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山色空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佳联妙句

 关闭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0-9-11 17: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0-9-13 07:05 编辑

出句:红日东升光灿烂【山色空蒙】
对句:白云西去影朦胧【山色空蒙】

上联:几日不见
下联:如隔三秋
横批:热烈欢迎(于心无事)

上联:几日不见,心慌意乱
下联:如隔三秋,梦寐情深
横批:冥思苦想(山色空蒙)

出句:白日青天光闪闪【山色空蒙】
对句:黄山黑土玉生生【山色空蒙】

出句:七彩祥云飘 闲庭赏月【山色空蒙】
对句:八方瑞气绕 陋室观风【山色空蒙】


出句:渐老秋心渐瘦诗【冰水】
对句:初新春意初闲画【空蒙】

出句:渐老秋心渐瘦诗【冰水】
对句:横空雁影横残月【空蒙】


出句:淡妆浓抹,万山红遍秋风染【赏莲】
对句:色笔轻描,千里绿来春雨催【山色】


出句:平仄之声 发乎笔墨【冰水】
对句:对联之气 来自心怀【空蒙】

出句:平仄之声 发乎笔墨【冰水】
对句:古今之事 胜似风云【空蒙】


【国庆征联】对句(9)
上联:文曲中秋来有劲【南  砢 梦】
下联:笔诗国庆到留情【山色空蒙】
横批:舞文弄墨


出句:花明柳暗凝无路【余尘】
对句:月黑风高不见人【狼郎】

出句:花明柳暗凝无路【余尘】
对句:月黑风高独有狼【狼郎】


出句:花明柳暗凝无路【余尘】
对句:天老地荒总有情【狼郎】


人生最清晰的脚印,往往印在最泥泞的路上「句句在理」3、能控制身材的人,方可控制人生。6、快乐的人不是没有痛苦,而是不会被痛苦所左右。7、人生最清晰的脚印,往往印在最泥泞的路上。9、人生最大的荣耀不是从不跌倒,而是每一次跌倒后都能爬起来。11、希望是火,失望是烟,人生就是一边生火,一边冒烟。14、诺不轻信,则人不负我;










12#
 楼主| 发表于 2020-9-13 07:3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地名大全【中国行政地名】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北京市[12区,6县]
【区】东城区 西城区 崇文区 宣武区 朝阳区 海淀区 丰台区 通州区 顺义区 房山区 石景山区 门头沟区
【县】大兴 昌平 延庆 怀柔 密云 平谷

天津市[13区,5县]
【区】和平区 河东区 南开区 河西区 河北区 红桥区 塘沽区 汉沽区 大港区 东丽区 西青区 津南区 北辰区
【县】武清 宝坻 蓟县 静海 宁河

河北省[11地级市,23县级市,109县,6自治县]
【地级市】石家庄 邢台 邯郸 衡水 沧州 保定 廊坊 张家口 承德 唐山 秦皇岛
【县级市】鹿泉 沙河 武安 南宫 冀州 藁城 晋州 辛集 深州 泊头 黄骅 新乐 安国
定州 河间 任丘 高碑店 涿州 霸州 遵化 丰南 迁安 三河
【县】井陉 元氏 赞皇 高邑 临城 内丘 邢台 永年 涉县 磁县 临漳 魏县
大名 邯郸 成安 肥乡 广平 馆陶 曲周 邱县 临西 南和 鸡泽 威县 任县
巨鹿 平乡 广宗 清河 故城 隆尧 柏乡 枣强 新河 宁晋 赵县 栾城 平山
灵寿 行唐 曲阳 唐县 望都 顺平 满城 阜平 易县 涞水 涞源 定兴 正定
无极 深泽 安平 饶阳 武强 武邑 献县 阜城 景县 吴桥 东光 南皮 沧县
盐山 海兴 青县 博野 蠡县 肃宁 清苑 高阳 大城 文安 安新 徐水 容城
雄县 永清 固安 蔚县 阳原 涿鹿 怀来 宣化 怀安 万全 尚义 崇礼 张北
康保 沽源 赤城 隆化 滦平 承德 平泉 兴隆 迁西 玉田 丰润 卢龙 抚宁
滦县 昌黎 滦南 乐亭 唐海 香河
【自治县】孟村回族自治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宽城满族自治县 丰宁满族自治县 大厂回族自治县

山西省[6地级市,16县级市,85县]
【地级市】太原 阳泉 朔州 大同 长治 晋城
【县级市】古交 忻州 原平 榆次 介休 孝义 汾阳 离石 霍州 临汾 侯马
河津 运城 永济 潞城 高平
【县】阳曲 定襄 五台 代县 繁峙 灵丘 宁武 神池 山阴 应县 浑源 广灵
怀仁 大同 阳高 天镇 左云 右玉 偏关 河曲 保德 五寨 岢岚 兴县 岚县
静乐 娄烦 方山 临县 清徐 交城 文水 柳林 中阳 交口 石楼 灵石 汾西
洪洞 隰县 永和 大宁 蒲县 吉县 乡宁 襄汾 曲沃 新绛 稷山 绛县 垣曲
闻喜 夏县 平陆 万荣 临猗 芮城 盂县 寿阳 平定 昔阳 和顺 左权 榆社
沁县 襄垣 武乡 太谷 祁县 平遥 沁源 古县 安泽 浮山 翼城 沁水 阳城
黎城 屯留 长子 壶关 长治 平顺 陵川 泽州

内蒙古自治区[4地级市,16县级市,17县,49旗,3自治旗]
【地级市】呼和浩特包头 乌海 赤峰
【县级市】丰镇 集宁 东胜 临河 二连浩特锡林浩特通辽 霍林郭勒 乌兰浩特
阿尔山 扎兰屯 牙克石 海拉尔 满洲里 额尔古纳根河
【县】卓资 凉城 和林格尔 清水河 托克托 武川 固阳 五原 磴口 兴和 商都
化德 多伦 林西 宁城 开鲁 突泉
【旗】察哈尔右翼前旗 察哈尔右翼中旗 察哈尔右翼后旗 苏尼特左旗
苏尼特右旗 四子王旗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土默特左旗 土默特右旗
准格尔旗 达拉特旗 伊金霍洛旗乌拉特前旗 乌拉特中旗 乌拉特后旗
杭锦旗 杭锦后旗 鄂托克旗 鄂托克前旗 乌审旗 阿拉善左旗 阿拉善右旗
额济纳旗 镶黄旗 正镶白旗 太仆寺旗 正蓝旗 阿巴嘎旗 克什克腾旗
翁牛特旗 喀喇沁旗 敖汉旗 东乌珠穆沁旗 西乌珠穆沁旗 巴林左旗
巴林右旗 阿鲁科尔沁旗 奈曼旗 库伦旗 科尔沁左翼中旗 科尔沁左翼后旗
扎鲁特旗 科尔沁右翼中旗 科尔沁右翼前旗 扎赉特旗 新巴尔虎左旗
新巴尔 虎右旗 陈巴尔虎旗 阿荣旗
【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鄂伦春自治旗 鄂温克自治旗

辽宁省[14地级市,17县级市,19县,8自治县]
【地级市】沈阳 盘锦 锦州 葫芦岛 朝阳 阜新 铁岭 抚顺 本溪 丹东 辽阳
鞍山 营口 大连
【县级市】新民 北宁 凌海 兴城 凌源 北票 铁法 开原 凤城 灯塔 海城
大石桥 盖州 东港 庄河 瓦房店 普兰店
【县】辽中 台安 盘山 大洼 绥中 建昌 建平 朝阳 义县 黑山 彰武 铁岭
法库 康平 昌图 西丰 抚顺 辽阳 长海
【自治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新宾满族自治县 清原满族自治县
桓仁满族自治县 宽甸满族自治县 本溪满族自治县  岫岩满族自治县

吉林省[8地级市,20县级市,18县,3自治县]
【地级市】长春 四平 白城 松原 吉林 辽源 通化 白山
【县级市】公主岭 双辽 洮南 大安 榆树 德惠 九台 舒兰 蛟河 敦化 图们
珲春 延吉 龙井 和龙 桦甸 磐石 梅河口 临江 集安
【县】梨树 长岭 通榆 镇赉 乾安 扶余 农安 安图 汪清 永吉 东辽 东丰
辉南 柳河 靖宇 抚松 江源 通化
【自治县】伊通满族自治县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黑龙江省[11地级市,20县级市,46县,1自治县]
【地级市】哈尔滨 大庆 齐齐哈尔黑河 伊春 牡丹江 鸡西 鹤岗 佳木斯
双鸭山 七台河
【县级市】双城 肇东 安达 讷河 五大连池 北安 海伦 绥化 铁力 阿城
尚志 五常 海林 宁安 绥芬河 穆棱 富锦 同江 密山 虎林
【县】呼兰 兰西 肇州 肇源 泰来 龙江 甘南 富裕 依安 克山 克东 嫩江
塔河 漠河 呼玛 孙吴 逊克 拜泉 林甸 明水 青冈 望奎 绥棱 庆安 嘉荫
萝北 巴彦 木兰 通河 方正 宾县 延寿 东宁 林口 鸡东 勃利 依兰 汤原
桦南 桦川 集贤 绥滨 友谊 宝清 饶河 抚远
【自治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上海市[16区,4县]
【区】黃浦区 南市区 卢湾区 徐汇区 长宁区 静安区 普陀区 闸北区  
虹口区 杨浦区 闵行区 宝山区 嘉定区 浦东新区 金山区 松江区
【县】青浦 奉贤 南汇 崇明

江苏省[13地级市,31县级市,33县]
【地级市】南京 镇江 常州 无锡 苏州 扬州 泰州 南通 盐城 淮阴 宿迁
连云港 徐州
【县级市】句容 丹阳 扬中 金坛 武进 溧阳 宜兴 江阴 张家港 常熟 太仓
昆山 锡山 吴县 吴江 仪征 江都 姜堰 泰兴 靖江 如皋 通州 海门 启东
高邮 兴化 东台 大丰 淮安 新沂 邳州
【县】江宁 丹徒 溧水 高淳 江浦 六合 邗江 如东 海安 盐都 宝应 建湖
射阳 阜宁 滨海 涟水 灌南 响水 灌云 赣榆 东海 沭阳 淮阴 泗阳 洪泽
金湖 盱眙 泗洪 宿豫 睢宁 铜山 丰县 沛县

浙江省[10地级市,25县级市,38县,1自治县]
【地级市】杭州 嘉兴 湖州 绍兴 宁波 舟山 金华 衢州 台州 温州
【县级市】余杭 海宁 桐乡 平湖 临安 富阳 萧山 上虞 慈溪 余姚 奉化
嵊州 诸暨 建德 义乌 东阳 兰溪 江山 永康 丽水 龙泉 临海 温岭 乐清
瑞安
【县】海盐 嘉善 长兴 安吉 德清 绍兴 鄞县 岱山 嵊泗 象山 宁海 三门
天台 新昌 桐庐 淳安 浦江 磐安 金华 龙游 衢县 开化 常山 遂昌 松阳
武义 缙云 云和 庆元 泰顺 仙居 青田 永嘉 玉环 洞头 文成 平阳 苍南
【自治县】景宁畲族自治县

安徽省[11地级市,11县级市,56县]
【地级市】合肥 滁州 蚌埠 淮南 淮北 阜阳 安庆 芜湖 马鞍山 铜陵 黄山
【县级市】巢湖 天长 明光 宿州 亳州 界首 六安 桐城 宣州 贵池 宁国
【县】肥东 含山 和县 无为 全椒 来安 定远 凤阳 五河 泗县 固镇 灵璧
濉溪 萧县 砀山 涡阳 太和 临泉 阜南 利辛 蒙城 怀远 凤台 颍上 寿县
长丰 霍邱 金寨 肥西 舒城 霍山 庐江 枞阳 岳西 潜山 太湖 怀宁 宿松
望江 当涂 芜湖 繁昌 郎溪 广德 南陵 铜陵 青阳 泾县 东至 石台 祁门
旌德 绩溪 歙县 休宁 黟县

福建省[8地级市,15县级市,46县]
【地级市】福州 莆田 泉州 南平 三明 龙岩 漳州 厦门
【县级市】宁德 福安 福鼎 长乐 福清 南安 晋江 石狮 建瓯 建阳 武夷山
邵武 永安 漳平 龙海
【县】闽侯 连江 罗源 霞浦 柘荣 寿宁 周宁 屏南 古田 闽清 政和 松溪
浦城 永泰 莆田 平潭 大田 德化 永春 仙游 安溪 惠安 光泽 顺昌 将乐
沙县 尤溪 泰宁 建宁 明溪 宁化 清流 长汀 连城 武平 上杭 永定 华安
长泰 南靖 平和 漳浦 云霄 东山 诏安 金门

江西省[6地级市,15县级市,71县]
【地级市】南昌 鹰潭 景德镇 九江 新余 萍乡
【县级市】临川 贵溪 上饶 乐平 德兴 瑞昌 高安 丰城 樟树 宜春 吉安
井冈山 赣州 南康 瑞金
【县】新建 南昌 进贤 东乡 余江 金溪 资溪 弋阳 横峰 铅山 上饶 广丰
玉山 余干 万年 波阳 婺源 浮梁 都昌 湖口 彭泽 九江 星子 德安 永修
武宁 修水 铜鼓 靖安 奉新 安义 宜丰 上高 万载 分宜 芦溪 上栗 崇仁
宜黄 南城 黎川 南丰 广昌 石城 乐安 永丰 宁都 新干 峡江 吉水 安福
吉安 永新 莲花 宁冈 泰和 万安 兴国 遂川 赣县 上犹 崇义 大余 于都
会昌 信丰 安远 寻乌 全南 龙南 定南

山东省[15地级市,33县级市,61县]
【地级市】济南 德州 聊城 东营 淄博 潍坊 青岛 烟台 威海 济宁 泰安
莱芜 日照 临沂 枣庄
【县级市】临清 禹城 乐陵 滨州 章丘 青州 寿光 昌邑 安丘 高密 胶州
胶南 即墨 平度 莱西 莱州 招远 龙口 蓬莱 栖霞 莱阳 海阳 乳山 文登
荣成 菏泽 肥城 曲阜 兖州 邹城 新泰 诸城 滕州
【县】齐河 茌平 东阿 阳谷 莘县 冠县 夏津 高唐 武城 平原 陵县 临邑
济阳 宁津 商河 惠民 庆云 无棣 阳信 沾化 利津 垦利 邹平 高青 博兴
桓台 广饶 临朐 昌乐 长岛 东明 鄄城 郓城 梁山 巨野 嘉祥 汶上 东平
平阴 长清 宁阳 泗水 平邑 蒙阴 沂源 沂水 五莲 沂南 莒县 莒南 费县
临沭 定陶 曹县 成武 单县 金乡 鱼台 微山 苍山 郯城

河南省[15地级市,23县级市,89县]
【地级市】郑州 新乡 鹤壁 安阳 濮阳 开封 商丘 焦作 洛阳 三门峡
平顶山 南阳 许昌 漯河 信阳
【县级市】辉县 卫辉 林州 永城 沁阳 济源 孟州 荥阳 新密 巩义 偃师
登封 新郑 长葛 禹州 汝州 义马 灵宝 舞钢 邓州 周口 项城 驻马店
【县】新乡 原阳 淇县 汤阴 安阳 滑县 浚县 内黄 南乐 清丰 范县 台前
濮阳 长垣 延津 封丘 中牟 开封 兰考 民权 睢县 宁陵 虞城 夏邑 获嘉
修武 武陟 博爱 温县 许昌 襄城 郏县 宝丰 鲁山 伊川 宜阳 汝阳 嵩县
孟津 新安 渑池 陕县 洛宁 卢氏 栾川 西峡 淅川 内乡 镇平 南召 社旗
方城 叶县 临颍 郾城 舞阳 西平 遂平 泌阳 唐河 新野 桐柏 尉氏 通许
杞县 鄢陵 扶沟 太康 柘城 鹿邑 西华 淮阳 郸城 商水 沈丘 上蔡 汝南
平舆 确山 正阳 新蔡 罗山 息县 淮滨 固始 潢川 光山 商城 新县

湖北省[10地级市,26县级市,39县,2自治县,1林区]
【地级市】武汉 黄冈 鄂州 黄石 孝感 襄樊 十堰 荆门 荆州 宜昌
【县级市】汉川 大冶 武穴 咸宁 赤壁 洪湖 麻城 应城 安陆 广水 随州
枣阳 宜城 老河口 丹江口 天门 钟祥 仙桃 潜江 石首 松滋 枝江 枝城
当阳 恩施 利川
【县】团风 浠水 蕲春 黄梅 阳新 嘉鱼 通山 崇阳 通城 罗田 英山 新洲
黄陂 红安 大悟 孝昌 云梦 南漳 襄阳 保康 房县 谷城 郧县 郧西 竹山
竹溪 京山 监利 公安 远安 宜昌 兴山 秭归 巴东 鹤峰 建始 宣恩 咸丰
来凤
【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林区】神农架

湖南省[12地级市,17县级市,65县,7自治县]
【地级市】长沙 岳阳 株洲 衡阳 郴州 永州 湘潭 邵阳 怀化 益阳 常德
张家界
【县级市】浏阳 汨罗 临湘 醴陵 耒阳 常宁 资兴 韶山 湘乡 娄底 涟源
冷水江 沅江 津市 吉首 洪江 武冈
【县】长沙 湘阴 岳阳 平江 湘潭 株洲 衡山 衡东 衡南 攸县 茶陵 安仁
炎陵 桂东 永兴 汝城 宜章 临武 桂阳 新田 嘉禾 宁远 蓝山 双牌 道县
江永 双峰 邵东 新邵 衡阳 祁东 祁阳 邵阳 东安 望城 宁乡 桃江 汉寿
桃源 华容 南县 安乡 临澧 澧县 石门 慈利 桑植 龙山 永顺 花垣 保靖
古丈 沅陵 安化 泸溪 新化 溆浦 辰溪 凤凰 中方 洞口 隆回 新宁 绥宁
会同
【自治县】江华瑶族自治县 麻阳苗族自治县 芷江侗族自治县 新晃侗族自治县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 城步苗族自治县

广东省[21地级市,33县级市,43县,3自治县]
【地级市】广州 东莞 深圳 惠州 汕尾 汕头 揭阳 潮州 梅州 河源 韶关
清远 佛山 江门 中山 珠海 肇庆 云浮 阳江 茂名 湛江
【县级市】增城 惠阳 陆丰 普宁 潮阳 澄海 兴宁 南雄 乐昌 连州 英德
从化 花都 三水 南海 番禺 顺德 高明 鹤山 新会 开平 台山 四会 高要
罗定 恩平 阳春 信宜 高州 吴川 化州 廉江 雷州
【县】博罗 惠东 海丰 陆河 惠来 揭西 揭东 潮安 饶平 南澳 丰顺 大埔
蕉岭 平远 梅县 五华 龙川 和平 紫金 东源 连平 翁源 新丰 龙门 始兴
仁化 曲江 阳山 清新 佛冈 怀集 广宁 封开 郁南 德庆 云安 新兴 斗门
阳东 阳西 电白 遂溪 徐闻
【自治县】乳源瑶族自治县 连南瑶族自治县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9地级市,10县级市,59县,12自治县]
【地级市】南宁 钦州 防城港 北海 贵港 玉林 梧州 柳州 桂林
【县级市】东兴 北流 岑溪 桂平 贺州 合山 宜州 河池 凭祥 百色
【县】邕宁 合浦 宾阳 横县 灵山 浦北 博白 陆川 兴业 容县 平南 藤县
苍梧 蒙山 昭平 钟山 阳朔 荔浦 平乐 灌阳 资源 全州 兴安 灵川 临桂
永福 鹿寨 融安 柳城 柳江 象州 武宣 来宾 忻城 马山 上林 武鸣 扶绥
上思 崇左 宁明 龙州 天峨 南丹 东兰 凤山 乐业 凌云 隆安 平果 田东
田阳 大新 天等 靖西 德保 那坡 田林 西林
【自治县】富川瑶族自治县 恭城瑶族自治县 金秀瑶族自治县 龙胜各族自治县
三江侗族自治县 融水苗族自治县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都安瑶族自治县 大化瑶族自治县 巴马瑶族自治县 隆林各族自治县

海南省[2地级市,7县级市,4县,6自治县]
【地级市】海口 三亚
【县级市】琼山 文昌 琼海 万宁 儋州 通什 东方
【县】定安 屯昌 临高 澄迈
【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陵水黎族自治县
白沙黎族自治县 昌江黎族自治县 乐东黎族自治县

重庆市[13区,4县级市,18县,5自治县]
【区】渝中区 江北区 南岸区 沙坪坝区 九龙坡区 大渡口区 巴南区
北碚区 双桥区 万盛区 渝北区 涪陵区 万州区
【县级市】合川 永川 江津 南川
【县】潼南 铜梁 大足 荣昌 璧山 綦江 长寿 武隆 丰都 垫江 梁平 忠县
城口 开县 云阳 奉节 巫溪 巫山
【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四川省[13地级市,18县级市,124县,3自治县]
【地级市】成都 德阳 绵阳 广元 遂宁 南充 广安 内江 自贡 泸州 宜宾 乐山 攀枝花
【县级市】广汉 什邡 绵竹 江油 阆中 巴中 万源 达川 华蓥 简阳 资阳 都江堰 彭州 崇州 邛崃 雅安 峨眉山 西昌
【县】郫县 新都 金堂 罗江 安县 北川 平武 青川 剑阁 梓潼 中江 三台
盐亭 射洪 蓬溪 大英 西充 南部 苍溪 旺苍 南江 岳池 武胜 通江 平昌
仪陇 宣汉 达县 开江 蓬安 营山 渠县 大竹 邻水 乐至 安岳 资中 温江
大邑 双流 新津 宝兴 芦山 天全 名山 蒲江 丹棱 洪雅 眉山 彭山 青神
仁寿 夹江 井研 威远 荣县 隆昌 富顺 泸县 犍为 沐川 屏山 宜宾 南溪
江安 合江 长宁 高县 珙县 筠连 兴文 叙永 古蔺 荥经 汉源 石棉 甘洛
越西 冕宁 喜德 美姑 雷波 昭觉 金阳 布拖 德昌 普格 宁南 盐源 米易
盐边 会理 会东 茂县 汶川 理县 松潘 九寨沟 若尔盖 红原 阿坝 黑水
马尔康 壤塘 色达 石渠 德格 甘孜 炉霍 道孚 新龙 白玉 金川 丹巴
小金 泸定 康定 雅江 理塘 巴塘 九龙 稻城 乡城 得荣
【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 峨边彝族自治县 木里藏族自治县

贵州省[3地级市,10县级市,55县,11自治县,3特区]
【地级市】贵阳 六盘水 遵义
【县级市】清镇 安顺 兴义 毕节 仁怀 赤水 福泉 都匀 凯里 铜仁
【县】平坝 惠水 长顺 普定 晴隆 普安 兴仁 贞丰 安龙 册亨 望谟 罗甸
织金 纳雍 水城 赫章 大方 黔西 修文 息烽 开阳 金沙 遵义 桐梓 习水
绥阳 正安 湄潭 凤冈 德江 思南 江口 石阡 岑巩 镇远 施秉 余庆 黄平
瓮安 龙里 贵定 麻江 台江 三穗 剑河 天柱 锦屏 黎平 榕江 从江 雷山
丹寨 独山 荔波 平塘
【自治县】三都水族自治县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松桃苗族自治县 玉屏侗族自治县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特区】 六枝 盘县 万山

云南省[4地级市,13县级市,80县,29自治县]
【地级市】昆明 东川 曲靖 玉溪
【县级市】宣威 昭通 安宁 开远 个旧 楚雄 大理 保山 潞西 畹町 瑞丽
思茅 景洪
【县】嵩明 马龙 沾益 富源 会泽 巧家 鲁甸 大关 彝良 镇雄 威信 永善
盐津 绥江 水富 呈贡 宜良 陆良 师宗 罗平 晋宁 易门 双柏 澄江 江川
华宁 通海 石屏 建水 蒙自 红河 元阳 绿春 泸西 弥勒 丘北 文山 砚山
马关 麻栗坡 西畴 广南 富宁 富民 禄丰 武定 元谋 永仁 大姚 姚安
牟定 南华 华坪 永胜 鹤庆 剑川 中甸 德钦 福贡 洱源 宾川 祥云 弥渡
永平 云龙 泸水 腾冲 梁河 盈江 陇川 龙陵 施甸 昌宁 凤庆 云县 永德
镇康 临沧 勐海 勐腊
【自治县】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石林彝族自治县 峨山彝族自治县
屏边苗族自治县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 河口瑶族自治县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 丽江纳西 族自治县 宁蒗彝族自治县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漾濞彝族自治县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南涧彝族自治县
景东彝族自治县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沧源佤族自治县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西盟佤族自治县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西藏自治区[1地级市,1县级市,76县]
【地级市】拉萨
【县级市】日喀则
【县】堆龙德庆林周 达孜 墨竹工卡工布江达 林芝 墨脱 曲水 贡嘎 扎囊
乃东 桑日 琼结 洛扎 措美 曲松 隆子 错那 加查 朗县 米林 当雄 那曲
聂荣 安多 索县 巴青 比如 边坝 嘉黎 波密 洛隆 丁青 类乌齐 昌都
妥坝 生达 江达 贡觉 察雅 八宿 左贡 芒康 碧土 盐井 察隅 尼木
浪卡子 仁布 江孜 康马 亚东 岗巴 定结 白朗 南木林 谢通门 萨迦 拉孜
昂仁 定日 萨嘎 吉隆 聂拉木 班戈 申扎 尼玛 措勤 改则 隆格尔 仲巴
普兰 札达 革吉 噶尔 日土

陕西省[7地级市,6县级市,83县]
【地级市】西安 渭南 铜川 延安 咸阳 宝鸡 汉中
【县级市】华阴 韩城 榆林 兴平 安康 商州
【县】长安 泾阳 三原 高陵 富平 华县 潼关 大荔 蒲城 白水 澄城 合阳
耀县 宜君 黄陵 黄龙 洛川 富县 宜川 甘泉 延长 延川 清涧 子长 安塞
志丹 吴旗 定边 靖边 横山 子洲 绥德 吴堡 米脂 佳县 神木 府谷 淳化
旬邑 彬县 长武 户县 周至 武功 礼泉 乾县 永寿 麟游 扶风 眉县 岐山
宝鸡 凤翔 千阳 陇县 太白 凤县 留坝 略阳 宁强 勉县 南郑 城固 洋县
西乡 镇巴 佛坪 宁陕 石泉 汉阴 紫阳 岚皋 平利 镇坪 旬阳 白河 镇安
柞水 蓝田 洛南 丹凤 商南 山阳

甘肃省[5地级市,9县级市,60县,7自治县]
【地级市】兰州 天水 白银 金昌 嘉峪关
【县级市】临夏 合作 平凉 西峰 武威 张掖 酒泉 玉门 敦煌
【县】永靖 临夏 夏河 和政 广河 康乐 临洮 碌曲 玛曲 临潭 卓尼 岷县
宕昌 迭部 舟曲 榆中 定西 会宁 静宁 通渭 渭源 陇西 漳县 武山 甘谷
秦安 清水 礼县 西和 两当 徽县 成县 武都 康县 文县 庄浪 华亭 崇信
灵台 泾川 宁县 正宁 合水 镇原 庆阳 环县 华池 皋兰 靖远 景泰 永登
古浪 民勤 永昌 山丹 民乐 临泽 高台 金塔 安西
【自治县】东乡族自治县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天祝藏族自治县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积石山保安族撒拉族东乡族自治县

青海省[1地级市,2县级市,30县,7自治县]
【地级市】西宁
【县级市】德令哈 格尔木
【县】平安 乐都 湟中 湟源 海晏 刚察 祁连 共和 贵德 尖扎 同仁 泽库
贵南 同德 兴海 玛沁 甘德 达日 久治 班玛 天峻 乌兰 都兰 玛多 称多
玉树 曲麻莱 治多 杂多 囊谦
【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化隆回族自治县 互助土族自治县
门源回族自治县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宁夏回族自治区[3地级市,2县级市,15县]
【地级市】银川 石嘴山 吴忠
【县级市】青铜峡 灵武
【县】贺兰 陶乐 平罗 惠农 永宁 盐池 中宁 中卫 同心 海原 西吉 固原
彭阳 隆德 泾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地级市,17县级市,62县,6自治县]
【地级市】乌鲁木齐 克拉玛依
【县级市】吐鲁番 哈密 米泉 阜康 昌吉 石河子 奎屯 乌苏 博乐 塔城 阿勒泰 伊宁
库尔勒 阿克苏 喀什 阿图什 和田
【县】   乌鲁木齐托克逊 鄯善 吉木萨尔奇台 伊吾 玛纳斯 呼图壁 沙湾 精河 温泉
托里 裕民 额敏 福海 吉木乃 布尔津 哈巴河 富蕴 青河 霍城 伊宁 尼勒克
巩留 新源 昭苏 特克斯 和静 和硕 博湖 尉犁 轮台 库车 新和 沙雅 拜城
温宿 乌什 阿瓦提 阿合奇 柯坪 巴楚 麦盖提 岳普湖 英吉沙 阿克陶 伽师
疏勒 疏附 乌恰 莎车 泽普 叶城 皮山 墨玉 和田 洛浦 策勒 于田 民丰
且末 若羌
【自治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焉耆回族自治县

台湾省[7市,16县]
【市】   台北 基隆 新竹 台中 嘉义 台南 高雄
【县】   台北 桃园 新竹 苗栗 台中 彰化 南投 云林 嘉义 台南 高雄 屏东 台东
花莲 宜兰 澎湖
13#
 楼主| 发表于 2020-9-13 08: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0-9-13 17:52 编辑

出句:依然想念儿时梦【淡云孤雁】
对句:仍旧相思童稚情【山色空蒙】

出句:依然想念儿时梦【淡云孤雁】
对句:几度相思子夜情【山色空蒙】

出句:依然想念儿时梦【淡云孤雁】
对句:必定忧伤耄耋时【山色空蒙】

【国庆征联】对句(10)
上联:文曲中秋来有劲【南  砢 梦】
下联:天狼半夜吼来神【山色空蒙】
横批:普天同庆

出句:轩门开启竹迎客【冰水】
对句:玉阁尘封松护家【空蒙】


出句:轩门开启竹迎客【冰水】
对句:柳巷归来月照人【空蒙】

14#
 楼主| 发表于 2020-9-13 08: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0-9-13 09:00 编辑

武则天出1上联,“河里荷花和尚摘去何人戴”,下联堪称千古绝对
古人读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因为当时并没有像现在成熟的文字印刷技术,流传的书籍都是手写的。只有大户人家才能买得起藏书,供自家子弟学习。对于女子来说,能够读书真是天大的造化了,因为古人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就算是大户人家,也轻易不会让女子读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武则天,相信每个人都听说,她是中国两千年封建历史中出现的唯一一个女皇帝,其在位期间,不仅重开科举,就连女人的地位都上升了很多。
甚至还有不少女人在朝堂上当官为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武周时期,宣化府有两个小女孩,出身书香门第,父亲非常开明,常常教导她们该如何作诗、作词。两个小女孩的天分也很高,短短几年便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神童。
武则天在听说了这件事后,特地命人将这两位小女孩请进了京城。见面那天,武则天拉着两位小女孩的手走到了宫外,远远的看到一个和尚在采摘荷花,于是武则天便出了1上联让姐姐对,河里荷花和尚摘去何人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个上联可不简单,“河、荷、和、何”四个字的读音相同,但却是不一样的四个字,姐姐低着头沉思了很长时间,突然听到了一阵悠扬的琴声,她抬起头对武则天说出了下联,情凝琴弦清音弹给青娥听。
下联同样是读音相同的四个字,“情、琴、清、青”,并且每个字都不一样,可谓是千古绝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听完下联后,武则天很满意,然后又出了1上联给妹妹对,冰冻兵车,兵砸冰,冰碎兵车动。在听完了上联之后,妹妹并没有像姐姐那般思考很长时间,而是脱口而出下联,龙卧隆中,隆兴龙,龙腾隆中升。
武则天十分欣赏两姐妹的才华,她有意让两人留在皇宫之中服侍自己,但无奈两人不愿意,最终武则天把她们送回了自己的家中。



15#
 楼主| 发表于 2020-9-13 09:07 | 只看该作者
谜语基础知识
历史、结构、禁忌
1,谜语的起源与发展

 
 中华谜语,包括民间谜语和文义谜,是华夏文明土壤中孕育出来的一株个性独特的文艺奇葩。它集文学性、艺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身,深受人们喜爱。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华谜语也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发展、完善,才形成现今的体系格局。
  远古时代,人们在进行语言交流时,偶尔会由于某种特别的原因,不便直截了当地表达意思,而要通过拐弯抹角、迂回曲折的语言来暗示另一层内容,这就有了“谜语”的萌芽。有文字记载的所谓“曲折隐喻”的语言现象,最早出现在黄帝时代《弹歌》诗里的“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即隐示人们制作弹弓、猎杀野兽的情形。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谜语雏形已十分流行,并有了名称,叫“廋辞”和“隐语”。有的君主喜欢隐语,而不愿听直截了当的忠言。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有“楚庄齐威,性好隐语”的记载。
  汉末还出现了离合式的隐语。当时董卓自为太师,残暴专横。有童谣唱道:“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这是一条谶语,以拆字离合法隐“董卓当死”四字。其中“千里”合成“重”字,加“草”得“董”字;“十日卜”三字组合成“卓”字。到了魏晋南北朝,谜语有了新的发展,正如刘勰所说:“自魏代以来,颇好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南朝梁文学理论家刘勰,在他所撰的《文心雕龙》中,对谜语的起源、发展等作了前所未有的系统论述,谜语这个名称逐渐流行。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中记载:有一次,北魏孝文帝设宴招待群臣,喝到高兴处,举杯作谜让大家猜:“三三横,两两纵,谁能辨之赐金钟。”被彭城王勰猜中。是“習”字。原来“三三横,两两纵”先猜成“羽”字。“金钟”是酒杯,酒杯古代有称“大白”的,所以“金钟”可扣“白”,“羽”加“白”就成了“習”字。
  这个时期的谜语,很多是写成诗歌形式,琅琅上口,易诵易记,流传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了隋唐时期的谜语出出了别解,制谜手法更加丰富多彩,谜面更加简练,为以后文义谜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太平广记》载有这样的故事:隋侯白尝与仆射杨素并马言语,路旁有槐树憔悴死。素乃曰:“侯秀才道理过人,能令此树活否?”曰“能”。曰:“何计得活?”曰:“取槐树子于树枝上悬着,即当自活。”素曰:“因何得活?”答曰:“可不闻《论语》云:‘子在,回何敢死?'”素大笑。原来,论语中“子在,回何敢死”是颜回对孔子说的,意思是老师尚在,弟子颜回怎也轻易去死。经别解后转义为“种子在,槐树怎敢死。”此故事距今大约一千四百多年。
  宋代是谜语发展的重要时期,谜风盛行,人才辈出。王安石、苏东坡、秦少游、王吉甫、黄庭贤等文人学士都精通谜道。如王安石的字谜:
目字加两点,不作具貝猜(賀)
貝字欠两点,不作目字猜(資)
以上字谜一直流传至今。苏东坡制谜,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佛印以佛家语气出谜:
吾有两间房,一间赁于转轮王。有时放出一线光,天下邪魔不敢当。
谜底是木工工具“墨斗”。东坡当即对谜。
我有一张琴,一条丝弦藏在腹。有时将来马上弹,弹尽天下无声曲。
谜底自然也是“墨斗”。后人还模仿苏小妹的语气再作一条“墨斗”谜:
我有一只船、一人摇橹一人牵。去时拉纤去,来时摇橹还。
一底三面,都十分形象,十分顺口。
  宋代谜语的迅速发展,造就了一批专业谜人和谜社组织,同时诞生了“灯谜”。据宋代王栐《燕翼贻谋录》载,太宗乾德年间下诏曰:
上无张灯,旧止三夜。今朝廷无事,区宇又安,方当年谷之丰登,宜纵市民之行乐,其令开封府更放十七、十八两夜灯。
可见当时灯市盛况空前,为灯谜的诞生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再看《武林旧事?6?1灯品》的记载:又有以绢灯剪写诗句,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灯谜呱呱坠地,中华谜语从此开创了民间谜语和灯谜两条腿走路的新格局。此时距今大约八百年。
  元明两朝,谜语继宋之后仍盛行不衰,蒙族人照样爱玩谜语。元朝高德基撰《平江纪事》载:达鲁花赤八刺脱公,倜傥爽迈,博闻强记,凡宴会以文谑,满座风生。一日同寅后堂会饮,僚佐愿求一令劝酬,公曰:“吾不读书,弗能为令,但有两字隐语,请众贤商之,能者免,弗能者请一巨觞。”众曰如命。公曰:“一字有四个口,一个十;一字有四个十,一个口。”在座者皆不能解,罚就饮。饮竟问之,公以箸画案上乃“图(图)”、“毕(毕)”二字也。这两条字谜并不很难,“众贤”都猜不出,情愿罚酒,大概是客气吧。关于当时民间猜谜的盛况,明代张岱《陶庵梦忆》中说:于十字街搭木棚,挂大灯一,俗曰:“悬灯”,画《四年》、《千家诗》故事,或写灯谜,环立而猜射之。
  明朝时出现了一些研究谜语的论著和收录谜语的专集,其中有冯梦龙的《黄山谜》,黄周星的《廋词四十笺》及贺从善的《千文虎》等。另有马苍山编写的《广陵十八格》,其中的一些主要谜格,至今仍在沿用。明代的一些小说、传奇、话本等都有不少猜谜的情节,其中《苏小妹三难新郎》中的一则文义谜尤其精彩:
强爷胜祖有施为,凿壁偷光夜读书;
缝线路中常忆母,老翁终日倚门闾。
每句猜一位古人名,谜底是孙权、孔明、子思、太公望。
  到了清朝中期以后,中华谜语进入成熟期,文义谜更是大行其道。人们追求谜语扣合的严谨,逐渐摒弃冗长拖沓的面句,面崇尚大众熟悉的成语或通俗语句为面,加上谜材由原先的文字、事物、人名扩展到诸子百家、四书五经,甚至俗语、中药、地名、书名等,极大地拓宽了谜路,促进了谜语的提高和普及。如当时以《千字文》句为面的:
焉哉乎也 (《四书》一) 失之者鲜矣
平时常用的文言虎词有“之乎者也矣焉哉”七字,谜面有了四个,尚少“之者矣”三字,谜底就是别解为“失去‘之'和‘者',鲜‘矣'”。还有以唐诗句为面的,如:
春寒赐浴华清池 (古人一) 温太真
谜面是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名句,写杨玉怀在华清池洗湿泉浴。谜底温太真即东晋人温峤。谜底“温”别解为温泉,“太真”是杨玉环的道号,特指杨玉环。还有以书句为面的:
淮阴侯传 (古人一) 纪 信
韩信封为“淮阴侯”。谜底别解为“记载韩信”。还有以词牌为谜面的:
虞美人 (字一) 翣
“虞美人”即虞姬,项羽之妾。还有以单字为面的:
  从以上几则谜例可以看出,此时谜语的艺术风格与元明时期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时一批谜人倡导创新是分不开的。正如钱南扬在《谜史清代之谜语》中论道:“自今谜盛行,视古谜为卑鄙,不复出诸士大夫之口。”又如当时谜家费源指出:“为谜当广征博引,驱使群书,不期成而成,不期获而获,方能妙到秋毫。”又说:“一字落空,便成赘语;虚字虚设,亦属疏心。”以及“寄意过深,尚须注脚;引喻太直,未免合题。宽泛者既病游移,强凑者奚辞翻驳?有一于此,岂不谬哉?”甚至在小说《镜花缘》里,作者也借女主人公之口谈论谜艺:“大凡做谜,自应贴切为主;因其贴切,所以易打。就如清潭月影,遥遥相映,谁人不见?”又说“那难猜的,不是失之浮泛,就是过于晦暗。即如此刻有人脚趾暗动,此惟自己明白,别人何得而知。”这些都是很有水平的见解。
  到了清末民国衩,在众多谜家中有一人是特别应该提起的,那就是后世称为“谜圣”的灯谜大师张起南。张起南,字味鲈,号橐园,福建人。他主张谜要创新,要面向大众。他一生创作了数以万计的灯谜。往往都是有新的创意,以外国作家为谜底的。如:
“凭君传语报平安”,猜“托尔斯泰”。
以通俗谜面扣《诗经》句的,如:
“湘省铁路通何处”,猜“汉之广矣”。
以时事知识猜成语的,如:
“民国以来男子剪发女子解足”,猜“摩顶放踵”。
甚至还有以英文为谜面猜字的,如:
morning猜“谭”(拆为“西言早”三字)
  像这样清新的谜语,虽招来守旧派的嘲笑和非议,但革新的潮流势不可挡。在众多有识之士和民间谜人的共同努力下,谜语朝着正确的方向,走进了新的时代。全国解放后,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谜语在继承祖国文化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改革创新。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谜语内容更加大众化;谜语创作空间繁荣;谜艺技巧更加多样,富有时代气息的新谜好谜不断涌现。
新时代给谜语的发展带来了几次难得的机遇。一是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国家推行汉字简化方案,不仅增添了许多新字,如“旧”、“进”、“观”等等,也增加了许多一字多义字,如“后”字以前只作“帝王的配偶”解,现在还可作“前后的后”和“子孙后代”解;再如“云”字,以前只作“说话”解,现在还可作“天上的云朵”解。这样就给谜语创作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拓展了谜路。
二是媒体的介入,谜语受众迅速扩大。先是报纸杂志,后是广播电视。人们除了参加固定时间、固定场合的谜事活动外,在任何角落、任何时间都能享受到猜谜的乐趣。
三是改革开放后,祖国大陆与港、澳、台及海外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全世界炎黄子孙都可以聚在一起切磋交流谜艺特别台湾谜友多次来大陆参加各种谜事活动,增进了双方的交流,促进了谜语的发展。
四是经济市场化后,企业有了自主权,不少企业家乐意与谜界合作,并与媒体及主管部门携手共办谜事活动,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谜语普及化的一个很有效的途径。
五是通讯方式的进步,给猜谜方式带来一次革命性的变化。莫说古代,就是十几年前,人们参加函猜或媒体会猜,都要到邮局把谜底答案寄给主办者,稍微生急的还用电报发去。现在不同了,参加网上谜赛,只要点下鼠标即可搞定,用手机发个“短信”也是很容易的事。

2,谜语的基本结构
谜语一般又谜面,谜目和谜底三部分组成。但是对于灯谜来说它还有“谜格”或“加注”。
谜面——谜面是谜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制谜者提出的问题或列出的题目。
谜面通常用文字列出,故意把真正要说的事或物或文藏匿起来,尽力弄巧,加大难度,让人费解,以增加趣味。谜面通常由简练而富于形象的诗词,警句,短语等组成。还有一些谜语的谜面不是文字的,而是由图形,实物,符号,字母,数字等组成。然,不论谜面采用哪种形式,都应该简洁明快,隐喻得当,富于巧思。
谜目——谜目是给谜底限定的范围,是联系谜面和谜底的“桥梁”。它的作用就像路标,给人指明猜射的方向。
谜目的一般结构:猜——谜底范围——数词。谜目中的“猜”“射或打”等猜射行为词可省略。如“成语一”,“影目三”等。如果猜射数量是“一”时也可省略数词,如“人名”“现代新词”等。谜目附在谜面的后面,比如“打一字”,即限定谜底只能是一个字,不能是别的东西,也不能多一个字。若不按谜目要求就算猜到的东西能扣合谜面也不算猜中。一般谜目规定的谜底是一个,也有两个或多个的。例如:“客满”(打二字)。谜目规定了谜底有两个。用会意法来猜,谜底就是“促”“侈”。客满,表示人已经足够了或人已经非常多了,那么“人与足”合成“促”,“人与多”合成“侈”。还需要注意的是,标谜目时,应该特别注意其范围。如果标的范围过大,猜起来就非常困难;标的的范围过小,猜起来就太容易,所以要特别其范围大小。
谜底——就是谜面所提出问题的答案。谜底既要准确地体现出谜面的内在含义,又必须符合谜目所限定的范围。一般说来,谜语的谜底应该专一。一条好的谜语,应该只能有一个谜底,不应该有两个或者更多的谜底。谜底字数一般很少,有的是一个字,一个词,一种事物的名称或一个动作的名称,最多一两句诗词。如果谜底字数较多,制谜就不容易制出好谜,猜谜者也不好猜中。然,有一些谜语的谜底的谜底和谜面互相调换以后还能成谜。例如:“水落石出”做谜面(打一字),它的谜底是“泵”。而用“泵”(打一成语),用会意法猜出谜底是“水落石出”。
谜格——谜格是构成灯谜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灯谜创作过程中,制谜者为了广开迷路,通过“格”的设置使一些本来不能入谜的题材成为谜材,从而起到“格助谜活”的作用。例如:“函授”(卷帘格.常用词)讲信用。“函授”是谜面,“卷帘格”是谜格,“常用词”是谜目,“讲信用”是谜底。但是灯谜设置谜格终究是一种不得已的补救方法,并非凡是带谜格的谜就一定是好的谜作。历史上虽然出现500多种谜格,然而流传至今也只有40多种,而常用的才20多种(谜格知识后面会讲到)。
加注——谜面加注不同于谜格的改变词(字)、顺序、增减字数或谐音别读,而是在“加注”的文字中提示谜语中应增减的字的笔画、偏旁、部首或猜射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例如:“纪念鲁迅”(此谜请勿念.成语)百年树人。“纪念鲁迅”是谜面,“此谜请勿念”是加注,“成语”是谜目,“百年树人”是谜底
近年来加注的做法比较流行,然而为求需要,这也是不得已的做法。
谜格或加注是为猜射谜底而设置的辅助规则和提示,是当谜面和谜底的联系稍有不适时所做的补救措施,谜格和加注一般放在谜面和谜目之间。所以灯谜的结构形式为:谜面——谜格(加注)——谜目——谜底。
谜语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谜语是谜的统称,包括文义谜(灯谜)和非文义谜(民间谜);狭义的谜语是指民间谜或事物谜。民间谜与灯谜都属于广义谜的范畴,二者并存。虽然他们同出一宗,然而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产生年代不同——谜语源于战国,成于西汉;而灯谜东汉,成于宋代。
(2)构成原理不同——谜语是对事物属性特征的具体描写;而灯谜由文字形、音、义的变化而产生别解。
(3)隐射方式不同——谜语隐射的是谜底事物的本身;而灯谜隐射的是事物的名称。
(4)谜目范围不同——谜语的谜目范围宽一些;而灯谜的范围稍窄。
(5)谜面的文学性质不同——谜语的谜面质朴憨厚,词句现成清浅,声调和谐上口,比喻贴切形象,趣味浓郁深长,较少有华丽的辞藻雕琢;而灯谜的谜面简洁清晰,一字一词,符号,字母等均可入谜,并着眼与文字含义、字形结构,凭借汉字一字多音多义,运用笔画的组合、形象等手法隐射谜底。
(6)猜射规则不同——谜语按照谜面暗示的意义猜射,规则要求不多;而灯谜要从文义上猜射,规则要求较多较严。
(7)谜底与谜面的关系不同——谜语的谜面对谜底往往有解释作用,直接陈述;而灯谜依照谜面提示的文义的,按照会意、离合、象形等手法来思考,判断出谜底间暗示。
(8)表现手法不同——谜语的主要手法是赋、比、谐音、人名的借托、间接描写等手法;而灯谜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会意、离合、象形、象声等手法。
3,制谜的禁忌
灯谜的基本特征是文义为本,别解为魂,谜底唯一。所以制作谜语时应该遵循以下规则:
1,谜面和谜底不能相犯
所谓谜面和谜底不能相犯也就是说谜底上的字绝对不能出现在谜面上。这是一条比较死的规则,很少有例外。若是谜面和谜底相犯,叫做“犯底”,这是制谜的大忌。有时候我们甚至可以利用这条规则来猜谜。例如:谜面是“悬崖勒缰”(打一国名)。我们一看感觉很奇怪,因为大家都知道有个成语叫做“悬崖勒马”,但是这里为何偏偏把“马”改成“缰”呢?然而,只要你知道这个谜面与谜底不相犯的这个禁忌,很快就会明白,这是为了使谜面与谜底不相犯而把“马”改成了“缰”,也就是说谜底中肯定含有一个“马”字。那么你再来猜此谜语范围就小多了,也就容易多了。此谜面“悬崖勒缰”悬崖是危险之地,缰是绳索,勒缰,拉紧绳索,那么再联系谜底含有马,而含马的国家又不多就不难猜出“危地马拉”这个谜底。当然,谜语知识包含各种知识在内,若对地理知识不是很熟悉,自然也就比较难猜出了。
2,谜面必须成文
在灯谜产生的早期曾经有过非常苛刻的规定,即“凡是谜面必须用前人成句”。这条规定使制作谜语受到了很大的性质,后来就被取消了,但至少要求谜面通顺成文,不能文句不通(只用一个字的谜语除外)。例如: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为谜面,谜目为“打一字”,谜底为“奇”(会意法猜:大河上下,大与河一在上一在下;顿失滔滔,滔滔是江水,加上顿失,就是失去了水,把河的水去掉就是“奇”字。)这是一条极好的谜语,谜面用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中的句子,谜底与谜面扣得十分贴切,这种谜语妙手天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又如:“谜面“七人”(打一常用词),谜底为“合作化”,这是一条正常的谜语。如果有人模仿制造一谜语“示土”(打一常用词),谜底是“合作社”,这就不通了,因为“示土”是什么意思根本就不通。
谜面必须成文还有一要求就是谜面不能有闲杂多余的字。有闲杂多余的字,叫做“抛荒”。多余的字和谜底扣不上,容易使猜谜者误入歧途,甚至猜不出谜底。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谜面,打一成语,设置的谜底是“无风不起浪”。谜面虽然是前人之句,但是太多不必要的字,用第一句扣“无风”还行,第二句却与谜底毫不相关,而且谜底“不起浪”也没有着落(这成做“无根”),这是不允许的,所以这就不能称为一条成功的谜。又如以“休鱼季节,禁捕鱼虾”为谜面,谜目为打一成语,谜底设置为“不可捉摸”,谜面前面的四个字就是多余的。
当然,谜面上有无多余的字,有时也要作具体分析。有的时候是用前人的的成句做谜面,谜面本身就是妙语佳句或警句,文意天成,已经是可遇而不可求,因此只要意思紧扣谜底,个别非关键字稍有多余,也就无关紧要了,仍然可看作一条好谜。例如:以“只是朱颜改”作谜面,打一常用词语,谜底为“容易”。严格的说,“只是”是闲杂字,但是这谜面是用前人之原句,所以就不能太拘泥。如果是你自己创造的谜面,用“改头换面”作谜面,同样谜底为“容易”就没有多余字了,但是却没古句那么美了。又如:以“横山倒出”做谜面,猜“帚”字,是一则注解式索然无味的谜。如果把谜面改成“卧看横山如倒出”,则整条谜语就生色不少,这里的“卧看”和“如”字都是关键字眼,绝对不是多余字。再如以“半推半就”作为谜面,猜“扰”字,觉得过于浅显。若改谜面“半推半就拢相近”,增加三字,就使谜面增色不少,而这三字绝非多余的字,而且还暗示谜底“扰”和谜面“拢”字相近。
3,灯谜必须有别解
别解是利用汉字一字或一词多义的特点,将谜底中的某些字或词不作原意解释,而是引出歧义,以歧义法去和谜面相扣。别解使灯谜趣味盎然,称为有“谜味”因此可以说,别解是灯谜的灵魂,没有别解,灯谜就成注解式的,如同辞典上的词条,毫无趣味可言,失去了灯谜的魅力。例如:有人以“生性怪癖,难合情理”作为谜面,打一成语,谜底为“不近人情”,这就是一条注解式灯谜,猜这样的谜语如同味同嚼蜡毫无趣味。如果把谜面改成“千里送鹅毛”猜同一个谜底,把谜底的“人情”别解为“礼物”,谜味就出来了。汉语的一字多解情况为谜语创造了广阔的天地。如:一个着字,可以当助词也可以作为动词;一个会字可以作为“理解,能够,擅长”,还可以作“见面,聚会”等意思。
以前有个规定,灯谜的别解应该在谜底,不允许在谜面别解。近年来,这个规定已经被突破,出现了不少谜面别解的谜语。一般说来,谜面别解毕竟还是少数。如果谜面别解而谜底反而没有别解,这种谜语会使人有“面底倒置”的感觉,有些不伦不类。例如:用“高度”作为谜面,打一成语,谜底设置为“不可低估”。谜面的“度”字别解为“量度、估计”的意思,而谜底反而没有别解,这就犯了“面底倒置”的毛病。如果把谜面改成“不可低估”,打一物理学名词,谜底为“高度”,这就是一条正常的谜语了。灯谜使用别解的例子太多。例如:以“飞针走线”打一常用词——“快活”(快的针线活);以“自食其力”打一常用词——“无赖”(不依赖别人);谜面谜底都有别解的,例如:以“实在讨厌”为谜面,打一常用词——“恶果”(果实在就讨厌——恶果);以“必需品”为谜面,打一常用词——“未尝不可”(必需品尝——“未尝不可”)。以上都是趣味十足的好谜。
4,谜面与谜底不能相倒吊
所谓倒吊就是本来谜底的内容却错放在谜面去了。谜底谜面倒换了位置,就使得谜面会显得很牵强,扣不住谜底。这实际上属于逻辑错误。通常情况下,谜面上应该是小概念,谜底是个大概念,以小猜大,谜面才能扣得住。例如:用“果断”作谜面,打一成语,谜底设置为“瓜熟蒂落”。这个谜语就番了谜底谜面倒置的毛病。果断,这果不一定是瓜,也可以是其他的东西,这就是个个大概念,瓜是“果”中的一种就是个小概念,以大扣小,就扣不住。如果把谜面谜底调换。谜面为“瓜熟蒂落”,打常用词,谜底为“果断”,这就扣的住,是一条正常的谜语了。谜底上的字在谜面上得不道解释,叫做“无根”。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会使猜谜者无可适从,难以猜射,严重的甚至不承认这条谜语。


16#
 楼主| 发表于 2020-9-13 09:12 | 只看该作者
制谜步骤方法与猜谜技巧

一,制谜的步骤
  学习制谜的首先要熟悉制谜的步骤,即选定谜底,再确定谜目,如需要,还要制定谜格;最后是适配置谜面。我们先来看选择谜底。
  1,选谜底
  制作一条谜语,首要的问题是选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选择谜底。就谜底来讲,取材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所以,对于猜谜者来说,是相当大的考验。猜谜者必须各个方面的知识都要懂。一般在制定谜底的时候,素材经过筛选后,只要能够用会意、离合别解等方法进行拆解的,都可以制成谜语。
  2,定谜目
  谜底选定以后,就要确定谜目。谜目要求定得准确,不能过于宽泛,避免使人觉得不着边际。总之,谜目要定的准,标得细,这样才能给猜谜者指明一个方向,猜起来才不会感觉太难。如果用了谜格,还要把秘格标在谜面的后面,谜目的前面。
  3,配置谜面
  配置谜面是制谜的主要部分,往往也是需要花费气力和绞尽脑汁的地方。一般来讲,谜面要通顺,扣合要贴切,构思要要巧妙,谜意思要健康。谜面要有隐有显,有藏有露,隐显得当,藏露相宜。谜面“隐”不能过深,避免使人如坠云雾中,无从下手;“显”不能太白,以免味同嚼蜡,失去了谜语的味道。隐而不晦,显而不露,很好地把这矛盾的两个方面统一在一个谜语中,这才是制谜者应该力求做到的。所以,制谜如同诗词对联中的练字一样要反复推敲。只有这样才能制造出好谜语来。
  
二,制谜的方法
  制谜的方法和猜谜的方法从根本上讲是相通的。我们先来学习各种制谜的方法。
  1,离合法
  离合法,即把某个字的形状、笔画或者部分结构分开,然后又巧妙地组合起来。比如:“青一块,紫一块”(打一字),谜底:“素”。素字就是由“青”的上部分和“紫”的下部分结构组成。又如:谜面“绿树村边合”是唐代孟浩然诗《过故人庄》(打一字) ,谜底是:“綝”。
  2,会意法,即按照谜面本身所表明的含义,来制造谜语。例如:“下是在上边,上是在下边,不是在上边,生就在下边”(打一字),谜底“一”。又如:“风平浪静”(打一中国地名)谜底:“宁波”。又如一网络上谜语:“两个胖子抱在一起”(打一中国地名)谜底:“合肥”。
  3,象形法
象形法,即按照某字的字形特点,制成谜面。例如:“眼前一对靠背椅”(打一字),谜底是“鼎”;又如:“钻进钱眼不自由”(打一字),谜底“囚”。
  4,别解法
  别解法,即利用汉字一字多义或形状、字音上的某些特点来制作谜语,不把谜语作原意解释,而以另外的意思来扣合。例如:“坐船规则”(打一数学名词),谜底是“乘法”(别解为乘船的方法)又如:以“成人电影”(猜一成语)谜底;“大有可观”,原本解作内容丰富或很有希望,但这里则别解作“大人才有机会观看”。
  5,置换法
置换法,即巧妙地把某字的一部分去掉,然后用另一字或另一字的一部分换进去,使之成为一个新字。例如:“挖掉穷根巧安排”(打一字),谜底“窍”。又如前面讲谜语联时有一副对联:“上联”:日落香残,免去凡心一点(谜底为:秃);下联:炉熄火尽,务把意马捞栓(谜底是:驴)”这也是置换法的类型。
  6,分扣法
  分扣法,即把某字的一部分分成若干份,按照每一部分包含的意思,使之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制成谜面。例如:“立春时节雨纷纷”(打一字),谜底:“泰”。雨纷纷就是没有太阳(日)只有水。又如:望穿(打一昆曲剧目)谜底:“十五贯” 。“望”俗称“十五”,“穿”与“贯”有同义之处,分别扣为“十五贯” 。

  7,剔除法
  剔除法,即把一个字的某部分或某些笔画,用含蓄的词句来踢掉,使之成为另一个字。例如:“干涉”(打一字),谜底:“步”。意即将“涉”做干燥处理,去掉水分,得到步字。又如:若以前面的“日落香残”“炉熄火尽”为谜面(打一字)谜底就是“禾”“户”。
  8,误会法
  误会法,即利用汉字一字多义或者形状,故意在词上设置障碍,使人产生误会。例如:“指东说西”(打一字)。谜底:“诣”。意即指的东部,说的西部,合成“诣”字。
  9,反射法
  反射法,即根据某一字的意思,从反面去制作谜面。例如:“无一死亡”(打一生物学名词),谜底:“共生”,意即共同生还。
  10,隐藏法
  隐藏法,即用生动、巧妙的词句把谜底藏在谜面之中,使人通过思索才发现。例如:“金银铜铁”(打一中国地名),谜底:“无锡”。意即在“金银铜铁锡”五大金属中没有锡。
  三,猜谜的技巧
  灯谜的猜射方法和谜语有很大不同,不能像猜谜语一样,从谜面暗示的谜底的形状、形态、功能等方面入手去推测谜底。猜灯谜要纯粹从谜面的文字出发,从文字的音、形、义入手,去寻找与谜面相扣的谜底。根据汉字的音、形、义的变化,可以把灯谜分为会意体、增损离合体、相形相声体三类。有的是三种复合体。下面分别说明这三种主要猜法:
  1,会意法
  会意法是根据谜面暗示的含意、情节、典故去寻找谜底。初看似乎比较接近一般谜语的猜法,其实不然。因为作为灯谜,必须有别解,这就和一般谜语大不相同了。会意体灯谜又分为以下几种:
  (1)正面会意——根据谜面的意思直接去联想谜底。这又是会意体中最大量的灯谜。例如:以“无限风光在险峰”为谜面,打中国三个少数民族。谜底是:“高山、景颇、壮”,谜面是毛主席的诗句,非常优美,谜底连起来读紧扣谜面,是一则浑然一体的好谜。又如:以“桂林山水甲天下”为谜面,打一中国地名,谜底为“汕头”。谜底拆开读作“山水的头”与谜面相扣,若是这条谜语猜作“桂林”,那就说明猜谜语者不懂灯谜的基本常识,把它当作谜语来猜了。
  (2)反面会意——根据暗示的意思,从反面或侧面去推测出谜底。如:“东西南北皆是”为谜面,打一国名,谜底是“中非”。又如:以“轻的丢掉”为谜面,打一常用语,谜底是“重要”。以“不见阳光不生长”为谜面,打一成语,谜底是“来日方长”(这里的“长”作“长大”理解)。
  (3)分段会意——又称做分扣体灯谜。这种灯谜从谜面的整体上看与谜底的意思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将谜面分成若干段,分别以各段的意思去扣合谜底的各个部分而组成完整的谜底。例如:以“异乡风味”为谜面,打一常用词,谜底为“客气”。以“异乡”扣“客”字,以“风味”扣“气”字。又如:以“发信”为谜面,猜一常用四字口语,谜底为“毫无疑问”。这里“发”扣“毫”,用“信”扣“无疑问”
”,从字面意思上看,谜面与谜底毫无关系,也是典型的分扣体灯谜。
  2,拆字法
  拆字法是根据谜面的内容,对汉字的笔画、部首、偏旁进行加减或位置变化,从而得出谜底。拆字的方法有增、损、离、合等情况,于是这类谜语就被称为增损离合体谜。
  增损就是笔画的增加减少。例如:以“只要底下一点”打一字,谜底为“六”。谜面意思就是说“只”要底下,再加上“一”和“点”,组成的就是“六”。又如以“喜上心头”打一字,谜底是“志”。意思就是“喜”的上面部分放在心的上面。有很多谜语带有“半”字,这些都是增损类型。例如:半推半就——扰;各取其半——职;半放红梅——繁;半把斧头——爸,等等。
  离合就是把笔画或部首分离后重新组合,成为谜底。如“其中多一点”打一字,是把“其”“中”与“一”“点”合起来,谜底就是“蜞”。又如:“上山下产参加劳动”打一字,谜底是“岸”。有时增损离合等手法同时并用,这就需要猜谜者根据具体情况去审度。例如:有条很有趣的字谜,谜面是“诸君来猜谜,不要走,不要说话,且站在一旁,对着细想”。意思是,大家来猜这个“谜”字,去掉(不要)“走之”,再去掉“言”旁(不要说话),剩下个“米”字,再让“且”字站在旁边,不正好是个“粗”字吗?更有意思的是,如果你猜不出,制谜者还要你对着“细”来想,细的反义词就是“粗”呢!这则谜语虽然不是很难猜,确是趣味十足,回味无穷,使你猜出后不禁会心一笑。这也就是谜语的魅力所在。
  拆字法用在字谜最多。即使谜底是有几个字分别增损离合而和谜面相扣的,谜底的整体和谜面并无意思上的直接联系。例如:“他们人不在”做谜面,打一国名,谜底是“也门”。又如以“亚”为谜面,打一成语,谜底是“有口难言”(“亚”旁边有了“口”旁,就变成“哑”字了,就不能说话了)。又如:以“亏”做谜面,打一成语,谜底是“同流合污”,也是这种类型。
  3,象形象声法
  象形法是利用汉字相形的特点,将汉字的某部分的形状比拟成物,用在谜面或谜底上相扣。比较常见的有把“干”比作蜻蜓,把“人”比作雁行,把“亦”比作蝴蝶,把“个”比作竹叶,把“虫、巾”比作孤帆,把“心”比作船,把“丰”比作远树等。例如:以“新月伴孤帆”为谜面,打一字,谜底是“币”字。将“币”字上面的“一撇”看作是新月,“币”字下面的“巾”看作是孤帆,非常形象。又如:以“八字眉毛鹰钩鼻,两眼圆睁大口开”为谜面,打一字,,谜底是“笞”,也是很形象的象形谜。
  象声法则是利用相似的读音来揭示谜底。猜这类谜语要发挥自己高度的想象力。如“33”打成语“靡靡之音”。这是将谜面两个阿拉伯数字“33”当作音符,按简谱的发音将它们读成“靡靡”。再巧妙地利用“之音”一词来体现谜意。又如“独揽梅花扫雪”打音乐名词“唱名”,即把谜面七字谐声读作1、2、3、4、5、6、7,即自然音阶中的七个音级,也就是音乐中的“唱名”,这“唱名”便是对谜面的解答。
  纯粹使用一种手法的灯谜比较少,大多数灯谜都是综合以上手法制出来的,使灯谜增加了难度也让灯谜丰富多采更有趣味,这样的谜语称为“复合谜”。比如:以“边境雁双飞”为谜面,打一字,谜底为“做”字。(“边境”是指“境”字的一边,即“土”字,“雁双飞”想象成两个“人”字,为“从”,合起来扣谜底“坐”。又如:“一座小桥南北架,两行斜雁东西飞”——“巫”;远树两行山倒影,轻舟一叶水平流”——“慧”;“破帽遮颜过闹市”——“买”,这些都是综合类型的好谜。


17#
 楼主| 发表于 2020-9-13 09:13 | 只看该作者
猜谜的注意事项与灯谜谜格


1,灯谜的用典与借代
  灯谜既然是汉语特有的文字游戏,不可避免地要经常使用汉语中的各种修辞手段,其中用得最多是用典与借代。可以说,灯谜不懂得用典与假借就难登灯谜的大雅之堂。
(1)用典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深远,流传下来的史书典籍和民间故事很多,这为灯谜的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我们在猜谜时,应该要注意灯谜中使用典故的情况。比如:以“郗鉴选东床”为谜面,打一外国科学家名字,谜底是:爱因斯坦(爱的原因是坦腹)。如果你不知道《世说新语》里有个“坦腹王郎(又叫:东床选婿)”的典故就可能猜不出这条谜语来。又如:以“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为谜面,打一成语,谜底为:求全责备。如果不知道用的是《三国演义》中白门楼吕布被擒住时,央求刘备说情遭到拒绝责备刘备的典故,你就猜不出谜底。又比如:以“叶公失色”为谜面,打一动物,如果你知道“叶公好龙”的寓言,谜底就不难猜出是“恐龙”。
(2)借代
  借代是汉语的一种修辞手法,它是用与原始事物有关的另外事物的名称、特征、别称、外号替代所要说的事物事物的一种方法。灯谜如果不东的借代就是不懂猜谜,这话是有一定根据的。灯谜中借代种类很多,不一一列举,但一般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天干、地支的借代
  “天干”即“甲、乙、丙、丁...”,常与方位词和五行相借代。由“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可用天干替代方位或者金木水火土。例如:以“太白出东方”为谜面,打一字,谜底是:子。初看似乎很难理解,实际上“太白”是李白的字,替代“李”字,“东方”则以“东方甲乙木”的方式扣一“木”字,“李”字去掉个“木”字,谜底就是:子。
  “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它和传统的十二生肖相对应,可以相互借代,也与十二时辰相互借代。例如:以“未入灯谜之门”为谜面,打一四字俗语。按照地支,“未”对应羊,“灯谜”古代称做“灯虎”、“文虎”(以“虎”扣“谜”,也是借代),找准了羊、虎两个字,再结合谜面的意思,就不能猜出谜底:羊入虎口。又如:以“赤子”为谜面,打一四字常用词,谜底是:红极一时。这就是用“子”替代“一时”而成。
<2>人名与称为的借代
  某人的姓氏、名、字、号、绰号、官职之间可以互相借代。前几天出的谜语:以“黛玉之诗狂”,打一体育名人,谜底是:林书豪。这就是黛玉的名去替代她的姓氏。又如前日的谜语:以“子美放羊”为谜面,打一人名,谜底是:杜牧。杜甫,字子美。这就是用字去替代他的姓氏。再如:孔子墓--打一地理名词--丘陵;莽翼德--打一三国人物--张鲁等等。还有的以朝代、年号与帝王的姓氏、名讳相互借代。比如:以”唐代瑰宝”为谜面,打一医学家,谜底是:李时珍。这就是用朝代(唐)和帝王的姓氏(李)相互借代。
<3>时间的借代
  四季、节日名、节令名之间互相借代在谜语中是很常见的,例如:农历处--朔,农历十五--望,国庆节--十一,儿童节--六一,妇女节--三八,等等。如:以“十六成亲”为谜面,打一成语,谜底是:喜出望外。喜事办在十五之后的十六,以“望”代“十五”,谜底“喜出望外”就出来了。又如:“三八二十四”为谜面,打一体育用词,用“三八”代“妇女”,“二十四”代“双打”(一打十二),谜底就是“女子双打”。
<4>地名的借代
  在谜语当中,一般以首都暗示国名,以地方简称暗示全称,以著名的河流、山脉、风景名胜暗示某个地名等等。例如:以“巴黎产品”为谜面,打一常用词“法制”,就是用首都代替国名。
<5>物名的借代
  这种谜语就是利用物品或事物的别名或简称之间互相借代。例如:以“银盘”代替“月”,以“金乌”代替“日”,以“梅花”暗扣“鹿”,以“赤兔”、“千里”暗扣“马”,以“君子”暗扣“兰花”等。例如:以“千里相逢”为谜面,打一字,不能简单的猜“重”字,而是用“千里”扣“马”马相聚,既谜底是:骤。又如:以“白兰花”为谜面,打一四字成语,谜底是“君子一言”,这里就是用“兰花”暗扣“君子”,同时把“白”理解成“说话、发言”的意思。
<6>其他借代
  谜语中还有一些其他借代比如古今字、通假字之间的借代、词曲名(以前讲词时讲过,有的一个词牌有多个名称)之间的借代、数量词的通借、符号的通借等等。例如:“然”和“燃”是一对古今字,于是可用“岂能釜底抽薪”为谜面,打一口语,谜底就是“断然不可”。
  总而言之,灯谜的借代多不胜数,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制作谜语时要切记“以小扣大”的原则,遵循灯谜的禁忌。
2,注意同义词和一字多义的使用
  在灯谜的制作中,用汉字的一字多义和同义词的谜语比较多,所以我们在猜谜时要足够引起重视。
  汉字的同义词很多,这些同义词细微有差别,用法也不相同,但是这些同义词在灯谜之中常常用来相互扣用。比如:“言,白,告,谓,曰,云,道,论,话,说”是一组表示说话的词语;“士,卒,徒,兵,介”是一组表示士兵的词语;“行,走,奔,趋”是表示一组走的词语;“视,看,望,见,眺,观,瞻,察,相,张”是表示一组看、望的词语;“泣,哭,号,啼,涕,泗”是表示一组哭泣的词语。这些同义词在灯谜中往往互相扣合,猜谜时必须要注意。例如:以“难道”为谜面,打一成语,谜底是“不易之论”,就是利用“道”与“论”是同义词的关系,再用“难”扣“不易”就不难猜出谜底。又如:以“实践”为谜面,打一成语,谜底是“不虚此行”,也是利用“践”与“行”的同义词关系来猜谜底。
  汉语中一字多义的现象,是灯谜别解的根据。我们了解字词的多种意义,对提高猜谜水平是很有帮助的。例如一个“文”字,本义是“花纹,纹理”,引申为“文采,文章,文字,文献,文饰”等意义。又如一个“道”字,本义是“道德”,引申为“道路,途径,叙说,说话,道白”等诸多意义。再如“书”字,本义是“写”,引申为“文字,书法,书信,书本”。又如“好”字,本义是“坏”的反义词,引申为“友爱,和睦,健康,赞许,容易,便于,可以,喜爱”,等等,这样的词语无法一一列举。例如有一则谜语以“是汉子喜欢走南闯北”为谜面,打一句八字口语,谜底是“男人没一个好东西”。谜底中的“好”字就要别解为“喜欢,喜爱”。又如:以“不告而别”为谜面,打一常用词,谜底是“秘诀”。谜底的“诀”字原来意思是“诀窍”,这里要曲解成“离别,诀别”。再如:以“门外告别”为谜面”,打一成语,,谜底是“ 在所不辞”,这里是把“所”字当成“住所”来解释。以上这些都是灯谜中比较常用的字词,大家应该适当记些。
二,灯谜简介
灯谜,即写在彩灯上面的谜语,又叫“灯虎”。猜灯谜又叫“射灯虎”。谜语来源于民间口谜,后经文人加工成为谜,它在中国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隐语”或“庾词”。秦汉时则成为一种书面创作。三国时代,猜谜盛行。在宋代出现了灯谜。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花灯上,供人猜射。明清时代,猜灯谜在民间十分流行。 灯谜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谜面、谜目和谜底。灯谜利用汉语字词多意的特点,不把谜面作原意解释,从而得出 元宵节市民赏灯猜谜。别样的意思,所谓“谜贵别解”,别解方显谜味。在灯谜中凡是谜面上有的字,在谜底中不能再出现,否则称为“露春”,灯谜一般是不允许露春的。
18#
 楼主| 发表于 2020-9-13 09:14 | 只看该作者
三,灯谜的谜格
  “谜格”是谜语的附加条件,一种特殊的规定或者说特定的猜谜公式。用谜格的谜语必须要按照谜格规定的格式去猜才能猜对。谜格的命名在明代才开始确定下来。明代整理时有“广陵十八格”,到清代发展到二十四格,再到现在已经有五百多中谜格。谜格在流传过程中,有的因为异名已经被合并,有的因为没有实用价值已经被删除,目前仍然有生命力的还有二十余种,其中尤其以秋千格、卷帘格、徐妃格、骊珠格、梨花格、求凰格、粉底格、遥对格、白头格、脱靴格等谜格应用最为广泛。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下灯谜的谜格。
1,梨花格
  梨花格格名最早出现在清代光绪年间,张玉森选编的《百二十家谜语》在“谜格丛编”中共收集谜格33种,此个为其中一个。格名借取唐代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满眼皆白的意境,用以表示谜底的字全部读为谐音字。“白”,喻指谐音字。又名:白冰格、白水格、白雪格、别字格、飞白格、粉面格、缟素格、会声格、借音格、梅花格、全白格、全谐格、石灰格、谐声格、谐音格、玉冰格、玉人格、全谐音格、玉壶冰格、分袂赠芍格、妙手空空格、杏苑摘花格。
  格规:谜底须用两字以上的词语,将谜底的每个字根据谜面的所表达的意思,全部变成谐音字,再扣合谜面。如:掌柜(梨花格.物理学名词)谜底:电阻。解释:以谐音读作“店主”与谜面相扣合。“掌柜”指“店主”,谐音为”电阻“。又如:重峦叠峰(梨花格.昆虫名)谜底:蜜蜂。解释:由谜面意思山峰重重,扣“密峰”,副底谐音得到正底“蜜蜂”。再如:崇敬扁鹊华佗(梨花格.歌唱家)谜底:李谷一。解释:扁鹊华佗是我国古代名医,扣“古医”。“崇敬”,推崇尚礼,扣“礼”。根据谜面意思“礼古医”为副底,谐音得到正底:李谷一。
2,白首格
  白首格又名白头格、皓首格、素冠格、冠玉格、寿星格、雪帽格、望月格、戴雪格、素冠格,名取自“《李陵与苏轼诗》“皓首以为期”句子。皓首是年老发白之意。本格属于谐音类谜格。
  格规:谜底两字以上,副底首字作谐音(白读)得正底。例如:望梅止渴(白首格.打一地名)谜底:响水。谜语副底为“想水”谐音得正底:想水。又如:捐款(白首格.财汇词语)谜底:现金。由谜面得副底“献金”。首字谐音得到正底:现金。再如:干(白首格.宗教名词)谜底:道士。根据会意法“干”是“士”的倒写,副底也就是“倒士”,谐音达到正底:道士。
3,素心格
  素心格名字取自陶潜的《移居诗》中的“问多素心人”,取心地洁白之意。本格属于谐音类谜格。又称为别名:玉带格、夹雪格、玉腰格、银腰格等   
  格规:谜底须用三字以上的单数词或组词,将最中央一字作谐读。例如:幼儿园(素心格.京剧名一)谜底:群英会。 “英”与“婴”谐音切合谜面。又如:食品厂工作(素心格.军事术语一)谜底:制高(糕)点。再如:妈(素心格.黄梅戏)谜底:女驸(附)马;默读(素心格.学科名)谜底:心理(里)学。
4,粉底格
  粉底格,名字取自宋代杨时“程门立学”,借用最末表示“白”之意。本格也属于谐音类谜格,又称为立雪格、踏雪格、白足格、履雪格、履霜格、素履格、粉尾格等。
  格规:谜底需两字以上,末一字用谐音代替解释谜面。例如:1.新闻纪录。(素心格.打一体育活动项目)谜底:广播操,“操”与“抄”谐音。 又如:2.十个世纪才相逢(素心格.中药名一)谜底:千年健(见)再如: 3.垂钓(素心格.数学名词一)谜底:等于(鱼)。还如:元旦寄语(素心格.美术名)谜底:年画(话)
5,粉颈格
  粉颈格又名素颈格、玉颈格、白臆格、白脖格等。本格也属于谐音类谜格。
  格规:此格谜底须四字以上(若是三字就为素心格),须将谜底第二字读谐音后才能扣合谜面。如:手拿灯虎费思量(打一成语 粉颈格),谜底:执迷不悟(以“执谜不悟”扣合谜面,灯谜也称灯虎)。又如:刘禅拒贤(粉颈格.成语)谜底:备而(儿)不用(刘备之子不用贤良)。再如:马到成功(粉颈格.成语)谜底:出奇(骑)制胜;关羽斩蔡阳训弟(粉颈格.成语)谜底:开诚(城)相见(关羽千里走单骑中故事)
6,粉腿格
  粉腿格又名鹤膝格、素胫格等。本格也属于谐音类谜格。
  格规:谜底须用四字以上的词或组词。谜底倒数第二字谐读作别义。例如:乡村四月闲人少(粉腿格.节令二) 夏至、芒(忙)种。(解释:谜底倒数第二字‘芒’字,谐读作‘忙’,全句连读成‘夏至忙种’才切题意)又如:逾期作废(粉腿格.水浒传二人名)谜底:时迁、吴(无)用。再如:车祸身亡(粉腿格.成语)谜底:老于世(事)故。
7,鹤顶格
  鹤顶格与白头格相反,又名丹顶格、朱颜格、赤发格。本格也属于谐音类谜格。
  格规:谜底字数须有二字以上,唯第一字读正义,其它字都要谐读。例如:岸柳垂杨静,波心织绮纹(鹤顶格.成语)谜底:风声鹤唳(河里)(释例:谜底读作‘风生河里’。这里除第一字正读正义释外,其他三字都作谐读成别义,方合题面句意。)又如:赫( 鹤顶格.苹果品种)谜底:红香蕉(相交)。再如:单孔望远镜(鹤顶格.京剧剧目)谜底:独木关(目观)
8,丹心格
  丹心格又名红中格、丹忱格、朱腰格、红心格、心头格、肠胃格、赤腰格等等。本格也属于谐音类谜格。
  格规:谜底为多于两个字的单数,中间一个字正读,其余均谐音。谜例:手拿泥鳅(丹心格.外国地名一)谜底:渥太华。(例释:加拿大首都“渥太华”谐音“握太滑”)再如:林(丹心格.外国名人)谜底:穆(木)加贝(倍)。
9,朱履格
  又名红鞋格、正履格、赤足格等等。本格也属于谐音类谜格。
  格规:谜底为三字以上,除末一个字正读,其余字全部读谐音来与谜面相扣。例:一唱雄鸡天下白(朱履格.明代人名一)谜底:文(闻)征(正)明。再如:仿宋体(朱履格.考古名词)谜底:(假)甲(古)骨文。再如:陶渊明之好(朱履格.京剧演员)谜底:(爱)艾(是)世菊。
19#
 楼主| 发表于 2020-9-13 09:14 | 只看该作者
灯谜谜格2
10,秋千格
  秋千格,名典出宋张有《复古编》:“汉武帝祈秋千之寿,后庭多作秋千之戏。”以秋千上下回蔼遇格。本格属于移位类谜格,又称转珠格、颉颃格等。格规:此谜格限定两个字,猜时要将两个字位置互移、倒读,以扣合谜面。例如:花开花落(秋千格.电演员名一)谜底:谢芳。此谜语将谜副底读作“芳谢”,芳即“花开”,写即“花落”,与谜面扣合,根据秋千格规,互换得正底。又如:今天(秋千格.国名)谜底:日本。谜面“今天”理解为“本日”,互换的正底。再如:变脸(形容词)谜底:容易。此谜“变”扣“易”,“脸”扣“容”,副底“易容”互换得正底。
  11,卷帘格
  卷帘格,名典出唐朝王昌龄诗“欲卷帘珠春恨长”之句,取“珠帘倒卷”之意。本格也属于移位类谜格,又称美人格。格规:谜底三字以上,副底字依次颠倒位置得正底。例如:一心只想往上爬(卷帘格.京剧名)谜底:升官图。谜面意思为“一心只图官职提升”。副底为“图官升”,颠倒得正底“升官图”。又如:教师示范(卷帘格.学科名词)谜底:仿生学。此谜将谜底”仿生学“读做“学生仿”扣合谜面。再如:字号(卷帘格.成语)谜底:名副其实。我国古代人除了有名外,还有字和号。字号,原指商店名称,这里别解为“其实是人的副名”,得副底“实其副名”,倒移得到正底。
  12,乙上格
  乙上格,又名“睡鸭格”、“回眸格”、“低首格”、“居螺格”、“坳项格”。本格也属于移位类谜格。格规:谜底须三字以上(包含三字)的词语,其中一、二字互换位置,其他字不变,和余下的字连续读以产生别义,扣合谜面。例如:贺元帅提亲(乙上格.评剧剧目)谜底:花为煤。谜面用的是木兰从军之典。木兰回家后,贺元帅到花家来为花木兰做媒。副底“为花煤”,根据格规一二字互换的正底“花为煤”。又如:赓(乙上格.名俗用语)谜底:压岁钱(副底:岁压钱)。赓字,上部为庚,意为年岁,下部为贝,作上古钱币。
  13,乙中格
  乙中格,又名“蕉心格”、“中转格”。同样也是移位类谜格。格规:谜底须是四字以上(含四字)双数字的词语,其中间二字互换,与余下的字连读产生别义,与谜面文义相吻合,方合谜格。例如:只照顾外宾(乙中格.成语)谜底:目中无人。谜底的“中”字指“中国”,根据谜面意思“眼里没有中国人”得副底:目无中人,互换得到正底。又如:两班衙役似虎狼(乙中格.成语)谜底为:差强人意。谜底中的“强”扣“似虎狼”,即强凶霸道,;“差人”扣“两班衙役”,副底为“差人强意”,互换得正底。
  14,乙下格
  乙下格,又名“棹尾格”、卷尾格”、“抠衣格”等。此谜格同样也是移位类谜格。格规:谜底三字以上组成词语,最后二字互换产生别义,扣合谜面。例如:勘察绍兴(乙下格.京剧目)谜底:探阴山(副底:探山阴)。绍兴市古名叫做山阴。此谜语系京剧《探阴山》后二字互换所得。《探阴山》讲的是包公下阴曹断清颇查散与柳金婵冤案之事。又如:刘英俊舍己救人(乙下格.国名)谜底:危地马拉(副:危地拉马)。此谜语讲的是战士刘英俊见拉车马惊了,为救路边的人,自己牺牲了。“马拉”换位作“拉马”。第一次谜语讲课中在讲到谜语禁忌“谜面与谜底不能相犯”中举例时也说了一个谜“悬崖勒缰”打一国家——危地马拉,这里又提到了,给大家回顾以下。
  15,上楼格
  上楼格因形似上楼梯而得名,又叫登楼格、蹋斗格、举趾格、饰冠格等。此谜格同样也是移位类谜格。格规:谜底三字以上,副底中首字外的字,全部移到首位字之前得到正底。例如:放眼全球(上楼格.哲学名词)谜底:世界观。谜面“放眼”扣“观”,“全球”扣“世界”,根据会意法得到副底“观世界”,把“世界”二字移到观的前面得到正底“世界观”。又如:罗盘的指南针(中国朝代)谜底:南北朝(副底:朝南北)。再如:白日依山尽(上楼格.外国名著)谜底:天方夜谭。谜面要读作“白/日依山尽”。“白”,谈、说等,这里扣“谭”;“日依山尽”扣“天方(将要)夜)。副底就是“谭天方夜”,除首字“谭”不动外,其他字都移到“谭”前面得到正底。
  16下楼格
  下楼格,也是形似下楼梯而得名,又叫落楼格、落雁格、低头格、垂柳格、太平格等。此谜格同样也是移位类谜格。格规:谜底三字以上,副底中末字外的字,全部移到尾字之后得到正底。例如:望夫云(下楼格.泊诨)谜底:白面郎君。《望夫云》是地方戏剧名。“望”,看望扣“面”;“夫”,古时对“郎君”的称呼;“云”扣“白”,则副底为“面郎君白”,按照格规“面郎君”下移到“白”后面,得到正底“白面郎君”。又如:群芳争艳(下楼格.曲牌名)谜底:斗百花。群芳即扣合百花,争艳扣斗,正面会意得副底为“百花斗”,按照格归把“百花”下移到“斗”后面,得到正底“斗百花”。再如:祝您健康(下楼格.国名)谜底:安道尔(副底:道尔安)
  17,双钩格
  双钩格,名字取钩上钩下之意,又称转移格、倒转格、颠倒衣裳格等。此谜格同样也是移位类谜格。格规:谜底规定为四字,猜射时须将谜底的前两个字与后面两个字的位置互换后得到正底。例如:黑暗(双钩格.成语)谜底:不明不白。谜面“黑”正面会意为“不白”;“暗”正面会意“不明”。组合得到副底“不白不明”。按照谜格格规将“不白”与“不明”互换位置得到正底“不明不白”。又如:筋斗云(双钩格.泊诨)谜底:飞天大圣。众所周知,筋斗云是齐天大圣孙悟空特有的飞天本领,会意得到“大圣飞天”。按照格规副底四字前后两两互换得到正底“飞天大圣”。
  18,虾须格
  虾须格,又名鸦髻格、丫鬟格。谜格因形似虾须而得名。格规:谜底必须是两字以上,谜底首字应由左右两部分组成,猜时要将其分成两个字,并与后面的字连起来读以扣谜面。例如:巾帼英雄传(虾须格.鲁迅作品名一)谜底:好的故事。猜的时候将谜底第一个字拆为“女子”,连下文读,即能扣合谜面。又如:哑巴姑娘(虾须格.四字成语一)谜底:妙不可言。按照格法,将“妙”字左右分拆成“少女”后,以“少女不可言”扣合谜题。
  19,燕尾格
  燕尾格,又名燕剪格、鱼尾格。格规:谜底须是两字以上,谜底末字如燕子之尾,猜时要分成两个字来读。例如:哑谜(燕尾格.礼貌用语一)谜底:不用谢。猜时将谜底末字“谢”分读为“言射”,全文读作“不用言谢”,“射”可做“猜谜”解,故与谜面扣合。又如:公论(燕尾格.外国政治家一)谜底:他信。按照各规,将“信”字左右分拆成“人言”,以“他人言”(别人说的话)与谜面扣合。
  20,蝇头格
  蝇头格,又叫垫巾格。格规:此格与虾须格相似,谜底字数必须在两字以上,应将谜底首字的上下两部分拆为两个字,与后面的字连续,即能扣合谜面。例如:野火烧不尽(蝇头格.《聊斋志异》篇目名一)谜底:董生。将谜底第一个字“董”上下分读为“草、重”,与下文连读,与谜面相扣合。
  21,蜓尾格
  蜓尾格,又名垫足格,取蜻蜓之尾上下可分。格规:谜底两字以上(含两字)组成的词语,末字须上下分拆成两个字,与其他字连续,生成别义,与谜面呼应,方合格规。例如:晁盖寿诞之期(蜓尾格.星宿名)谜底:天王星(副底:天王生日)。水泊梁山晁盖人称“天王”,晁盖寿诞之期即天王生日,依照格规谜底中“星”拆成“生日”方与谜面扣合。又如:好男儿守边疆(蜓尾格.外国城市)谜底:汉堡(汉保土)。谜底末字“堡”,依照格规要分成保土方与谜面扣合。
  22,碎锦格
  碎锦格,又名堆金格、破镜格、集锦格。格规:谜底规定两字以上,猜时须要将谜底每个字拆开连读,以扣合谜面。例如:众口一词(碎锦格.邮政设施)谜底:信筒(副底:人言个个同)。“众口一词”根据会意法,即每个人说的话都相同,得到副底“人言个个同”,按照格规与谜目一一组合词语“人言”组合成“信”,“个个同”组合成“筒”,得到正底“信筒”。又如:冠盖满京华(碎锦格.一古代人名)谜底:管仲。猜时将“管仲”二字拆成副底“个个官中人”,与谜面相扣合。
  23,中分格
  中分格,又叫断锦格,格名取字李白诗句“二水中分白鹭洲”之意。格规:谜底须是三字以上(包含三字)单数字的词语,其中最中间的字必须是上下可分成两个不同的字,与其他字连读成文,生成别义,扣合谜面。例如:魏蜀吴成鼎足势(中分格.吉林地名)谜底:三岔河(副底:三分山河)。此谜讲的是诸葛亮在隆中答刘备之问,即三分天下之意。天下解释为山河,副底即“三分山河”根据格规得正底“三岔河”。此谜语也可以用古文目“隆中决策”作为谜面。
  24,徐妃格
  徐妃格,名字出自唐代李商隐诗句“只得徐妃半面妆”(梁元帝徐妃每知帝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本格属于半读类谜格,又成半妆格、齐妃格、徐娘格等。格规:谜底两字以上,且均为左右结构。副底的同侧添加相同的偏旁后得正底。例如:素(徐妃格.河南地名)谜底:桐柏。素,本色为白,故副底为“同白”根据格规在两字左右添加偏旁“木”得到正底“桐柏”又如:白丑(徐妃格.常用词语)谜底:信件。白,陈述、言语扣“言”;丑,生肖牛,则副底为“言牛”,根据格规在两字左右添加偏旁“人”得到正底“信件”。再如:何谓左袒(徐妃格.元素五)谜底:钒钚铜镱锗。汉朝大将周勃清除吕氏,维护刘氏,在军中对众人说,拥护吕氏的露出右臂,拥护吕氏的露出左臂,军中都左袒。谜面意为“凡不同意(吕氏)者”左袒,则副底为“凡不同意者”,在各字加上偏旁“金”得到正底“钒钚铜镱锗”。
  25,半面格
  半面格,又叫半壁格、半璧格、玉璜格。格规:谜底须是两字以上的词语,与谜面扣合须要将每个字的一半掩去(不分左右),留下的一半须成文,构成别义,方合格规。例如:枝头吐翠(半面格.梁山泊人名二)谜底:林冲、张清(木中长青)。根据谜面会意树木中生长出翠绿叶子,简而言之得副底“木中长青”,根据格规与谜目得到正底“林冲、张清”。又如:修理桌椅板凳(半面格.颜色)谜底:桃红(副底:木工)。根据谜面会意做木工,简而言之得副底“木工”,根据格规与谜目得到正底“桃红”。
  26,摘遍格
  摘遍格,名取自摘遍裁截顶盖直意。“遍”是我国古代词曲中的曲调名。本格也属于半读类谜格,又称摘盖格、揭顶格、雍正格等。格规:谜底两字以上,且均为上下结构。副底的顶部加上相同的部首后得正底。例如:朝辞白帝彩云间(摘遍格.建筑物)谜底:篱笆(副底:离巴)白帝城位于重庆市境内,古代属巴国。“朝辞白帝”就是“离巴”。根据格规与谜目,在副底“离巴”上部加上“竹”得到正底“篱笆”。又如:何故至此(摘遍格.德国地名)谜底:莱茵。谜面会意“来的原因”得到副底“来因”。在副底上部加上偏旁“草”得到正底。再如:走田字(摘遍格.气象语)谜底:露霜。走天字是我国象棋中“相走田”的棋法,会意得到副底“相路”,在副底上部加上相同偏旁“雨”得到正底“露霜”。
  27,摩顶格
  摩顶格,又名摘追格、蓬莱格、飞花格、移花格等。格规:谜底规定两字以上(含两字),格法与“徐妃格”相似,只是谜底由相同部首的字组成。猜时,须将谜底中相同的部首屏弃后扣合谜面。例如;闰六月(摩顶格.中药名二)谜底:茯苓、莲蓬。吓,是四季中的第二个季节,气候炎热,有三伏;按照格法,将其中相同的部首(草字头)屏弃后,以“伏令、连逢”(别解为伏天的时令、连接相逢之意)扣合谜面。
20#
 楼主| 发表于 2020-9-13 09:15 | 只看该作者
灯谜谜格3
28,脱帽格
  脱帽格,又名升冠格、免冠格、落帽格、孟嘉格、龙山格等。格规:谜底须三字以上(包含三字),猜时如同脱帽一样,将谜底(正底)首字隐去,不入谜意。例如:花木兰从军记(脱帽格.书名一)谜底:儿女英雄传。根据谜面副底为“女英雄传”,加上谜目提示故得到正底.又如:万籁无声(脱帽格.故事片)谜底:不平静的夜。根据谜面意思万籁无声这个成语形容的是夜很寂静,则副底:平静的夜,根据谜目故事片的正底“不平静的夜”。
  29,脱靴格
  脱靴格又名弃履格、无底格、跣足格等。格规:谜底须三字以上(包含三字),猜时将谜底末字隐去不读,切合谜面。例如:玉环(脱靴格.京剧名一)谜底:杨门女将。谜底将“将”字隐去,读做“杨门女”扣合谜面。又如:集体合作(法律名词)谜底:合并制裁。谜底将“裁”字隐去,读作“合并制”,与谜面相合。
  30,折腰格
  折腰格,又名比干格、分心格、束腰格、抹胸格、鸿沟格、断桥格、遗珠格、解带格等。格规:谜底须是三字以上(含三字)单数字的词语。将中间一字弃去,前后字连读成文,构成别义,方可与谜面呼应,合本格格规。例如:潮涌大江流(折腰格.五字口语)谜底:无风不起浪(副底:无风起浪)谜面“潮”的涌起,并非风力。又如:月老系足用何物(折腰格.物理明词)谜底:红外线(红线)谜面中“月老”是主管人间姻缘神仙,也是媒人的代称。月老系足用的是红线,所以有“牵红线”“千里姻缘一线牵”等说法。
  31,摘领格
  摘领格,又名折颈格、折领格、射喉格、折项格、削肩格、缩颈格、卸颈格等。格规:谜底须是四以上(含四字)的词语,与谜面扣合时,将第二个字摒弃不用,其他字连读成文,构成别义,方合格规。例如:习惯(摘领格.成语)谜底:不足为奇(副底:不为奇)又如:履历表(摘领格.电视剧名)谜底:人生的档案(副底:人的档案)再如:唱盘转动乐曲传(摘领格.故事片名)谜底:旋涡里的歌(旋里的歌)。
  32,内附格
  内附格,又名暗附格。格规:谜底词语中须包含谜格的名称,这二者必须融合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更为突出的是谜底不仅包含谜格,还要依照谜格的格规处理谜底中的词语;在谜底前必须是谜格的名称,而且要与其他字构成一个意思,与谜面扣合。例如:驿外断桥边(内附格.体育器械名二)谜底:秋千、木马。谜面取自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拆出“马”字,断桥边拆出“木”字,合成谜底“木马”。但是它如何成为谜目所指定的——“体育器械名”呢?只有将“马木”颠倒过来,成“木马”才是器械,而在谜格中前面讲了秋千格就是这种类型,而且秋千正好也是器械。所以谜底“秋千”在谜语中起
到双重作用,因此谜底为“秋千、木马”。再如:雪团(内附格.冷食品)谜底:鸳鸯冰棍。谜底中的“鸳鸯”一词,是将要讲的“对偶类”谜格的一种,名字叫做“鸳鸯格”。简单的说就是谜面与谜底的字数相等,要求平仄,词性相对称的词语。这里雪团对冰棍,鸳鸯有谜格作用,鸳鸯冰棍是整体,是29世纪80年代市场上出售的那种两根连在一起的奶油冰棒,又叫“双棒”。
  33,外附格
  格规:外附格与内附格相反,在谜面文字中,必须附加谜格的名称,但所不同的是谜格的名称并不含谜底,只是对猜谜做提示作用,使猜谜者按照谜格去猜谜底。例如:梨花未放园门闭(外附格.称谓)谜底:军官(副底:均关)谜面插入了梨花格,就告诉你谜底要按照梨花格的谐音猜正底。这个谜格的要求难度自然要大很多,因为它要求猜谜者对谜格非常熟悉。根据谜面会意副底“难关”,谐音得正底。又如:冠亚季军皆白头(外附格.科学家)谜底:钱(前)三强。谜面插入“白头格”。
  34,回文格
  回文格,名出《晋书》典故。秦州刺史窦滔被流放,妻子织锦为文做《璇玑图》诗以赠之,并有诗句“团似回文锦”,“回文锦字窦滔书”等。本格属于增字类谜格,又叫锦书格、织锦格、璇玑格等。格规:副底为两字以上的偶数,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先顺序排列,第二部分再倒序排列,连义直接切合谜
面,取第一部分即是谜底。例如:猜谜能手猜灯谜(回文格.泊浑)谜底:打虎将。灯谜又叫虎,猜谜即打虎。根据谜面会意“打虎将将打虎”,根据谜格规定取前半部分为正底,即谜底是“打虎将”。又如:一见钟情(回文格.戏剧名)谜底:女中郎。谜面意即男女相互中意,用会意法得副底“女中郎朗中女”切合谜面,取前半部分“女中郎”得正底。
  35,隐目格
  隐目格是特殊谜格,顾名思义是将谜目名称隐入谜面之中,谜条上只标谜格,不标谜目,也属于增字类谜格。格规:谜底两字以上,是复合底又谜目和副底组成,连贯成文。谜目在谜面的前一部分寻找,副底则与谜面的后一部分相扣。例如:破镜重圆(隐目格)谜底:谜格.离合。破镜是谜格名,有叫“碎锦
格”,隐于谜面前面。“重圆”意为分离又结合,扣“离合”而离合也是谜格。谜底前部分是谜目,后部分是谜目的名称。又如:鲁迅故居(隐目格)谜底:作家.老舍。鲁迅是我国著名作家,故谜面隐“作家”谜目。由“故居”会意扣“老舍”,而老舍也是著名作家,谜目连贯副底,“作家.老舍”是正底。
  36遥对格
  遥对格,又名锦屏格、楹联格、菱花格、鸳鸯格、流水格等。格规:此格谜底字数不限,通常为两字以上,不仅谜面与谜底对偶,而且要求字数均等,平仄和谐。例如:青山(遥对格.词一)谜底:秀水。又如:文竹(遥对格.《水浒传》人名)谜底:武松。谜面与谜底相对,文对武,竹对松。
  37,求凰格
  求凰格名典出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中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本格属于对偶类谜格,又称秦晋格、梁孟格等。格规:副底字数与谜面相同,平仄相对,词性相近。形成偶对。在副底前或后加上含有成双成对意义的附加字构成正底。一般求凰格常用的词语有:二,俩,双,和,缘,匹,配,对,偶,结,合,齐
,会,共,同,伍,比,连,联,逢,遇,相对,相会,相逢,结合,夫妻,鸳鸯,锦屏等。例如:新市(求凰格.戏剧名)谜底:古城会。谜语中古对新,形容词相对;城对市,名词相对。古城对新市,平仄也相对,“会”是根据谜目来确定的附加词。又如:黛玉(求凰格.画家)谜底:齐白石。谜语白对黛,颜色相反;玉对石,物名词相对;齐是附加词。再如:紫苏花(中国地名)谜底:乌鲁木齐。谜语乌对紫,颜色相对;鲁对苏,省会代称相对;木对花,物名词相对;齐是附加词。
  38,亥豕格
  亥豕格又名鲁鱼格、乌焉格、鲁鱼亥豕格等。格名出字典故《抱朴子.遐览》:“彦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吕氏春秋.察传》:“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三相似,豕与亥相似。”后因谓书籍传写或印的文字错误为“鲁鱼亥豕”。鲁与鱼,亥与豕,的篆文相似。又作“鲁鱼帝虎”。格规:谜底须是两字以上(含两字)的词语,全部用形近字代替,方能扣合谜面。且形似字也是表达一定意思方可。例如:无家可归(亥豕格.修辞格)谜底:设问(副底:没间)又如:层峦叠嶂(亥豕格.昆虫)谜底:蜜蜂(副底:密峰)。再如:在地愿为连理枝(亥豕格.科技名词)谜底:人工受精(副地:入土爱情)。
  39,乌纱格
  乌纱格,又名乌帽格、乌角格、隐冠格。格规:谜底须是两字以上(含两字)的词语,其中首字与谜面扣合须是形似字,与其他字连读成文,构成别义,方合格规。例如:坐以待旦(乌纱格.《红楼梦》人命)谜底:侯晓明(副底:候晓明)再如:上海拍照(乌纱格.文艺形式)谜底:电影(副底:申影)。上海有名申。再如:公主成亲(乌纱格.《聊斋)目)谜底:狐嫁女(副底:孤嫁女)。
  40,青领格
  青领格又名“青项格”、乌巾格、黑颈格。搁规:谜底须是四字以上(含四字)组成的词语,其中第二字须用形式字代替,连读成文,构成别义,与谜面文义扣合,方合规格。例如:红杏出墙(青领格.成语)谜底:一技之长(副底:一枝之长)又如:儿女共沾巾(青领格.成语)谜底:相隅而泣(副底:相偶而泣)再如:青龙偃月全军怕(青领格.成语)谜底:以力服人(副底:以刀服人),
  41,抵消格
  抵消格,格规:谜底应是两个字以上的词组,每个词组不限字数,但最后一组中,须有削减意思词,从而将前面词组中某字去掉,余下词连读成文,,构成别义,与谜面文义扣合,方合规格。例如:珠峰映雪(抵消格.名族名称四)谜底:高山族、满族、白族、藏族(副底:高山、满、白、藏)谜底最后“藏族”两字,意思就是将前面三个民族名称中“族”字去掉,(藏,埋葬的意思),余下“高山、满、白、藏”成副底与谜面扣合。又如:斋食(抵消格.语言学名词三)谜底:音素、音品、音节(副底:素品)再如:海军战士(抵消格.体育项目三)谜底:水球、手球、排球(副底:水手)。
  42,重门格
  重门格又名剥蕉格、剥笋格、侯门格、复射格、子母格等。格规:谜底字数不限,在谜底与谜面扣合上,有特殊要求,就是二者没有直接联系,也就是说二者扣合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以谜面文义为根据猜出谜底,第二步以这个再作谜面,从第二个谜面的文义中猜出谜底,才是最后的结果,也就是谜目指定
的范围。例如:出言莽撞(重门格.相声段子)谜底:山东话。根据谜面文义猜出“鲁言”,再以“鲁言”为谜面,猜得正底“山东话”。再如:夜不闭户(重门格.字)谜底:俞。根据谜面意思猜出“无人偷”,然后再以“无人偷”做谜面猜地“俞”字。
  43,探骊格
  探骊格,名出典故《庄子列御冠》的寓言。骊龙颔下之珠,价值千金,要得到宝珠,必须待骊龙熟睡时潜入海底才有可能摘得。本格属于特殊谜格,谜面上只标谜格不标谜目。格规:谜底两字以上是复合谜底。谜底按照谜面隐含的意思,将谜目的谜底连贯成文,扣合谜面。例如:一唱雄鸡天下白(探骊格)谜
底:歌.东风红。谜面是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的词句,根据谜面会意为“唱得东方红了天”得正底“歌.东风红”,其中“歌”是谜目,是“东风红”歌名,又如:细语沧桑一花甲(探骊格)谜底:小说.六十年的变迁。谜面“沧桑”,沧海变桑田。细语,别截为小说(小声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5-5-1 14:4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