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记] 每日诗作(二)

[复制链接]
1571#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3 10:53 | 只看该作者
维扬:即今江苏省扬州市。
广陵:即扬州。战国楚广陵邑,东汉置郡,隋朝时改称扬州,又以避杨广讳改称江都郡。
炀帝:即杨广,隋文帝杨坚次子,仁寿四年即皇帝位。是隋代有名的荒淫之主。紫霞即天上的云霞,此句源于唐李商隐《隋宫》诗“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树:曲名,即南朝陈后主所作之《玉树后庭花》。
汴堤:此句源唐韦庄《台城》诗“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此句源于李商隐《隋宫》诗“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1572#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3 10:54 | 只看该作者
赏析

  明孝宗弘治六年,李梦阳举进士,进入仕途,卓然以“复古”自命,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非是者弗道。”复古派自此逐渐形成,他们在实践中极力模仿古人,出现了大量的拟作。如曾棨此诗,实由李商隐《隋宫》、许浑《金陵怀古》及韦庄《台城》等诗拆零焊接而成,就是因袭仿古的代表作品。但他总算拼凑得还算工致自然,较之那种明显将古人作品割裂摧伤而成的所谓“新作”者稍有不同。算是复古派中的上作。
157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3 10:54 | 只看该作者
曾棨(1372-1432)字子棨,号西墅,江西永丰人。明永乐二年状元,人称“江西才子”。其为文如泉涌,廷对两万言不打草稿。曾出任《永乐大典》编纂。曾棨工书法,草书雄放,有晋人风度。
1574#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3 10:54 | 只看该作者
欢迎赏评
1575#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3 17:01 | 只看该作者
99、仿《醉落魄·辛未九月望和答庆符》

人生半百,秋高气爽登高台。
满目黄花红枫叶。西风缠绵。
喜与旧友玩。座中豪客多酒仙。
文笔醉墨诗赋成。解衣磅礴倚阑干。
星汉流河,胸臆若皓月。
1576#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3 17:02 | 只看该作者
原文。醉落魄·辛未九月望和答庆符

胡铨〔宋代〕

百年强半,高秋犹在天南畔。
幽怀已被黄花乱。更恨银蟾。
故向愁人满。招呼诗酒颠狂伴。
羽觞到手判无算。浩歌箕踞巾聊岸。
酒欲醒时,兴在卢仝碗。
157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3 17:05 | 只看该作者
注释

辛未,指1151年(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 
庆符:指当时的爱国志士张伯麟,庆符为其字。
银蟾:传说月中有蟾蜍,古以银蟾代月。
箕踞:两腿伸开形如簸箕而坐。不拘形式随意而坐的姿态。
巾聊岸:掀起头巾露出前额,不拘形迹。
卢仝碗:唐代诗人卢仝饮茶的碗。卢仝,号玉川子。曾写过一首著名的玉川茶歌《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表现了一种看透世事旷达不羁的精神。
1578#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3 17:06 | 只看该作者
赏析

  词作开首二句:“百年强半,高秋犹在天南畔。”词人这一年四十九岁,故曰“百年强半”,被排挤出朝廷,羁留南方达十三年之久,故曰“犹在天南畔。”秋高气爽,临轩赏月,把酒观菊,本当是很惬意、快活时节,但却被抛置在天之涯海之角。更何况,奸贼当道,金瓯残缺,匹夫之责,时常萦绕心怀。一个“犹”字,凝聚了词人多少的感慨与忧愤。“高秋”,谓秋高气爽之时,谢眺《奉和随王殿下》诗有:“高秋夜方静,神居肃且深”句。“幽怀已被黄花乱。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幽怀”,指郁结于心中的愁闷情怀。毫无疑问,这是指自己无法锄奸复国的激愤烦乱心情。这句本意是因“幽怀”而无心赏观菊花,但字面上却说是因观花而致幽怀乱,似句意不顺,这实是一种婉转曲达的表现手法,后二句亦是如此写法。词人愁绪满怀,偏又逢皓月圆满,便把一腔的怨情向“银蟾”倾泻而去。这与上句的“无理”,更深一个层次地表现了词人的愁绪。如“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唐·金昌绪),辛弃疾的“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祝英台近》)等。这都是一种看似无理,实则含有更深的理在的埋怨。

  下片词人转而抒写自己借酒茶解愁的情形。“招呼诗酒颠狂伴,羽觞到手判 无算。浩歌箕踞巾聊岸。”这里的“伴”,当指那些不畏权奸,主张抗金,遭到迫害,有志而不得伸的志同道和之友,当然也包括词题中的张伯麟。这几句词人用白描手法极写饮酒之狂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他仍只好借酒来忘却心中的忧愤与不平。“羽觞”,指酒器,其状如雀鸟,左右形如两翼。他们喝了无数杯的酒,不仅放声高歌,还一扫文雅之态,箕踞而坐,并把头巾推向后脑露出前额。这是他们“颠狂”的具体写照。“箕踞”,形容两足前伸,以手据膝,如箕状,古时为傲慢不敬之容。这种放浪形骸的颠狂之态,实是内心忧愁极深的外在表现。末二句“酒欲醒时,兴在卢仝盌。”酒醒思茶,亦如饮酒一般,以浇胸中之块垒。“卢仝盌”,“盌”,同碗、椀,典出唐代诗人卢仝,卢仝号玉川子,善诗,亦喜饮茶。曾赋诗盛赞茶之妙用:“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走笔谢孟议寄新茶》)。这里用此典,词意是承前一贯而下,亦即卢仝诗中的“破孤闷”、散尽“生平不平事。”

  全词抒情由隐而显,层层递进;或曲折传达,或正面抒写,刻画了一个身虽遭贬,却能不屈不挠、豪气不除的爱国诗人形象。
1579#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3 17:06 | 只看该作者
创作背景
  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九月十五日。当时秦桧主和,签订和议,向金国称臣,排挤迫害爱国志士。张伯麟愤而在斋壁上题字:“夫差,而(你)忘勾践之杀而父乎?”元夕,张过中贵人(宦官)白谔门,见张灯结彩,取笔题上述字。
158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3 17:07 | 只看该作者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淳熙七年(1180年),胡铨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11-17 15:2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