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23|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文] 我的五子棋时代(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4 2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评分

参与人数 1草币 +60 收起 理由
淡月光 + 6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7#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 06:33 | 只看该作者
萧然 发表于 2024-12-27 08:39
简单有趣的益智游戏

快乐一找到到!
26#
发表于 2024-12-27 08:39 | 只看该作者
简单有趣的益智游戏
25#
发表于 2024-12-27 07:03 | 只看该作者
后来上网对弈就仿佛进入新世界不会下棋一般,一是只见棋盘不见真人,没有压迫感出手太随便;二是有时限,有禁手,习惯思维一时调整不过来;三是天外有天,高手太多,遇强不强。好在网上下棋,输了也不丢人,更没旁人笑话你,我便抱着从头再来的决心,开始向高手们学习。好在我有点基础,进步的也还算快。不到半年时间就在QQ游戏里战至九段。


~~~~~~~~~~~~~~~~~~~~~~~~~~~~~
输了不丢人。




24#
发表于 2024-12-26 07: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4-12-26 07:36 编辑

五子棋和围棋没办法做弊,因为本来就是明棋,桥牌则不然,所以桥牌室很多玩双明手的,作弊的,因为你要是低分,没人愿意和你做搭档。
23#
发表于 2024-12-26 07: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4-12-26 07:26 编辑

上网对弈就仿佛进入新世界不会下棋一般,一是只见棋盘不见真人,没有压迫感出手太随便;二是有时限,有禁手,习惯思维一时调整不过来;三是天外有天,高手太多,遇强不强。好在网上下棋,输了也不丢人,更没旁人笑话你,我便抱着从头再来的决心,开始向高手们学习。


~~~~~~~~~~~~~~~~~~~~~~~~~~~~~~~~


有看点。 俺打桥牌的时候,水平在中级以上了,但桥牌室高分的桥友,很多人是作弊得来的。
22#
发表于 2024-12-26 07: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4-12-26 07:19 编辑

  五子棋比赛规则是什么?


规则是干嘛的?
21#
发表于 2024-12-26 06: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4-12-26 06:59 编辑

桑代克三大学习定律 - 百度百科



桑代克三大学习定律指桑代克在实验基础上提出学习要遵循的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分别: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20#
发表于 2024-12-26 06: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4-12-26 06:53 编辑

桥技求精要诀 - 百度百科





书中对桥牌做庄打牌技巧,作了全面、系统、精练的概括,从理论上归纳成九个重要的关键原则。 分别涉及深谋远虑,推算牌型,判定位置,以假乱真,未雨绸缪,力求上策,注意联通,施加压力,比赛分制九个专题。 每一专题各辟专章论述,分别用十五个左右的牌例由浅入深进行分析;并采用测验题形式,让读者积极思考,以加深理解,得到深刻印象。



每天学点心理学|重复定律



重复定律是心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指的是任何的行为和思维,只要你不断的重复就会得到不断的加强。在你的潜意识中,只要你能够不断地重复一些人、事、物,它们都会在潜意识里变成事实。这一定律揭示了重复在塑造个体行为和思维习惯方面的强大影响。


19#
发表于 2024-12-26 06: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4-12-26 06:54 编辑

经多识广眼界宽,从零做起步步营。











_百度百科



六识,(名数)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其与六根六尘,合称为十八界。唯识学派则加上末那识与阿赖耶识,称为八识






_百度百科



佛教用语。瑜伽行派和法相宗*五位法中的心法。梵文Astanvijnana的意译。指把人内在的心识分为八类:一眼识(Caksur)、二耳识(Srotra)、三鼻识(Ghrana)、四舌识(Jihva)、五身识(Kaa), 以上合称前五识。再加六意识(Manovijnana)、七末那识(Man-as, 意译“意”)、八阿赖耶识(Alayavijna-na,意译“藏识”),合称八识。前五识相当于感觉,以外界的色、声、香、味、触为对象;第六意识相当于综合感觉所形成的知觉、思维等,以整个世界为对象;第七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源,经常把第七识当作人我的自我意识 [4];第八阿赖耶识,是世界一切的精神本原,它含藏一切现象的"种子"。并归结为*三能变。一些大乘派别亦多沿用此说,但稍有变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5-4-5 13: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