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静湖空山 于 2013-5-18 09:23 编辑
【和尚518】文评——浅析一僧的诗《天高地远》
从一僧《天高地远》的诗中走出来时,我突然想起汉高祖刘邦和那首慷慨豪情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如果将《大风歌》作为一僧《天高地远》的背景音乐,那一定是豪气勃发,相得益彰。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诗有灵犀一点通。
一僧的诗《天高地远》是首短诗,只有两段八行,前段以史为鉴,后段以史抒怀。诗人从久违的秦皇汉武时代落笔,大角度、宽视野地翻卷历史的风云激荡,并接受了尘世桑田的洗礼。诗人从浩繁的历史事件中默默而出,用王者回归的雄豪之气,击筑(古代乐器)而歌,一挥而就地写下了这首唯我孤傲的小诗。
《天高地远》前段以史为鉴,共四句:
秦皇汉武墓成堆
秦始皇和汉武帝的雄才伟略、文治武功在中国历史中都是空前的,作为开国皇帝,他们的丰功伟绩为后人所敬仰。然而,历史总是前行不止,时间的磨刀石将过往的一切通通磨平,只留下仅供后人凭吊的只言片语。历史已经戴上神秘的面纱,隐去沙场的号角,任凭君叹又何如?惟见长江天际流。俱往矣,秦皇汉武已经远去。诗人寻访历史,伫立中原古地,满眼皆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那隐藏在乱草丛中成堆的皇子皇孙的墓冢,似乎正在与诗人促膝交流,诗人也仿佛在静静地倾听故人诉说那过去的事情。
经天纬地万古摧
诗人盛赞了前辈伟人治国安民、经纬天下的功绩。然而,尽管伟人们曾经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叱咤风云、改天换地,但自古以来就没有永垂不朽。再伟大的事物与漫漫历史相比都极为渺小,就如高山一粒土,瀚海一滴水,就是那在空中迅忽闪耀划过的流星。历史是无情的河流,多少英雄人物淹没期间,万古不见踪迹留。诗人选择这个“摧”字用来评价历史真是贴切精辟,恰到好处。由此,我想起宋代大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的上阕是这样写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难不成两个不同时代的诗人竟然有如此相同的历史观?
尘世桑田不复在
世事变化很大,不随人的意志为转移。天上才数日,世上已千年,历史的脚步不会为谁而停留,走过了就没有后悔。历史可以翻阅回顾,但不能拷贝重复,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纵观古今,人类的脚步匆匆,走过岁月进入历史,所有淹息,万事归零,就像万物被吸入黑洞无声无息。一代枭雄曹操在其【龟虽寿】的诗中很明确地看到了这一点: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默指苍穹乾坤碎
诗人对世界的看法是唯物客观的,一个“碎”字看透生死。宇宙是浩瀚无疆的,无边无际,无来也无去,然而,宇宙也不是永恒的,走向死亡却是它的宿命。面对宇宙的自然法则,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循规蹈矩,适者生存。诗人看透生死,他就把握了生命进程。所有生命的存在都是相对的,但死亡却是绝对的。佛学将死称为转世、投胎、圆寂、涅槃,淡定的佛看透死,所以佛经里更多的是普渡生。没有死就没有生,旧的东西不死亡,新的东西就不能新生。有一句话很富有禅意:山花红似锦,溪水湛如蓝,这句话说得就是任何事物只有经历生死才能升华。诗人告诉我们面对苍穹乾坤的“碎”我们能做的就是“默指”,不这样难道还真相信有力挽狂澜于既倒的救世主?那些经历一点苦难和挫折的人就成天在那大喊着看破红尘,实在是既轻浮又可笑。红尘不是那么容易看破的,大言不惭的人简直就是在抓着自己的头发大喊要离开地球,但这于事无补,他还在地球上,他还沉沦在红尘中。纵观人类历史几千年,纵览宇宙生命数亿年,能真正看破红尘的还没有一个人。
《天高地远》后段以史抒怀,也是四句:
劲风古荡乱云飞
诗人从历史中出来,感慨万千,胸怀起伏难息,站在高处,两耳来去的是强劲的东南西北风,天空的云顿时也在古今不断的乱风中失去了方向。诗人这个“乱”透露了诗人以史抒怀感慨很多,一时间有许多真心的话不知向谁说。欲言又止,此时无声胜有声,思绪裹着乱麻,寻觅知己何去何从?高山流水和者必寡,茫茫人海中犹似孤独一个人,思到深处更寂寞。
苍鹰振翅王者回
诗人把眼界抬高了,他看到雄鹰在自由地翱翔,那搏击九天的英姿霸气十足,多像古代的王者从历史中复活回归。诗人是英雄的崇拜者,他多么羡慕雄鹰的自由和霸气。从历史中归来,历史的雄浑激荡着诗人,他企盼着能成就一番大业,像个英雄一样屹立在天地之间。诗人的理想是可圈可点的,如果世人都能多一些诗人奋发图强的王者霸气,那么国强民富就能再写民族的辉煌。我为诗人的王者之气鼓而呼,这是激情,这是意志,这是底气,这很有陈毅元帅“旌旗十万斩阎罗”的豪迈。
万仞千山峰竞小
诗人是烂漫的,万仞千山我为峰,轻叩苍天戏雷霆,居高声自远,从不籍秋风,蔑视群雄,蔑视权贵,蔑视一切污泥浊水。诗人的字里行间充分地流露出文人的清高和自信。正是这清高和自信才能使诗人笔下的文字铿锵有力,颇有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将帅之风。
唯我孤傲伴余晖
诗人的清高和自信使之不愿与庸人为伍,但思想超前,激情澎湃,行为出格,诸事创新,常常标新立异,潮头弄歌,使之让人敬畏而仰视。诗人走得太快了,以至能跟上节拍的知己寥寥无几。诗人为此肯定是苦恼的,但诗人的清高又使他不愿意退缩,无奈之中只能仰天长啸,盼望有朋自远方来的那种不亦乐乎!诗人自我感觉孤傲,别人也感觉他孤傲,但他却只能继续孤傲,孤傲是诗人前进的火车头。诗人热爱和讴歌夕阳的余晖,这说明诗人雄心未灭,信心飞扬。夕阳的余晖在悲观者的眼中留下的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哀叹。马致远的元曲天净沙·秋思描述的图景是令人难以忘怀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然而,夕阳的余晖在乐观者的眼中却是一片美好,叶剑英元帅就称颂夕阳的余晖为“满目青山夕照明”,显然诗人属于乐观者。其实,夕阳的余晖何其美丽,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就成为千古绝唱。诗人是乐观的明白人,夕阳的余晖是今天的锦绣,但却孕育着明日朝阳冉冉升起的辉煌。诗人之所以满怀深情地融入到夕阳的余晖中,就因为心中有一片生机勃勃的阳光。诗人唯我孤傲的理念恰似梅花的品格,陆游在《卜算子·咏梅》词中就已经做了精彩的描述: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一僧的诗《天高地远》虽然是首短诗,但寓意深刻,读之韵味无穷,掩卷之时,随录心得以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