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山色空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些见所未见的照片

[复制链接]
221#
 楼主| 发表于 2021-9-18 20: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9-19 18:04 编辑

重庆桂花开 花香飘满城



      近日,山城重庆桂花开放,道路边、公园里、小区内,到处弥漫着桂花的香气。图为9月4日鸿恩寺公园内盛开的桂花。(冉小军/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成都郊县 一大片红叶球开始登场 仙气十足




222#
 楼主| 发表于 2021-9-18 20: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9-18 20:13 编辑

中秋月圆花静好,寻个避世乡村小院品酒、赏月、团圆

      《礼记》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古人对于中秋的重视,仅次于春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远胜过年。
      中秋是团圆之日,也是诗意、优雅之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抚琴赏花观画,花月夜,人团圆,良宵抚琴醉宜欢,庭中赏月,问院中桂花幽香。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月,缺了又圆,转眼又是一年中秋。
      记得小时候,每到中秋,父母就会把饭桌搬到院子里,摆上早早备好的饭菜和月饼。
      在小院里看皎皎天上月,脉脉星河稀。
      如今,身处城市,高楼大厦林立,
      却抵不过那个满园花香,寸草悠悠的小院。
      回不去的是童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乡本中式合院2021

      在这个月圆人好的中秋,何不找一个寻院子的乡墅,重温童年记忆。
      乡本中式合院,用个性化的院子和标准化的房子,再现那个心中的小院。
      承袭中式建筑风骨,青瓦、白墙、花窗、坡屋顶……每一个都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院子,看花赏月最佳地
      择一方庭院,陪家人看花赏月。
      最为重要的是,每一款合院产品都课建设院落。
      布上假山、乔木、灌木,栽上花草,
      满园花香,寸草悠悠,
      吃着月饼,望着明月
      
怎一个美字了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层平面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层平面图

      另外,如果觉得庭院赏月蚊子多,还可以换到乡本中式合院大露台之上,白天看云,夜晚数星。微风不燥,群星闪烁,还有蝉鸣鸟叫,实在惬意!
      偶尔低头看,满院的假山、花草随风舞动着娇媚的身姿。
      妥妥的赏月C位。
      跨越千年,时代更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庭院,早已不仅仅是单纯用于居住的所在,而是中国人安放心灵的空间,书写人生精彩的诗意家园。
      即使生活节奏变快,我们仍能寻一避世小院,寻花问柳,吟风弄月,体会古人在此吟咏感慨的浪漫情怀。
223#
 楼主| 发表于 2021-9-19 07: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9-19 07:18 编辑

今日秋分: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五代)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当凉爽的秋风拂过双颊
火红的枫叶悄然攀上枝头
不经意间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当醉人的果香伴秋风扑鼻而来
稻田里的谷穗也不落俗套地
披上了金灿灿的外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五代)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当凉爽的秋风拂过双颊
火红的枫叶悄然攀上枝头
不经意间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当醉人的果香伴秋风扑鼻而来
稻田里的谷穗也不落俗套地
披上了金灿灿的外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今天9时54分
秋分悄然来到我们身边
这是一年之中最“平衡”的时候
白昼与黑夜均分时间
暖阳与凉风共享寒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
雷声作为夏日的常客
也在秋分后偃旗息鼓
古人认为雷因阳气盛而发声
秋分之后则阴气起而雷声停
224#
 楼主| 发表于 2021-9-19 08: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9-19 17:46 编辑

中国人为人处世讲究外圆内方,这不是世故圆滑,其中包含大智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所谓“外圆”,即是对朋友、同事,及左邻右舍,能宽容温和、平易近人、和气共事。所谓“内方”,即是人格的独立、内心正直、胸怀大义、坚持真理;《菜根谭》中说:“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曾国藩说:“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润,行得通也。”这和老子说的“方而不割,廉而不刿”(方正但不迂腐,锐利但不伤害别人)都是一个道理。
      大千世界,有方有圆,比如桌子是方的,球是圆的,一切都是造物主固定好的,并没有什么好说的。可有关方圆的人,却是从古至今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唐朝名相李泌幼时就有神童之称,他七岁那年,唐玄宗召其进宫。当李泌入宫晋见时,唐玄宗正兴致勃勃地与魏国公张说下棋。唐玄宗想试试他的才能,便示意张说考考他。张说以棋为题问道:“方如棋局;圆如棋子;动如棋活;静如死。你能用方、圆、动、静四字来比喻弈棋的道理吗?”年幼的李泌立即脱口吟道:“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才,静如遂意。”此言一出,惊得张说目瞪口呆。其实,李泌所言的“方如行义,圆如用智”,道出了“外圆内方”的“修行”办法,或许是对“外圆内方”人格意蕴的最好注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菜根谭》上说:“方圆处世。”大家也许会奇怪,方圆只是几何图形,如何成为处世之道?其实这是人们对方圆的人格化演绎。为人处世,无非三种情况,方,圆,或兼而有之。方者,如唐代谏臣魏征;圆者,有乾隆年间和珅之流。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人们心中方者为善,自然那圆者就为恶,然而在充满矛盾的现代社会里,那极其方正之人,往往在社会中碰得头破血流,尚不知做错了什么;而那些圆滑犹如润滑剂之人,看见权贵就逢迎,看见倒霉的人就幸灾乐祸,却不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朝一日那倒霉之人重登高位,却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由此可见,方或圆都只是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却绝对不是为人处世的好方法。方有刚有棱,是把双刃剑,易伤害他人和自己。圆则有柔有韧,尚不可全盘否定。
      因此,在如今这样人事纷繁复杂的社会里,方圆结合,刚柔相济,才是最好的处世之道。周总理不正是一个刚柔并济的人吗?他运用此道修身,治国,平天下,赢得世人衷心敬仰,他的外交水平世界各国赞叹不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所以方正之人要学会心平气和地看待世界,温和地与人相处,因为凡事物极必反,方正之人的冲动、孤傲、不容置辩,亦可能不为他人所接受,很难与这个社会相融;圆之人,要学会真诚地看待世界,坦诚地与人相处,否则,别人则对其处处疑虑,处处设防,难以和人推心置腹,鱼水相融。只有将方与圆完美地结合,刚与柔灵活地运用,做起事来,才能事半功倍。
      黄炎培曾说过:“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而这其中的“取象于钱,外圆内方”八字是指中国旧时的铜钱 ,中间有方孔,也就是如果认为这是真理,是绝对正确的事,就应该像钱中的方孔那样方正,应该坚持,然而对人的态度,就应和若春风,也就是要“圆”。但是这里所谓的“圆”却不是“圆滑”。        在原则上必须要像“秋霜”一样的严肃。在待人处事上,则应该像“春风”那样和气。也就是说“外圆”就是“和若春风”的智慧;“内方”是“肃若秋霜”的原则。或者说“内方”是根基,没有这个前提而只讲“外圆”,最终会流于圆滑世故。那原本是方是扁的坯子,不知要经多少打磨和历练才能造就出圆的外壳,各种滋味席间几位冷暖自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国时期,刘备落难投靠曹操,当时曹操非常真诚的接待了刘备,刘备住在许都,在衣带诏签名之后,为了防止曹操的谋害,刘备便在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此迷惑曹操,放松对自己的注视。
      某日,曹操约了刘备饮酒,谈以龙状人,议起谁为世之英雄。刘备从袁术、袁绍、刘表到孙策、张绣都说了一遍,均被曹操一一贬低。
      曹操认为英雄的标准应该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刘备便问:“天下谁人当之。”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我。”刘备本想韬光养晦,岂料被曹操点破是英雄后,竟吓得把匙箸丢落到地上,恰好当时大雨将至,天空雷鸣电闪。曹操问刘备:“为什么把筷子弄掉了?'刘备从容的拾起匙箸,并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将自己的惶乱掩饰过去。从而也避免了一场劫数。刘备在煮酒论英雄的对答中是非常聪明的。
      煮酒论英雄的刘备无疑非常的聪明,他用的就是方圆之术,在曹操的哈哈大笑之中。让自己免去了曹操的猜忌,从而最后如愿的逃脱了虎狼之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国时期的司马懿,就更是一个外圆内方的高手了,当年他在五丈原,凭借软磨硬泡的功夫终于拖垮了诸葛亮,一时间权倾一时,功高震主。正因为如此,司马懿的地位引来曹氏家族的猜忌,这种情况下,司马懿干脆装糊涂,以病重为由,长期在家休假,给人一种行将就木的假象。曹氏家族的人依然不放心,决定以慰问病情为名,刺探司马懿的虚实。
      司马懿干脆将计就计、顺水推舟真的装出一副气息奄奄,病入膏肓的样子,于是曹氏家族的人终于放松了警惕,就在这个时候,司马懿暗中培植党羽,广罗亲信,神不知鬼不觉的掌控军权,后来更是趁机发动“高平陵之变”,几乎将曹家势力一网打尽,自此一举奠定魏国基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汉初萧何居功而不自傲,驻守关中,以应刘邦外战之粮草兵力之需。刘邦自称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粮饷,吾不比萧何。但刘邦征战在外,辅助在内的萧何不免被刘邦所忌惮。但每次萧何都能从容的化险为夷,以消刘邦猜忌之心。外圆内方的处世之道,正是他既可身居高位,无征战之功,却能居首功而不为群臣所怨。自身既表现出谨慎谦恭,又故意出现纰漏以减轻自己的威望,避免君主的猜忌,对君主所付之事皆求圆满完成。因此,刘邦对萧何的赞誉可谓实至名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年轻时的曾国藩也曾心高气傲,目空一切,甚至在最初攻打太平天国失利时,也曾几度跳河以求忠君。显然,此时的曾国藩处世还没有做到圆通,只求处世方正,认为无胜则败,败则杀身成仁。同时还没修炼到从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中嗅到圆通之道。随着后来一步步历练,终于悟出了外圆内方的为人处世之道。能从方中看到圆,能在圆中悟到方,达到方与圆完美的结合。所以,后来能攻克南京的是湘军,而不是八旗子弟,和绿营兵。即使后来曾国藩功成名就,甚至有可与大清一绝高下实力,处在十字路口,即使在众人的怂恿下,他也没有动心。因为他知道自己只是一时胜利,真正的胜利是朝廷,一旦自己与朝廷破裂,自己又会成为众矢之的。如果此时自己显得太方,肯定会被朝廷所众臣所排挤。如果自己对朝廷过于圆滑,肯定会被朝廷所猜忌。最后,曾国藩既没有听从部属的建议,与朝廷对抗,也没有以功高而威逼朝廷对自己加官进爵,而是主动裁减湘军,免除朝廷对自己的猜忌。因为,一生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曾国藩,忠君、治国才是他最大的抱负,拥兵造反他既没有把握,也与自己的理想相违背。因此,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大原则,组建湘军只是在挽大厦之将倾,而不是另筑一座自己的大厦。在挽救清王朝,征伐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为了能协调各方面事务,自己又必须变得圆通。凭一己之力,是难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只有与北京朝廷,各省督抚,甚至对下属将领都能做到圆与方完美的结合,才能使事情圆满解决。曾国藩主动释兵权,获得朝廷的嘉许,并授予一等侯爵,死后谥号“文正”。在268年的大清王朝,能一人身兼此两项殊荣的汉臣也仅此一位而已。曾国藩的外圆内方让他留下了生前身后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纪晓岚身处清朝由盛而衰、由治而乱的过渡时期,以天纵之聪明,在复杂多变的封建官场中,随机应变,方圆相济,上得天道,下媚黎民,生前显赫,死后流芳。他传奇般的成功就在于他巧妙地将“方”与“圆”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天理与人欲、品德与才华、生活与事业、为学与为官等一系列看似对立的事物之间高度统一。从方圆的角度来看待纪晓岚的为人处世之道可以发现:就人际交往而言,纪晓岚认为,一个人与最要好的朋友之间,也有对立面,主要就是根据彼此依赖面大还是对立面大,巧妙地把握“方”与“圆”的转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就事业与生活的关系而言,事业宜方,生活宜圆。只有自由自在的人生才能快乐无比,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恬淡自守、清心寡欲是一种高尚的气节,然而过分冷淡避世,则会毫无抱负,无法救助世人,报效天下。呕心沥血,兢兢业业是一种美好的品德,然而过于忙碌苦做,则会丧失人生乐趣,无法陶冶情操。
      就思想与行动的关系而言,思想宜方,行动宜圆。人的思想往往与行动有着很多大的距离,思想上考虑成熟的东西有时却无法转化为行动;情感也往往与理智不能和谐,理智上认为正确的,但情感却执拗地与它相抵触。要解决这种矛盾,就要以行动之“圆”助思想之“方”,要善用高尚的思想来提高行动的价值,善用圆滑的行动来落实先进的思想。
      就天理与人欲的关系而言,理就在欲中。宋明理学家的一个基本观念,是将天理与人欲视为对立,要体现天理,就必须排斥人欲。纪晓岚认为这无异“以理杀人”,“理者,存乎欲者也。'理者,情之不爽失者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主张以情来治理。他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而是和魏晋时的知识分子一样,把理论在行为中付诸实践,其放荡与旷达,与阮籍、嵇康有神似之处。
就德与才的关系而言,纪晓岚认为,看其事功。儒家传统,重德而轻才,司马光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曹操心目中“贤”的标准,恰与儒家所持者相反,重才不重德。曹氏认为有德行的人,未必能进取;能进取的,未必有德行。纪晓岚认为:既有德行中的伟人,也有功业中的伟人,汉、唐英雄,于德行虽有亏,但他们创造了历史,影响了人类的命运,我们不应该忽视其伟大之处。
就学与为官的关系而言,做学问要方,做官要圆。做官与做学问并不矛盾,方圆相济,相得益彰。纪晓岚不仅在学术上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在仕途上也是志得意满。这与他善于运用方圆之道是分不开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人生天地间,为人处世,是一门微妙又极其深奥的学问。有的人可游刃有余,轻车熟路的回旋于各色各样的人之间,有的人却难以让自己融入到交流的圈子之中;有的人甚至是一言一行皆让身边的人唯恐避之不及。因此,人不可太过于方方正正,棱角分明,浑身如刺,最后,既弄得自己头破血流,也会让别人满身皆伤。但,同样不应过于圆滑世故,玲珑八面,甚是如墙头草一般,这样的结局只能是众叛亲离,风光过后,也只能孤苦伶仃度此余生。
      为人处世力求外圆内方,事事方能皆可圆满。既能圆融通达,又不失自己的原则,做到能屈能伸,以求事可圆满,又留有后路,不置自己于死地。置之死地而后生,是每个人都存有的希望,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所以,要把自己修炼的外圆内方,既要设法把事情做得圆满,又要为自己留有后路。为人处世,方圆结合,才能立于世,站稳脚。
      有的人把方看成一种性格,把圆看成一种智慧。方正的性格固然重要,但缺乏圆融的智慧,也会使人处处碰壁,无路可走。但如果能做到刚柔并济,适时而为,那可能会事半功倍,既能把事情效率地完成,又能圆满地完成,这才是最终的目的。
      方以不变应万变,圆以万变应不变。但事情总是处在千变万化之中,反复无常。有圆无方则会失去原则,飘忽不定,有方无圆则会故步自封,陈旧保守。因此,做人应该外圆内方,做事应该刚柔并济,事事才能做到圆满。
      外圆内方,事事皆求圆满,虽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但处世之人无不心向往之,力所追之。方与圆的完美结合,既是一种心性上的修养,又是一种行动上的升华。



225#
 楼主| 发表于 2021-9-19 12: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9-19 12:04 编辑

领导谋略:处世之道的精髓,搞懂它必将极大地提升你的成功概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吴起虽然因为“杀妻求将”的极端功利行为,被世人议论为“见利忘义”的小人。但是我们对于政治人物的评价,常常不能仅用普通人的道德尺码来衡量。且不说吴起对中国古代历史进程的影响,仅凭他所留下的兵法,就足以与《孙子兵法》所媲美,其中很多重要的谋略思想,非常值得后世管理者和领导者去反复研究。他认为,一个出身寒微的人想要在阶层固化的社会中出人头地,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道
      吴起讲:“夫道者,所以反本复始。”其意思就是告诉我们,找出导致事物发生的根本原因,我们才能更好地改变事物。比如说,我们处于贫穷和困顿的境地之中,那么能不能找到导致我们贫穷和困顿的原因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例如苏秦刚下山时,游说秦国失败,没有谋得好的职位,他发现失败的原因是技术火候不够,于是反复研究《太公阴符》一年之后,再次出山,终于身挂六国相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义
      关于“义”在谋略层面的定义,我们还没有给大家解释。在此我们可以先借用吴起的说法。吴起讲:“义者,所以行事立功。”这句话非常隐晦地点明了,我们建立社交关系的本质。就是说,我们要不要结识一个人,是否与之建立密切关系,很大程度要决定于我们事业的需求。“汉室宗亲”刘备为什么要和卖绿豆的关羽、杀猪的张飞进行“桃园三结义”啊?就是因为他想要在乱世之中浑水摸鱼,必须要有豁的出去的铁杆粉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谋
      在物质层面处于劣势的一方,想要战胜强大的竞争对手,只有依靠其在“精神层面”的优势,这就是“屌丝逆袭”的唯一途径。而“谋略”就是人们在“精神层面”获取优势的主要途径。吴起讲:“谋者,所以违害就利。”就是说,谋略是人们趋利避害的主要依靠,而施展谋略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利害分析——“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要
      有人讲,创业难,守成更难。每一个新上位的成功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能不能守住位置。对于这一点,吴起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他指出:“要者,所以保业守成。”就是提示我们,守成不能不做好,关键在于要死死地护住自己的“要害”。作为身处高位的人,只要不是被别人击中“要害”之处而“一击毙命”,总还是有大把资源来东山再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国传统兵法与现在批量生产的畅销书截然不同,这是经历几千年时间积累下来的,就好像陈年老酒,每一滴智慧都能让我们回味好久。
   (图片来源于网络)



226#
 楼主| 发表于 2021-9-19 12: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9-19 12:11 编辑

2首冷门而优美的中秋古诗,让你回到千百年前,与古人赏月夜话

      中秋节是传统佳节,是一个团圆的好日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千百年来,人们在八月十五的月光下,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中秋节。
      自然,会有许多诗人触景生情,写下中秋诗句。我是,一个喜欢诗词的读书人。
      关注我,一起来欣赏2首冷门而优美的中秋古诗,让你回到千百年前,与古人赏月夜话。

第1首,《查林对月》:
一天风月近中秋,凝望家山不阻修。
漫浪疏林人已倦,心期犹与素光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王偘。王偘在宋理宗、宋度宗时期颇为出名,而他的诗歌多道学诗,具有理学家的“理趣”。
      这一首中秋诗,而且是在“查林”赏月的诗。阻修,是路途阻隔遥远的意思。“不阻修”,自然就是不遥远的意思。
      快到了中秋节,诗人在树林里面赏月,他感叹道:“我所处之地,与家乡并不遥远。”
      诗人为什么说自己和家不遥远呢?说不定在现实里,他与家乡相隔比较远,无法在短时间回到家人身旁。
      可是,在诗歌里,诗人的确和家乡是不遥远的。因为这种不遥远,更多是心理层面的感受,更多是诗人渴望回到家的迫切,以及现在一个人赏月的孤单。
      就好像一个男人向一个女人表白:“你看,我们挺合适的,要不然在一起吧。”至于女人觉得合适不合适,男人是无法顾及的,他的重点在于“我觉得我们合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言归正传,正因为诗人想念家乡想念家人而无法在彼时彼刻,与亲人团聚。所以诗人只好把自己的一片心意寄托在月亮之上,希望通过月光来传达他的心意。
      这种写法,我们比较熟悉的是大诗人李白送给王昌龄的名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而这首诗里的诗人,借助月光的皎洁,表达自己内心皎洁,志向高洁,颇有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
      另一方面呢,诗人也希望把自己思念家乡、思念家人的心意通过月光传达到家人眼中。
      王昌龄有辛渐这个传声筒,而诗人则只能通过月光作为中介。
      所以“心期犹与素光谋”,不但巧妙承继了前一句的“游子倦游”之意,更有无限情意在月光中挥洒。
      中秋节之所以动人心弦,其实并不是月亮的圆和亮,而是人们把团圆之心寄托于其中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2首,《中秋待月》:
耸肩危坐觉寒侵,云罅玲珑看涌金。
所恨轻违经岁久,莫辞姑待到更深。
据床老子非无兴,造物小儿真有心。
凭仗何人讼风伯,为侬西北倦层阴。

      这首诗的作者是金代诗人王寂,现在同样属于冷门诗人,普通老百姓也不必知道这个诗人的身世。
      我们还是直接来欣赏这首“中秋待月”诗吧。顾名思义,这首诗是写中秋节的时候,诗人等待赏月的情景。
      等待总是煎熬的。怀着迫切之情等待,就会很激动。怀着期待之情等待,就会很忐忑。怀着侥幸之情等待,就会很焦虑。
      而等待月亮出来这一个简单的过程,大概只有小孩子会雀跃激动吧。
      记得小时候,我就和小伙伴们一起聚在一起,然后不停问奶奶:“月亮婆婆什么时候出来呀?”
      而诗人却正如当时年轻的我们,等待月亮的过程中心潮起伏。
    “觉寒侵”,显示出等待之久。涌金,此处指月亮。前人诗句有:“楼西凉月涌金盆”、“ 云涛天际,涌金波一色”等。
      所恨轻违经岁久,莫辞姑待到更深。这两句我个人最是喜欢。
      前一句,乃是说中秋节一年一度,等待中秋节的月亮已经等了一年,所以用一个“恨”字。
      这种一年一度的情感,自然而深切。正如七夕牛郎织女相会,也是一年一度,所以“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后一句,则是说既然等了这么久,也就不在乎今天多等一会儿了,还是不要烦躁,耐心等候吧。
      短短两句,就把诗人等待月亮的心境描写得惟妙惟肖,十分切合诗题。
      最后两句,则是说现在的云朵把月亮遮住了。希望有个人能够给天上管风的风神捎句话,让风神吹一点风,把乌云给吹走。这样诗人就能够欣赏中秋节的美丽月光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奇思妙想,足堪一笑。于是,这一首诗便有了幽幽之韵味,值得千百年后的你我留目一顾。
      大家还知道哪些中秋节的诗词呢?欢迎留言哦。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我,多多点赞和分享我的文章!这对我非常重要。我是,再次感谢大家!
227#
 楼主| 发表于 2021-9-19 13: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9-19 17:45 编辑

能在一起练太极,是人生最好的一段缘

太极,是拳友间缘分的见证与开始。
一起练习太极,就是最好的一段缘。
如果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那么今生的太极拳友相遇一定是在佛前的千年等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起练习一套太极拳吧”,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的跋涉才能抵达呢。

      在约定好的时间,在安静的环境中,拥一份闲淡的心情,与几个人,一起练习,在一套太极拳的光阴里,与他们相识,相知,笑谈浮生沧桑,风月年华,这是何等的惬意。人生最有趣的事情就是你不知道下一秒要发生什么,遇到什么人。
      正因如此,我们才会有所期待,为了未知的相遇,奋不顾身的投入到新的旅程当中。
人生,一回相逢一回老。而在漫长而短暂的一生中,能有几次这样的相会呢?能有几次分享练习的机会呢?能有几回谈笑风生的惬意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无论风里,雨里,愿有一位太极拳友在等你。
      愿等你的太极拳友,永远不嫌弃你的迟到。愿阅尽了世间繁华,仍旧有人在你身边,静静陪你,梳理每一分的喜怒哀乐。这世间有几十亿人,而我们能遇到几个知太极、懂太极的太极拳友,是多么的难得与珍贵。
      与君初相识,似是故人来,因太极而遇,至此结缘,最令人感动的,这是其一。
      遇太极,遇人,皆为缘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还未老去的时光里,在说不清的因缘里,约好共练习一套太极拳。
      那一年,那些人,那套太极拳。生活需要拥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太极,一份恬淡平和的心情,一颗自由的心,一份简单细致的态度。
      我们选择不了生命,但我们可以选择生活的方式,在喧嚣中,独守一片平淡,在繁华中,坚持一份简单,不计较得失,宁静从容。
      人世沧桑,要为自己留一套太极,留一点空白,留一点闲暇,留一段风轻云淡的散漫。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生活告诉我们:心简单,生活简单,那世界就简单,幸福才会生长。
      最令人羡慕的,就是相知因为一套太极拳,缘分像太极一样日渐圆熟,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健康长久。



228#
 楼主| 发表于 2021-9-19 13: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9-19 14:04 编辑

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

      人是自己与自己的较量与修炼。只有爱自己,也爱生活的人,才会酝造出生活的甜美与芬芳。
      所有际遇,有偶然,也有必然;有繁华,也有黯淡;有起始,也有终端。如何引领与发展在自己,如何对待与经营凭自己。
      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关无事一床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随着年龄的增长,责任的叠加。越来越辛苦,越来越忙碌。理智地面对生活和自己才会体味生命的真谛。
      应以健康为前提,遇事潇洒些,看世淡然点。忘却年龄,忘却恩怨,忘却逝去,真正拥有自己的温度与内涵。不要等饿了才吃,渴了才喝,乏了再睡,病了才看,老了才悔,没了才愧。应懂得经营,知道维护,知道积修,知道保养,知道释放,知道沉潜。能够自律,能够收敛,能够控势,能够创造。
      等得起久别重逢,等得了春回大地,才看得到幸福花开,才享得到甘尽甘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人生是孤身之旅,相遇非偶然,珍惜才长远。
      际遇千般,不过度依赖,莫求全;人皆不易,不过分苛责,多维护。
      有时镜子脏了,不要误以为脸也脏了。别人随口一说,别太在意。反正无论如何也做不了人民币,没办法让人人都喜欢。那就尽量做好自己,许多喧嚣嘈杂,本就与你无关,由它去。
      人最大的精明是有自知之明和领悟能力,抓得住主题,分得清真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韧性,才有发展。
      人不必太硬,应适度柔软。安静中彰显人品高贵,尺度间顺时延长保鲜。
      现实残酷,世事繁杂,际遇多变,弹性舒张是对未来最好的成全。
      相信自己,竭诚尽力。以泪水洗心目更明亮,以汗水浇苗更茁壮,以力度把关更长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不求满,才有笑颜。
      事做不尽,钱挣不完。一家人平安喜乐就是晴天。钱多,多花;钱少,少买。日无非三餐,夜不过一榻,能吃多少,可用多大?别自卑,別逞强。前半生敢闯有天地,后半生守业无风寒。莫与人比,莫与人攀。自己的梦都得自己圆。
      当心天气,少生病;注意保养,多康健。该抓紧的抓紧,当释然的释然,应把关的把关。
      生活不是一纸空文,一幅图画。是多维度的立体交叉。有取舍,才知轻重;有先后,才分大小;有厚薄,才惜主次;有来去,才懂明暗。近的近,远的才远;浓的浓,淡的才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风雨多变,总有超乎想象的意外,也有难以意料的存在。谦虛谨慎,人进步;淡然悠远,少愁烦;勤勉上进,前路宽。珍惜当下即为善待明天。
      累了,歇一歇,别硬撑;冷了,暖一暖,别太苦。活着就有希望,山不转,水转。放下得自在,豁然天地宽。
      时时清扫内心尘埃,才有能力去珍惜和爱。时光若水,无言亦美;岁月似莲,平凡亦恬。余生有限,善待一切,才修得善缘。
      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


229#
 楼主| 发表于 2021-9-19 17: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9-19 18:02 编辑

苏轼笔下的秋天,写尽人生百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花一人一世界,一树一叶一知秋。
      日子总是在不经意中悄然离去,季节的变换,白昼的交替,都无声无息的成为过去。
      春去秋又来。
      秋是成熟的,它不像春天那么害羞,也不像夏天如此的暴露,也不似冬天如此的内向。

      秋——
      在王勃的笔下,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在徐再思的笔下,是“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在张继的笔下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在李煜的笔下是“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
      而苏东坡笔下的秋,写尽了人生百味。

01
  • 苏轼笔下的秋天,是达观的。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
      江村海甸。
      总作空花观。
      尚想横汾,兰菊纷相半。
      楼船远。白雪飞乱。空有年年雁。《点绛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韵》

      东坡就是东坡,即使在萧瑟的秋日 ,他依然高昂,你看他怎么说:不用悲愁,我身强体健,能吃能喝。
      发那悲秋的哀叹作甚。
      生命有太多种可能,有时候出发的角度变了一毫一厘,都会让我们的结局变得不同。
      但终其一生,我们只能选择,当下看起来最合适的选项。
      所以,请不必悲秋,也无需介怀。
      拥有从来都是侥幸,无常才是人生常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2
  • 苏轼笔下的秋天,是孤独的。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西江月》

      无奈啊!天涯同一月,相思两地情。
      在这热闹的中秋月明之时,苏轼渴望着与兄弟一诉衷肠,无奈远贬黄州的他只能在北望中借明月遥寄相思。
      现实中太多的痛苦与无奈,他也因此而陷入更为深沉的悲凉之中。
      每个人都有太多的无奈和身不由己,我们要学会舍弃无谓的执着,懂得自己不能掌握所有世间事,才能安然接受生命中的来来去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3
  • 苏轼笔下的秋天,是苦闷的。
      昨夜霜风。
      先入梧桐。
      浑无处、回避衰容。
      问公何事,不语书空。
      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
      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行香子·秋与》

      东坡一生多舛,几遭贬谪。
      晚年的他褪去了才子的傲然, 回望这一生漂泊,秋风中过往的淡然、坚定、洒脱似一一看穿。
      于是写下了 这首悲秋之作。
      使人成熟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
      汲汲营营,走过半生,才发现——人生不过只是一阵风,一场雨,一次经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4
  • 苏轼笔下的秋天,是愁思的。
      秋风湖上萧萧雨,使君欲去还留住。
      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杀人。
      佳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
      不用敛双蛾,路人啼更多。
     《菩萨蛮·西湖》

      年纪越大越发现,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的告别,没有人能陪我们从起点走到终点。
      我们不断开始,又不断告别;不断铭记却又不断忘却。
      那么我们该为此悲伤吗?
      记得作家张洁有一段话:
      富有而善良的邻人,感叹我收获的微少,我却疯了一样地大笑。
      在这笑声里,我知道我已成熟我已有了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
      我的邻人不知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我已经爱过,恨过,笑过,哭过,体味过,彻悟过......经历就是最好的纪念。
      如果离别不可避免,请让我们互道珍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5
  • 苏轼笔下的秋天,是矛盾的。
      昨夜秋风来万里。
      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
      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
      羁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
      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

      能自由选择的人,是幸福的,这种幸福往往与生俱来,也往往最容易失去;
      能适当放弃的人,是洒脱的,这种洒脱往往是一种心境,也往往最令人纠结;
      能选择又能放弃的人,是沉静的,这种沉静往往让人叹服,也往往最难以把握。
      但这些是人生的意义—— 一边失去,一边拥有,一边得到,一边放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6
  • 苏轼笔下的秋天,是怀念的。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
      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这与苏轼别的词中所发出的“人间如梦”、“世事一场大梦”、“未转头时皆梦”、“古今如梦,何曾梦觉”等慨叹异曲同工,表现了苏轼后半生的生活态度。
      在他看来,世间万事,皆是梦境,转眼成空;荣辱得失、富贵贫贱,都是过眼云烟;世事的纷纷扰扰,不必耿耿于怀。
很多事先天注定,那是“命”;但你可以决定怎么面对,那是“运”。
      所有悲伤,总会留下一丝欢乐的线索。
      所有的遗憾,总会留下一处完美的角落。
      喜欢花的人是会去摘花,然而爱花的人则会去浇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7
  • 苏轼笔下的秋天,是遗憾的。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
      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
      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

      这一夜,东坡又在梦中与弟弟苏澈重逢,并且一同“在江亭醉歌舞”,十分惬意。
      可是好梦不长,三更时分,雨打梧桐,那淅淅沥沥的雨声惊醒了他的好梦。
      现实中的他,依然与亲人天各一方。
      怀着无限惆怅想再找梦境,已经“无觅处”了。
      人生短暂,缘分未必时时可见,人海茫茫,相伴未必可以久长, 要感谢生命中的缘分,要珍惜你身边的陪伴。
      缘在,人便在;人在,情便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8
  • 苏轼笔下的秋天,是绵长的。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
      远林屋散尚啼鸦,梦到故园多少路,
      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
     《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

      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十一月,苏轼从故乡四川眉山沿长江返回朝堂,行舟至荆州之前,见长江两岸深秋季节的景色写下该词。
      心里放不下别人,是没有慈悲;心里放不下自己,是没有智慧。
      请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是你的,迟早会散,是你的,永远都在。

      ▽读苏轼的诗词后,很难不爱他。
      他的词里,有生活的美,更有人生的豁达。
      当我们想起苏轼,嘴角总会露出微笑,你会觉得,生活美好,人生可期。
      正如那句:人生缘何少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今天放不下的烦恼,明天终会放下。
      说到底,人间万事,不过如此。
230#
 楼主| 发表于 2021-9-19 18: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9-19 18:13 编辑

诗丨昭华易逝东流去,唯有金风亘古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金秋小吟》七绝
不争春色恋金秋,采采黄花醉眼眸。
静立风前何所似,清怀若水任吟讴。

《白菊》七绝
草庐浊酒少人喧,唯有秋香出庾园。
帘卷清辉三丈外,一丛白菊傲霜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深秋》七绝
闲来小径采香幽,一叶霜红戏白头。
解意天时从此老,长空雁字泣深秋。

《咏菊》七绝
金秋野岭绽妍开,暗送清香扑面来。
饮露经霜花更灿,天生傲骨品如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菊韵》七绝
西风瑟瑟更凝霜,花映东篱万束黄。
傲骨铮铮谁似我?抱枝宁死也留芳。

《秋日闲吟》七绝
荡漾波光水碧天,菊花九月舞翩跹。
昭华易逝东流去,唯有金风亘古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饮菊》五言排律
秋来岁渐凉,叶尽百花藏。
肃肃寒风劲,朦朦冷雨伤。
桂衰残水瘦,菊盛满枝黄。
细蕊凝朝露,繁根汲夜霜。
人收天地景,物纳月星阳。
碧云绕蓠菊,金泽淬枸桑。
取来三五瓣,坐对一壶香。

《秋霜》七律
霜染层林更烂漫,谷开山卯任菊喧。
丹青落影羞颜面,镂玉成丝握半拳。
柳瘦西风香宿晚,荷残清月露盈川。
情浓却厌春晖软,愿嫁秋来九月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剑西来,豪情万丈的十句刀光剑影的诗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11-24 13:4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