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515|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笔] 我读纳兰(1)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6 2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菁菁子兰 于 2013-12-16 22:54 编辑

                                                                                         我读纳兰(1)
                                                                                  1
        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缘于什么样的心境对纳兰词突然感起兴趣了。但对第一次知道“纳兰容若”却是清楚得紧——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年少无知的少年时代。
        个人以为,就金庸和梁羽生两个武侠大家来说:金豪爽大气,笔势恢弘;而梁就是细腻典雅,颇显儿女情长了。若是拍成电视剧,自是金庸胜出,梁的细节描写在声影世界里总是难以如愿地借助演员和道具达到臻于完美的境界。故而,金的长篇依旧是长篇,场面壮观。梁的长篇在电视剧里却感觉不尽人意,十来页的描写在一招一式之间只需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消之于无形,略显小家子气了。难免有点遗憾。《七剑》倒是可以,可惜被改的面目全非,而且还有上篇没下文的。最近《新萍踪侠影》似乎上演中,但基于旧版《萍踪侠影》把我对书中人物的美好想象都消除的一干二净,便也没有兴趣让自己再忍受一次失望的打击了。
        然而,许是先入为主的思想作怪,私心里还是觉得梁的小说好看。第一次读的是他的《冰川天女》,慢慢地一本本看下去,到《萍踪侠影录》竟至通宵达旦的境界了。十来岁的年纪,总是偷偷地把有限的零花钱奉献给摆小人书摊的老爷爷老奶奶,租回大大小小的书来,也少不了挨父母的骂,可是还乐此不疲。古龙的《绝代双娇》和《楚留香》之后,忽然开始对武侠小说失去了兴趣了。那些新派的武侠小说里,总是给一个英雄人物配上N多痴情女子,最后竟然可以同时抱得佳人归,估计一部分男子看得乐滋滋的,但对我来说,虽不是女权主义者,看着也实在太不舒服了,总觉得这样的小说里,没有什么美感可言,也似乎缺少了文以载道的功能,纯属娱乐消遣罢了,便渐渐收了看武侠小说的心。这一收,很长时间里把读书的愿望也给收的差不多了。
                                                                                 2
       我很怀疑自己当时到底有没有把《七剑下天山》看全,如今的记忆里只剩下残缺的一些人物和线索了。但是纳兰给我的印象还很深,一如张丹枫的绝世风姿还鲜活地留在我青涩年华的梦中。梁的武侠世界里,总少不了大背景下的儿女情长,爱恨纠缠,但他的诗情画意的描写也是很独到的,不论是漫天风沙,关山漠漠的塞外风光,或是草长莺飞,丝雨飘飘的绮丽江南,尤其是穿插其中的诗词,或旁征博引,或风花雪月下的扼腕吟唱,总能勾起我对古典诗词的好奇和向往。
在此之前,我所认识的纳兰,只是《七剑》中的纳兰,一个洒脱大气,深情无悔,温润如玉的纳兰,怎么会知道他是如此有名的一个清代词人呢?和冒浣莲的几次相逢,都逃脱不去淡淡的哀愁和伤感的底调。他们的初相遇,是榴花照眼的五月清夏,于府中莲亭的少年公子抚琴而歌: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塌闲时,并吹红雨;雕栏曲处,同依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   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月,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两处鸳鸯各自凉!真无奈,把声声檐雨,谱出回肠。
                                                                                                      ----《沁园春》
       或许,从那时起,便开始记住这个耀眼的名字了吧,而那时我能想到的描述他的词,也就一个“性情中人”——一个能对亡妻念念不忘的人,绝对是个性情中人,大大的好人。私心里还是希望梁羽生把冒浣莲许给他的,以为只有这样,才符合了“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式的江湖佳话。只是,一开始便注定他们的相遇只能是擦肩而过----那中间还隔着个比郭靖还傻气的桂仲明呢,而且人家冒浣莲也毕竟是在梁羽生的江湖里生存着——充满了责任和道义的江湖,而且,对那傻小子也是一往情深,心无旁骛的。
        爱极了他们在塞外重逢时的那几处描写和几首词。冒和了首《沁园春》赠之,最是喜欢其中的几句:
                                                     一剑天山来去,风雨惯曾经。
                                                 愿待沧桑换了,并辔数寒星。
                                                此恨谁能解,绝塞寄离情。
        至此,他们之间的缘分已成定局。回过头来,再看纳兰的“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采桑子《塞上咏雪花》)这几句,又不知痴了多少人的心?想着他的深情和无奈,竟是真真希望冒浣莲能芳心暗移的,如此男子,世间何求?怕也只是在小说里才存在的,不由地沉浸在小说里替他干着急了。然纳兰毕竟是纳兰,他有他的凄婉柔肠,也有他的洒脱豪爽。情深重义的他懂得求之不得之下暗收心仪。及至到冒的新婚之夜,两地相隔的他和她几乎同时想起了对方,那一瞬而过的思念和牵挂竟让当时的我读得眼角湿润了。
       很多年后的今天,读着纳兰的饮水词,我总是想起《七剑》里的冒浣莲,如果,纳兰的生命中若能真有个冒浣莲在沧桑移换之后与之并辔数寒星,想他也不至于夜夜泪湿秋窗,肠断斜阳了。短短的31年间,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凄婉感伤和离愁别怨的泪水中浸泡着的,那份伤痛,有过经历的人都会感同身受。
        只是,关于人生,又有谁能说得清道得明呢,它总是充满着无数的意外。如果,没有生命中的表妹,没有三年“当时只道是平常”的和卢氏的平淡生活,纳兰或许就不是今日我们所认识的纳兰了。
                                            

评分

参与人数 4草币 +520 收起 理由
安生 + 120
闲庭赏月 + 120 赞一个!
梦晗 + 160 赞一个!
独泊 + 12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39#
发表于 2013-12-22 21:30 | 只看该作者
菁菁子兰 发表于 2013-12-21 21: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哈哈,就是就是,俺们一定一起欢乐到底

那是必须滴么,有俺妖儿这开心果,姐就拿这当自个儿滴家哈
38#
发表于 2013-12-22 17: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色书生 于 2013-12-22 17:14 编辑
菁菁子兰 发表于 2013-12-21 21: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曾与书生有回一帖之缘,别来安好!乍见书生临帖评点,子兰感动并欣喜着,深谢!说来惭愧,何之为文,子 .

菁菁客气了不是,我读字,喜乱说,不过,君当是细读过二大家之作,否则,不会有如此通透的文字的,我做如是想!

读文写字,有一得即可,因为,是自我的!日人的茶道,讲一点水,可观江海,一枝花,能造春色,与中国的厚积薄发,有异曲之意,我想!

中国的典籍,何其多,谁也无此精力,通读之,惭愧之说,呵呵,吾与君相同!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读君之文,于吾,是快乐的

3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21:55 | 只看该作者
梦晗 发表于 2013-12-19 22: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欢乐必须滴,开心必须滴,俺们在一起欢腾也是必须滴,是不这个理儿子兰姐

  哈哈,就是就是,俺们一定一起欢乐到底
3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21:53 | 只看该作者
色书生 发表于 2013-12-19 21: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此文,不禁有通读之览,也有个人独到之处,有人笑"读红楼落泪"之呆,其实,无此呆,小到个人,大到学问,甚 .

         曾与书生有回一帖之缘,别来安好!乍见书生临帖评点,子兰感动并欣喜着,深谢!说来惭愧,何之为文,子兰总不甚明了,只是读后   偶有所感,诉之于笔触,都是些絮叨之语呢
        书生说的是金老的最后一部是<鹿鼎记>吗,偏偏有意无意漏过没读了,感谢推荐,找个时间重新补读补读

3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21:30 | 只看该作者
独泊 发表于 2013-12-19 21: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到令俺想起曾经和素素的一文,俺去找找。。。

    恩,认真读过泊的美文了,情之一字,古今中外,为之生死相许者不计其数.生命可贵,爱情无价.
   泊说起素素,让子兰不禁怀念素素的那几篇武侠评论了,可惜啊,看不到了
3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21:24 | 只看该作者
独泊 发表于 2013-12-19 21: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关于金与梁的见解泊个人略觉片面,但因为文字主题需要,此点可忽略不计。

    是呢,当时写的时候,子兰也是心虚得很.金和梁的武学修为,非是我能准确评论的.因为占着是随笔,只管随性而感,不管粗陋
3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21:21 | 只看该作者
清风倩影 发表于 2013-12-19 17: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问好箐箐,欣赏优美文字。倩影虽很少读武侠小说,但已被你精彩的诠释打动了,有一睹为快的冲动。。。{:wy01 .

      小时候迷上武侠小说,总觉得武侠世界里的江湖相当精彩.
3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21:18 | 只看该作者
大风歌 发表于 2013-12-19 00: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举世皆知自有其独到之处。

   是的,经典之作.大时代带背景下的故事,自有其魅力所在.
31#
发表于 2013-12-19 22:38 | 只看该作者
色书生 发表于 2013-12-19 22: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妖也在啊,呵呵,我只是胡乱一说而已!

问晚上好

恰巧上来瞧瞧,不然咋逮着嫩个破书生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6-29 17:1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