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泰山乌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效] 【走向共和】背景音乐

[复制链接]
171#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3 13:11 | 只看该作者
《走向共和》25章 忠臣·重臣·宠臣(五)
   岑春煊:“倒真像有那么回事。可怎么会选奕劻,选谁都比他强。比如说小醇王,论亲戚,太后是他姨妈;论学问,奕劻那个糊涂蛋也比不了嘛!”
   瞿鸿禨摇着头说:“载沣太年轻,太嫩,担任魁阁,本朝无此先例。”
   岑春煊:“可太后常让他参加御前会议。”
   瞿鸿禨:“那是为了历练他,眼下不会有别的意思。”
   岑春煊:“那也不会是奕劻,这家伙太贪!”
   瞿鸿禨一怔,“贪?这会是个问题吗?”
   岑春煊也一怔,吼道:“怎么不是问题!除非太后让猪油糊了心,弄个大贪官担纲中枢魁阁,让洋人看咱这大清朝是个什么东西!”
   听得岑春煊此言,瞿鸿禨赞赏地点了点头,“要是这么说,还算得个道理。要整肃吏治,搞不搞大动作,太后原是要看大局。”
   他不禁沉吟着,“‘国破山河在,今后怎么办’?太后爱面子,最急的是咱大清有个新气象。”
   他又面向岑春煊,“说不定太后真想来个年轻新面孔,给洋人个样子看。”
   岑春煊:“这才在理嘛!”
   但瞿鸿禨又沉吟了,“要是这么着,此事尚有机可乘。可突破口在哪儿呢?”
   岑春煊:“我上个折子,太后一发怒,还不抄了奕劻的家!那时,什么证据都有了!”
   瞿鸿禨又开始摇头了,“抓个小偷都没这么简单,何况是太后可能会用的中枢魁阁——这个‘可能’二字咱还丢不得!对这种人物,咱们或者干脆不理睬他;或者出手就治其死地,否则,打不死,倒打出仇恨来,咱们就没有善终了!”
   岑春煊:“那你说,咱打还是不打?”
   瞿鸿禨站起来溜达着,忽然停步,“打!”
   他坐到桌前,望着岑春煊兴奋的脸,“仅以贪污论,咱打不死奕劻——他毕竟是皇家的王爷——可只要抓住他贪污的确实证据,在目前情势下,太后就不会再考虑他出任魁阁,咱就算赢了这一局。这里的关键是:要出手必胜!”
   岑春煊:“咱能吗?”
   瞿鸿禨:“能!咱有‘杀手锏’!”
   岑春煊疑惑地望着瞿鸿禨。
   瞿鸿禨:“就是你呀——岑大人!”
   岑春煊:“我?”
   瞿鸿禨:“对!御前会议上,太后让你自选差事。这是亘古未有的荣宠!我看你可以要个差事了。”
   岑春煊:“要哪个?”
   瞿鸿禨:“巡抚广东。”
   岑春煊:“为什么是广东?”
   瞿鸿禨又站了起来,溜达着,“自我入主中枢,看到许多密档,发现与奕劻来往最为密切的,是广东海关总办周荣曜(音‘要’);海关之差,隶属洋务,自太后西狩,洋务一直把持在奕劻手中。周荣曜本是巨贪,也有人举报,但所有举报都被奕劻压住,归诸密档,故而他人不知!”
   岑春煊:“奕劻不拿周荣曜的银子,绝不会这样做。”
   瞿鸿禨坐下来,直视着岑春煊的眼睛:“正是如此。但咱们需要他的确凿罪证。”
   岑春煊:“我立刻就去广东!”
   瞿鸿禨:“我立刻进宫请懿旨!”
   四
   两广总督衙门,夜空下,大门被敲得山响。
   门人急报:“总督大人,新任广东巡抚岑春煊来了!”
   正在闭幕养神的两广总督谭钟麟一下子睁开眼睛,惊道:“怎么这就来了?也没个招呼!快,快请他到客厅。”
   他说着就往外走,但又停下,回头四处摸了一下,摸起一个眼镜,戴上。这才觉得眼前亮起来,又往外走。
   客厅,谭钟麟拱手欢迎说:“哎呀,岑大人!欢迎之至啊!”
   岑春煊唬着脸,也一拱手,“谭大人客气!”
   二人落座,下人端上茶来。
   谭钟麟:“岑大人怎么不给个招呼,我好派人迎接?”
   岑春煊忽然拍案,“你一个总督,包庇巨贪周荣曜,可是死罪!”
   谭钟麟大怒,也要拍案,但终于压住了火气,准备拍案的手端起茶盏,咂了一口,徐徐说道:“岑大人刚来,许多事情有所不知啊!”
   岑春煊:“我是刚来!但太后要我整肃吏治,这就要拿他开刀!”
   谭钟麟冷笑道:“岑大人,不是我小瞧你,你的刀恐怕不够快!”
   岑春煊:“那咱们就试试!”
   谭钟麟忍了忍,还是说道:“岑大人,这周荣曜原本是庆王府的包衣,是庆王爷特派到广东的海关洋务官员!”
   岑春煊:“他若不是奕劻的人,我倒还没功夫理他!”
   谭钟麟还是忍了,但话里已经带刺儿,“岑大人,你自是有人宠着,才敢说这话。”
   岑春煊大言不惭,“你知道就好!本抚台此来,不但要招惹那奕劻,还要招惹一下总督大人你!”
   谭钟麟:“你,你招惹我什么?”
   岑春煊冷酷地说:“我要立刻上奏太后,先告你养痈遗患!”
   谭钟麟终于忍无可忍,“啪”地拍案而起。但尚未说话,忽然眼镜受到震动,掉在大理石桌面上,登时碎裂。谭钟麟更加怒不可遏地抓起眼镜,但上面没有镜片,戴上,还是什么也看不见,他指着岑春煊吼道:“好啊!你…你…”
   因为看不见,他竟然指错了方向。
   岑春煊:“看来总督大人的眼睛瞎了,所以才养痈遗患呀!”
   谭钟麟仍然瞎指着说:“我毕竟是总督!你不要欺人太甚!”
   “总督?”岑春煊一阵冷笑,“朝廷官制,总督巡抚不过同城办公,没大没小,皆可专折言事!”
   “谭大人,你就等着听参吧!”他说着起身,拂袖而去。
   谭钟麟气得浑身哆嗦,一边摸索着朝室内走,一边对身边人说:“快!快写折子给太后!要是让他参在前头,我就完啦!”
   ……
   广东巡抚衙门公堂,一群商人齐声喊着:“广东米商拜见岑大人!”


172#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3 13:14 | 只看该作者
《走向共和》25章忠臣·重臣·宠臣(六)
   岑春煊高坐抚台,旁边有一记录的书办。左右有两排衙役,堂下跪着一群商人,两旁设有座位。
   岑春煊:“都起来吧。”
   群商不起,中间一商人双手托起一呈文,“禀抚台大人,广东米商为海关总办周荣曜陈情,请抚台大人格外开恩。”
   那书办起身走过来,将呈文取过,捧给岑春煊。
   岑春煊翻动着如奏折一般的呈文,“消息是真快呀!是谭大人要你们来的?还是……”
   赫然见呈文中夹着一张四十万两的银票,岑春煊看着那张银票,不动声色地沉吟着。
   众米商也紧张地看着岑春煊的表情。
   岑春煊把呈文一合,众米商长长舒了一口气。
   岑春煊对衙役们道:“你们都出去,把门关上!”
   众衙役露出嘲讽颜色,眨巴着眼睛,退了出去,最后一个衙役关上了门。
   岑春煊拿着呈文走下抚台座位,在两旁的米商们面前,来回踱着脚步。众米商的眼睛跟着他的脚步,不知他意欲何为。
   岑春煊忽然微笑了,“起来,都起来,两旁赐坐。”
   众米商:“谢抚台大人!”
   他的这一次的声音底气足多了,纷纷起立,坐在了两旁。
   岑春煊溜达着摇晃着手中的呈文,“四十万两银子……老实跟你们说,本抚台还真没见过这么多银子!”
   一米商:“这是‘公’礼,大人受之无愧。”
   岑春煊假装高兴地说:“‘公礼’,嗯,说得好,本抚台是朝廷的人,自然受的是‘公礼’,‘私礼’是不受的。”
   他沉吟着但清晰地问:“不知周荣曜拿过你们多少‘公礼’?”
   米商们不答。
   岑春煊瞅着米商们,“看来这是你们的秘密……”
   米商们还是不说话。
   岑春煊又笑了,“好吧好吧……看茶!”
   侍从们端着茶盘出来,将茶放在米商们的桌案上。米商们互相瞅了一眼,有的轻松地端起了茶盏。
   岑春煊已经走上抚台,忽然惊堂木一拍,“可本抚台还是要查办周荣曜!”
   有米商的茶盏落在了地上,“啪”地摔碎了。
   一米商离席跪在岑春煊面前,“大人,查不得呀!”
   岑春煊故意怒道:“本抚台一定要知道他拿了多少!”
   那米商:“大人,周大人是拿得多些,可抚台大人只要长在广东,小人们的孝敬会更多。”
   岑春煊作出贪得无厌的样子,“到底多少?”
   那跪着的米商左右看了看,见众米商都点了点了,说道:“大人可知道周大人的绰号?”
   他明知岑春煊不知道,卖了关子后接着说下去:“‘周半城’!就是说他的家产抵得过半个广州城!”
   岑春煊作出很羡慕的样子,“嗯,说下去,说下去……”
   那米商:“大人有所不知,广东人爱吃米,大米的进出口生意就兴隆。可进口出口,都要通过海关,其实就是通过周荣曜大人这一关!若是不给他送‘公礼’——”
   说着,他瞅一眼左右的同行们。
   一米商:“他就说小人们的大米里有虫子!”
   岑春煊惊奇地问道:“虫子?”
   另一米商:“说小人们的大米里有毛毛虫,线虫,长虫,还有肚子里的蛔虫!有一回他把小人的一船米都倒进珠江里,逼得小人一家差点自杀……过了好几年才缓过来呀,大人!”
   他说着,竟是泪流满面。
   满堂寂然。
   岑春煊对书办,“让他们按手印!”
   书办一招手,一个衙役从后堂出来了,二人拿起记录和红印泥盒子,走到跪着的米商前。
   那米商叫着,“这是做什么呀大人……”
   那衙役不由分说,抄起他的手,在印泥上一按,再按在记录纸上。然后朝左右的米商挨个走过去……
   众米商汹嚷起来:
   “大人,您不能这么做呀……”
   “周荣曜知道了,小人们就死定了!”
   “大人这不是害小人吗……”
   在汹嚷中,岑春煊把那张银票朝跪着的米商抛了下去,“查办了周荣曜,本抚台奏陈太后,给你们派个不要钱的好官儿来!”
   众米商更加汹嚷起来,一些按了手印的米商跪爬了过来:
   “大人,哪有不要钱的官儿嘛……”
   “大人,小人们好不容易喂饱了‘周半城’,再弄个新官儿来,小人们还得从头喂呀!”
   “大人,钱要多了,小人们死定了;可不要钱的官儿天天找茬整我们,小人们更加死定了!”
   所有的米商都按完了手印,都跪了过来。而书办将印满红手印的记录呈给了岑春煊,岑春煊拿过来瞅着,忽然转身就走。
   衙役一声吼:“退堂!”
   众米商哭喊了起来:“大人啊!”
   ……
   半夜,周荣曜府,火把映照着岑春煊的面孔,岑春煊命令道:“给我搜!只要有根人毛,就给我揪出来!”
   火把在偌大的周府中四散而去。
   各房中的周荣曜家人及侍仆侍女,被如狼似虎的粤勇吆喝着、推搡着,押到岑春煊面前。
   同时,一个个粤勇队官向岑春煊报告着:
   “抚台大人,南厢房没有!”
   “抚台大人,北厢房没有!”
   “抚台大人,没有!”
   “没有!”
   岑春煊走到周的家人们面前,“说,周荣曜在什么地方?!”
   没人搭理他。
   岑春煊走到一个管家模样的人面前,“你是周家什么人?”
   那人:“大管家。”
   岑春煊:“那你说!你一定知道。”
   管家嘿嘿一笑,“不知道,知道我也不说!”
   岑春煊扬起了手,“你个狗……”
   他的手忽然停在半空,眼珠一转,手放了下来,“来人!”
   士兵们一声吼:“在!”
   岑春煊:“封锁所有沿江口岸!”

173#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6 11:17 | 只看该作者
《走向共和》26章 废科举(一)
   天津总督府,女学馆,
   一张男人裸体挂图在前面,袁世凯府上的家庭教师周砥正在讲授:“今天的课是素描,先要知道人体透视。西洋绘画与我中华水墨画大不相同,讲究的是比例和透视。大家看……”
   忽然有“水”冲挂图射来,原是一个五岁的男孩正站在桌上,举着“小鸡”向前尿尿。女馆中坐着袁世凯的姨太太们和各自的儿女们,看得出是每一个母亲与自己的儿女坐在一堆儿,有的在喂奶,有的在揩屎,乱作一团。每堆人前有一画板,上面画的都是那挂图上最显眼的部分。
   周砥对那男孩说:“小九,下去!别捣乱!”
   沈玉英一把抱过小九,“呦,干吗这么厉害呀!你那图上不过是个假的,咱家小九给你亮个真家伙,也是示范嘛!”
   周砥脸红道,“你,这是课堂,怎可胡说?”
   沈玉英:“倒不知是哪个胡说?老爷让你讲学,你弄个这家伙挂在这儿,成何体统嘛!”
   周砥:“袁大人要我讲授新学,且从基础讲起,自然是算学、洋文、西洋图画学都要讲的。”
   沈玉英:“那还是我给你讲讲吧!”
   她环顾着姨太太们,“咱们都是见过真家伙的,倒比咱这周先生还懂得多吧!”
   众姨太太:“就是:这男人的身体,还用得着你讲?”
   周砥满脸通红,正要发作,只听一声咳嗽,袁世凯背着手走了进来。
   众姨太太都站起来“老爷!”
   周砥:“袁大人!”
   袁世凯瞅一眼挂图,慢慢踱着步子,看姨太太们的图画。看到一张张“器官图”,俱拿下来,撕扯了,或者一团,扔在地上。
   待转回讲台上,袁世凯威严地站立着,像在军前训话:“都给我听着!”
   姨太太们机灵一下,笔挺条直,儿女们牵着她们的衣襟,躲在身后。
   袁世凯:“不要以为你们是我的家人,就为所欲为。这里是学堂,不是上床!咳!你们都要好好学!账房!”
   账房先生应声而入:“老爷!”
   袁世凯:“从今天起,府上女馆学分五等,每个学期学成第一等的,奖励五百两银子;四等,四百两;三等三百两;四等二……四等没银子;五等更没有!学分评定,以周砥先生一言为准;凡不及格者,向我报告,我要军法从事!可记住了?”
   账房先生:“记住了!”
   袁世凯对沈玉英说:“你是她们的老大,你要带头。”
   沈玉英一个媚眼飞过去,“是。”
   袁世凯假装没看见,对众姨太太,“今天我就给你们改个名字:英儿,你,以后就叫新学;你,就叫志学;你,叫勤学;你,叫勉学,勉学懂吗,要常勉励自己学习;你,就叫潜学,潜学嘛,就要潜下心来;还有你,哦,就叫不能不学,哦不好,这不叫个名字嘛,嗯,就叫常学!都听清楚了吗?”
   众姨太太像军人一样答道:“听清楚了!”
   袁世凯:“按刚才周先生教你们的,先画着!不准胡来!”
   众姨太太:“是!”
   袁世凯转对周砥,“周先生,请借一步说话。”
   二人在走廊中走着。
   袁世凯:“周先生,我的意思呢——您看我说得对不对啊——那玩意儿就别让她们画了。”
   周砥:“既是新学,西洋绘画课程总是要有的。”
   袁世凯:“西洋画也好,中国画也好,当不了饭吃,她们也不是画画的材料,还是取消的好。我的意思呢,嗯,教她们一些实用的东西:像家政、女红、识文断字,算学也可以,让她们花起钱来也有个数。您说呢周先生?”
   周砥赌气地说:“都是袁大人的姨太太,袁大人说教什么就教什么!”
   袁世凯站住了,亲切地看着周砥,“让周先生大材小用了。”
   周砥见袁世凯看着她,反倒有点不好意思了,“那倒也不是……”
   袁世凯:“我看这样吧周先生,太后要我在天津兴办女学,学校嘛,倒是建了,本总督兼任校董。可光杆司令一个,玩儿不转呀!周先生可否带个头,来我女子公学任教如何?”
   周砥:“袁大人,我不成。”
   袁世凯:“总强于教我这帮姨太太吧?”
   周砥微微摇头,“各位太太虽是难缠,府上却是‘内馆’。我一个女子,到公学里抛头露面……袁大人,还请见谅!”
   袁世凯大失所望,“原来如此。那,周先生请回,我另想办法。”
   ……
   天津女子公学礼堂,一个老仆模样的人正举着喇叭筒子在高喊着:
   “各位津门老乡,总办急聘同行;高才来校任教,报酬尽可商量。”
   礼堂前方,高悬一横幅:天津女子公学堂招聘教席。横幅下的条案前,总办吕碧城端坐着,桌案上有她的身份名字。她的桌案两侧是两条长桌案,上面有“算学科”、“文学科”、“外国文科”、“畜牧学科”、“工学科”、“美术科”、“医学科”、“体育科”、“商务科”、“司法科”等各种新学科目的牌子,牌前各有咨询员一人,解答应聘者各种问题。每一桌前,都有各色人等在瞧热闹。
   在畜牧学科前,咨询员问:“老先生为何想任畜牧学教席呀?”
   老先生:“命运不济呀!没饭吃啦,找个活儿。”


174#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6 11:18 | 只看该作者
《走向共和》26章 废科举(二)
   咨询员问:“先生是自学的畜牧学?”
   老先生:“那倒没有。然畜牧者,顾名思义,一个是在家里养鸡养猪,一个是到野外牧马放羊。小时候,这些活计老夫都干过——鸡鸭鱼肉也都吃过,肚子里的这些下水足够教畜牧学啦。”
   围观者起哄大笑。
   在医学科前,一游医模样的人唬着脸,“你说我不够格?”
   咨询员:“先生会的都是拔罐子、刮痧那一套,新医学是西医之学。”
   那游医:“不就是掏心掏肝、大卸八块吗!给我把刀,我也会!”
   在司法科前,一滚刀肉模样的人,“你这司法科,我教定了!”
   咨询员:“先生是卖肉的,教学司法,却是不妥。”
   滚刀肉:“怎么不妥?我肉铺前的警察,成天在我那里割两斤肉,从不给钱!等我教出的学生当上法官,我让她先把那黑狗子判个死罪!老子亲赴刑场执刑!”
   说着,他眯着一双肉眼,手指呈八字枪状,朝着咨询员“啪啪”地“射击”。
   咨询员吓得离席而避,滚刀肉竟是兴起,追着咨询员“啪啪”不休。
   礼堂内大乱,哄声更响,有鼓掌的,有喊口号的。孩子们跟着滚刀肉一起追着“啪啪”。
   吕碧城忽地站起,喝道:“成何体统?”
   ……
   一队女性,身披绶带,花枝招展,款款前行,队伍一侧有个敲锣的小厮。队伍后面是辆封闭的马车,车厢像个集装箱,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跟着车。
   人们终于看清,这支队伍是袁世凯的十三位姨太太,她们身上的绶带正是袁世凯给她们各自起的名字“新学”、“常学”等等。“新学”沈玉英走在最前面。她们一扭一扭的,很是诱人,却都有很庄严的模样。
   观者如潮,哄声不断,小孩子们追跟着,并学着那扭捏的姿态。
   忽然,车厢的帘子里探出一个小脑袋,“放我出去!”
   车旁的管家:“进去!进去!”
   那小脑袋:“我要撒尿!”
   车厢里孩子声响成一片,“我撒尿!我也撒尿……”
   那管家:“没看你们的妈正干正事?先憋着!”
   两旁店铺的人都出来瞧,路过天津的举子们也看到了这场景。
   举子们互相使了个眼色。

   姨太太队伍浩浩荡荡开进了天津女子公学礼堂。现在,车厢里的孩子们也出来了,跟着母亲们的队伍,大大小小、高矮不一,在后面走着。孩子们试图迈着整齐的步伐,但无论如何整齐不得。
   一声锣响,一个声音:“立定!”
   队伍停下了,礼堂安静极了,滚刀肉们都瞪大了眼睛。
   吕碧城离开座位,走了过来。
   沈玉英:“哎呀师姐,日本女子师范学堂毕业生十三妹全数向你报到!”
   吕碧城疑惑着,“你…你们……”
   沈玉英赶紧给吕碧城一个示意的眼色,但那眼色怎么看都像一个媚眼,“总办先生,我们十三妹还带来了一批新学学生!”
   管家一个手势,那帮孩子吼道:“我们要上新学堂!”
   趁着人们注意那帮孩子,沈玉英凑到吕碧城耳畔,小声说:“是袁大人派我们来的!”
   吕碧城恍然大悟,立刻高声道:“十三妹别来无恙?我一直在盼着你们呢!你们来了,我天津新学堂就有希望了!”
   一阵稀稀松松的文雅的掌声传来,只见举子们拍着巴掌文雅地走了进来。
   一举子:“群芳毕至,新学生辉呀!”
   一举子:“原以为新学不过科举骥尾,如今看来,倒是‘莺歌燕舞秋色爽,红杏枝头春意闹’呀!”
   一举子:“我等满腹经纶,若是失去这大好时机,岂非白来世上一遭!”
   众举子:“正是正是!”
   众举子拱手:“总办先生请了!”
   吕碧城喜道:“诸位先生是来应聘的?”
   一举子:“正是来应聘教席。”
   吕碧城:“请问先生高学何处?”
   那举子:“高学?那自然是科举为最,程朱为高。鄙人先祖乃宋之程灏,总办先生觉得高也不高呀?”
   吕碧城:“先生请了。我这里乃新学堂,不教科举之学的。”
   那举子:“岂有此理!新学何哉?雕虫小技罢了!怎比得我煌煌四书之学,浩浩五经之理?荒唐!荒唐!”
   吕碧城:“先生且请自去‘煌煌’‘浩浩’,我这里容不下先生大才。”
   又一举子上前一步,嘻皮笑脸说道:“哎呀总办先生,我这位年兄不识抬举,请先生不必跟他一般见识。”
   吕碧城:“那请问先生您高学哪一科?”
   那举子:“总办先生要哪一科鄙人就有哪一科。”
   吕碧城:“那先生是全才啦?”
   那举子:“原本无甚大才,满腹经纶,全靠红袖添香。如今这天津女学,桃花红,枣花香,梨花白,荷花肥,我那几个贱妾无一比得了。”
   他说着,满脸的遗憾之色,摇着头,“比不了,比不了!总办先生有容乃大,就请给小生一个教席之位吧。”
   吕碧城尚未讲话,一举子抚掌说道:“哎呀年兄,阅尽人间春色,抱负不凡,端的不凡呀!只是满园春色一人享,何其不公乃尔!此校既是女子公学,年兄我跟你商量商量,干脆办成妓馆,也好合其‘公学’至公之正意。”
   说着,真跟那举子商量起来,“年兄以为如何呀?”

17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6 11:18 | 只看该作者
《走向共和》26章 废科举(三)
   那举子假意沉吟,然后道:“也罢!愚兄我就一秉大公了吧!”
   沈玉英一忍再忍,终于忍无可忍,吼道:“你放屁!”
   那举子:“哎呀,这位乃十三妹之首吧?虽说徐娘半老,却是风姿犹在,有味道,有味道!就请你当这妓馆老鸨如何?”
   沈玉英原形毕露,吼道:“敢拿老娘打牙祭,瞎了你们的狗眼!”
   说着,她一扭身,抄起一板凳,朝那举子砸去,那举子立刻栽倒。
   一举子:“诸位年兄!管不了许多啦!”
   众举子一拥而上,各抄家伙。姨太太们也抄起家伙,双方混战起来。围观者和咨询员们也俱加入,因女性居多,自然动嘴啃咬的也有,揪头发的也有,专踢裤裆的也有,打得煞是热闹。
   这时,一顶八人抬的绿呢大轿到来,轿帘一掀,身穿官服的天津盐运使严凤笙走出来。
   吕碧城惊呼:“舅舅!”
   严凤笙不理她,进门便朝着正混战的人们不断拱手:“诸位父老乡亲,都是本官管教不严,惹出如此大祸。”
   一桌板拍过来,正拍在他头上。他脑袋晃了晃,竟是无恙。继续拱手道:“诸位诸位,看在本官面上,大家不要打了吧!”
   吕碧城喊道:“舅舅!总要有个是非!”
   严凤笙眼睛一瞪:“是非?本就是旧学是,新学非——都是你干的好事!”
   吕碧城:“舅舅!那你送我出国留学,所为何事?”
   严凤笙:“让你嫁个好人家,也对得起你早亡的先慈!”
   吕碧城:“舅舅!”
   严凤笙:“还敢跟我犟嘴!跟我回家!”
   说着,他强拉吕碧城的手,朝门口就走。
   一声喝呼传来:“总督大人到!”
   袁世凯出现在门口。
   众人大惊,全都住手,呆在当地。
   “老爷!”姨太太们趋步上前,排成一列,施家礼。个个蓬乱的头发,撕扯不堪的衣服,脸上俱有血痕,但都是邀功请赏的表情。
   袁世凯对身旁的账房先生吩咐:“回去重重有赏!”
   言罢,赵秉钧、杨士琦跟随着,袁世凯朝礼堂内走去。
   警察进入礼堂,呈包围状,站立四周。
   赵秉钧拿一把倒地的椅子,在地上蹾一下,以示尚未散架,放好。杨士琦扶起一张桌子,摆在椅子前。袁世凯坐下了。
   严凤笙先趋步上前,跪道:“天津盐运使严凤笙叩见总督大人!”
   袁世凯睬也不睬,只对吕碧城说话,“遁夫先生,闹事者何人?”
   “禀大人!”吕碧城一指那些举子,“这些先生,不知为何偏与我新学为难!”
   一举子昂然而前,朝袁世凯拱手,“袁大人!”
   众举子俱拱手:“袁大人!”
   袁世凯慢悠悠地说:“诸位何方神圣呀?”
   一举子昂然道:“我等偶游津门,即将入京殿试,乃天子门生是也!”
   袁世凯:“天子门生?诸位可知‘斯文扫地’何意呀?”
   一举子:“人心不古,津门为最!纲常所在,断不能容——斯文也就顾不得了!”
   赵秉钧喝道:“大胆!就凭你们扰我津门治安,就得蹲大牢!”
   袁世凯一扬手,止住赵秉钧,“蹲大牢就免了。不看僧面看佛面嘛!”
   对众举子:“念你等乃斯文之人,来人呀!”
   众警察:“在!”
   袁世凯:“打人留点脸,扒开裤子,各打二十警棍!”
   “是!”众警察上前执行命令。
   众举子呼喊着:“我等乃天子门生!你不能打我们!”
   声音渐息,已被推搡出去。
   这时,严凤笙已经开始发抖了。
   袁世凯问道:“严大人病了么?”
   严凤笙抖着,“没,没病!”
   袁世凯:“没病不在官衙,到此何干呀?”
   严凤笙:“属下是来叫我的外甥女回家的。”
   袁世凯:“哪个是你的外甥女呀?”
   严凤笙一指吕碧城,“就是她!”
   袁世凯:“却是为何呀?”
   严凤笙:“她,一个女人家……”
   袁世凯:“不错不错,一个女人家,抛头露面办新学,严大人看着不舒服是吧?”
   严凤笙不语。
   袁世凯:“那好吧,你就回家吧!”
   “多谢袁大人!”严凤笙起身欲行。
   袁世凯:“站住!”
   严凤笙:“大人不是让属下回家么?”
   袁世凯拍案,“我要让你‘回老家’!来人!”
   警察们:“在!”
   袁世凯:“严凤笙身为大清官吏,不遵法纪,扰乱学堂,给我绑起来,推出去斩首!”
   警察们:“是!”
   吕碧城:“大人且慢!”
   袁世凯面向吕碧城,“遁夫先生有话说?”
   吕碧城:“大人!我这舅舅是做得不对。可碧城自小父母双亡,是舅父大人把我养大,我的学业也在舅舅督导下完成。请总督大人看在碧城面上,饶他一次吧!”
   严凤笙“嗵”地跪倒,“请总督大人开恩!”
   袁世凯不理他,仍对着吕碧城说话,“遁夫先生要我饶了他?”
   吕碧城:“请大人网开一面!”
   袁世凯:“网开一面?嗯,说得好!”
   他转向严凤笙,“本总督看在你外甥女份上,对你网开一面!可死罪免了,活罪难饶。一年之内,天津盐运的事情你不必管了,我命你协助你的外甥女把天津女学办好!”
   严凤笙面有难色,“这个……”


17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6 17:21 | 只看该作者
《走向共和》26章 废科举(四)
   袁世凯:“怎么?你以为你是大清官员,又是遁夫先生的舅舅,给外甥女‘打下手’没面子是吧?可本总督按照遁夫先生的意思,只能网开一面,你若是不能成为你外甥女的好助手,就一定要成为我的刀下鬼,要死要活,你看着办吧!”
   “我要活,我要活!”严凤笙说着,立刻起来收拾桌椅。
   袁世凯面向吕碧城,亲切地说道:“遁夫先生,你看这样处置是否妥当?”
   吕碧城感动地说:“多谢总督大人!”
   天津火车站月台,西洋乐队的《友谊之歌》已经演奏到结尾,袁世凯率百官迎在一车厢前。
   只听里面传出张之洞的声音:“我说慰亭,你就别这么多花样啦!上来吧!”
   满头白发,张之洞明显地老了。他大咧咧地斜靠在车厢内的沙发上,“慰亭呀,不是我不给你面子,太后忽发懿旨,要之洞进京。不敢耽搁呀。”
   袁世凯倾身坐在沙发上,满脸的尊敬,“定是天大的事情,非香帅一言,莫可定夺。香帅以为会是什么事情呢?”
   张之洞:“怕是废科举之事。”
   袁世凯立刻从眼前摆着的洋水果盘子里拿起一个橘子,几乎是捧递上去的,“这就好,这就好了!请香帅奏陈太后:立停科举。”
   张之洞接过橘子,在鼻子前嗅着,“难啊慰亭,年前你我联袂奏请递减科举,为期十年,太后准了!自那以后,这才过去一年,总不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嘛。”
   袁世凯急道:“不砸脚,那就得砸锅!”
   张之洞一怔,慢慢剥着橘子的皮。
   “我说的是新政这口锅。”袁世凯诚恳地说,“香帅,我跟你说老实话,太后亲莅津门视察,那是多大的荣宠。可我请太后为天津劝工陈列所剪彩。太后没剪,说等我做出那些个洋玩意儿,再把彩儿给我补上!可哪里做得出来嘛!没人才啊!仔细一想,拦路虎就是这科举制度!”
   张之洞把一瓣橘子送到了嘴里:“嗯,嗯,慰亭,你这橘子的味道不错,也是洋玩意儿吧?你刚才说什么?拦路虎?谁是拦路虎?”
   袁世凯一怔:“哎呀我的香帅,您老装什么糊涂嘛!您看啊,西洋实业日新月异,靠的就是人才。人家搞实业,靠的是电力,不光有火力发电站,还有水利发电站。香帅坐的这蒸汽火车也是人家发明制造的,美国甚至能让这火车在地底下飞跑;还有电报、无线电、X光机……那天看《申报》,好家伙,人家那农作物,用电灯照着长,缺水就用机器浇灌……”
   张之洞早已惊奇地瞅着袁世凯,“慰亭,实业大专家啊……”
   袁世凯:“哎呀香帅,您是我大清洋务的老前辈,我袁世凯才干了几天?您看啊,我刚才说的这些,全是人家的东西,咱自个儿一点没有!想引进,那好,连人才也得花钱买!咱们的人呢?科举科举,全都读书做官去了,没一个干实事的!香帅,读书做官的人咱有的是,就缺读书做事的!香帅——这科举牢笼人才呀!”
   张之洞又开始吃橘子了:“牢笼?我没坐过牢呀……”
   袁世凯又是一怔,终于明白张之洞为何这么阴阳怪气了,不禁有气,“不错,您张香帅岂能把科举当牢笼!您是太后钦点的探花,科举对您来说,那是香饽饽,热馒头,珍馐美味!”
   张之洞笑了,“你急什么?科举是什么东西,我不比你清楚……”
   话一出口,已经知道又错了,但已经收不住。袁世凯果然冷笑道:“当然。我袁世凯是什么人,连个秀才出身都没有,哪里配谈科举……”
   张之洞:“好啦好啦。慰亭啊,我是说,你想立废科举,直接上折子就是。哦,你的折子都写好了吧?拿出来,交给我,太后若是问到我,我帮你说话。这总成了吧?”
   袁世凯的气消了,诚恳地说:“香帅,这折子得您来写,您来上。我没有科举功名……”
   张之洞:“又来了不是!我一时口误,你要记我一辈子呀!”
   袁世凯诚恳地说:“我是说真的,我没有科举功名,要立废科举,人家会说我有私心;您是大儒,这话您来说,那才真有说服力!”
   车厢外有了声音:“香帅,水加满了,火车可以启动了。”
   袁世凯:“再等等!”
   张之洞对着车厢外:“准备开车吧!”
   袁世凯:“香帅!”
   张之洞笑了:“慰亭若是不放心,跟我同车赴京如何啊?”
   袁世凯瞅着张之洞,深深一躬,“拜托了!”
   ……
   颐和园,乐寿堂,传出老人的呜咽之声,如泣如诉。只见珠帘微动,影影绰绰,映出两个老人,一个满头白发,一个满头黑发,隔着珠帘,似乎正在边说边垂泪的样子。
   瞿鸿禨捧着高高一叠折子,急急地走过来。刚要掀开珠帘,李莲英闪出来,“嘘”了一声便站了开去。瞿鸿禨赶紧退到李莲英那边。
   瞿鸿禨小声问:“是张之洞大人?”
   李莲英点点头,“正哭着呢。”
   瞿鸿禨喃喃自语:“自钦点探花,已是多年没见了。”
   他朝前踱了几步,背对着李莲英,脱口成诗:“湖园召见上帘钩,年少探花已白头。各有伤心无一语,君臣相对涕横流。”


177#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6 17:22 | 只看该作者
《走向共和》26章 废科举(五)
   他转向李莲英,“甲午、戊戌、庚子、回銮,多少沧桑,岂能无感?”
   乐寿堂内,
   慈禧拭了一下眼泪,把手中的帕子递给张之洞。张之洞哪里敢用,捧着帕子,一种十分激动的样子,白胡子颤抖着。
   慈禧:“好啦好啦。我这刚好了,你却又来了。”
   张之洞哽咽着:“臣见太后安康如昨,心中高兴……”
   慈禧:“我是硬挺着。我呀,这话也就跟你说:真想把这一摊子烂事儿呀,都交出去。像那乡下的老人,糊里糊涂的,快快乐乐的。可我哪敢呀?”
   张之洞:“可是不能。许多事情,倘无太后乾纲独断,还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慈禧:“有些个事情呀,好断。比如那年点你的探花——那年你多大?”
   张之洞:“臣当年二十六岁。”
   慈禧:“就是嘛,当年有人说,你年纪过轻,一下子进了一甲,怕是有人不服。我说呀,年轻怕什么,又不是选寿星佬儿!这就把案子断了,这个好断。”
   张之洞:“太后宏恩,臣感铭终身。”
   慈禧:“我不是说这个。我是说呀,有些个事情,我也有些糊涂了。以往呀,人们背地里说我跋扈,我听着高兴。虽说‘跋扈’不是个好词儿,可连着血性,说明我呀,还不老!可今儿呢,就是李莲英都常说,‘老佛爷的脾气好着哩’,这可真是个‘好’么?”
   张之洞偷换概念,“只要太后好,就是我大清的福气。”
   慈禧:“这次召你来,又是个难断的案子。要说呢,这科举呀,并非只关我大清的事儿,往远里说,有一千多年啦。你呢,也说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体’呀,‘用’呀的,这些个日子,老是在我这脑子里边翻饼烙饼,还真是没个决断啦。”
   张之洞:“臣虽然也在想这件事儿,却是没有太后想得深。臣只是觉得,是到了考察一下新学的时候啦。”
   慈禧:“这个我也想到了。所以叫奕劻选些新学种子,也来试吧试吧。”
   说着,她竟沉吟起来,“只是,有一件事,我到今儿个,还是下不了狠心。”

   保和殿,
   金邦平、唐宝锷、曹汝霖、陆宗舆等十四名留学生,在太监的引导下,分两路趋步而入。看到一太监捧旨在前,立刻跪听。
   太监宣旨:“太后懿旨,殿试两场:第一场,就所习学科命题;第二场,试中国文、外国文。”
   留学生们起立,太监引导至保和殿里已经一字排好十四张桌椅落座。只见每张桌案上文房四宝、角尺圆规等俱全。
   忽然天昏地暗,保和殿内顿时黑起来。
   李莲英从珠帘后急急跑到殿门口,朝外瞅了一眼,喊道:“掌灯!”
   保和殿门关闭,灯亮了,好像菩萨现身,慈禧的影子从珠帘后映出。
   留学生们立刻离坐跪倒,“给太后请安!”
   慈禧的声音:“你们都要好好考,别辜负我的一片心。”
   ……
   国子监门前,风雨如磐。
   除了已经见过的举子们,三百多人在门前庄严地长跪着。风刮着他们的儒冠,飘带飞扬着;雨打着他们的身体,好像打在雕像身上。
   旁边有一临时搭起的席棚,一口偌大的黑铁锅下,柴火熊熊燃烧着。锅灶旁有一方台,上面是大碗的粥和各种小点心。
   长跪的举子们面前,学部尚书朝着他们在风雨中喊着:“此次殿试,俱乃新学命题,法学啦,医学啦,农学啦,工学啦,你们没学过,怎么试呀?试不得嘛!这是皇太后的懿旨,也是她老人家对你们的关怀,非是我学部为难你们!”
   雨盖护着盘子里的大碗粥和小点心,端了过来。学部尚书端起一碗粥,送到一老举子面前:“我说您老,您就吃点喝点吧!绝食总不是办法!”
   老举子一动不动,但声嘶力竭地喊:“我等并非反对新学,可我大清不能废了旧学啊!”
   学部尚书:“没人说要废旧学嘛!”
   但那老举子不再理他。
   学部尚书又把粥端到另一举子脸前:“我说您老,您就带头吃点好不好?”
   那举子也是一动不动。
   学部尚书端着碗跑到队伍前面:“我说你们何其倔强乃尔?我,我学部向你们保证,皇太后不会就这么扔下你们不管!新学殿试之后,科举制艺之学试也不试,一定还有后旨!”
   他朝前举起那个大碗,“你们就吃一口吧!我求求你们啦!”
   但他的面前,好像不再是活人,而是有千年历史的科举墓碑。
   ……
   保和殿内,入夜,灯光下,留学生们仍在考试。
   殿门开了一条缝,浑身精湿的瞿鸿禨轻轻闪进来。
   李莲英从珠帘内出来,溜着边,急急过来。瞿鸿禨同他附耳说了点什么。
   李莲英再溜着边,急急入珠帘后,在慈禧近前说了句什么。
   只见慈禧忽地站立起来。
   她似乎也说了句什么。
   李莲英有答应的样子。
   ……
   风雨中,火车呼啸着进京。雨打车窗,好像在哗哗地流泪。
   袁世凯在包厢中,神情庄重地端坐着。
   ……
   国子监门前,天微明,雨还在下着。
   大铁锅里还在“咕嘟”着,大碗的粥和小点心仍在原处。
   三百人的队伍中,隔三差五的,已经有不少人倒下了。
   一个跪着的长髯举子费尽力气才把身旁倒下的举子搬起来,刚一换手,那被搬起的举子真像墓碑一样倒下去了,他显然是死了。


178#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9 11:27 | 只看该作者
《走向共和》26章 废科举(六)
   那长髯举子的双手高高地举向太空,随即便是一声撕裂肝肠的呐喊:“天哪!”
   雨打在他的脸上,不知是泪是水。
   ……
   乐寿堂内,
   雨过天晴,阳光明媚,阳光射进了暖阁。
   太监喊道:“传殿试生!”
   十四名殿试生鱼贯而入。
   左右大臣注视着他们,他们跪在御前。
   慈禧默默地望着他们,好一会儿没有说话。
   慈禧:“这次殿试,千古未有!题目都是新的,结果呢,也是谁都想不到:竟然闹得死了人!看着你们,想着他们,真不知是幸呢还是不幸?听说他们许多人呀,考了二十多年!不易呀!”
   没人敢答腔。慈禧沉吟了一下,终于对着学部尚书说:“学部尚书,宣谕吧。”
   学部尚书宣谕:“金邦平,授工学进士;唐宝锷,授医学进士;曹汝霖,授法学进士;陆宗舆,授法学进士……”
   ……
   国子监门前,
   还能活动的“墓碑”们渐渐摇晃着站立起来。
   学部尚书见状,一挥手,官兵抬着担架,冲了过去,把倒下不起的举子放到担架上。
   那些“墓碑”推开那些官兵,四人一抬,奋力将担架上肩。然后朝前走去。
   学部尚书在后面喊着:“我的要命的祖宗们,你们这是到哪里去呀?”

   乐寿堂内,
   接见殿试生和授予进士的仪式已经结束,金邦平等已经不在了。但众臣人数众多,可见军机大臣、六部尚书侍郎以及张之洞、袁世凯尽皆在场。
   慈禧:“殿试没点翰林,这还是头一遭。考的都是新学的科目,每张卷子都不一样,孰优孰劣,比不得!所以翰林也就点不得。
   “从今往后,既已全是新学,我看呀,干脆殿试也免了吧!”
   “太后!免不得!”
   瞿鸿禨上达御前,挺挺地跪下陈述,“臣刚刚接到报告:未试绝食的举子,陈尸翰林院,清议激愤,翰苑喧嚣。遥追史迹,东汉士人起事,国事颠危;明时士人离散,纲常扫地。太后,士人乃国家栋梁,百姓榜样,一朝离心离德,国家一盘散沙,无论多少新政都收拾不回来啊!年前袁世凯、张之洞奏请十年为期,递减科举,臣虽反对,却未坚持,以为时光尚早,假以时日,是非不难分明。如今刚过一载,便有如此殿试新学,不试旧学之举,臣虽愚钝,然科举立废之迹,已是昭昭在眼。臣敢请太后收回成命:宣谕本朝士子,再试当廷。使我大清士子,再享点甲之荣;使我大清国体,不致人心离散。太后,微臣无状,此心可表天地。危言耸听,绝非一己之私。请太后明鉴!”
   说到此处,他不禁叩首痛哭。
   慈禧朝李莲英略有示意,李莲英趋前服起瞿鸿禨。在这无比的荣宠下,瞿鸿禨擦拭着眼泪归位。
   慈禧沉思了一下,“张之洞!”
   张之洞出列:“臣在。”
   慈禧:“十年为期,递减科举,是你和袁世凯上的折子,我也准了的。现在你又怎么说?”
   张之洞:“臣不敢食言。且瞿大人所言,都是至公至正之理,臣不仅赞同,且深为感动。臣此次来京,有湖南巡抚端方呈请表彰一位忠孝节烈之女,请太后恩准。”
   慈禧:“今儿个咱们议的是科举当废与否,与烈女有什么关系?”
   张之洞:“刚才瞿大人言道:科举倘废,人心浇离。这个烈女的事迹,与人心大有干连。”
   慈禧:“那你就说吧。”
   张之洞“是”一声,展开一长折。众官员都轻轻长叹一声,知道此番又要忍受他的长篇大论啦。慈禧看出来了,说道:“张之洞,你简单点说。”
   张之洞展折而念:“论曰:妇人明识远图,贞心峻节,志不可夺,惟义所高,考之图史,亦何代而无之哉!”
   慈禧笑了:“张之洞,满朝文武就怕你的‘子曰诗云’,你还是说白话吧。”
   张之洞:“太后还真难为老臣了,老臣不会说白话。”
   满朝哄堂大笑。
   但张之洞已经合上了折子,李莲英接过去,呈给慈禧。
   张之洞:“老臣请太后褒奖的这个女子,自小留学东洋。回国后,正赶上太后诏奖女学。该女奋起响应。四方求助,八方募捐,却无一人资助。该女愁肠难解,愤而跳崖自裁。之洞听闻此事,悲痛不已。念其忠孝节烈……”
   慈禧打断道:“她一个办新学死的,与忠孝节烈有什么关系嘛?”
   张之洞:“大有关系。以往的忠孝节烈都是小忠小孝小节烈,该女子为办新学而死,那才是大忠大孝大节烈。”
   慈禧:“哦?那我倒真想听听……”
   张之洞垂首道:“以往的忠,是把一颗心献给君主。这小女子的忠心也是献给太后的,可又深了一层,叫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样的忠心,可鉴日月。以往的孝,说的是奉养父母,虽苦犹乐。可办新学为的是我大清自强,这种孝顺,至公至大,一般风俗之孝岂可相比!以往是丈夫死了,女人自杀,那叫做节烈;可那是为一人而死。这个女子却是为办新学而死,那叫为国捐躯!太后,这样的忠孝节烈,轰轰烈烈,就是我等大丈夫也比不得。所以老臣伏惟力请,以彰其志。”
   慈禧沉吟着:“张之洞,你这么大老远的赶来,不会就为这么件事儿吧?”
   张之洞抬头,“太后圣明,是因为新学太难办!”
   慈禧沉吟着:“袁世凯……”
   张之洞退后归位,袁世凯答:“臣在!”
   慈禧:“瞿鸿禨和张之洞的说法你都听到了,你又怎么说?”
   袁世凯:“臣无话可说。”
   慈禧略有怒容:“让你连夜赶来,就这么句话?”
   袁世凯免冠叩首:“请太后先恕微臣之罪。”
   慈禧:“你还什么都没说,何罪之有嘛?”
   袁世凯:“朝堂之上,不容黔首。但臣带来一个乞丐,以代臣言。”
   满堂大哗。


179#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9 11:27 | 只看该作者
《走向共和》26章 废科举(七)
   慈禧:“袁世凯,你这是搞什么名堂!”
   袁世凯:“此人乃千古名丐,其行乞四十年,只为建设新学堂!”
   满堂又是大哗:许多人听出来,袁世凯在胡说八道。
   慈禧:“即是这么着,倒是该召见召见,你让他进来吧。”
   袁世凯起身,朝堂外一招手。
   一个穿着“百结衣”的乞丐战战兢兢地走了进来,先瞅了一眼袁世凯,袁世凯的嘴朝慈禧的方向略微示意,那乞丐“扑通”跪在慈禧面前,“贱民武川给太后叩头!”
   慈禧:“你就是那千古名丐?说说,你是如何讨饭办学堂的?”
   武川“噌”地蹿了起来,把大家吓了一跳。只见他从“百结衣”的一个口袋里摸出了一副快板,立刻甩打起来,用天津话说唱道——
   竹板这么一打,别的咱不忙,
   表一表咱皇太后要建新学堂。
   就说那一年呀,懿旨真叫棒……
   慈禧打断道:“好啦好啦!本想听点新鲜的,还不又是这一套!”
   说着看了袁世凯一眼,袁世凯微垂首,微笑不语。
   于是慈禧对武川,“我就不信,新学旧学你能分出好坏?”
   武川的竹板又甩起来,说唱道——
   新学好,新学妙,新学一学不睡觉;旧学哪能比得了。
   旧学煤油灯,新学大灯泡,一个暗,一个明,用了一比就知道。
   大火车,呜呜叫;大汽车,嘀嘀跑;烧火不用柴,喝水自来到;亲人远方出去了,嘀嘀嗒嗒打电报——全因新学办得好!办得好!
   慈禧终于忍不住笑起来,“袁世凯!”
   袁世凯:“臣在。”
   慈禧:“我问你,这武川是哪里人?”
   袁世凯:“直隶的乡下人。”
   慈禧:“那怎么唱起你天津城里的词儿来了?”
   袁世凯:“太后明见万里。这正是说唱新编,他在天津城看到我大清新政的一点成效,这就编了出来,原先确是没有这些词儿。”
   慈禧一摆手,袁世凯、武川俱站两旁。
   慈禧:“一个南洋大臣,一个北洋大臣,一个请出了办新学的贞节烈女,一个觅得讨饭办学的乞丐,乔装打扮,耳提面命,可是下了功夫——用心良苦呀!说到底,无非为了说那么一句话,可那句话就是说不出口,这才拐了九九八十一道弯,可那句话呢,还是没说。”
   停顿一下,慈禧接着说道:“科举的好处,瞿鸿禨说透了;新学的好处,张之洞和袁世凯也都说了。两个‘好’加起来不是个更加好么?可事情啊,就那么怪:两个‘好’加起来,竟闹得没一个好!科举好,旧车道儿上通着官场,学子们自然趋之若鹜;新学也好,可没个实际的前途,谁愿意上道儿呀?这新桃旧符,大有分别,谁还愿意舍旧迎新?这里边的是非,从我大清建同文馆的时候起,六十年啦,就没个了断。今儿个,咱们就一块儿了断了它。瞿鸿禨……”
   瞿鸿禨:“臣在。”
   慈禧:“新学也罢,旧学也罢,你说的那纲常人伦都不能丢。以后,新学堂里,经学理学子曰诗云也还是要有的,不然,老祖宗会骂我们。这方面的课程如何办,你召集学部的人,好好议出个章程。”
   瞿鸿禨:“臣领旨!”
   慈禧:“张之洞。”
   张之洞:“臣在!”
   慈禧:“你要诏显那个烈女,我准了,给她好好修个牌坊。”
   张之洞:“臣领旨!”
   慈禧:“举子里死了人,这是时势逼的,他不死,咱大清新政就得死!我看死得好!奕劻……”
   奕劻:“奴才在!”
   慈禧:“死了的举子,好好葬了,立个碑,好让后人记着:咱大清的新政,不易呀!是要拿命来换的!其他的举子,如果愿意,送入京师大学堂,让他们学点新学,以堪后用。”
   奕劻:“奴才领旨。”
   慈禧站了起来,“那这科举咱们就把它给废了!你们谁不同意,现在就说出来……”
   没人说话。
   慈禧:“不吱声,那就算是通过了。”
   众臣跪而叩首:“太后(老佛爷)圣明!”
   慈禧:“别价,别的事儿说我圣明也就罢了,事关国家一千年多年的师道尊严、典章制度,我一个人可是不敢‘圣明’。这一回呀,你们都得跟着我‘圣明’一回。”
   众臣面面相觑。
   袁世凯头一个跪着举起了手,“臣赞同。”
   除瞿鸿禨外,众臣皆举手,纷纷道:“臣(奴才)赞同。”
   慈禧瞅着瞿鸿禨:“瞿鸿禨,你呢?”
   瞿鸿禨终于举起了手,“臣同意。”
   慈禧点着头,忽然“扑哧”一笑,因为她看到就武川一人呆呆地立在当廷,没跪。
   慈禧对着武川说:“差点把你给忘了。武川,这废科举之事,你的功劳也不小。我就封你个‘新学正’吧!李莲英!”
   李莲英:“奴才在!”
   慈禧:“赏穿黄马褂!”
   黄马褂立刻托上来,李莲英亲手展开,给武川披去。武川竟然一手推开,满朝文武大惊,袁世凯急得跪着用手捶地。
   只听武川甩起快板说唱道——
   新学正,不用封;黄马褂,没得用;太后赏,好珍重,不敢卖,不敢送;不能讨饭不能动,武川活着有啥用?
   他忽然跪倒,双手向天,“请太后赏几个办学的小钱!”


180#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0 12:36 | 只看该作者
《走向共和》27章 民权初步(一)
   日本,康有为宅,“奉衣带诏”的香案上香烟袅袅,康有为虔诚地执香跪在案前。
   梁启超兴冲冲地拿着信进来,“老师,袁世凯来信了。”
   康有为动也不动。
   梁启超:“老师,我们应该回国效力了。”
   康有为仿佛是后背发出的声音:“为谁效力啊?”
   梁启超一怔,但还是说道:“共和国也是宪政国,我们应该为宪政效力。”
   康有为:“谁的宪政?”
   他厉声道:“袁世凯的宪政!他是先帝的死敌!咱们就是饿死,也不能为他效力!”
   梁启超强忍了忍,还是说道:“老师,先帝早就死了……”
   康有为:“可大清还在!先帝的遗孤还在!”
   梁启超不解地说:“老师,大清已经逊位了!”
   康有为:“只要人还在,咱们忠君爱主的心就不能死!我们要等待时机,准备帮着幼帝复辟!”
   梁启超急了,“老师,您这不是‘抱残守缺’嘛!孔子都说过‘圣之时者也’,您是我们的至圣先师,可也要懂得‘与时俱进’的道理嘛!”
   这已不像是弟子对老师说话,倒像是弟子在教训老师。只见康有为的后背抽动了一下。梁启超也知道话说过了,一时间,竟是寂然。
   良久,康有为说道:“卓如,你该自立门户了。”
   梁启超:“老师……”
   康有为只管自己说着:“其实你早就自立门户了,偷偷收了不少弟子喽……”
   梁启超:“老师……”
   康有为:“我早就不是你的老师喽……”
   梁启超在康有为身后“扑通”跪下了,“老师……”
   康有为似乎使出浑身的力气,“滚!我永远不要见到你!”
   ……
   一个保龄球在球道上滚动着,打了一个“全彩”。
   “又中了!”罗文欢呼着,深情地望着也拿起一个球的田沫,“还是嫁给我吧。”
   田沫不理他,把球抛上了球道,歪了——没打倒一个球棒。
   田沫恨恨地说:“这孙先生也真是的!用枪杆子没争到的东西,就不能用和平手段再夺回来吗?!”
   罗文又拿起一个球,“孙先生啊,他根本就没那心思。”
   田沫仍是恨恨地说:“我就不信!”
   罗文刚要抛球,忽然好像意识到什么,讪讪地瞅着田沫,“孙先生好像也一直是单身啊?”
   田沫一怔,一把把罗文手里的球拿过来,看也不看就抛上了球道,“说什么呢,你!”
   竟也是一个“全彩”,她情不自禁地欢呼道:“中了!我也中了!”
   竟没听到回应,看罗文,似乎很失落的样子,便从球的传送道里拿了一个球,朝罗文抛过去,“嘿,接着!”
   罗文一机灵,接住了球,但在手里掂量着,“美女总是爱英雄的,我这白面书生是不受人待见的……”
   田沫假嗔道:“行啦行啦!人家请你帮着分析一下正式国会竞选前的局势,你倒好,一门心思往歪里走……”
   罗文走到球道前,用手中的球比划着,“目前的中国共有二百四十个党派,但真有能力竞选国会多数席位的,只有我们国民党。国民党不仅有孙中山先生,还有宋教仁先生这个‘议会迷’在主持大计。”他将球抛了出去,“如果不出意外,我们国民党赢定了!”
   竟又是一个“全彩”。
   他继续说着:“国民党在竞选中的最大政敌,恐怕还是袁世凯和赵秉钧。有几个党派是支持现政权的,但还都是一盘散沙,要同国民党竞争,袁世凯和赵秉钧没有一个势均力敌的党,恐怕很难。”
   田沫讪讪地说:“这就是你的分析啊?怎么跟背书似的?”
   罗文一把抓住田沫的手,“沫儿,嫁给我吧!”
   田沫让自己的手在罗文的手里呆了片刻,慢慢抽出来,“你有能盛下我的房子吗?”

   国会大厦工地,凌乱而嘈杂。建筑骨架已经有了一点模样。工地上有建筑工人正在忙着,工地边沿处,一块木牌立着,是歪歪斜斜的,上写“国会大厦”四个大字。
   一辆福特汽车停在木牌旁。
   车门开了,袁世凯、赵秉钧、宋教仁走了出来。
   宋教仁上前,把“国会大厦”牌子扶扶正,但总是刚一扶好,牌子又歪了。
   袁世凯笑眯眯瞅着,“钝初啊,你就别跟它较劲喽,呆会儿……”
   一个工头正从他们身边走过,见状停步,走过去一手扶住木牌,另一只铁掌像把木榔头,在顶部往下一砸,木牌站住了。
   宋教仁钦佩地瞅着那工头,“谢谢,谢谢……”
   那工头不知这个书生何以要谢自己,奇怪地瞅着宋教仁,“快走吧,这里可不安全。”
   袁世凯对赵秉钧耳语了一下。
   宋教仁:“请问先生,明年四月能完工吗?”
   那工头:“上头说一定要完工,说要在这里开会。”
   赵秉钧走过去,把工头拉到一边,小声说了几句,那工头惊奇地看一眼袁世凯,大步去了。
   袁世凯:“钝初啊,咱们里头瞧瞧去。”
   三人朝工地上走去。
   袁世凯边走边说:“你们都不知道国会大厦为何会建在这里。五年前,老佛爷预备立宪,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到了德国,看人家的国会大厦好,谈起来,德国工程师就要为大清设计一座国会大厦。后来还真设计出来了,连预算都造出来了:五百四十万马克。两年前开始动工。就是1910年,地基刚打好,钝初啊,你们革命党那个武昌起义就来喽,结果这国会大厦半途而废。”
   宋教仁:“如果早几年开国会,清朝政府可能就不会垮台。”
   袁世凯一下子站住了,瞅一眼宋教仁,“我也是这样想啊……”
   那工头小跑了过来,后面跟着一个工程师模样的人,“大总统,这边请。”
   只见工地的一块空地上,摆开了一张桌子,放了几把椅子,袁世凯等走过去,那工头把夹在胳膊里的一张图纸展开,只见正是国会大厦的草图,他铺在桌上,按着两边。袁世凯把图纸一转,正面对着宋教仁,“这张图纸我当年就看到过,钝初看看喜不喜欢?”
   那工程师指着图纸讲解道:“这里是会议大厅,能容纳八百人。”
   宋教仁:“这不够用的。”
   众人一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11-24 19: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