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坊间对《隐入尘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就关注度和票房来讲,它是成功的。如果没有其它操作的话。毕竟群众爱看、大众喜欢嘛!这也符合当前我们“人民艺术”的原则。那么,《隐入尘烟》吸引人的地方在哪儿?大众到底喜欢它什么呢?在这里,我想大胆地做几种假设—— 一、现实主义题材。当前的都市剧励志片、历史战争题材的东西太多大烂,而现实苦难片、反映弱势群体的东西太少,大家看得个新鲜。不是有好多言论就表现出不相信现在还有这么贫穷的人和事吗!影片讲述的故事是发生在2011年,主角是两位生活在偏僻农村有身心缺陷的农民,一段惺惺相惜的经历。不过如此,就是这些。那当年贾樟柯拍的《三峡好人》,冯小刚拍的《一九四二》,顾长卫拍的《立春》,张艺谋拍的《活着》等等,为什么没有出现像《隐入尘烟》这样“火”与“热”的情景呢?抑或是同情弱者的情绪使然?看来,除了现实外,一定还有其它因素。 二、表现主题的指向。现实主义题材的文艺,一般是指揭露和展示某一时期某一社会现象并针对性地给予颂扬和批判。比如《一九四二》,以难民大逃亡来鞭挞国民政府的腐朽,《活着》以福贵的坎坷一生反映不屈不挠心存希望的坚守,《立春》以大龄音乐女教师王彩玲不甘平庸,最后复归平常,来说明正确认识自我、定位自我的重要性。这些片子都有明显的颂扬和批评指向,在不动声色中教育和影响着观众的意识形成。再比如早年读过贾平凹的小说《天狗》,其中天狗的师傅事故瘫痪后“招夫养夫”,最后被天狗造坟埋藏,批判了旧封建礼教的灭亡。反过来再看《隐入尘烟》,它好像是歌颂了男女主人公马有铁与曹贵英惺惺相惜的爱情,最后以曹贵英的死与马有铁的无奈批判了懦弱的无助与社会的冷漠。其实说到爱情,他们也只能如此,爱情本来就是两个人自己的事儿,自己的感受体会。而懦弱的无助与社会的冷漠却表现的很含蓄委婉。最后只剩下一个词了,那就是——“好不好全在自己!”自己不努力,别人谁也帮不了你! 三、为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庆幸。一方面是对弱者的同情,一方面是对自己的满足,还有就是要不断努力,自我拯救。不思进取,自我满足,在当前大发展时期不进则退却不自知,这不就是鲁迅先生曾批判过的“阿Q精神”吗?当然,马有铁和曹贵英是身心有缺陷的人,不能拿他们与正常人比。曹贵英是病人,需要照顾却没人照顾,还遭亲戚嫌弃;马有铁是内向懦弱,与世无争,却成为被乡亲瞧不起的对象。这是为什么?中华民族礼仪之邦,扶贫帮穷优良传统在影片里看不到,这不是“世风日下”吗?这样的时候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是成功呀!个人虚荣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四、演职人员的本色表演与呈现。导演自编自导自己家乡的人和事,引入当地群众演员自己演自己。其实这倒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普通观众也不会在电影语言形式上有过多或太专业的要求,看得懂就成。关键是本色表演传递给观众的情绪,赞扬什么,反对什么,想说明什么。马有铁的自我坚守,仿佛将自己置于世外,于世俗的尘烟之上;又仿佛无力抗争,自甘沉沦,隐入尘烟。与曹贵英结合生出了一点点希望,希望之火刚刚点燃又熄灭,我就这样,只能如此,这就是命!人的命天注定,我能奈何?朴素的情感,朴实的生活,一股子顺来顺受,逆来也顺受的情绪扑面而来。这不正是我们好多人想“躺平”又怕“躺不平”,没有希望又怕失去希望的一地鸡毛、忙碌生活的状态吗?这演得不就是“我们”嘛,“我们”当然喜欢了! 以上四种假设未必合理。可你还会怎么想呢?看来喜欢“对号入座”的不光是我,大家都一样。我们的反响,不就是电影对我们的影响,不就是我们喜欢它的原因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