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泰山乌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效] 【看历史】京华杏林录

[复制链接]
234#
发表于 2023-11-14 19:0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二集
欧米茄 26:45

欧米茄(OMEGA)是国际著名制表企业和品牌,英文名omega,代表符号"Ω"。由路易士·勃兰特始创于1848 年,欧米茄标志着制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傲视同侪,相当精致 。欧米茄以其先进制表技术,成为制表业的先锋达一百五十年之久。

热窑
比喻激烈争斗的局面。北京官话。
北京:东屋那俩口子又吵上了,打得~似的。
233#
发表于 2023-11-14 18:5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二集
女儿红  8:10

女儿红是浙江省绍兴市的汉族传统名酒,属于发酵酒中的黄酒,用糯米,红糖等发酵而成,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江南的冬天空气潮湿寒冷人们常饮用此酒来增强抵抗力。有养身的功效。
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始创于晋代女儿红品牌的故事千年流传。在绍兴一带这一生女必酿女儿酒的习俗长久流传。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住东关古镇时,品饮女儿红酒后写下了著名诗句“移家只欲东关住,夜夜湖中看月生”。

苏联老大哥
为什么称苏联为老大哥?
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苏联最先建立了社会主义,随后中国也在其启发和引导下建立了社会主义; 二是苏联在中国抗战时期和新中国建立之初,给予了中国大量的援助。 有了这两点作为基础,在中苏关系的“蜜月期”,中国尊称苏联为“老大哥”。
1954 年 10 月,赫鲁晓夫率领庞大代表团访华标志着中苏关系进入“蜜月期”。在这一时期,赫鲁晓夫积极调整对华政策。
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加强对中国的支持和援助,第一次使中国和苏联站在同一高度,相对平等地进行交往与合作。
在政治领域,中苏两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方面,相互支持与配合;在经济领域,中苏两国签署了一系列经济和科技合作协定,中苏双边贸易快速增长。
在军事领域,中苏政府互派军事人员进行交流与合作,同时苏联向中国提供军事贷款和武器装备等;在文化领域,双方在科学、教育、文学和艺术等方面不断交流学习。


苏联为了帮助中国实现经济发展计划,中国也出于更好地完成“一五”计划建设指标的目的,从 1954 年开始苏联大量增派技术顾问和专家来华工作。
根据 1955 年 1 月 1 日的统计,仅是来中国进行技术援助和指导的苏联专家就达到了八百人左右。在此期间,这些苏联顾问和专家不仅仅完成规定的任务,还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干部。


1957年11月2日,应苏联再三邀请,毛泽东率中国党政代表团到达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庆典。
1958年7月和9月,赫鲁晓夫先后两次来华,在核潜艇、台海危机、原子弹、中印边境冲突等重大问题上,中苏双方皆展开激烈争论,甚至互相指着鼻子质问。


1960年7月,苏联单方面撕毁了同中国签订的304个合同,撤走全部在华专家1390名,并带走了全部图纸、计划和资料。


232#
发表于 2023-11-14 18:54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二集
茶话会 5:40、 8:10

茶话会 顾名思义,是饮茶谈话之会。它是由茶会和茶宴演变而来的。茶话会也是近代世界上一种时髦的集会。它既不像古代茶宴、茶会那样隆重和讲究,也不像中国"茶道"要有一套严格的礼仪和规则,而是以清茶或茶点(包括水果、糕点等)招待客人的集会,有时也用于外交场合。
丰泽园 5:45
丰泽园(珠市口总店)是一家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83号的餐厅。
1930年,京城“八大楼”之一的新丰楼饭庄的名堂栾学堂、名厨陈焕章辞职,带走了20位师傅,在同德银号老板姚泽圣、西单商场经理雍胜远出资5000块大洋的扶持下,选择了前门外煤市街南口济南春饭庄原址,开办了丰泽园饭庄。开业前,姚泽圣召集股东们在中南海一所古代园林建筑“丰泽园”内共议开张事宜。西单商场经理雍胜远荐邀李琦参加。当讨论到给饭庄起个什么名字的时候,各位股东各抒己见,相持不下。这时,李琦说:“居、轩、楼、斋都很俗气了,我想就以咱们开会的地方‘丰泽园’为名最合适。取‘丰泽’二字,象征菜肴丰饶、味道润泽之意。同时,丰泽园的‘泽’与大股东姚泽圣的‘泽’相同,也含有姚泽圣为主要股东之意,又兆发财。这个大名过去有皇上时不许用,将来也说不准,反正现在是可以用。”大家听后,一致同意借用“丰泽园”的美名作为饭庄字号,并请李琦书写了匾额。1930年农历八月中秋节,丰泽园饭庄正式开业。当时,丰泽园饭庄是个四进大院,青堂瓦舍、门面精饰、环境高雅、风格别致的大饭庄。餐厅座椅依时令更换,冬绒夏藤;台面设计新颖,四周镶嵌白银;餐具是清一色的银器,并有康熙、乾隆、光绪年间的彩花酒器,十分名贵。饭庄一开业就以上层人士为服务对象,聘请名厨掌勺,菜肴选料精,制作细,色美味香,成为京城达官显贵、社会贤达、知名人士的好去处。因此,生意非常兴隆。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末,丰泽园已经发展成为京城最大、最有名气的饭庄。由于生意红火,丰泽园相继在烟台、天津、上海、南京、开封等地开设了分号。丰泽园创始人栾学堂的山东老乡也以“丰泽”为名,在香港、巴黎等地开设饭馆,有的叫丰泽楼,有的就叫丰泽园。一时间,丰泽园的名气不仅誉满京华,而且名扬海外。

1952年,国家出资,丰泽园实行公司合营。这是北京饭庄实行合营的第一家。同时,丰泽园饭庄以著名的鲁菜及优质的服务,不仅成了名人聚餐的地方,而且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举行宴会活动的重要场所。1、1、1、1等同志都曾在丰泽园宴请过宾客。当时,毛泽东主席在家中接待贵宾,也经常请丰泽园的师傅去掌勺。2003年,丰泽园将老字号的定位、发展集中到打造金牌菜上。丰泽园的海参类菜肴堪称海内外一绝,尤其是葱烧海参,在“色”泽上呈红亮色;“香”味上葱香浓烈诱人;“味”道上咸鲜适口;造“型”上十分美观,成为海参菜品之首。在1983年的全国烹饪技术比赛中,葱烧海参赢得了金奖。由此,丰泽园在总结海参菜品的基础上,对海参菜品进行了标准化开发。在海参选料上,坚持用干货自己涨法发,保证了海参的品质,使丰泽园70余年海参质量稳定。在烹制海参技法上,继承了鲁菜的传统手法,特别是葱烧海参,选用胶东半岛的刺参,所用大葱是山东章丘的葱王,注重烧好、用好葱油,并增加食疗的保健功能。由于丰泽园的海参菜选料精、配料准、工艺细,色、香、味、型都得到了食客们的肯定。如今,“不吃海参,到丰泽园干吗来了”,竟然成了丰泽园众多食客的口头禅。

231#
发表于 2023-11-14 18:4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一集
钟馗 34:10

道教俗神,专司打鬼驱邪。中国民间常挂钟馗神像辟邪除灾,从古至今都流传着“钟馗捉鬼”的典故传说。
关于钟馗为终南人之说,在各种古书典籍中均有记载。如《唐逸史》有“臣终南山进士钟馗也”;宋《事物纪源》有“钟馗者,终南进士也”,等等。

钟馗嫁妹
“钟馗嫁妹”的传说。
唐朝进士钟馗有个同乡好友杜平,为人乐善好施,馈赠银两助钟馗赴试。钟馗高考得中头名状元,因面貌丑陋而被皇帝免去状元,一怒之下,撞阶而死。跟他一同应试的杜平便将其隆重安葬。钟馗做鬼王以后,为报答杜平生前的恩义,遂亲率鬼卒于除夕时返家,将妹妹嫁给了杜平。这就是著名的“钟馗嫁妹”。
“钟馗嫁妹”成为古代绘画和戏剧的一个重要题材,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其实,历史上并无钟馗其人,钟馗源于古代一种用于驱鬼的棒槌(椎)——终葵。

唱段选辑
似一幅梅花春兴
[粉蝶儿]
摆列着破伞孤灯,对着这平安吉庆。光灿烂,剑吐寒星,伴书箱随绿绮,乘着这蹇驴儿趷蹬,俺这里一桩桩写上丹青。似一幅梅花春兴。
[石榴花]
俺只见枝头鸟语弄轻声,小桥边残雪报春晴。又只见梅花数朵助雪精神,梅花逊雪白,雪却逊梅馨。
(白)梅香!(接唱)
两下里品格奇清,两下里品格奇清,骚人才子添诗兴。古今来有许多评论,趁着这月色微明,趁着这月色微明,曲曲弯弯绕遍了荒芜径,又只见门庭冷落倍伤情。
230#
发表于 2023-11-14 18:4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一集
砸明火 21:50

方言。谓夜间抢劫。 苗培时 《矿山烈火》:" 老李 ,你猜疑错了,我说想点外财,难道咱们还去劫道、砸明火吗?" 梁斌 《红旗谱》二八:"你爷把眼一翻,说:'黑灯瞎火了,上俺家里巴睖什么呀?'巴睖什么,难道我还砸砸明火的看'出水'吗?你家去不得怎么的?"
2014年热播的电视剧《刀客家族的女人》多处出现"砸明火"一词。该剧拍摄背景是豫西。在剧中,余老八的第一任妻子石彩凤被潘老七砸了明火,余老三的大房高莲花被黑熊手下砸了明火。

翻车
基本解释
1. 指改变原来的决定、许诺等。
2. 争吵。
3. 比喻事情中途受挫或失败。
4. 即水车。
详细解释
1. 东汉 灵帝 时始作。原是一种在河边汲水用的机车,后经 马钧 改良,机件轻便,即后世常用的龙骨水车。
《后汉书·宦者传·张让》:“又作翻车渴乌,施於桥西,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 李贤 注:“翻车,设机车以引水。” 晋 傅玄 《马钧传》:“居京师,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先生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於常。”
2. 装设机关掩捕禽鸟的器具。
《尔雅·释器》“罦,覆车也” 晋 郭璞 注:“今之翻车也。有两辕,中施罥以捕鸟。”
3. 车辆翻倒。比喻失败。
陈毅 《感事书怀·手莫伸》诗:“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
4. 喻因话不投机,恶语相向而发怒争吵。

打冤家
旧时某些少数民族地区称为报冤仇而发生的械斗。
《中国歌谣资料·苗歌一》:“月下蹋歌头上花,插柳避人为爱他。固麦呵交寻常事,我郎不怕打冤家。”
229#
发表于 2023-11-14 18:3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一集
逆产5:35

叛逆者的财产。
明 瞿式耜 《报臣孙入粤疏》:“嗣后行查伪官逆产,奸胥滑吏,迫索株求。”
茅盾 《动摇》六:“这里原是什么人的住宅,被作为‘逆产’收了来。”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十五:“村里由 冷元 、 铁锁 帮忙,组织起处理逆产委员会来处理这些汉奸财产。”

励志社
励志社一九二九年一月成立于南京,社长蒋介石,实际负责人为总干事黄仁霖。该社是以黄埔军人为对象,以振奋"革命精神",培养"笃信三民主义最忠实之党员,勇敢之信徒"、"模范军人"为目的的军事组织。

励志社的建立是为国民政府首脑及官员提供后勤、日常生活及娱乐服务的场馆,设有多功能的礼堂、剧院,宾馆式客房以及大小高级餐厅等。励志社礼堂是演出戏剧、播放电影的多功能厅,外观为地道的清代宫殿式建筑,而内部的使用空间是当时比较现代的剧院布置,内有门厅、休息部、观众大厅及其它服务设施。蒋介石夫妇及官员曾在这里观赏梅兰芳等名家的戏剧、音乐演出及外国电影节目。励志社的另外两幢建筑是接待住宿的现代式宾馆,主体地上三层,另有一层半地下室,内部中走廊式布局,两边是带有独立卫生间的客房,张学良将军曾多次在此居住。
228#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19:53 | 只看该作者
227#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0 00:49 | 只看该作者
2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8 13:03 | 只看该作者
225#
发表于 2023-11-3 18:22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集
拍花子 41:20

是一群拐卖儿童的人,专门骗人钱财。他们能通过迷惑人的药物,让不经人事的孩童,不知如何的就乖乖的任其摆布。实际上,就是用所谓的迷幻药骗人的。
一群拐卖儿童的人,多假扮成乞丐--叫花子,因此民间称之为"拍花子的"。
另指---拐卖小孩的人。

=====================
传说,以前拐卖小孩儿的人会一种绝活儿,用手一拍小孩儿的脑门儿(也有说是用一种迷药粉一吹的),小孩儿就神魂颠倒了,眼睛就“花”了,左面右面和后面全是狮子老虎和山涧,只有前面这个人那有路,因此就只会跟着这个人走,于是就被拐走了。因为被一拍眼就花了,所以叫“拍花子”。

“蒙汗药”这个名词在中国许多古典小说中经常看到,书中描写的“蒙汗药”麻醉作用极强,人若吃了“蒙汗药”,便会昏睡过去;失去知觉,犹如死人,甚至“加入刀斧也不知”。
======================
拍花子是用催眠术、迷药控制他人大脑。
他们的催眠术是一种行为和心理学,他们在你的视线内做出行为动作,比如喝水呀吸烟呀,看你的反映,探知你的行为心理,或者是你的脑电磁波的反映。

现在现代化了,再使用你相应的化学迷药迷惑你,让你听从拍花子的指挥。在过去,被拍花的都是小孩子。

拍花子是靠吸食烟草,烟草是有能量的,吸食多了会醉的,烟草里的能量汇集到拍花子的大脑神经,拍花子再把这些能量对着被拍花者的大脑喷发出来,这种能量是一种生物神经电磁能,理解成气功也行。这种电磁能很厉害的,有的拍花子施展的时候,脑门的头发长的话,头发都会飘起来。

这些烟草里的能量喷到被拍花者的大脑,就淤积到了被拍花者的脑神经上,达到麻痹被拍花者的目的,让被拍花者的意识、感知出现问题,这个时候被拍花者的神经就不正常了,拍花子看情况或根据需要,用催眠术暗示你指挥你的行为,在过去多半是被拍花者跟着拍花子木头木脑的走了,拍花子走到什么桥上井边,再用催眠术暗示你指挥你,被拍花者就跳进河里或井里。这也是过去为什么有些大人拿拍花子吓唬不听话的小孩子。也有一些被拍花者没有被拍花子用催眠术带走,但是被拍花了,脑神经上淤积了拍花子喷发出来的烟草里的能量,神经也是不正常的。这个不正常在于被拍花者神经感知范围,他们少了一种神经感知,感知不到神经电磁能,这种电磁能能在生物大脑生成图象和声音语言,也能诱发他人行为,这个精神科大夫懂,很多没有被拍花的人也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6-27 15:1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