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泰山乌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效] 【看历史】京华杏林录

[复制链接]
161#
发表于 2023-9-1 21:05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十七集
道行太浅 39:00

比喻技艺本领,对事物的认识和分析)狭窄而肤浅,道行太浅的意思是比喻技艺和本领不高,对事物的认识和分析狭窄而肤浅。
相近词语:涉世未深。
解释:指接触社会少,经历世事不多,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强。
出处:《晋书·孔衍传》:“宗人夷吾有美名,博学不及衍,涉世声誉过之。
近义词:乳臭未干、涉世不深。
162#
 楼主| 发表于 2023-9-7 00:44 | 只看该作者
163#
 楼主| 发表于 2023-9-8 12:46 | 只看该作者
164#
 楼主| 发表于 2023-9-12 13:33 | 只看该作者
165#
 楼主| 发表于 2023-9-14 11:07 | 只看该作者
166#
 楼主| 发表于 2023-9-15 11:34 | 只看该作者
167#
发表于 2023-9-15 20:46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十八集
兰馨斋的大小八件儿 4:15

玉溪糕点,历来在省内享有盛誉,其中诸如蜜饯系列产品,在省会昆明曾风靡一时。以生产水晶蜜饯、沙糕、饼子(俗称糖粑粑)驰名的糖食庄北城“兰馨斋”,算是创办较早的一户,兰馨斋是李国钧的父亲1914年创办的。开始时是小本经营,仅做糖食尚不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所以李国钧的母亲和姐姐还要从事手工织布。逐渐因他家生产的糖食质量好,价格适中,打开了销路,所生产的糕点也随之增加了品种及数量。到1944年,“兰馨斋”已经发展成了北城首屈一指的糖食生产大户,拥有一定固定资产。随着生产的扩大靠自家劳力已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随即雇有师傅、长工8人。那时,生意特好,每天能销售杂糖200来斤,糯米沙糕上千封,糖粑粑300多个,除此之外,还能销售一定数量,远近驰名的水晶蜜饯、山林红(用山林果制成)、什锦南糖等。1945年由于生意做大了,李国钧弟兄俩就分了家,店名分为兰馨斋钧记分庄、兰馨斋宝记分庄,生产糖食一荤一素,钧记分庄做素的,宝记分庄作荤的。

兰馨斋既是店铺名,又是所生产产品的商标名,大约在1945年就注册过,成立北城第一家注了册的商标。由于有了注册商标,兰馨斋的水晶蜜饯在国内远销上海、香港,国外销往缅甸、泰国等地,深受广大顾客青睐。水晶蜜饯是外销的主要产品,大蜜饯用冬瓜和红糖或白糖制作,做工精细,切开时呈红珊瑚色,晶莹剔透,色、香、味俱佳。尤其是水晶蜜饯用香料精细,选料考究,专用冬瓜帽子经十余道工序精制而成,蜜饯透明似水晶石,其特别甜脆、无渣耐贮藏。据说并有润肺、生津、止咳之功效。

1945年,两个分庄因资金周转困难而停业。1956年并入公私合营。李国钧、李国宝兄弟于1960年先后故世。


大宅门里提到的美食

168#
发表于 2023-9-15 20:50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十九集
下三滥 5:25

1.下三滥指三个行业,即捏脚的,剃头的,按摩的。
2.也作“下三烂”。指下贱,没出息的人。
3.古代分三教九流,令有一说下三滥为九流中的后三流:娼(娼妓),书(书生),丐(乞丐)。


第三十八集
打孟良 打焦赞 打韩昌 打耶律 打瓜园21:15

《杨排风》
《杨排风》包括《打孟良》、《打焦赞》、《打韩昌》三折,是杨家将传说中的一段故事。
整理本是中国京剧团演员李金鸿与本院(中国戏曲研究院)编辑处何旭异共同进行的。原本写孟良搬兵是为了救回杨宗保,最后杨排风虽战败韩昌,但杨宗保是否被救回,并未说明;剧情不够完整。整理本中添上了这一情节。此外,对个别词句,也略有修润。

杨排风是天波府中一个烧火的小丫鬟,她有一身本领,但始终未得到机会显露身手。当杨宗保被辽邦韩昌掳去,杨延昭派孟良到天波府搬兵求救的时候,杨排风应声而出,愿去大战韩昌。孟良很轻视她,二人动手比武,结果杨排风打败了孟良,二人同到三关去见杨延昭。焦赞见孟良搬来了杨排风,不知底细,心中同样不服;比试之后,才肯低头服输。杨延昭遂出兵,杨排风打败了韩昌,终将杨宗保救回。

京剧《打孟良》取材于鼓词《小扫北》。 杨家烧火丫头杨排风,武功超群,一条烧火棍打得出神入化。宋、辽交兵,杨延昭之子杨宗保被韩昌擒去,三关众将皆非韩昌之敌。孟良回到天波府求援,佘太君令杨排风前往,孟良轻视之,杨排风与他比武,棍打孟良,孟良才心服口服。

打焦赞
京剧剧目。 一名《杨排风》,又名《演火棍》及《打韩昌》。有与《打孟良》连演者,是《打孟良》的续篇。九阵风代表作。取材于《小扫北》鼓词。1957年关肃霜在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此剧,获奖。
汉剧、桂剧、滇剧、河北梆子均有《焰火棍》,川剧、湘剧有《拨火棍》,豫剧有《三打》,秦腔有《红火棍》,晋剧有《杨排风》。
孟良偕杨排风辞别佘太君,驱马至三关,焦赞亦轻视杨排风。已经领教过杨排风的厉害的孟良唆使二人比武,排风又棍打焦赞。于是杨延昭点将,令杨排风出阵,孟良、焦赞随其左右。 大败韩昌,救回杨宗保。

打瓜园
京戏《打瓜园》是一出典型性的武丑戏。与「丑」行匹配的是「净」行中的武小花脸。一个与生俱来残疾人的老年人与一个奇丑的壮男,根据冷峻的打斗与风趣的笑点,充份反映京昆造型艺术「丑」中之大美。
隐者陶洪须发皓然且与生俱来残废:左上臂伸不正,手也张不动;左腿是拐子,或是个弯腰驼背⋯⋯全场表演,艺人都需要在这样的独特情况下呈现手脚,故这又是一出武丑必演的武功戏。

锁五龙
京剧传统剧目《锁五龙》。全本有罗成力擒窦建德、王世充、孟海公、朱灿、高谈圣五王,故名锁"五龙"。今常演《斩雄信》一折,又名《踹唐营》,为花脸的重工戏。《锁五龙》是北京著名评书演员陈荫荣讲述的传统评书《兴唐传》的第十部。主要讲述唐朝秦王李世民与罗成、秦琼、徐茂公、程咬金、尉迟恭等人率领大军先后转战洛阳、襄阳、战败诸家反王奠定统一大业的故事。
169#
发表于 2023-9-15 20:57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十九集
马前点儿:9:00

马前点儿意思就是快一点,别磨蹭。。。

满门抄斩、灭九族 15:00
满门抄斩
封建社会的一种野蛮律令。一人犯罪,全家牵连,财产没收,老幼杀绝。 鲁迅 《呐喊·药》:“ 夏三爷 真是乖角儿,要是他不告官,连他满门抄斩。” 吴组缃 《山洪》十八:“还说要出连环保呢,出了毛病的话,就满门抄斩。”《人民文学》1981年第4期:“不知怎的, 如姬 忽然又想到,也许是因为 尤永 大胆替 樊於期 说话,劝 嬴政 改变将 樊 家满门抄斩的决定,才触怒了他。”

灭九族
古代刑法名。其中"九族"涉及中国传统的礼法制度。由于年代的久远和资料的缺失,说清楚"诛灭九族"是哪九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连瞿同祖先生在《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中,都是列举了有关"九族"的不同说法 。
说法一:
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
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
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说法二:
另一种认为是从本人算起向上五代,向下五代,共是九代为九族。九代的直系亲属,包括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何谓九族?高、曾、祖、考、己身、子、孙、曾、玄。"
中国古代"抄家"和"灭族"经常是伴随使用的,目的在斩草除根-完全除去复仇的实力和人脉。少康中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就是除之不尽的后果,吴子胥与吴伐楚是灭族不彻底的结果。因此,秦始皇开始有"族诛"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后代越来越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株连最广的是明成祖杀方孝孺,诛其"十族"。

================
古代说法
从汉代起,"九族"有经学上的今文和古文两种解说,各有其社会、政治背景,分别从不同方面满足统治者的需要。
1、古文说。代表人物有孔安国、马融和郑玄。他们认为九族仅限于父宗,包括上自高祖下至玄孙的九代直系亲属。古文说构成了宗法伦理的基础。唐、宋以后,九族古文说在国家法律中获得正式确认,其中明、清两代的律令规定,九族专指父宗。摩尔根《古代社会》第三编第二章也引述了九族古文说。《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孔传:"以睦高祖、玄孙之亲。"《诗.王风.葛荔序》:"周室道衰,弃其九族焉。"郑玄笺:"九族者,氢己上至高祖及玄孙之亲。"参阅《元典章》卷三十"五服图"、《明会要》卷一0二《丧服》"本宗九族五服图"、《清律例》卷二《丧服图》"本宗九族五服正服图"。

2、今文说。代表人物是许慎等。他们认为九族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今文说满足了封建统治者利用血缘姻亲关系实现对本阶级及整个社会最大限度控制的需要。封建统治者在赏赐、惩罚、屠杀时是利用九族的今文说的。《汉书.高帝纪上》:"置宗正官以序九族。"唐王昌龄《箜篌引》诗:"九族分离作楚囚,深溪[寂寞弦苦幽。"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律法有云:'一人造反,九族全诛。'"参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疏》。

古代的诛九族和满门抄斩,在本质上都属于连坐法的范畴,一人犯罪,全家遭殃,承担相应的连担责任,正所谓一荣则荣,一损则损,同气连枝,谁也跑不了。古代,之所以制定这么严酷的刑罚,无非就是为了增加犯罪的成本,从而起到威慑的作用。

满门抄斩和诛九族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范围不一样。满门抄斩的范围要小于诛九族,满门抄斩是指抄没家产,杀戮全家,这里的全家指的是自己这一家子的亲人,具体指的是犯罪人自己这支系,当然也包括府邸的丫鬟、马夫等佣人。通俗点就是整个犯罪之人的府邸中的人一个不留,全部处死。而诛九族的范围就更大了,指代自己的亲属九代,涉及的范围就大了,不仅直接的直系亲属直接报废了,并且自己的旁系亲友也有遭殃,等于自己的所有亲戚基本报废完了。

第二点区别就是残酷程度不一样。满门抄斩直接是灭了犯罪之人的满门,不论男女老幼,甚至府邸中的丫鬟、厨师、马夫等佣人都要遭殃,直接就是灭门,斩草除根,不留后患,非常的冷血残酷。

诛九族,并非是我们认为的诛灭九族,而是株连九族,其中诛杀的主要是犯罪之人的直系亲人,并且未成年人和老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幸免于难,被发配充军、流放,或者为奴,特别是受到牵连的旁系亲属一般都是发配充军和流放罢了。九族中的女性,一般不会被诛杀,会被卖去,为奴婢,甚至会进入皇宫,侍候皇帝。

虽然说诛九族牵扯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说直接就是团灭,但是诛九族诛杀的主要是犯罪之人的主要家庭成员,其他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网开一面,罪不至死,还能活命的机会。而满门抄斩虽然看起来牵连的范围比较少,只是一门而已,要比诛九族少了很多人,但是这个满门抄斩直接是灭了一门,连犯罪之人家中的佣人都不放过,更别提府邸中的老人孩子和女人,真正的团灭,真是斩草除根,冷血无情。

历史上明成祖朱棣杀方孝孺,诛十族,头一份,第十族指的是方孝孺的门生,在这样的惨案中,连坐被杀者873人,其他外亲发配充军的人数高达上千人,真是太悲惨了。而历史上著名的天京事变,北王韦昌辉率三千精兵直接突袭东王府,东王杨秀清被诛杀,东王府内的男女老少无一幸免,数千人被杀尽,这就是典型的满门抄斩,真是冷血无情,令人发指。

总之,古代的诛九族和满门抄斩都是连坐制度,虽然诛九族牵扯范围比满门抄斩要广,但是其还有灵活操作的余地,而满门抄斩更是冷血,直接就是灭门,令人不寒而栗!

170#
发表于 2023-9-15 21: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十九集
有佛则灵 29:05

仿词。
仿词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改变原来特定的词义,创造出新意的修辞手法。
常见的仿词类型有谐音仿,相类仿,反义仿等几种。特殊的仿词类型有多层仿、辐射仿、双关仿、语体仿等几种。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第三十九集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意思是指纵然一时躲掉,但由于其他无法摆脱的牵累,最后还是无法脱身。出自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版的线装双层宣纸的《绣像济公全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6-20 18:1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