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网上随意翻看了俄罗斯2012年的电影《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与观看其它战争片的感觉没有什么不同——枪林弹雨,血肉横飞,暴力惨烈,震天动地,生命脆弱与生命顽强的对比,对战争的不尽控诉与深刻反思。但这部电影让我记住了的,是政委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苦劝妻子带领群众向德军投降这一情节,印象很深,感触颇多。似乎好象在其它战争电影里从未见过。(可能是我接触此类题材少的缘故吧) 这是一个关于在战争状态下人性与态度的问题。 首先,战争状态下的人性。生命至上,活命第一,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人在是根本,人在一切就会有,人在才是意义的全部。相反,如果人不在了,世界的主体没了,意义何在?而且,生命只有一次,失去就永不再来,生命的意义要靠活生生的人去实现,怕死求生自然而然,珍惜生命乃人的本性。退一步说,战争拼得是生命和物资消耗,拼的是保家卫国的信念,这又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以我之命保大家之命,保家国之财产?所以,政委在此时此刻如此决定是合乎人性的,不能让手无寸铁的群众,白白去做战争的炮灰。尽管后来这些群众还是被德军杀害了。 其次,战争状态下的态度。保卫祖国,坚守阵地,宁可流血牺牲。但这种牺牲必须是有价值的,是要让敌人付出代价的,是要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发动战争本就是达不成协议时依靠武力解决问题的一种极端方式,是一种不讲理不要脸的勾当。正如“以牙还牙”这个传说一样。话说王羲之在某地做官时,有一天,一个年轻人来告状。年轻人说,因家贫父亲死前曾向某乡绅要了一块荒地来埋自己,乡绅答应了并讲明只要“一壶酒”的酬谢。老人死后,年轻人拿一壶酒去感谢时,乡绅却说是“一湖酒。” 年轻人有口难辩!王羲之听后,问年轻人:“你说的可是实情?”年轻人说:“不敢有半句瞎话。”第二天,王羲之到了乡绅那里。乡绅对王仰慕已久,很想求其墨宝。王羲之并不推辞。提笔写了一幅书法送与乡绅。当乡绅问送点什么礼品时,王羲之说:“只要一活鹅。”当乡绅送给他一活鹅时,王羲之把脸一沉:“我说的是一河鹅。”乡绅辩解道:“鹅是以只计数,不是以河计数的呀?” 王反问道:“既然如此,难道酒是用湖来计数的吗?”乡绅恍然大悟,从此再也不敢向年轻人讨酒了。所以,面对侵略必须迎战,这是态度问题。 第三,群众可以投降,军人则不能,要誓与阵地共存亡 。影片中,布列斯特要塞是连接华沙-莫斯科的交通要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成群的坦克和装备精良的德军围攻中,8000名英勇的苏联红军在武器短缺、建制混杂、牺牲巨大的情形下,坚守信念、捍卫祖国,以血肉之躯于弹丸之地牵制了数十倍于自己的德军兵力达30天直至全部阵亡。战斗中,团长和政委身先士卒,在反击中沉着指挥,鼓舞士兵斗志,将残余的不同建制的还能战斗的士兵拼成战斗团队,顽强防御要塞阵地。电影还特别以红军小学员的视角,向观众呈现了这场战争惨烈悲壮的真实场景! 不管怎么说,战争残酷无情,带给人类的伤痛无以言说。以电影来反思战争,控诉侵略,弘扬正义,为的就是不再发生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