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我在书籍里泡大,喜欢看《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还喜欢看吴承恩的《西游记》缥缈的画境呈现于眼前,齐天大圣孙悟空在荷花池里影影绰绰……
《西游记》里大战红孩儿那集,三昧真火 隐喻社会上戾气太重之人,后被观音菩萨用杨枝甘露浇灭。
后来修成正果的红孩儿看见孙悟空说:孙大圣,前蒙圣意,幸菩萨不弃收留,早晚不离左右,专侍莲台之下,甚得善慈。
善财童子的释义是:不要被自己的能力所迷惑,而忘记了提升。我们应该用善心来对待一切,而不是用恶意来伤害他人。我们应该保持童心,而不是用狡诈的心来欺骗他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修成正果。
因为《西游记》我开始对佛教感兴趣!我的父亲韦兴生从寺庙里拿到了一本佛教书籍,我于阿搦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 搦多罗三藐三菩提。
话说 古今中外各种宗教信仰,实则是人类对生命或自然的一种敬畏、崇拜或畏惧之情。拜天、拜地、拜神、拜鬼、拜佛、拜仙、拜物、拜人等,还有现代的拜金、拜权等等,都是一种信仰。主义,也是一种信仰,说直接点,是一种政治信仰。当人类诞生在的地球之后,第一件事是解决生存的问题,于是人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上演着你死我活的斗争。斗争是永恒的,平衡是暂时的,和平与幸福是人类永远希冀或追求的理想。
古往今来,很少有人去思索或触及心与灵的问题。中国古代老子思索人与自然留下了《道德经》;中国古代孔子思索人与人留下了《论语》;印度佛陀思索心与灵留下了《金刚经》。其它圣贤名哲也留下了许多关于心与灵的充满智慧的学说、理论或话语。而真正能一直流传下去的也正是这些探索或思考心与灵的智慧思想。
老子无为而无不为道法自然的大同世界,孔夫子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与马克思的共产大同思想实际是殊途同归,但依旧未能解决心灵之间的问题。我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从学士、硕士到博士,从三岁到三十岁,三十而立,其何难哉!从个体生命而言,是在求生存和自由;从群体家国而言,是在求民主和富强。这些无不是如何与物居、与人处、与自然斗的问题,我们谁都无法逃避。
独独这释迦牟尼悟出了佛教抑或生命的真谛,妙法说尽却似乎什么都没说,那是因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就这样走着走着,生命的起点渐渐依稀,而那终点已经遥遥可见,色不异空,如是我见,如是我信;空不异色,如是我闻,如是我解;色即是空,如是我行,如是我持;空即是色,如是我思,如是我证。所谓的起点与终点,不过是生命的一种流转历程,缘起缘灭,成住坏空,轮回不休,生生不息。
牛魔王一家人,不顾与 孙悟空 的结拜之情,对悟空等人的请求帮助,不仅不帮忙,反常使些绊子,给取经工程,增添了不少的麻烦。
在严峻的斗争形势下,牛魔王一家的不识大体,没有感恩心的作法,也引来了三界神仙的攻击。呜呼!人生 宇宙间 岂非 一 玄妙 不可 捉摸之 悲剧乎?
孩子们有矛盾,大人有时参与进来,只会使得事情发展的更加糟糕。有时,童心天真烂漫,还不记仇,我们不妨向孩子们多多学习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