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966|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生满分作文《中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22 1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生满分作文《中秋》,写出了诗仙的境界,老师:建议保送北大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泰勒:创造力不仅对科技进步,甚至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
      父母要想孩子以后有出息,那么必须要和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老师教育孩子也不能墨守成规。看看改变世界的乔布斯,也是一个创造力极强的人才,改变了全世界人的手机使用习惯,让我们的生活便捷了很多。
      而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被称为“硅谷钢铁侠”也是一个创造力极强的人,阿里巴巴马云老师也是一个有创造力的人。
所以创造力是一种非常强大的能力,也是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注意的。
      今年的中秋和国庆双节合一,一个小学的语文老师在放假之前就布置了一篇作文,主题是中秋,可以写作文,也可以写现代诗。
在孩子们教上来的作业中,老师发现了一篇非常有意义的现代诗。让老师眼前一亮,并且大笔一挥,给了100分,而且还是下面写上
“建议保送北大”。


      当然孩子才是小学生,送北大还过早,但是孩子的诗确实写得不错。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孩子的诗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把人生每一个时间段的心态描述得非常到位,看着非常的有画面感:
      小时候过中秋,嫦娥的故事听不进,老想着月饼(一个小吃货的形象出来了),长大了过中秋月饼吃不下去,老想着嫦娥(一个多情少年),老了月饼不吃了嫦娥也不想了,开始琢磨兔子红烧还是清炖(老了注重健康了)
      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于中秋的思想刻画了出来,把中秋的典故都集中在了一篇诗歌里面,可以说是非常的厉害,怪不得老师在这个诗下面建议保送北大!
      我们会发现孩子越小,创造力和想象力越丰富,各种想法天马行空,看小学生们的作文也让人大开眼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创造力就是生产力,家长做好五点,孩子以后更有出息。


1、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美国科学家阿西莫夫说:好奇心是人类精神最崇高的特征之一。
      好奇心是产生创造力的条件。
      一次带菁菁回农村的时候,看到一只母鸡在孵小鸡,一直蹲着,一动不动,菁菁觉得很好奇,母鸡为什么要护着鸡蛋的上面呢?是不是担心有老鼠啊!
      菁妈本来想直接告诉孩子了,因为母鸡在孵小鸡,需要恒定的温度啊!后来一想,不如让孩子自己去找答案,就问孩子你觉得呢?孩子说不知道,于是就自己去拿手机问,为什么母鸡要孵在鸡蛋上面。
      孩子知道后就是母鸡在孵小鸡后,就天天在就天天蹲在母亲面前看小鸡,看了两天,发现一只小鸡破壳而出的时候,孩子真的是觉得非常的兴奋,然后他终于知道小鸡是怎么出生的。
      而菁菁又问,我是从妈妈的肚子直接出来的,为什么小鸡是从蛋里出来的呢,于是我们一起从手机上找到了动物的分类,人类是哺乳动物,鸡是卵生动物。孩子的好奇会促使孩子去学习更多的新知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扩大孩子的知识面

      乔布斯没有读完大学,但是他的知识面也是非常广的。要想有创造力,必须有很强的知识底蕴。建议家长培养孩子看书的好习惯,平时也可以通过听故事,带孩子出去旅游,引导孩子学习更多的知识。
      孩子对知识了解得越多,渴望就越深,可以很好的激发孩子学习。才能让孩子有更强的创造力,我们要想创造一个新的东西,前提是我们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做基础。


3、肯定孩子的一些奇思妙想
      孩子没有受到世界各种框架的约束,脑海中很多天马行空的思想,这些思想可能在家长看来是不成熟的或者是不正确的,但是家长不要急着否定孩子这些不成熟的思想,对于孩子来说,孩子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钟明是一个IT工程师,平时在家里工作,放假时刚好接了一个项目,但是老婆刚好也去加班了,怕三岁儿子吵自己,就给一副世界地图的拼图让孩子拼,因为有三十六块,钟明想着怎么的孩子也要拼上个二个小时吧,没想到不到5分钟儿子就把拼图拼好了,兴冲冲的拿给爸爸看。
      钟明大吃一惊,我的儿子难道是一个天才?我自己拼都要至少二十分钟。原来 是孩子发现图的背面有一个指引牌写着1234567…………第几块都写好了,孩子只是按照这个来排列而已。
      大人的思想会被世界的框架约束着,孩子的想法却很新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启发孩子的创造力

      建议多让了孩子做一些需要动手的事情,比如做家务。让孩子可动手中想办法把事情做好。让孩子擦玻璃时怎么样可以擦得更干净。
5、鼓励孩子学会思考
      比如说孩子在做数学题时,做完之后家长可以问问孩子还会其他方法吗?想一想是不是还有更简单的办法呢?以促进孩子去思考,刺激孩子的创造力。
      菁妈有话说:孩子创造力需要家长的细心呵护,孩子以后人云亦云的随从者,还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领导者,和创造力有很大的关系。



13#
 楼主| 发表于 2021-2-22 17:39 | 只看该作者
再读《论语》(6)
法搞定!
27.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季氏旅于泰山”,不是说季氏到泰山去旅游,“旅”在这里是“祭山”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在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资格祭祀名山大川,季氏只是鲁国的大夫,竟然要去祭祀泰山,孔子认为这是“僭礼”的行为。
“救”,这里是“阻止”的意思,“救”的本义就是止、禁止、阻止,《说文》:“救,止也。”比如《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也是这个意思。
“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孔子感叹说,难道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礼?林放是一个普通人,还懂得向孔子问礼(见上文25),而身居上位的季孙氏不仅不遵循礼,居然还认为神灵会接受他这种不合规矩的祭祀。
28.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征”,证明、验证。
“文献”,和现代的意义是不一样的,这里的“文献”包括历代的历史典籍和当时的贤者两部分内容。朱熹在《论语集注》里说:“文,典籍也;献,贤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9.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在孔子时代,“祭”一般指祭祖,所以“祭神”要加一个神字。“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是说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我们知道,孔子并不愿意多提及鬼神之事,他说过:“敬鬼神而远之。”(《雍也篇》)所以孔子不一定是认为鬼神真的存在,他强调的是参加祭祀就要内心虔诚,引申开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用心真诚,有敬畏之心。
“吾不与祭,如不祭”,一般解释成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和没有举行祭祀一样。“与”读四声,“参与”的意思。比如朱熹在《论语集注》里说:“言己当祭之时,或有故不得与,而使他人摄之,则不得致其如在之诚。故虽已祭,而此心缺然,如未尝祭也。”
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他们认为这句应该断为“吾不与,祭如不祭”,“与”读三声,是“赞同”的意思。这样句子就翻译成了“若是我不赞同的祭祀,祭了如同没祭一般”。杨伯峻先生并不认同这种说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0.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杨伯峻先生说这两句可能是当时的俗语,屋内西南角叫“奥”,做饭的地方叫“灶”,古人认为“奥”和“灶”都有神,需要祭祀。“媚”就是巴结的意思,在中国人眼中,神是可以“媚”,可以巴结的,于是乎就有了“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这样的人。时至今日,许多人的拜佛求神莫不如此,祈求发财的,祈求免罪的,总不能想想,自己奉献上一点香火,就向神佛提出了那么多的要求,岂不是太不公平了?
王孙贾是卫灵公的大夫,他和孔子的这番问答都是用的比喻,后人一般认为是在说卫国的政治,但具体的含义,就只能猜测了。有人认为,“奥”是一室之主,比喻卫君,又在室内,也可以比喻卫灵公的宠姬南子;“灶”是王孙贾自比。这是王孙贾在暗示孔子:“你与其巴结卫君或南子,不如巴结我。”因此孔子回答:“我要是做了坏事,巴结谁都没用;要是没做坏事,谁也不用巴结。”朱熹持这种看法,他在《论语集注》里说:“故时俗之语,因以奥有常尊,而非祭之主;灶虽卑贱,而当时用事。喻自结于君,不如阿附权臣也。贾,卫之权臣,故以此讽孔子。”
也有人说,这不是王孙贾暗示孔子的话,而是请教孔子的话。“奥”指卫君,“灶”指南子、弥子瑕,是说,“有人告诉我,与其巴结国君,不如巴结有势力的南子、弥子瑕,你认为怎么样?”孔子告诉他:“这话不对。得罪了上天,祈祷也没用,巴结谁都不行。”杨伯峻先生比较赞同这种说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1.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监”,通“鉴”,“借鉴”的意思。“二代”指夏、商两个朝代。孔子推崇“周礼”,而“周礼”是周朝借鉴了夏、商两代的礼制,通过改革和创新,形成的完备的礼法制度。推崇“周礼”,体现了孔子继承和发展的文化态度。


12#
 楼主| 发表于 2021-2-22 17:35 | 只看该作者
再读《论语》(5)
20.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阙疑”和“阙殆”意思一样,是互文见义,都是指把疑难留着,加以保留。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少说错话,少做错事,功名利禄就来了。孔子这句话本是让人为政要谨慎,却成了后世官僚不作为的一个理由。做事就有错的可能,多做就会多错,要想不犯错,最好什么也不做。于是乎,尸位素餐者视此为圭臬,中国几千年的官场上,“纸糊”“泥塑”式的官员何其多也!
2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不做官可不可以为政?孔子说,可以的,不当官一样可以参加政治。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治理国家不只是“肉食者”的权利和责任。心怀天下,勇于担当,正是孔子留给千古以来读书人的最好的精神财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2.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祭”字的甲骨文字形,左边是牲肉,右边是“又”(手),中间象祭桌,表示以手持肉祭祀神灵。杨伯峻先生注解说,在古代,“祭”是吉祭,和凶祭的“奠”(人初死,陈设饮食以安其魂,叫做奠)不同。古人祭鬼的目的一般是祈福,所以孔子说祭祀不该祭祀的鬼就是谄媚,这就和我们现代人故意讨好上司以获得不该得到的利益是一样的。
23.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八佾”,古代宫廷乐舞,八人一行为一佾,八佾则是八八六十四人。按照周礼制定的礼法要求,应该是天子八佾,诸侯六,卿大夫四,士二。季氏,即季孙氏,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大夫,三桓之首。按照礼制,周朝天子可用八佾,鲁昭公应用六佾,季氏只能用四佾。可是季氏却故意打破老规矩,偏要设置六十四人的大型舞乐队。孔子是最看重“礼”的,所以对季氏大加斥责。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我们一般都理解为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把“忍”翻译成了“容忍”“忍受”。但杨伯峻先生却认为,孔子当时没有讨伐季氏的条件和意志,这里的“忍”应该是“狠心”的意思,这句话可以翻译为“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还有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他还举《贾子·道术篇》里的句子为例:“恻隐怜人谓之慈,反慈为忍。”这里的“忍”也是“狠心”的意思。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也持同样意见。钱穆先生在《孔子传》里则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4.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三家”指鲁国大夫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他们在祭祀祖先之时,演唱只有天子才能唱的诗——《雍》。《雍》诗是天子专用的祭祀礼乐,然而他们却恣意妄为,以卿大夫的身份,采用了天子祭祀宗庙的规格,因此孔子特意批评他们的僭越之举。
“彻”,甲骨文从“鬲”(炊具)从“丑”(举手),表示吃罢饭用手撤去炊具。这里用的是原意。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这是引用了《诗经》里的一句。朱熹解读说:“相,助也。辟公,诸侯也。穆穆,深远之意,天子之容也。此雍诗之辞,孔子引之,言三家之堂非有此事,亦何取于此义而歌之乎?讥其无知妄作,以取僭窃之罪。”
25.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易”,粗读之下容易理解成“简易”“简单”,其实是治理的意思,这里引申为有关丧葬的礼节仪式办理得很周到。还有一种看法认为应该是谦和、平易的意思。《礼记·檀弓上》:“子路曰:‘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杨伯峻先生认为这可以看做对“丧,与其易也,宁戚”一句的最早解释,所以这里的“易”可以翻译为“仪文周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6.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这一则到底该如何理解,我们一般认为,孔子是说,夷狄(文化落后的国家)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要这样理解,孔子是在强调儒家的“夷夏之防”观念,“诸夏”有礼乐文明的传统,即使没有君主,也比虽有君主但没有礼乐的“夷狄”要好。这种民族主义的观念,我们现代人当然要批判,而且还有一个疑问,“诸夏”怎么会没有君主呢?
这就有另一种解释,中原地区的诸侯各国,虽然有礼乐,但大家都不遵守,处处都在违背礼。所以孔子感叹说,夷狄这些外族,虽然他们没有礼乐教化,但是他们还有君主,对于君主还能够忠诚恭敬。而在中国,诸侯们都已经目无君主了。所以,这个“诸夏之亡”,是目无君主,不是说真的没有君主。这就是孔子多次感叹的“礼崩乐坏”。
朱熹的《论语集注》是认同这种观点的:“夷狄且有君长,不如诸夏之僭乱,反无上下之分也。”
杨遇夫先生在《论语疏证》里有另一种解释,他说“夷狄之有君”指楚庄王、吴王阖庐等贤明之君,意思是说夷狄还有贤明之君,不像中原诸国却没有。


11#
 楼主| 发表于 2021-2-22 17:32 | 只看该作者
再读《论语》(4)
14.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这一则,孔子解释孝道用了两个字“无违”,也就是不要违背。这就产生了一个疑问,不要违背什么?是不要违背父母的“志愿”吗?这样解释似乎说得通,因为孔子说过“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篇》)这样的话。但我们再看下文就知道孔子其实不是这个意思,学生樊迟为孔子驾车的时候,孔子告诉他自己和孟懿子的对话,樊迟不明白,孔子就进一步解释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我们也借此可以明白了,孔子说的不要违背的是“礼”,是礼节。
那么,孔子一开始为什么不把话说明白呢?王充在《论衡》里就提出了疑问,他质问孔子为什么要省略“礼”字,不怕别人误会为“无违志”吗?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里说,“违”字在古代本身就含有“违礼”的意思。他引用黄式三《论语后案》里的话说:“古人凡背礼者谓之违。”
孔子在学生为他驾车时对他进行教育,可见他的教学活动是随时随地进行的,大教育家风范尽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5.?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这里也出现了“不违”,但意义和前文的“无违”不同,这里是不提出反对意见,可见理解古文一定要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
颜回在老师面前不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像是一个愚笨之人,但考察他回去以后的表现,他能够发挥孔子之道,可见他并不愚笨。
有些人天生就不善于表现,或者是不愿意表现,若是只从单方面去看一个人,难免有失偏颇。幸亏孔子是位好老师,能够从侧面去了解学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6.?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视其所以”,一般把“以”解释为“为”,也就是看他正在做的事情,或者是看他言行的动机。杨伯峻先生把“以”解释为“与”,这句话的意思就变成了考查他所结交的朋友。要了解一个人,看他交往的朋友,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这几种解释都能说得通。
“观其所由”是观察一个人所走的道路,也就是他为了达到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方法。
《史记·魏世家》里记载李兑观察人的方法是“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条件如此之多,可见要了解一个人真的很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7.?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这体现了古代对人才的要求,古代社会知识范围狭窄,所以孔子认为杰出之人应该无所不通。
这几乎成了古代评判一个人的标准,“一事之不知,儒者之耻”“一物不知,君子所耻”这样的话,是许多做学问之人的座右铭。我们读古代小说,称赞一个人,总会看到“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星象医卜无所不晓”这样的句子。
现代社会要求人才的专业性,要求就截然不同了。当然,俗话说“艺多不压身”,在掌握我自己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多学一点本领也是很不错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的学识能力如果太单一了也未必就一定好,人生一世,有时难免会改变生活、工作的环境,在不同岗位都能施展才华的人一定会更受欢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8.?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周”是以道义来团结人,“比”是以共同利害互相勾结。君子之交和小人之交是自古以来的一个热门话题,道理其实很简单,“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篇》),君子和小人做事的目的不同,交朋友也一样,所以自然是“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
对此,我觉得欧阳修的《朋党论》说得最为透彻:“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记得上学时学到这一则,教书时给学生讲到这一则,“罔”解释为“迷惑而无所得”,“殆”解释为“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但杨伯峻先生的理解却不同。他认为,“罔”是“诬罔”的意思,只是读书,不去思考,就会受骗,这一句和《孟子》里“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意思相近;“殆”是“疑惑”或“危险”的意思,只是空想,不去读书,就会疑惑不解而缺乏信心,这就像孔子的另外一句话:“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篇》)


9
 楼主| 发表于 2021-2-22 17:29 | 只看该作者
再读《论语》(3)
1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耻且格”的“格”,历来有多种解释,比如何晏的《集解》说:“格,正也。” 邢昺解释说:“使民知有礼则安,失礼则耻,如此,则民有愧耻而不犯礼,且能自脩而归正也。” 也有人说是“至”的意思,即至于善,向善,归顺的意思。还有人认为“格”应该是“恪”,是“敬”的意思。
《礼记·缁衣篇》有这样的语句:“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
杨伯峻先生认为,这两句就是对《论语》里这句话的最早注释,在这里“格心”和“遁心”是相对的,“遁”是逃避,那么作为它的反面,“格”就应该是亲近、归服,所以“格”在这里应该翻译成“人心归服”。
“有耻且格”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成语,指人有知耻之心,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
这一则讲“德治”和“法制”问题,毫无疑问,孔子的大力提倡“德治”的,他认为道德教化可以起到“法制”无法达到的作用,使老百姓心服口服。儒家这种思想影响了中国社会两千多年,但事实证明,“礼乐教化”的功效其实很有限,理想中的“大同世界”并没有出现,倒是“人心不古”的慨叹几乎无时无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五十而知天命”,孔子不是宿命论者,但也讲天命。关于孔子的“天命观”,后人有许多论述。
何晏在《论语集解》里认为,孔子的“知天命”是“知天命之始终”。皇侃的注疏说:“天命,谓穷通之分也。”“仲尼五十学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故曰天命。”“天命之谓性;……孟轲得仲尼之蕴,故云:‘尽其心所以知性,修性所以知天’。”朱熹在《论语集注》里说:“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于物者,乃事物所以当然之故也。知此则知极其精,而不惑又不足言矣。”
钱穆先生引用《论语》里的话,比如“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篇》),“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篇》)等,侧重于孔子对于自身使命感的自觉自发乃至于自信。牟宗三先生在《中国哲学的特质》里说,孔子所说的天比较含有宗教上“人格神”的意味。冯契先生在《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里则认为,孔子天命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天命论,天是人的理性和主观精神的绝对化,有泛神论色彩。美国汉学家安乐哲对这个问题却有超乎我们理解的看法,他认为古典儒学是一种“没有上帝的宗教”,即“无神论宗教”(《和而不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里说孔子的“天命”,指的是“上帝之意志也”,“天”是“有意志之上帝”。陈来先生在《古代宗教与伦理》中认为:在周朝,“天命”是一种对主宰命运的崇拜,孔子的“天命”观来源于周朝。所以孔子的“天命”,不是自己的发明,而是对周朝传统的继承。
孔子认为人应敬畏“天命”,“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季氏篇》)子夏也说:“商闻之矣: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颜渊篇》)当然,敬畏天命并不就是完全听天由命,孔子认为人还要“知天命”,天命不是完全无法捉摸的,是可以通过学习去体悟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篇》)在孔子看来,“知天命”是人生境界之一,经过不断努力,他终于在五十岁达到了这一境界。
孔子强调在道德行为中体认天命,立志而行之,既已“知天命”,就要“尽人事”,他劝请君主尽自己之力施行“仁”,他以天下大任为自我担当,“知其不可而为之”(《宪问篇》),“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微子篇》)。虽然到处碰壁,但他依然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篇》)从这一点来看,孔子的天命观是非常积极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六十而耳顺”,“耳顺”一词,杨伯峻先生说很难讲,姑且翻译为“一听别人的言语,就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
前人对“耳顺”一词也多有论述。
郑玄注解《论语》时说“耳顺”是:“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就是说听别人说话,能懂得他隐涵在言辞之内的微妙的意旨,言辞之外尚未说出的深意。这可以说是最早的解释了,也具有相当的权威性,被许多人所接受。
南朝的皇侃在《论语集解义疏》里引用李充的话说:“耳顺者,听先王之法言,则知先王之德行,从帝之则,莫逆于心。心与耳相从,故曰耳顺也。”北宋的邢昺在《论语注疏》里说:“耳顺其言,则知其微旨而不逆也。”朱熹在《论语集注》里说:“耳顺,所闻皆通也。”“声入心通,无所违逆。”清代的刘宝楠在《论语正义》里说:“闻人之言,而知其微意,则知言之学,可知人也。”这些和郑玄所说的都很相似。
但这样解释,道理并不深刻。“说话听声,锣鼓听音”,这是乡下老农都懂的道理,能懂得别人话语之间的深刻涵义,许多聪明人都可以做到,孔子未必需要修养到了六十岁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清代的焦循在《论语补疏》里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耳顺即舜之察迩言,所谓善与人同,乐取于人以为善也。顺者,不违也。舍己从人,故言入于耳,隐其恶,扬其善,无所违也。学者自是其学,闻他人之言,多违于耳。圣人之道,一以贯之,故耳顺也。”
他说的“善与人同”,是能以一己所持的正确意见不排斥他人的正确意见,能以公认为正确的意见为标准,求取他人意见中符合标准的正确意见。顺,就是通达不违碍,入耳即入心。不固持自己的异义,能采纳他人的意见,那么无论什么话听来就不违于心、不逆于耳,能够从他人的意见中分辨出正确的看法予以表扬,又能从他人的意见中分辨出不正确的看法,进而对错误的说法不予计较,不斤斤萦怀于心,这样就能顺利通达,入耳入心。有的学者很看重自己所学,坚持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听到他人的言论,既不能善与人同,又不能择其善而扬之,更不能见其错误而隐蔽之,就会逆耳违心,听不进去。而圣人所持的道理,是普遍性的规则,要一以贯之,无论什么话都能听进去,隐恶扬善,晓畅通贯,这就是耳顺。
这种解释也被许多人所接受,比如刘宝楠就说:“焦此义与郑异,亦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则把“耳顺”视为“养生之要,耳无妄听,姑且妄听,便听之任之,无须为一点点小事而与人争得脸红耳赤。”也就是说,年纪到了六十岁,个人的修养成熟了,再没有不顺耳之事,听得进逆耳之言,詈骂之声也无所谓,无所违碍于心。
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里的解释与此相近,他说“耳顺”就是:“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
? 这两种说法强调个人修养,虽然是我们普通人不容易达到的,但要是说孔子把它放在“知天命”之后,作为自己人生的又一重境界,似乎还是不够分量。焦循的说法相对深刻一些,但是不是符合孔子的原意,恐怕也有待商榷。












8
 楼主| 发表于 2021-2-22 17: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2-22 17:52 编辑

再读《论语》(2)

二、为政篇
1、“曰:‘思无邪’。”
思:在《诗经-鲁颂-駉篇》之文本是无义的语首词,孔子引用它却当思想解,自是断章取义。俞樾《曲园杂纂-说项》说这也是语辞,恐不合孔子愿意。

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有人把它看成“道千乘之国”的“道”一样,治理的意思。也有人把它看成“导”字,引导的意思,我取后一说。
免:先秦古书若单用一个“免”字,一般都是“免罪”、“uPA免刑”、“免祸”的意思。
格:这个字的意义本来很多,在这里有把它解为“来”的,也有解为“至”的,还有解为“正”的,更有写作“恪”,解为“敬”的。这些不同的讲解都未必符合孔子的原意。《礼记-缁衣篇》:“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这话可以看作孔子此言的最早注释,较为可信。此处“格心”和“遁心”相对成文,“遁”逃避的意思。逃避的反面应该是亲近、归服、向往,所以用“人心归服”来译它。

3、子曰:“无违。”
       无违:黄式三《论语后案》说:“……古人凡背礼者谓之违。”因此,我把“违”字译为“违礼”。王充《论衡-问孔篇》曾经质问孔子,为什么不讲“无违礼”,而故意省略讲为“无违”,难道不怕人误会为“毋违志”吗?由此可见“违”字的这一含义在后汉时已经不被人所了解了。
       古代的礼仪有一定的差等,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各不相同。鲁国的三家是大夫,不但有时用鲁公(诸侯)之礼,甚至有时用天子之礼。这种行为当时叫做“僭”(读见音),是孔子所最痛心的。孔子这几句答语,或者是针对这一现象发出的。

4、“弟子服其老,……先生馔”。
弟子、先生:刘台拱《论语骈枝》云:“《论语》言’弟子‘者七,其二皆年幼者,其五谓门人。言’先生‘者二,皆谓年长者。”马融说;“先生谓父兄也。”亦通。

5、“君子不器”。
古代知识范围狭窄,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无所不通。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非凡夫俗子,应该担当起治国安邦的重任,应当博学,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后人还曾说,一事之不知,儒者之耻。虽然有人批评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但孔子仍说”君子不器“。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诬罔的意思。
殆:此处当疑惑解。
故人常以”罔“”殆“对文,如《诗经-小雅-节南山》云:”弗问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己,无小人殆。“

7、”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译文: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
攻:《论语》共用四次“攻”字,都当“攻击”解。很多人却把它解为“治学”的“治”。
异端:孔子之时,自然还没有诸子百家,因之很难译为“不同的学说”,但和孔子相异的主张、言论未必没有,所以译为“不正确的议论”。
斯:连词,“这就”的意思。
已:应该看成动词,止也。因之译为“消灭”。
如果把“攻”字解为“治”,那么“斯”字得看成指代词,“这”的意思;“也已”得看作语气词。全文便如此译:“从事不正确的学术研究,这是祸害哩。”一般的讲法是如此,虽能文从字顺,但和《论语》词法和句法都不和。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是知也:译为“这就是聪明智慧”,一般人多译为“这就是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荀子-子道篇》也载了这一段话,但比这详细。其中有两句道:“言要则知,行至则仁。”因之读“知”为“智”,当“智慧”解。

9、“哀公问曰……孔子对曰”。
孔子对曰:《论语》的行文体例是,臣下对答君上的询问一定用“对曰”,这里是孔子答复鲁君之问。

10、”举直错诸枉……举枉错诸直“。
错诸枉:”错“有放置的意思,也有废置的意思。一般人把它解为废置,说是”废置那些邪恶的人“(把”诸“字解为”众“)。这种解法和古汉语语法规律不相合。因为”枉“、”直“是以虚代实的名词,古文中的”众“、”诸“这类数量形容词,一般只放在真正的实体词之上,不放在这种以虚代实的词之上。这一规律,南宋人孙季和(名应时)便已明白。王应麟《困学纪闻》曾引他的话说:”若诸家解,何用‘诸’字?“这二”诸“字只能看做”之于“的合音,”错“当”放置“解。”置之于枉“等于说”置之于枉人之上“,古代汉语”于“字之后的方位词有时可以省略。朱亦栋《论语札记》解此句不误。

11、”施于有政“。
施:这里应该当”延及“讲,从前人解为”施行“,不妥。
有:此字无义,加于名词之前,这是古代构词法的一种形态。

12、”人而无信“。
而:不能当”如果“讲。不说”人无信“,而说”人而无信“者,表示”人“字要作一读。古书多有这种句法,译为”做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
13、”非其鬼而祭之“。
鬼:古代人死都叫”鬼“,一般指已死的祖先而言,但也偶有泛指的。
祭:祭是吉祭,和凶祭的奠不同(人初死,陈设饮食以安其灵魂,叫做奠)。祭鬼的目的一般是祈福。

7
 楼主| 发表于 2021-2-22 17: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2-22 17:21 编辑

再读《论语》(1)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学而时习之”的“习”,我们一般解释为“温习”,但杨伯峻先生却认为,“习”在古代还常有“实习”“演习”的意思,在这里解释成“实习”更恰当。也就是说,学了知识,要按时去实习它。因为在孔子的时代,他讲的功课,和当时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个关系很密切,比如礼(包括各种仪式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这些,都是需要时常演习、实习的。
这种情况在当时很常见,《礼记·射义》里有“习礼乐”“习射”,《史记·孔子世家》也记载:“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
孔子教学是讲求实用的,他在《季氏篇》里就说过“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这样的话。
所以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把这里的“习”解释成“实习”是很有道理的。
我们现在的教学,往往存在知识和实用不能契合的弊病,学校学的东西到了工作岗位上大多变得毫无价值,而实际需用的知识还得从头学起。什么时候真正把“学”和“用”完美地结合起来,我们的教育才会变得更好。
“有朋自远方来”一句,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里说,一个“远”字写出了孔子为学的“寂寞”,知己的难求。这里的“远”不仅是空间的远,也可以是时间的远。人生得一知己,夫复何求?哪怕是在万里之外,哪怕是在千年之后,只要有真正的“朋”能理解知己,那也是何等的乐事,所以孔子会说“不亦乐乎”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悌”思想是孔子思想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但孔子的“孝悌”和后世儒家无条件的“孝悌”不一样,孔子从没说过“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样的话,他提倡的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若父不慈、兄不友,则子未必要孝,弟未必要悌。再比如他在《颜渊篇》里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是这个道理,臣贤、子孝的前提是君正、父慈,若“君不君”“父不父”,那当然“臣不臣”“子不子”了。但到了后世儒家,就变成了无条件的“忠孝”,所谓“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并不是孔子的原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节用而爱人”中的“人”,杨伯峻先生认为,在古代,“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专指士大夫以上阶层之人。所以,这里的“人”是狭义的人,和后文“使民以时”的“民”是相对的。
细想一下,这种说法不无道理,若这里的“人”就是后文的“民”,“爱人”自然包括“使民以时”,语意上就有点重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杨伯峻先生注释“入”“出”两字时引用《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一句,说这则的“弟子”指“命士”以上的人物,“入”是“入父宫”,“出”是“出己宫”。
“命士”,古代称受有爵命的士。比如唐代刘禹锡《观市》:“由命士已上不入於市,周礼有焉。”清代王筠《菉友肊说》:“礼之设也,皆由命士以上,而不下庶。”
可见“命士”以上的“弟子”是指贵族子弟,这种解释如果成立,就还是当时传统的贵族教育,和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似乎不相一致。
“谨而信”一句,一般都解释为“做人言行要谨慎,讲话要讲究信用”,但杨伯峻先生解释说“寡言叫做谨”,句意也就变成了告诫年轻人要少说话,而一旦说了就要守信。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修养为第一位的,道德修养做好了,才可以学习别的知识。这当然有其片面和不足,但我们现在的教育却往往只注重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道德的培养,只要成绩好就可以掩盖一切缺点。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贤贤易色”一句,一般解释成“敬爱贤者轻于女色”,或者像王念孙所说的:“‘易’者,如也。贤贤易色,犹言‘好德如好色’也。”杨伯峻先生引用陈祖范的《经咫》、宋翔凤的《朴学斋札记》等书的观点说,下文三句分别写“事父母”“事君”“交朋友”,都是人际关系,与之相对应,“贤贤易色”也应该指一种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就是夫妻。因为古代社会把夫妻关系看得极重,认为这是“人伦之始”“王化之基”,所以把夫妻关系放在一开始,也是完全可以的。
这样,“贤贤易色”就应该解释为“对待妻子,看重品德,不看重容貌”。
“事父母,能竭其力”,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里说,“竭其力”就是尽力而为,讲求孝道也要量力而行。他引用古人的一副对联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确实有道理,人们的生活条件不同,“原迹贫家无孝子”,一定要在事实上有表现,穷人家就没孝子了。“事父母,能竭其力”,尽到了心力就是孝。




6
 楼主| 发表于 2021-2-22 17:16 | 只看该作者
美国高中中文试卷火了,中国孩子被第一题难住,网友:全世界难题

      中文难学,这是公认的认知。文言文、多音字、生僻字等学习路上一个又一个的“关卡”,让不少外国友人大呼“头疼”。
      有人对此表示不解,认为外国学生学中文不过是一种“形式化”,至多学点皮毛,难以真正精通。可当中国孩子挑战美国中文试卷后才发现,原来外国学生学中文的难度系数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第一题就难住了一半的人。
      外国学生学好中文很难?一起来看看试卷吧!
      试卷开篇的第一题是“同义词”,照说对中国学生而言,这个考题模式再熟悉不过了。但不要妄下结论,第一题“傲居”的同义词是什么?不少中国学生表示:
      别说“傲居”的同义词了,连“傲居”的意思都要容我仔细想想再回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图模式



      接下来的题型更是包罗万象,既有阅读理解的选择题,还有带有脑筋急转弯成分的选择题,更夸张的是,赶时髦把中国歌手的歌曲也融入了考题中,瞬间提升了整个考试的难度系数。
      通篇试卷考题看下来,很多中国学生都表示:原以为凭着自己的中文水准应付外国学生的试题是“轻松加愉快”,没想到妥妥被打脸了。试卷中一部
      题目出题特别“绕”,一不小心就把考生迷惑住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图模式



网友们引发感慨:
      看来全世界的语文题目都是同样的难啊!
      北京大学的教授曾经公开讲过:语文重要,是因为语文承载着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成绩的好坏对孩子的影响可能是一辈子。
      但同时,语文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要提升语文成绩,不能靠“临时抱佛脚”,而是考验日积月累的“真功夫”。
      分享三个语文学习实用小技巧
1、让孩子从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有资深的语文教师指出:语文成绩差的孩子,多数是阅读理解能力差。阅读能力如何培养?习惯从孩子幼时就该抓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图模式

      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和认知水平,挑选不同的书籍来给孩子阅读,从易到难。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不要把阅读当作一门学科任务强迫孩子完成,而是要有技巧性地引导孩子把阅读当作自己的兴趣。
      低龄段的孩子,可以从童话故事、语言故事开始入手,到一定的学科阶段,可以逐渐让孩子接触一些文学、名著等。
      不同内容的书籍,让孩子有不同的阅读收获,在阅读习惯的培养过程中,也能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所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图模式



2、抽出时间进行朗读
      阅读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阅览,第二就是朗读。
      阅览存在一目十行的粗陋,学生无法吸取到文学中的精华,而朗读则是把文字作品转换为有声作品,是需要字酌句斟去推敲。要提高孩子的语文成绩,就应该让孩子每天抽出一个时间段进行朗读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
      朗读,一来可以增加孩子的语感,二来可以强化孩子记忆。有效的朗读过程,能够让孩子掌握更多的语言词汇量,做好相应的知识储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图模式



3、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鲁迅先生说过:
    “一味只读,就变成了书橱。”
      因此,单靠孩子阅读是不够的,家长要有意识引导孩子把阅读后的词汇,转化为自己的词库,其中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坚持写日记。
      特别提醒的是,家长不要把写日记当作一种学习形式,要求孩子每一篇日记必须达到多少长度,若是强加这些硬性条件的要求,无形中就会牵制孩子自由思维的发散。
      譬如今天没有任何有意义的事情发生,家长也要求孩子绘声绘色地写下日记,那么未免就太过形式化。时间一长,孩子也会认为写日记是一种负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图模式



      写日记的形式尽可能灵活,内容可长可短,由孩子自行去掌握。写日记的重点在于坚持练笔,通过记录生活的感受,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而从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生活素材,也是孩子日后文学创作重要的来源。
【结语】:
      学好语文,短期利益来看是孩子语文成绩提升。但就长远而言,进入社会后,语文成绩好的孩子谈吐更得体,语言逻辑更清晰,具有优秀的表达能力,继而容易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所以教育界流传
“得语文者得天下”的说法一点也不夸张!


5
 楼主| 发表于 2021-2-22 17:09 | 只看该作者
《庆余年》范闲醉酒背诗,到这首时敲响编钟,这诗到底有何魅力?
      大家好,我们的鹏举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热剧《庆余年》的火似乎是必然的,毕竟无论是情节还是人物设定,此剧都可圈可点。但要说剧中最精彩的部分,笔者觉得还要数男主角范闲背诗的部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剧中,范闲用过不少经典诗词。其中水平最高的是在赛诗会上背的《登高》,这首唐代排名第一的七律让他名扬京都;最痴情的是写给鸡腿姑娘林婉儿的“执着之手,与之偕老”,让林婉儿笑靥如花;最高明的是殿前背的最后两句“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背完庄墨韩直接吐血了。
      本期要和大家说的,则是范闲背的所有诗中最霸气的一首。当时范闲于殿前醉酒背诗,背到这首诗的第一句时,他来到编钟前霸气地敲响了钟,一旁的大臣和庆帝都看懵了。背到后两句时,范闲更是忍不住把酒往嘴里倒,让人看得热血沸腾。那么这首诗到底有何魅力呢?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这首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七律写到1279年,是文天祥路过珠江的零丁洋时所写。在前一年,文天祥被元军所俀,押解往潮阳。当时元人仰慕他的节义,以宾客之礼待之,希望他能写一封劝降信给名将张世杰。文天祥不从,挥笔写下了这首《过零丁洋》。3年后,文天祥被忽必烈处死,临死前他朝南跪拜。这首诗通篇慷慨激昂,是入选中学课本之作,如今700多年后读来仍令人动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诗的首联回想自己从科举入仕,到久经沙场的经历。或许在很多人眼里,文天祥是一个武官和将军的形象,但事实上文天祥当年是以文成名的。文天祥20岁考上进士,初出茅庐的他曾当着皇帝的面,一口气写下了万字策论文,令朝堂众臣叫绝,后来更是拿下了状元之位。从文状元到武将军,文天祥身份的改变是因为内心的一片赤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接下来的两联则将个人的荣辱与南宋的风雨联系在一起,被俘后文天祥也曾感叹自己如浮萍般孤苦伶仃。但最后将军还是想明白了,并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之叹,这14个字后来也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当时文天祥把这首诗交给元军时,对方的大臣也连连感叹:““好人,好诗”!很显然《庆余年》的编剧之所以会安排范闲在念到这首诗时,敲响编钟并狂饮几口老酒,就是因为这首诗确实霸气。而且这首诗与范闲的个人经历也很像,在剧中范闲对兄弟有情有义,对庆国也是一片赤诚,这样的性格与文天祥是一样的。当年文天祥不愿陷兄弟张世杰于不义,誓死不写劝降书,这是他的重情重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很多人都觉得古诗对现代人来说没什么用,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一首首经典古诗中体现的家国情怀、痴情挚爱等,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被忘记。这首《过零丁洋》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4
 楼主| 发表于 2021-2-22 17: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2-22 17:03 编辑

少年老成
[ shào nián lǎo chéng ]
基本解释

原指人年纪虽轻,却很老练。现在也指年轻人缺乏朝气。


详细解释

1. 【解释】:原指人年纪虽轻,却很老练。现在也指年轻人缺乏朝气。

2. 【出自】:汉·赵岐《三辅决录·韦康》:“韦元将年十五,身长八尺五寸,为郡主簿。杨彪称曰:‘韦主簿年虽少,有老成之风,昂昂千里之驹。’”

3. 【示例】:叙话中间,说起兴哥~,这般大事,亏他独立支持。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

4.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近反义词
近义词老成持重 少年老诚 后生可畏
反义词乳臭未干 少不更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9-22 03:5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