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因为经常出门的缘故,对于一些旅途的风景就是能有心的区别开来,那怕只是一座城,你也能找不到不一样的景致,甚至心情。
还记得第一次初到厦门的时候,觉得好神奇啊,那一座座跨海大桥就这样傲然的连贯着陆地和陆地之间。是的,在厦门,桥很多,除了行车的天桥,更有无数的人行道天桥,这或许就是本地的一道风景吧。高楼,绿树,这都是一个城市必备的素材,除了某些标志性的建筑,也都大体的雷同了。
初到潮州,第一感觉就是,这也是城市吗?那林荫的马路,喧闹的场景无不显示这是一个县城的画面。小县城的感觉,让人很容易就融入了在里面,人来人往,车来车让。后来听一位朋友说,这是属于广东省来说最小的一个城市了,确实不是很大,除去几条大街之外,就是一些巷子了。在潮州最有特色就是城中村。基本上你随处走走都能发现,这里的街道是用某个村来区分的,在地图上看,也是什么村,什么村的。潮州还有一个比较代表的就是佛文化比较明显。怎么说呢,就是和尚很常见,就在市区里,因为市区里有一个开元寺,简介上说是唐朝时修建的,历史比较悠久。在潮州,你能轻易的感受到历史的气息,因为这里出现过很多历代的名家,如韩愈等。潮州出门的小吃有海鲜粥,夜市的大排档都是买粥。还有牛肉火锅。潮州还有功夫茶,到了潮州一定要去尝尝,那一小杯一小杯的喝着,也是一种情调。
后来又去到了一座近代历史的小城,惠州。刚好我去到地方叫秋水镇,这里是叶挺将军的故里,因此感觉上这边的风起比较硬朗化,似乎少了别的城市所拥有的柔美感。也有点喜欢这边的天空,很蓝,也许是靠海的缘故吧,季节相对的分明,我喜欢它的雨季,雨季的时候我就能多很多的时间来慢慢发现。记得有次和同事抄近路上班,刚好是下过雨,结果河道的水涨了近一人高,后来同事坚决反对原路返回,因此他就渡河而过,不会游泳的我只能独自原路绕了半天。河边的草丛处经常留有我们的水鞋,是用来渡河上班的,五米不到的河面至少缩短了近10分钟的路程。在惠州,最熟悉的就是那家路边的川菜馆了,基本上每天的中餐都在那里解决,然后顺便到市场带晚上的菜。这就是一天的生活。
广州,是一个相对于南方来说是数一数二的大城市了。一直在广东转了几年,愣是没到过广州。然而说来好笑的是,我人还没去广州,衣服却先去住了几个月,后来衣服被同事带来惠州这边,没多久,我又打包辗转广州。其实在广东这一带,饮食方面都基本上一样的,外来人口多,食系也比较多,基本上你能想到的,能吃的,都有。肠粉是这边比较特色的早餐了,在外地很少能吃到。广州很大,我走过的地方不过是一小部分而已,加上工作关系,基本上都没时间出来,但是对于广州的印象就是新旧交替的感觉。
在广州的时候,有过一次出差的机会,去了一趟武汉。其实落脚的地方不是武汉,只是火车要坐到那里而已。目的站是湖北蕲州,李时珍的故里。要不是去这一次,或许我还真记不得李时珍是那里人士了。以前只是知道他精通岐黄之术而已,却没认真记下他是何方人士。在蕲州县城,沿着时珍路一直走,除了药铺还是药铺,那种中医的药铺,喜欢从药铺里传来淡淡的草药味道。想起小时候看新白娘子传奇的时候,许大相公就是在药铺里捡拾药材,然后白娘子垂帘问诊的场景。在蕲州,看见一小部分的长江,特别是去的时候刚好七月,那个热啊,雨水也丰足,所以都能看见奔流喘息的江水滚滚而过的场景。去了一趟蕲州影视城,第一次感受到这些只在电视电影里出现的场景。出来之后,才知道剪接和特技在电影电视里是多么的普遍。
离开广州之后,就是多彩贵州了。这里是一个高原城市,都是在爬山的感觉。难得进一次城,你会发现在天桥上往下看,人和车是那样的小。那些道路都是往上开的感觉。我所在的一个地方是一个小城郊区,东风镇。小镇逢六天赶集,你会发现虽然到处都是现代化年代了,可是这样难得的纯朴的集会还是被这样保留下来之后,会莫名的感动。我就喜欢去赶集,如果不上班,基本上都会去看看,不一定要买东西,就是要去赶一下那种人气。贵州也是少数名族的聚集地,因此,你会发现很多各色的民族服饰闯进眼球。这个城市有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女人会在大街上抽烟,男的相对少一点。或许是因为烧煤的缘故吧,牙齿普遍的偏黑,美女很多,前提是不笑的时候,因为一笑起来,那黑牙会多多少少的拉低了美的分数。这边的小吃是炸土豆,凉拌鱼腥草,还有牛肉粉。赶集的时候,还排过队,为了吃牛肉粉,因此可想而知了。这边的气候也很明显。都是晚上下雨,下毛毛雨,白天气温相对高一点,晚上比较凉爽,夏天比较短,所以才有避暑之都,爽爽的贵阳的称号。冬天到处结冰,也是和气候有关吧,因此冰灾最严重的就是贵州了。当然,我人生中的第一场雪就是在贵阳的看见的,第一次看见雪,冒着严寒穿着水鞋,硬是拉同事出门,拍了几张相片,现在都还是那样的珍贵。
贵州之后,来到了美丽的彩云之南。昆明只是中转站,因为我要去的地方是玉溪的一个边界小城。这也是我在流浪的过程中呆的最长时间的一个地方了。这里有一个镜子一般的湖,叫抚仙湖,很多时候你分不清究竟是水蓝,还是天空偷染的。这是一片蔚蓝的世界,偶尔有小朵的白云飘过,只是轻巧的点缀一下,然后又回归一片蔚蓝的天空。或许是高原的关系吧,可是在贵州同样是高原地带,却经常都是灰蒙蒙的天空,蓝天极少极少。湖里盛产银鱼,早些年最出门的就是抗浪鱼了,只有湖里才有的一种鱼,可是现在已经到了灭迹的处境,我来三年了,一地都没见过,只是听当地人提起过,说现在都可以喊价500一公斤了,就是没有鱼了。当地人说是银鱼把抗浪鱼的鱼卵吃了,所以抗浪鱼就少了,一些市场上有卖的都是自己养的了,抚仙湖里已经很少见了。在抚仙湖你一定要尝一下铜锅鱼,这是本地的一道特色的食材。我吃过一次,但是因为都要沾辣椒水才能吃出那个味道,所以我吃的是原味的鱼,感觉除了鲜还相对的嫩。在澄江,还有一个地方可以去参观的,这里有个远古化石群,可以追溯到5亿年前的生物种群。据说全世界暂时只有三个地方有类似这样的发现,因此都可以来近距离接触一下。发源地叫帽天山。
在云南的时候,去了一趟浙江,还顺道去了上海,在上海有个叫等待姐的人,娇小的等待姐陪我从南京路一直走到外滩,然后从外滩杀回城隍庙,其中的艰辛或许只有等待姐才知道,在人山人海之中,两个同样瘦小的身影穿梭在其中。一个负责看后脑勺,一个负责看后脚跟。当然,还有一只叫屁豆的小狗狗,会让我莫名的想起。
也去过一趟东北。去看了一个只在网络里见过相片的师傅,他习惯的朦胧美,在真的相见的时候,才知道他的用心良苦,【因为太帅了,怕。。。。。。那啥。。。此处可以笑喷】。在老树姐的陪伴下,走过了不少景点,虽然一开始时是三选一的景点,后来还是差不多都走了,这也是树姐半路回去换高跟鞋的原因所在。后来还看见了小树,小老树姐。听着她们特有的东北口音,聊着一些事,你会发现,嘿,这南北之间还真的区别挺大的。见到二丫姐,这个在论坛里相对神秘的元老,和网络上的感觉一样,亲切,就是一个大姐姐,这也许是东北人给人的感觉吧。还有仙儿姐,这破师傅把我像小皮球一样直接在电话里扔给了仙儿姐,后来仙儿姐在接到我之后,直接带到单位里去了,那种感觉记忆犹新。所以我在回来之后说,有些牵挂就这样留下了,要是还有机会,我应该还会再去一次的,不为什么,只为那份从网络里走出来的亲情。上海,沈阳,我会再来的。
也去过一趟海南,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到海南,遗憾就是没有吃到椰子,原本以为会有机会的,结果匆匆来了,匆匆走,就这样错过了。
去的地方多了,总会有些留恋,或许,总结的过于狭隘的渺小,但都是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当然,最受益的是增长见闻,这就是我这些年来走过的印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