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记] 每日诗作集汇

[复制链接]
11271#
 楼主| 发表于 2024-7-30 14:33 | 只看该作者
赏析

  这首词作于途次,抒写平生飘零之慨,颇见作者潇洒的性情。

  “一夜春寒满下厅”,起句写官舍的环境气氛。古代诗词讲究“炼字”,而写景之笔无不着作者之情感,炼字不仅欲其体物妥帖切当,更欲准确传达出作者的主观感受。所以句中“春寒”二字,不单得到春之节令与寒之料峭的印象,亦当体味作者身处其中的心绪感触。“一夜”与“满”,可见这春寒其来之久,覆盖之广。寒气无处不在,浸入骨髓,透彻心底,对这颠沛羁旅的过客似乎更加肆虐。这句点出作者此刻的基本情绪,亦即全篇的基调,引出下文。“独眠人起候明星”,孤旅独眠,本已冷落不堪,而侵透衾被的春寒更令人难忍难挨。作者于是起身,披衣拥被,坐待启明星升起。作者的自我形象出现了,其特质是孤独、落拓而又尚未完全消沉。“起候明星”,是有所期待。至第三句“娟娟山月入疏棂”,简直是悠然赏之了。山月如此娟秀可爱,透过疏落的窗格子,将那如霜似雪的光芒洒在床前,洒在不眠人的衣襟上,惹人遐想。“入”字与宋人毛滂“窗破月寻人”(《临江仙·都城元夕》)的“寻”字有同工之妙,运用拟人法,使人与月、月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感应凸现在读者面前。抒情主人公与山月的相亲相赏,也见出其人的孤单:偌大世界,却没有谁可与言怀,唯有这月儿似若有意来慰藉自己、倾听诉说。言辞平和,心里却不免有些苦涩,上片皆是如此。

  “万古风云双短鬓,百年身世几长亭。”整齐的对句,凝结了平生的艰难苦恨:怀才不遇的苦闷,战乱的纷扰,流离的忧患和苦辛等。其中,“双鬓”与“短”的语序调整,是为了与下句的“几长亭”形成对仗。在古代,道路两旁设有亭舍,供行人休息,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正如李白在《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中所写:“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元好问也借用了这一意象。结句昂扬潇洒:“浩歌聊且慰飘零。”叙写平生飘零,却不消沉,不颓丧,且以浩然长歌自遣。情怀何其壮阔,不逊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之概,“万古”“百年”可见作者阔大的眼量。

  此词以轻重相参而臻停匀之境,双结一隽妙,一洒脱,收束上文,又存余韵,颇耐人吟味。全篇潇洒与灵秀兼而有之,潇洒而不叫嚣,灵秀而不纤弱,高处不让两宋词手。
11272#
 楼主| 发表于 2024-7-30 14:33 | 只看该作者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11273#
 楼主| 发表于 2024-7-30 14:33 | 只看该作者
欢迎赏评
11274#
 楼主| 发表于 2024-7-30 16:36 | 只看该作者
81、仿《杂诗》

佚名〔唐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
金缕衣裳芳菲颜,少女情怀荡秋千。
开花时候宜皎月,知心人儿来几回。
……
青天无云月如烛,露泣梨花白如玉。
子规一夜啼到明,美人独在空房宿。
/
云丝绕月澄澈盘,梨花树人美人吟。
夜长笙箫兼艳舞,饮酒作乐几时休?
……
空赐罗衣不赐恩,一薰香后一销魂。
虽然舞袖何曾舞,常对春风裛泪痕。
/
相赠美玉系姣衣,薰香欲透芳菲肌。
舞曳袖长拂君面 ,可令激赏妾娇滴。
……
不洗残妆凭绣床,也同女伴绣鸳鸯。
回针刺到双飞处,忆著征夫泪数行。
/
长夜漫漫无心眠。绣床绣出鸳鸯结。
忆起与郎多少事,而今征战在边垂。
……
眼想心思梦里惊,无人知我此时情。
不如池上鸳鸯鸟,双宿双飞过一生。
/
凭栏惆怅孤独身,当时曾与君相欢。
池中鸳鸯浴戏水,妾却只影怯黄昏。
……
一去辽阳系梦魂,忽传征骑到中门。
纱窗不肯施红粉,徒遣萧郎问泪痕。
/
一夕梦醒鹊踏枝,征人归来乐吟吟。
妾躲闺房未梳致,一行泪流喜又悲。
……
莺啼露冷酒初醒,罨画楼西晓角鸣。
翠羽帐中人梦觉,宝钗斜坠枕函声。
/
饮酒长夜梦深深,画楼抚琴思伊人。
揽镜惜叹岁月迟,宁让佳人成痴人。
……
行人南北分征路,流水东西接御沟。
终日坡前怨离别,谩名长乐是长愁。
/
长年征战辽关西,折柳送别相依依。
长乐坡上人不乐,未央宫里未央人。
……
偏倚绣床愁不起,双垂玉箸翠鬟低。
卷帘相待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
/
美人香榻闲散衣,愁眉苦脸思郎君。
燕子几回帘外影,询问伊人几时回?
……
悔将泪眼向东开,特地愁从望里来。
三十六峰犹不见,况伊如燕这身材。
/
凭栏高台望穿眼,万里迢迢山连山。
江帆点影入天线,嗟叹可惜妙腰材。
……
满目笙歌一段空,万般离恨总随风。
多情为谢残阳意,与展晴霞片片红。
/
笙箫船上夕阳红,醉生梦死适意人。
佳郎一去风情丢,任鹜醉影霞彩中。
……
两心不语暗知情,灯下裁缝月下行。
行到阶前知未睡,夜深闻放剪刀声。
/
伊在闺房正裁衣,知心檀郎窗台阶。
久立露湿衣袂冷,未敢造次推玉门。
……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
春来万物郁纷纷,翠柳拂水燕翅低。
君在塞外无音信,妾溺春光却凉身。
……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
郎君溺欢席簟香,千种恩爱却分手。
从此良夜风花竭,感叹持盏黄昏楼。
……
数日相随两不忘,郎心如妾妾如郎。
出门便是东西路,把取红笺各断肠。
/
缱绻缠绵一时香,分手却又欲断肠。
东西南北从此渺,红笺诗成寄与谁?
……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
函关归路千馀里,一夕秋风白发生。
/
关外城头清笛声 ,日夜思念闺中人。
皎月不知人心事,洒辉光明人黯沉。
……
花落长川草色青,暮山重叠两冥冥。
逢春便觉飘蓬苦,今日分飞一涕零。
/
花红柳绿春日好,芳莺醉燕喁语喃。
却逢离别万般苦,但愿君行知早归。
……
洛阳才子邻箫恨,湘水佳人锦瑟愁。
今昔两成惆怅事,临邛春尽暮江流。
/
偶遇才子美佳人,相对递眸意深深。
可惜终成惆怅事,江水悠悠咽无语。
…,
浙江轻浪去悠悠,望海楼吹望海愁。
莫怪乡心随魄断,十年为客在他州。
/
长江细浪卷旧愁,望海楼上琥珀杯。
潋滟媚眼风花雪,一醉十年在扬州。
11275#
 楼主| 发表于 2024-7-30 16:37 | 只看该作者
原文。杂诗

佚名〔唐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青天无云月如烛,露泣梨花白如玉。
子规一夜啼到明,美人独在空房宿。

空赐罗衣不赐恩,一薰香后一销魂。
虽然舞袖何曾舞,常对春风裛泪痕。

不洗残妆凭绣床,也同女伴绣鸳鸯。
回针刺到双飞处,忆著征夫泪数行。

眼想心思梦里惊,无人知我此时情。
不如池上鸳鸯鸟,双宿双飞过一生。

一去辽阳系梦魂,忽传征骑到中门。
纱窗不肯施红粉,徒遣萧郎问泪痕。

莺啼露冷酒初醒,罨画楼西晓角鸣。
翠羽帐中人梦觉,宝钗斜坠枕函声。

行人南北分征路,流水东西接御沟。
终日坡前怨离别,谩名长乐是长愁。

偏倚绣床愁不起,双垂玉箸翠鬟低。
卷帘相待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

悔将泪眼向东开,特地愁从望里来。
三十六峰犹不见,况伊如燕这身材。

满目笙歌一段空,万般离恨总随风。
多情为谢残阳意,与展晴霞片片红。

两心不语暗知情,灯下裁缝月下行。
行到阶前知未睡,夜深闻放剪刀声。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数日相随两不忘,郎心如妾妾如郎。
出门便是东西路,把取红笺各断肠。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
函关归路千馀里,一夕秋风白发生。

花落长川草色青,暮山重叠两冥冥。
逢春便觉飘蓬苦,今日分飞一涕零。

洛阳才子邻箫恨,湘水佳人锦瑟愁。
今昔两成惆怅事,临邛春尽暮江流。

浙江轻浪去悠悠,望海楼吹望海愁。
莫怪乡心随魄断,十年为客在他州。
11276#
 楼主| 发表于 2024-7-30 16:37 | 只看该作者
译文
其一
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
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其十三
时令将近寒食,春雨绵绵春草萋萋;春风过处苗麦摇摆,堤上杨柳依依。
都是有家不能归,杜鹃啊,不要在我耳边不停地悲啼。

注释
其一
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
堪:可以,能够。
直须:不必犹豫。直:直接,爽快。
莫待:不要等到。

其十三
著:吹入。
等是:都是。
杜鹃:鸟名,即子规。
休:不要。
11277#
 楼主| 发表于 2024-7-30 16:38 | 只看该作者
赏析

  《杂诗十九首》是一些七言绝句的收录,此诗或写把握时光,珍惜青春年华;或写男女情事,风花雪月;或写思妇念远,情思悱恻;或写思乡;或写送别等等。全组诗内容丰富,包育万千,富有生活气息,展示出唐代生活的多个侧面,具有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11278#
 楼主| 发表于 2024-7-30 16:38 | 只看该作者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11279#
 楼主| 发表于 2024-7-30 16:38 | 只看该作者
欢迎赏评
11280#
 楼主| 发表于 2024-7-30 19:07 | 只看该作者
82、仿《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昶失官归海州》

贤兮汝宦,清名凤鸣凤凰山。吾乃俗人,犹在衙门虚度岁。
何时归隐,田园牧歌白云闲。把菊饮盏,南山江上泛舟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5-5-11 15:1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