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0-12-16 11:14 编辑
国庆大典毛主席请来当年要开除自己的校长,一代伟人做法令人敬佩
白云悠悠,红旗飘飘。在临近国庆之际,毛主席邀请了自己曾经的老师和同学一同参加庆典。在众多熟悉的身影中却没有找到主席青年时期的老师—张干。毛主席不免有些失落,连忙询问一位同志张干先生的情况。 毛主席对张干先生言语之间的关心引起了宾客们的关注,原来,这位张干先生曾与毛主席有过一段“敌对”的过往。
逃学罢课,校长辞退 将时光机转向1915年。当时,一战爆发,国外局势动荡,国内各派纷争,军阀混乱。旧中国的学生少了一点书生气,多了些热血莽撞。 那时候的毛主席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教育厅颁布一条新规:从今年秋季起,每名学生需缴纳十元学杂费。 这十元在那个年代是笔不小的数目,尤其对于一些穷学生来讲更是一种负担。
时任校长的张干先生对这项新规是极力推行的,但却遭到学生们的抵制。学生们不怕校长,认为这项新规有违“民主”和“平等”,便纷纷罢课逃学,甚至到街上发传单,闹出不小动静。 这场轰轰烈烈的“抵张运动”就此开始,老师主任们也拿他们没什么办法。 青年毛主席也加入了这场运动,胆大点子多的主席甚至提出来更好的解决办法。他认为,仅仅是发宣传单是起不到什么效果的,群众也不一定看得懂,他要做的就是把事情渲染得更容易激发“民愤”。 于是主席重新拿来纸和笔,亲自书写一份能够击中张干先生要害的宣传单。他用热情饱满的笔调义正言辞的控诉张干先生的行为,“行为不当,教学失败……”,“破坏平等民主……”。这份“驱张宣言”完成后又被其他同学发放到其他地方,确实对张干先生带了来不小的影响。 学生们闹得不可开交,学校也不能正常上课。 张干先生忍无可忍,召集其他同事开会宣布开除包括青年毛主席在内的十七名学生。一些老师们纷纷劝解,认为学生虽有错但本性并不坏,只要好好教育让他们改过自新,便就会将大事化了。张干先生于是撤掉开除,改为记过处分。 这下,所有学生都不满意,继续将事情发酵大,最后闹翻,张干先生不得不离职,离开了这群学校。
时光又回到庆典,当年帮毛主席等学生请求的老师王先生,现已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王先生回忆起这段往事不禁感概万千,仿佛这场闹剧就发生在昨天。毛主席懊恼不已,自责道“赶走张先生是没有必要的,他是校长,这规定不是他想不做就能不去做的,这十元学杂费的事也不能全部怪罪于他”。 主席问从前的老师张干先生现在还是否教书,那位老师连忙回答:“在的,张先生一直在教书,现任一中学的数学教员”。 生活窘困,难以开口 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离职后,张干先生并没有转行,而是继续去到别的地方教书。他现在还记得当年的青年毛主席,并且在得知自己当年的学生成为一国领袖后更是骄傲不已。 可开心之余又有了担心,因为他记得了自己曾用四十年积蓄购置田产一份,“这不就是会定为我是地主了嘛!”他叹息道。另外,他之前还发给毛主席一封电报,劝他不要固执,应该赴约去重庆谈判,这不就是又帮了蒋介石说话。 中年时要处分毛主席,老了又“干出”这种事,张干先生此时是担心害怕又十分懊悔,于是常常陷入困境,生活上也窘迫不堪。曾有人让他向毛主席写信帮忙,张干先生坚决不同意,可到独自一人的时候又想拿笔写下信,矛盾缠一身,无奈只好作罢。
不计前嫌,邀请盛典 又回到庆典。当年张干先生的同事周老师向毛主席说起了张干先生的处境,希望主席能够帮一帮他,“他还是有自尊心的,又不想麻烦您,唉”。 主席听后,连忙点头:“为何不早说,有难处就要提出来,对张干先生这种教育家,国家是应当要照顾的”。主席一番话语让在座的老师同学十分感动。“张干先生身上就是有种湖南人的韧劲,吃苦肯干,兢兢业业”大家纷纷称赞道。 几天后,毛主席向湖南省主席致信,特准张干先生和罗元鲲两位古稀教育家予以国家补贴,每月都会给津贴大米若干,以此表示慰问之情。
在得知毛主席向两位老先生给予帮助后,张干先生立刻坐在书桌前,颤颤巍巍的写下一封信,向主席表示感激之情。 主席收到信后也立刻写了封回信,言语间满是对老先生无尽的关切,字字温暖人心。回信让张干不禁落下眼泪,之后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 在主席的邀请下,张干于1951年的国庆参加了盛大的典礼。
师生相见,泪如雨下 游园里百花齐放,风景美如画。在中南海丰泽园,张干先生下车后见到了几十年未碰面的主席。 毛主席热切的迎上来同张干先生握手,亲切的向老师问好。张干先生在看到主席后眼中含满泪水,一遍遍说着“润之”,“润之”。 在饭店里,毛主席和他聊起往事,“也怪我,当年我也虎得很,造成不少麻烦,只希望先生不再怪罪于我”,主席真诚说道。张干先生听后赶紧站起来想要鞠躬,主席抓住他的衣服道:“先生不必这样,我知道你是不在意的”。在座的人听后也笑了起来,氛围好得很。
张干先生从北京回到湖南后,成为省政府参事室的顾问。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薪酬足够一家人生活。张干先生也不辜负主席的苦心,和他在教书期间一样尽心尽力的为国家做贡献。 再后来,张干先生身体愈加虚弱,偶有同主席来往书信。主席每一封信都及时回复,还派人给张干先生塞了份钱款,张干先生不接受,最后耐不住派遣的人一番劝告,最终收下。张干先生从病床上下来,赶紧鞠躬表示自己对国家的感激之情。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意识已经模糊的张干先生还没有忘记毛主席,嘴里一遍遍念叨“润之”,“润之”。 结语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代伟人的胸怀是堪比大海般广阔。曾经年轻时的轻率莽撞,再到平易近人,真情意切的关心自己的老师,关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毛主席展现了令人钦佩和尊敬的胸襟与智慧。 无论何时,无论身居何位,每个人都应该对老师长辈怀有感恩之情,不忘初心,不忘教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