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蝶衣 于 2013-7-12 17:09 编辑
第三篇 美酒新酿,雪夜邀饮
暮色沉沉,寒风瑟瑟,中唐时代,四野苍茫。一个小小的村落,一间小小的茅屋,一个年迈的诗者。
家仆在做家酿,满满一大碗里的新酒,酒面上浮起的绿色泡沫,这是新酿成后刚刚滤去酒渣、未经过滤的酒,酒面上泛起一层细小的绿色泡沫,显得格外清冽,酒香四溢。他用木勺舀了一勺品了一口,微笑着点点头,回首吩咐小童笔墨伺候。他背着手踱着方步,环顾四壁——红泥小炉炉火正旺,焰光照得墙上亮堂堂地,炕上被烘得热乎乎地,整个屋子暖融融地~~~~~~够了,这样就很好了,他满意地在心里对自己说道。
再看看窗外,黄云暗压,北风呼号,寒气咄咄,冷彻肌肤。他拈须沉吟片刻,遂提笔疾书: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可饮一杯无?找来信封装进信纸,题上嵩阳处士亲启,落款香山居士。写罢搁笔,交与小童嘱速速递与刘十九……
是谁在说人情冷暖世风日下?是谁在说人间真情只在书中?是谁在说人类进行到最文明时是最无情?是谁在寒冷的冬天为我们捧出一颗火热的心?是谁在家酿成熟的时候第一个想到朋友?是谁在风寒雪飘的时候第一个想到朋友?又是谁在温热暖和的火炉旁第一个想到朋友?请看那温暖、明亮的室内,诗人围炉而坐,持书而待;外面天幕低垂,层云堆积,一时朔风大起,残叶落地,飘飘洒洒的雪花紧随而至……
或许还有一把闲琴,几声高山流水,在千年之外空灵摇曳,余音袅袅……是特意准备新熟家酿招待朋友,还是偶尔想借此驱赶孤居的冷寂凄凉?是风雪之夜想起朋友的冷暖,还是平日里朋友之间常来常往?不论诗者是怎么样的心思,这千年之前的温炽友情能让朋友之外的朋友仍感风雨人生路不再寒冷,不再孤寂。
大雪飘飞,路断人少。忽然,一袭青衫从远而近,长剑斜倚,漫吟浅唱,踏雪而至。于是两位好友举杯共饮,畅叙旧情,顿时,酒香笑语充满小屋……
也许他们会彻夜狂饮,也许他们会不醉不归,也许他们会写下动人的诗,同时又在烂醉之下付之一炬……又有什么关系呢?
没有身份地位的对比,没有富贵荣华的映衬,这只是一次朴素的邀约,邀的只是个落魄的书生,约的不过是个乡野之人,媒介也不过是一碗家酿。于是,这二十个字很自然地成就了一段千古流传的友谊神话。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这个神话犹为醒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