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0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风仙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7 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3-7 18:01 编辑

“落入凡间”的古风仙句一撇便是惊鸿,芳华乱了浮生……

1、我左手是过目不忘的萤火,右手是十年一个漫长的打坐。
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3、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4、天独自倚栏,待得冷颜瘦。心依旧,泪沾衣袖,遥问尔知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我用十年岁月,为你打磨几寸石碑,书尽肝肠,挚守余生。
6、青青子矜,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7、怎知红丝错千重路同归不同,踏雪寻梅方始休回首天尽头。
8、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10、叹几句,青柳新芽又一枝,无谓再会,相逢何必曾相识。
11、你说,十里桃花,两人一马,后来,谢了繁华,生死无话。
12、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4、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15、惊鸿初见,若曾相识引思遐,无意重逢,揭一生波澜横划。
16、换你说,惊鸿一瞥,烟烟雨下。后来,素衣白纱,负了蒹葭。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3-7 18: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3-7 18:09 编辑

周邦彦两首《少年游》,悲喜今昔,如何细腻转折

      周邦彦两首少年游,一样的词牌,甚至一样使用“而今丽日”等措辞,上下半片画风转调都一喜一悲、格局一轻快一忧思。
也都有在暖阳明媚的心情闲适,和此去经年良辰美景都虚度的怅怅念念之语之间的转变。
      同样写天气写花写景,却又不尽相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少年游其一
南都石黛扫晴山,衣薄耐朝寒。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
而今丽日明如洗,南陌暖雕鞍。旧赏园林,喜无风雨,春鸟报平安。

少年游其二
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周邦彦写“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风吹落红成阵、这是古诗词中非常常见的经典意象,和这样的意象一同捆绑出现的情绪往往是弃妇之悲、离人之思、失群之泣等等哀怨感伤情绪
      但周邦彦偏偏没有往过度伤感的路数上写,质感偏淡、甚至有几丝无可奈何置身事外的超然之意。
      下一句他笔锋一转,写丽日明如洗,又再度从温度直观感受的角度来写“南陌暖雕鞍”,已是一派明媚的大好时光图景。
      再下一句“喜无风雨,春鸟报平安”,更是将自己平和美满的心境,融入景色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但在另外一阕《少年游》中,同样面对景色、周邦彦倾注的感伤人格基色却更浓郁。
      是海棠和柳树不同呢?是昔日之花和如今之花不同吗?
      都不是。
      所谓“双标”,只是词人惯用的以客体来写主体情绪的手法。
      周邦彦写“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这一句中并无一字写雨,却用完整的意境写出了一场万物同悲、春寒脉脉的伤心雨。
      首先,一个“泣”字一个“啼”字,两个很简洁的动词,前者写画面、后者写声效,柳泣花啼便同时有了视觉和听觉上的不胜伤感。
      后半句“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进一步以唯美又伤感的曲调,说明了为什么柳泣花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街上的泥土为什么重呢?
      因为正下着雨或者刚刚下过雨,被雨水打湿。
    “泥重”和“燕飞迟”是一对相对的意象
      前者攘括九街,是纵横写广阔的大全景;后者聚焦一只小小的雨中飞翔的燕子,是微观的具体的小特写。
大与小的对比,动态与静态的交错,都很微妙。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两个半句,还是主体和客体因果关系的延续。
      燕子飞得迟,是因为口中衔着的泥土
      这小小的孤飞燕,为筑巢而辛劳,词中一句未提、但描摹出的画面中应有尽有。
      再将这两个半句和“柳泣花啼”结合在一起看,有了实际的劳动层面的艰难之后,还觉得柳泣花啼是没有意义的悲春惜秋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此后,周邦彦画风一转,写到而今丽日明金屋,形容“春色在桃枝”。
从哭泣的柳树、哀啼的花朵,到“春色在桃枝”,由悲到喜转折一层之后、词作又再度转折,写起“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
      最后这个“幽恨两人知”的下笔很有意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古诗词中我们常见的是“无人知”,“有谁知”,是弦断无人听,是往事不堪提、前尘人不知,此处周邦彦写“幽恨两人知”显然是在写一对知晓彼此心意者。
      因为这份“两人知”,那雨打狂花的忧愁似乎也淡了几分。
      最后,阅读后遗症提问时间:周榜样这两首《少年游》,你们更喜欢哪一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11-16 19:5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