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标题: 【看历史】睢水红尘录 [打印本页]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6-1 13:28
标题: 【看历史】睢水红尘录
本帖最后由 闲庭赏月 于 2023-4-1 00:41 编辑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6-1 13:30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6-1 16:55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6-2 13:48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6-3 10:51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6-4 09:53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6-5 11:24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6-6 08:31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6-8 09:07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6-10 08:35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6-11 08:32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6-12 09:06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6-13 18:36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6-15 12:40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6-19 12:32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6-22 09:20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6-23 00:07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6-24 09:24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6-25 08:36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6-25 13:52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6-25 21:13
本帖最后由 闲庭赏月 于 2023-4-1 00:43 编辑

[attach]222769[/attach]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6-27 09:31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6-28 09:45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6-29 09:45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7-1 20:38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7-3 00:05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7-4 08:03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7-15 00:30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7-17 00:16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7-26 00:02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7-26 13:30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8-5 00:03
本帖最后由 泰山乌鸦 于 2022-8-5 08:34 编辑

[attach]223065[/attach]

【看历史】黄道周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8-6 00:26
[attach]223073[/attach]


https://pan.baidu.com/s/1hkoG0STri8tSGJ1yD9wk4Q?pwd=wgfm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8-11 07:40
[attach]223139[/attach]


https://pan.baidu.com/s/1del7WBmWeXYyR993W8cSIg?pwd=7qs5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8-11 07:41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8-16 00:02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8-17 12:58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8-18 00:05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2-8-18 14:36
第 16-18集【4】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10:50


《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评析】
“知者不惑”,是说知识能提高人辨别的能力,一个人的知识丰富了,感到迷惑的时候相对来说会少一些,也就是说,知识能帮助我们揭开许多迷惑。但并不是说只要有了知识就永远都不会迷惑。正如俗话所说的那样,“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所以我们只能以求知的心态去解惑,千万不要以知者自居,以为自己永远不会迷惑了,更不要被别人赞美几句聪明人,就觉得自己不会被骗。
生活中容易上当受骗的,往往是那些平时自以为聪明的人。

“仁者不忧”,从字面上来理解,是说一个有仁德的人,是一个问心无愧、心胸坦荡的人,因此他没有什么好忧虑的,更不会为了个人的得失而去忧虑。但是也有另外一种情况,既正因为他是一个有仁德的人,他才会有别人不忧的“仁德”之忧,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作者: 北国睡莲    时间: 2022-8-18 21:15
本帖最后由 闲庭赏月 于 2023-2-22 14:20 编辑

[attach]225041[/attach]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2-8-19 16:09
北国睡莲 发表于 2022-8-18 21:15
真佩服你赏月的坚持和学习精神!

谢谢莲姐鼓励。
作者: 北国睡莲    时间: 2022-8-19 16:16
闲庭赏月 发表于 2022-8-19 16:09
谢谢莲姐鼓励。

赏月快变成历史系毕业的大学生了!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2-8-19 16:20
北国睡莲 发表于 2022-8-19 16:16
赏月快变成历史系毕业的大学生了!

我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学习那码事儿,对我来说,早成了一般过去时。
作者: 北国睡莲    时间: 2022-8-19 16:23
闲庭赏月 发表于 2022-8-19 16:20
我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学习那码事儿,对我来说,早成了一般过去时。

在啊!呵呵!不是谁都能有人托,也不是谁都能尽心尽力的去忠人之事!!学习精神可嘉!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2-8-19 16:33
北国睡莲 发表于 2022-8-19 16:23
在啊!呵呵!不是谁都能有人托,也不是谁都能尽心尽力的去忠人之事!!学习精神可嘉!

也许是吧。
再谢莲姐。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8-23 00:10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8-24 08:23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8-25 00:02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8-27 00:02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8-31 07:57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9-4 00:24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9-5 01:20

作者: 戏水常留    时间: 2022-9-5 18:03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9-6 00:08

作者: 孤山看云    时间: 2022-9-9 00:43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9-11 11:37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9-12 12:53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9-15 00:11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9-19 07:56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9-22 13:13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9-27 10:25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9-29 13:08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9-30 11:07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10-7 11:20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10-7 11:32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10-10 13:13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10-15 13:06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10-17 00:23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10-21 12:11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2-10-21 19:24
第 21-23集【6】
舍利13:30

公元前543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入灭。在遗体火化的时候,人们发现他的身体残留了一些晶莹剔透、五光十色的圆珠,后来人们称之为舍利子。
从此之后,许多高僧也都在火化时产生了舍利子,比如著名的玄奘法师,也就是《西游记》里的唐僧,在被火化之后也被发现了许多舍利子。还有五胡十六国时期后秦高僧鸠摩罗什,身后也留下了舍利子。而且到了现代,舍利子似乎越来越多了,近些年来很多僧人圆寂后都留下了舍利子。
舍利,梵语叫śarīra,又叫“设利罗”“室利罗”,其原意有两个,一个指的是一种鸟的名字,有时候也用作人名,另一个指的就是遗骨,或者叫身骨了。我们通常所说的舍利,指的就是第二个含义。而僧人遗骨火化后留下的晶体,就是所谓的舍利子。

舍利塔   
安置佛舍利之宝塔,称为舍利塔。舍利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
舍利塔 因塔内存放舍利子而得名,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礼拜舍利宝塔是人们表达对诸佛皈依和感恩的方式。“舍利子”为个人戒定慧修行成就之结晶。也是说明修行者已得成果的见证,可以坚定弟子修行。因此佛徒看到舍利即像看到佛菩萨,顶礼参拜,诚心供养。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2-10-21 19:35
第 21-23集【7】
高丽10:25

高丽是现在的朝鲜。
高丽(lí)(918年-1392年),又称高丽王朝、王氏高丽。是朝鲜半岛古代王朝之一。王建所建,定都开京(今北朝鲜开城),是朝鲜半岛政权。
高丽被今天的朝鲜政府认为是朝鲜族历史上首个统一国家。宋代以来的一些史家由于其认识浅薄,有个别学者错误将高丽与高句丽混谈;但王建高丽时期,那时高句丽已亡二百多年,二者年代有差距,且二者不存在连续性和继承性。为了将其与中国历史上的高句丽区分开来,此高丽特指朝鲜王氏的高丽,史称其为王氏高丽,以正清史实。

安南
指的是现今的越南。
早在秦朝时(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就在岭南(泛指大庾岭、始安岭、临贺岭、桂阳岭、揭阳岭等五岭以南的地区)地区设立了桂林郡(今广西贵港市境)、南海郡(今广州)、
象郡(今广西来宾象州县)三郡,并迁徙五十万人到五岭,与越人居住在一起,和睦相处,共同开发,加强了民族的融合。
汉文帝时(公元前207年),南越王赵佗归顺。赵佗自称是中原汉人(太原一带),为避秦末战乱,带族人逃到这里。现在国家安定,所以率部归顺。汉文帝封其为南越王,永镇南番。(史记、汉书、资治通鉴都有记载)

汉武帝时(公元前111年),设立了交州(今广州)。下辖交趾郡(今越南河内附近)、九真郡(今越南清化附近)、日南郡(今越南广治附近)、南海郡、苍梧郡、玉林郡、合浦郡共七郡。后四郡由于文化较高,交通便利,汉族的政治文化影响较强,

越族人便逐渐朝着与汉族人融合的方向发展;而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由于文化较低,交通不便,受汉族政治文化影响也小一些,少数汉人就朝着与越族人融合的方向发展。

秦汉时期,交趾郡、九真郡和日南郡仍处在氏族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汉朝虽在其地设立郡县,但基本上依俗而治。郡守、县令的统治很松,基层政权仍掌握在雒王、雒将、雒侯手里,故称其民为雒越。东汉初期,锡光、任延分别任交趾、九真太守,教其民耕稼,制衣冠履,设媒娉,立学校。这些措施,客观上有利于交趾地区的氏族社会和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自此后,越南处于中国封建王朝的直接管辖之下,直至中国宋朝以前都是中国的郡县,称为“郡县时代”。公元10世纪前70年内,出现了12个割据政权,史称“十二使君之乱”。公元679年,唐朝在南越设安南都护府,“安南”的名称由此而来。
琉球:
琉球国是现在的是现在的日本冲绳县。位于中国台湾和九州之间,由冲绳诸岛、宫古列岛、八重山列岛、大东诸岛等60多个岛组成,东临太平洋,西濒东海。面积为2,249平方公里。人口122.2万(1990)。冲绳岛居民大部分分布于南部和中部,首府那霸市。主岛冲绳是一个东西窄、南北长的岛。冲绳是一个古国,名为琉球王国。
======================
琉球国 最初是指历史上在琉球群岛建立的山南(又称南山)、中山、山北三个国家的对外统称,后来指统一的琉球国(1429年至1879年)。琉球国的地理位置在中国台湾省和日本之间,曾经向中国的明、清两代和日本的萨摩藩、江户幕府朝贡。琉球国多次遭受日本的入侵,1609年,萨摩藩入侵并在一个时期内控制琉球国北部,此时的琉球国仍然对中国朝贡。琉球国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著称,贸易发达,号称“万国津梁”。1879年3月30日,日本兼并琉球王朝,琉球国灭亡。大部份国土改设为冲绳县,北部诸岛则划入鹿儿岛县。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2-10-21 19:40
第 24-26集【1】
珍珠摇 08:50


古代首饰——云鬓花颜金步摇
步摇是古代女性佩戴的一种首饰,簪钗上装饰一个可以活动的花枝状饰物缀以珠玉。步摇始见于汉代,最初只流行于宫廷与贵族之中。行走间珠玉会自然摇曳,遂得名“步摇”。

白居易《长恨歌》:“云鬓花颜金步摇。
明代唐寅《招仙曲》诗曰:“郁金步摇银约指,明月垂珰交龙椅。”

宋谢逸《蝶恋花》词:“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 叶叶蜂儿颜。”
《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动摇也。”


步摇属于汉代礼制首饰,其形制与质地都是等级与身份的象征。汉代以后,步摇才逐渐被民间百姓所见。魏晋南北朝之时,步摇花式愈繁,或伏成鸟兽花枝等状,晶莹辉耀,与钗钿相混杂,簪于发上。唐宋之后步摇形制变化多端,除金质称为金 步摇以外,还出现了玉石、珊瑚、琉璃、琥珀、松石、晶石等珍贵材料制作的步摇。戴步摇者行动要从容不迫,以使垂珠伴随身上的玉佩发出富有节奏的声响,因此,步摇又被人称为“禁步”。此外,在汉代贵族妇女中,还实行过一阵加于冠上的步摇冠,则更富有富贵豪华之气。渐被民间百姓所见。魏晋南北朝之时,步摇花式愈繁,或伏成鸟兽花枝等状,晶莹辉耀,与钗钿相混杂,簪于发上。


当年读王实甫的《西厢记》,在“崔莺莺也听琴”一折中,有曲牌为《天净沙》的几句唱词:

“莫不是步摇得宝髻玲珑?莫不是裙拖得环珮玎咚?莫不是铁马儿檐前骤风?莫不是金钩双控,吉丁当敲响帘栊?”
此间第一句中的“步摇”两字貌似动词,其实它同时也是一种古代女子的首饰名称。因这首饰戴在青丝之上,移步则会动摇,故名为“步摇”。像簪、钗这种发饰虽然从外观看也非常美丽,且具有绾发的实用性,但它们在发髻上是固定不动的,步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赋予了古代女性一种动感之美。若美人莲步轻移,袅袅婷婷,则步摇微微颤动,熠熠生辉,更使插戴步摇的女子们显得风姿绰约,淹然百媚,平添出一份楚楚动人的古典风情。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2-10-21 19:45
第 24-26集【1】
君为臣纲 夫为妻纲10:40

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指的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三纲皆取于阴阳之道。具体地说,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
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这是董仲舒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提出了的理论。

扩展资料:
如果只看三纲的话,那么君臣关系理所当然的是第一位,其次才是父子和夫妇,这是就政治制度的安排而言的。
但如果要论日常生活的道德,那么首先排在第一的是父子关系,这个是不能动的,就连君臣关系也是类比于父子关系而成立的。
所以孟子讲五伦,先讲“父子有亲”,再讲“君臣有义”。接下来是夫妻关系,这个就不那么重要了,只是讲夫妇“有别”,即家庭内部分工,男主外女主内,与道德其实没有直接的关系。
=============================================
三纲五常,封建礼教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
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传说不一,通常指仁、义、礼、智、信。简称纲常。
三纲:
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
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
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
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
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
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

五常:
爱之仁,正之义,君之礼,哲思智,情同信。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2-10-21 19:50
第 24-26集【1】
醉打金枝

《打金枝》又名《满床笏》。唐朝,唐太宗将爱女升平公主许配给汾阳王郭子仪六子郭暧为妻,汾阳王花甲寿辰,众子女成双配对前往拜寿,惟独升平公主恃贵不往,郭暧羞耻汗颜,回宫怒打金枝玉叶的升平公主。公主向父母哭诉委屈,逼求父王治罪郭暧。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唐王明事理,顾大局,非但不怨反而加封郭暧。皇后劝婿责女,使小夫妻和好如初。剧情曲折生动,宫廷矛盾"平民化"处理,具有深邃的哲理与情趣。
《打金枝》是一出戏,京剧、晋剧、评剧等剧种都有各自的版本,这也是他们的传统剧目,演出多少年了,经久不衰。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2-10-21 19:59
本帖最后由 闲庭赏月 于 2022-10-24 11:02 编辑

第 24-26集【1】
太湖石 13:25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是由石灰岩遭到长时间侵蚀后慢慢形成的,分有水石和干石两种。水石是在河湖中经水波荡涤,历久侵蚀而缓慢形成的。干石则是地质时期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历久侵蚀下而形成。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的太湖石,其色泽最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其色泽以白石为多,少有青黑石、黄石。尤其黄色的更为稀少,故特别适宜布置公园,草坪,校园,庭院旅游景色等。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太湖石"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玩石、奇石之一(英石、太湖石、灵璧石、黄蜡石),因盛产出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是一种玲珑剔透的观赏石头。还有一种广义上的太湖石,即把各地产的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千姿百态的碳酸盐岩统称为"太湖石"。

汉白玉
汉白玉就是纯白色的大理石,是一种石灰石形态,内含闪光晶体,主要由CaCO₃、MgCO₃和SiO₂组成,也包含少量Al₂O₃、Fe₂O₃等成。因为从中国古代起,就用这种石料制作宫殿中的石阶和护栏,所谓“玉砌朱栏”,华丽如玉,所以称做汉白玉。天安门前的华表,金水桥,宫内的宫殿基座,石阶,护栏都是用汉白玉制作的。汉白玉的产量约占所有大理石产量的30%。汉白玉通体洁白,也用于雕刻佛像等,西方从古希腊时代就用白色的大理石作为人像雕刻材料。
可能不少人都见过烧白灰的原料———石灰岩,大理石就是由这种普普通通的灰色石头变来的。把石灰岩变成大理石的“功臣”,是地下炽热的岩浆。当岩浆涌到大片的石灰岩岩层里时,在岩浆的挤压、烘烤下,组成石灰岩的碳酸钙颗粒,变成了结晶的方解石,不起眼的石灰岩也就变成光洁美丽、花纹清晰的大理石。大理石有各种各样的色调和纹理,洁白无瑕的大理石就是汉白玉,其晶莹洁白,内含闪光晶体,熠熠生辉,是一种十分名贵的建筑材料。
洁白纯净的碳酸钙岩石叫做汉白玉。它主要由CaCO₃、MgCO₃和SiO₂组成,也包含少量Al₂O₃、Fe₂O₃等成分。材质参考参数有:白度、光泽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肖氏硬度、吸水率、密度等方面。一般认为它是在受岩浆热液作用影响下,使碳酸盐地层产生程度不同的热液变质和动力变质作用条件下形成 的沉积变质矿床。汉白玉就是纯白色的大理石,是一种石灰石形态。
【俗名】石灰石、方解石、大理石、白垩、文石、钟乳石、霰石、汉白玉。

金丝鲤鱼
金丝鲤鱼是南部县宝马河的独特产品,以鱼腹两侧各有一道金色线纹而得名。这种鱼比普通鲤鱼肥美,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道细小的金色线纹,从腮边直达尾部,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活蹦乱跳,逗人喜爱。鲜鱼经过烹调,肉质细嫩,入口有粘糯感,其味鲜美异常。
大王镇境内有离国道212线不足500米处的西南方和西北方向处,有海拔分别为525米和630米高的灵宝山、金子山两座,山势独特雄伟,周围沟深壁陡、地势险要、树木从生、百草丰茂、多有飞禽走兽栖居于此,宝马河围绕两山脚下流入西河,其可谓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之美地。
以金丝鲤鱼闻名的宝马河贯穿境内。水质独特,金丝鲤鱼独产其间,为宝马河独特产品。此鱼因鱼腹两侧各有一道金色纹线而得名。金丝鲤鱼比普通鲤鱼肥美,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道细小的金色线纹,从腮边直达尾部,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活蹦乱跳、逗人喜爱。
其鱼肉质细嫩,入口有粘糯感、鲜美异常。有趣的是:宝马河的金丝鲤鱼幼苗若移到别的江河,则失去“金丝纹线”长成普通鲤鱼,这正是宝马河的自然环境和特殊水质的奥妙所在。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10-23 20:23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10-23 20:24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2-10-24 10:52
本帖最后由 闲庭赏月 于 2022-10-24 10:58 编辑

第 24-26集【2】
迎銮黎庶聚犹多 02:02

《清河道中杂咏》: 迎銮黎庶聚犹多,雨里那曾笠与蓑。 爱敬真如子于父,君恩难及计如何?
《清河道中杂咏》乾隆
迎銮黎庶聚犹多,雨里那曾笠与蓑。
爱敬真如子于父,可无惠保计如何。

御制诗
御制,意思是指帝王所作。亦指帝王所作之诗文书画乐曲,出自《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庄宗 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 汾 晋 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 宋 高承 《事物纪原·经籍艺文·御制》:"《家语》:' 舜 作《南风》之诗',此则御制之始也。" 明 陆深 《春雨堂随笔》卷一:" 宣庙 喜绘事,御制天纵。"《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有前日那个 九江 客人给我的那御制诗盖碗儿。"

【《清高宗御制诗初集》】
  《清高宗御制诗初集》,四十四卷,清高宗弘历撰,蒋浦等编,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至嘉庆五年(1800年)武英殿刻本。
[attach]224013[/attach]
  清高宗弘历一生喜欢作诗,是历史上作品最多的一位皇帝。是书共编纂成六集四百五十多卷。本诗集收诗4万余首,尚不包括一些零星之作。乾隆的诗史料价值远胜艺术价值,详细而形象地记录了他一生的政治活动和思想感情,史料价值颇高。


四六开的骈体文 :
(1)“四六”代指骈文。骈文全篇以双句为主,注重对偶声律,多以四字、六字相间成句,故又称“四六”。含义四六即骈句,骈文的通行别称。
(2)四六即骈句,骈文的通行别称。 骈句,即骈偶句,即对仗句。两马并驾为骈,二人并处为偶,意谓两两相对。古时宫中卫队行列月仗(仪仗),仪仗两两相对,故骈偶亦称对仗。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上下联词语相对,平仄相对。
(3)文体名。指用骈体写成的文章,别于散文而言。起源于 汉 魏 。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易于讽诵。迨 南北朝 ,专尚骈俪,以藻绘相饰,文格遂趋卑靡。 唐 代以来,有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者,称四六文,即骈文的一种。

起源:骈文是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并盛行于南北朝。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其赋作即为源自骈文的律赋。唐代公文亦为骈文,即四六体。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辞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首遭一挫;韩、柳去世之后,影响又起,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皆此中好手,三人皆排行第十六,故世称“三十六体”。入宋之后,在欧阳修等人率领之下,古文运动掀起第二轮高潮,散文大家迭出,而骈文自此渐衰。

============
四六文

骈文的通行别称。骈文全篇以双句为主,注重对偶声律,多以四字、六字相间成句,故又称四六文。四六文常用于表章奏记的撰写。
西晋作家陆机《演连珠五十首》,每首都是四六骈句成章的短小韵文,为今存可见的较早的四六骈文短章的滥觞。其后,四六骈句大量运用于南朝骈文。刘勰《文心雕龙·章句》说:“若夫句笔无常,而字有条数,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或变之以三五,盖应机之权节也。”已以四六骈句为骈文基本句式,但六朝尚无四六文之名。唐人章奏表□等也多用此体。骈文别称为四六文,大约起于中、晚唐之间。

柳宗元《乞巧文》形容骈文句式中说“骈四俪六,锦心绣口,宫沉羽振,笙簧触手”,便以四六句为骈文主要特点。
晚唐李商隐得令狐楚的传授,擅长骈文,章表奏记,自编成《樊南甲集》,称之“樊南四六”。序中说,“四六之名,六博格五,四数六甲之取也”,用古代六博游戏中遇五不行和四方四时,六十甲子计日月时辰,譬喻骈文基本句式为四六句。后又编《樊南乙集》,即称骈文为“四六”。此后,“四六”之称便流行了。
到宋代,骈文的四六句格式更为定型,“声律极其精切”(明 代徐师曾《文章明辨序说》)。一些评论骈文的专著也往往以“四六”为题,如王□《四六话》、谢□《四六谈□》等。 又称“骈文”,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骈体文的最大特点就是讲究对仗,即所谓“骈偶”(两马并驾为骈,两人并处为偶)。全篇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性、词义相互配对,句子通常是四字句、六字句相互交替。所以这种文体,晚唐时被称为四六句,以后历代相沿,到清代才叫做骈体文。骈体文对唐宋以后的文学语言特别是律诗、律赋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但由于过分追求形式,骈体文逐渐走向形式主义,妨碍思想内容的表达,成为文章的桎梏(zhì gù ,脚镣和手铐,喻束缚人或事物的东西)。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2-10-24 11:01
第 24-26集【2】
彰大人00:10

彰宝,清朝大臣。
乾隆十三年,自翻译举人授内阁中书。十八年,授江苏淮安海防同知。累迁江宁布政使。三十年,授山西巡抚。阳曲知县段成功亏帑事发,具得巡抚和其衷畀银五百为弥补及布政使文绶等知情状,奏闻。上遣侍郎四达会鞫得实,其衷、成功论斩,文绶等戍军台。安邑知县冯兆观揭河东盐政达色累商及受贽礼、门包,又遣四达会鞫,并得河东运使吴云从因被四达纠参,嗾兆观揭发状,达色论死,云从、兆观治罪如律。
三十二年,调江苏。两淮盐政尤拔世奏缴本年提引徵银,上以此项历年均未奏明,自乾隆十一年起,应有千馀万,命彰宝会同详察。前任盐政高恒、普福、运使卢见曾均坐是得罪;又发前任监掣同知杨守英诈取商银:并论如律。
三十四年,命驰驿往云南署巡抚。师征缅甸,署云贵总督,命出驻老官屯督饷,加太子太保。三十五年,奏:“永昌沿边千馀里,山深径僻,应於曩宋关、缅箐山、陇川、龙陵、姚关及顺宁篾笆桥设卡驻兵。”上令实力督率。又奏:“贵州调至兵间有老弱,现加甄汰。”上责:“彰宝现为总督,两省皆所辖,何不劾奏?”三十七年,劾云南巡抚诺木亲才识不能胜任,召还;又奏车里宣慰土司刀维屏逃匿,请裁土缺设专营,上从其议,定营名曰普安。寻实授云贵总督。三十九年,以病请解任。王锡事发,夺官,逮京师论斩。四十二年,卒於狱。

茶税
清代茶叶税收。清初,曾短期实行过茶叶自由买卖征收商税之制,后基本上沿用宋?明榷茶旧制,或榷茶收税并用。《清会典·茶课》:"康熙二十二年(1683),各省茶课共银三万二千六百四十二两零。"咸丰(1851~1861)以后,榷茶渐废,除西北还延续使用一段引制外,南方各地,普遍改征厘金税,使榷制因引法破坏而废止;民间茶叶贸易重新改为自由经营,以收税为主。《清史稿·食货志·茶法》:"自咸丰三年(1853)为始,凡出茶之沙?邵武?建安?瓯宁?建阳?浦城?崇安等县,一概就地征收茶税,由各县给照贩运,……咸丰五年后,凡贩运茶斤,概行征税,所收专款,留支本省兵饷。"清茶叶关税,也自此密然矣。

清朝的茶叶税收,很大一部份来源于出口,尤其是对欧洲的贸易。在明朝万历年间,荷兰人开始直接从中国运茶回欧洲销售。明朝末年,英国人在厦门设立商务机构,专门贩茶。以后,法、德、西班牙等国的商人也相继从中国贩茶并转卖到欧美。1715年,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广州设立商馆大量贩茶到欧洲销售。美国独立后,中国购买茶叶并成为当时继英国以后,向中国进口茶的第二大国。1886年,中国茶叶出口竟高达11万吨,茶叶出口占当时外贸总量的80%左右。
英国茶叶贸易中获得高额利润,但同时也将大量白银流向中国,造成贸易逆差。后来,英国人一方面设法将鸦片输入中国,解决贸易逆差问题,在这一大前提下,终于爆发了鸦片战争,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一场由茶叶引起的战争;另一方面为减少对中国茶叶的依赖,通过传教士在福建桐木关一带窃取种茶和制茶技术,将茶树苗和茶工私运到在印度大吉岭一带进行试种并成功,后来又在印度和斯里兰卡规模种植,并试制出红茶,使这两个地区的茶叶成为世界名茶。

当时,国外消费市场口味偏重于红茶,印度产茶区兴起,国际市场的茶叶竞争已经日趋激烈,清政府财政上越来越入不敷出,就不断提高茶叶的出口税率,出口成本增加,而中国茶叶从价格到质量上已无优势可言,这种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只能加快中国茶出口量萎缩,到十九世纪末,印度茶最终取代了中国茶的地位,在茶叶市场上中国彻底失去了话语权,中国茶叶出口在全球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不足30%,2012年,全球茶叶出口总量174万吨,中国茶叶出口总量为31万吨,占总量的17.8%,当年失去的市场,到现在也没能抢回来。

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各方面都失去竞争力的大清帝国,也如它的茶产业一样,走向了没落。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2-10-24 11:12
第 24-26集【2】
御赐黄马褂 08:07


御赐黄马褂是清朝皇帝授予的一种官服,是授予军事立功官员的。功臣也有特殊的服装。
大臣穿的御赐黄马褂与内务大臣和御卫穿的御赐黄马褂不同。前者是由于责任关系。如果停职,不使用护卫或内务大臣,就不能再穿御赐黄马褂了。”“御赐黄马褂”在这方面没有限制,它可以穿在所有庄严或庄严的场合;如果必要,它甚至可以看到三级官员,易于行动。
一种时打猎校射时所赐,在清代咸丰以前,即公元1861年之前,皇帝每年秋天都要到木兰(今河北省承德市北400里处,现名“围场县”)打猎20天,进行“行围”。这时在打猎时射得鹿的,或打猎完毕遇到献禽的蒙古人,皇帝一般都要赏给黄马褂。
=========================
黄马褂是清代的一种官服。凡领侍卫内大臣,护军统领等,皆服黄马褂。后也赐与有军功的臣下。亦作“黄马袿”。 清 代的一种官服。巡行扈从大臣,如御前大臣、内大臣、内廷王大臣、侍卫什长等,皆例准穿黄马褂。有功大臣也特赐穿着。

在清代,皇帝出门有许多“内大臣”和“御前侍卫”随从,这些人全要穿“行褂”,帽后戴孔雀翎,还要佩刀(最挨近皇帝的严令不许佩刀)。根据史料记载,这些内大臣和御前侍卫所穿的行褂全部用明黄色的绸缎或纱(一般冬天穿绸缎,夏天穿纱)制成,没有花纹和彩袖。 他们所穿的这种“行褂”就被称作“黄马褂”,清代典制里有时也称“黄褶”。例如《清会典》、蒋良骐的《东华录》和高士奇的《扈从东巡日录》里就都曾记做“黄褶”。

  在《清会典事例.侍卫处.仪制》中记载:后扈前引大臣一二等侍卫升级新补者,岁于十二月行文内务府,支领缘貂朝衣端罩,豹尾班侍卫支领蟒袍;恭遇巡幸,支领黄马褂。
  这里要说明的是,“明黄”就是“淡黄”,是当时帝王专用的颜色,一般贵族或宫妃只能用“金黄色”(即“深黄色”),平民最多只能用“杏黄色”(也即“红黄色”)。“明黄”在这里是最名贵的,除皇帝外,只有为皇帝服务的人才特许服饰明黄色。因此一般说来,这种马褂是天子近侍的服装。
  “赏穿黄马褂”与前面所讲的内大臣和御前侍卫所穿的黄马褂不同,前者是由于职务关系而穿的,如果职任解除,不做御前侍卫或内大臣,黄马褂就不能再穿。所以这种黄马褂也叫做“职任马褂”,满洲话为“秃山褂子”。而“赏穿黄马褂”则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它可以在一切庄重或典重的场合穿著;必要时,甚至可以见官大三级,方便行事。


  “赏穿黄马褂”又有两种。其中一种时打猎校射时所赐,在清代咸丰以前,即公元1861年之前,皇帝每年秋天都要到木兰(今河北省承德市北400里处,现名“围场县”)打猎20天,进行“行围”。这时在打猎时射得鹿的,或打猎完毕遇到献禽的蒙古人,皇帝一般都要赏给黄马褂。此外打猎期间往往还要校射(射箭比赛)扈从的汉满官吏必须全部参加,射中五箭的(汉官规定射中三箭)且官阶较高的,一般都可得到御赐黄马褂。
  这种行围时所得的黄马褂,一般只允许在行围时穿,平时不能穿。违者,将以觊觎皇权罪论处。
  另外,在打猎期间往往要比赛射箭,进行“校射”。扈从的汉、满官吏要求全部参加,射中5箭的(汉官规定射中3箭即可)要予分别奖赏。这时就要看官阶高低,官阶较高的,一般都可能得到御赐黄马褂。另外据《清史列传》记载,得赏赐次数已多的人,这时也可得到御赐黄马褂。
  打猎校射所奖得的黄马褂均属于行围褂子,它们和比武时所得的黄马褂一样,一般只允许在行围或比武时穿,平时不能穿,违者一律以觊觎皇权罪论处。
  上述的两种均属于“行围褂子”,还有一种才是真正的“赏穿黄马褂”。这种御赐黄马褂主要用以奖赏有功的高级武将,有时也赐给统兵的文官。凡是得到的,任何认为庄重的时刻都可以穿。但一般说来,这种武功褂子在道光以前较少看到,慈禧执掌政权后则为数甚夥。依蒋良骐《东华录》里记载,嘉庆十年二月丙辰,引乾隆四十一年四月谕时,所列赏功的方式还没有提到黄马褂。因此,这种黄马褂应该是咸丰以后才开始盛行的。
  在这种御赐黄马褂上市以前,清朝统治着笼络武人的工具,不外“加‘巴图鲁’勇号”、“赏戴花翎”、“封爵”、“赏赐‘世职’”等。这些做法虽使授受者倍感荣耀,但相比御赐黄马褂,终少一份“亲近顿成心腹”感。因此这种黄马褂一出台,顿被认为是无上的光荣、圣洁之物。


  受奖的功臣们只有当国家举行大典时才能穿一次,平时则要高高供奉在祖宗堂上,以示荣耀。不过,他们可以复制一件较原物简单的黄马褂,以备公务需要时穿用。功勋大臣们违背皇规或犯错误时,皇帝还要将黄马褂收回,以示惩罚。
  依《清史列传》记载,镇压太平军起义的将领,几乎很少有没得过黄马褂的。但这其中很少有较低官阶的人得到。因为即使到这时,“黄马褂”终究要与“御前侍卫”的其他条件,类如品级、花翎等结合,从来不是孤立的奖品,不可能在不具备其他条件时单独率先获得。
  朝廷特使,宣慰中外的官员可以被特赐,赏赐时必骑马绕紫禁城一圈,这种仪式在咸丰年间尤为盛行。
  由于黄马褂的功用不尽相同,所以它们在形式上也略有区别。一般而言,侍卫及打猎与比武赏穿的黄马褂的纽绊为黑色,而武将和文官穿用的黄马褂的纽绊则为黄色(和所赐马褂同样颜色),以此表明后者要比前者显得更为尊贵一些。
===============
  根据清官规定,有四类人可以穿著淡黄色的黄马褂:
  行职褂子
  第一类是皇帝出行时,各内大臣、御前大臣、御前侍卫等随从,必须穿著黄色的马褂以壮行色。这种黄马褂称之为“行职褂子”,没有花纹及图案。因为是因职而穿著,离开工作岗位,或者非与皇帝同行时便不能穿。
  行围褂子
第二类黄马褂是皇帝狩猎校射时所赏赐的。清代的各皇帝至咸丰为止俱有每年狩猎的习惯。在皇帝围猎、校射时表现出息,或者向皇帝献猎物者,都可能得到皇帝赏赐黄马褂。这种黄马褂称之为“行围褂子”,按规定只有在跟随皇帝狩猎时才可以穿著。平时无故穿上属于犯禁,是可以被治罪的。
  武功褂子
  第三类黄马褂是因特殊功勋而得到奖赏。这种赏赐又称“武功褂子”,得赏者可以在任何隆重的场合穿著;意义上才属于一般人平时所说的“赐穿黄马褂”。据考据,这种赏赐方式在清初并不盛行,一路至嘉庆年间都未见于史书;相信是在道光或咸丰以后才开始出现。到了太平天国起后更多见赏赐于对太平军作战有功者。而获得赏赐者不单是有军功的战将,有时为皇帝(或太后)办事得其欢心亦可能获得赏赐。清未时慈禧太后便曾赏赐为其开火车的司机黄马褂一件。
  特使特赐
  第四类是特使、宣慰中外的官员。通常情况下,皇上特赐某官员黄马褂的诏曰宣读后,被特赐黄马褂的官员须骑马绕紫禁城一周,这种威武而又庄严的仪式,在咸丰年间最为盛行。


  整个清朝最出风头的“黄马褂”则是李鸿章穿着的那一件。1895年,李鸿章在日本进行马关条约谈判,返回驿馆时,被日本浪人小山丰太郎行刺,脸部中枪,血染黄马褂。李鸿章迷糊中不忘叮嘱随员,将换下来带有自己鲜血的黄马褂保存好,不要洗掉血迹。嘱咐后他长叹一声:“此血可以报国矣”。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2-10-24 11:17
第 24-26集【2】
刘墉书从汉魏 13:20

刘墉浸润毕生,集群贤之大成,终成一代书家之冠.刘墉书法风格,用墨厚重,貌腴骨劲,独树一帜,有”浓墨宰相”之称。中年继学颜真卿、苏轼诸家,笔力雄健,丰泽厚实,局势堂皇;晚年迨入台阁,则绚烂归于平淡,劲气内敛,浑然太极,而臻炉火纯青之境。博通经史百家,然政治文章皆为书名所掩.其书法历经三变.早年,自入词馆初师董其昌,走的是秀媚妍润的路子。

刘墉的书法,不随俗,初从赵孟頫入,法魏晋,学钟繇,兼颜真卿、苏轼及各家法帖,中后不受古人牢笼,貌丰骨劲,味厚神藏,超然独出。政治文章皆为所掩。刘墉的书法,初看圆软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骼分明,内含刚劲.刘墉书法之境界可以”静”、”淡”、”清”三字概括,这是他超过常人之处。乾隆皇帝酷爱书法,对书法家要求严谨规范,独宠”馆阁体”,扼杀了书法艺术的个性,使其趋于退步。

刘墉的传世书迹以行书为多,这些作品总体上都表现了墨色厚重,笔势浓肥,线条轻重粗细变化随心所欲的笔画特征.乍看似有稚拙、肥满之嫌,虽系其晚年成熟之作,但难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刘墉书法初从赵孟 、董其昌入手,又喜好苏轼的笔意.擅长楷书、行书,同时也能写榜书和小楷。他喜用硬笔短毫,书法丰腴淳厚、落落大度,体现了他一生的襟度。

《苏轼秋阳赋》柔和饱满,劲气内敛,表现了沉静浑厚之美。其用笔藏锋居多,回锋不断,点画充实,气足力厚。刘书法与同时期的吸取金石碑版营养的翁方纲以及颇具古朴多姿的成亲王铁保合称”翁”、”刘”、”成”、”铁”四家,与稍后受汉学影响,追踪汉魏六朝,突破”馆阁体”束缚呈现书法新貌的金农、郑燮等相应,起承前启后作用。《苏轼秋阳赋》,清刘墉书于嘉庆元年,共360个字。现在故宫博物院。书法时而珠圆玉润,时而笔力雄健,时而趋于平淡,精华蕴蓄,劲气内敛,有绵里藏针的妙处,体现了其深厚的书法功底。 刘墉写字喜用浓墨,丰润饱满。若字一味地色浓肥饱,又会看上去韵情不足,润泽顿失,有“墨猪”之感,这也是刘墉楷书弊端之所在。

颜风柳骨:16:40
颜筋柳骨分别指的是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
“筋”是形容颜体用笔健挺有力,外形丰满而内含韧劲,饱满圆撑而开阖有度,大气磅礴而又洒脱通透。
“骨”是形容柳体笔画清晰,间架严谨,风骨挺拔。
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史称“颜体”和“柳体”,后世流传为“颜筋柳骨”,出自范仲淹的《祭石学士文》中,称“曼卿之笔,颜筋柳骨”。
颜体结体取古法,“八分”,正面取势,故体态端庄,雍容大气,舒展开阔,结构均匀。柳体结体取法“二王”、北碑,受欧阳询影响,以侧取势,“体势劲媚”,险峻奇绝。结构严谨,法度精准,聚力中心,张力四射。
颜体用笔稳健有力,多为圆势,落笔藏锋,收笔回锋,点画之间气势连贯,多为横画轻,竖画重,长横以顿画收笔,捺笔呈“蚕头燕尾”。柳体用笔的一波三折,横画顿挫收笔,折笔转锋着力一顿都与颜体一脉相承,但在笔法处理上,更为任性、放纵,点画棱角分明,方折峻丽。
出自宋·范仲淹《祭石学士文》:"曼卿之笔,颜筋柳骨。"

汉魏书法
世人皆知魏晋书法之美,其实早在汉末年间,文人书法已露端倪。昨天下午,中国国家画院书法家马啸先生做客市民文化大讲堂,讲述《汉魏风骨——中国文人书法传统的源起》,剖析文人书法的文化精髓。
  汉魏时期是中国汉字、书法史上字体演进最为激烈的时期。马啸说:“追溯书法历史,汉朝非常重要;不了解汉魏,就无法了解王羲之的魏晋时代。”在此期间,篆、隶、行、草、楷五体的笔法雏形皆已具备,并奠定了中国书法史的里程碑——隶变,即从篆书变到隶书的革命。“这场革命决定了为什么中国人如今写的是这样的字。”
  然而,并非文人写字即可称之为文人书法。马啸说,须得具有很高文化内涵的书法才行。在书法家蔡邕(蔡文姬的父亲)、钟繇的引领下,汉末书法有了实质性的变化——从实用主义的技术工具逐渐升华为文人士大夫诉说情感的最直接的手段,并发展成中华民族文化中最深刻的艺术存在形式之一。
文人书法始于汉朝
  “大家都知道王羲之、王献之,学书法都要学二王、魏晋的传统,但我不讲魏晋的书法,而是讲汉魏的书法,也就是讲王羲之老师的书法。”马啸说,如果你不了解这一时间段的书法,就不了解王羲之那些人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他有这样的审美情趣?为什么会产生后来书法的形式?
  “在汉朝以前,书法的主体不是文人,而是职业写书的人,只有从汉朝开始,文人士大夫才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所以有了文人书法的概念。”马啸说,不是文人写字就是文人书法,而是说具有文人素养、很高文化内涵的书法才是文人书法。他认为,东汉时期文人书法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蔡邕是很突出的代表。
汉朝为什么这么重要?有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因为中国书法林林总总的形态,篆、隶、行、草、楷,这五种字体,到了汉朝都有了,汉朝是整个书法体式的总结阶段。马啸说,在汉朝的时候,汉朝所有的书法样式都有了。同样到汉朝的时候,中国书法的基本笔法都具备了,虽然后来有王羲之、怀素的笔法,但是在汉朝的时候,所有的笔法都具备了,因此,我们要追溯书法史的时候,汉朝是很重要的时间段。
  另外,汉魏时期书法的精神气质已经代表了一个高度,是中国书法的高度,汉魏还要和后面的晋相结合,就产生了魏晋书法,实际上后来的西晋和东晋的想法和汉魏是不分的,很多器物挖掘出来,没有多少区别的,文化样式没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它决定了中国后面书法的走向。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10-31 08:01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11-1 10:07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11-1 10:31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2-11-2 01:20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2-11-2 17:46
第 24-26集【5】
乾隆之后的清朝皇帝为什么不再南巡 02:30-04:450

重要的原因是,自乾隆之后,清朝国力一年不如一年,灾荒起义接连不断,国库根本就没有财力支持皇帝的这一美好梦想。

康熙、乾隆每次下江南花费时间持久,一来一去大概要花费三到四个月之久。当时可没有啥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最快的就是马车、船舶,从北京到江浙,来回三千公里,这其中物资调动、水陆转运、人员疏通,大费周章。其次,铺张浪费,劳民伤财。皇帝出巡,总是要有一定的排场,不能够太寒酸,更何况南巡活动本身就有向江南人民展示威严的作用,花费还能少得了吗?每次出巡,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卫队侍从有几千人,随驾跟随的官兵有数千名,马匹数千匹,马车几百辆,船舶数百只,还有几千民夫,每天吃喝拉撒都要用到钱,算起来大约要用掉上百万银两。

乾隆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他在退位后总结他六次南巡活动时曾对军机章京吴熊光说:“朕临御六十年,并无失德,惟六次南巡,劳民伤财,作无益、害有益,将来皇帝如南巡,而汝不阻止,必无以对朕。”以此告诫后代皇帝最好不要进行南巡活动,太铺张浪费了。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2-11-2 17:51
第 24-26集【6】
乌木算盘 09:10


乌木(阴沉木)兼备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韵,有"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之称。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长达上千万年炭化过程形成乌木,故又称"炭化木"。历代都把乌木用作辟邪之物,制作的工艺品、佛像、护身符挂件。古人云:"家有乌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
而现代的"乌木"是红木的一种,木材市场上一般所称的"乌木"是指黑色非洲乌木以及东非黑黄檀,它们是树木树种的一类别,属于国家红木标准的一种。
算盘,又作祘盘,珠算盘是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珠算盘起源于北宋时代,北宋串档算珠。
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中国是算盘的故乡,在计算机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盘不仅没有被废弃,反而因它的灵便、准确等优点,在许多国家方兴未艾。因此,人们往往把算盘的发明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提并论,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家药铺柜就画有一架算盘。
由于珠算盘运算方便、快速,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即使现代最先进的电子计算器也不能完全取代珠算盘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刚刚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通过,珠算正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2-11-2 17:55
第 24-26集【6】
凌迟处死 15:40


凌迟,意思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凌迟刑最早出现于五代时期,是最残忍的一种死刑。共需要用3357刀,并且要在最后一刀,也就是第3357刀,要将罪犯刺死,才能凌迟成功。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2-11-2 17:58
第 24-26集【6】
悬梁刺股 12:10

悬梁刺股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东汉·班固《汉书》和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
这则成语以孙敬"头悬梁"和苏秦"锥刺股"的故事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

"悬梁",出自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刺股",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后人把这两则典故合成"悬梁刺股"这则成语。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2-11-2 18:01
第 24-26集【6】
皇上一夜没睡 17:10


乾隆年间是清朝版图最大的时期,最高峰时的版图更是达到1310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也超过了三亿。而且清朝时皇权高度集中,全国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都需要皇帝亲自处理,哪怕康熙和雍正已经给乾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想要管理好一个如此庞大帝国,也是一件很有难难度的事情。
在很多人看来,乾隆是一个非常懒散的皇帝,整日就知道游山玩水,先后六次去江南游玩。实际上,乾隆还是比较勤奋的,至少比现在的大多数人都要勤奋,当普通人还在睡梦中时,他就已经开始工作了。

乾隆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百姓们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可是乾隆皇帝每天还是要上朝,因为清圣祖康熙立下了规矩,皇帝每天都要上朝议政。乾隆向来最钦佩祖父康熙,自然不敢在这方面有所疏漏,即便是再辛苦,他每天还是要坚持早朝的。
古代交通落后,大臣们前往皇宫参加早朝只能选择骑马坐轿的出行方式。而为了不耽误早朝,大臣们每天早上3点就要起床准备,所以上早朝对于大臣们来说,确实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


乾隆皇帝住在皇宫里,虽然免除了奔波的劳累,可是每天也要3点起床。因为在早朝之前,皇帝通常会在寅时,也就是3到5点之间召见军机大臣,提前了解一下朝廷大事,之后才召见其他大臣早朝。一般来说,早朝大约在5点开始,7点结束。


早朝结束之后,乾隆皇帝会前往养心殿,期间会稍微休息一下,顺道补充一些能量,吃点瓜果点心之类的。养心殿是清朝皇帝批改奏折的地方,全国各地的奏折都会汇集到这里等待皇帝的批阅。在批改奏折一事上,乾隆和雍正、康熙一样都是亲力亲为,朱批谕旨不用别人代笔。


清朝的疆域那么大,管理的人口那么多,所有的事情都由乾隆一人决定,那每日的工作量可想而知。在批阅奏折时,通常只有特别重大的事件才会引起乾隆的注意,会专门抽出来等待第二天与大臣们商议。而绝大多数奏折上报的,其实都是一些琐碎事情,乾隆皇帝在阅读之后,会随手写上“知道了”、“欣慰览”等字样,表示知道此事。


可能有人会纳闷,皇帝难道不吃早饭吗?怎么早朝结束就去了养心殿?其实,清朝皇帝的饮食习惯很简单,乾隆一天只吃两顿饭,也就是早饭和晚饭。早饭的时间一般为6点到8点,晚饭的时间为下午1点到2点,如果是夏秋时节则提前1个小时。


乾隆皇帝的早餐很简单,通常会在召见大臣之后前往养心殿之前随便吃一点,晚餐则要丰盛很多,一般会有数十上百道菜肴。这么多的菜乾隆皇帝吃不完怎么办?吃不完就只能倒掉,偶尔也会赏赐给大臣,而大臣们不管爱不爱吃,也不管饿不饿,皇帝赏赐下来就必须要吃完,而且还要吃得特别干净,以显示“味道好极了”。


乾隆一天就吃两顿饭,其他时间饿了怎么办?对于皇帝来说,这压根不是事,只要一个眼神就有随从会送来大把的瓜果点心。有时候乾隆批改奏折到深夜,肚子要是饿了的话,也会吩咐随从加餐,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


吃完晚饭后,如果政事没有处理完,乾隆会返回养心殿继续处理。如果忙完政事了,则会带着妃嫔们在御花园中散散步,或者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欣赏名家字帖等。不过,有一件事是乾隆每天再忙都要做的,那就是吟诗。乾隆一生作了四万多首诗,先不说质量如何,单凭这个数量就称得上是冠绝古今了。
……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2-11-2 18:05
第 24-26集【7】
嘉亲王的师傅 14:34


朱珪生于1731年,卒于1807年,字石君,号南崖,萧山蜀山街道越寨村人,后来跟随者父亲迁居北京大兴县,1747年,年仅十七岁的朱珪经过殿试成为了一名进士,从此入仕。1759年,朱珪主持河南省的乡试,秋天授为河南省粮道,以后又做了很多地方的官员,后来做了嘉庆皇帝的老师,最终以77岁高龄去世。  
据说朱珪在安徽担任巡抚的时候遇到了百年一遇的水灾,房屋被洪水冲倒,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朱珪深入到灾区,了解灾情,并且与民众一起筑堤抗洪,同时飞书朝廷,让朝廷开仓赈灾。可以说朱珪做事都是以百姓的利益为重,对那些损害民众利益的事就坚决的反对,对于有益于民众的事即使是千难万难也要坚决的去做,可谓是爱民如子。嘉庆皇帝评价自己的老师朱珪“有内有守,无伪无私,心款款以效忠,政优优而著绩”。

朱珪的一生可以说是两袖清风,一生端正的一生,嘉庆皇帝对自己的老师评价非常的高,最著名的一句评价就是“半生惟独宿,一生不言钱。”“半生惟独宿”是说朱珪四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丧妻,但是后来却没有再娶任何的妻妾,自己一个人孤独的过了半辈子,“一生不言钱”是说朱珪一生为官清廉,不贪图任何的贿赂,堪称是两袖清风。据说朱珪死后卧室之内只有一床破棉布的被子,朱珪去世之后嘉庆皇帝前去祭奠,但是朱珪的门太狭小破旧,甚至连嘉庆皇帝的轿子都无法抬进去。
 

清朝朱珪的一生是清贫的一生,正是这样的人,在死后哀荣极盛,被追谥为“文正”,属于文职官员所能获得的最高级别的谥号,并且嘉庆皇帝听说老师去世痛哭失声,多次前往祭奠。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2-11-2 18:08
第 27-29集【1】
鸡鸣狗盗 07:15


战国时,齐国孟尝君被秦国扣留。他的一个门客装做狗夜里潜入秦宫,偷出本已献给秦王的狐白裘献给秦王的爱姬,才得释放。孟尝君深夜到函谷关,城门紧闭,他的另一个门客学公鸡叫,骗开城门,才得脱险逃回齐国(见于《史记·孟尝君列传》)。
后来用“鸡鸣狗盗”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2-11-2 18:12
第 27-29集【1】
英吉利使团来访 16:30

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英国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和广阔的原料产地。因此,英国派遣一个使节团到中国访问,由于这个使节团的全权特使是一个叫乔治·马戛尔尼的人,所以这支使节团又叫马戛尔尼使团。
虽然表面上是想和清朝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但其真实目的是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取消清政府在对外贸易中的种种限制和禁令,打开清朝门户,开拓清朝市场。同时,也是为了搜集有关清朝的情报,估计清朝的实力,为英国资产阶级下一步的行动提供依据。
使团乘坐的船只和携带的大批礼物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特意制造的。这艘“狮子号”炮舰,装有64门大炮,是当时英国第一流的军舰。使团携带的礼物除一部分是投清朝皇帝之所好外,更多的是为了显示英国的科学技术。英国人想把他们最新的发明介绍给清朝,如蒸气机、棉纺机、英王还特意赠送了当时英国规模最大并装备有110门大口径火炮的“君主号”战舰模型。也许,他们想暗示64门火炮的“狮子”号在英国强大的海军舰队里是多么的微不足道。英国人在礼单中还专门提及了“榴弹炮、迫击炮”以及手提武器如卡宾枪、步枪、连发手枪,他们想,这些东西可能会引起清朝军官们的兴趣。
但后来让英国人大失所望的是,清朝的大臣绝大多数都是文人出身,他们对此不感兴趣。在他们看来,这些洋人的东西,不过是些无用的奇技淫巧罢了。而且就连当时清朝军方的代表人物福康安,也对英国使团警卫准备已久的操练毫无兴趣;马戛尔尼在当天的笔记里记道:“真蠢!他一生中从未见过连发枪,中国军队还在用火绳引爆的枪。”
最后,就是双方的具体谈判事宜,英方提出了六个要求,有一部分是属于希望改善贸易关系的正常要求,但还有一部分则具有殖民侵略性,如割让岛屿一事,清政府决不能接受。面对这种情况,清政府理应认真研究和区别对待,能接受的就接受,不能接受的就再谈,最终达成一致;但清政府却简单地一概拒绝,将英国的六项要求全部斥为“非分干求”,关闭了谈判的大门。
而后乾隆皇帝下旨,驱逐马戛尔尼使团,令其尽快离境;虽然马戛尔尼这次出使表面上看是失败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来,马戛尔尼成功了,因为他摸清了清朝的真实情况——自大、狂妄、落后、愚昧、富庶、无能;为后来欧洲以坚船利炮打开清朝的大门奠定了基础。
更令人可笑的是,马戛尔尼这次出使,是打着给乾隆皇帝祝寿的名义,所以乾隆皇帝还以为英国与其他番邦小国一样,都是争着来给自己“上贡”的;事后,还让宫廷画家画了一幅《万国来朝图》,其中荷兰、英吉利、法兰西等欧洲国家使节都位列其中,当真是“夜郎自大”。
而且在此次事件中,乾隆皇帝还说了一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日用有资,并沾余润。”简单来说,就是我大清朝物产丰富,根本不需要你们的东西,如今是可怜你们,才和你们通商的。当真是“霸气”啊!
郭世勋(?-1794)汉军正红旗人,是清朝大臣。乾隆中被授吏部主事。累任知州、安徽布政使、湖南布政使,贵州、广东巡抚等。曾坚决抵制英国对黄埔等地的干扰,控制对外出口。
汉军正红旗人。早年由笔帖式提为吏部主事,后历任福建龙岩知州、湖南布政使。乾隆五十四年(1789),升任贵州巡抚,调广东。乾隆帝诏谕说,广东有洋商往来,是容易滋生事端之地,郭世勋为官廉洁,希望更要谨慎从事。乾隆五十五年(1790),命他代理两广总督。他在任时,弹劾雷琼镇总兵叶至刚诬民为匪,左江镇总兵普吉保滥用非刑将人致死,后来,二人都被按律论罪。暹罗国王郑华因本国三个城市被缅甸侵占,向清廷请求公断。郭世勋认为中国不宜干预其内政。遂上奏请示。清廷同意他的看法。次年,郭世勋上奏提出:洋船行驶时可携炮自卫,内地商船不准携炮。清廷诏谕说;商船出洋,携炮自卫未便禁止,可由海口官吏严格查验。其后,英国遣使来华,请求留人在北京居住,清廷不允,并将此事通知郭世勋。后来,英国又请求在广东黄埔建房居住,遭到郭世勋严词拒绝,并禁止当地不法分子勾结英商。为此,郭世勋受到了清廷嘉奖。


海里,是一个用于航海或航空的长度单位,通常1海里相等于国际单位制1,852米。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2-11-2 18:14
第 27-29集【2】
双穗嘉禾 03:20

双穗禾是一种草本类稻属植物。双穗禾在中国古代被视为吉祥之兆。2009年9月,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农业科技员万新才在该县境内发现两株一秆双穗禾。
在古代,双穗禾被视为天降祉福、政通人和的吉祥之兆。
据《史记·鲁周公世家》中曾记载,周成王十一年(公元前一千零三十二),唐地出现了“异亩同颖”的祥兆,田亩里长出丰满肥硕的双穗禾,被称做“嘉禾”,进献于周成王,成王将它转献周公,并作《馈禾》,周公受禾,又作《嘉禾》表示嘉许。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2-11-2 18:16
第 27-29集【2】
清朝外国使臣觐见之礼 16:25


清康熙初年,外国使臣入贡, 接待之礼稍与藩属不同。雍正年间,罗马教皇遣使来贡, 世宗许行西洋礼, 握手相见。乾隆年间,英使入觐,特旨允用西礼。咸丰、同治年间外国使臣常求入觐,清帝坚持以君臣之礼相见,外使不允同治十二年(1873) 日本等六国使臣于紫光阁入觐,呈国书。接见时,皇帝坐,使臣先向皇帝问安,并向皇帝致贺词,行五鞠躬礼。光绪十六年(1890)经驻英使臣薛福成奏请,各国使臣初至京,请依同治十二年例行,遂为定例。八国联军入侵后,外国使臣再三请求清政府更改礼仪,如使臣集体觐见,必在太和殿;一国使臣单独觐见,必在乾清宫;呈递国书,必以黄舆接送,由皇帝亲自接收等。清政府与各国使臣磋商数月,始驳回使臣乘坐黄舆、太和殿觐见及宫殿阶前降舆等要求。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2-11-2 18:18
第 27-29集【5】
社稷为重君为轻 00:50

“社稷”的“稷”指的是一种粮食作物,又名粟或黍属,是五谷之一。“社”指土地神,合起来代指祭祀,古时祭祀是国家的大事,所以渐渐成为国家的代名词。“社稷”就是指百姓民生,江山就是指国家。所以江山社稷就是指国家民生。“社稷”出自《孟子·尽心下》。“江山社稷”讲述了共工儿子推土成土丘的典故。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民贵君轻”成为后世广泛流传的名言,一直为人引用。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2-11-2 18:22
第 27-29集【5】
清朝时闭关锁国 07:55

清朝时闭关锁国是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于1757年实行的。 1723年,因与罗马教廷间有关中国礼仪之争的白热化,雍正帝禁止天主教,不许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国内传教,并限制贸易,被视为锁国的开始。
等到1757年,乾隆帝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西洋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
闭关锁国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致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使得中国和世界脱轨,慢慢地落后于世界。
导致文化上,经济上,科学上无法和世界接轨,各种先进技术思想难以发展,整体上呈现帝国黄昏现象。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且减少与外界接触的机会。阻碍本国的经济发展,彻底丧失对外贸易主动权。阻隔与外国的科技文化交流,以至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2-11-2 18:23
第 27-29集【5】
杨应琚 11:10

杨应琚 (1696~1766),清朝大臣。字佩之,号松门。出生于青海西宁,辽海汉军正白旗人。雍正七年由荫生授户部员外郎。乾隆时,擢山西河东道,寻调甘肃西宁道。于1754年5月3日-1757年8月31日期间,奉旨接替策楞担任两广总督。全名为"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的该官职,是兼辖广西地区的广东、广西两省之最高统治者,亦为清朝封疆大吏之一。后调闽浙总督,再移陕甘总督。拜东阁大学士。乾隆三十一年任云贵总督。时滇缅间土司屡与缅人冲突,他到任后,督师攻缅。战败且虚报战功,被清廷召还,削籍逮问勒令自尽。有子杨重英。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2-11-2 18:26
第 27-29集【5】
标下额森特 16:35


标下不是官职,是部下、属下的意思。 出处:《明熹宗实录·卷之三十三》:“天启三年四月上丁卯,以防海道中军许定国平妖有功加游击职衔,管登莱廵抚标下中军事。新升万全都司佥书,周洪谟加都司职衔仍留管文登营守备事,兵部覆从廵抚袁可立之请也。”清孔尚任 《桃花扇·争位》:“你既驻扎在本境,就在本帅标下,做个先锋。” 钱泳 《履园丛话笑柄交相拍手》:“ 乾隆三十四年,文恭奉命勘南河工程,时封翁正在标下。”

额森特(?~1782年),台褚勒氏,清朝乾隆时期重要的军事将领。
行伍出身,后升任蓝翎侍卫、三等侍卫。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任二等侍卫。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为头等侍卫,任镶黄旗蒙古副都统、金川领队大臣。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任正红旗护军统领。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为散秩大臣、参赞大臣,从征金川。乾隆四十年(1775年),任镶蓝旗满洲副都统、一等男。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任正蓝旗满洲副都统。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任镶白旗护军统领、 三等子。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逝世。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2-11-2 18:32
第 27-29集【5】
流放 18:00

流放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进行惩罚的一种刑罚。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将已定刑的人押解到荒僻或远离乡土的地方,以对案犯进行惩治,并以此维护社会和统治秩序。作为一种刑罚,流放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流放刑罚在我国起源很早,并且沿用历史悠久,从远古流放之刑出现,到清末被废除,历经了几千年。
流放之刑的起源虽然很早,然而远古以来多是零星出现,到秦汉时代才逐渐形成体制,直到南北朝后期流刑开始进入五刑体制,占据其中降死一等重刑的地位。隋唐之际,以徒流刑为中心的笞、杖、徒、流、死五刑制正式确立。自此,流放之刑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中国刑罚史上,并一直影响到清末。





欢迎光临 忘忧草家园 (http://wyc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