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1-27 14:15 编辑
昭武九姓(粟特)
月氏人在河西及迁居伊犁河流域时﹐都以游牧为主﹐自南下大夏后﹐大部分逐渐定居和从事农业﹐并有比较发达的水利灌溉系统。大月氏王国城市和商业也很繁荣,特别是由于丝绸之路在西域的南北两道﹐越过葱岭均进入大月氏境内。因此,大月氏曾是古代沟通欧亚经济文化联系的咽喉要道和中转站,对中西经济文化交流起过重要的中介作用。 贵霜帝国衰亡之后,至隋唐时,其故地之北的康居出现了所谓"昭武九姓","昭武"之名来源於河西走廊的昭武城,原为月氏国都,其人西迁,国都之名亦随之西移。昭武本义即京城。《新唐书·西域下》曰:"康者……君姓温,本月氏人。始居祁连北昭武城,为突厥所破,稍南依葱岭,即有其地。枝庶分王,曰安、曰曹、曰石、曰米、曰何、曰火寻、曰戊地、曰史,世谓「九姓」,皆氏昭武。"昭武九姓胡擅长经商,也多担任唐朝的军队要职。安禄山原为康国人,后改姓安。哥舒翰则父为突厥,母为九姓胡。史思明亦出自史国。 康--《隋书·西域传》言:"康国者,康居之后也"。《大唐西域记》曰飒秣建国。《新唐书·西域传》言"康者,曰萨未鞭,亦曰飒蒜建,元魏所谓悉万斤者"。 安-- 《隋书·西域传》言:"安国,汉时安息国也"。《大唐西域记》曰捕喝国。《新唐书·西域传》言"安者,一曰布豁,又曰捕喝,元魏所谓忸密者也"。 东安-- 《大唐西域记》曰喝捍国。《新唐书·西域传》言:"东安,或曰小(疑脱'安'字)国,曰喝汗,在 那密水之阳,东距何二百里许,西南至大安四百里"。 曹-- 《隋书·西域传》言:"曹国,都那密水南数里,旧是康居之地也"。 西曹--《新唐书·西域传》言:"西曹者,隋时曹也,南接史及波览,治瑟底痕城"。 东曹-- 《隋书·西域传》作苏对沙那。《大唐西域记》作率堵利瑟那国。《新唐书·西域传》云"东曹, 或曰率都沙那、苏对沙那、劫布咀那、苏都识匿,凡四名"。 中曹--《新唐书-西域传》言:"中曹,居曹东,康之北。王治迦底真城"。 史-- 《隋书·西域传》言:"史国,都独莫水南十里,旧康居之地"。《大唐西域记》曰羯霜那国。《新唐书·西域传》言:"史,或曰怯沙,曰羯霜那,居独莫水南康居小王苏薤城故地"。 那色波--《隋书·西域传》作那色波国。《新唐书·西域传》言:"那色波,亦曰小史,盖为史所役属"。 米-- 《隋书·西域传》言:"米国,都那密水西,旧康居之地也。无王,其城主姓昭武,康国王之支庶,字闭拙"。《大唐西域记》曰弭秣贺国。《新唐书·西域传》言"米,或曰弥米,曰弭秣贺。北百里距康"。 何-- 《隋书·西域传》言:"何国,都那密水南数里,旧是康居之地也,其王姓昭武,亦康国王之族类,字敦"。《大唐西域记》作屈霜你迦国。《新唐书·西域传》言"何,或曰屈霜你迦,曰贵霜匿,即康居小王附黑城故地"。 石--《隋书·西域传》言:"石国,居药杀水,都城六十余里。其王姓石,名涅"。《大唐西域记》作赭时国。《新唐书·西域传》言"石,或曰拓支,曰拓析,曰赭时,汉大宛北鄙也。去京师九千里。王姓石,治拓折城。故康居小王窳匿城地"。 乌那曷-- 《隋书·西域传》言:"乌那曷国,都乌浒水之西,旧安息之地也。王姓昭武,亦康国王之种类,字佛食"。 穆-- 《隋书·西域传》言:"穆国,都乌浒水之西,亦安息故地,与乌那曷为邻。其王姓昭武,亦康国王之种类"。 钹汗-- 《隋书·西域传》言:"钹汗国,都葱岭之西五百余里,古渠搜国也。王姓昭武,字阿染"。《大唐西域记》作怖捍国。《新唐书·西域传》言"宁远者,本拔汗那,或曰钹汗,元魏时谓破洛那"。 火寻-- 《大唐西域记》作货利习弥伽国。《新唐书·西域传》言:"火寻或曰货利习弥,曰过利,居乌浒水之阳"。 戍地-- 《大唐西域记》作伐地国。《新唐书·西域传》康国条文为戍地,安国条文又言:"东至东安,西南至毕",是知戍地又为毕。 折叠嚈哒人
嚈哒人拥有大月氏人的血统,语言属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支,最初居住在鄂尔多斯一带,战国末年主部徒居河西走廊。公元前2世纪上半叶西徙至伊犁河流域,后徙居阿姆河以北地区并向阿姆河以南发展。自5世纪后半叶开始为中亚霸主,其一支东进塔里木盆地,为当地的统治民族。自6世纪上半叶开始,沦为前突厥汗国的附庸。塞北嚈哒人至晚自6世纪上半叶便开始了突厥化的进程,自8世纪末开始成为回鹘汗国的统治民族。维吾尔族、裕固族、乌孜别克族等诸多现代民族中都融有嚈哒人的成分。 折
乌孙人
乌孙人当时是定居"敦煌、祁连间"的坐地户,换言之,春秋时期的乌孙国占居着整个河西走廊。月氏人要在此地定居生活下去,就要从乌孙人手中夺取这块牧场以求生存。兵戎相见的结果是月氏人将乌孙王难兜靡暂杀于马下。乌孙王虽有王儿昆莫,但还在襁褓中,并不能领兵迎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乌孙人抱着王儿投奔了北方的匈奴人。月氏人占领了整个河西走廊,在今天的张掖建立昭武城,成为月氏国的都城。据史,在吐火罗语中的"昭武"二字,其实就是"张掖"的另一个称谓。"昭武"与"张掖"就是吐火罗语中的王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