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株断草 于 2015-12-19 12:07 编辑
因为三毛,我看了《滚滚红尘》;因为《滚滚红尘》,我又查阅了张爱玲。这两个不同时代的女人,都是我喜爱的作家,然而像这样,一个作家成为另一个作家作品中的一个人物,或者角色,着实并不多见。据网摘,晚年张爱玲对这部作品是有过抗议的,而电影在台获多个奖项,唯一没给编剧三毛编剧奖,我想原因可能一是触到了别人心底的痛了;二是触到了当局不堪回首的失败。其实,一部文艺作品能引来别人的“对号入座”,说明它还是打动了这些人。但归根结底,它毕竟是个文艺作品,它不是历史,它是供人消遣和叫人思考的,真的不必太当真。通过它看到自己的影子,也算不得奇怪。今天,我在这里并不想讨论文学与历史,或者文艺和政治,只是想就电影本身,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首先,《滚滚红尘》是一部爱情片,它选择了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尽管涉及到一些政治问题,但这也是剧情和主题的需要。沈韶华爱上章能才完全是因为后者欣赏前者,前者感到了后者给予的温暖,以及女爱男的感性特征。正如剧中所说,“女人的心是跟着身体走的”,女人既然爱了就不在乎男人是鬼是神了。韶华是这样,她跟了一个汉奸;月凤也是这样,只不过她跟了“地下组织”成员,并为之牺牲了性命。人对不对有标准,可爱是没有错的,只要真心。何况,乱世之中,人性本就扭曲,为了生存做对做错都是自己的选择。你能去责怪谁?责怪谁你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痛。韶华的邻居有错吗?丈夫抗日是正义的,被章能才告发也是可能的,因为章是汉奸。丈夫被杀妻子报复也在情理之中,韶华保护章是爱情所致。这里面哪个人有错?人性的东西是本质的东西,而爱又是人性中的精华。爱之所以伟大,就伟大在这儿了。所以,这是一部爱情片,谁要把它和政治挂钩,那就是他的思想不纯洁了。
其次,张爱玲因为电影涉及到她对三毛不满,那是她自作多情了。一个作家爱上一个汉奸,这只是电影故事的一个构架,虽然与她的经历相似,但并不相同。而事实上的胡兰成,并不如电影中的章能才对沈韶华,对张爱玲真爱如一,胡兰成和张爱玲热恋时,不仅在家有一妻一妾,而且在南京还与一位17岁的女护士打的火热。所以,胡兰成给予张爱玲的不是爱,而是恨,而这恨伴随了张漫长的后半生。以致她在美国另嫁人后也放不下那个“恨”,时间不长又离婚了。这与电影所表现的生离死别是大相径庭的,你张爱玲有什么搁不下心的?
第三,电影反倒有了三毛式纯情浪漫爱情的影子。大家都通过读三毛的作品,知道或了解三毛 “爱情主义” 的浪漫、忠贞。影片中的几个女人形象,哪一个为了爱情是不这样的,玉兰,月凤,韶华,邻居妻等,既是章能才在乡下对他照顾有加的“房东太太”。爱是相互的,否则爱就是恨。月凤和她丈夫,邻居妻和她丈夫,他们的相互是爱,而韶华与章能才、章能才与“房东太太”,他们并不相互,那就是恨。没有爱哪有恨,恨是爱和一种特别表达方式。而三毛她是有自己的爱的,她和荷西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他们的爱没有终点,以致她后来与西部情歌王子王洛宾、著名作家贾平凹,都有过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这是三毛的天性,是与生俱来、骨子里的溶不了化不开的内质。在电影中有所体现,这才是三毛的风格。
总的来说,《滚滚红尘》是一部比较成功的作品。抛开政治因素看,它很人性,也很克制,它让人在对待生活、命运和爱情的态度上,要有主次,要有立场,也要有标准。它告诉我们,爱情不过是生命之树开出的花,它是一道景,一味料,一段故事,而生命之树的成长,实际的,漫长而寂寞的,是要经历春夏秋冬岁月风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