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标题: 出句:无为有处有还无 [打印本页]

作者: 半梦半醒    时间: 2023-3-4 07:58
标题: 出句:无为有处有还无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3-3-4 08:08 编辑

出句: 无为有处有还无     [集句]





红楼【太虚幻境对联】里面有这样一句: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书中第一回说,当年姑苏(现在苏州)城阊门外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旁庄着一位乡宦甄士隐。此人摆脱名缰利索的羁绊,在家里过着与世无争、逍遥自在的小康生活。一日午睡,在梦中遇见一僧一道(即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有幸在他们手中见到那块顽石(通灵宝玉),又不知不觉地随着僧道到了"太虚幻境",见到了石牌坊上这副对联。
作者: 余尘    时间: 2023-3-4 19:21
我自己觉得这副对联概括了红楼梦,就像红学家蔡义江先生在他所著的《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里说:“作者用高度概括的哲理诗的语言,提醒大家读本书要辨清什么是真的、有的,什么是假的、无的,才不至于惑于假象而迷失真意。”

再对句的话,只能成为画蛇添足。
作者: 半梦半醒    时间: 2023-3-4 19:48
  早年,我记得这里有坛友是红学迷?   我只草翻过红楼梦,但对太空虚境记忆深刻,因为蓬莱阁的海市蜃楼的缘故。
作者: 半梦半醒    时间: 2023-3-4 19:51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3-3-4 19:53 编辑

   我学习佛教,但从不和信徒聊佛教,因为伤害太大。早年,曾发生过此类事情,有个朋友是居士,我不认同ta的观点,ta很伤心。
作者: 半梦半醒    时间: 2023-3-4 19:59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3-3-4 20:31 编辑

卯榫结构_360百科

这种技术,如果没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做不出来的。做对联,其中有一项任务就有培养这种工匠精神,至于其它,是各取所需。
因为我缺少这种工匠精神,导致我自己出现过危机,所以才关注对联和联友。

家长缺少工匠精神,必然潜移默化影响自己的小孩,如果教书匠没有这种匠心,必然影响学生。


作者: 半梦半醒    时间: 2023-3-4 20:06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3-3-4 20:20 编辑

   至于涉及红学,红学迷 可以来讨论。

曹雪芹(清代学者)_360百科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关外祖籍辽宁铁岭,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作者: 半梦半醒    时间: 2023-3-4 20:20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3-3-4 20:24 编辑

正白旗(清代八旗之一正白旗为满族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顺治前,上三旗中并无正白旗有正蓝旗,因在顺治初,多尔衮将自己所领上正白旗纳入上三旗而将正蓝旗降入下五旗,这以后就成了定制。






  
包衣人_360百科

包衣人,   简称包衣 ,   或称包衣佐领管领下人 ,是清代八旗制度下世代服役于皇帝、宗室王公之家的一个奴仆群体 ,由来源及管理上区分为佐领下人管领下人庄头人三大类 ;主要担任府员、护卫、随侍、庄头、陵寝园寝守护等多种差使,从事管家务、供差役、随侍等,所以有"内八旗"之称,与被称作外八旗的更具军事职能的旗分佐领相对,但遇有战事包衣也应征参战 。



~~~~~~~~~~~~~~~~~~~~~~~~~


我更关心,为什么曹雪芹为何写此著,为何他有能力写出来,至于内容的真实性,我不是很关心。
















作者: 半梦半醒    时间: 2023-3-4 23:06
余尘 发表于 2023-3-4 19:21
我自己觉得这副对联概括了红楼梦,就像红学家蔡义江先生在他所著的《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里说:“作者用高 ...

赵朴初是否对红楼梦有点评?  这个我比较感兴趣。




欢迎光临 忘忧草家园 (http://wyc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