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浪》(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2006)可谓一部大制作电影,是由肯·洛奇执导、保罗·拉弗蒂编剧,动用了爱尔兰 、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比利时、瑞典等8国联合制作,同时发行英语、爱尔兰语、拉丁语3个版本。这部 2006年6月上线的电影当年就一举夺得第59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从自然优美、画面感极强的片名,你很难感受到它是一部主题凝重、背景复杂、历史纵深、人情冷暖的历史战争片。它说的是20世纪二十年代,英国和爱尔兰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最终爆发爱尔兰独立战争。原本拥有光明前途的医科大学生达米安得知战争爆发,毅然投笔从戎。他回到家乡,与弟弟泰迪、好友丹一起加入了爱尔兰共和军。这群青年凭借满腔热血以及出色的战术,一次次挫败受雇于英国政府的“黑与棕”民兵部队。他们的反抗迫使英军同意签订条约。然而,爱国独立斗争胜利后,却因追求目标不同战友们分道扬镳。
中国人看外国电影有这么几个不方便:一是因为风俗习惯不同,人物名称比较难记;二是由于不了解电影所表现的时代背景,对故事情节一般只看个半懂;三是仅凭字幕很难准确理解人物对白。所以看外国电影是有难度的,感性的认识不敢说,怕说错了,理性认识更谈不上。但对《风吹麦浪》的第一感觉,就是剧情有些乱,刚开始是一群爱家爱国爱土地的同胞一起抗外侵、反英殖民、进行爱尔兰民族独立斗争,可以说是激情澎湃,热血沸腾,振奋人心;可后来因当了官的哥与追求完全独立和民主平等的弟,目标发生分歧,引发兄弟自相残杀。时代推进,社会变革,利益分配却是永恒话题。这其中应该是有斗争有合作,必要时还需要妥协,有时候退一小步是为了进一大步。形势越复杂,变数会更多,人的认识和态度就会形形色色,正应了那句话“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本无可厚非。但要用电影这一艺术形式表达出来,那要求就十分的高了。你既要达到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又要满足观众的观赏和情感需要。让人感到“乱”或者不明白,看不懂或似懂非懂,除了观众个人自己的欣赏水平,就是创作者的表现方向。我感觉导演的历史观决定了他尊重事实,展现事实的表达手法。就像说一件事和表演同一件事,给观众的感受是不同的一样。导演是通过电影给我们讲述爱尔兰独立这个过程,当然也用了一些艺术手法,比如由于自己人的出卖,他们的队伍被捕入狱,饱经折磨之后他们幸运的被爱尔兰看守释放。Damien亲手枪决了告密者、自己的同胞、发小、年仅17岁的Chris。再比如《英爱条约》签定短暂的和平之后,Damien和Teddy兄弟却因为立场不同站在了内战的两个阵营,最终在一次运送枪械的任务中,Damien被捕,后被Teddy下令枪决。都是枪决同胞,情感冲突暴屏,严重引人思考。只可惜像这样的感情冲突并不多,多的只是“平铺直抒”地交待斗争的进展,以及国情民意的变化。细想起来这也是导演的高明之处,他是在用大思维、大眼界来反思当时的社会面貌。试想,如果你仅局限于某一个人的情感来描摹时代,可能表达会很震撼,但难免落入主观陷阱。 所以,我也是在看完电影后,急忙查阅了英爱战争那段历史。看电影,帮助我学历史,收获不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