分,刚性的成分,重新发掘出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还有清代,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不是,把这种积极的东西都发掘出来,而且引进了很多新的思想素质,所以没有五四运动,就不会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不会有抗日战争的胜利,就不会有新中国的成立,我们只要回想一下,毛主席讲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怎么样,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多么豪迈,鼓舞了多少代的人,是不是,这种精神康雍乾时期那里会有,清朝二百六十八年那里会有,正是这种精神,鼓励着中国人,在经济非常落后,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制造出了两弹一星,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制造出两弹一星,首先是因为中国人在我们的民族精神当中,重新掌握了两弹一星。

第二次,那就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二十多年来,我们每个人切身体会到,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国家地位提高了,从哪儿开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从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那个大讨论开始,邓小平南巡讲话,这是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的第二个高潮,这是让我们思想又一次解放,邓小平同志讲得很清楚,发展是硬道理,正和他那个白猫黑猫那个理论是完全一致的,只要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综合国力的提高,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你就去做,去实践,所以邓小平同志的理论他的核心是什么,是注重实践,鼓励探索,鼓励创造,这和康雍乾时期那个文字狱是完全背道而驰,在当时那个情况下,是绝对不允许有丝毫这种想法的,因此反过来,20世纪这两次思想大飞跃,中国现在的面貌,恰恰证明了康雍乾三朝所造成的历史性失误,康雍乾三朝毕竟已经过去了,它成为历史,但是,一切对历史的重提,一切历史研究,都是当代史,我们要从历史的当代性来思考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提倡三维思维,不应当是直线的平面的,或者是表面的,应当是三维的立体的,三维思维的特点,就是一种根源性思维,根本性思维,源头性思维,穿透性思维,本质性思维,我们不仅要和我们的过去比,我们过去往往习惯这样,解放前,如何,我们现在如何,改革开放以后,现在和改革开放前怎么样,这个比当然是有必要的,是不是,忆苦思甜,是不是,咱们过去很习惯这个,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经常和国外比,我们现在如何,跟国外比,还有差距,我们还要努力,光这个还不行,我们还要从本质上比。

你比如说我们现在电脑,我们手提电话,我们很多现在都是世界第一,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当然我们一方面要看到我们确实取得了伟大的成绩,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我们电脑里面最重要的部分是因特尔的芯片,我们有好多东西都不能生产,好在我们现在许多领导人,我们许多身居高位的干部和学者他们都看到了这一点,所以现在我们很多领导也强调发展源头技术,上游技术,上游产品,你像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他的讲话,他就讲到我们的差距,我们应该,我们和美国,和日本,我们差距在什么地方,讲得很具体,非常好,我们现在就需要提倡这些三维技术,三维思维方式,不能看到眼前的这点进步我们就沾沾自喜,如果我们能够掌握三维思维方式,我们在科学上,在学术上就会更多地发现,就会有更快地前进,有很多我们原来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好解决,去过新加坡的人都有这感觉,新加坡非常地干净,绝对没有人敢随便扔一个烟头,为什么,因为它罚得非常厉害,过去在北京王府井曾经出现一个事情,有一个人吐了一口痰,旁边老太太过来了,罚五毛,他拿出一块钱来,又吐一口,说甭找了,如果在新加坡你这一口痰,可不是五毛,就一个烟头,五百新元,合人民币两千多,如果再扔一个那可就不是五千的问题了,对不起请你进局子,然后给你穿一个黄背心,您就马路上您就搞卫生,这个黄背心是特制的,人叫垃圾虫,他们从源头上来解决这些问题,很多方面都可以帮助,三维思维都可以帮助我们来认识这个问题。

我再随便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北京市前一段开人代会,讲到北京现在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三千美元了,的确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特别是最近几年北京发展很快,我们要看到这个成绩,我们每个人都体会到北京这几年,变高了,变美了,变大了,三千美元,可是我们想一想,中国还有比北京高的吗,上海咱甭说了,四千八百美元,上海是大城市,中国在浙江江苏广东有好几个县、县级市它的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三千美元,我们知道北京有几十个大学,数以百计的研究所,北京的人才条件各方面的条件好极了,北京光是旅游能赚的钱就数以百亿计,北京人还没有认识到,北京的有利条件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就是需要我们用三维思维从源头上从根本上从本质上用穿透性思维去认识,所以我想呢,我今天要讲的康雍乾盛世的问题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一些思考,并且不局限于这个事情的本身,而且能够在思维方法上能够帮助朋友们提供一些进一步思考的线索,好我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咱们进入提问部分,有问题的朋友请举手,咱们向周先生来发问。

非常感谢您,今天这个非常精彩的演讲,但我想说一下,我觉得您是否特别过于的把中国的落后归咎于康雍乾三代皇帝,而有点忽视历史以来长久那种深刻的华夷意识,那种意识造成了中国开始封闭,开始走向落后,是否有些忽视。

好,我来说,我刚才已经讲了,就是中国它的落后当然不是从康雍乾开始的,学术界一般认为,是在明代中后期,那么,有的认为更早一点,比如说我认为,实际上中国的落后呢,从南宋就开始了,南宋尽管是中国最繁荣的时代,已经到了顶峰了,珠穆朗玛峰,顶上了,开始走下坡路,因为礼学严重地障碍了中国的发展,你比如说明朝,明朝很专制,朱元璋,所以农民当皇帝未必有多好,很专制的,而且明朝把科举制度当中最落后的部分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度它本来是在南宋的时候,它是考试内容规定,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复习课本,高考复习课本,明朝不仅在内容上做了限制,而且在形式上八股文,这地方都是使中国进一步开始衰落的原因,但是呢就是我刚才讲的,在明朝中后期它起码思想还是比较活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我感到,最严重的不在于你落后而在于你不去认识落后,或者你不让人认识落后,而康雍乾三朝呢,恰恰在于就是当时中国在整体实力上比欧洲还要强,因为中国地方大,人口多,整个欧洲的人口也没有中国那么多,经济实力很强大中国那个手工业很发达,但是在康雍乾三朝由于以文字狱为代表的对思想的严厉禁锢它使得中国知识分子不可能去发现这些问题,不可能提意见,这个大家对《红楼梦》都很熟悉,我们知道曹雪芹在《红楼梦》里面反映出来这个先进观念,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家过去在南方的时候,接触了一些外国来的东西,十六回吧,王熙凤不是讲到吗,那时候洋人进口那些东西,那都是我们王家的,洋人都是我们王家接待的,还有在十七、十八回贾政视察验收大观园的时候,里边在怡红院,不是讲到有一颗女儿棠,他不是说吗,那个女儿棠,据说是女儿国的种,实际上女儿国并不是那个国家只有女人,那只有女人不可能有后代,也就是说那个国家国王是女王,应该是这样,所以就是说在曹雪芹生活那个时代,他和他们已经得知了一些国外的这些知识,但是,这些东西你都不能放到桌面上来,所以曹雪芹为什么在《红楼梦》里面他要模糊这个时代概念,就是这个道理,那么所有这些文人甚至包括大臣,我们知道,林则徐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是1840年左右,那时候到广州禁烟的,林则徐去广州之前,他是什么一个认识水平吗,林则徐跟许多大臣一样,都认为洋人的腿是不会拐弯的,因为中国古代人站你不能直着站着,甭管是在长辈面前,在皇上面前,肩膀得塌下来,腰得塌下来,腿得弯着,都得这么着的,是、是、嗻,是不是,咱们看的多了,所以呀,当时清朝许多大臣都认为洋鬼子不难打,因为洋鬼子的腿不会拐弯,咱们只要拿长竹竿打他的膝盖就能把他打倒,当时和英军打仗,中国的这些大臣们和高级将领停留在什么水平,停留在火烧赤壁的水平,《三国志》,《三国演义》,《水浒传》的水平,他们认为洋人那些都是妖术,那么我刚才为什么要讲曹雪芹的例子,就是说那个时候毕竟还有几个城市和外国有接触,有些人他是有一些先进观念的,但是在康雍乾那个时代,由于严厉的思想禁锢,因此根本不可能给朝廷给皇上提任何意见,所以整个国家的落后,就不言而喻了,1793年,英国派了一个使团,使团团长叫马戛尔尼,是个勋爵,他率领使团将近一百人,包括他的水手,总共七百人,远渡重洋,来向乾隆祝贺83岁大寿,实际上他是来侦查的,他坐的巡洋舰叫狮子号,“狮子号” 巡洋舰有64门火炮,在大沽口上岸以后,他们一路走,有时候坐船,到承德避暑山庄,觐见皇帝,然后9月份在承德呆了大概二十天左右,离开那儿以后走陆路走大运河从北京到扬州,到杭州,然后到南昌,顺着赣江到江西南部,翻过梅岭,到了广州,从广州上船回国,前后在中国五、六个月,他的七百人,其中尤其是上百人,一路测量一路了解,了解中国的各方面的资料,最后回去以后他给英国政府写了一个非常非常详细的报告,这个报告得出来的结论是什么,中国就像一条破船,幸运的是它遇到了几个比较谨慎的皇帝,所以这条破船还没有颠覆,只要遇到一个比较差的皇帝,这条破船马上就会粉碎,他写这个报告,到鸦片战争不到50年,这个报告奠定了英国决心有朝一日和中国打一仗的基础,他的结论是中国比欧洲落后三到四个世纪,那么中国落后这三四个世纪,其中我想有一半,由于康雍乾三帝一百三十多年所造成的,我想说得极端一点,我们一直到现在,还在替这三位皇帝还债还没有还清,因为我们现在GDP的总量,占全世界是3.4%只相当于1880年或者1870年左右中国在世界上的比重。

我想问一下周教授,中国文人在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他们有许多优秀的地方,但是是不是也有许多的历史局限性。

中国知识分子当然自古以来因为学而优则仕,读书为了做官,他对朝廷有一种依附性,这是不言而喻的,当然应该讲在中国古代社会这种依附性中国古代这种文明和进步是离不开朝廷重用文人,朋友们如果有兴趣,你将来去读一些有关文化史的著作,你会发现,中国古代为什么四大文明只有中国没有中断,这和中国古代这个科举制度中国对文人的重视,选拔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科举制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全世界是最进步的,最先进的,不过是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它的落后性越来越发展,而欧洲呢,文艺复兴以后,它的进步性越来越突出了,分道扬镳了,那么中国文人呢,他本身呢,身上确实他有他的弱点,但是也有他许多宝贵的品质,而这种宝贵的品质在20世纪越来越得到重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引人瞩目的成绩,很重要一条就是因为咱们的领导人,充分认识到知识的价值,知识分子的价值,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说我们现在这个环境不存在缺点,不存在继续改进的地方,不,不是,但是,我相信,我们这个社会一定会越来越好,中国知识分子的作用一定会发挥得越来越充分,因此我们的国家肯定会非常有前途,因为,很重要一点是因为中国世世代代具有一批就是像鲁迅所讲的,中国的脊梁这样的知识分子。

我记得好像是英国艺术史专家叫贡布里希,他就强调,所谓历史,我们同历史的事件人物等等站在今天的角度跟他去挂钩,那么今天周先生实际上就是在这儿,把这个钩挂在了康雍乾历史的时期,然后周先生从当代性上去评估康雍乾盛世所具有的史学价值,学术价值,以及思想上所带给我们的启迪吧,周先生提出了并且肯定了康雍乾的一些盛世的真相,比如说固定了疆域版图,增强了民族凝聚力等等,那么另外周先生最极力地反对的,并且由这一点来说明康雍乾不够盛世的提法的,就是禁锢思想,在我们今天以这样一种很好的环境,能够请周先生来,这说明我们现在已经是空前的开放了,江总书记讲了三个代表,里边特别要提出来,共产党是代表的先进的文化,那么我想这一点文化某种程度上首先也是生产力,也是生产力的一部分,另外也就特别强调了,就是我们要尊重知识,尊重思想,弘扬科学民族的学术精神,和学术的操守,文人也要有更大的空间,来抒发自己的这种思想理想和情怀,周先生今天就是在这样做,今天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32#
 楼主| 发表于 2023-4-20 11:25 | 只看该作者
《正说和珅》发迹之谜

主讲人简介
纪连海,北京师大二附中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西城区学科带头人,西城区兼职历史教研员。1986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8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首届历史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班结业,2001年首都师范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专业毕业。1999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长期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与人合著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必修)〉教师教学用书》、《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案》、《中国古代史教案。全一册》、《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案》、《新教材典型题例详解。高中历史。全》、《高考历史总复习指导》、《高考真题精讲巧练。历史》、《高三热点测试金卷。历史》、《2005高考训练营。榜中榜课。历史》、《学习。探究。诊断》、《高二文综寒假作业》、《暑假作业。高二文科综合》、《高中历史。课外练习。选修》、《初中世界历史练习册》、《初中世界历史课外练习》等书。还是中央电教馆聘请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成员。多次在《现代教育报。高考周刊》、《考试》杂志等报刊上发表文章。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中国王朝历史上,史无前例的贪官,他的家产是清王朝15年国库收入的总和。这是一个中国官吏史上创造记录的官员,他一人同时兼任清王朝数十个重要官职,这就是清朝乾隆年间,极富传奇色彩的第一贪官——和珅.然而,没有人会想到如此显赫一时的和珅,却出身贫寒,生活潦倒而困苦。那么,他究竟是凭借着怎样的手段,最终爬上了权力的巅峰?又是什么让他如此疯狂的贪污敛财,最终葬送了性命?北京师范大学二附中纪连海教师,将与我们一同回顾和珅的人生轨迹,再现这位清朝第一贪官真实的心路历程,揭示他的发迹之谜。

全文

和珅原名善保,和珅姓什么呢?姓“钮祜禄”,这是一个满洲人的姓氏。他在1750年出生,1750也就是乾隆十五年,也就是说和珅出生的时候,乾隆都当了15年皇上了,他出生在哪儿呢?出生在西四,西四北头条,那个时候不叫西四北头条,叫什么呢?叫驴肉胡同。和珅1750年就出生在这儿,后来人家和珅发了,发了以后人家就不在这儿住,就搬了,搬到哪儿去?搬到北海的北边,前海的西边,后海的南边,他选择这么一个三角地,北海、前海、后海,正中间,建了一个特别豪华的别墅,他就在那儿住。这个地儿就是现在我们的柳荫街,在北京市十三中对面。有人说,不对,这不是恭王府吗?对啊,这就是恭王府。和珅后来不是被抄家了吗?这个产业后来就落到了恭亲王奕訢的手里,所以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恭王府。诸位,下次再去参观的时候,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看看那里面建筑大部分都是和珅建造的。

清朝刚刚建立,入关的时候,和珅的祖先因为跟着清太祖清太宗不断打仗,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给和珅他们家留下了一个世袭的职务。也就是说和珅只要一出生,他将来一当官,就会当一个什么官呢?就会担任这个职务,这个职务就是三等轻车都尉,都尉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连长。轻车都尉是一个什么官?现在咱们军队有步兵,有骑兵,现在的骑兵没有了,过去有骑兵,过去有步兵,有骑兵,还有什么?还有车兵,有马车,这个三等轻车都尉就是一个管理车兵的连长。这是一个世袭的职务,是和珅的祖先给他留下来的。有的观众就会有这样的问题,依您这样一说,和珅他将门之后,对啊,他家可以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是啊,没错啊,要搁您这么说,和珅家的富有还在后面呢,等到他的父亲,常保在位,常保活着的时候,曾经因功担任过一个官,叫福建都统,都统这是一个什么官?举现在的例子,福州军区司令员,官不小吧,和珅衣食无愁啊,他缺钱吗?他不缺钱,他不应该成为贪官。别着急,他在家迅速发生了变化,倒霉的事还在后面。

和珅三岁这一年,他家发生了一大变故。他的母亲在生和珅的弟弟的时候难产死了,他弟弟活了,和珅的母亲却死了。紧接着,在和珅九岁的时候,他家又出了一件大事,天塌了,和珅的父亲因病去世,死在福建都统任上。九岁的和珅无父无母,说孤儿吧,还不对,为什么?那个时候的家庭和咱现在还不一样,咱们现在都实行一夫一妻制,那个时候不是,大官家谁家没有三妻四妾,和珅的父亲常保也是如此,三妻四妾。是和珅的母亲死了,是和珅的父亲死了,但是和珅父亲的三妻四妾还在,你想想和珅再要钱跟谁要去?咱们给起个名吧,跟自己的姨要去?人家不是没钱,有钱,有钱也不能给你和珅啊。人家总得把钱花在自己的儿女身上吧,你想想,可怜的和珅兄弟两个人,从他父亲死以后,他过的是什么日子,非常悲惨。九岁的一个孩子,要承担如此重担,生活的重担。他在心理能不发生变化吗?肯定要发生变化。和珅变了。

由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个少年老成的孩子。和珅知道,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今后就只能靠自己了,靠别人是不可能了,只有靠自己才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靠自己,九岁的孩子,改变自己的命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搁我们谁身上也很难。

少年时代他逐渐地成长,在这个时期,他天天盼望,做梦都想到一个什么问题?哪天,我见到皇上就好了,我要见到皇上,凭我的才能,一定能够赢得皇帝的青睐,皇帝一定能够赏识我。可说呢?您连爹都没了,还见到皇上,哪就那么容易。别说,和珅他还真就见着皇上了,而且皇上一看他,一眼就相中他了,这个话是打哪儿说起?话还得从和珅上学谈起。

和珅无父无母,还上学,别说,不但上了学,还上了一所很好的学校,1759年,他九岁那年,他上了北京的一所最好的学校。这所学校办在哪儿了?办在紫禁城里了,紫禁城里还有学校,诸位没听说过吧,紫禁城里有一所学校,就是今天咱们故宫,从故宫西华门一进门,路北有一个宫殿叫“咸安宫”,这就是故宫里面惟一的一所学校。咸安宫官学。学校要办到紫禁城里,您说相当于什么地位?用现在一句话讲叫国家级重点中学吧?这个在咱们北京有没有?有啊,北京四中。和珅念的这所学校就相当于北京四中。非常有名气的学校,这个学校管理非常严格。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是翰林,教书的先生们绝大部分都是翰林,极少数不是翰林也是学有专长的人。

有的人就会有疑问,和珅爹都没了,妈也没了,上这么好的一所学校可能吗?他别是走后门了。九岁的孩子让他走哪个后门啊?

有人说,这个学校不是宏志班吧,不是,这个学校就是富家子弟的学校。

他怎么上的?别说,您不懂了吧,和珅先上的学,他父亲后死的,在同一年,和珅上完学,结果刚一上学,和珅的父亲就死了,他已经到了这个学校了,没托任何人,他就在这个学校读书了。第二个问题,他在这个学校能不受到排挤吗?他能适应吗?人家却有钱,他要钱没钱,要权没权,他在这所学校能够适应吗?您别说,一开始和珅还真很不适应,也真的有人排挤他,说有一天,和珅的一个同学,同班同学写了一首诗,这个诗是骂老师的诗,讽刺挖苦老师的,这首诗写完以后底下一题,和珅题。说这首诗是和珅写的,这个学生坏,掉头找老师,刚一上课来,马上从座位上下来,老师给您一条,这个和珅写的。他不但写,还给和珅栽赃,老师一看很生气,不容分说,拿起戒尺这么宽一条,寸宽,一尺长,戒尺,拿起戒尺朝和珅一通乱打,调查都不调查。老师,和珅心里知道,这样的老师也不敢得罪这样的学生,戒尺一下下打在和珅的身上,也一下下打去和珅的良知。和珅知道,自己在这所学校就只能忍着,我将来要出人头地,我现在的任务是学习。我不能够与这些人对抗。我得笑,人家打我,我也得笑,否则的话,我怎么改变自己的命运。

和珅在这所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别人所不具备的知识。除了这个知识应该包括两部分:一个是本民族的知识。和珅是满洲人,在这里我要提醒一下,那个时候没有满族这么一个概念,叫满洲人,和珅是满洲人,他得学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吧,他得学满洲人的语言和文字。除了这个之外,这所学校最主要的应该是教这个,他这个学得很好。除了这个之外,他还学到三方面的知识。

第一方面,汉人的著作。
汉人的著作,我们得给它分类,用《四库全书》的分类方法,一共有四个方面:《经》、《史》、《子》,《集》。《经》,儒家经典,儒家的经典,五经,四书五经的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史》,二十四史都得学,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另外还要加上《资治通鉴》,这是史。《子》,春秋战国之际,诸子百家的著作,包括《老子》,《庄子》,《庄子》也叫《南华经》,《老子》也叫《道德经》,包括《韩非子》,《孟子》,《荀子》,这都是《子》。此外还有《集》,汉赋,乐府诗,唐诗,宋词,元曲,元明小说,这都是《集》。汉人的文章浩如烟海,汉人的学问学也学不完。一个满洲人,和珅无父无母,在这所学校他爱看这个,特别喜欢学习汉人的文章。我们可以想,这在当时的社会是多么的不容易,太难了。汉人的著作对于满洲人来讲对于满洲统治者来讲,无疑是非常重要,因为毕竟中国汉族多,以汉族为主体,满洲人要想统治中国,就得学习。统治者明白,但是统治者下面那些官员他们明白吗?当着好好的官,我去学汉人的著作,太难了,他也不愿意学,我不学不一样吗?你看,清朝从一入关就开始科举考试,一直到1905年取消科考,每三年就得有一批进士,您翻翻《清史稿》,考中进士的满洲人有几个?两巴掌,十个以内。没有人考这个,他不学,不是说满洲人脑子不聪明,我学那个干嘛,我就不学我一样为官,这个天下是我们满洲人的天下。在乾隆朝,能够考中进士只有一个人,阿桂,只有一个阿桂,非常有名气的一个人,后面我们会说到这个人。你看,和珅他学习汉文,学得非常认真,比别人都认真,特别喜欢学儒家经典。这就为他以后升官作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方面,他学习的是少数民族的语言。
他自己就是少数民族,不算满洲人语言文字,和珅还学了什么呢?蒙古语、藏语,诸位咱谁会?会蒙语,会藏语,汉人有几个?你看看人家和珅有心没有,蒙语、藏语这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对于满洲人的统治更重要,比汉语还重要。满洲人毕竟是少数民族,他要统治汉人,他必须和蒙古族人,藏族结盟才能够统治,统治者非常明白,号召满洲人学蒙语、学藏语啊,可是谁听皇上的,没人听,甭他们不听,汉人也不听。一是学太难,二我不学不一样当官吗?汉人不学也不一样当官吗?我就学九本书就能当官,四书五经,我就可以为官,我学它干嘛。从这儿我们可以看,你别看和珅年纪小,是不是心眼比别人多,他的学问比别人大,他太清楚了,太清楚这个社会需要什么。

和珅是个有心人还表现在他的第三个学问。他不光学汉语了,不光学蒙语、学藏语,他还精心研究乾隆的诗作文章,到处模仿乾隆的笔迹。

这学校里不教这个,你看哪个学校教乾隆的诗作、文章,开一门课,没有,从来没有。但是人家和珅学,特别喜欢学,自己一到休息的时候,满世界找,找乾隆的诗读,找乾隆的字模仿。和珅知道,这个是他将来万一万一要遇到皇上,攀谈两句的时候我有得说,我对皇上非常了解,谁能比我更了解?您说就把刘墉叫过来,把纪晓岚叫过来,他能对皇上这么了解?他能比一个孩子更了解乾隆吗?他不能,不可能的事。和珅他能做到。从这儿咱们可以看,一旦和珅要是碰见了皇帝,皇帝肯定喜欢他,这还用说吗?可是他哪儿碰去,皇上就那么好碰?皇上天天上街,您往那儿一转,太难了。但是和珅准备好了,已经准备好了和皇帝接触,现在差的就是机会。

和珅在上学的时候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这个人叫英廉,英廉。英廉这个人他的儿子和儿媳妇在他活着的时候就死了,英廉他们家人口特别单薄,只有英廉和他的孙女。英廉的后代只有一个人,他的孙女。英廉当时是一个特别大的官,官位很大,在朝廷里面咱不敢说说一不二,但是也是一个非常有本事的官。英廉担任的官职是什么?是刑部尚书兼直隶总督。刑部尚书是一个什么官?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三个的机关的最高头目,最高领导人,一个,他一个人身兼三任。这个是他的一个官职,他还有另外一个官职,直隶总督,直隶总督相当于什么官职?相当于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的党政军一把手,这是英廉。

英廉他是刑部尚书,就在紫禁城里转,天天见到皇上,总得到西华门看看,因为他只有一个孙女,所以他就特别地注意,我这个孙女将来嫁给谁呢?天天为自己孙女的前途担忧,经常到咸安宫官学,去转。转来转去他就看出来,和珅是一个好苗子。将来我的孙女就嫁给和珅这样的人。为什么?他看中的就是和珅的老成持重,稳重,看重的就是和珅的聪明,机智,工作能力够强,喜怒不形于色,看出来这些品质经过他的了解,他清楚,和珅在这里不光是知识丰富,他还能力也很强。和珅在与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从来喜怒不形于色,跟人接触惯了,自己无父无母,只能这样。而且和珅天天观察老师,观察老师的言谈举止,我到底看看老师是什么样。经过他的观察,洞察力有啊,老师也就那么回事,献媚讨好的手段也是从老师这里学到的。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谁是发现和珅的伯乐?英廉。英廉等啊,盼啊,好不容易盼到和珅18了,能结婚了,赶紧就把自己的孙女儿嫁给和珅,你可别跑了就给我当孙女婿,你可千万别上别人家,和珅这么一个孩子,还得到人家疼,得到人家爱,这一点对于日后和珅的贪婪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你一个要钱没钱,要权没权的人,人家那么大的地位,把他孙女给你了,所以和珅日后照顾他的夫人,照顾英廉的孙女照顾得特别好,夫妻感情很好,为她我也得满世界贪污去,我得在她面前证明我很有本事,你要什么我都能给你,虽然人家没要,但是你得给啊。这个是和珅结婚了。

结婚以后第二年,他就参加科举考试了,结果没考上。什么也没考上,连举人都没考上,观众又会问您不是说了半天和珅这么大学问吗?怎么没考上呢?搁您您也考不上啊,您见哪年高考考过说乾隆爷的笔迹是什么样的?乾隆爷写过什么文?这文章什么意思?见过吗?没见过。您见过哪年高考,那个时候科举考试考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他这都不考,他学的赶上当时的科举考试不考,当时的客居科举考试考什么?九本书,一个是四书,一个《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还有一个是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就九本书,而且考这九本书,就考朱熹为这九本著的注,别人的都不算。像和珅这么一个博览群书的人,您说在当时的考试制度下他能考上吗?他考不上,他学问太多,知识太渊博,当时科举考试考的面太窄了,和珅不适应,没考上,和珅就放弃了,我还不考了呢。我考他干嘛,我不考一样为官。

在当时,你如果是汉人不考试当不了官,你必须通过科举考试熬出来,到了举人您就成老爷了,您就可以当官了,到了进士您就可以当大官,那要是状元就更可以当大官。但是满洲人不一样,他有两种当官的渠道:一科举考试,二,祖上的功绩,凭借祖上给自己创下来的基业,直接就可以当官了,像和珅的祖上就给他留下了一个三等轻车都尉的官,和珅将来只要一当官,就从这当起,别说,他当年没考上,他立即就工作了,参加工作了,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三等轻车都尉。也没劲,过了三年,换了,不当这个官了,当什么官呢?当上了一个皇家仪仗队的成员。有人说,皇家仪仗队?那得有点儿才啊,起码会点武功,还真会,和珅还真会武功,家传。满洲人谁不懂点武功?那个时候,关外的民族,不懂点功夫很难。皇家仪仗队除了会武功之外还得会点别的吧?还得长得漂亮吧。您不漂亮,皇上天天看着这个人很恶心,您看我就去不了。人家和珅就可以去,从这儿我就想起,现在影视剧中播出的王刚主演的和珅,人家和珅长那个模样?那个王刚主演电视剧,演谁合适呢?纪晓岚,演他合适,又黑又胖,胖得直喘啊,演他合适。人家和珅也是当时号称满洲人第一俊男,长得很酷的。皇上喜欢的人能长得丑吗?所以这个时候和珅就当了这么一个官,皇家仪仗队的成员。

当仪仗队成员当然管的事比较多,但是很多的他的同伴就知道了,不是个好活,谁都清楚什么叫“伴君如伴虎”,在那个时代稍有不慎,身首异处,死了,说话办事得特别注意,千万被惹了皇上不高兴,每个人在皇上面前都唯唯诺诺,小心谨慎,一让皇上一看就恶心,和珅不那么想,我在皇帝面前就大大方方的,该说就说,该笑就笑,和珅跟所有仪仗队的成员想法都不一样,就是这一点让他引起了皇帝的注意。和珅很快地就开始接触到皇上,接触到皇上以后他就方便了,每天都可以看得见皇上,虽然皇上没看见他。话说有一天,正好赶上皇上做在车舆中在外面游玩呢,游览春光,踏青,突然之间有一个侍卫急匆匆跑到轿子前面,说了一句话,云南急信,传来急信,缅甸要犯逃脱,一个罪犯跑了,跑缅甸那边去了,越过边境,跑缅甸去了。当时皇上很生气,说了一句话,这个话是《论语》里面一句话:“虎兕出于押,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虎,老虎,兕,犀牛,雌的犀牛,母犀牛,出于押。老虎和犀牛给关起来,跑了,这话的意思是什么?老虎和狮子、犀牛都从动物园里跑出来,你们家藏的上好的宝贝让人给毁坏了,不但宝贝毁坏了,连盛宝贝的盒子都毁坏了,谁的责任?您想想,乾隆爷手下这么多人都是仪仗队成员?谁懂,谁也不懂,即使懂敢说话吗?不敢,剩下的只是惊惶失措,只能跪着。皇上生气了,咱老实点儿。这皇上还真生气了,连问三句谁之过,和珅一看,没人言语,我来。和珅回了一句,也是《论语》里面的一句话,是“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什么意思?谁的责任?守卫的责任。

乾隆一听,谁在说话?和珅说,奴才,过来说话,就过来了。过来以后皇上问,你读过书?读过,在哪儿读的?咸安宫官学,紫禁城里的学校?然后我考你一段《论语》,你给我背《论语》中的某一篇。人家和珅不打磕巴给背下来,你再给我讲一遍什么意思?人家又讲下来。皇上一想,全才,文武全才,我没发现这里还有你这么一个人物呢?升官,赏,和珅升官了,不再担任仪仗队成员了,担任什么官职?贴身保镖,皇上的贴身保镖,那就文武全才。你想,您要是皇上您会不会提拔和珅,您也得提拔和珅,我们可以想一想,那个时候清军入关多少时间,120多年,小130年了,那满洲人还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不是,它已经朝着下降的趋势在走,而统治上层的人,后来,很少有人愿意学汉语,汉民族的语言文字,汉民族的经史子集,在众多的人当中有和珅这样的,在满洲人绝对文武全才,汉人有没有差不多的?少,汉人的文才应该有比和珅强的,但是武将呢?武功呢,差点,即使汉人和满人都是文武全才,您说乾隆爷他用谁?这不明摆着的事,他要用和珅吗?

二十几岁的和珅发迹了,一发而不可收拾,那他的官职就多了。26岁的时候和珅当了两个官,一个是军机大臣,军机大臣相当于什么啊?相当于国防部长,26岁。担任国防部长。26岁的时候他还担任另外一个官,什么呢?内务府总管大臣。内务府总管,相当于什么?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这是26岁,等到28岁的时候他又升官了,担任了户部尚书。户部主管天下钱粮,相当于什么?财政部部长,相当于财政部部长,户部尚书,28岁。前面的官还继续当,不是说就换了新官,旧的就不当了,我说的后面都是。28岁除了担任户部尚书以外,又加了一个官,御前大臣,御前大臣相当于什么?国务院副总理,还没完,28岁还有一个官,还担任了理藩院尚书。清朝的时候没有外交,他把所有的少数民族来朝,外国人来都归一个机构管,凡是从陆路过来的都归一个机构管,理藩院。理藩院尚书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叫什么?民族事务部长兼外交部长。和珅28岁,6个官。他的官还没到头。29岁的时候他又担任了兵部尚书,这是一个什么官,相当于军队的四总部部长,29岁,这个官本也许是兼差。别着急,32岁的时候又兼任了吏部尚书,吏部尚书,“吏”就是官,管理官的那个部的尚书,相当于什么?人事部长,组织部长。从26岁到32岁,几十个官,几十个部门的第一把手,都归和珅一人。

那有的观众就会问了,乾隆用人是不是太过了,见到文武全才的人就把所有的官职都给他,您还真说错了,乾隆给他的官职,让和珅担任的官职还都非和珅不可,咱们只举一个例子,因为详细内容咱们将在第三讲里说。

咱们这里先介绍一个例子,说有一年,乾隆皇帝准备过七十大寿,大家都在准备,都在忙,结果就在又忙又乱的过程当中从西藏来了一匹马,马上有一个人,飞马来报,六世班禅亲笔书信。乾隆打开一看,一个字词也都不认识,当时满朝文武大臣所有人都在这儿,谁来读,没有一个人能明白,真是没办法了,乾隆从别处现把和珅给叫来,让和珅来,这活只有和珅能干,和珅一到这儿一看,什么文章,我告诉你们,就是您不要过七十大寿吗?六世班禅准备亲自前来祝寿,而且带100多个喇嘛给你祝寿,祝您万寿无疆。那您说这理藩院不归和珅管归谁管,归谁他也不懂啊,甭说这个,诸位要有兴趣,您看一看,清中期有一个人,英国人来中国,要求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结果被咱给回了,那个英国来中国的人叫马戛尔尼,当时接待马戛尔尼的就是和珅,据理力争,最后直把马戛尔尼礼送出境,和珅真是一个全才,其他的每一个官职,担任这个官职都有他的来源,都是因为他的确有才。

和珅真的发迹了,一发而不可收拾。和珅终于可以实现他的愿望。

一旦贪婪的欲望能够成为现实的时候,谁也摆脱不了。和珅也摆脱不了他贪婪的命运,也正是因为如此,和珅最终也摆脱不了他被杀的命运。

233#
 楼主| 发表于 2023-4-22 12:59 | 只看该作者
《正说和珅》敛财之谜

主讲人简介
纪连海,北京师大二附中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西城区学科带头人,西城区兼职历史教研员。1986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8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首届历史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班结业,2001年首都师范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专业毕业。1999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长期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与人合著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必修)〉教师教学用书》、《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案》、《中国古代史教案。全一册》、《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案》、《新教材典型题例详解。高中历史。全》、《高考历史总复习指导》、《高考真题精讲巧练。历史》、《高三热点测试金卷。历史》、《2005高考训练营。榜中榜课。历史》、《学习。探究。诊断》、《高二文综寒假作业》、《暑假作业。高二文科综合》、《高中历史。课外练习。选修》、《初中世界历史练习册》、《初中世界历史课外练习》等书。还是中央电教馆聘请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成员。多次在《现代教育报。高考周刊》、《考试》杂志等报刊上发表文章。

内容简介
和珅在当政的短短25年里,就聚敛了如此难以想象的钱财,在惊骇之余,我们不禁要问:和珅究竟有何手段,竟然在乾隆皇帝眼皮之下,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清朝几乎15年的国库收入卷入私囊?且看他空前绝后的四大敛财手段。那么,他的庞大家产究竟有着哪些奇珍异宝?他又有着怎样非凡的手段,竟然可以创纪录地攫取如此让人瞠目结舌的钱财?北京师范大学二附中纪连海教师,将与我们一同清点和珅蔚为壮观的家产,曝光他疯狂敛财的隐秘手段,并探究这位清朝第一贪官真实的心路历程,揭示他的贪婪之谜。《百家讲坛》正在播出!

全文

这一讲我们给大家介绍,和珅贪婪的原因和他敛财的表现。我们继续来分析一下。

我这里有一组数字,来源于清末一个著名的外交家,清朝一个著名的外交家薛福成,他写的一本书叫《庸庵全集》,他这《庸庵全集》里面专门有一节,这一节的题目叫《查抄和珅家产清单》,我给大家念一念,看看和珅家被抄的时候,他们家有多少家产。

房屋3000间,田地8000顷,银铺42处,当铺75处,赤金60000两,纯金,大金元宝100个,有人说才100个,我没说完,1000两一个,100个,多少,十万两;小银元宝56600个,这也不多啊,100两一个,566万两。还没完呢,这还只是九牛一毛,接着念。银锭900万个,900万个,洋钱58000元,制钱150万文,铜钱,150万文。还没完呢,吉林人参600余斤,玉如意1200余柄,皇上家有多少?他们家有1200余柄,珍珠手串230串,还有珍珠,您那珍珠不算,我说的珍珠是桂圆那么大的珍珠,人家记的就是桂圆大珍珠,10粒,大红宝石10块,大蓝宝石40块,看来还是红宝石值钱,银碗40桌,咱就算一桌10个,谁家一桌才摆10个啊,银碗40桌,珊瑚树11支,每支都一米以上高,那时不是这么记的,三尺有余,珊瑚树11支。还有,纱缎绸罗,绫罗绸缎,做衣服的料子,一共有14300匹,毛呢哔叽20000板,狐皮550张,貂皮850张,还有其他的皮又各种粗细皮56000张,铜器和锡器361000件,名贵瓷器10万件。还有床,什么床,成炕的床,满炕就是一个床,一张床,什么床,金子做的,镂金八宝炕床24座,西洋钟460座,四季好衣服7000件,家人606名,妇女600名。查抄时曾经把和珅的家产编为109号,其中26号已估价的价值多少钱呢呢?价值两亿六千四百万两白银,还有83号没估价。如果按我们估价的再一算,又应该有8亿多两,那也就是说和珅的家产一共有多少,一共有11亿两,11亿两是一个什么概念,还真不好说。

清朝每年的国库收入7000万两,11亿,什么概念?15年清朝的国库收入,和珅当政多少年?25年不到,他自己家产多少?15年清朝的国库收入都给他了,太能贪污了,太有钱了,这么多钱怎么弄来了,你搬也得搬一会儿吧,清朝国库15年的收入让您搬也得搬会儿,他哪弄的啊,有的人就问我,原因是什么?是不是清朝的制度有问题?您别说,清朝的监察制度没问题,问题在于什么,我举两个例子,咱们上一讲说了,这和珅担任户部尚书,管钱的,还担任一个什么官啊?管官的官,监察部长也是他,他自己贪污又自己查,您说能查出来吗?不是制度问题,他利用了乾隆皇帝对他过度信任,这才是他能够敛财成功的秘诀。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招,受贿。

他受的贿,跟别人不一样,有的人给你钱,行贿,他是被动的。的确和珅受贿都是人家主动给他钱,而且特别愿意、特别高兴,高兴给他钱,为什么呢?我们可以想到,您作为地方官员,您作为一个小官,你要想升官,怎么升啊?要千方百计地去找门路,打听消息,看看上面有什么动静?我应该怎么做啊?所以那时候不净见这些人吗,地方官员勾结,巴结太监,为什么勾结巴结太监啊?太监挨着皇上,他好见到皇上啊,一见到皇上,皇上一句话就知道,哦,我该怎么做了,所以历史上这种事多了。何况和珅?和珅几十个官职于一身,从他那儿一不留神跑出一句话是不是自己就可以升官了?所以很多人都特别愿意给和珅送礼,这个送礼而且还能够立竿见影。您升官了,和珅我告诉您一句话,您升官了,您升官之后,您赚大钱了,您能不回报我吗?您肯定回报我和珅,和珅就这样赚钱了。
咱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说的是有一个叫国泰的人,我查了一下,史料里面都管他叫国泰,实际上姓刘,汉军籍,应该有姓,但是没人说。国泰这个人呢,当时当特别小的一个官,泗阳县令。泗阳现在在微山湖底下,找不到了,泗阳县当时在山东,他就当泗阳县令,当县长。官太小了,后来想办法,不行,我得升官,主动就给和珅送礼,结果和珅就记住了,国泰这个人。说1780年,乾隆皇帝第五次南巡,和珅抓住机会了,马上给国泰写了一封密信,信中说,今年某某时,某某月,某某天,乾隆第五次南巡开始,乾隆一生有六次南巡啊,第五次南巡开始,我估计他今年肯定要去泰山祭天,还肯定要去孔庙祭孔,祭祀孔子,孔府、孔庙、孔林。然后他从山东奔江苏那边走,那这路上必然会经过你的泗阳县,在你泗阳县他不会跟你这儿住,你要想让他跟你这儿住怎么办,他又不进县城,他就走大道,我算计着,乾隆爷从你县哪儿过呢,县城正东边,50里地,那个马路边上过,你要有心你在那儿给我修一个行宫,给皇上看,修得好看一点,要修得跟世外桃源一样,不能跟北京城一样,北京有的宫殿你那儿也有,皇上看了还不烦,你得修得有点变化。国泰闻讯立即招募全县的能工巧匠开始修,修好了以后开始晾屋子,晾房子。

转眼乾隆帝1780年真的动身了,真就南巡了,他这一动身南巡,还真的祭完了孔庙,祭完了泰山,祭完了孔庙还真就过了泗阳县,在马路上,就听着,因为他在马路边上,很小的道,四周都是土地,也不挨着县城,就听着潺潺流水之声,好像这儿怎么那么好啊,瞧瞧然后和珅就引着皇上,您看是不是那边有什么动静?瞧瞧,和珅就把他引到宫殿里面去了,乾隆爷一看,这么高兴,哎哟,世外桃源,太好了,谁修的?和珅说,这个县的地方官叫国泰,您想召见他吗?召见,马上叫过来,乾隆爷就让和珅把国泰给叫来了,国泰早跟和珅串通一气了,所以面对着皇上说话滔滔不绝,问一答一,答得非常好,和珅在一旁敲锣边,国泰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皇上还不升官?乾隆爷一高兴,立即降旨,升国泰为道台,不是县长了,是什么了,道台就相当于地级市的市长,当官了,市长。您想,和珅一封信,国泰从县长当市长了,花的谁的钱?花的政府的钱。讨谁的高兴?一个人高兴,皇上高兴啊,您想想,这个和珅没费劲。所以有了这件事,国泰立即从家里卷了20万两白银送给和珅,感谢和珅.他应该感谢,别的投靠和珅的那些人,没有投靠和珅那些人,谁不动动心眼。哎呀,瞧人家国泰,命多好,和珅一句话,我也赶紧送礼去吧,送了礼明天也许我就升官了。和珅家门口门庭若市,他能不发吗?这就是和珅发财的第一个,受贿,发人情财,合法的,你想想对不对?和珅给国泰出主意的时候他没想国泰给我多少钱,我就是白给你一个主意,正好皇帝从那儿过,捎带手,你干好了是你的功劳,干不好跟我没关系,讨皇上高兴就升你当官,皇上升你当官,你就得感谢我,就给我钱,这种受贿应该说在当时没有人责怪,这谁都觉得理所当然的,在当时的社会里,和珅这种做法是很正常的,现在不见得了,不是那样。这是和珅敛财的第一种手段,受贿。

和珅敛财的第二种手段那就是贪污了。

说起贪污,那你怎么贪污?你得利用职权进行贪污,和珅最容易贪污的职权是什么?财政部长,管钱的,和珅在户部任上,28岁就担任户部尚书,一直担任到49岁,21年。那你说,他要利用这个职权得贪污多少?所以和珅可以利用这个职权进行贪污。诸位,我说的是可以,不是说必须。为什么呢?我查了,查了正史,满清朝的正史没有一个史料,没有一段史料证明和珅在这个官职上贪污过,没有。有的都不是正史,都是野史,说他怎么怎么贪污,编的故事编得可好了。我其中看到一个最能证明他贪污的野史是这样说的,您听听他贪污过没有,说野史上说,北京城当时只有一个税关,只有一个关口,在哪儿呢?崇文门。进进出出的人你到这儿都得上税,上税的人包括几部分:一部分商人在这儿上税,一部分官员得上税,还有一部分,你上北京,三年考一次试,三年考一次进士,举人考进士你得上税,这三部分人上税。有人说我也是商人,我就卖菠菜的,那不上税,不算,小本生意不用上税。刚才咱们这三部分官员、商人和举子们得上税。那你官越大,上的税越多,这是崇文门税关。咱们谁都清楚,北京崇文门的税官那最肥差,再肥也不会肥过这儿,乾隆皇帝对别人都不放心,我这个角我给别人,别人都贪污去了,满朝我瞧瞧,也就和珅,还值得我信任,让他干吧,和珅就担任了崇文门税关的头。

有一天,山东的布政使,布政使就相当于省长,山东省省长从山东进京,你那阵儿当官,隔三五年你都得来北京一趟,见见皇上,考问考问你,瞧你干得怎么样?这一年正好赶上他来了。山东布政使叫什么名呢?叫陆中丞。这么一个人,他从山东任上来北京,他还不知道北京的规矩,所以到崇文门一进来,人家不让进,你交税,我没钱,我哪儿有钱啊?没钱不让进。没办法,人知道他是官,官不让进,官想进就得交钱,他一想,算了,把官帽放旁边,官衣脱了,我一个老百姓,那是我家人,他带了三个人,把衣服脱了,把帽子脱了,让两个人给我看着,把被子搁那儿,褥子搁那儿,有人说还有被褥?对啊,那个时候外地进京的官员,你都得走驿路,你得走固定地儿,有驿站才能住,驿站里面提供马匹,不提供被褥,你进京你就自己背着被褥来,所以陆中丞把换洗的衣服,把被子、褥子、官衣、官帽都搁旁边了,自己一个人这回我进去行了吧,我就是老百姓一个,要钱没有,我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人家没法,给他放进来了,进来以后,跟别的大臣借衣服,借官衣、官帽,借被褥,他也总得有俩朋友,这样算是见了皇上。

我看到的,和珅在户部尚书任上贪污的事,这个是最典型的。所以我看完这段,我就有几个想法,我觉得,这件事不能证明他贪污。

第一,在户部尚书任职,和珅贪污过没有?史料,正史上没有,这是野史,野史首先不可信。第二,即使这件事是真的,也不能证明他贪污了,不但不能证明他贪污,也不能证明是他属下贪污,为什么?收税,这个税拿自己家去,没有证据证明,说他拿自己家去了,野史里面都没说。第三,即使他的属下贪污了,这也不能证明和珅贪污了,顶多给和珅一个什么罪呢?就是用人不当,用人失查,承担连带责任,和珅不是直接责任,所以我说这个叫什么,是可以贪污,但是并不能证明他的确是贪污了。

除了户部之外,和珅还掌管着一些和钱有关的职务,比如内务府的几个门脸,一个内务府的粮库,你说皇上家一顿饭吃多少粮,有人统计过吗?今天运十吨,十吨吃几天,不知道吧,运没运进和珅家谁也不知道,粮库,内务府的粮库,和珅是内务府总管,这个咱们前面介绍了,这是第一个管职。

第二个,内务府的绸缎库。咱们刚才听说和珅他们家那么多东西,哪儿的?内务府的。皇上穿衣服有数吗?皇上做多少衣服有数吗?没数,皇上家跟我家不差不多嘛!皇上家装不下,拉我们家,内务府的绸缎库,要不他们家怎么那么多东西?还有内务府的颜料库,那阵的衣服,丝绸都是一个样式,没有色,你得单上色,颜料库。还有,他还管一个地,什么呢?圆明园的茶膳房,皇上经常到那儿度假去,那儿得有茶叶吧,得有膳食吧,也得有一套,故宫紫禁城里有的一套,圆明园都有一套。还有选办处,选办处是什么,大宗物品购买,皇上家需要置备点什么大件东西,大宗物品购买就归这儿管,大宗物品,那钱就多了,这是一个管职。

还有上驷院,皇上家有多少马,马得吃马料,对吧,上驷院,也归他管。太医院,皇上的医生一个月给开多少工资也归他管。还有御药房,医生是医生,药房是药房,御药房也归他管。你说皇上真相信和珅,能贪污的职位都给和珅了。除了这个官还有一些不应该归他管的官,不应该归他管的职务也让和珅给逮着了,什么呢?工部,工部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什么?建设部。你哪儿有比给建设部更能见到更多钱的,建设部,建设部当时的工部尚书是谁呢?阿桂,阿桂比和珅大好几十岁,人家阿桂是清朝鼎鼎有名的进士,那在清朝里面少有的几个人,进士。阿桂最看不上和珅这么贪婪,太能敛财了,天天想弹劾和珅,人家和珅不那样,你想弹劾我,我天天见到皇上我就说,朝中第一大功臣是谁,阿桂。我天天在皇上面前说你是好人,您最信得过的人不是我和珅,应该是阿桂。您看这有点事,您还不让阿桂去,那儿有点事您还不让阿桂去,阿桂你跟我为难,我告诉你,我让你一辈子回不了北京,阿桂可是工部尚书,回不了北京,北京的活谁干啊?归和珅了。建设部干什么活,想干什么活不提成啊,和珅,理所当然,干什么活都提成啊。圆明三园你得建吧,建的时候你得花钱吧,花多少钱啊?没帐,他自己就是帐,谁查帐,吏部尚书和珅,查这个建设部和珅的帐,自己查自己,那你想,他能不赚钱吗?这是第二。
我说了,没有实证,第三他可有实证,他钱财的第三种手段是什么呢?就是勒索百官。

和珅从32岁起担任吏部尚书,也就是人事部长和组织部长,这个职位雁过拔毛的一个角儿,谁从我这儿过,你都得交钱,我每年要考察你,我说你不成你就不成,成也不成,说你成你就成,你怎么着你给我钱你就成。所以,这个是特别赚钱的。皇上对别人都不放心,把这个活儿给和珅了。那和珅就借此每年每月每天都在敲诈,敲诈百官,文武百官,很多文武百官怎么样?我忍吧,给他点儿完了。反正给他的就九牛一毛,我赚十个给他一个,是吧。但是,那么多官都这么想,就有问题了。

别说,还真有那么爱跟和珅较真的,我是清官,我没贪污过,你跟我要,没有。真有这样人。少,历史上记载这么一个,叫孙士毅,这个人他是总督。总督,在清朝25省级单位,它不是25个总督,10来个总督,也就是一个总督要管一省或者几个省的行政和军事,总督就被我们通常称之为“封疆大吏”,孙士毅是哪儿的总督呢?安南总督,安南就是今天越南,那时候归清朝管。安南总督,孙士毅,他从安南回来,回北京述职来,给皇上带一个玩意,带一个小玩意。结果那天上金銮殿一上朝,手拿着托着,小心翼翼地托着,结果老远和珅就看到了,孙大人,过来过来,我看看你给皇上送的什么东西?孙大人没办法给和珅一看,和珅一看,哦,这么大个,也就是跟鸽子蛋这么大,一个鼻烟壶。什么做的呢?珍珠,这么大个儿的珍珠,咱们讲过啊,桂圆大珍珠10个。和珅看人家拿这么大一个珍珠做鼻烟壶,再一看,真叫好看,晶莹剔透,漂亮,和珅拿着舍不得还了,然后就跟孙士毅孙大人说:哎哟,我说孙大人如果您不嫌弃,把这玩意送我行不行,孙大人说别,我那是送皇上的,而且我不但送皇上,我先头跟皇上说了我要送皇上这个,您拿走了,我送皇上什么啊?下回,下回我再给您找一个好不好,和珅一看,人家也不送我,算了,算了。孙大人您别当真,我就跟您开玩笑,您千万别往心里去,孙士毅觉得这个事就过去了。

和珅没过去,孙士毅还要在北京待几天,没过两天,孙士毅他上军机处,和珅是军机处的人啊,和珅也在军机处,孙士毅老远看见和珅在那儿玩儿,玩什么呢?和珅抬头一看,孙先生,过来过来,你看我这也有一个鼻烟壶,看看和你那个比比,咱们两个人谁的好?孙大人过来一看,哎,这不是我送皇上那个鼻烟壶吗?是,就是您送皇上的鼻烟壶,乾隆爷说了,您送什么破玩意儿啊,搁宫里面丢人,皇上把他赏给我了。孙士毅一听,你简直是太厉害了,我下回我记着,我记住了,我有一件东西我先送您,有两件东西,让您挑剩下的我送皇上。朝廷中,绝大部分官员都是这样对待皇上,把好东西先让和珅挑完了,剩下的再给皇上。您想想,要不然后来,和珅有那么多家产,这也就是他的原因。这是他敛财的第三招,勒索百官。

还有第四招,正当的合法经营。

有人说和珅的钱财都是不义之财,都是通过前三种手段取得的,错了,大错特错,和珅的家产主要是靠合法经营取得的。这是主渠道,只不过是他合法经营为人所不屑,人家不干这个事,为什么?从商鞅变法开始,中国分成四民,士、农、工、商。商人,一直是中国社会的最底层,你再有钱,让人看不起,我再没钱我是个读书人,我是社会的上层,我是社会的一等公民,你是社会的末等公民。商人,做商业做买卖丢死人了,谁都不做这种买卖,和珅不,你们大家都不做的我做。和珅做过什么买卖,他开着75家当铺。做过什么买卖,除了当铺之外,我给大家介绍介绍他做过什么买卖?他开过粮店,开过酒店,开过古玩店,那么多古玩,最后一查那么多,你以为真是他们家的,那是人家买东西给的,他们家的古玩那也是进货,也不都是他们家的,开过古玩店。开过瓷器店,所以他有瓷器十万件嘛,还开过什么?灰瓦店,咱们家盖房子,过去盖房子不都是要用瓦吗,现在都用砖不用瓦,过去都得用瓦,而且是瓦是灰的好,人家和珅开灰瓦店,人家卖瓦,您看这像是堂堂一品大员的作为吗?诸位有卖瓦的吗?没有吧,人家和珅卖瓦。正当商业,不丢人啊,您怎么不做,和珅做,和珅觉得我正当买卖,我可以做,我当官碍不着我卖瓦的事。

他还做什么?柜箱铺,和珅找几个木匠做柜子,做箱子卖,和珅给他提供场地,人家卖完了给他租金,卖柜子,卖箱子。还卖弓箭,还卖什么呢?咱们家坐轿子你看有轿子,轿子有杠,轿杠,卖那个,叫杠房。卖马鞍子,鞍毡铺,还开过煤窑。他还有80辆大马车,搞长途贩运,你要买我给你白送货,你买我们家瓦,我们家有80辆马车给你送,要多少?免费送货。现代商业行为和珅那儿都有。你想,这是和珅吗?
这正当经营中这都是九牛一毛,他赚钱最多的还是正当商业中的什么?土地买卖。土地买卖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那是一件大事,一般地主都不敢卖,不能卖地,卖房子,卖地,那是败家子的行为,谁敢卖地?但是乾隆末年不是有一个白莲教起义吗?哎哟社会乱了,所以很多地主发现自己不行,这家伙在这看着地,哪天白莲教一来把我脑袋弄去了,我要地干嘛使,算了我把地卖了,我把地卖了怎么办呢?我卖了地我拿着钱我上北京上哪儿住,你总不能打到北京。当时全国各地都是卖土地的,和珅也趁着这个机会,卖地的人多,买地的人不就少吗,这是买方市场。和珅想了,你卖地,我买,但是有一样,不是现钱交易,我这儿不是买地的,我是开当铺的,你得把这地怎么样,当到我这儿当铺这来,过两年有钱您赎,您赎不了,这个地归我。当地跟卖地一样价吗?当地很便宜,也就出1/10.当,跟卖不一样。你想卖地的人他有两种,一种人是终身他赎不了土地的,他穷了,他破落了,这个地归他了。还有一种人,我卖地我根本就没想赎,不是社会乱了吗?和珅买地,不论亲戚,不论朋友,谁买你到我这儿来,都是一样,当。那和珅的地多了去了,主要在哪儿,北京以南,保定为中心一大片,还有东北的锦州也有他的土地,他的土地极多,有多少呢?

薛福成《庸庵笔记》里记载他有8000顷土地,这是野史,不能当真的,刚才讲薛福成《查抄和珅家产清单》不能当真的,和珅家有没有那么多钱?我想应该没有,野史是不可信的,和珅家有8000顷土地,不可信。可信的有多少呢?清朝史籍记载的,正史里面记载的,他能收税的地,1266顷,1000多顷地也不少了,和珅这个人太能敛财了,敛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这么多钱不被杀才怪。要说起来就说他的敛财,即使咱们对半劈,说他没有清朝国库15年收入那么多,有7年也该杀。要说起来,嘉庆皇帝杀和珅,不冤,一点都不冤。

我们可以看到,刚才我们给大家介绍的,和珅他的敛财手段四种,一种是受贿,一种是贪污,一种是勒索百官,另外一种是合法经营。除了这四点之外,有些事就分得那么清楚吗?这是贪污的,那是受贿的,那是合法经营的,有些事你说不明白,他到底是用了一招还是用了几招。我这儿有一个实例,说乾隆帝第六次南巡的事,不是第五次了,第五次他照顾一个人,国泰,第六次南巡又照顾另外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汪如龙,汪如龙何许人?盐商,扬州的一个盐商,普通盐商,就是大盐商,做卖盐的买卖的。这个盐商汪如龙不知怎么回事跟和珅认识了,说和珅,在乾隆帝第六次南巡之前,他也给汪如龙邮了一封信去,有人说这个跟国泰差不多啊,您听着,肯定不一样,他给汪如龙的信里面两张纸,一张纸上面画一个大美人,第二张纸告诉汪如龙,照着这美人给我找去,找完了存那儿,存在扬州,汪荣隆不明,所以,不知道怎么回事。您也不知道吧,我告诉你,这个美人是谁呢?香妃,香妃历史上没这个人,有什么?有容妃,没香妃,容妃何许人?新疆,回部,那个时候清朝人把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都叫回部,这个回部实际上不是回族,是维吾尔族。那个时候,新疆回部曾经进献给乾隆,给乾隆送过一个漂亮的女子就是容妃。容妃正经应该是回部的,但是她身上有香味,天然的香味,所以人家都称她为香妃,这个容妃很是受宠,但是后来不出事了吗?出什么事?哎,别说了,这个回部的首领大和卓小和卓兄弟两个人率领回部反了,这一反乾隆帝亲征,结果平定了这次叛乱,大小和卓身首异处,被杀了。回来以后,容妃就不受宠了,为什么?叛帮之女,乾隆帝没办法,只能把她遣送到哪儿,紫禁城里别待着,您上中南海,把她撵到南海了,中南海的南海那儿,有一个瀛台,后来光绪皇帝不就关在那儿吗?在瀛台那个南边,乾隆帝给她盖了一个宝月楼,楼名月楼,人呢?嫦娥啊,宫殿叫什么?广寒宫,乾隆从此再也不去宝月楼,再也不见容妃。因为容妃是叛帮之女,我不能见,为国家,为民族,我都不能见。没过两天,容妃就死了,抑郁而终。乾隆不见容妃并不等于他不想见,容妃的死,更是使他自责。

所以和珅观察到了这一点他马上就给汪如龙写了这封信,照着这个给我准备一个姑娘,准备在扬州。话说,和珅干嘛要找汪如龙啊,汪如龙是盐商,他什么人不见?他见多识广,你找一个官,你让他干这个事他干不好,他每天办公,他出去都没工夫,哪像盐商啊,谁都见,所以和珅把这件事交给汪如龙,汪如龙果然不负重望,乾隆帝一到扬州,果然一看,真像,虽然心里不像,但是面像,让乾隆似乎回到自己年轻时,所以,乾隆对和珅这件事办得觉得太满意了。马上提拔,提拔汪如龙当官,和珅你说当什么官,和珅说让他管盐,让他当两淮盐政。两淮,淮南、淮北,“淮”是淮河,淮南、淮北卖盐都他管,这是正经官啊,淮南淮北相当于什么?安徽,整个安徽的盐都归他卖了,怎么样?汪如龙昨天是个商人,商人是什么?社会最底层,今天是官,社会的最顶层。我们可以想像那汪如龙得多高兴,立马给和珅送20万两白银。有人说,怎么跟国泰送的一样?但是您清楚没,国泰人家昨天就是官,今天还是官,只不过由小官变大官,20万两白银。您汪如龙何许人也,您昨天是社会的最底层,人人都看不起,今天您是官了,两淮盐政,您给我送20万两,您太黑了,您太不知天高地厚,我就值20万两,马上叫来,和珅马上把汪如龙叫到自己家。脸一绷,一张嘴,恭喜汪大人。要是您听了这句话,您还高兴吗?还恭喜吗?汪如龙就是剩下哆嗦了,腿直打哆嗦,哎呦,我怎么了?我怎么得罪了?心里想,嘴上说,别别,和大人,有话您直说。我以后再也不敢了,我知道错了,赶紧回家给人和大人和珅送了一张家传名画,画里面,画得卷着送,画里面夹着一张银票,这张银票是多少,和珅没告诉我们,我也不知道,真不知道多少钱,但是想必比20万两要多。

和珅真的是太能敛财了,敛财的手段都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您说,他不该杀,谁该杀?


234#
 楼主| 发表于 2023-4-23 00:18 | 只看该作者
《正说和珅》乾隆不杀之谜

主讲人简介
纪连海,北京师大二附中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西城区学科带头人,西城区兼职历史教研员。1986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8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首届历史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班结业,2001年首都师范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专业毕业。1999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长期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与人合著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必修)〉教师教学用书》、《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案》、《中国古代史教案。全一册》、《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案》、《新教材典型题例详解。高中历史。全》、《高考历史总复习指导》、《高考真题精讲巧练。历史》、《高三热点测试金卷。历史》、《2005高考训练营。榜中榜课。历史》、《学习。探究。诊断》、《高二文综寒假作业》、《暑假作业。高二文科综合》、《高中历史。课外练习。选修》、《初中世界历史练习册》、《初中世界历史课外练习》等书。还是中央电教馆聘请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成员。多次在《现代教育报。高考周刊》、《考试》杂志等报刊上发表文章。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中国王朝历史上,史无前例的贪官。他的家产是清王朝15年国库收入的总和,这是一个中国官吏史上,创造记录的官员,他一人同时兼任清王朝数十个重要官职。这就是清朝乾隆年间,极富传奇色彩的第一贪官——和珅.面对眼皮底下发生的这一切,难道向来明察秋毫的乾隆皇帝就没有察觉吗?和珅如此贪赃枉法、恣意妄为,理应处斩,但乾隆为什么在他在世的几十年里,就从未动过杀和珅的念头呢?北京师范大学二附中纪连海教师,将与我们一同拂去历史迷雾,剖析和珅与乾隆的特殊关系揭示乾隆不杀和珅之谜。

全文

乾隆为什么欣赏和珅,除了咱们第一集介绍过的和珅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之外,其实还有下面很多。包括下面五个方面,我们通过一些个具体的事例来介绍一下。

说乾隆年间,乾隆末年,有一次台湾发生了一次人民起义,起义的领导者叫林爽文,当时面对这次起义怎么办呢?大臣们有的说要镇压,有的说要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说什么的都有,最后和珅出了一个主意,派人前去镇压,和珅保举一个人,他认为有他肯定能镇压住这一次起义。非常遗憾的是,这个人用了一年的时候也没有把起义镇压下去。乾隆脑袋疼,于是召集大臣,文武群臣面前,乾隆表示,我要御驾亲征。他话音刚一落,和珅立即就急了,皇上,万万不可。为什么呢?和珅是这么分析的,就这几个毛贼,偌大的一个朝廷谁都管不了吗?非要派皇帝前去御驾亲征,台湾35000多平方公里一块土地,当时大陆乾隆爷管的面积有多少?1300万平方公里,您放着1300万平方公里不去管理,为3万多,御驾亲征这不明显咱们大清朝没人吗?如果您去了台湾,那大陆肯定势必大乱,所以和珅觉得皇上是坚决不能前去。可是问题就出在这儿,皇帝不去,人民起义谁给镇压?您别着急,和珅说了,皇上,我跟您说,台湾战事不佳有其深刻的原因,您看您在您统治的几十年里,对老百姓多好啊,轻徭薄赋,人头税都不征收,只征一点地税,哪见您这么好的皇上?但是台湾,它肯定不知道您的仁慈,不知道您的恩德,什么原因?领导者的责任,您派去管理台湾的人他没有把您的恩德带到台湾,问题在这里。所以依我之见,依奴才愚见,两手准备,一,继续用兵;二,换掉台湾的官员。换上一个新的官员,把您的仁德带给台湾人。短短的几句话,乾隆爷听了很中用,很爱听。你看和珅话不多,第一阻止了乾隆爷亲征的打算,第二夸了乾隆爷的功德,第三指出了破敌的方略。几句话,乾隆爷还很高兴,原来就这么点事。俗话说得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谁都爱听好听的,忠言逆耳,谁都不爱听,人们都爱听好听的话,和珅几句话就把皇上打发得很高兴,您说乾隆爷能不欣赏和珅吗?

我们来看第二个事例,第二个事例我们在第一讲提到过一次,说乾隆爷过70大寿,正当全国各地都为乾隆过70大寿忙的时候,就在这个时候乾隆爷接到了西藏快马飞报,乾隆爷打开,这个信件一看,一个字不认识,原来是藏文,当时乾隆命令大臣有谁认识没有?结果所有的大臣谁都不认识这个字。乾隆想到,没办法,只有和珅懂了,马上把和珅给我叫来,让他给我翻译这段文字。和珅到这儿把这个信打开一看,给翻译出来了,原文咱们这里就不念了,大致意思就是说,知道乾隆爷70大寿,西藏的六世班禅非常高兴,他准备亲自带领几百名喇嘛、僧人前往北京给乾隆爷祝寿。那你想,六世班禅何许人也?西藏的领袖,西藏喇嘛教的两个最高领袖之一,六世班禅如果能够给乾隆爷祝寿,那很排场,乾隆爷听了以后非常高兴,马上命令和珅用三种文字拟旨,三种,汉、满、藏,三种文字,拟旨,和珅立刻用三种文字拟好了不同的诏书,鉴于和珅他的才学,鉴于他杰出的民族事务才能,和杰出的外交才能,乾隆爷立即升为理藩院尚书,管理蒙、疆、藏,蒙,蒙古,内外蒙古,疆,新疆,藏,西藏,三个地区的民族事务及一切外交事务。不但如此,乾隆爷知道要来,班禅住哪儿?北京有他的驻地,西黄寺,北京有他驻地,但承德避暑山庄没有,没有班禅的驻地,谁来修?换谁谁也干不了这个工作,当时乾隆爷命令和珅,你负责给我建造六世班禅在承德的驻地,给他专门建造一个宫殿,现在这个宫殿还在承德避暑山庄,有很多人去过,这就是和珅督造,换别人这个工作做不了,因为你建造你必须符合西藏喇嘛教的规矩规章,而且又要适合中原的风俗,这个工作只有和珅来做,这就是乾隆欣赏和珅的第二个方面原因。

你想想乾隆欣赏和珅有没有道理。偌大的一个清朝,会说四种语言的他不会为官,不见得会为官,会当官的纪晓岚会当官,刘墉会当官,他不见得会四种语言。即会四种语言,又会为官,这满大清朝有几个,满乾隆朝有几个,一位,和珅一人。你连第二个人都找不着。您说,乾隆爷要把他给撤了,把他轰回家,以后这类事您来管啊?您管得了吗?您管不了。所以,这是乾隆他欣赏和珅的第二个原因。

第三点,他能够做到与乾隆同悲共喜,共患难。这一点是很少有人能够知道的。说乾隆的母亲死了,乾隆这个人是非常孝顺他的母亲的,他孝顺到什么地步?每天命令宫女给他的母亲梳头,结果掉地下的头发一根一根捡起来,最后等到他母亲去世以后,把所有的头发都集中到一个盒子里,专门用黄金铸一个金发塔,这个金发塔现在在紫禁城,在故宫里面珍藏着。外面是黄金的,里面是空的,空的盒子,盒子里面装的是头发。乾隆很孝顺,说乾隆的母亲去世了,乾隆罢朝三日,长跪不起,就跟灵堂那儿,谁搀也不回家去,那个时候您觉得他是皇上吗?很多人都劝,劝皇上要节哀,要慎重,要以国家为重,要以大局为重,只有和珅没劝过皇帝一句话,皇上跟那儿跪着,他也在那儿跪着,皇上不起来,他也不走,他自始至终陪伴着皇上,一句话都没说,三天以后,皇上瘦了,和珅也瘦了。和珅没有劝过皇帝一句话。这个时候和珅知道一切语言都是多余的。

和珅对皇帝的了解还有更深的。乾隆帝退位以后,正好赶上今天湖北、四川、湖南、河南、陕西交界处,有一次大规模的白莲教起义。这一次白莲教起义前后九年啊,乾隆都死了,白莲教起义还没被镇压下去。史书上记载着这么一件事,这事说:有一天太上皇逊位了,快死了,糊涂了都快,就在这种情况下,有一天乾隆单独召见和珅,命他前去紫禁城里拜见乾隆。和珅赶紧到了紫禁城,看到,往那儿一跪,抬眼皮一看,乾隆在那儿坐着,面南背北,跟那儿坐着,一句话不说,旁边是嘉庆皇帝,嘉庆皇帝迷茫的神色,不知道他的父亲在干什么。乾隆爷看到和珅来了也没说话,就开始自言自语,声音很小,嘉庆皇帝坐在他父亲旁边,侧着耳朵听,听不见,听不知道,听不清楚在说什么,说什么呢?不知道。念了一个多小时,就在这个时候,就听到乾隆突然大喝一声,那人叫什么名字?只听和珅不假思索地回答:“徐天德,苟文明”。说完这六个字,乾隆又不说话了,又跟那儿开始念,谁也不知道他在说的是什么。两个小时过去了,乾隆爷说了第二句话,和珅你回家吧,和珅就走了。这件事甭说您不明白,嘉庆,乾隆的儿子他也不明白,这说什么呢?过了好几天,嘉庆皇帝找到和珅,我说那天父皇单独召见你,父皇说的是什么啊?你回答的是什么?你们玩儿什么文字游戏?和珅,这个时候很高兴地回答,您不知道,您有所不知,太上皇念的是西域的一种咒语,凡是被这种咒语咒上的人,他虽然远在几千里之外,也会立即死亡。皇上问我,那人叫什么名字,我告诉他,那人就是白莲教的两个首领徐天德和苟文明。太上皇乾隆说的话,皇上一句没听清,和砷在下面老远跪着,他通过乾隆的嘴唇就能够知道,太上皇说的是什么,太上皇想的是什么?我应该怎么做。您说,和珅对皇上对乾隆如此了解,他能杀和珅吗?他能不欣赏和珅吗?这就是第三个原因。他与乾隆同悲共喜。

乾隆跟和珅还有另外一层关系。你想乾隆他特别想到全国各地走一走看一看,他最想的是什么?我到底要看看,在我统治的几十年里,中国、大清朝什么样,跟别人统治有没有什么区别?这是他最想的。可是想去何其难也,康熙爷就有令,勤俭持家,勤俭办事,您爷爷说的话您都忘了?国库中的所有的金子、银子都是有数的,有数量的,您花每一分钱,那都有人记着呢。您说支钱走了,您这个不符合规章,您这个钱虽然您是皇帝您也支不取。没钱怎么办事?何况即使把这个钱支出来了,又能如何?老百姓笑话你,大臣笑话你说您贪婪,说您享乐,说您不知好歹,说您忘记祖宗,乾隆怕人说,他希望他给人留下的都是节俭的印象。即想享受又怕别人说他贪婪、奢侈,想玩儿去又不敢花钱,这可怎么办?和珅有办法,这个骂名我挨了,您别着急,不就缺钱吗?我给您找钱去,骂,让他们骂,我不骂您,我出一个主意。

他出什么主意呢?创立“议罪银”制度,什么意思呢?您要犯罪了,您拿一笔钱交到皇上这儿,然后皇上一看,本来应该流放你十年的,算了,流放你三年,您把钱交我这儿就行了,要没这个,纪晓岚他早死在伊犁了,纪晓岚也犯过罪,也被皇上充军塞外过,充军新疆过,这个议罪银制度好,您敢说您的一生不犯错误?和珅出了这么一招怎么样?所有的大臣还没犯罪呢,先把钱交给皇上。皇上,这是我的钱,我存这儿,将来我犯错的时候将来从这儿直接勾。您就甭朝我要,我都先存在您这儿了,这招棒吧,议罪银是您要犯错误的银子,有数吗?这还记上谁交多少?在乾隆朝谁出的主意这事就归谁办,谁出的主意?和珅出的主意。所以所有的大臣想交议罪银的交到和珅这儿,和珅给皇上创立了一个私人小金库。这金库里的金子、银子皇上不知道有多少,和珅也不大清楚,太多了,他知道了。这点钱除了皇上花就是他花,后来咱们讲,抄家怎么抄那么多东西,就这儿的钱啊,大臣交给的,钱有了,但是这个钱轻易还不能花,还得留着,所以呢,内务府和珅经营了一年扭亏为盈,原来内务府一点钱都没有了,和珅这一招,八个月,内务府钱很多,皇上一看,和珅你牛啊,行,户部尚书的职务给你了,和珅就是这样当上户部尚书的,就因为他创立了议罪银制度。不过这议罪银制度真不是一个好招,真不是一个好的办法,它就会导致官场腐败,官场恶化。这对乾隆是个好事,对官员的前程是个好事,但是对老百姓呢?真不敢恭维。

有了钱了,皇上想出去,这回我出去没用你们钱。不,这点钱和珅说了,咱也不能用,不能让人家知道咱们花的是议罪银,您不是想上江南玩儿去吗?不是想五下江南六下江南吗,没关系,咱们一分钱不用花咱就能一去一回玩儿得非常高兴,皇上说你有这大本事,那当然我有这大本事,您瞧好吧。和珅一封信下去,给江南各地所有官员、商人一封信下去,咱们前面讲过,第五次南巡的时候他给国泰给过一封信,第六次南巡给过汪如龙一封信吧,他不是光给,国泰、汪如龙信,他给每位官员,每位他认识的商人都有一封信,什么意思?皇上要南巡了,诸位小心伺候着。这还不明白,皇上要南巡到我们家了,我不盖一个行宫,皇上到我们这儿,我一个商人,我要扭转自己的身份,我要改变自己的身份,我不趁机伺候着?这一招,皇上南巡,和珅给你写信,您还不照办?没花国家的钱,皇上第五次南巡、第六次南巡都没花政府的一分钱,空着身就这轿子,出了北京,出了北京沿途都是官商主动进贡,一听说皇帝南巡,各地的商人集合起来给皇上凑份子,凑钱。您说您上哪儿,我这儿有的是钱。当皇帝南巡的时候,顺利开始的时候,皇上、乾隆爷他看到,自己统治这么多年,天下太平,丰衣足食,当然,他看到的都是好的一面,一点也不比自己的爷爷康熙差,他就很高兴。所以,每一次南巡回来他都要记着,和珅你太有本事,我一定要升你的官,他把所有的功劳都记在和珅一个人身上,都记在和珅一个人名下,其实呢?百姓的辛苦谁知道?老百姓出钱,出工,修运河,修龙舟,盖行宫,盖庙宇,这就是为什么乾隆一退位,全国各地都有人民起义的原因。乾隆就认为这些都是和珅的功劳,这是我们讲的他的第三个方面的表现。

乾隆做了60年皇帝,乾隆爷,他终于想退位了。下诏,我不干了,我要把我的皇帝让给我的儿子干了,这在中国历史上,让给儿子干的他不是头一个,谁是头一个?唐高祖李渊。李渊是在什么情况下把皇位让给自己儿子干的?是在李渊的三个儿子起了内讧,二儿子李世民杀掉了他的大儿子和三儿子,这就是李世民唐太宗把自己的哥哥,自己的弟弟全给杀了。唐高祖一看,你是爷,皇上您当,我不当了,您当皇上吧,我可当不了。中国历史上,把皇位主动传给自己的儿子这是头一号,第二号就是乾隆。中国历史上讲了很多禅让,但是那些禅让是真是假还难以评说,还不知道呢。除了这个禅让之外,除了我刚才说的这两次禅让之外,没有主动把皇位让给儿子的皇帝。还有一个方面是被动的,就是唐玄宗把自己的皇位让给自己的儿子唐肃宗,那更被动,那是人家不让他当皇上。可是皇上想把皇位主动让给自己的儿子,那就得办一个典礼,一个仪式,这个仪式咋办?

翻书,没有记载,什么仪式,没有。可难为了皇上,皇上想把这件事办的声势浩大,隆隆重重,想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他的功德无量。和珅更头疼,天天为这件事忙,忙到最后,忙到1795年那一年的阴历腊月三十,终于拿出一个方案。皇上您看,我这招好不好。什么招?什么办法呢?他说咱办一个千叟宴,叟就是老头,咱们从全国请来所有70岁以上的高寿老者,70以上的人咱们统统都把他请到紫禁城里来,您请他们吃饭。皇上说,好啊,太好了,这事太棒了。这招是你出的吗?不是,你爷爷那阵就办过,康熙那时候举办过这个事,但是那时候那次没办好,为什么呢?大冬天皇上请来,好几千个老头在这儿吃饭,炒菜,上一盘菜凉了,没十分钟凉了,冬天、北京,没有暖气,在外头,在大街上,广场上,您想想,没吃好。皇上说,乾隆说那这怎么吃?我记得那次不行所以我把方案否定了,哎,皇上这个您就甭管了,我包您满意。

正月初四,禅位大典正式开始,在紫禁城,皇极殿前面的广场上,好几千个老头,都来到紫禁城里,落座,皇上也纳闷,和珅你变得什么戏法?转眼之间,1550多个火锅放了每个桌子上,每个桌子上都有好多好多火锅,每张桌子上都有好多火锅,挺棒的吧,多暖和啊,红红火火啊,这才叫禅让大典。咱都知道,北京人爱吃火锅,全国哪个地方的人不爱吃火锅?为什么爱吃?怎么流传出来?那是乾隆爷禅位大典,全国所有的高寿老者都领略到皇帝对他们的关心对他们的照顾,都知道这点,所以从他们传到全国各地,加以改造。

皇上请全国的高寿老者可以达到三个目的,第一,皇帝此举,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道德,尊重老人。第二,皇帝此举那就意味着全国的高寿老者都尊重乾隆,别人就更得尊重了。第三,皇帝此举那意味着在乾隆领导之下的60年间,人人都得以高寿。所以皇上这叫一举三得。这主意谁出的?和珅.和珅凭此一举就可以名扬天下,到今天,历史上还没有在吃饭上,还没有超过他的人。

和珅这个人呢,他还很会猜度皇上的心思。他非常清楚,皇上乾隆爷很好面子,乾隆爷是一个非常好面子的人。乾隆爷一生三大愿望,这三大愿望叫“其上立德,其次立言,再次立功”。立德,立言,立功。乾隆爷觉得自己的德行,品德,全国没得挑,历史上所有的皇帝相比都是很好的。你那么多皇帝,有哪一个主动禅位的?没有。就我主动禅位。立功更甭说了,乾隆一生号称自己是“十全”老人,大小经历过十次战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乾隆爷觉得自己差的就是立言。什么叫立言?著书立说,我就在这个方面似乎比别人差点,现在还差点,但是我将来一定不能让它差,我一定要超过我的爷爷,我爷爷那个时候,康熙写了一本书叫《古今图书集成》,编了一本书,很大。我要编一本书,要比他的厚,不但要比他的厚,还要比宋朝人编的那三书本都厚。

宋朝人编了三本书:《太平御览》、《文苑英华》、还有《太平广记》。

不但要比这些书厚,我还要比明朝永乐皇帝编那本书厚,那本书叫《永乐大典》,编,编一本厚一点的书,这书就叫《四库全书》。四库这个“四”咱们讲过,《经》、《史》、《子》、《集》。《经》儒家经典,《史》,二十四史,加上《资治通鉴》,子,诸子百家的著作,《集》,汉赋、乐府诗,唐诗还有宋词、元曲,元明小说等等,在这里面,对元明小说还包括清初的小说,都得收集来,就在这个时候,和珅发现了一本书,《红楼梦》,原名叫《石头记》,这本书可是和珅发现的,给皇上讲故事,天天讲一段,皇上很高兴那就把它搁进去,现在看一个电视剧说是纪晓岚和珅斗智斗法发现这本书,历史上没这样记,这本书经过红学家的考证是和珅发现的。这就是他在编《四库全书》的时候发现这本书,经过加工改造放到《四库全书》里面。《四库全书》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本非常厚的书,他一共收录了多少本书呢?3470本,一共分成79016卷,一共有36078册,36078册,编这本书可费了劲了。

从1773年开始编,那年乾隆爷找了一个汉大臣,文采非常好的汉大臣叫于敏中,你来给我编这本书,结果于敏中给他编啊,找了一大伙人帮他编。最后生生把于敏中给累死,工程实在是浩大,于敏中死在任上,这本书也没编完,没办法,乾隆一看,汉人不灵,找一满人,找谁呢?就找了当时满人中最有学问的。满人中最有学问的应该有两个人,一个是阿桂,咱们前面讲过的,他岁数太大,不行,另外一个是谁啊?另外一个有学问的就是英廉,这个人咱们听说过吧,和珅的爷丈,和珅妻子的爷爷,很有学问的,当初英廉看重和珅恰恰就是看中他不但武功很好,而且文采飞扬。英廉本人很有学问,这个时候乾隆一看,既然于敏中病故了,您来顶吧,您来继续他的事业吧,结果英廉干了两年,没死。累趴下了,病了,辞官了,我再不能干了,我再干就把我累死了,我还想再活两年。实在没辙了,乾隆一看,我必须要找一个年轻有为的又有文采的人。找谁呢?和珅.他就看中了和珅了,让和珅来替他办这件事。

和珅他的学问要说起来也是很好的,但是毕竟和珅本人没考中过进士,举人都没考上,他不孚重望,但是和珅这个人聪明,善变,认真,兢兢业业,而且和珅有一个最大的功劳,最大的本事就是什么?重视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分子。他很尊重知识分子,所有有知识的人在他这儿他都管人家叫先生,人家纪晓岚,咱们前面讲过,胖,热,是编《四库全书》的副总裁,和珅是总裁,纪晓岚是副总裁。当时夏天,很热,在那儿编书,和珅看着纪晓岚,您把外套脱了,穿一个大裤衩就得了,反正皇上也不来,纪晓岚,黑胖黑胖的,把上衣给脱了,长裤也脱了,穿一个大裤衩在那儿办公,那还出汗。和珅找一个人给他扇扇子,突然之间皇上来了,大中午的。和珅说赶紧的,钻桌子底下,铺一个帘,把纪晓岚藏起来,这要见皇上,这不是杀头之罪,有这样当官的吗?您总得穿的像回事,最后皇上到这儿一问,纪晓岚呢?上厕所呢。今天肚子不舒服,我让他休息了,没事了,等皇上一走,纪晓岚请出。纪晓岚一出来,马上给和珅,谢谢,要不然我这个脑袋就保不住,我还得发配到伊犁,和珅很尊重知识分子,所以纪晓岚在他手下干得非常舒心,纪晓岚比和珅大26岁,能够心甘情愿的听和珅使唤,那也是才子。结果和珅接手以后,两年,《四库全书》就编成了,两年就编成了,前后这本书用了10年时间,从1773年到1782年,和珅接手是从1780年到1782年,不过说起来,和珅在编《四库全书》的时候是功是过还真不好说,他这个人,满洲人,看到书上有很多对满洲人不好的字句,这本书一看,这个不好,这个有攻击我满洲人的嫌疑,把这书改了,把人家文章改了,或者呢,把这个文章删掉,删去了,更有甚者,他把很多书都给皇上,给皇上看,皇上您看这是是谁写的,写的南明史,这是谁谁写的,里面有什么什么字,“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这不是笑话我大清朝不认识字吗?所以在编辑《四库全书》的过程,和珅也制造了很多冤案,也把很多书给改了,把很多书给烧了,所以有人说,和珅编《四库全书》不是在保存文化,是在破坏文化。

不管怎么说吧,立言方面和珅是替皇帝做到了,和珅做的还不仅仅限于此,和珅还帮皇上写了很多很多书呢,除了《四库全书》之外,还有《大清一统志》,还有《清三通》,三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中国有《十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和珅编的三本叫《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还有续三本,还有续续一本,加一块儿是十本,其中和珅编了三本。还有有人要研究北京史,你必须得看一本书,《日下旧闻考》,那是和珅主编的。还有《石经》等等,和珅在这个方面应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于保存中国的文化作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赢得了当时很多知识分子的尊重。

您说乾隆他能杀掉和珅吗?所以终乾隆之世,和珅都不会被杀。可是嘉庆一上台就把和珅给杀了,这是为什么?我们下讲再讲。

235#
 楼主| 发表于 2023-4-25 13:22 | 只看该作者
《正说和珅》被杀之谜

主讲人简介
纪连海,北京师大二附中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西城区学科带头人,西城区兼职历史教研员。1986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8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首届历史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班结业,2001年首都师范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专业毕业。1999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长期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与人合著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必修)〉教师教学用书》、《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案》、《中国古代史教案。全一册》、《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案》、《新教材典型题例详解。高中历史。全》、《高考历史总复习指导》、《高考真题精讲巧练。历史》、《高三热点测试金卷。历史》、《2005高考训练营。榜中榜课。历史》、《学习。探究。诊断》、《高二文综寒假作业》、《暑假作业。高二文科综合》、《高中历史。课外练习。选修》、《初中世界历史练习册》、《初中世界历史课外练习》等书。还是中央电教馆聘请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成员。多次在《现代教育报。高考周刊》、《考试》杂志等报刊上发表文章。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中国王朝历史上,史无前例的贪官。他的家产是清王朝15年国库收入的总和。这是一个中国官吏史上,创造记录的官员。他一人同时兼任清王朝数十个重要官职。这就是清朝乾隆年间,极富传奇色彩的第一贪官——和珅.和珅通过多年的经营,势力强大、党羽甚多,似乎没有什么人可以挑战他的权臣地位。但是,他却在乾隆皇帝死后的第三天,就迅速地被捉拿入狱,第十五天就被处死。这一切突如其来的变故,究竟是为何?又为何这样一个大贪官的家人并未遭到满门抄斩?这其中究竟有着多少谜案?北京师范大学二附中纪连海教师,将与我们一同拂去历史迷雾,再现和珅被杀的惊心动魄,揭示和珅被杀之谜。《百家讲坛》正在播出!

全文

在前面几讲里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和珅被杀的大部分原因,看来谜底经就开揭开了,这集我们给大家揭开最后的谜底,和珅被杀之谜。

我们首先来看第一个,他激起众怒。其实和珅的贪婪,和珅的如此敛财,所有的大臣都知道,皇上也应该是有所耳闻。但是乾隆爷还是舍不得,和珅毕竟是个很有才的人。那当时大臣们知道和珅如此贪婪以后,所以经常地在皇帝面前弹劾和珅,但是这些弹劾都没成功。我就想,哪怕有一个人弹劾和珅成功了,和珅也会收敛一点。发配到新疆一年他就会改好,也不至于最后落得一条白练吊在房顶上,吊死的下场。可惜,和珅太有本事了,他能把所有对手的努力化于无形,他是怎么做的呢?太高明,两种手段。

一种对于能力、本事、功劳都比和珅强的人,那我就是大捧特捧,大吹特吹。

你不是弹劾我吗?我才懒得跟你叫板,您只要敢在皇帝面前说我坏话,我就敢在皇帝面前说你好话。阿桂,咱们前面讲了,大学士阿桂,清朝鼎鼎有名的进士,文武双全,常期在外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曾经担任过工部尚书,我们前面给大家介绍,工部尚书就相当于建设部部长。大学士阿桂非常清楚,和珅太贪婪了,所以总想弹劾和珅.他几年不回朝一次,回朝一次就跟皇上叨唠一回,和珅太坏了。和珅一听说赶忙找到皇帝,阿桂回来了,阿桂立下汗马功劳您好好让他休息休息,您要给他好吃的好喝的,阿桂是咱们朝中的一宝,有阿桂家和外面都没事,您放心。您说皇帝从阿桂那嘴里听说这个事,和珅不好,从和珅这边听,阿桂太好了,每个人都应该尊重阿桂,您要是皇上,您怎么做?您肯定觉得阿桂这个人什么都好,就一样不好,小心眼。心眼太狭窄了,您阿桂文武双全,就允许您文武双全,人家和珅也文武双全,您就容不下别人,您可别忘了,人家和珅比您小35岁,您干嘛呀,那么大岁数,糊涂。您要是皇帝,您肯定是,皇上调过头安慰和珅,和珅千万别跟阿桂一般见识,他老了,糊涂了,给阿桂气得没办法。

和珅还没完呢,还得跟阿桂继续斗智斗勇,这回是斗智,下回是斗勇,怎么斗勇?甘肃,人民起义,苏四十三起义,结果和珅保举,皇上,这是非阿桂莫属,您就派阿桂去。阿桂刚回到北京,镇压完,刚回到北京,甘肃又出事了。起义什么原因?因为人家贪污,皇上,起义就是阿桂镇压的,您还得派阿桂去甘肃查这个清贪污案,阿桂刚回来没两天,休息没两天。皇上,黄河决口了,您还得派阿桂去治理黄河,黄河刚治完。皇上,浙江那儿又发生贪污案,您还得派阿桂去,那个时候可得尊重阿桂,这个时候不尊重了,阿桂什么时候才能够回到北京?80岁了。阿桂回到北京的时候80岁了,病重的时候,一病不起的时候,阿桂终于回到北京,可以休息了。阿桂气得,临死之前跟自己的家人说了这样一句话。说:“我年八十,可死;位将相,恩遇无比,可死;子孙皆佐部务,无所不足,可死。忍死以待者,实欲待皇上亲政,犬马之意得一上达。”

什么意思呢?我都活八十了,也该死了,人活七十古来稀,我八十了,该死了,我为位将相,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谁不尊重我?死而无憾。看我的子孙都在各个部委,当一二把手,我有什么不值的?也该死了,就一件事让我生气,我不能死,我就想替皇上,这个皇上不是乾隆,是嘉庆,乾隆的儿子。就想等您亲政了,我替您效犬马之劳。什么犬马之劳?除掉和珅.可是,没希望了,他比和珅早死了两年。他也比乾隆早死了两年。他没有看到和珅被杀的那一天,这么大本事的人,让和珅给算计了。

也有那个小一点的官,能力、地位、功绩都不如和珅的官,我就要跟你和珅叫叫板,我跟你和珅叫不了板,我还不能跟你和珅家的奴才叫板吗?我还跟您说,奴才他也是和珅家的奴才,您也叫不了。真有那能叫板的。

有一个人,御使,他担任御史,这个人他叫曹锡宝,御史相当于什么官?就相当于地方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检察官。地方上的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他也想扳倒和珅,但是他知道没戏,我敲山震虎,我弹劾你和珅的家人。每天搞调查,天天追着和珅的奴才,调查和珅家奴才谁家怎么样了。终于让他查着一个缝,谁?就是刘全。刘全他是和珅的大总管,曹锡宝发现刘全的房子违制的。我们到北京,你看,看四合院,所有的门都不一样大小。有的门那么点,有的门那么大,有的门口三开的,有的门是两开的,有的门是一开的,有的门上把手上有红的青铜器,有的是五个的,七个的,没有九个的,九个的那是皇上的,都不一样,那是官位的象征,和珅可以,和珅的奴才就不行了。他发现刘全家,刘全家的门宽了,房子高了,刘全用的车,他有三匹马,你刘全用车可以,你只能一匹马,为什么?你是奴才啊,你不能驾三匹马,你驾三匹马,皇上驾几匹,一辈一辈涨啊,曹锡宝发现这个事以后,马上写信,写奏折,给皇上,皇上当时在哪儿?过70大寿,在避暑山庄,咱们前面不是讲了吗?正在避暑山庄接待人家班禅六世,和珅在那儿陪着翻译。

结果曹锡宝想从北京动身,曹锡宝还没动身,六百里加急,人家和珅知道这个事了。谁去了?吴省钦,吴省钦这个人早年曾经在咸安宫官学教过书,咸安宫官学,和珅念书那个学校,他教过书,咱不是说,在那所学校里大部分都是翰林,吴省钦就是那个少部分,不是翰林的那种人,他没考上进士,但是学有专长。从这点上来说,吴省钦是和珅的老师,但是和珅上去了,吴省钦还教书吗?最后和珅主持科举考试,想办法点了吴省钦的名,让吴省钦这时候考上了进士。这样一来,吴省钦就变成和珅的学生,您就知道吴省钦这个人了吧,典型的马屁精。他知道以后,连夜就跑到承德,避暑山庄,到那儿就汇报给和珅,和珅连夜赶回北京训话,刘全你得怎么做,然后和珅回去,一夜之间所有事情都办好了。曹锡宝那儿还磨蹭,还没走到密云,等他到了承德和珅不干了。找皇帝,曹锡宝弹劾和珅家的奴才刘全,和珅就在底下,和珅在皇上那儿信誓旦旦:皇上,我管理家臣不严,很有可能出现这种事,我天天忙这个,忙那个,我没有时间管理我的家臣,我的家臣很有可能犯此错误,我希望您亲自审判。严加惩处,杀一儆百,从我开始,您就审我,我的家人。

审什么啊?不审不要紧,一审,人家刘全这事什么都没有。一叫刘全到承德,人家刘全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就去了。我们家有钱,但是我知道皇上您勤俭持家,勤俭治国,勤俭办事,所以我们家所有的人都这样,我是奴才,我再怎么着也不能忘记我是奴才的身份。您瞧,我哪儿有车,我天天走,您看我走的这身汗。装得可像了,最后皇上没办法,曹锡宝,你就是公报私仇,甭说刘全没有你这儿事,即使有也是应该的。办多大事,和珅得陪我办这个事,和珅该办的事,在北京该办的事都得刘全去办,超点制怎么了?得罪你?应该的。最后将曹锡宝革职。和珅太损了吧。他太厉害了,他给人家一点后路都不留,您还敢弹劾他吗?

刚才有个问题,就是说很多很多的大臣都在皇子周围形成了一个反对和珅的联盟,问题在于,反对和珅的联盟的人里面都有些什么人呢?这些人有没有咱们熟悉的?有没有?应该有。诸位就会想,有没有纪晓岚?有,有没有刘墉?有。下面的问题是,纪晓岚和刘墉会站在反对和珅的最前线吗?答案是不会,不可能。出主意想办法还可以,站前线我第一个弹劾和珅,不是我纪晓岚,不是我刘墉的作为。我反对他可以,我不站出来,为什么?纪晓岚比和珅大26岁,刘墉比和珅大30岁,刘墉考中进士那年,和珅一岁,纪晓岚考中进士那年,和珅四岁。和珅出名那年,纪晓岚60岁,刘墉64岁。再过10年以后才是和珅的盛年,俩70多岁老头,您觉得跟30多岁的人要叫板,您相信这样的事发生吗?70多岁,说实话,皇上用您,今儿您能来就来,明儿您请假,您也不用请假,您就不来就得了,您的身体能跟大小伙子叫板吗?您天天搞调查,我要调查调查和珅有什么栽赃?有什么罪过?有那心没那力。咱们现在电视上演的都是纪晓岚、刘墉跟和珅斗智斗法,十有八九都不可信。所以刘墉和纪晓岚很有可能是他们在弹劾和珅的人堆里,但不是主角。

接下来咱们看,他得罪皇子。别说,和珅这个人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就糊涂这一时就把他糟了,他就完了,毁就毁在这儿,天天跟皇上跑,您想想,搁您是和珅,您会像别人似的,您也得像和珅那样做,皇上二十来个儿子呢,谁都不知道哪个儿子是皇上,我保,我放这好好的皇上我不保,我得相面,我看看哪位是将来的真龙天子,我拍拍他马屁,您觉得可行吗?我先管好皇上再说,管好现在的皇上,我保住现在的皇上,他不杀我,将来你才几岁,现在的皇上都让我跟我这么好,将来你能离得开我,太不可信了,我办你还不容易,你才多大点,你周围有几个大臣,反对我的大臣就能把我弄下去,你也不瞧瞧我和珅是谁?不可能,放心吧。和珅很放心,很大胆的就没有把这二十个皇子看在眼里。但是,皇子们可是很恨和珅,为什么恨?哪位皇子都恨,为什么?一是皇子们周围的人,这些大臣们,皇子听到的就是和珅怎么贪婪怎么敛财,怎么坏,听得多了,三人市虎,假的也是真的了。

第二,也确实这个和珅该杀,皇子你一个都不夹在眼里,确实不尊重皇子,和珅这点做的的确不好。为自己断了后路。

说乾隆59年,乾隆爷终于忍不住了,我一定要立太子了,为什么立太子,乾隆爷当皇帝的时候就保证过,我当皇帝的时间一定不能超过我的爷爷康熙,康熙爷当61年,我不能超过60年。我不能超过他,60年,乾隆五十九年,他就当了60年了,雍正死了那年他就当了一年了,但是那是按雍正年号记的,乾隆五十九年他就已经当了60年皇帝,按照规矩他应该选太子,按照规定他这个太子应该在哪天之前选出?旧历的十月初一。这天是鬼节,在这一天之前,一定得公告天下,新皇上是谁?在这一天发一本书,就是咱们的日历,那时候叫《时宪书》,就是咱们现在的日历,家家户户都得要到朝廷领这本书,在这本书上就必须有新皇帝的年号,都这时候了,和珅还不着急呢,找皇上,皇上立太子的事甭着急,我看了,您的身体肯定得活一万岁,着什么急?你不着急,这20个皇子哪个不着急?您想想,他这一句话把所有的皇子们又都得罪了。结果皇上没听他的,指定了自己的皇位继承人,皇十五子永琰,就是日后的嘉庆。
这一回和珅着急了。我得想一个办法,什么办法?我即要哄转了乾隆这个太上皇,我还要哄转了嘉庆这个皇上,我要把这个事办得漂漂亮亮,让你们两个人都觉得离开我不行。哄转太上皇,这容易,可是哄新皇上嘉庆容易吗?嘉庆对我不好,我对他也没有好感,我跟他接触,我们要大战几个回合。看咱们两个人斗智斗勇谁输谁赢。

第一个回合的较量开始了,和珅选择了主动出击,但是这个出击采取的对策是软。我给你嘉庆送点礼。送什么呢?我不能送的太富裕,太富有了,我给你送珊瑚树,我给你送一个1000两的一个金块,不行,那更证明我是贪污犯了,我就给你送一个最普通的玉如意。嘉庆呢,心里头恨,恨和珅,嘴上人家不说,哎哟,和大人、和中堂,您两朝老臣,我和朝廷都离不开您,您还给我送礼,我应该瞧瞧您去啊,您为保卫国家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我应该看您才是。嘉庆不但跟和珅这么说,跟太上皇也这么说,跟大臣也这么说,和珅觉得美,高兴,看来皇上还挺顺溜,跟我还挺不错,知人知面不知心。

第二个回合的较量开始了,和珅选中采取的办法是软中硬。

你当皇上了,你原来当皇子那么多事,得有人帮你处理。您爹乾隆,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您现在写多少首了,我得找人帮你收拾吧,派自己的亲信,这个亲信吴省钦,他弟弟吴省兰,你去帮嘉庆整理诗稿,看看他那里边都有啥?每首都要过过,看有没有中间流露对我不好的态度?这是软中硬。而且想方设法把嘉庆身边周围的那些对和珅不好的人全都给处置了,发配在外,换他们自己一水的,孤立嘉庆,这是他防着,这第二回合看来其结果和珅是小胜。

还有第三个回合,那就不是软了,也不是软中硬,是硬拼,嘉庆皇帝还真不知道自己是儿皇帝,他觉得自己的父亲把皇位禅让给自己了。该我行事了,他很放心,上军机处,下命令,写一封诏书,他这个诏书刚写完,没十分钟,“太上皇有旨,你若下诏,须我知晓,不得擅专。”太上皇生气,批评他一顿,骂他一顿,嘉庆还不知道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别提了,这个军机处,和珅是军机处的头,和珅还在那儿陪着嘉庆聊天呢。军处都是和珅的人,福长安,福长安这个人是福康安的弟弟,福康安是和珅的对手,但是福长安跟和珅好得跟一个人似的,福长安掉头就跑到太上皇那儿去了,太上皇,大事不好,皇上背着您怎么怎么着,人家太上皇下命令,给皇上一顿臭骂。皇上还没明白,又去军机处了。第二天,咱们今年冬天,把军队重新训练训练,搞一次比武比赛,搞一次大比武,又给下一道命令,结果这个命令刚下完,太上皇又下命令了,搞什么大比武,那军队都镇压白莲教起义没回来,搞什么,今年的比武取消。给嘉庆气得,这个军机处我就调不动,你还真就调不动。每一次,三招过去,我们可以看看,三个来回过去,嘉庆皇帝都处在下风。和珅美,高兴,看这个天下是你的还是我的。可是呢?嘉庆皇帝每输一次,他就记恨一次和珅. 1799年,这一年正月初三,太上皇死了,乾隆爷去世了。

正月初三,他这一去世,轮到嘉庆首先出手。

正月初四,嘉庆皇帝下旨,免去和珅本兼各职,命和珅运送乾隆灵柩,回清东陵了,您不是跟太上皇好吗?您押送太上皇的灵柩回去吧。这是初四。

正月初五,昨天的圣旨作废,今儿换一个圣旨,什么呢?将您和珅逮捕下狱。初三太上皇死的,初五和珅就进了监狱了。和珅在监狱里头想,我第四招你先出手的,对吧,你厉害,我给你来个拖,你查得着我什么?我没犯什么错,我人正不怕影子歪,咬着牙坚持,我就是没罪。你还能敢杀了我,您可记着,乾隆刚死这两天,大丧期间你就敢杀人,太不吉利了。我只要坚持过去这几天,将来我就能东山再起,他想得还挺美,想东山再起。嘉庆一看,不行啊这家伙,您牙还咬得挺紧。

初八下令,搜查和珅的家,抄,抄家。一抄和珅家,二抄福长安家,两家一抄,搜出了相当于清廷20年的国民收入的家产。这回您和珅没话说了吧。20年的家产,你也太贪婪了,嘉庆一看,见到20年清廷收入的家产都在这两个人手里,又惊又喜,惊的是和珅怎么能够贪污这么多。喜的是,这会我当朝放心了,有钱花了,我自己也有钱花了。这就叫“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他吃饱了,老百姓因为和珅死,免去了什么税收?没有,该交多少还交多少,换汤不换药,和珅死了跟自己没关系。

正月十八,嘉庆皇帝的最后圣旨下来了,两个太监,一个太监手捧着圣旨,一个太监拿着三丈白练,丝绸,白色的,纯白的,圣旨让他自己在自己的房梁上拴一个扣,用这个白练自己吊死,和珅没有办法,自己站一会儿,从房梁上将白练扔下来,系一个死扣,自己钻进之前,口占一绝,做了一首诗,这首诗是这么写的:“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什么意思呢?我给您翻译翻译,我和珅活了50年,跟做梦似的,这回我可要死了,真要死了,诸位,不要为我的死难过,我还会转世回来的,但是我将来再出生一定能够做到以下这一点,所有的皇帝是我手中的玩物。诸位可认清楚了,将来谁是我的后代。看和珅,都临死了,还在惦记着报仇。

和珅死了,和珅死了以后,他活着时候就给自己修好一个陵,和珅,他给自己建造庞大的陵墓,那个陵墓占地好几十亩地,比乾隆的陵墓不小啊,所以人家管和珅的墓地叫和陵,你看,中国人传统上,陵是皇帝的坟墓叫陵,人家管和珅的坟头叫和陵,修得非常庞大。结果他一死,人家嘉庆就下令,把坟头平了,把地上所有建筑拆除,拆,和珅还埋在地下,那是你们家坟头,埋那里头,和珅就这样被埋在了他修建的坟头里。坟头在哪儿呢?坟头还真在,现在不好找了,诸位,想瞧太困难了,为什么呢?解放以后,天津蓟县人民修建于桥水库把和珅的陵给淹了,和珅的那个坟就在于桥水库正中间,您要想瞧还挺难,不过非得瞧瞧,这陵的东西还有,还能够找到,天津蓟县不是有一个独乐寺吗?独乐寺门前的两个石狮子是和陵墓前的两个石狮,原来是和珅的陵墓前面的两个石狮,后来修建于桥水库的时候把这两个石狮子搬到了这个独乐寺门前,这是他们家的。

还有个问题,和珅20项大罪,嘉庆给他定的,每项罪状都足以可以做到抄家问斩。甭说抄家问斩了,株连九族都够了,但是,没有,人和珅这家就死他一个,剩下的都是愿意追随他死的,没有抄家问斩的,抄家没有全家问斩,也没有株连九族,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只死他一个,那么大的仇恨,这可是沾了和珅儿媳妇的光了。

和珅有个儿子生下来叫什么名,谁都不知道,为什么?他五岁的时候被乾隆看上了,哎,和珅你的儿子长得挺好,我给起个名吧,起名叫丰绅殷德。这名可是乾隆爷起的,五岁,当即指正,你这个儿子将来别找对象了。和珅一想,怎么了,我这个女儿,四岁的女儿将来嫁你儿子,皇上最喜欢的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跟丰绅殷德,结果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14岁那一年,也就是1789年那一年,和珅的儿子结婚了,娶的就是固伦和孝公主,所以和珅家里的其他人都是沾了公主的光,和珅别说他有俩儿子,一个儿子就是丰绅殷德,另外一个儿子他40多岁的时候才生的,老生子。生下来没10天死了,和珅家里人口特别清,就留一个儿子,丰绅殷德结婚以后,也是官位升迁,和珅被杀以后,嘉庆皇帝看着他眼晕,免除了他的一切职务,削职为民了,但是毕竟那是自己的妹夫子,削职为民,但是生活衣食无忧,1806年,皇帝下令,将丰绅殷德升官,升到哪儿啊,升到今天的乌兰巴托,让他上那儿干活去,那时候叫什?乌里雅苏台,让他上那儿,当一个小官,丰绅殷德的妻子,那不能去。丰绅殷德在北京还有房子,还有住宅,总得有人给你看房子,你妻子在这儿看房子,你自己走,结果丰绅殷德在那儿待四年就死了,年仅36岁,固伦和孝公主没死,还活着,固伦和孝公主给丰绅殷德生了一个儿子,也是没几天死了,又生了两个女儿,都活着,后来女儿嫁给别人,就不是和珅家的后代,所以丰绅殷德和珅家没有直系后代,但是固伦和孝公主也觉得对不起人家,后来抱养了一个孩子,但是这个孩子叫福恩,还是嘉庆、道光对他还很不错,但是后来的历史书就没有记载福恩的下落。固伦和孝公主本人死于1823年,她死的那时候49岁,跟她的公公和珅同龄。

和珅就这样死了,我也给大家介绍完了和珅的一生,在介绍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和珅与刘墉的关系、和珅与纪晓岚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在和珅这一集里我们没有解释清楚,关于和珅与纪晓岚,和珅与刘墉之间发生些了什么,我们下次再讲。

236#
 楼主| 发表于 2023-4-26 12:48 | 只看该作者
避暑山庄百年史

主讲人简介
王思治 1929年8月出生,男,研究生班毕业,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史、清史。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满学研究会副会长。1987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夏威夷大学访问及讲学。著有《清史论稿》、《两汉社会性质问题及其他》、《承德避暑山庄》(合著)等书,并主编过《清代人物传稿》(上编),并发表中国史学论文约百篇。

全文

同学们好,今年是避暑山庄肇建三百周年。避暑山庄在清代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在避暑山庄兴建以后,在康熙、乾隆时期,他们每年大约有半年住在山庄。因此,避暑山庄成为清代第二个政治中心。山庄的园林和外八庙具有很高的园林建筑艺术和宗教建筑艺术,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清人,清代的人,曾经用赞叹的诗句来赞美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他们说宇内山林,无此奇胜。也就是说,天下没有超过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地方。

避暑山庄也是康熙、乾隆处理蒙古等少数民族事务的地方,曾经在这个地方,演出了很多生动活泼的历史场面。避暑山庄蕴藏着极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今天略要地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山庄的历史春秋。

先讲第一个问题,修建山庄的源起,避暑山庄并不是清代的皇帝修建的第一个皇家园林。清代修建的第一个皇家园林是畅春园,在北京的海淀。畅春园建成于康熙二十九年。在乾隆时期大家知道的有著名的圆明三园,就是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圆明三园建成于乾隆三十七年。避暑山庄,乾隆时期的扩建是和圆明园同时交错进行的,既然清朝的皇帝已经在北京的海淀先后修建了皇家的园林,为什么又要在塞外修建避暑山庄呢?避暑山庄是清帝在口外所建的二十个行宫之一,最早叫热河行宫,承德的名称,地名的由来是雍正十一年,把热河改成承德,也在这一年就设置承德厅。在乾隆三十七年,承德就升为府,管辖滦平等的六个县。清帝在古北口外修建这么多的行宫,是为了要到木兰围场去举行秋狝大典。

所谓秋狝就是在金秋的时候,皇帝狩猎习武,训练部队,同时在木兰围场处理蒙古的关系。因此呢,避暑山庄的修建和木兰围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木兰围场是康熙二十年开始修建的,是康熙经过实地勘察,由蒙古的翁牛特、敖汗、喀喇沁几个部落把他们的牧场贡献给皇家,修建了这样一个皇家的禁苑。就是专门供皇帝训练士卒和狩猎处理蒙古事务的这样一个木兰围场。在当时就称为木兰秋狝.木兰围场有这么大的范围,所以里边又划分为67个小的牧场。每一次行围的时候,由管围大臣选定其中的某一个小的围场,或者两三个围猎围场作为秋狝举行典礼的地方。每年皇帝从北京到木兰围场去,最多的时候有三万人,到木兰围场。一般情况有五、六千人,因此皇帝在木兰围场的这段时期,那个地方是非常地喧嚣的,非常繁华的,商人也跟着去了,商队也跟着去了,跟着消费需要,卖大量的商品,带着很高贵的商品,供这些达官贵人的享用。由于是训练士卒,所以木兰围场呢,是用军事的管制,军事的条例来统帅所有到木兰围场的人。

纪昀大家都知道,这是清代著名的一个大学者,四库全书的总撰官。他当时随乾隆到围场打猎,他看见当时围场的壮观场面,他说猛士大呼,士兵都像冲锋陷阵的猛士一样,大呼冲上山岗,很多野兽在这个围场,小的范围内就被这些猎手们纷纷用弓箭或者长矛击倒。
围场同时也是处理蒙古问题,抚恤蒙古的这样一个地方。内蒙古49旗,外蒙古现在是蒙古人民共和国了,就是当时的喀尔喀蒙古当时的,还有青海和扎萨克。还有新疆的厄鲁特四部的蒙古,到这个时候,他们都要轮流到围场来随从清帝,清代的皇帝打猎,打猎完了以后再到避暑山庄来,所以在乾隆的时候,在围场来的蒙古王公有一百多起,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的。表明在康熙、乾隆时候,我们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地巩固和发展,当时的少数民族都来拥戴清帝的统治,承认他们的统治,拥戴清帝。

而避暑山庄就是因为,由于要到木兰围场要去处理蒙古问题。这样才由热河行宫逐渐发展成为避暑山庄,这样一个盛大的目前全国也是世界最大的保存完好的皇家园林,而避暑山庄的归置和外八庙也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逐渐完善和建成的。

讲第二个问题,就是由热河行宫到避暑山庄。康熙四十年,他第一次到这个地方,没有做更多地停留,但是对这里的自然环境所吸引,康熙发现这个地方有四个,他十分满意的显著的地理形势的基本特点。第一个特点,承德是一个盆地,四周是山,他讲就犹如众象朝揖,就像各个山峰都来向这个盆地的地方朝拜一样,所以万象引领,众象朝揖。这样一个环境就很符合皇帝的心理状态,皇帝那是惟我独尊,天下都要朝中,都要以他为最高的统治者。所以这个地势他感到非常地好。第二个特点,地势很高,空气很清新,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很清新。他讲秋高气爽,气候很凉爽,适合于避暑,因为考虑北京是内陆地区,夏天很热,这是第二个特点。第三个特点,这个地方离北京不远,各省督抚大臣有关国家政务的奏折,能够很快送来,所以在这个地方总理万机,处理国家的政务,与宫中无异,就像在北京的皇宫里边一样,比较方便,第四个,这地方的特点,就是这地方当时是蒙古的游牧场,很少有人,当时只有热河上营,热河下营很小的村落,所以这些地方只有很少的农田,也没有村庄,只有这两个很小的村庄,也没有很多人,因此在这个地方如果大规模地修建皇帝的行宫和以后的避暑山庄,那么就不会侵占民田或者民居,而且这个地方有武烈河,有沼泽,有平地自然环境,选景可以有广阔的空间,便于大规模的营造皇家的园林,有这样一个自然条件。所以地势天成,他讲的是地势天成,一个优秀的条件,具备这四个方面好的条件,他决定在这个地方由他亲自,由康熙亲自选择,确定在这个地方修建行宫,康熙四十七年,避暑山庄初步,当时还叫热河行宫,36景已经初具规模了,到康熙五十年就完成了宫殿区。

康熙五十年宫殿区初步完成以后,康熙就把热河行宫改名避暑山庄,热河行宫是康熙四十二年开始兴建的,山庄是占地是五百六十公顷,大约是八千多亩,它这个面积,它是北京颐和园,大家都知道著名的颐和园,是北京颐和园的二倍,是北京北海的八倍,所以它是现存的最大的皇家的古典园林,它分为两大区,一个是山区,一个是平原区,平原区又分为宫殿区,和东南的湖区,和湖的北边的万树园,平原区,所以平原区,大体上也分为这样三个区域。

康熙修了三十六景,乾隆又修了三十六景,康熙实际上修了不止三十六景,他题了三十六景,用四个字题,就像月色江深,就没有包括在这三十六景里边,那么他为什么修了,实际上是四十多个景,而题三十六景呢?

因为36这个数字有着特殊的含义,道家讲大天之下有36洞天,就是神仙住的地方。因此康熙皇帝修建避暑山庄的36处景观,就是依附36洞天。此外,还有72福地,也是神仙住的地方。乾隆皇帝在他的诗中写到:“已是洞天传玉简,得教福地续琅书。”意思是说:康熙已经修建了36洞天传后,他要在修36景,以符合72福地这样一个数字。寓意他们的环境犹如神仙一般。

我给同学们介绍一些景观有关的情况,再介绍一下丽正门这个名称的由来。为什么叫丽正门?丽正门是乾隆三十六景的第一个景,就是丽正门,这个丽的丽,不是美丽的意思,而是附着的意思。它是根据《易经。离卦》所讲:“日月丽于天,重光以丽乎正”。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天上的日月是,因为它附在天上的,所以它很光明,因此皇帝他要方位很正,他就会正大光明,就能化成天下。所以每年少数民族都到丽正门来朝会清帝,以示天下一统。就是这样一个意思。再简单补充一点点,就是北边的平原区。

北边的平原区它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就是万树园,一部分是试马埭。试马埭这个地方,它的功能是什么呢?每年去避暑山庄的时候,在这个地方调试马匹,选择良马供打猎用。当时选择良马,在这个地方试马的好坏,送选的马匹,有内蒙古的,有外蒙古的,还有新疆的马,都送到避暑山庄来,在试马埭来选择,来比较。选择优秀的马匹,到木兰围场去打猎。在万树园这个地方,当年常年有二十八架蒙古包。其中有一个皇帝御用的,这个蒙古包有七丈二尺直径,很大。因为在这个地方演出了很多历史的精彩的场面,像接见马嘎尔尼,接见蒙古族的首领,接见班禅六世都是在万树园这个地方接见的。

我讲第三个问题,就讲清帝在山庄,皇帝在这个山庄他们的生活情况。康熙四十二年,兴建山庄以后,他每年都先到山庄,再到木兰围场。乾隆他是从乾隆六年,开始到避暑山庄,然后到木兰围场。那么在避暑山庄,先要住上二十天到一个月左右,再到木兰围场去。当时有一个传教士叫马国贤,在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修成以后,康熙就让他来画这个避暑山庄的三十六景。因为当时天气夏天很热了,康熙在消夏的时候,窗户都打开了,撑起来了,所以他在画这个景的时候,在外面透过窗户多少能看见屋子里边康熙的情况,他写了一本书,叫《供奉清廷十有三年记》,他说在没有进行典礼的时候,皇帝在山庄里头,除了太监和他的嫔妃、宫女,他很少看见其他的人,看不见老百姓。所以说皇帝在某种意义上,在这个山庄里边,他也还是比较孤独的,乾隆在山庄的这个生活,那就远远地比康熙豪奢得多了,因为乾隆时期,是康乾盛世发展的顶峰,乾隆他所在位的时候是清王朝最繁华、最富庶的时候,也是最强盛的时候,所以乾隆他在山庄的生活,那就是比康熙各方面都要奢侈得多。他每天喝的茶是派人从荷花的叶子上收集来的露珠。大家可以想一下,要收集这样一滴滴的露珠,供他煮水沏茶来喝,这个工程就不小了,每天很多人都划着船去专门干这个事情,他为什么要喝这个露珠呢?乾隆很讲究,他当时没有化验,没有现在这个科学技术了,他认为这个水越清就越好,这也有一定道理,它渣子比较少,这水就清。他把全国的水,著名的水都做了比较,把无锡的惠山,杭州的虎跑,济南的趵突泉,北京的玉泉山,都把它们的水收集起来,来称,用很细的当时的戥子来称,哪一个水最轻,所以比较的结果,能够比北京玉泉山的水,更清的只有两种水,一种就是荷花上面的露水,比它清,还有一个雪水,他那个地方,夏天没有雪水,所以就只能喝露水了。这个是他喝茶用的水。

他吃的水果有从福建运来的鲜荔枝,那么几千上万里以外,运来的鲜荔枝很难保鲜,所以除了用驿站快马不分昼夜这样运之外,这个荔枝都浸在蜂蜜里头,用蜂蜜把这个荔枝浸泡起来,这样用快马加鞭从驿站日夜兼程赶到北京来,据说,当时因为来了以后,除了他吃,还赏赐给部院大臣。据记载,说晶莹欲滴,说还是非常鲜嫩的,好像水都要滴下来一样,因为蜂蜜里保存运来的。

在乾隆时期根据库房的记载,乾隆时期陈列的所有的宫殿和山庄各个景观所陈列的各种玉器、竹器、漆器、各种古玩,一共是七万多件,所以这个里边是非常地豪奢,那么最能体现他豪华的场面是他过生日,阴历的八月十三是他的生日,当时称为万寿节。他的七十大寿是在这个地方过的,是在避暑山庄过的。所以乾隆皇帝的七十大寿,当然是全国隆重的大事情,万寿节。因此部院大臣和全国的督府都得向皇帝送厚礼,现在根据朝鲜使臣,他记载当时他所看见的,乾隆过七十寿辰这样一个豪奢的场面,当时送礼的情况,他就讲,由于全国这么多的督抚、大员都要赶在八月十三号之前把他们的这样一些争奇斗艳的礼物赶到避暑山庄,在古碑口外,当时运送礼品的大车就有三万多辆。

乾隆五十八年,这一年,由于马嘎尔尼来了,就是英国第一个派到中国的使团,乾隆决定在避暑山庄接见马嘎尔尼,就安排在万树园。英国当时已经是世界上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乾隆五十八年是1793年已经是18世纪末,19世纪马上就要来临了,英国为什么要派这样一个的使团?因为当时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于对外贸易限制在广州一个地方,一口通商,而且实行行商制度,外国商人到了中国来做买卖的时候,来贸易的时候都必须住在行商里头,不能和中国商人直接交易,必须通过行商。这就是后来的买办,大家都知道像上海、天津以后洋行里面就有买办,就从这个地方来的。这个外国人做买卖必须要通过行商,当时叫行商,通过这个行商,他们的货物,他们运来的货物,通过行商卖,他们需要买中国的丝,茶,也要通过行商他们来给采购。所以英国人急于要打开中国的门户,就由英王派下一个最高的政府团,到中国来,跟中国的最高当局,跟皇帝直接谈判,希望中国能够把天津、舟山、宁波等这些地方都开放成通商口岸,而且提出一些有关通商的这样一些条件,以及要求,就派马嘎尔尼来,马嘎尔尼要到中国,东方这样一个大国,而且当时西欧人对中国人了解很少,认为是一个神秘的东方大国,在亚洲也很强大。因此这个特使他要经过很严格地挑选,马嘎尔尼是驻俄国的公使,被认为和外国宫廷打交道多年,有丰富的经验。当时印度已经是英国的殖民地,也在印度从事多年的工作,所以有海外工作的经验,本来任命他做孟加拉总督,最后还是让他来做使华的特使,所以这个人是经过精心选择的。马嘎尔尼来了以后,当然就是要吹嘘英国的伟大,强大,马嘎尔尼带了大批的当时的礼物,当时科技比较先进的一些礼物,有天体运行仪,有地球运行仪等等,欧洲当时近代的自然科学方面的礼物。

其中特别带了一艘军舰,这一艘军舰是英国当时最先进的军舰之一,把这个礼物送给乾隆的时候,特别附了一个说明书,介绍狮子号。说明书上怎么写的英国呢?说是英国欧洲头等强大的海上国家,海军特别强大,被称为海上之王,英国是海上之王,现在特使所乘的这个座船狮子号,它的模型奉献给中国的皇帝,这个上边有英国最先进的火器、火炮,它的每一个细微部分,乾隆都可以从这个军舰上看见英国这个战斗力,就是对中国有一点吹嘘它的军事力量,想在军事上给中国一个威胁。

乾隆知道英王派出这样一个使团就非常重视,当时负责谈判的是和珅,大家都知道,这是清朝最大的一个贪官,和珅坚持要行三跪九叩大礼,和珅一定要按照中国的礼节,英国人坚决反对,英国人说如果行三跪九叩大礼,就表示英国成了中国的臣子了,臣服于中国了,英国不可能臣服于中国,所以绝对不能行三跪九叩大礼,中国不也让步,就僵持到这个地方了。英国人就提出一个方案,说如果你们一定要坚持,中国人一定要坚持行三跪九叩大礼,那么他带有准备送给乾隆的英国英王的画像,他带有一幅英王的画像,那么中国人也要派出一个跟他的身份相等的这样一个大臣,向英王的画像,行三跪九叩大礼,那么和珅当然不同意,中国的大臣只能向皇帝叩拜,怎么能向外国人叩拜呢,这又不行了,又僵持住了,看到这个就行不通了。

所以从北京谈,谈到河北,快接见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总要解决。最后和珅问他你们见英王的时候,你们行什么礼?这个马嘎尔尼就讲了,我们行的是单跪下跪,最后就达成协议,就是用单腿下跪这样一个形式,就免去三跪九叩了,来觐见皇帝,现在保留有万树园乾隆接见马嘎尔尼的这个场面,马嘎尔尼使团一共有八百多人,他们都是一些专家,当时的专家,有化学专家,有天文专家,有军事专家,所以他们派出的一些都是要了解中国各自方面情况的一些专家。

(在乾隆生日的头两天,八月十号在万树园接见马嘎尔尼,这一天马嘎尔尼盛装早早地在万树园等着。)

最后一个问题就讲讲外八庙,以为避暑山庄跟外八庙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的整体,外八庙实际上是十二个庙,不是八个庙,但是为什么叫外八庙呢?因为当时十二个庙里边,只有八个庙在北京的理藩院由它管辖,直接由北京的理藩院管其中的八个庙,另外这八个庙在北京设有“下处”,上下的下,下处,用今天的话来讲,类似于是办事处,就是在那个地方,这八个庙,喇嘛到北京去,住的地方,办理外八庙的有关事务,所以说外八庙代表山庄外的十二个庙,就代表这十二个庙,就简称外八庙,这些庙的修建,主要的都是和清代前期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地巩固和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下面我想给同学们讲一下一个是普陀宗乘之庙,这是三十六年修建的。

这一年(乾隆三十六年),是土尔户特蒙古从欧洲,从俄国的伏尔加河,远在欧洲,在那个地方呆了一百四十多年,接近一百五十年了,之后回到祖国的怀抱,在乾隆三十六回来,回来以后到避暑山庄乾隆在万树园接见他,后来又在澹泊敬诚殿又接见他,然后跟他一起到普陀宗乘之庙去参加法会。
我再说几句结束语,对于外八庙的建筑,是和清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一脉相承的,因此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形成了今天的巨变。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一开始我就讲了,它凝固了南北园林的精华,体现了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地巩固和发展,它是今天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也是所有的专家不管是园林,所有的专家一直公认的今天中国和世界现存的古老的皇家园林,它含有这样的丰富的历史内涵,被列为联合国自然历史文化名录。因此今天我们来避暑山庄就像看到全中国的一个缩影。

所以清人讲山庄咫尺间,直作万里观。山庄只有五百多公顷,但是它是浓缩了中国的地貌和地形,浓缩了清代的历史,就像在山庄,你就能了解到完整的一个清代的一个兴衰过程一样。好了,谢谢大家。


237#
 楼主| 发表于 2023-4-28 13:48 | 只看该作者
传奇太后慈禧

主讲人简介
杨天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及《中国哲学》编委、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专家委员会委员。

内容简介
慈禧,中国二千年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位垂帘听政的太后,在无权势时,慈禧主张抵抗侵略。掌握权力后,慈禧却又保守狭隘,先镇压了光绪皇帝的变法。再蛮干,向八个国家宣战,后卖国,靠满足列强贪欲来维持自己的腐朽统治。无才无能的慈禧,却有擅长阴谋政变的头脑,她抓住咸丰皇帝遗命中的纰漏,发动辛酉政变,垂帘听政,登上了权力的巅峰。正是在她的统治下,光绪皇帝变法图强的希望被扼杀,中国历史上最卖国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被签定。但慈禧垂帘听政后,在某种程度上曾经支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继咸丰皇帝死后登基的同治皇帝也英年早逝,慈禧又立皇族载恬继位,就是光绪皇帝。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光绪皇帝改革,引发历史上著名的戊戌变法。慈禧为什么先同意变法后镇压变法,前后几个月,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幽禁了傀儡皇帝光绪,在晚清的政坛,可以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义和团运动兴起时,她又幻想利用义和团的所谓刀枪不入来抵抗外来势力的入侵,这当然是一场难以取胜的战争。宫廷政变时的慈禧,精明过人。对抗外来势力时的慈禧,却是愚蠢迂腐。在慈禧的统治下,晚清的政局,会走向哪里呢?八国联军入侵,慈禧西逃,她想到了被自己镇压的改革,她重新开始清末新政的改革。

新政的主要内容有废科举、兴学堂、改革法制、奖励实业等,但改革不彻底。新政执行7年后,光绪和慈禧先后死去。风雨如晦的晚清政局,终于随着慈禧的谢幕,也走到了自己统治的尾声。新政没能拯救腐朽的清王朝。

全文

慈禧太后曾经统治中国47年,她虽然只是太后,但是实际上的女皇帝。关于这个人,大家可能从电视里边见过好多次了,那么我今天讲的呢,是历史上真实的慈禧太后。有些电视里的情节、有些电影的情节,那是艺术创作,并不可靠。那么我今天呢,希望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可靠的真实的西太后。

先讲第一个问题,就是慈禧太后的身世。慈禧太后,她有一个姓,这个姓,叫叶赫那拉氏。叶赫是满语,这是个地名,它也是一个部族的名称,这个地方就在今天东北吉林省的梨树县有一个叶赫乡。那拉氏的意思,用汉语来翻译,就是太阳的意思。叶赫那拉氏,就是说叶赫这个家族的,或者说这个地方的太阳。叶赫的祖上,曾经跟清朝的祖上努尔哈赤打过仗。最后是被努尔哈赤消灭了,但是这个不影响后来叶赫这个家族成为满洲贵族的八个大的家族之一。在整个清朝统治中国的200多年里边,那么叶赫这个家族始终具有崇高的地位。慈禧没有名字,她有一个乳名,叫兰儿。她是出生在鸦片战争之前五年,大家知道,鸦片战争是发生在公元1840年,那么慈禧太后呢,出生在1835年的11月29日,也就是说,在鸦片战争前五年,那么慈禧太后出生了。慈禧太后的出生地,是北京,她的父亲叫惠征,是一个吏部的小职员,做的是起草文稿和抄抄写写的工作,地位不是很高。这个兰儿呢,她在咸丰二年作为秀女被选到清宫里边,当时的身份叫兰贵人。同学们可能不知道这个兰贵人这个身份有多高?那么清朝的皇宫里,皇帝的后妃一共是七等:第一等是皇后,第二等叫皇贵妃,第三等是妃,第四等是嫔,第五等是贵人,第六等是常在,第七等是答应。大家从我刚才念的七个等级里边,你会发现这个西太后进宫的时候,她是属于第五等,也就是说,她刚进宫的时候,她仅仅是一个贵人,是第五等这样的身份。


就是说身份不高,但是这个兰儿她很有办法,第一,她长得很漂亮,第二,她很聪明,第三,她会写几个字,书法还可以。而更重要一点,慈禧太后她给咸丰皇帝生了一个儿子,而且是惟一的一个儿子。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社会有一句话,叫“母以子贵”,就是说母亲的地位是根据她的孩子来决定的,那么慈禧太后既然给皇帝生了一个男孩,而且又是一个惟一的男孩,那么因此慈禧太后的身份就迅速升高了。那么在短短的五年里边,慈禧太后从原来的第五等,升到了第二等,被封为懿贵妃。那么尽管是第二等,但是由于皇后这个人比较忠厚、比较老实,不太愿意管事,因此慈禧太后就实际上成为第一等的人物。那么在咸丰皇帝去世以后,她被尊封为慈禧皇太后,这就是说我们今天为什么一提起当年的兰儿的时候,我们称她为慈禧太后,或者称她为西太后,就是这个原因,就是说咸丰皇帝死了以后,那么给了她一个尊称,称为慈禧太后。

那么一提起慈禧太后,我们就很容易想起慈禧太后她是个投降派,她是个卖国贼,我们大家记忆里知道的,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几个丧权辱国的条约,都是慈禧太后当权时候订下来的,比如说最有名的《马关条约》,然后是《辛丑条约》,这两个在中国近代史上都是卖国的条约,都是严重损害中国国家主权的条约,那么因此我们很自然会想起西太后是卖国贼。但是西太后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所以说一开始在1860年,也就是说,鸦片战争以后的二十年,当时有一次英法联军,从天津外面的大沽口登陆,然后打到通州,打到北京。那么英法联军一把火把圆明园烧掉了,这个在近代史上叫英法联军侵占中国的事件。那么在英法联军进攻中国,侵略中国的时候,据可靠的历史记载,慈禧太后是反对清朝跟英法两个侵略者谈和的。因为英法两个侵略者打到了北京,而且把圆明园烧了,那么当时朝廷分成两派,一派主张跟英国和法国谈判讲和,另外一派呢,主张要跟英法两个侵略者要继续战斗下去。那么西太后在这个时候,她是反对跟英国和法国谈判,反对讲和,而且认为讲和是耻辱。另外呢,由于英法联军打到了北京附近,打到了通州,那么咸丰皇帝呢,在北京就呆不下去了,那么咸丰就跑,跑到哪儿去了?就跑到热河,就是我们今天大家都很熟悉的避暑山庄,那么在皇帝要逃的时候,要离开北京,离开紫禁城,要往热河的避暑山庄逃的时候,慈禧太后站出来,她劝阻皇帝不离开北京,她说如果皇帝留在北京,这个形势就可以镇得住。她说如果皇帝您跑了,那么这个形势就乱了,北京就有可能受到洋人的践踏,所以呢,从这两件事情来看,慈禧太后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投降派,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卖国贼,在英法联军侵略中国,打到北京的时候,那么慈禧太后是主张抵抗的。咸丰皇帝逃到热河后病死,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垂帘听政,掌握了最高权力。慈禧太后这个人,大家发现,她是个阴谋家,善于搞宫廷政变,善于夺取权力,那么这个慈禧太后这个人,她一辈子有没有做过几件好事呢?做过,她做过什么好事呢?就是她支持洋务运动,特别是支持成立天文算学馆,算学就是数学。那么研究天文、研究数学,这个在我们今天看来,是普通而又普通的事情,但是在当时的中国,要让中国人来学天文,学数学,而且还不是让小孩来学,让清朝的一些高级知识分子,翰林院的人,让五品以上的官员来学,这可是一个破天荒的事情。因此呢,就遭到了顽固派的强烈反对。在这个情况底下,慈禧太后站出来用口头、用书面的形式,下发了十道谕旨,用皇帝的名义发了十道谕旨,讲什么呢?说天文和算学是读书人、儒者所当知,不能够把它看成是一种技巧,而且说,这件事情不能再犹豫了,投考人员要认真考试,要送到馆里来学习。所以正是由于有了慈禧太后的支持,天文算学馆开馆了,那么一批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一批中国的官吏送到同文馆里去接受西方近代科学的知识的教育。慈禧还支持洋务运动,多年以来我们对洋务运动在很长时期里边是采取批判态度。认为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军事的现代化,是为了镇压人民起义。洋务运动对外是投降帝国主义的,今天看来,过去的这些看法不完全正确。而洋务运动目的是发展军火工业,建立兵工厂,建立轮船制造厂,当然有军事现代化的目的,但是,军事的现代化,它会推动中国各方面的在工业领域里边,会推动工业其他领域的现代化。在军事工业发展的同时,民用工业发展起来了,新式学堂建立了,中国第一次向西方世界派出了自己的留学生,民用工业也相应地发展起来。因此洋务运动对中国的现代化是有推进作用的,因此,我们说支持开办天文算学馆,支持洋务运动应该承认是西太后做了一件好事情。西太后垂帘听政时,是她的儿子同治皇帝继位,同治皇帝是个短命皇帝,而且没有留下后代。所以呢,在西太后的主持下,将另外一个皇族,叫载恬过继给咸丰皇帝,继承了帝位,就是光绪皇帝。光绪皇帝长大后,要有自己的政治抱负,他要搞改革,所以这就是引发出了历史上很有名的戊戌变法,那么今天我所讲的主要是讲西太后对戊戌变法她是一个什么态度。

西太后并不是一开始就反对变法,光绪皇帝在变法的开始的时候,曾经颁布一个诏书,这份诏书叫《明定国事诏》。光绪皇帝企图通过这个《明定国事诏》,把变法,把改革确定为国家的根本政策。大家可能不知道,光绪皇帝颁布这份诏书的时候,是请示过西太后的,而且西太后不仅表示同意,而且西太后表现得相当激进,西太后讲什么呢?核心是六个字,哪六个字,说“今宜专讲西学”,西太后讲,说皇帝你不要变法嘛,很好啊!你们看看西太后怎么讲的,她说“今宜专讲西学”,很彻底呀!很进步呀!进步到连光绪皇帝的老师,连变法的一个主要的支持者,翁同龢他都觉得受不了。光绪皇帝自己是不会去起草文件的,光绪皇帝把起草这个变法文件的任务,交给了他的老师翁同龢,而且把慈禧太后的思想“今宜专讲西学”告诉了温同龢,温同龢觉得西太后走得太远了,所以后来温同龢在诏书里还改了一下,叫“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基,同时又需要博采西学之切时务者,实力讲求”。什么意思?就是温同龢在西太后的意见上,他做了一点折衷,做了一点调和。他说我们首先要把中国的古代圣人的学问要作为国家的基础,同时呢,把西方学问里边对我们有用的那部分东西,我们要学过来。所以你从这个例子来说,西太后她是赞成变法的,而且是主张学西方的,有些变法的内容西太后是支持的。例如当时维新派主张要废八股文,顽固派就坚决表示八股文不能废,双方在皇帝面前发生争论,争论得很厉害,怎么办?请示老佛爷。那么光绪皇帝从紫禁城跑到颐和园向老佛爷请示,你们想老佛爷是什么意见啊?老佛爷说八股文应该废!由于老佛爷都表示八股文应该废,所以维新变法的内容之一就是要废八股文。那么我们所要讲的是,就是西太后在一开始对变法是允许的,在某些问题上是支持的,但是西太后的变法有一个底线,有一条不能够超越的界限。这个界限是什么?就是不能够损害西太后本人的权力,不能够损害满洲贵族的利益,步子不能走得太快,而且最重要的是不能够涉及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而恰恰维新派的改革和西太后本人的权力、和满洲贵族的利益发生了冲突,所以正是在这个情况底下,西太后决心镇压。那么把谭嗣同他们,六君子送到了菜市口,把他们杀了,把维新变法全部否定了,所以,就是西太后认为只要你的改革触及到了西太后本人的权利,触及满洲贵族的利益,那她是不能容忍的。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西太后非常仇恨光绪皇帝,想把他废掉。但是呢,受到各国驻华使节的反对,在西太后镇压维新派的中间,英国和日本出面保护了维新派的首领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因此西太后非常仇恨洋人。1900年,华北地区发生了义和团运动,这个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那么西太后呢,觉得义和团可以利用,因此西太后下令向八个国家宣战,首先是进攻北京的东交民巷的使馆区,向八个国家宣战。西太后的宣战诏书是写得非常慷慨激昂,里面有这样的话,“与其苟且图存,遗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中国土地广有二十余省,人民多至四百余兆,何难剪彼凶焰,张国之威”。什么意思?西太后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爱国者,说我们今天受洋鬼子欺负,与其我们马马虎虎地活着,还不如我们跟洋鬼子来决一决雌雄,看看谁打得过谁?说我们中国呢,就土地来说,我们有二十多个省。就老百姓来说,我们有四百多兆。说要打败洋鬼子这个是不难的事情,所以西太后就下令向八个国家宣战。那么西太后这个做法是愚蠢的,你想腐朽的清王朝它怎么可能是八个列强的对手呢?义和团的血肉之躯,它怎么可能跟洋人的洋枪洋炮来相抵抗呢?我想当时义和团它一定有一套办法,表面上看刀枪不入,用刀砍砍不进,用枪刺刺不进,那么西太后一看信以为真,说行啊,咱们打吧!这一打,八个国家打到北京,西太后从北京匆匆忙忙带着光绪皇帝逃到西安,那么这一次战争的结果,是订立了一个辛丑条约,这个辛丑条约最重要的部分一个部分是赔款四亿五千万两,这个四亿五千万两是个什么概念呢,当时中国是四亿五千万人,就是每一个人要赔一两银子,就是中国要向八个帝国主义国家要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第二点,就是要允许外国的军队驻扎在北京和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

八国联军入侵,那么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促西逃,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生活不可能不对慈禧太后的思想发生影响,因此到了1901年慈禧太后就在西安用光绪皇帝的名义下诏,要实行变法。仅仅三年时间,1898年慈禧太后用屠刀镇压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他们领导的改革运动,三年以后,慈禧太后又不得不宣布要进行变法。那么这个变法我们在历史上称为新政,就是新的政治,它的内容大概是这样几个方面:一个是编练新军,第二件事情,是废科举兴学堂,第三个内容就是奖励实业,第四个方面,是进行法制改革。但新政改革不彻底。1908年,也就是光绪34年的10月21日,光绪皇帝去世,慈禧太后命令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溥仪继位。那么溥仪当时是多大呢?溥仪当时是三岁,那么西太后让一个三岁的小孩当皇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西太后为什么这么做?她还想故伎重演,还想继续垂帘听政,继续当中国的最高统治者。那么,慈禧太后让溥仪的父亲载沣做监国摄政王,慈禧她命令说,“以后所有的军国政事,悉秉承予之训示,裁度施行”,尽管光绪皇帝死了,你载沣当监国摄政王了,但是所有的军政大事,都要按照我的训示,都要按照我的意思来做,所以也就是到了这个时候,西太后她紧紧地抓住权力不放,西太后她自己没有想到,隔了一天,她自己也离开了这个世界。

我简单讲一讲,西太后是一个什么人?我想,如果简单说来,慈禧她是个权力迷,她一生善于抓权、夺权、集权,她是一个善于搞宫廷政变的一个专家。那么,在她统治中国的47年里边,她有三大罪过:第一大罪过是镇压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第二大罪过是镇压了戊戌变法,将谭嗣同等几个爱国的改革家,送上了断头台,她的第三个罪过,是在她当权期间,订立了两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一个是《马关条约》,一个是《辛丑和约》。这个三大罪过,就让慈禧太后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当然,在这个同时她也做过某些好事,主要的是两件,一件是支持具有现代化意义的洋务运动,另外一件是具有资本主义改革性质的新政。这个是慈禧太后一生做的两件对于中国历史发展有益的好事,宋代的词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词人,辛弃疾有两句词,叫“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说得是江水浩浩荡荡,向东奔向大海,那是青山挡不住的。那么慈禧太后她想为清王朝建立万年基业,建立永久的统治,始而镇压改革,后来她进行了某些自我改革,但是呢,她的改革不到位,她的目的仍然在于集权于满洲贵族,所以,在慈禧太后死后的三年,就爆发了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朝两百多年的统治,也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主义的专制统治。历史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是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个是我们研究了慈禧太后的一生以后所应该得出的结论。


238#
 楼主| 发表于 2023-5-1 00:56 | 只看该作者
《清十二帝疑案》努尔哈赤(上)

主讲人简介
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论文集有《满学论集》、《燕史集》、《袁崇焕研究论集》、《燕步集》共四部;专著有《努尔哈赤传》、《古都北京》、《天命汗》等十六部。主编学术丛刊《满学研究》第一至六辑和《袁崇焕学术论文集》等十一部。先后发表满学、清史论文二百五十余篇。

内容简介
公元1559年,他的降生无人所知。
公元1583年,他仅以十三副遗甲,含恨起兵。
公元1616年,他击败九部联军,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
公元1619年,他五天之内歼灭四路明军主力,兵临宁远城下。
在他渐次逼近的锋芒中,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名字从此震撼而显赫。
是他创立了长达296年的大清基业;是他缔造了绵延12朝的华丽王朝。
是他播下了“康乾盛世”的种子,也是他埋下了“光宣哀世”的基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促成天命大汗努尔哈赤开创满清王朝?究竟又是什么令努尔哈赤从一个无人所知的布衣少年成就为彪炳史册的一代君王?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将与我们一同走近这位大清王朝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回望他44年的戎马生涯。

(全文)

大家好,好多的观众说没听过清太祖努尔哈赤,十二个皇帝都讲完了,希望再讲一下努尔哈赤,我今天围绕清太祖努尔哈赤主要讲三个题目:一,少年坎坷与含恨起兵;二,三次大捷与十大贡献,三,人生喜剧与实现“四合”。

现在讲第一个问题:一,少年坎坷与含恨起兵。

努尔哈赤是清朝十二个皇帝的第一个皇帝,努尔哈赤是大清帝国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如果把清朝十二个皇帝比作一个宫殿的话,打开这座宫殿的历史的钥匙,就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他播下了“康乾盛世”的种子,也埋下了“光宣哀世”的基因。所以,要了解清朝皇帝,要了解清朝历史,不能不了解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他是女真人,是满族的先世女真人。女真人在明朝,它的建州部几经迁徙,最后定居在今辽宁抚顺新宾苏子河流域,中心在赫图阿拉。努尔哈赤出生于一个女真人的家庭,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他命不大好,11岁母亲就死了,继母对他刻薄、寡恩,关系很不好。他小时候就到山里头挖人参,摘松子,拾蘑菇,采木耳,一直在劳动。那个时候女真文已经失传了,满文又没有创立,所以努尔哈赤没有上过学,也没有念过书。稍大一点,因为后母跟他不容,就让他分家,他是老大,19岁就分家了,分家以后就继续劳动。

有的书说他曾经落难过,曾经到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帐下做过侍从。逃难的时候曾经逃到过叶赫部,叶赫部的首领看着这个孩子将来可能有出息,就把自己的爱女许给他了,这个爱女就是后来皇太极的母亲。努尔哈赤不仅仅是少年坎坷,而且还家里头发生一场大难,就是他父亲和祖父死了。当时这个女真各部是互相战争,彼此不合作,经常同明朝的军队发生冲突。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亲自统帅军队攻打建州部首领的驻地,就是古勒寨。明朝军队是久攻不下,因为它是山城,死伤惨重。女真人一个人叫尼堪外兰,他和明朝好,他就喊话,他说谁要打开城门,献城,谁就做这个城的城主。果然有一个人把城门打开了,明军就攻进去了,这个时候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在城里。为什么到城里呢?因为努尔哈赤的姑姑是这个寨主的夫人,他们就想要救努尔哈赤的姑姑出来,不但没救出来,还被乱军杀死了,就是努尔哈赤父亲和祖父都死在古勒城。努尔哈赤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捶胸痛哭,泣不成声。明朝说误杀,给你十三道敕书,给你几匹马就算了事了。努尔哈赤当然很气愤,同年五月,这个事情发生在万历十一年,1583年2月。同年五月,努尔哈赤就用他祖、父的遗甲十三副起兵,拉了一支队伍,他不敢直接对付明朝,他说我的祖父死的过错,都是因为尼堪外兰,就攻打尼堪外兰。后来打败了尼堪外兰,把尼堪外兰杀了。努尔哈赤起兵之后,就开始了长达44年的戎马生涯。

就有人说努尔哈赤看过《三国演义》,看过《水浒传》,好多书这么说,我觉得不大可能。因为他没有上过学,他说的是女真语,这个时候也还没有满文,但是他经常到抚顺马市,集市贸易,接触蒙古人、接触汉人。他会蒙古语,可能会一点汉语,我想他还达不到能看《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本书的文化程度。但是他可能听到一些故事,《三国演义》里面的故事,《水浒传》里面的故事,这个是可能的。后来关于《清太祖实录》所有记载里,从来努尔哈赤没有提到《三国演义》的故事,也没有提到《三国演义》里面故事,说明他没有看过。当时明朝的执政者认为杀了一个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杀了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也就是边塞的两个草民嘛,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对万历皇帝来说,对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来说,杀了两个女真人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但是这件事情引起了后来的星火燎原。星火燎原,蚁穴溃堤,就是古勒寨的这场火,这个蚁穴,演变成一个燎原大火,对后来明朝的兴亡发生了重大的影响。这是万历皇帝和李成梁当时万万没有想到的,努尔哈赤的起兵就是因为他父祖死亡,被明军杀害为起点,起兵报仇,所以叫做含恨起兵,这是第一个问题。

二,三次大捷与十大贡献。努尔哈赤就是边塞的女真族的一个普通的青年,又没有文化,也没有念过书,起兵的时候只有父、祖十三副遗甲,也不过三五十人。他怎么发展起来的?他叫做:“怀之以德,违之以兵。”你要降顺,我用“德”来处理你,你要违抗,我就要“兵”来对待你,他的原话是这样子:“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这是他的基本策略。他起兵之后,先统一他附近的几个部落,然后又扩大到东海的女真,然后又扩大到海西女真,然后又扩大到蒙古,不停地征战。这个人是身体强壮,武艺高强,又有谋略,在女真人当中是非常杰出的一个人。他曾经先后八次从建州骑着马到北京,向明朝皇帝朝贡。所以他对中原的兴盛,京城的繁华,沿途的地理民情了如指掌,这是很多女真首领里面所不具备的。努尔哈赤起兵之后,到底打了多少仗,算不太清楚,总共是一百来场战争,其中最重要的,对女真发展史上起决定作用的有三次大的战争。

第一次就是万历21年1593年,叫古勒山之战。努尔哈赤是建州一个小部的一个首领,起兵,周围的女真人都不服。扈伦四部:叶赫、哈达、辉发、乌拉等等,都不服。各部的首领贝勒,纠合了九个部,组成联军来攻打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是以寡敌众,以逸待劳,取得了古勒山大战的胜利,从此威声大振,远迩折服。这场战争就决定了努尔哈赤在整个女真人当中,他一个统治的地位,九部联军打努尔哈赤,你都打不过,那么各部单独来说,努尔哈赤一步一步吃掉,最后把女真统一起来,这是第一次。

第二次就是萨尔浒大战。努尔哈赤起兵之后,势力越来越大,他就打下了明朝的抚顺,因为抚顺和赫图阿拉挨得很近。打下抚顺之后,震动了明朝的万历皇帝,明朝决定对努尔哈赤实行犁庭扫穴,一举歼之。以杨镐为统帅,号称四十七万大军,兵分四路,东、西、南、北四路,分进合击,要一举吞掉赫图阿拉,消灭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在大敌压境的时候,沉着应战。他有句话,叫做:“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用我们今天话来说,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你四路分进合击,围而未合。我先吃掉你的西路,完了又吃掉你的东路,他是三月初一先吃掉明军的西路,初二又吃掉明军的北路,初三调整,初四又吃掉明军的东路,初五明军的南路望风而逃,溃不成军。这一仗很重要,这一仗是决定建州生死存亡的一战,这一仗如果努尔哈赤打败了,整个建州部一百年以内很难有再振兴的机会。但是,他打胜了。所以后来乾隆说,萨尔浒这一战是“王基开”,就奠定了清朝的基础,史称“萨尔浒大捷”。

第三,就是沈辽大战,努尔哈赤取得萨尔浒大战之后,就是大举进兵到了辽河流域,辽河流域中心就是沈阳和辽阳。努尔哈赤先打沈阳,城高池深,防御坚固,努尔哈赤是里应外合,把沈阳打下来,马不停蹄又包围辽阳,九天之间连克沈阳、辽阳两座重镇。辽阳是当时明朝整个辽东的首府,政治中心,被努尔哈赤攻陷了。辽阳和沈阳的失陷,表明明朝在辽东统治的结束,也标志着努尔哈赤在辽东地区统治的建立,史称“沈辽大捷”。这样努尔哈赤就由赫图阿拉山区里头进到了辽河平原,建立了对辽东地区的统治。后来他故去了,他儿子皇太极又继续他的事业往前发展。努尔哈赤,是明嘉靖三十八年,就是1559年出生,天命十一年,就是1626年去世,享年68岁。25岁起兵,到68岁故去,统算起来一共是44年。努尔哈赤44年的人生应当说是辉煌的人生,应当说是对满族、对中国历史做出重大贡献的一生,主要贡献我归纳有十条。

一,统一女真各部。女真族从金朝灭亡之后,元明三百年来,没有统一,各部分裂,互相战伐,强凌弱,众暴寡。努尔哈赤起兵之后先统一了建州女真,又统一了东海女真,又统一了海西女真,把女真各部基本上统一起来。这在女真发展史上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今天世界很多的民族内部纷争、战乱不已,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一位杰出的领袖把大家统一起来。

二,统一东北地区。明朝中后期皇权衰落,对东北地区的管辖基本上控制不了。努尔哈赤兴起之后,在统一女真的同时,也统一东北地区。他经过44年的时间,他儿子皇太极经过17年的时间,加在一起有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把整个东北地区重新统一了。它的范围用皇太极的话说是这样子:“自东北海滨,迄西北海滨,其间使犬,使鹿之邦,及产黑狐,黑貂之地,不事耕种,渔猎为生之俗,厄鲁特部落,以至斡难河源,远迩诸国,在在臣服”。就是说,东起日本海,西到蒙古,南接长城,北跨外兴安岭,西北到贝加尔湖,东北到库页岛,领土面积大约五百万平方公里,和明朝实际控制的领土面积大约相仿。这个很重要,后来清军入关了,接着就是俄国东进,日本南下,东北这个地方是个什么局面?难以说明,难以想象。所以这是一个大的贡献,所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对东北地区的统一,不仅对满族,而且对我们中国历史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三,制定满洲文字。女真文到明朝中期之后逐渐失传了,满洲没有文字,满族没有文字。发布政令什么怎么办,就用蒙古文发布,同朝鲜一些公文用汉文,他说是说满语,当时叫女真语,把女真语翻译成蒙古语向蒙古发布,又翻译成汉语同朝鲜进行公文来往,很不方便。1599年,努尔哈赤说不行,要创立满文,让额尔德尼和噶盖,说你们俩创立满文,他们说怎么创立,我不会呀,他们说你就把蒙古字母借用来,来拼写满语语音不就行了吗,就创立了满文。但是刚创立不太完善,皇太极的时候又改进了一下,原来的满文叫老满文,无圈点的满文,皇太极改进之后,叫加圈点满文,也叫新满文。这个事情不得了,满族有了自己的文字,当时整个东北亚地区,满-通古斯语的各个民族都没有文字,靠着满文记录的材料,才使的那个时期整个满-通古斯语的各个民族,人文社会的资料得以记录下来。还有,咱们那些儒家经典:《四书五经》、《论语》、《孟子》翻成英文,翻成西文,外国人他看不懂啊,他怎么翻呢?是满洲人把《四书五经》先翻成满文,满文是拼音文字,西方耶稣会士又把这些满文转成西文。所以满文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桥梁,我说满文的创制是满族历史上一个划时代事件,是中华文化史上一件大事,也是东北亚文明史上一件大事。

四,创建八旗制度。努尔哈赤兴起之后,军队怎么组织?他没有用明朝的形式,用女真人原来狩猎的时候,牛录加以改造、加以整编,就变成牛录组织、军事组织,又进一步发展,变成四个旗,到1615年又发展变成八个旗。旗帜用正红、正黄、正蓝、正白,镶红、镶黄、镶白、镶蓝。黄、白、蓝镶个红边,红旗镶个白边,这是八旗。开始八旗就是满洲八旗,随着后金的地广人众,又逐渐形成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清朝人习惯叫做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一共24个旗,但是统称八旗。这是一件大事情,通过八旗组织这个纽带,把原来分散的女真人,以及归附的蒙古人,统一编制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政治、经济、军事、行政、司法以至于家族,统一到一起,把分散的力量形成了一个拳头,来对付明朝。这是后金、清能够取得胜利,定鼎北京,入主中原一个重要原因。李自成的军队没有严格的组织,有时候是一群乌合之众。八旗军队有严格的纪律,分三级:固山、甲喇、牛录,分三级,组织非常严密,“出则为战,入则为民”,打仗的时候,就出去打仗,不打仗的时候回家,该种地的种地,该放牧的放牧。它不但是个军事组织,军事、行政经济、司法统一起来,这个适合战争的需要,把它整个辖区的人统一成一个力量。有个说法叫女真人不满万,满万则天下无敌。努尔哈赤这个八旗军队开始有六万人,后来到十万人,后来到十六万人,那当然是天下无敌了。可以说努尔哈赤组建的这支八旗的骑兵,当时是中国最强大的一支骑兵,也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最具有战斗力的一支骑兵。

五,促进满族形成。满族的先人是女真族,但是满族不仅仅是女真族。它是以建州女真为核心,以海西女真为主体,吸纳了蒙古人、汉人、朝鲜人、锡伯人,索伦人等等,组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天聪九年十月十三日,皇太极发布一个诏谕,他这么说:“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以后,一切人等,止称我国满洲原名。”这一年是1635年,从此满族这个名称开始出现在中华历史的典策上,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今天满族人大约有一千万人,不仅在我们国家,而且在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民族,满族的缔造者,是努尔哈赤。

六,建立后金政权。创建大业必立根本,要立根本就要建立基地。努尔哈赤起兵之后他要建立一个基地,基地的中心在赫图阿拉,这个基地还要建立政权。在明万历44年,1616年,正月初一,努尔哈赤和诸贝勒大臣一起举行了仪式,正式建立一个政权,通常叫做“后金政权”,也叫做“金政权”,表明努尔哈赤要同明朝分庭抗礼。中央王朝在万历以后,中央统治权力逐渐衰落,努尔哈赤兴起,建立了这么一个政权,组织政权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民众的生活,逐渐同明朝来对抗。没有这个政权,努尔哈赤很难成大事情,有了这个政权,有了这个基地,有了八旗军队,又有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就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力量,同明朝对抗一个强大的力量。所以从天命元年就是1616年,到宣统三年,1911年,清朝的实际时间是296年。那我们平常为什么说268年?就是从顺治入关以后元年,就从顺治元年,1644年到宣统三年,1911年,这是268年,严格说起来应当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就算起,到宣统三年,1911年这是268年,严格说起来应当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就算起,到宣统三年,一共是296年。我们中国历史上从秦始皇以来,建立过二百年以上大一统政权只有汉、唐、明、清四朝,这个清帝国的基业是努尔哈赤奠定的。

第七,丰富兵坛经验。我们中国的军事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很多的兵书,中国的军事思想是我们中华文化宝库当中一份珍贵的财富。努尔哈赤戎马44年,他有丰富的军事经验,丰富了中华的军事的武库。譬如说,他集中优势各个击破;譬如说,里应外合,速战速决;譬如说,诱敌深入,设伏截击等等。他发明和创造了一系列的战略和战术,大大丰富了我们中华武库。努尔哈赤打了那么多的仗,他积累了那么丰富的军事的经验,大大的丰富了中华军事思想的宝库。

第八,制定抚蒙政策。中国中原地区北部,始终是个问题,秦汉的匈奴,明朝的蒙古,两千年没有解决。明朝英宗皇帝做了蒙古瓦剌的俘虏,一直到最后,明朝没有解决蒙古问题。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原因之一就是天子守国门。但是,还是蒙古人几次包围北京。北京修外城也是为了防蒙古,徐达、戚继光修长城也是防蒙古,但是有明一代,蒙古问题始终没解决。努尔哈赤改变了中原皇帝对蒙古的政策,对蒙古采取联姻、封赏、赈济、重教、结盟、编旗等等各种政策,努尔哈赤和蒙古人通婚,不是汉唐的公主下嫁,是我的格格嫁给你,你那儿女儿娶过来,变成儿女亲家。后来皇太极、康熙又继续努尔哈赤的政策,康熙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他说:“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原来长城是防蒙古的,现在蒙古变成了长城了,可以说中国两千年的北方问题,匈奴、蒙古问题,到清朝这个难题才算得解,清朝蒙古没有发生大的问题。沙皇俄国侵略,那蒙古变成中国北方的长城了,满、蒙、汉共同抵御沙俄的侵略,这是一个大的历史功绩。后来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他们对蒙古的政策奠基者是谁?经始者是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

第九,进行社会改革。努尔哈赤这个人不保守,不停地改革,他做了个规定,就是八大贝勒共同治国,叫“八王共治”,大汗选举,由八大贝勒选举,不好由八大贝勒罢免,我说这是贵族共和,有一定的积极的意义。满族原来游猎、捕鱼、采集,进了辽河流域,由牧猎经济过渡到农耕经济,由狩猎文化发展成农耕文化,对满族来说是一个大的飞跃,促成这个飞跃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原来女真人在山林里头,深山老林里头,他们迁到平原,过着农耕的生活,文化上有很大的提升,更不要说从龙入关,到了北京这一部分。

第十,决策迁都沈阳。清朝的最初的首都在赫图阿拉,1621年迁到辽阳,1625年迁到沈阳。努尔哈赤决定由辽阳迁都沈阳的时候,贝勒大臣不同意,一致反对。努尔哈赤跟他们讲道理,迁到沈阳政治的好处,经济的好处,交通的好处,文化的好处,民族的好处等等,诸贝勒大臣还是反对。努尔哈赤生气了,你们不迁我迁,带几个人就到了沈阳,这贝勒大臣看不行啊,跟着走吧,到沈阳了,定都沈阳。这件事情不得了,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有利于辽河流域的开发,后来沈阳变成整个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经始者是谁?清太祖努尔哈赤。我有一次在沈阳做一次报告,我说整个你们沈阳人,都应该感谢清太祖努尔哈赤。今天沈阳故宫评成世界文化遗产,要感谢谁?我说首先感谢清太祖努尔哈赤。我们想想看,如果他都城在原来赫图阿拉,沈阳有什么发展?当然了,上面我说了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十大贡献,人无完人,他也有错误,也有缺点,晚年也犯了很多的错误,譬如说强行从辽西迁民到辽东,譬如说屠杀了一些汉族的儒生,譬如说占了汉人些房子,譬如说实行“计丁授田”,占了些汉人的地等等,但是我们要历史地看这些事情,既看到努尔哈赤有错误的一面,也要看到努尔哈赤有功绩的一面,因为今天我重点讲努尔哈赤的贡献,其他的问题以后有机会再讲,这是第二个问题。下一讲我讲努尔哈赤的人生四合。
239#
 楼主| 发表于 2023-5-3 13:43 | 只看该作者
《清十二帝疑案》努尔哈赤 (下)

(全文)

努尔哈赤的一生应当说是成功的一生,作为一个男人来说,作为一个政治家来说,作为一个军事家来说应当说是成功的。由边远山区的那么一个少年,逐渐逐渐成长,成为大清国的奠基者,大清国的开创人,应当说是成功的。那他成功的基本经验是什么?我说努尔哈赤人生喜剧、人生成功的经验很多。我认识一个国际级的裁判,有一次开会我们俩住一屋,他跟我说,他说他们总结了,拿一个世界级的金牌要有一百五十六个因素,当然有主有次了。你平常锻炼非常好,那天感冒了,你金牌就没了,一百五十六个因素综合在一起,发挥最好,你才可以得到金牌。清太祖努尔哈赤44年,建立一个清帝国,我想比拿一个世界冠军总体来说应当更难,所以努尔哈赤的喜剧,他成功的因素应当是很多的,今天不可能都讲,我就讲两个字,“四合”,一二三四的“四”,谐合的“合”,就是:“天合”、“地合”、“人合”、“己合”,努尔哈赤事业成功的基本经验“四合”,清太祖努尔哈赤事业成功的基本经验是“四合”。

先说“天合”,司马迁说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个“天”是什么意思?天命,天时,天道,天意,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我这里主要指的是“天时”,魏源说过,说:“小天时决利钝,大天时决兴亡。”努尔哈赤的这个天时碰上一个大天时,明朝腐败,女真兴起,大天时。他怎么利用这个天时?明朝腐败对很多人说,都是面临这个问题,你怎么利用这个天时?举一个例子,萨尔浒大战,明朝号称四十七万大军,分四路打赫图阿拉这个小地方。我去过赫图阿拉,周围是山,这么一座小山城,平地出一个山,平顶山,很小一座小山城,实际大约有十二万军队打这么一座小山城。但是明朝不得天时,时间是阴历三月初一,东北赫图阿拉这个地方,气候寒冷,冰天雪地,明朝军队有的是从南方调来的,行进困难,天寒地冻,人饥马饿。努尔哈赤土生土长就在这儿,他就利用了这个天时,在明军没有合围之前,诸路消灭,利用天时。努尔哈赤他很重视这个天时,我数了一下,《清太祖高皇帝实录》,83875,八万三千八百七十五个字,其中说到“天”字312个,他的年号就叫“天命”,他重视天,努尔哈赤他自己就尽量使他自己和天合,打九部联军的时候,早上起来先祭天,对战士进行政治动员,鼓舞士气、夺取胜利,天时不可违。

地合。地合主要指地利。还举萨尔浒之战的那个例子,明朝的军队它适合于平原作战,他有战车,它有炮。赫图阿拉这个地方我去过,这四路我都考察过,山路崎岖,你十二万大军在这个山沟里头你怎么汇集起来?努尔哈赤我就利用这个地势,设路障,到了东路军的时候,刘綎率东路军打赫图阿拉的时候,他沿着山沟像一个长蛇那样行进,军不能成列。后金的军队就埋伏在山坡树林里头,然后把它切断,分割开,聚而歼之。努尔哈赤利用了地利,明军的失败,地利是一个原因,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就是努尔哈赤尽量利用“地合”。刚才我讲了古勒山之战,努尔哈赤也用地利,他把树砍了,剩下树桩子了。叶赫那个贝勒来打,骑了马往前冲,他派了额亦都,是一面打一面退,且战且退,佯败,假装失败,布斋贝勒骑着马追,很多树桩把马给绊倒了,布斋一下子就栽下来了,建州兵一个叫武谈,一个箭步上去,就骑在布斋的身上,把布斋给杀了,有的书说,把布斋的尸体劈成两半,一半归还叶赫,一半留在建州,从此建州与叶赫结下不共戴天之仇。这里面我插一下,蔡东番的《清史演义》里头讲,说努尔哈赤修堂子挖出一个碑,上头有几个字,“灭建州者叶赫”,清朝后来果然就灭在叶赫手里头,慈禧太后是叶赫那拉氏,光绪那个皇后也是叶赫那拉氏。但是我要说明一下,满文、汉文、朝鲜文的记载没有这件事情,就是修堂子没有挖出石碑,至于后来慈禧太后是叶赫那拉氏,光绪的皇后也是叶赫那拉氏,这是一种历史的巧合。

人合。光有“天合”、“地合”、没有“人合”也不行。努尔哈赤很重视“人合”,我举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对敌人。努尔哈赤打仗,打仗的时候趴在房顶上,对方一个人就一箭就射中了,就流血,他觉得伤不重,还继续作战,又一箭射到脖子上,血流如注。努尔哈赤就拄着弓下来,下边士兵说把你搀下来,他说不,完了就休克了,回去把伤养好,后来又来打这个翁克洛城,把这两个人抓住了,抓住以后让这两个跪在努尔哈赤的前头。其他贝勒说,说你有大罪,要亲自用鸣镝,带响的箭,把这两个人射死,以雪前仇。努尔哈赤说不可,说这两个勇士是为他的主来射我,死在我战场上都可惜,我怎么能亲手把他杀了,松绑,说这两个人为我用,已经是我的两个很好的英雄。两个人封了官,牛录额真,这是对敌人,俘虏的敌人。

对友人。努尔哈赤怎么对友人合,他东海女真有一些首领就到了努尔哈赤这儿,努尔哈赤说你们这样,你们分成两行,凡是愿意回家的,站成一行,愿意留下的站成一行。这些人就分成两行,凡是愿意留下的,赏给土地、牛马、器具等等,不愿意留下的人一看就说了,哎呀,说上,就是努尔哈赤,对我们这么好,我们也愿意留下,个别人回去了,回去宣传努尔哈赤的恩德,后来出现东海各部争着归附努尔哈赤这个局面,这是对友人。

对己人,自己的“己”。努尔哈赤手下有个大将,叫额亦都,开国五大臣之一,额亦都的儿子叫达启,尚主为额驸,当了驸马,但是这个达启,他是仗着他父亲是开国五大臣之一,他又是驸马,他又是额驸,非常地骄横。有一天额亦都把他儿子,16个儿子召集在一起,喝酒,酒过三巡之后,额亦都说把达启捆起来,说你骄横不法,败坏家风,你要治国的话你要败坏国家。给他拿被子蒙上推到屋子里头,用弓箭勒死了,皇家的姑爷,额亦都到努尔哈赤面前请罪,努尔哈赤非常惊讶,镇定地一想,额亦都真是国之忠臣,如果努尔哈赤平时对额亦都没有大恩大德,额亦都能亲自把他自己儿子杀死?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努尔哈赤“人合”,做的应当说是比较好的。我们可以通过努尔哈赤对敌人、对友人和对自己的人的态度,可以看出来“人合”是他取得事业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

光有“天合”、“地合”、“人合”还不行,还要有“己合”,自己的“己”,“己合”主要是身心合,就是心理平衡、身体也要平衡。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还是说古勒山之战,九部联军,三万大兵,打到努尔哈赤这儿。这个三万联军渡过浑河的时候,晚上要支灶做饭,这个火,密如星,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一堆一堆的,侦骑回来报警的时候,报告努尔哈赤的时候,脸色都吓白了,说大军压境不得了,非常惊惶失措,这个时候努尔哈赤睡着了,打着呼噜睡着了,他的夫人就把他推醒了,他的夫人叫富察氏,推醒,说局势这么严重,敌兵压境,你还呼呼睡觉,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你还呼呼睡觉,你是方寸乱了,还是害怕了?努尔哈赤说我方寸乱了,我害怕了,我能睡着吗?原来老考虑说他们进攻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来,既然来了,我心里踏实了,说完之后照样又打呼噜睡着了,一直睡到第二天天亮,起床之后带着贝勒、将领堂子祭天,然后率军队打仗,把九部联军,一举歼灭。我们想想看大敌当前,生死存亡之际,心境如此之平衡,这是己合。我再举一个例子,努尔哈赤的好多的妻子是各部的贝勒的女儿,经常是攻下一个部,就娶一个部的女儿,大部分婚姻都属于政治婚姻,叶赫贝勒叫“布扬古”,有个妹妹就许给努尔哈赤,许了之后不嫁,就是牵制你,我又答应给你,又不嫁给你。这个女孩13岁,13岁可以不嫁,拖几年,那再过几年大了怎么办?还不嫁。这个叶赫部就拿女儿,我们都叫她“叶赫老女”,因为她33岁还没出嫁,叫“叶赫老女”,这个叶赫老女,这个叶赫部落贝勒就拿叶赫老女许给哈达,因为这个事情还有其他原因,又把哈达灭了,又许给乌拉,乌拉部的首领布占泰,后来布占泰也灭亡了,又许给蒙古介赛,蒙古一个首领叫介赛,要娶这个老女,这个老女是坚决不同意,也不行。

另外一个部的贝勒又要娶这老女,这次是真要娶,这一年叶赫老女33岁,努尔哈赤周围几个贝勒大臣不同意,说欺人太甚,13岁都许给大汗了,20年了你始终不嫁给我,今天要瞎嫁给这个,明天要瞎许给那个,要出兵打它,打叶赫,努尔哈赤说不行,说不能为了一个女人的名义出兵打仗。不久,这个女人是真的要嫁给蒙古一个贝勒,就要娶亲,贝勒们又找他,贝勒们又向努尔哈赤建言,说我们要路上劫,劫回来,让他婚娶不成,还归大汗,不行的话,我们将它给灭了,因为这时候建州势力很强了。努尔哈赤说不行,几个贝勒都急了,说“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个事情如果忍受,别的事情还能忍受吗,就是这个是绝对不可忍受的事情。努尔哈赤很沉静,说这个女人是许嫁给我,我当事人都不着急,都不生气,你们生的什么气?这话有道理,她许给我了,我都没生气,现在要嫁给别人了,我都没生气,没着急,你们生的什么气,着的什么急呀?果然这个老女就嫁了,第二年就死了,我们不评论这个老女的事情,就说明努尔哈赤这个心态。所以我说,努尔哈赤他的人生喜剧,他取得事业成功不是偶然。因素很多,其中有重要因素就是:“天合”、“人合”、“地合”、“己合”,这个“己合”不是很容易做到,皇太极贡献很大,但是皇太极不善于处理己合,好激动、好闹情绪。有一次生气了,跟多尔衮他们生气了,把大清门关上,不理朝政,他们大声地敲门想要进去,不理朝政,作为皇帝怎么闹情绪呢?他一个爱妃死了,不吃不喝,哭得死去活来,后来因为心血管病死了,皇太极死的时候才52岁,他多活十年也不算大呀,多活八年,六十岁,那么坐在紫禁城太和殿宝座上是皇太极呀,就不是顺治了。跟努尔哈赤同时代的明朝皇帝,万历皇帝脾气暴躁,纵酒淫乐,58岁就死了。他的继承者泰昌帝,继承皇位一个月,吃了红药丸也死了,死的时候39岁。底下那个天启皇帝,就是喜欢做木匠活,信任魏忠贤那个皇帝,23岁就死了。努尔哈赤活了68岁,就是他同时代的明朝三个皇帝都死了,如果努尔哈赤不是己合,早死,像天启23岁死,就没有后来这个局面了。

所以我说努尔哈赤的人生喜剧成功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四合”,“天合”、“地合”、“人合”、“己合”,这是我研究努尔哈赤这么多年的一点体会,我愿意把这“四合”今天奉献给大家,和大家共享,谢谢大家。

240#
 楼主| 发表于 2023-5-6 00:46 | 只看该作者
《清十二帝疑案》皇太极 (上)

主讲人简介
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论文集有《满学论集》、《燕史集》、《袁崇焕研究论集》、《燕步集》共四部;专著有《努尔哈赤传》、《古都北京》、《天命汗》等十六部。主编学术丛刊《满学研究》第一至六辑和《袁崇焕学术论文集》等十一部。先后发表满学、清史论文二百五十余篇。

内容简介
公元1626年9月,六十八岁的清太祖天命汗努尔哈赤,因宁远战败,深受炮伤,未留遗诏,含恨而逝。在不见刀光剑影的继位争斗中,身处不利地位的皇太极,却力克群雄,终于继承先父遗位,成为大清的第二任皇帝。
皇太极先后纠正了先父努尔哈赤的错误政策,完善了后金的政府体制,加强了君主专制集权。
皇太极确定统一华夏的宏伟目标,是他改族名“女真”为“满洲”,改国号“大金”为“大清”。
皇太极命令军队建造当时最先进,最具杀伤威力的武器——红衣大炮,并且将单一的骑兵兵种,改建成一支骑兵、炮兵与步兵多兵种的军队。
皇太极用计不费一兵一卒,不发一箭一炮,使崇祯皇帝“自毁长城”,从而加速了明朝的灭亡,为顺治元年(1644)年的清军入关,入主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文)

今天讲努尔哈赤的继位者,清朝的第二个皇帝,皇太极,皇太极是清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35岁登极,在位17年,享年52岁。皇太极的一生可以分作三个时期,就是青少年时期、天聪朝时期,和崇德朝时期,今天我按照皇太极的人生轨迹分作五个题目来讲。

一,少年励志,登上大位。皇太极小时候和女真少年一样,五六岁就练习骑马射箭,七八岁就驰骋山林,弯弓射猎,所以他就练就了强壮的身体,和娴熟的技艺。当时女真人出去打仗的时候,这些孩子们“欢欣雀跃,泣请随行”。通俗地说,哭着、喊着要跟着去打仗。皇太极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他是文武兼长。他很有幸,他7岁的时候,努尔哈赤主持创制了满文,并且开始推行。所以皇太极是满洲少年当中第一批学习满文的。因为他刻苦学习,后来皇太极是精通满文。他还很有幸,在努尔哈赤的衙门里面,有一位浙江籍的汉人,叫龚正陆,负责汉文文件的起草和机要工作。他向龚正陆学习汉文,所以皇太极小时候,既通满文,又略通汉语。朝鲜有一本书里说,说胡将中,就是努尔哈赤这些子弟将领中,惟独皇太极识字,就是说皇太极既精通满文,又粗通汉语、汉文。这在当时的女真青少年当中,皇太极可以说是佼佼者。不仅如此,皇太极从7岁开始,就管理家务,他父亲把这个事情交给他,史书这样记载,说:“努尔哈赤委以一切家政,不烦指示,即能赞理,巨细悉当”。就是皇太极从7岁开始管理家务,这个话可能有所夸张,但是协助他父亲管理家务应当是事实。努尔哈赤的家庭是很复杂的家庭,皇太极他的母亲和庶母有16位,兄弟16位,姐妹8位,还有内外朝臣。大家知道《红楼梦》里头的王熙凤,管理贾府是非常复杂的,努尔哈赤这个大家庭的管理也是极其复杂的,皇太极在从小参与管理家政的过程当中,他培养了管理的经验。

皇太极从20岁就跟着他父亲出兵打仗,勇敢善战,到24岁的时候他就做了主旗贝勒,就是主管一个旗。25岁的时候,皇太极就位列四大和硕贝勒,地位仅次于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所以皇太极在他16个兄弟当中已经是出类拔萃。

一、幼年丧母。皇太极的母亲是叶赫那拉氏,14岁嫁给努尔哈赤,这一年努尔哈赤30岁,生了皇太极之后,皇太极虚岁12岁的时候他母亲病死。这么点儿一个小孩子,失去他母亲的抚养和照顾,是他很不利的一个条件。二、父亲太忙,母亲故去了不能照顾他,父亲可以多关照。但是,努尔哈赤起兵之后,东伐西讨,南征北战,强敌四逼,内外困难,可以说努尔哈赤非常之忙,日理万机,没有时间来很好照顾少年的皇太极。三、外公仇家,皇太极的外公是叶赫贝勒,他的外公死了之后,他的两个舅舅,就是布斋和那林布禄,作为叶赫的贝勒,在讲努尔哈赤的时候,我提过,就是叶赫贝勒布斋和那林布禄纠合了哈达、辉发、乌拉等九部联军进攻努尔哈赤的建州,努尔哈赤当时形势非常之危急。但是,布斋骑着马进攻的时候,马被这个木桩绊倒,他从马上栽下。建州兵正在撤退的时候,一个战士叫武谈,回过身来一个箭步就骑到了布斋的身上,一刀把布斋砍死,布斋的弟弟那林布禄,惊吓落马。有的书说,布斋死了以后,把布斋的尸体劈成两半,一半归还叶赫,另一半留在建州。从此,叶赫和建州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皇太极的母亲临死之前,想要见他娘家母亲一面,努尔哈赤派人去通知这事情,叶赫贝勒不许,因为两家是仇家,努尔哈赤非常生气,后来打下叶赫之后,努尔哈赤大开杀戒,进行报复。皇太极的外公是仇家,对他继承大位是不利的。四、排行居中。努尔哈赤16个儿子,皇太极排第八。年长有好处,早一点跟他父亲出兵打仗,立下赫赫战功;年幼也有好处,女真有个习俗,就是幼子继承制,皇太极是不长不幼,恰恰居中,这是不利条件。五、没有同胞。他的哥哥代善有同胞,褚英,他的五哥莽古尔泰,有弟弟德格类,还有妹妹莽古济。他的幼弟多尔衮有哥哥阿济格,还有弟弟多铎。皇太极是就自己,同胞兄弟没有,就缺少一个互相支持他一种力量。六、母未封后。就是皇太极的母亲生前的时候,没有做大福晋,也就是说没有做皇后,那么皇太极就不是嫡子,又不是长子,嫡子、长子继承有有利的条件,他不是。那皇太极母亲封为皇后,是他母亲死了之后,皇太极自己做了皇帝才追封他母亲为皇后的。上面我讲了这六个不利条件,都是不利于皇太极继承大位。

努尔哈赤有16儿子,当时位列四大贝勒的,就是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就是争夺大位最有希望的就这四个人。皇太极怎么在这四个兄弟当中,能够突出,夺得了皇位,他就有很多的心智和谋略。大贝勒代善年纪长军功多,为人厚道,但是有问题。就是天命六年,有一个小福晋叫德因泽向努尔哈赤讦告,说是大福晋派人送吃的给代善,代善接受了,而且吃了。又派人给四贝勒皇太极,皇太极接受了,但是没吃,这是一。二、大福晋经常在深夜出了宫苑,含义很深。第三、在宴会和聚会的时候,大福晋盛装艳饰,同大贝勒是眉来眼去,这三件事情不得了,告到努尔哈赤面前,努尔哈赤说派人调查,调查的结果属实。努尔哈赤很为难,修理了大福晋理由是什么,处理大贝勒,代善的理由是什么?家丑不可外扬,这些事情是隐隐约约、说不清道不明。努尔哈赤想了一个办法,以大福晋私藏金银财宝为名,就把大福晋给修理了,这件事情既修理了大福晋,代善又受到了重大的打击,威信大降。

还有一件事情,代善他的前妻的儿子,跟后妻关系不好,代善就要杀了他这个儿子,叫硕讬。努尔哈赤不同意,反复地调查,调查清楚了就是代善的这个后妻中间挑拨,很不高兴,代善为了讨好他父亲,就把他的后妻杀了。努尔哈赤说,说你要杀死你亲生的儿子,你还杀死你的后妻,这种人怎么可以做国君呢?这两件事情代善威信下降,就没有条件也没有资格来争夺大位。二贝勒阿敏,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舒尔哈齐的儿子,舒尔哈齐有了问题,努尔哈赤把他圈起来,后来忧愤而死,这个事情和阿敏也还有关系。努尔哈赤宽大,没有处理阿敏。他后来做了第二大贝勒,阿敏又和富察氏有关系,底下我还讲到富察氏,既是侄子又有问题,也没有资格来争夺这个大位。三大贝勒莽古尔泰,莽古尔泰他母亲犯了罪,莽古尔泰亲手把他母亲富察氏杀了,莽古尔泰这种行为,他做一个统兵大将,勇敢、坚强是可以的,但是做一个国君是不可以的。这样四个大的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都失去了争夺大位的资格和条件,就剩了皇太极了。

皇太极下面还有弟弟,就是多尔衮和多铎。他父亲临终的那年,多尔衮15岁,多铎13岁。女真有幼子继承的这种传统,他们的母亲就是阿巴亥,大妃阿巴亥。皇太极和其他几个贝勒商量了之后,就趁着努尔哈赤刚死的时候,说先父有遗言,要大妃殉葬。大妃不同意,说我还有孩子呢,我有三个儿子,那两个都很小,皇太极说这是父亲的遗言,在这种情况下,大妃阿巴亥,就自缢而死,也有说用弓弦勒死的。大妃一死,她的儿子多尔衮才15岁,那个儿子多铎才13岁,失去母亲的支持也不可能同皇太极争夺大位。这样努尔哈赤死了之后,代善的儿子叫岳託和萨哈廉找到代善跟他父亲说:四大贝勒,就是皇太极才德冠世,深得先帝之心,众皆悦服,当速继大位。代善表态:是吾心也。我也赞成,在家商量,第二天开诸贝勒会议,因为努尔哈赤规定,新的大汗要贝勒会议讨论选举,还可以罢免。这样在贝勒会议上代善首先提出来,说经过商量了,由皇太极来继承大位,大贝勒提出来之后,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等等也都赞成,这样皇太极就在努尔哈赤之后继承了大位。

一,调整政策,整合图新。皇太极继承他父亲的大位之后,一方面要巩固他父亲的基业,另一方面要调整政策,纠正他父亲晚年犯下的一系列的错误,具体来说,皇太极主要做了四件事情:第一,汉族。努尔哈赤晚年他对汉族有一种歧视的政策,上一讲我讲过,努尔哈赤是含恨起兵,七大恨告天,对汉族有一种歧视。努尔哈赤对汉人,特别是辽河以西的汉人,强迫迁到辽河以东,他们扶老携幼,叫苦连天,到了辽河以东怎么办?和辽河以东的人,我给归结为四同:粮食同吃,房屋同住,耕牛同用,土地同耕,这社会秩序大乱。对汉官,努尔哈赤规定,原来辽东的汉官到八旗贝勒下,自己的马不能骑,自己的牛不能用,自己的田不能耕。汉官死了之后,他的妻子年纪大的,给贝勒家做奴仆,那妻女年轻的,就做贝勒家的妻妾。皇太极没这样做,皇太极通过两次考试,选拔了428名汉族的儒生,让他们做秀才,从中又选了16个人做举人,免除他们奴仆的身份,还给予奖励,这里头一部分人后来到了文馆参加了皇太极政权的任职工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对汉儒实行两次考试,选拔了428名秀才,发挥他们作用,皇太极这样调整政策的结果,史书记载八个字,叫做:“民心大悦,仁声远播”。这话可能夸张了,但是说明皇太极这样调整政策,符合民心,得到汉族人民的认同。

二,蒙古。努尔哈赤的时候实行抚绥蒙古的政策,皇太极继承了他父亲的政策,又有所发展。譬如说联姻,编旗,编蒙古八旗,重教,重喇嘛教,赏赐、救济等等。我特别说一下联姻,皇太极称帝的时候,册封一后四妃,正宫皇后是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东宫关雎宫宸妃海兰珠,是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皇后的侄女,西宫麟趾宫贵妃那木钟,原来是蒙古察哈尔林丹汗的囊囊福晋,她投降之后皇太极娶了,就变成他的妃子,生了一个儿子就叫博穆博果尔,下一讲到顺治里头还专讲这个事情。东次宫,衍庆宫,巴特马。璪,也是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西次宫,永福宫庄妃,是皇后的侄女,关雎宫宸妃的妹妹,就是顺治皇帝的生身母亲,到顺治的时候还要讲这个问题。大家想一想皇太极一后四妃,都是蒙古族都姓博尔济吉特氏,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所有皇帝都算,娶异民族的一后四妃可以说空前绝后。皇太极为什么这样做?主要就是通过联姻,加强满蒙联盟。

三,满洲。努尔哈赤兴起之后女真人,后来吸收了汉人、朝鲜人、蒙古人、达斡尔人,锡伯人等等。那到这个时候,怎么样反映民族共同体的新面目,怎么样凝聚满洲自己的力量?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我先讲一个故事,就是据历史记载,蒙古一个人放羊,发现了一只羊三天不吃草,用羊蹄子老刨一个地方,这个牧羊人很奇怪,就是在羊蹄刨的地方挖出一块玉玺,用汉文写着篆字,叫“制诰之宝”,这个玉玺据说从汉朝时候就传下来了,到元顺帝北逃的时候,后来就丢了。挖出来之后就献给了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林丹汗死之前就把这个玉玺给了他的苏泰太后和他儿子额哲,苏泰太后额哲把这个就献给皇太极。皇太极非常高兴,认为这是“一统万年之瑞”,天赐之宝。天聪九年十月十三日,公元1635年11月22日,皇太极正式下令,把族名定为满洲。他说:“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以后,一切人等,止称我国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称”。从此满洲族简称满族,这个族称正式出现在中华和世界的典册上,现在,发展到大约有一千万人。皇太极通过这个就把满族的共同体形成的标志改成满洲,整合了整个满洲自己内部的力量凝聚到一起。

四,国号。努尔哈赤的时候国号叫“后金”,也叫“大金”。皇太极得到了刚才说的一统万年之瑞非常之高兴,到天聪十年,就是崇德元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有一个重大的举动,就是改国号为“大清”,改年号为“崇德”。这一天在盛京笃恭殿举行隆重盛大的典礼,在这个典礼上大贝勒代善用满文宣读表文,林丹汗的儿子额哲用蒙古文宣读表文,汉人孔有德用汉文宣读表文。这就意味着这个时候的皇太极不仅是满洲人的皇帝,也不仅是蒙古人的皇帝,而且是汉族人的皇帝,是大清国所有臣民的皇帝。在这里面我补充一个故事,就是为什么叫大清?当年努尔哈赤落难,骑着一匹大青马逃难,后边清朝辽东总兵李成梁的部下,就是追赶,马跑得太累了,这个大青马就累死了。努尔哈赤非常伤心,就对这个大青马说,说大青啊大青,将来我得了天下,我这国号就叫“大青”,那这个“青”和“清”是谐音了,这是一个传说故事,大家不必当真,至于清朝为什么叫“大清”,这个“清”字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今天我们就不讨论了。

五,四向用兵,开拓疆域。皇太极对外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用兵,开拓疆域,进图发展。一,向东用兵,两征朝鲜。朝鲜曾经同明朝联合三次出兵攻打建州,血洗建州山寨,特别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建州受到明朝和朝鲜双方面军队的打击,朝鲜派了一万多军队。皇太极继承大位之后,天聪元年,派二大贝勒阿敏统帅三万军队渡过了鸭绿江打朝鲜,攻占了平壤,朝鲜国王李倧逃到了江华岛。不久朝鲜国王投降,阿敏和朝鲜国王李倧结下了“兄弟之盟”,这是第一次。第二次是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举行登极大典,朝鲜使臣在沈阳,大家都行三跪九叩大礼,朝鲜使臣立而不跪,清朝的官员让他跪,他不跪,按着他跪,爬起来还不跪,衣服都撕扯破了。大典之后皇太极大怒,朝鲜和明朝结好,出兵打我,现在我要讨伐你,皇太极亲自统帅大军过了鸭绿江,一直打到朝鲜的王京汉城,朝鲜国王李倧就逃到了南汉山城,皇太极率着军队来包围南汉山城,李倧把他的妻子、儿女、重要的大臣都送到了江华岛,但是朝鲜军队抵挡不住,皇太极又派多尔衮通过船渡海到了江华岛,把朝鲜国王的王妃、子女、大臣都俘虏了。但是,多尔衮善待他们,以礼相待,李倧一看不行了,投降。就在汉城汉江的东岸一个叫三田渡的地方举行受降典礼,清朝和朝鲜在这个典礼上结下了“君臣之盟”,朝鲜承认清的国号,称臣,朝鲜国王由清朝皇帝册封,这一仗皇太极亲自出兵到朝鲜,结果清朝和朝鲜结下了君臣之盟,皇太极达到了一石三鸟的结果:一、朝鲜原来依违于明清之间,现在倾向了清朝;二、朝鲜变成了清的后方基地;三、朝鲜解决了,皇太极帅兵西征,免去了东顾之忧。

六、向西用兵,三征察哈尔。蒙古察哈尔部同明朝定有盟约,共同对付金,察哈尔部的林丹汗自称是全蒙古的大汗,皇太极亲自带兵同林丹汗作战,兵到了兴安岭,林丹汗西撤。皇太极又第二次征察哈尔,到了大同宣府一带,林丹汗西逃青海。第三次是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派多尔衮统兵征讨察哈尔,皇太极的军队到了黄河托里图一个地方,是林丹汗走死青海打草滩,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11-24 14:0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