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799|回复: 1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文] 【金秋韵】土院幽香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13 08: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独泊 于 2014-9-13 22:51 编辑

                                                                     土院幽香
   
      儿时,在冀南农村,家家都有小院,户户都有院墙,在这院墙的脚下、肩上总会演绎出无数美妙香甜、如梦如幻的风景来。这风景的主人公就是瓜、豆。


      俗话说:“房前屋后,种瓜种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房前屋后,就是院墙的脚下。农家院中最爱种的瓜不外乎五种:南瓜,也称倭瓜;丝瓜;苦瓜;瓠瓜,也称葫芦;冬瓜。农院最爱种的豆,就是扁豆。


      严冬一过,春回大地,家家户户在院墙之下挖出一条沟,换上好土,配上农家肥,在洇湿、松软的壤土中,种上瓜、豆种子,在种子的旁边,插上几根竹竿,横上虬曲桠杈的树枝,就搭成了一个瓜架。


      春天的嫩苗,随着春日的延伸,瓜豆的藤蔓就会顺着竹竿往上爬。到了夏天,瓜豆们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已是蓬蓬勃勃,爬满了架,爬满了墙,有的还顺着瓜架爬上门楼,爬到房顶上。大叶子油绿油绿,花朵或雪白、或金黄,影子斑斑驳驳,让人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愉悦。那爬到房顶上的,到夜晚时分,借着月光便在人家的窗帘上映出清幽素雅的身姿,炫耀着自己的辉煌。这时,忽然从瓜架下传出几声不知名的虫叫声,这咝咝的天籁之音,更增添了几分幽幽的诗情画意。


      因为有了豆棚瓜架的存在,才有了七夕瓜架之下,夜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美妙传说。因了他们的存在,陶醉了多少文人骚客,引发出多少凄美、婉约、忧思、温馨的诗词来;因了他们的存在,倾倒了多少丹青高手,衍生出多少如梦如幻的画作来。


      而瓜们则又表现出不同的性情来,冬瓜、倭瓜的雍容大度,处处表现出它们的从容和淡定,“雷霆万钧之前而不惊,狂风暴雨之中而不摇”,大有温、良、恭、俭、让的绅士风度。


      丝瓜和苦瓜则相反,它们窈窕修长,在清风细雨中大为显得潇洒风流,惯于临风弄月,犹如亭亭玉立的少女,风情万种、婀娜多姿。


      最漂亮、最高雅、最另类的当属葫芦了,谁有她那明净、光滑、细腻的肌肤呢?那真是宋官窑中烧造出来的上等的青瓷釉。她的身材、三围、外形曲线如同行云流水,苗条细腰不正是人们心中的女神吗?当然,她不光是这一个形状,还有桃形的,还有棒槌形的,但全是因了那美人般的肌肤而无比妩媚、摇曳多姿。


      在瓜类里,葫芦的文化地位是最高的。据说,我国至少有二十多个民族崇拜葫芦,以她为图腾;而上古神话中的人类始祖伏羲、女娲,更被看作是葫芦的化身;在汉语中,葫芦的谐音是“福禄”。因此,千百年来,葫芦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倍受人们的喜爱和收藏。夫妇新婚饮“合卺酒”,“卺”,就是葫芦。据说饮了“合卺酒”,夫妻百年后,灵魂就可以合体了。


      如今,已自身居城里,即使是在农村,平房小院逐渐的少了,院墙下种瓜种豆的也就更少了。去年回了趟老家,小院和住房已今非昔比,宽敞明亮的高大住房和满铺地砖的院子,已完全代替了昔日的“土坯房、土坯墙,土坯墙上爬蔓秧”的景象。农村条件改善了,农民生活提高了,看到这样的景象理应十分高兴,但当我走进自己家的院子,却仿佛走进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一点儿都兴奋不起来,反而增添了许多的感慨和惆怅。因为,它带走了我美好的童年记忆,而且是那样的彻底!


      我追忆着那艰苦而快乐的金色童年,我怀念那土房、土墙的农家土院,我更眷恋那墙边檐下的瓜棚豆架,追牵那无数个早晨和黄昏、轻烟薄雾中的鸡鸣狗叫,以及月夜瓜棚下的咝咝虫鸣

评分

参与人数 1草币 +70 收起 理由
山色空蒙 + 7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128#
发表于 2014-10-11 15:59 | 只看该作者
因为有了豆棚瓜架的存在,才有了七夕瓜架之下,夜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美妙传说。因了他们的存在,陶醉了多少文人骚客,引发出多少凄美、婉约、忧思、温馨的诗词来;因了他们的存在,倾倒了多少丹青高手,衍生出多少如梦如幻的画作来。

==联想翩翩。
127#
发表于 2014-10-4 11:27 | 只看该作者
万美之中秋为最。自在洒脱并孤傲。
126#
发表于 2014-9-22 13:22 | 只看该作者
很妙美的一篇农家小院的风景图,随着文字感受各种瓜的特色,美妙,让人憧憬着瓜香满园的生活。

说起葫芦,这段描写的更是细致唯美,惟妙惟肖了,想起有的老师借助葫芦的形态在上面精心描画出美丽多姿的少女图案,还有各种形式,很是绝妙,叫人赞叹呢。此处的描绘也这么栩栩如生,这样的农家小院真是带给人无限的快乐。
125#
发表于 2014-9-20 23: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裸睡的鱼 于 2014-9-20 23:10 编辑

            高楼耸立的城市里已经很少见那种土院,那种藤曼缠绕的农家景象,,,土院瓜豆的幽香,也只能从芩版生动飘逸的文字里慢慢的细细的品味,盛开的豆花,灰黄的篱笆墙,攀墙而过的枝叶,伸展着长丝的豆蔓,点缀其间的花儿,被框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有了这记忆里豆棚瓜架的存在,才衍生出芩版如梦如幻的佳作。。

            往事如风,浅浅的馨香,却依旧会在记忆里泛着悠悠的气息,如同那年月的小院里,散发的花香,瓜豆香。。。。
           轻轻的俺来了,留下一串字符,轻轻的俺又走了,不带走一丝泥土香。。。{:57:}问好,芩版。欣赏佳作。





124#
发表于 2014-9-16 17:20 | 只看该作者
现代文明早已覆盖了曾经的自然淳朴。在鹤版这篇伴随婉惜的追忆中徜徉,竟情不自禁地向往起已逝去的那份融入大自然的美好。
返朴归真成了我们难以企及的盼望。
“追忆着那艰苦而快乐的金色童年,我怀念那土房、土墙的农家土院,我更眷恋那墙边檐下的瓜棚豆架,追牵那无数个早晨和黄昏、轻烟薄雾中的鸡鸣狗叫,以及月夜瓜棚下的咝咝虫鸣”
跟着叹息一声,还好我们有记忆,可以把记忆整理悬挂。用流畅自然的笔触画给我们看,谢谢鹤版。
123#
发表于 2014-9-16 13:59 | 只看该作者
芩鹤居士 发表于 2014-9-15 20: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祝妹妹笑口常开、开心每一天

是啊,每天的快乐是必需的,有了快乐,才有好的精神和心情。
122#
发表于 2014-9-16 06:43 | 只看该作者
芩鹤居士 发表于 2014-9-14 08: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滴是滴、谢谢细语雅评

熊掌客气,细语无能,只能稍作停留。
121#
发表于 2014-9-15 23:29 | 只看该作者
没有米米了,欠着熊掌,不好意思了。
120#
发表于 2014-9-15 23:28 | 只看该作者
平凡的农家小院,琳娘满目的瓜果,飘逸着醉人的芳香,让人闻香而来,流连忘返。。。行文流畅,比喻精妙,从每一种瓜果的外形特征、历史渊源都做了详细的介绍,且用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美妙传说引出了秋的韵律。一篇值得一读的美文,赞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6-29 10:2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