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9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 给自己看的《米花之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7-10 15: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故乡的炊烟 于 2020-7-13 06:18 编辑



    电影《米花之味》,上映头周票房只有一百多万,却拍出了故乡真实的味道。但以点带面,负重太多,可能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没有知名导演、当红演员,宣传力度也小的可怜,对于这样的文艺片,上映一周票房只有一百多万,排片低到0.2%,只能说非常符合市场规律。
    说起来,《米花之味》也算是表现了两个大主题,一是留守儿童(少年)的成长困惑;二是社工推广的艰难。本来,我也只认为它就一个“留守儿童”的表现主题,可媒间却提出一个“社工”话题,才让我想到片中有一位扎辫子男生困难地推广乡间民族文化,跑前跑后为癌症女孩募捐,求山神,拜佛堂,最后为村子辟邪上山求石佛。这更是一个冷僻话题。遗憾的是两个主题并行,不敢说喧宾夺主,至少也是相互影响。但从片子的表现效果看,观众不留心的话,谁也觉不出“社工”这个意思。说到这里,我得叨叨两句这部电影的表现手法了。正如媒间所说创作者“尝试通过固定镜头的运用以力求实现现实主义的影像作品的真实还原功能。如此,固定镜头在这里的运用,便具备了承担真实表达的作用。因此,我们更能从镜头摄影运用的当中体会到创作者对待真实特质的真诚态度。”真实的散漫而没有感情,如何去打动观众?我们平时强调艺术源于真实而高于现实,就是渗入了创作者的情感而去影响观众,这部片子好像把握得不太到位。《米花之味》的真实,几乎到了只呈现山水的自然,山民们的落后、迷信和愚昧,甚至将少年在贫瘠中的一点求知求新定义为“叛逆”,而且仅仅只是把问题呈现出来。好在它让我们看到,在贫瘠而不堪的日常生活下,有那么多琐碎而真实的乐趣。每个沉重的生命里,也布满了愉快、可爱、调皮,和偶尔的轻松。在哪儿跳舞,佛都是能看见的,不论哪一种生活,都是一种生活。
    其实,电影也不可能承载得太多。它既是电影圈子里的事,更是圈子外广大观众的事。观众才是最终的评判者!正如我们的写作,有的是用来发表与读者们分享的,有些却是只给自己来看的。《米花之味》可能就属于这后一类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草币 +60 收起 理由
婴宁 + 6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7-10 16:54 | 只看该作者
婴宁 发表于 2020-7-10 16:38
看这剧照,应该是少数民族吧?

傣族,云南西双版纳
沙发
发表于 2020-7-10 16:38 | 只看该作者
看这剧照,应该是少数民族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11-16 12:4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