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311|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星堆新发现“再惊天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23 17: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金面具、青铜人像、大量象牙……三星堆新发现“再惊天下”

      新华社成都3月20日电 题:金面具、青铜人像、大量象牙……三星堆新发现“再惊天下”
      新华社记者惠小勇、施雨岑、童芳、王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月19日,文物考古专家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查看3号“祭祀坑”的情况。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3号“祭祀坑”内拍摄的具有人类形象特征的青铜器(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3号“祭祀坑”出土的大型青铜器局部(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古蜀文明之光,再次闪耀于中华文明版图西南部。
      黄金面具、青铜人像、青铜尊、玉琮、玉璧、金箔、象牙……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成都举行,通报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新发现的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目前已出土500余件重要文物。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曾在1986年震惊世界的三星堆遗址,以辉煌灿烂的新发现“再惊天下”。
      3.5平方米的“祭祀坑”一片金光闪闪
      地处成都平原东北部龙泉山脉西麓的广汉市,曾有一景点名叫三星伴月堆。后来考古发掘确证“三星伴月”所说的3个相连的土堆,就是三星堆古城的城墙。
      这个古蜀文明的宝库,最早被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广汉真武村月亮湾一户村民在自家院前无意间发现了一大堆玉石,随后流入坊间,“广汉玉器”名噪一时。
      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此发现1、2号“祭祀坑”,出土珍贵文物1700余件。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贴黄金面罩的青铜人头像……文物之精美、风格之诡谲,超出了人们当时的认知范围。
      从此,三星堆名扬天下。
      此次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位于1、2号“祭祀坑”旁。专家认为,目前这8个“祭祀坑”整体构成祭祀区,是古蜀王国专门用来祭祀天地、祖先,祈求国泰民安的场所。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从“祭祀坑”的情况,可以想见约3000年前的祭祀场面该是如何宏大与奢华。
      占地仅3.5平方米的5号“祭祀坑”一片金光闪闪——考古队员已从此处清理出多件金器和60余枚带孔圆形黄金饰片、数量众多的玉质管珠和象牙饰品。经专家初步判断,这些有规律的金片和玉器与黄金面具形成缀合,推测为古蜀国王举行盛大祭祀仪式时所用。
     “出乎意料的是,此次还出土了一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青铜器,比如有些青铜尊附着有奇异诡谲的龙或牛的造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说。
      在3号“祭祀坑”,记者看到了坑内铺满百余根象牙和上百件青铜器,包括青铜尊、青铜罍及独具风格的青铜人像、大面具等。
      最具神秘色彩的,是考古人员在6号“祭祀坑”发现了一具“木匣”,长约1.5米、宽约0.4米,内外均涂抹朱砂。它是做什么用的?它有什么特别的来历?考古人员对这个神秘的“木匣”给予了格外关注,在现场反复讨论“开匣”方案。
      像“木匣”这样的未解之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去破解。但是,就目前的阶段性成果而言,已经展示了三星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以及独特的技术、艺术和精神信仰。
     “本次三星堆考古的新发现,将丰富和深化我们对三星堆文化的认识。”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说。
     “黑科技”与“豪华阵容”助力考古大发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5号“祭祀坑”内出土的象牙雕刻残片(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5号“祭祀坑”出土的残缺的金面具(3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考古人员利用特制的升降设施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4号“祭祀坑”内作业(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已经退休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陈德安研究员和陈显丹研究员站在新的发掘现场,回首当年亲历1、2号“祭祀坑”发掘的往事,感慨万千。他们告诉记者,当时的发掘现场就是一片田野,田野前面是砖厂,取土烧砖的工人就跟在后面,催着他们赶快发掘。只用两个月,就把1、2号坑发掘完毕了。
      35年时光如水,早已换了人间。
      如今的发掘现场,被大跨度钢结构大棚覆盖,里面数个通透的玻璃房子将新发现的“祭祀坑”罩住。这个装满各类设备的考古“发掘舱”可以控制温度、湿度,让人惊叹不已。
      工作人员穿着“防护服”在古蜀国祭祀“圣地”开展“野外”考古,仿佛是在封闭的高科技实验室工作。在“考古舱”旁设有各种应急文物保护实验室和库房,各种先进设备一应俱全。
      提升装备的科技含量并不是为了“炫”。三星堆遗址发掘总领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唐飞告诉记者,在这样的“考古舱”里开展发掘工作,不仅能控制发掘现场的温度、湿度,还能减少工作人员带入现代的微生物、细菌等。
      不仅有科技力量的“加持”,专家“阵容”也堪称“豪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和高校纷纷加入此次考古发掘工作。在现场忙碌的,是一个包括文物保护技术、体质人类学、动物学、植物学、环境学、冶金学、地质学、化学、材料学等在内的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团队。
      正是这样的齐心聚力,大家有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发现,比如古丝绸的“身影”。
     “我们在4号‘祭祀坑’的黑色灰烬中提取到了肉眼不可见的丝绸制品残留物,这是非常重要的发现。”唐飞说。
      甚至连消防队员也被邀请参与研究。
      三星堆“祭祀坑”的文物大多有烧灼痕迹,考古学家推测这是一种“燎祭”方式,即将青铜器、象牙等祭品燃烧后填埋。这种“燎祭”是在坑外燃烧,还是坑内燃烧?燃烧最高温度是多少?……这些谜题有待消防队员和考古学家合作揭晓答案。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李映福说:“此次发掘实现了机制上的创新,多家机构共同参与,形成高水平的发掘团队,构建了覆盖面广阔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团队,实现了考古发掘现场与文物保护研究的无缝衔接。”
“你看见的只是冰山一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在三星堆博物馆拍摄的“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3月5日摄)。该文物于1986年从三星堆2号“祭祀坑”出土。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在三星堆博物馆拍摄的“青铜大立人”(3月17日摄)。该文物于1986年从三星堆2号“祭祀坑”出土。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在三星堆博物馆拍摄的“青铜神树”(3月17日摄)。该文物于1986年从三星堆2号“祭祀坑”出土。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古代诗句里,古蜀国的起源笼罩在迷雾之中。三星堆,自1986年“一醒惊天下”之后,更是留给世人无尽的遐想。那些造型独特的珍贵文物,甚至让人将三星堆与外星人联想在一起。
      事实上,三星堆遗址历次发掘出土的文物,已经有力地证明,这里是“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之前出土的三星堆典型的小平底罐、鸟头把勺、尊形壶等陶器以及铜立人像、铜神树、玉璋和金面具等,带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而铜牌饰、玉戈、玉琮、封口盉、高柄豆等则体现了三星堆与中原文明和其他区域性文明的交流。
     “此次发现的铜罍、玉琮以及铜器纹饰都在中原地区能够找到祖型,是古蜀文明与中原地区频繁交流的有力物证。铜尊与长江流域其他地区同时期的铜尊特征相似,是长江文化的生动体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冉宏林说。
      在冉宏林的指引下,记者还在此次出土的象牙残片上看到精美的云雷纹和羽毛纹微雕,这些都能在中原文化的青铜器上找到祖型。
      但是,围绕在三星堆周围的,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他们从哪里来?尽管考古发现已勾勒出从营盘山、桂圆桥、宝墩到三星堆、金沙、十二桥的古蜀先民迁徙线路,但他们从黄河上游到长江上游的融合足迹还有待更多考证。
      还有他们以何为生?
      他们因何消亡?
      他们喜爱哼唱怎样的曲调,擅长烹饪什么美食?
……
      大量珍贵文物的出土,只是考古工作的开始阶段。种种谜题的破解、文明传奇的讲述,需要踏踏实实地进行长时间的学术研究、分析。
      唐飞介绍,下一步将继续对新发现的“祭祀坑”开展精细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多学科研究,并在“祭祀坑”的外围勘探发掘,把握祭祀区的整体格局、形成过程。
      宋新潮说:“本次发掘工作的细致程度,决定了它的信息丰富程度和价值。我们还需要时间来进行更加系统的整理、修复以及实验室工作,将田野考古获得的材料进一步地消化和深入研究。”
      这是一个“正在进行时”的考古发掘,每一天,都可能会迎来令人惊喜的新发现。
     “你见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冉宏林对未来充满希望——还有多少文明之谜即将破解,还有多少传奇往事可望证实,人们翘首以待。

16#
发表于 2021-3-24 22:27 | 只看该作者
清水茉莉 发表于 2021-3-24 18:43
37次考古只发现三星堆的千分之二

关键是挖掘后的保护问题没解决,不敢大规模的挖掘
15#
发表于 2021-3-24 22:26 | 只看该作者
清水茉莉 发表于 2021-3-24 13:56
我认为考古学家很伟大,它可以让我们知道历史是什么?

可以续写或者补写历史
14#
发表于 2021-3-24 20:1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3#
 楼主| 发表于 2021-3-24 20:01 | 只看该作者
清水茉莉 发表于 2021-3-23 17:51
也真是那些古人的奢华才有了今天考古的兴趣

三星堆遗址考古重大发现|你从哪里来,三星堆?

三好网2021-03-23 15:22:39

      时隔30多年,三星堆遗址祭祀区重启发掘,牵动人心。2021年3月20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要项目重要进展会议在成都召开,现场揭晓#三星堆遗址考古重大发现# 。三星堆再醒惊天下,封面新闻动画3D还原三星堆大发掘。龙形器尊、大口尊、方尊、纺织品、玉琮、黄金面具……三星堆新一批“秘宝”重见天日,更多详情随三好网历史老师一起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为长江上游文明中心的三星堆,是中华文明“满天星斗”中最神秘的那颗星辰,目前已发掘的面积仅为千分之一左右。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唐飞近日向记者透露,已经制定了新的三星堆考古发掘研究计划,接下来将重启对三星堆遗址的深入调查、勘探与发掘,进一步揭示三星堆神秘古国的真实面目。
沉睡三千年
一醒惊天下

      三星堆最早被人们发现是1929年,但真正让人知晓是上世纪80年代:大批珍贵文物出土,叹为观止,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它的发现和认知过程,既是几代考古学家锲而不舍的追求,又极具传奇色彩。
      1929年,在成都北边广汉南兴镇,一个笃信道教的秀才燕道诚和儿子燕青保在家宅旁挖沟,没想到一下子挖出300多件玉石器。1934年,时任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的葛维汉组织考古队在已发现疑似玉石器“窖藏”的附近进行了为期10天的发掘,共出土陶器、石器、玉器等600多件文物。
      遗憾的是,学术界并没有真正认识到遗址的价值,以至于1949年以前再未组织有效的考古发掘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在冯汉骥先生的带领下,童恩正、沈仲常、王家祐、杨有润、林向、张勋燎、宋治民、马继贤、王有鹏等先生相继参与遗址的调查与发掘工作,三星堆被认为是已发现的古蜀国最重要的中心遗址。
      巨大的惊喜在1986年到来,三星堆“两坑”(两个祭祀坑)突然现世:大型青铜立人、青铜神树、纵目面具、青铜神像、黄金面罩、金杖、大量玉器和象牙不断出土,轰动国内外。张爱萍将军题词称三星堆:“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
      主持发掘“两坑”的两位考古学家被称为“二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陈德安和陈显丹。据陈德安回忆,1986年7月18日上午9点左右,附近砖瓦厂工人风风火火地闯进三星堆考古工作站办公室说:“陈老师,烧砖取土挖出东西来了,有铜的、石头的,还有刀,很漂亮的刀。”
      陈德安和陈显丹等人立马赶到现场,把砖厂工人扔在地里的东西拼起来才发现,称作“刀”的东西原来是玉戈、玉璋之类。
很快,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开始了考古发掘,“一号坑”里陆续发现金杖、金面罩、青铜人头像、玉石器等文物,一共出土了铜器、金器、玉器等珍贵器物420件,象牙13根。
      8月上旬,一号祭祀坑发掘工作进入尾声,众人还没从巨大的惊喜中回过神来,二号祭祀坑又突然出现了,同样让人惊叹不已: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数尊贴黄金面罩的青铜人头像、大量玉石器。
重新认识中华文明
      ldquo;三星堆的发现,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理论问题,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否仅局限于黄河流域?”著名考古学家童恩正先生说。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学界占主导地位思想的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在黄河流域,但是,随着长江流域包括良渚、石家河、三星堆等重要遗址发现,学术界对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了新的认识。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认为,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在夏商时期已进入“古城、古国、古文明”阶段,“是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观点后来成了学术界共识。
      在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中,青铜尊、罍以及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与黄河流域一致,显示三星堆具有中华文化的共同属性。而迄今全世界发现的年代最早、树株最高的青铜神树,国内现存年代最早、最大、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青铜纵目面具等造型奇特、大气恢弘、内涵丰富的古蜀王国杰出“作品”,既昭示古蜀文明的辉煌灿烂,也彰显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在记录中国古代神话的《山海经》里,有屹立于东方和西方的“扶桑”“若木”神树。三星堆的巨大青铜神树,把古代中国“宇宙神树”展现出来,成了远古神话最直观“实物样本”,完美诠释了千载传唱的关于“神树”“十日”和“太阳鸟”的美丽传说。
三星堆一号坑出土的金杖,上有鸟、弓箭、鱼和戴冠人头像图案。有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代表王权的“图腾”,可能与传说中的古蜀王——鱼凫王有关。三星堆金杖、金面具、青铜人像等在黄河流域鲜见,也与埃及、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出土文物判然有别,这是古蜀王国对“众神”极具想象力的艺术表达。
      ldquo;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深刻地参与了中华文明体系的构建,通过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三星堆将中华文明与东南亚、西亚甚至更遥远地区文明紧密连接了起来。”唐飞说。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三星堆考古发掘和研究取得巨大成就。然而人们所能看见的只是很少一部分,还有更多待解之谜。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教授说:“世界青铜文明中,三星堆无疑非常耀眼,但还有大量考古工作要做,宫殿区、祭祀区乃至王陵都应积极去探索。”
      ldquo;由于遗址规模较大,发掘面积实在太少,许多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如古城重要建筑性质不明,高等级墓葬未见任何迹象,是否存在与金沙类似的祭祀场所,等等问题均需一一面对,开展工作。”唐飞说。
      专业人士们都坚信三星堆还将有大发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雷雨对记者说:“‘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一部辉煌古蜀王国的历史,其中到底有多少美丽动人、浪漫传奇的故事发生在三星堆,令人着迷,引人探索”



12#
 楼主| 发表于 2021-3-24 19:56 | 只看该作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1#
发表于 2021-3-24 18:4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9
发表于 2021-3-24 18:4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8
发表于 2021-3-24 13:5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
发表于 2021-3-23 22:29 | 只看该作者
考古,是跟先贤进行无声的交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11-27 09: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