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465|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谜格介绍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7 0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谜格介绍

白头格:
            别名:白首格、皓首格、粉头格、雪帽格、寿星格、素冠格、冠玉格、望月格等。谜底需两字以上,第一字用谐音来代替解释谜面。
        例如:1、望梅止渴(打一地名:响水) “响”与“想”谐音。
                 2、十(白头格,成语一)——成(乘)千成万
丹心格:
       又名红中格、朱腰格,丹枕格。谜底为三字以上单数字,除中间一个字正读,其余字全读谐音来与谜面相扣。
    例:
        1、询问学位最高的人(丹心格,中国地名一)——淄(咨)博市(士)
        2、一群老鼠入绳套 (丹心格,外国人名一)——杜(都)勒斯(死)
        3、废品(白头格,水浒人名一)——吴(无)用 

玉颈格:
      别名:粉颈
    格规:谜底须用四字以上的词或组词,第二字谐读。
   格法:谜底第二字谐读成别义。
   谜例:坐享其成(成语) 往返(反)徒劳
   释例:谜底第二字‘返’谐读作‘反’义,谓‘去了反而徒劳’的意思来应题面句。


系铃格:
            格规:谜底须用两个字以上的词。                           
        格法:将谜底某一字当读本音,故作圈读后而成别的义解。      
        谜例:
        1、珠穆朗玛峰(猜一成语)谜底:藏之名山
        2、忽见尘头大起,一彪骑拥出(猜一词汇)谜底:将来
        3、残红满地(猜一诗经)谜底:殷其盈矣
        释例:
        例1、谜底的‘藏’字本读Cang,今故读作西藏的‘藏’zang字,‘珠穆朗玛峰’是西藏的名山。
        例2、谜底的‘将’字,本为一声,而读作四声。
        例3、系铃与解铃,恰成一反比例,将殷字加平声圈,即为红色之解也。

评分

参与人数 1草币 +80 收起 理由
北国睡莲 + 8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9-7 08: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18-9-7 08:24 编辑

梨花格
       灯谜猜制的谜格名称之一。格名最早出现在清代光绪年间,张玉森选编的《百二十家谜语》在“谜格丛编”中共收集谜格33种,此个为其中一个。格名借取唐代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满眼皆白的意境,用以表示谜底的字全部读为谐音字。“白”,喻指谐音字。

1、别名一览

  

白冰格、白水格、白雪格、别字格、飞白格、粉面格、缟素格、会声格、借音格、梅花格、全白格、全谐格、石灰格、谐声格、谐音格、玉冰格、玉人格、全谐音格、玉壶冰格、分袂赠芍格、妙手空空格、杏苑摘花格。

2、谜格规则
      谜底须用两字以上的词语,将谜底的每个字根据谜面的所表达的意思,全部变成谐音字,再扣合谜面。  
3、谜例解析

1、飞鸿片片频传讯(打一京剧名)谜底:秦香莲(天歌作谜)

   人居两地,天各一方,鸿雁常来,情意绵绵。将“秦香莲”三个字谐音读为“勤相联”,即双方通过信件频繁(勤)地相互联系来扣合谜面。

2、再见吧,妈妈(打一小食品名)谜底:梨膏糖

      此谜在扣合时,将“梨膏糖”三个字谐音读为“离高堂”,解释为离开高堂的意思。高堂:旧时对母亲的敬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9-7 08: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18-9-7 08:37 编辑

素心格

    谜底需三字以上单数词句,将谜底中央一字谐音作别义解释谜面。

   例如:

    1、幼儿园(玉带格,京剧名一)——群英会。 “英”与“婴”谐音切合谜面。

    2、食品厂工作(玉带格,军事术语一)——制高(糕)点

    3、统一语言(玉带格,清代名人一)——谭嗣(词)同
         又名玉带格、素腰格、夹雪格、玉腰格

粉底格

        别名:素履、素袜、立雪、踏雪、履雪、履霜、白足。  

格规: 谜底须用两字以上的词或组词,末一字谐读。

格法:谜底末一字谐读作别义。

谜例:

1、黑旋风扯诏(秦人名) 谜底: 李斯

    释例:谜底最末一字“斯”,应谐读作“撕”,全句连读成“李撕”。

‘黑旋风’扣‘李’(逵)。

2、新闻纪录(打一体育活动项目) 谜底:广播操

  释例:谜底最末一字“操”,应谐读作“抄”,以“广播抄”扣面。

地板
发表于 2018-9-7 09:01 | 只看该作者
空姐辛苦!学习了,财迷我是一窍不通!
4
发表于 2018-9-7 10:37 | 只看该作者
跟着学习涨姿势
5
 楼主| 发表于 2018-9-7 10:47 | 只看该作者
北国睡莲 发表于 2018-9-7 09:01
空姐辛苦!学习了,财迷我是一窍不通!

八窍已通七窍--只有一窍不通!
6
 楼主| 发表于 2018-9-7 10: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18-9-7 10:50 编辑

徐妃格

       徐妃格

  别名:半妆

  格规:谜底须用两字以上的同旁部首字的词或组词。

  格法:摒除谜底每个字的左边或右边的同旁字。

  谜例:⒈童威童猛(鸟名) 鹦鹉

  ⒉急死人(词汇) 憔悴

  释例:例⒈谜底‘鹦鹉’,各去右边同旁的‘鸟’字,以‘婴武’

  照应题句。例⒉谜底‘憔悴’,各去左边同旁的‘心’部,

  余‘焦卒’照应题句。

  附注:‘徐妃格’名取自《南朝后妃传》中徐妃的故事。因徐妃常

  化半面妆,故谜引以作格只作半边猜。

  徐妃格命名出于典故。据唐李延寿撰《南史)卷十二中记载:南北朝的梁元帝只有一只眼睛,他有一个名叫徐昭佩的妃子,徐妃作风不好,又嫌弃皇帝貌丑,因此每当皇帝入室,徐妃“必为半面妆以候”,即画半面的妆,“帝见则大怒而去”。唐李商隐诗有“只得徐妃半面妆”,故又称“半妆格”。这就是徐妃格的来历。谜底只读“半面”,去扣合谜面,还必须添上相同的偏旁部首(不一定非左右结构),才能构成“全面”的谜底。

  例:甲乙丙 打当代诗人名一

  谜底为“少丁”各加一相同偏旁“氵”组成“沙汀”,即为真正谜底。







7
 楼主| 发表于 2018-9-7 11:05 | 只看该作者
秋千格
       是一种制谜的方式,谜底两字上下互为移置成谜,如文义无异者不必设此格。

       格规:限定两字的词
       别名:转珠、颉颃   
       格法:谜底两字上下互为移置成谜,如文义无异者不必设此格  
       谜例:1、问
苍茫大地(地质名词)土质                  
                 2、八字方针(
教育名词)中学                  

      释例      例1、用会意法成谜,谜底倒读成‘质土’。
      例2、谜底倒读成‘学中’‘学’是‘八字’二字合成的,‘中’是‘方(囗)、针(丨)’的象形。                           

      附注      ①格名据‘汉武帝祈千秋之寿,后庭多作秋千之戏’典故演化而来。
      ②转珠、颉颃取形似而名。将字比作珠,据‘字字珠玑’之义来的。鸟上飞叫‘颉’,下飞叫‘颃’。

8
 楼主| 发表于 2018-9-7 11: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18-9-7 11:14 编辑

卷帘格

      卷帘格是猜谜语中最常见谜格之一,别名:倒读格。

基本内容

格规:谜底须用三字以上的词(组词)、成语、句作倒读。

格法:谜底文字由下向上读,将原文变义为有效。

谜例:

1、 一步一个脚印(打一生产名词)—— 谜底: 生产过程。 释例:谜底“生产过程”由下向上读,成“程过产生”。

2、 师范(打一学科)—— 谜底: 仿生学。 释例:谜底”仿生学“,倒读成”学生仿“才合题意。

3、你说 梦话(打一外国作家)—— 谜底: 柯南道尔。 释例:你(尔)说(道)梦话(南柯),卷帘后就是“柯南道尔”。

      4、惟闻女叹息----收音机

       5、救生圈-----人浮于事

      6、猛回头-----耳后生风

      7、下午五点前后动身-----晏几道

      8、治疗期间忌吃辣----辛弃疾

      9、多年吃斋人不老-----生长素

      10、访查真相------实事求是


附注:诗有” 倒卷珠帘上玉钩“,词有”帘卷日长人静“取倒卷珠帘形似定名。




9
 楼主| 发表于 2018-9-7 11: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18-9-7 11:18 编辑

隐目格

隐目格

名称。

格法:将谜底和谜目贯成一意,猜中谜底时应带出射目。

谜例:

1、胜利奏凯歌(隐目格) 油田 大庆

2、燕尾瀑(隐目格) 谜格 流水

释例:

例1、谜面句子前两字‘胜利’,这里作‘油田’名,后三字

则扣‘大庆’。

例2、谜面句子前两字‘燕尾’,这里作‘谜

格’名,后一字则扣‘流水’。‘燕尾瀑’是浙南雁荡山

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5-2-23 01:0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