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故乡的炊烟 于 2023-4-7 07:48 编辑
看了《士兵之歌》,我想到了雷锋。《士兵之歌》是前苏联1958年的一部黑白电影,讲的是卫国战争期间,19岁的战斗英雄、通讯兵阿廖沙回家探亲往返途中所发生的故事。而雷锋是我国1963年树立的学习榜样、一名普通士兵。我之所以把他俩联系起来,完全在于他们很特别,都爱做好事,即无理由地、自觉自愿地帮助别人,帮助那些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因为我做不到,所以我很佩服。 阿廖沙在前线的激烈的战斗中,在战友牺牲、只身一人的危急时刻,毅然用反坦克枪击毁了德军的两辆坦克而受到嘉奖。但阿廖沙请求将军不必为他授奖,只希望给他几天假回家探望一次母亲。于是阿廖沙踏上了为期只有六天的归家旅程。途中,阿廖沙先是主动护送一位行动不便的伤残战士回到家乡,又邂逅天真无邪的少女舒拉,两人一见钟情。然而他们乘坐的火车被炸,他救死扶伤耽搁了不少时间。当阿廖沙终于回到家乡时,只来得及和母亲在田边说几句话就又重返前线。可这一去,阿廖沙就再没有回来。阿廖沙用爱生命、爱祖国、爱母亲、爱战友、爱美女的人间大爱唱出一曲“士兵之歌”。而雷锋好人好事的故事更多,什么送老太太回家,空闲时间去工地义务劳动,给灾区不具名捐款等等,最后牺牲在工作岗位上,这大家都知道。雷锋牺牲时年仅22岁,学习了他那么多的好人好事,但并不了解他的个人感情,只是“雷锋日记”中记载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自己活着,是为了使别人过的更好”、“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等,只有“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略有感情色彩。不知道是他根本就没有,还是为他编故事的人没说,这使雷锋远离人性,像一个神一样的存在。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相比有情有意的阿廖沙,雷锋显得不够真实,形象单一而苍白。 这部由著名导演格利高利·丘赫莱依执导的苏联现实主义电影杰作《士兵之歌》,荣获1962年第3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提名,入围1960年第13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并获得1962年第15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最佳影片等多项大奖。而雷锋也被搬上过舞台,拍成过电影,出过各种各样的读物,却真没听说过得什么奖,更别说国际大奖了。由此可见,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也是为政治服务的,但不同目的的文艺作品收获的结果大相径庭。 时下,电影用“获奖”、“票房”、“收视率”、“ 豆瓣评分”等评判指标来做评判,又到底想凸现什么?文艺圈子里又在怎样的规则下运行?有点迷惑,有点不懂。所以,我自己就只能凭感觉,喜欢或者不喜欢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