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来这个版块写字,原因和柳丝老乡一样,就是因为那6000米的诱惑。选择的文章也和柳丝老乡选择的相同。其原因有二。
一是断草的这首诗是七律,不是七绝。混过诗词版块的闲人知道七律要比七绝的字多,而且多出一倍。这次拽评的字数是有要求的,必须要在400字以上。而评诗往往是要把原诗复制粘贴一遍的。这样选择七律就可以在字数上占一点便宜,免得因肚里词穷,写完之后字数不够得不到这六千米米。
二是断草这首诗的标题吸引了我,让我不能不仔细认真的读下去。这也许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屈子吟”让我自然想起了那首尽人皆知的“游子吟”。“游子吟”描写的是一位离家远行的游子对家中母亲思念的情感。而这首“屈子吟”则更进一步,是描写一位含屈的游子的情感。
这样含屈出行的游子我们家园里现在正有一位。那就是名曰出门乱巡,实则目的不详的和尚老大。出于对和尚老大的牵挂,也有理由把断草这首诗仔细品读一遍。
因为牵挂着和尚,此时在我的脑海里似乎看到了和尚的境况。那是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沿着一条崎岖的小路走着一个僧人。这僧人披着一件千疮百孔,破旧的袈裟。僧人的一只手里提着一条用铁锹改成的禅杖,另一只手里端着一个钵盂。据说和尚出行是要带禅杖的,必须要带。可这禅杖在任何土杂商店或市场里都是很难买到的,所以我们的游子和尚只能临时用铁锹改制了一件。和尚的钵盂也很有特色,其实就是一个陶瓷的饭碗,和尚把它叫做钵盂。和尚的饭碗钵盂是名牌产品。尽管碗上有了一条裂缝,而且还带一个豁口,但仍然是名牌。因为有人见过那钵盂的底部确实印着“景德镇”三个字,不会是假的。
以上所说这些并不是多余。因为这些都使我更想聆听这位含屈游子和尚的吟唱。所以我就开始了对这首诗的欣赏。
汨罗默默怨声弹,杜宇凄凄唤屈原。
作者在诗的一开始就给了我一个急于想知道的答案。这就是我们的和尚游子乱巡到底去了哪里。答案是汨罗江,一定是这个地方。端午节快到了,汨罗江会有龙舟比赛,敲锣打鼓,一定热闹。热闹的地方又一定会有很多美女。观赏着龙舟,搭讪着美女,一项喜欢拈花惹草的和尚对这样的机会岂能放过。何况运气好的话那个景德镇的钵盂里还能盛上几个喷香的粽子。所以这汨罗江是一定要去的。但是因为心急,游子和尚去的太早了。龙舟还没有比赛,热闹还没开始,自然美女也没有出现。而和尚只能一个人默默的坐在江边,思寻往事,敲击着那个景德镇的钵盂。和尚敲击钵盂不会用手指的,因为和尚很是聪明,知道用手指敲击久了指关节会发炎肿胀,那滋味不很好受。和尚也不会用石块去敲击,因为那破碗钵盂本就带着裂纹,用石块敲击的后果不堪设想。和尚敲击用的应该是刚刚啃完剩下的一根鸡大腿的骨头。这个可能性最大。和尚的钵盂是有裂纹的。这样的钵盂敲击起来的声音不会清脆,而是带着嘶哑,带着幽怨。这幽怨的声音又唤起了杜宇的共鸣。凄凄然如泣如诉,似乎在诉说着和尚游子含屈的因原。
内美兰香曾放远,外修楚政几衔冤。
此时的和尚一定会想起那位曾藏在庙内的美女。这美女名字叫兰香,也就是那个善做牛杂汤的美女。和尚在惋惜曾把那个美女放在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这个时候,这种境况更加增添了和尚对兰香美女的思念。除了对美女的思念,和尚对以往忘忧王国里的政事也是忧心忡忡。这些政事曾给和尚带来很多苦楚,对这楚政和尚很是头疼。和尚的本意是在忘忧家园创建一片王道乐土,并广纳美女,以壮后宫。却偏偏有几个不晓事的家伙 对和尚的用意不理解,今天这个一拳,明天那个一脚,弄的和尚伤痕累累,屡次含冤。
低头漫捻离骚赋,举首轻吟九问言。
和尚是多愁善感的,且又喜欢拽文。离开了风骚的兰香美女总是要发一通感慨。低头沉思,文思泉涌,积而成赋。因而这感慨之词就称作离骚赋吧。捻罢了离骚,又想起政事。和尚不禁仰天长叹,向天而问。问苍天,何时能斗败那个江畔钓叟。问苍天,何时能灭掉那个西窗雪冷,还有那个讨厌至极的无事闲人.。
秭岭有情埋赤骨,碧波浪打自摇幡
和尚在感问苍天,可苍天自然不会给和尚以答复。此时的和尚十分无奈。只好拾起了那块啃光了皮肉的鸡腿骨,去寻找垃圾箱。但空旷的江边是没有垃圾箱的。和尚是讲文明的和尚,有很强的环境保护意识,鸡腿骨不能到处乱扔。更何况若被人看到出家人啃鸡骨头总是不妥。且古来和尚出行要带着禅杖的用意就是方便随时将路边遇到的暴露于外的骸骨掩埋,这也是出家人的大慈大悲。正是出于悲悯之情,和尚才把这根鸡腿骨埋在了秭归镇外的荒岭之上。回到江边,望着滔滔江水,我们的游子和尚脱掉了袈裟,系在了铁锹禅杖的一端,举过了头顶,摇啊,摇啊,摇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