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158|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 平仄絮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0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平仄絮语

回想一下,写诗已有几年了。确切的说已有几十年了,只不过大以前写的较少,质量也粗糙,仅仅是写给自己的。在繁忙的春种秋收之余草草的作一下自然风光的记录和人生悲欢的感叹,没有机会也不会与人交流。老了,撇下了农活,来孩子这几年有机会接触了电脑,学会了把诗作发上论坛,同时也欣赏别人的帖子,偶尔也发几句评论,诗写的也比较频繁和细致起来。

无论诗写的精彩与平淡,总有一些体会和见解在心中驻留和积累。我想诗歌一如一道菜,诗人以厨师的手法把它烧制出来,不仅仅只为了自己享用吧,而是希望更多的人都能来欣赏品尝。无论材料好赖,不一定非要山珍海味,哪怕是土豆白菜,只要烹调得恰当得法,咀嚼起来有滋有味就可谓好菜……

当然了,也不无厨师技艺的高超,也不无选料的高档,也不无在普通的原料上刻意雕龙塑凤的,这种菜或许就不能算是大众菜了,是寻常人不敢问津的。

大众菜毕竟也是厨师做的,终究不是家常菜,谁也不可能天天下饭店,所以尽管我们生在一个诗的国度,遗传了诗歌的基因,诗依然是人生的奢侈品而不是必须品。就如生活中一些普通人不敢问津的奢华品一样,人没有它们也能照样生活,有了它们却会生活的更美好更自信。诗歌也是如此,没有它人自然也能活着,有了它则会活得更有情趣更有意义。只不过购置那些奢华品需要的是经济的丰厚和口袋的饱满,而拥有诗歌需要的则是精神的富有与心灵的丰饶……

诗想要更多的人读得懂,就需要浅显廉价的语言,就需要直白一些,不一定非得昂贵的辞藻。不是常听人夸人说:话说的真好,简直跟诗一样么,是的,只要话说的动听并富含哲理又有中心就是不错的诗啊。如果一首诗被人赏析,只有极个别人能读懂内容和含义,读懂笔者的心,那可能是遇到了知音了吧,哈哈,不是说知音最难求吗?如果有少部分人基本理解,写的不是有些深奥就是有点朦胧了,如果大多数人能够大致的读懂,就算成功之作了,{我指的是表现用语方面}。因为再浅显的语言,终究是经过诗者加了工的,都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人百分之百的理解,我想无论任何一种体裁,哪怕是一段戏剧,一篇白话小说,甚至是一个极普通的句子或成语单词,都一定会有不理解的人,因为人的生活阅历和文化水准各不相同,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自有区别,况诗者的构思意图,创作背景,文化地域,表现心情都左右着诗句的变化技巧,俗语说:谁又钻谁心看了呢?光凭几行文字想看的完全透明实非容易,否则有些地方为什么要加注解呢?

有的人认为诗句宜朦胧,甚至越朦胧越好,如雾里看花,{我曾看见一个诗友说诗不但要让读者看得似懂非懂,自己也似懂非懂才好}说什么一百个人能读出一百种意境才算好作品,我不敢苟同。我想起了一个故事,在画展大厅,一群人围着一幅画,有的说像路,有的说像桥,有的说是大海,有的说是彩虹,异口同声的说真是好画,看什么都像。画家把它摘下,说只不过是一张调色板而已…….我不敢说这是不是一种可悲——笔者的故弄玄虚和读者的自作多情的可悲?当然了,诗歌作为一种高雅的文学形式,除了极少的如锄禾日当午等朗朗上口的杰作外,很难博得悠悠众口的评论一致,但果真一百个人读出一百种意境,哪怕是八十种,我说那应该叫天书了,天书任谁也理解不了包括笔者自己……这样的诗作即便笔者当时能说出个一二三来,日久年深恐怕也自梦难圆吧。

每篇作品都应该是生活的烙印,是心灵的感动,如果感动不了自己绝感动不了别人,好的诗作不但许许多多人能读懂一个中心,自己多少年后见了眼前必会重现当时的情景……

俗语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的,读一首好诗如同美丽的图画亲历眼前。看一幅图画自然能抽出诗句来。如同数学的逆运算,反复划等。纵然文学远不似数学那般约束和死板,也应该是靠些谱的。如若题图诗按文字根本运算不出原来的大致画面,我说写的再好也不是成功之作。

在茫茫天地间,人的知识面毕竟有限,所以不要闭门造车,好诗源于生活哟。气候的不同,地域的差异,生态的别类,物种的特殊都是应该谨慎考虑的,主观的写与评都可能出现笑话。想起了苏东坡那个故事,见王安石写的‘明月松间叫,黄犬卧花心。’他认为是错误的,给改成了‘明月松间照,黄犬卧花阴。’自以为满得意的,后来被贬合浦,发现了一种鸟叫明月,花中的虫子名黄犬,方知道是自己错误了。记得网上有南方诗友写梅花傲雪,刻意的与北国的腊月合成一体,我回帖说:我是黑龙江人,腊月只有冰花雪花哟,这里的梅花要到五一后才能开呢。

诗要有内容,给人以共鸣,享受和启迪,写诗应用心而非用笔,每读都能使自己潸然落泪和蓦然捧腹的诗才是绽放的心灵奇葩。
有些人写的现代诗,我这个低水平的写古体诗的人也读不懂,他们一味的刻意追求所谓的意境美和朦胧美,在语句的表现上除了长短不一不押韵外一点也不现代,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评论。我认为现代诗更应该朗朗上口,每一首都适合现代人上台朗诵,甚至如若让那些国嘴儿们朗诵几首绝对不会屈他们的材料……

诗歌诗歌,不可分割。歌词既是诗,谱上曲就是歌。但是诗和歌又有分别,歌可以只唱调儿,如‘忐忑’,如听不懂的外国歌曲,无须听懂他的歌词,只听音乐也算享受,也可以交流。诗不可以,绝对不行!诗需要字字句句清清楚楚有板有眼,只求意境让人读不懂内容无法与人分享和交流…….。

一般来说写诗是不怕改的,但也不尽然,有的诗巧构细作越改越精改一遍胜似一遍,有的诗出自突然的心灵迸发,初觉似乎不尽人意,但是改来改去多少天,若干遍,最终却改回了原样,觉得反是先前那样更好,这也许就是原始的没有雕琢的生态美吧?
一首诗如同唱歌,有的一句比一句高亢,高调收场,结尾强劲有力,有的却低调收场,似是平淡轻柔,余音袅袅。无须强求千篇一律,只要有生活,有内容,有品味,有性格,不是无病呻吟就是佳作。

哈哈,一双握了几十年锄头的手也不自量的附雅一把献丑于文人墨客之间,一双舞弄斧凿的手也好奇的换把大刀在关公面前耍几下,一只北大荒的野山蜂也踌躇满志的想融入名园丽圃寻觅一缕芬芳,酿出几滴糙蜜来融汇世事的甘甜,惭愧多多……罢了,这便是我既作为诗者也作为读者的真实体会,关于诗的‘写懂’与‘读懂’方面的心得,未敢作格律技巧方面的阐述。厚颜与人交流,如有雷同,实属巧合,若无雷同,便是独到见解。

评分

参与人数 2草币 +180 收起 理由
水清木青 + 80 很给力!
小雨的节奏 + 10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21-1-29 10:06 | 只看该作者
文化正在走向平民化,而平民文化的兴起,正在推动整体文化的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
板凳
发表于 2021-1-29 10:07 | 只看该作者
论坛为平民文化的兴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地板
发表于 2021-1-29 10:43 | 只看该作者
无论诗写的精彩与平淡,总有一些体会和见解在心中驻留和积累。我想诗歌一如一道菜,诗人以厨师的手法把它烧制出来,不仅仅只为了自己享用吧,而是希望更多的人都能来欣赏品尝。无论材料好赖,不一定非要山珍海味,哪怕是土豆白菜,只要烹调得恰当得法,咀嚼起来有滋有味就可谓好菜……

诗与生活就是这样的,好恰当的融合。
4
发表于 2021-1-29 11:05 | 只看该作者
中肯的絮语,把平仄引进了生活,不再觉得写诗的高深,有文化有底蕴,有诗心有意境,就有了诗。
5
发表于 2021-1-29 12:36 | 只看该作者
有平凡的生活与雅兴,才能写出动人的诗。
6
发表于 2021-1-29 15:03 | 只看该作者
见解独到,解析详尽,谦卑得体,问好老师,推荐公共号!
7
发表于 2021-1-30 12:15 | 只看该作者
来学习,问好兄台!回头慢慢体会一下!
8
 楼主| 发表于 2021-1-30 13:0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老师提评 并握 一起敬酒
9
 楼主| 发表于 2021-3-15 09:51 | 只看该作者
红尘一僧 发表于 2021-1-29 10:06
文化正在走向平民化,而平民文化的兴起,正在推动整体文化的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

谢谢红尘老师提评  诗握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11-27 09: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