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泰山乌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效] 【看历史】金石彩笺录

[复制链接]
211#
发表于 2023-4-15 18:42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六集
邵飘萍 39:00

邵飘萍,男,汉族,原名镜清,后改为振清,字飘萍,笔名萍、阿平、素昧平生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人,革命志士,民国时期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新闻摄影家。
是中国传播马列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先驱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被后人誉为"新闻全才"、"乱世飘萍"、"一代报人"、"铁肩辣手,快笔如刀"等。1926年因发表文章揭露张作霖统治的种种黑暗,而被张作霖杀害。有"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之称。
“新闻全才”邵飘萍一生办报,死亦为报,“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是他的座右铭。1926年4月,他以“勾结赤俄,宣传赤化”罪名被枪杀,却至死未透露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冯玉祥曾评价:飘萍一支笔,胜抵十万军。
一直以来,邵飘萍的京报馆都挂着“铁肩辣手”四字,辣手是技能,铁肩是担当。这位在北京城搅动风云的一代报人,始终尊重真理和事实,坚持独立自由之表达,用如刀的快笔,为受压迫者发声,讨伐帝国主义和反动政府。
他的人生如断梗飘萍,一生办报,死亦为报。最终以“勾结赤俄,宣传赤化”罪名被枪杀,却至死未透露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对于钟爱的新闻事业,邵飘萍曾留下这样的话:
“报馆可封,记者之笔不可封也。主笔可杀,舆论之力不可杀!”
(第二十七集 张翰举 43:20)
张作霖欲用30万买通一新闻工作者,此人不肯合作,最后被张枪杀
他是民国时期《京报》的创办者,后人称他为“新闻全才”、“乱世飘萍”、“快笔如刀”,他因发表文章提露张作霖统治的数种罪状,与张作霖结下梁子。张作霖想用30万买通他,却遭拒绝,张作霖一气之下枪杀了他。这位新闻工作者就是邵飘萍。
邵飘萍,1886年出生在浙江东阳,革命志士,民国时期著名报人、他是《京报》的创办者、新闻摄影家,中国传播马列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先驱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
1918年,张作霖劫持了段祺瑞从日本进口的一批军火。邵飘萍听说此事后,特写了一篇报道,标题是《张作霖自由行动》,揭露了此事的经过。此报一刊登,这事当时闹得满城风雨,舆论界纷纷指责张作霖。但张作霖依旧我行我素,不买任何人的账。也正是这篇文章报到,张作霖知道了北京还有邵飘萍这位新闻工作者。
另外一件事就是郭松龄倒奉事件,邵飘萍支持郭松龄。郭松龄反奉是得到冯玉祥支持的,而冯玉祥和邵飘萍的关系很好,当时郭松龄的部队驻扎在天津,冯玉祥的部队驻扎在北京。这时邵飘萍就成了两人联手联系的纽带!
当确定他们将要联手后,邵飘萍在《京报》极力赞扬国民革命军,称郭松龄为“人民救星”,骂张作霖为“马贼”、“人民公敌”。邵飘萍还主动宣传国民革命的形势,大摆张作霖引狼入室的罪行。邵飘萍的宣传,进一步让郭松龄下定决心与张作霖决裂。
张作霖这时慌了,他发现舆论倒向了郭松龄一边,财大气粗的张作霖为了让邵飘萍马上闭嘴,令人汇款30万元给邵飘萍,这30万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在当时办一份报纸只要200元就足够了。

可是令张作霖感到意外的是,邵飘萍根本不买张作霖的账,他收到钱后立即退回,并继续在报上抨击张作霖,张作霖恨得咬牙切齿。

这时军阀们内部开始打混战,冯玉祥退守西北;孙传芳占领东南五省;张作霖则再次入关,占领了华北准备进入北京。张作霖入京后,第一件事就是捉拿邵飘萍。

一夜之间,北京的街头到处贴满了悬赏捉拿邵飘萍的通缉令。邵飘萍走投无路,带了简单的衣物开始出逃,临走前,他仍在《京报》发表了一生中最后一篇文章《飘萍启事》,继续抨击张作霖。


张作霖收买了一个叫张翰举的人,为之诱捕邵飘萍。张翰举这人专门奔走在娼妓云集的八大胡同和梨园界,刺探消息,造谣生事,为权贵效力,很多人都讨厌他,避之唯恐不及。

张翰举找到邵飘萍,花言巧语骗了他回到《京报》报馆。此时,报馆附近已经受到监视。一个小时后,邵飘萍遭到侦缉队的逮捕,《京报》报馆也被包围搜查。
被捕后,邵飘萍遭受了严刑拷打,逼他认罪。邵被打得皮开肉绽,骨头都断了,但到死不认罪。最后北京警察厅宣布邵飘萍勾结赤俄,宣传赤化,罪大恶极,实无可恕,着即执行枪决。
当日下午,邵飘萍被押赴天桥东刑场。临刑前,邵飘萍向监刑官拱手说:“诸位免送!”然后面向天空,哈哈大笑,从容就义,年仅40岁。
212#
发表于 2023-4-15 18:44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七集
陈独秀02:30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人。早年留学日本。1915年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20年,在上海建立中国共产党发起组,进行建党活动。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1925年领导五卅运动。1927年,在中共“八七”会议上被撤消总书记职务。1929年11月,被开除出中国共产党。
1942年5月,于四川江津病逝。
213#
发表于 2023-4-15 18:4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七集
唐寅 08:40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
三十岁时进京会试,涉会试泄题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生坎坷。后游历名山大川,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 早年随沈周、周臣学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 唐寅的作品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

《桃花庵歌》
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燕子李三
燕子李三在民间传说中有多个:
一个是河北省保定市涿州的"燕子李三",原名叫李景华,幼随叔父落户沧州由于他有时把偷来的东西分给穷人一些,算是个义盗;一个是山东禹城的李圣武,此人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强盗,后被枪决。但年代最早的是河北省沧州市的李云龙。李云龙1837年出生,在家排行老三,最早使用"燕子"的绰号。
河北沧州燕子李三
历史上真正的燕子李三是沧州人,系沧州献县城西临河乡东镇村人,其第五代李书振先生于2013年去世,其第六代李连洲、第七代孙、第八代孙都健在,李家可谓人丁兴旺,献县及周边所有老人都知道此事。



由县志办公室编纂的《献县志》、《四十八村乡土教材》也有"镇上出了个燕子李"的记载。在临河乡东镇上村更有许多关于燕子李三的奇闻异事。
燕子李本名李云龙,乳名唤作"小龙儿"。献县东镇上村人。大约1837年出生。擅长轻功飞檐走壁。"燕子李"李云龙就是最老版的燕子李三,也是就真正的燕子李三。
他当年活跃于京津冀及东北地区,侠名远播,在老家更是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流传不息。


214#
发表于 2023-4-15 18:5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七集
三一八惨案 14:48

1926年3月12日,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期间,日本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坚决还击,将日舰驱逐出大沽口。日本竟联合英美等八国于16日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撤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的无理要求。3月18日,北京群众五千余人,由李大钊主持,在天安门集会抗议,要求拒绝八国通牒。段祺瑞执政府(段祺瑞当时不在执政府,亦未命令开枪)竟下令开枪,当场打死四十七人,伤二百余人,李大钊、陈乔年均在斗争中负伤。
1926年3月18日,“三一八惨案”爆发,这是民国历史里最黑暗的一页。军警向手无寸铁的学生开枪,致使47人被杀、200多人负伤。惨案发生后,举国上下痛骂指责政府以及段祺瑞,要求严惩凶手。


梁启超当时刚做完手术躺在病床上,他依旧忍着伤口疼痛撰文斥责。在所有斥责的文章中,以鲁迅撰写的《记念刘和珍君》最为有名,鲁迅赞扬这些学生都是勇敢的人,正如他所说那样,“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三一八惨案”后,段祺瑞的政治生涯彻底完蛋,下野去了天津闭门谢客。近些年来,段祺瑞在惨案现场下跪,并表示终生吃素的说法不绝于耳。历史专家告诉大家,这样的说法完全是造谣,真实情况根本不是如此。


惨案发生的两天时间里,段祺瑞发布了两道《临时执政令》。段祺瑞政府先是进行舆论公关,散布各种匪夷所思的谣言,“啸聚群众,屡肇事端。本日由徐谦以共产党执行委员会名义,散布传单,率领暴徒数百人,闯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炸弹,手枪木棍,丛击军警。各军警因正当防卫,以致互有死伤。似此聚众扰乱,危害国家,实属目无法纪,殊堪痛恨。”


3月20日的这道政令里写道,“爱国运动,各国恒有,聚众暴动,法所不容。此次徐谦等率领暴徒实行扰乱,自属罪无可逭。其当时军警因执行职务,正当防卫,有无超过必要程度,着陆军、司法两部查明,依法办理。”

215#
发表于 2023-4-15 19:0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七集
张作霖 19:15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汉族,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今辽宁省海城市)人。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乳名老疙瘩,他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
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就将其招安。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杜立三等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维护国家统一,逐步提升,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成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与孙中山、段祺瑞及卢永祥结成同盟。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1928年因前线战事不利,张作霖被迫返回东北。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史称皇姑屯事件,当日送回沈阳官邸后即逝世。
216#
发表于 2023-4-15 19:04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七集
工笔画 37:10

工笔画,亦称"细笔画",属中国画技法类别的一种。工笔画与"写意画"对称。工笔画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画法,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人物画等。
工笔画要求"有巧密而精细者"(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水墨、浅绛、青绿、金碧、界画等艺术形式均可表现工笔画。

工笔画,古代绘画,崇尚写实,求形似,是以工整者多;至唐王维创水墨画法,尚意轻形,题材由人生转变为描写自然,大致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因而画法有工笔与写意之分。


人物画由来最久,晋代以下,顾陆展张均为巨匠,唐阎立本曾写历代帝王像,画法工致,敷色浓重,除人物衣饰外,更表现其性格气质,乃奠定唐代人物画之完美成熟境地。迄后吴道子、韩干、周昉均有极高造诣;至宋李公麟用白描画法,笔法棉密细致;仍为工笔画;明仇英摹古而不泥古,别具飘逸华丽之风格。其画法先行定位,勾勒轮廓,分别填色,粉黛互用,青绿朱砂等重色,须敷至五六层,始能均匀,而后以汁绿西红等染出阴阳向背,再钩出轮廓线条。甚至敷金涂银,以达成华丽庄严之致。君友会王爱君美术文献记载中国古代工笔山水画首推唐大小李将军,而后历代均有高手,画风金碧辉映,仍为轮廓填色之法;唯同于人物画者,为极尽富丽之致。然易流于刻画耳。


工笔花鸟画,五代黄荃,钩花填色,画法略同于山水人物,均富丽工巧;同代徐熙,独创没骨画法,不用勾廓,直接以色彩染出物象之形态与神韵,表达精致,清新脱俗,时人称谓骨气风神冠绝古今。由于画法较简,后代之写意画法,实受其影响甚巨。其后历代工笔花鸟画,大致不出此限,至清恽南田用徐法而更创新意,工笔花鸟画大盛矣。


写意画
写意画,即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写意画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作者的感情。用中锋侧锋逆锋来表达。
写意画是融诗、书画 、印为一体的艺术形式。

写意画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中文人参与绘画,对写意画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相传唐代王维因其诗、画俱佳,故后人称他的画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他"一变勾斫之法",创造了"水墨淡,笔意清润"的破墨山水。五代徐熙先用墨色写花的枝叶蕊萼,然后略施淡彩,开创了徐体"落墨法"。之后宋代文同兴"四君子"画风,明代林良开"院体"写意之新格,明代沈周善用浓墨浅色,陈白阳重写实的水墨淡彩,徐青藤更是奇肆狂放求生韵。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写意画代已进入全盛时期。经八大山人,石涛,李鳝,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汪亚尘的弟子汪德祖,安平义君等并,李苦禅,朱宣咸,李可染,范曾等发扬光大,如今写意画已是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画法。


写意画主张神似。董其昌有论:"画山水唯写意水墨最妙。何也?形质毕肖,则无气韵;彩色异具,则无笔法。"明代徐渭题画诗也谈到:"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据皆吾五指裁。"


写意画用意第一。当代书画家南山乐山认为:"李太白有诗云: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意境极妙。一个引去加上一个衔来,用意极其饱满。画面张力足矣。是故,因无万里之心,故无万里之画。是为用意。夫写意者,无意而写何为?故用意第一。故曰笔不到意到。笔断意连,意断神连。尝闻米南宫用笔八面出锋;八极拳曰,拳打八方极远之地。其理一也。故此,其绘画的内涵更注重文以载道、遗形写神,其形式上更讲究个性的笔情墨趣、诗书画印的配合。"


大写意
大写意画以草书入画,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造型观和境界观。大写意画既是高度自我的艺术,又是高度忘我的艺术。有我与忘我看似相矛盾,其实是相统一的。只有有意识地追求大写意画这一独特的境界,才能真正将这门解衣磅礴的艺术发扬光大。

大写意早在唐代就有以泼墨著称的画家王恰,到了南宋出现了写意画大家梁楷,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画的先河,北宋山水画出现了富有诗情画意和文人情趣的米氏云山米芾/米友仁的山水小景,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揭开了写意山水的序幕。徐渭在水墨大写意花卉画方面创造性的贡献尤为突出。明以后,这种写意的美学主张已逐渐发展成熟为绘画史上代有传人的大写意画派。

217#
发表于 2023-4-15 19:08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七集
黄宾虹 39:10

黄宾虹(1865 年1月27日--1955 年3月25日),原籍安徽省徽州(今黄山市)歙县,生于浙江金华,成长于老家歙县潭渡村,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近现代著名画家、学者。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六岁时,临摹家藏的沈庭瑞(樗崖)山水册,曾从郑珊,陈崇光等学花鸟。精研传统与关注写生齐头并进,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
他的技法,行力於李流芳,程邃,以及髡残,弘仁等,但也兼法宋、元各家。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洗耳恭听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显著的特色。他的书法"钟鼎"之功力较深。其画风苍浑华滋,意境深邃。偶作花鸟草虫亦奇崛有致。曾在北京、杭州等地美术学院任教、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著有《黄山画家源流考》《虹庐画谈》《画法要旨》等。
===========================================
黄宾虹(1865-1955)祖籍安徽歙县西乡潭渡村,出生于浙江金华。原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中年更字宾虹,别署予向,晚年署虹叟、黄山山中人等。早年激于时事,参与同盟会、南社、国学保存会等,后潜心学术,深研画史、画理。曾在国粹学报、神州时报、商务印书馆等作编纂工作,并主神州国光社编纂《神州大观》。历任新华艺专、北平艺专、中央美院华东分院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学养渊博,著述宏富,诗书画印及鉴赏皆精,为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代巨匠。

著有《陶玺文字合证》、《古印概论》、《古籀论证》、《古文字释》、《古画微》、《虹庐画谈》、《鉴古名画论》、《黄山画家源流》、《画法要旨》、《宾虹草堂印谱》、《画学编》、《宾虹杂著》、《宾虹诗草》等。
1955年3月25日,因胃癌医治无效,于晨3时30分去世,实年90岁。
宿墨
宿墨,中国画技法名。初见于北宋郭熙《林泉高致》,有"用墨七法"之说。宿墨是七法之一。指砚中隔宿之墨,当宿墨开始脱胶之际,既粘而又浓黑,含水旁渖(漫漶),笔痕犹存,自有一种烟雨絪缊之气。
宿墨积留在砚台上的陈墨。 宋 王君玉 《国老谈苑》卷一:" 太宗 一日写书,笔滞,思欲涤砚中宿墨,顾左右咸不在,因自俯铜池涤之。"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赵水曹书画八砚》:"﹝赵竦﹞云性懒涤砚,又不奈宿墨滞笔。日用一砚,八日而周,始一濯之,则常用新砚矣。" 清 曹寅 《和芷园消夏·涤砚》诗:"宿墨能除砚始灵,多生于此独忘形。"
===========================================
宿墨,中国画技法名。初见于北宋郭熙《林泉高致》,有"用墨七法"之说。宿墨是七法之一。指砚中隔宿之墨,当宿墨开抬脱胶之际,既粘而又浓黑,含水旁渖(漫漶),笔痕犹存,自有一种烟雨絪缊之气。山水画家用之以醒画面精神。现代黄宾虹也将用墨归纳为:"浓、淡、破、渍、泼、焦、宿",晚年善用宿墨,在浓黑处,再积染一层墨,或点上极浓的宿墨,亦称"亮墨"。


218#
 楼主| 发表于 2023-4-16 01:02 | 只看该作者
219#
 楼主| 发表于 2023-4-18 11:34 | 只看该作者
220#
 楼主| 发表于 2023-4-20 11:25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9-26 01:2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