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大名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0 14: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四大名旦”的冷知识

刘嵩崑 燕舍谭
2023年06月15日 07:26 北京 ‘


从左至右:程砚秋、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

       “四大名旦”,众所公认为是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1894-1961),在四位中年龄是最长的,比尚小云(1900-1976)、荀慧生(1900—1968)长6岁,比程砚秋(1904-1958)则长10岁,同时又是程的老师(1919年程15岁时拜梅门下)。

      梅兰芳成名也是最早的,率先雄踞剧坛,随之尚小云奇峰突起享誉成名,程砚秋虽年纪最小,却奋起直追声誉鹊起,于上世纪20年代初,即形成三足鼎力之势。

       原唱梆子的白牡丹,改演京剧后易名荀慧生,与梅、尚、程并驾齐驱。他们又都在“通天教主”王瑶卿的辛勤培育下,使其各展所长,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开辟出新的艺术途径,从而逐渐创出了各自的流派,形成了公认的“四大名旦”之称号。

       关于“四大名且”称谓之由来,历来说法多论说为:北京《顺天时报》,为适应观众需求,于1927年举办了“京剧旦角名伶评选”活动,并说在该报上印有选票,由群众公开投票选举,只需从报上剪下选票,填写上自己认为理想的旦角姓名。评选结果为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遂称之为“四大名旦”。但从未见有关于具体日期的文载。为落实此传说,曾有陈义敏、李宗白等先生,认真仔细地逐月查考了当年的《顺天时报》,但终未查阅到有关评选京剧旦角名伶的刊载,更未见到什么评选名伶的选票。为此,陈义敏曾撰文“也谈《顺天时报》选四大名旦”,文中写道:“……看到的是该报于1927年6月20日在第五版上刊登的‘征集五大名新剧夺魁投票’启事。启事中言及为鼓吹新剧,奖励艺员,举行征集五大名伶新剧夺魁投票。在投票规定中注明所称名伶,限定为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程艳秋、徐碧云五人,要求从这五人所演新剧目中选出最佳者各一出。……投票规定中还提出了五位名伶的新剧各五出,以供选择。如(略)……这次投票选举历时一月。1927年7月23日《顺天时报》报露了选举结果。据统计共收到选票14091张。梅兰芳当选剧目为《太真外传》,得票总计1774张,尚小云当选剧目为《摩登伽女》,得票总计6628张。荀慧生当选剧目为《丹青引》,得票总计1254张。程艳秋当选剧目为《红拂传》,得票总计4785张。徐碧云当选剧目为《绿珠》,得票总计1709张。……”由此证明,当年《顺天时报》举办的只是评选“五大名伶”所演的新剧目,并非选举“四大名旦”。

      当年上海大东书局发行的《戏剧月刊》,曾发起关于“四大名旦”的撰稿征文,读者纷纷发表各自见地,不少以诗词歌赋颂扬“四大名旦”各人所长,用春兰、芙蓉、秋菊、牡丹来分别比喻梅、尚、程、荀。1931年该刊物还发表了观众对“四大名旦”艺术优点诸多项目的统计比较表,使“四大名旦”更加深入观众心目之中。“四大名旦”实为社会公认,并非选举产生。

  “四大名旦”享名后,各自组建班社。梅兰芳称“承华社”、尚小云谓“重庆社”后“福荣社”、程砚秋叫“鸣和社”后“秋声社”、荀慧生名“留香社”。

  “四大名旦”各自都有配合默契的伴奏琴师。梅兰芳是茹莱卿、徐兰沅、王少卿;尚小云是赵砚奎、张长林、李荣岩;程砚秋是穆铁芬、周长华、钟士章;荀慧生是郎福润、金玉书。

  “四大名旦”争妍斗艳,虽有艺术竞争,但极为恪守艺德,彼此礼让互不刨抢。都各自依据所长,有专人编写剧目。梅兰芳是齐如山;尚小云是徐汉生、“还珠楼主”李寿民,还有“清逸居士”溥续(即庄绪);程砚秋是罗瘿公,后为金仲荪;荀慧生是陈墨香。为此,“四大名旦”都有各自风格的剧目。

  “四大名旦”为繁荣上演剧目,都曾先后排演了许多新戏。

  梅兰芳的《上元夫人》、《洛神》、《西施》、《廉锦枫》、《太真外传》等。尚小云的《五龙祚》(即《李三娘》)、《秦良玉》、《林四娘》、《摩登伽女》、《谢小娥》等。程砚秋的《红拂传》、《花舫缘》、《青霜剑》、《碧玉簪》、《聂隐娘》等。荀慧生的《元宵迷》、《丹青引》、《红梨记》、《绣襦记》、《香罗带》等。(以上列举四位之新剧目,即1927年《顺天时报》举行“征集五大名伶新剧夺魁”,以供投票选择提出的每位五出之新剧目。)有趣的是曾出现了“四妃”、“四红”、“四剑”和“四反串”之戏:

  “四妃”:梅兰芳的《贵妃醉酒》饰杨玉环;尚小云的《汉明妃》饰王昭君;程砚秋的《梅妃》饰江采萍;荀慧生的《鱼藻宫》饰戚姬。


  “四红”:梅兰芳的《红线盗盒》饰红线;尚小云的《盗红绡》(即《昆仑剑侠传》)饰红绡;程砚秋的《红拂传》饰红拂张凌华;荀慧生的《红娘》饰红娘。

  “四剑”:梅兰芳的《一口剑》(即《宇宙锋》)饰赵艳蓉;尚小云的《峨嵋剑》饰聂碧云;程砚秋的《青霜剑》饰申雪贞;荀慧生的《鸳鸯剑》(即《红楼二尤》)前饰尤三姐,后饰尤二姐。

  “四乔装”:梅兰芳的《木兰从军》饰花木兰;尚小云的《珍珠扇》饰任月英;程砚秋的《赚文娟》饰苏小妹;荀慧生的《荀灌娘》饰荀灌。

  “四大名旦”都擅演《玉堂春》,但从剧本、场次、唱词、表演,却是风格各异。梅兰芳、程砚秋只演“起解”、“会审”。尚小云前加“庙会”后带“团圆”。荀慧生则增首益尾从“嫖院”“定情”起演到“团圆”止,四位的演出是各有特色、各有侧重。梅的“起解”、尚的“庙会”、程的“会审”、荀的“嫖院”,是各展所长。

  “四大名旦”传世的音像,都是极其珍贵的艺术资料。除留芳于世的唱片、录音、录像外,影片即有:梅兰芳于1920年南务印刷馆拍摄的无声黑白影片《天女散花》与《春香闹学》;1923年美国一家电影公司,于西城孟端胡同拍摄的无声黑白影片《上元夫人·拂尘舞》;1924年上海民新影片公司拍摄的无声影片《西施·羽舞》、《霸王别姬·剑舞》、《上元夫人·拂尘舞)、《木兰从军·走边》及《黛玉葬花》片断;1924年于日本宝冢电影公司拍摄的《虹霓关·对枪》和《廉锦枫·刺蚌》;1930年于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拍摄的有声黑白片《刺虎》;1934年于苏联由爱森斯坦导演拍摄的有声片《虹霓关·对枪》;1936年李典臣于天津剧场拍摄的舞台纪录片《梅剧留真》,内有与杨小楼的《长坂坡·掩井》、与筱翠花的《樊江关·对枪》、与马连良的《汾河湾·闹窑》、与朱桂芳的《西施·羽舞》等;1948年华艺影片公司拍摄的第一部彩色京剧影片《生死恨》;1955年北京电影制片厂,由吴祖光导演拍摄的彩色京剧影片《梅兰芳舞台艺术》上集,内有《宇宙锋》和《断桥》,1956年又拍摄了《梅兰芳舞台艺术》下集,内有《霸王别姬》和《贵妃醉酒》;同年还拍摄了《洛神》彩色京剧影片;1958年苏联电影导演柯米萨尔热夫斯基在京拍摄了《霸王别姬·剑舞》的“全景电影”;196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由许珂导演,崔嵬任艺术指导拍摄的彩色舞台艺术片《游园惊梦》等。尚小云于1962年西安电影制片厂,由桑夫导演拍摄的彩色影片《尚小云舞台艺术》,内有《昭君出塞》和《失子惊疯》。程砚秋于1956年北京电影厂,由吴祖光导演拍摄的彩色影片《荒山泪》。

  荀慧生一生演出剧目达300多出,为剧界同仁所称道,但却没有留下一出影像资料,是永远不能弥补的遗憾。幸有唱片传世,解放前即灌有唱片44张,解放后又录制了全部《红娘》、《红楼二尤》、《勘玉钏》及《钗头凤》、《卓文君》、《金玉奴》、《玉堂春》、《霍小玉》等戏的主要唱段。尤其是荀慧生、尚小云于1956年12月2日于长安大戏院联袂演出的《姑嫂英雄》,由广播电台录制了演出实况传世,被称是该剧的“绝版”。

  1931年,上海长城唱片公司特烦“四大名旦”联合灌制《四五花洞》唱片,联系人是与“四大名旦”均有私谊的“梅花馆主”郑子褒,为促成此事特由沪来京,在位于南池子的“欧美同学会”灌制而成。该片共四句“西皮慢板”,梅兰芳唱第一句“不由得潘金莲怒上眉梢”,尚小云唱第二句“自幼儿配武大他的身量矮小”,荀慧生唱第三句“年方旱夫妻们受尽煎熬”,程砚秋唱第四句“因此上阳谷县把兄弟来找”,最后四人合唱“十三咳”。虽然每人只有一句唱,却是“四大名旦”合作的精品。

  当年曾风靡一时流行海内外,留传至今成为珍品。
  “四大名旦”都曾有著作问世,是学习和研究的宝贵资料。
  梅兰芳著有《舞台生活四十年》(口述)、《东游记》、《梅兰芳戏曲散论》、《梅兰芳文集》、《我的电影生活》等。尚小云著有《我赴山东教学的讲稿》、《引人人胜的弦板艺术》,均收入《京剧艺术大师尚小云》一书中。程砚秋著有《程砚秋文集》、《程砚秋——赴欧考察戏曲音乐报告》等。荀慧生著有《荀慧生的舞台艺术》、《荀慧生演剧散论》等。
  “四大名旦”之名均为艺名,其本名、字名、号名及斋室名,却很少谈论。现简述于后:
  梅兰芳,本名澜,字畹华,又字浣华,号鹤鸣,乳名群儿。在京斋室名“缀玉轩”,为诗人李释戡所取,为其采取众家之长为一体之意,在沪居室称“梅华诗屋”,取其姓及字而名。
  尚小云,本名德泉,字绮霞,号平南裔子,曾艺名三锡。斋室名“芳信斋”,因其曾任梨园公会会长,住处挂有“管领群芳”匾额,故此而名。
  程砚秋,满族,本名承麟,后改汉姓程,名菊侬,字玉霜,后改御霜,乳名小石头,曾艺名艳秋。斋室名“御霜簃”,为罗瘿公取其字名的书斋“簃”。
  荀慧生,本名词,又名秉彝、秉超,字慧声,曾艺名白牡丹。斋室名“小留香馆”,为陈墨香取“千古留芳”之意而名,故荀氏又号留香,称“留香馆主”。
  “四大名旦”的先后故居:
  梅兰芳,祖籍江苏泰州。1894年出生于宣武区李铁拐斜街(今铁树斜街101号),4岁时其父病故此院。7岁时此房售出,迁至百顺胡同租赁之房。14岁移居崇文区芦草园,15岁其母故此。后移居崇文区鞭子巷头条(今锦绣头条),17岁与前妻王明华在此院结婚,18岁长子大永出生。20岁又移居鞭子巷三条(今锦绣三条,现为派出所用房),长女五十出生,22岁时长子夭折,23岁时长女又夭折,均在此院,后又移居芦草园,该住所为两所打通的四合院,共有房30余间。26岁时前妻王明华病故。后迁居东城区无量大人胡同(今红星胡同),1922年续娶福芝芳,1930年葆玥出生。“九·一八”事变后,于1932年南迁上海马思南路121号(今思南路87号),1934年葆玖出生于此。
  “七·七”事变后,于1938年留居香港,1942年回泸。1951年迁回北京,居住护国寺街(今梅兰芳纪念馆),直至1961年道世
  尚小云,祖籍河北南宫。1900年出生于法通寺草厂大院,后移至宣武区前铁厂,此处房屋前有走廊,院中有花园,是尚小云非常喜爱的房产,后为办“荣春社”科班,忍痛卖掉。椿树下二条1号院,为一三层院落的居所,1936年将后院辟为荣春社学生学艺练功之场所。校场小六条11号,是尚小云在北京的最后住所。1959年赴古城西安工作,1976年4月19日病逝西安
  程砚秋,祖籍吉林长白(通化地区)。1904年出生于恭王府后身的小翔凤胡同。1923年经梅兰芳、王明华夫妇玉成,程砚秋与果素瑛结为伉俪,居住于前门外排子胡同。后常年居住西城报子胡同(今西四北三条39号)。曾于1943年罢歌息舞,居住颐和园西北的青龙桥荷锄务农,直至抗战胜利。1947年还于董四墓处购置一座“金家花园”,后改名“程家花园”,程砚秋亦曾间或到此小住。
  荀慧生,1900年出生于河北省阜城土山乡谷庄(曾隶属东光县)。早年曾居住在崇文区南深沟胡同西侧銮庆胡同东口内。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住宜武区椿树上三条11号(后改19号,今已拆除),该院共有四层院落,有后门可通椿树上二条。房屋有走廊,院内有山石、凉亭、果树。金少山病故,李世芳结婚,均在此宅院。四十年代迁居西城白庙胡同路南22号(今已拆除)。1957年定居山西街6号(今甲13号),为院落宽敞的大四合院,除有跨院外,另有一花园,园内有假山石及果树在他授艺的客厅内,挂有荀慧生、张伟君夫妇合作的山水画,两边条幅为:
  “荀氏诸郎皆俊伟,河东小风最风流。”1966年8月被批斗后,被押往沙河强行劳动,直至病故再未回此居住。
  “四大名旦”世代从事梨园情况:
  梅兰芳,祖父梅巧玲是清同治、光绪年间的著名旦角演员,曾任四喜班的掌班。娶昆旦陈金爵(雀)长女为妻,生有二男二女,长子雨田工琴师,曾佐谭鑫培多年。次子竹芬,曾工小生后工花旦。两女分适武生王槐卿(八十)、花旦秦稚芬(五九),雨田娶名旦胡喜禄侄女为妻,仅生二女,分适名旦徐碧云、王蕙芳。竹芬娶武生杨隆寿(杨盛春姑母)长女长玉为妻,生有一男一女,长女适旦角朱小芬(朱斌仙之父),其子即梅兰芳。兰芳先娶旦角王顺福(王毓楼之父、王少楼祖父)之五女王明华为妻,生有一男一女均夭折。续娶“崇雅社”旦角演员福芝芳,其四子葆琛、五子葆珍(绍武)均不从艺,惟七女葆玥老生,九子葆玖继承祖艺,为梅家四代旦角演员。

  尚小云,前室为李寿山(李盛藻叔父)长女淑卿,生有一男一女,子长春工武生,女秀琴适旦角任志秋。李氏亡故,小云续娶名旦王芳八妹蕊芳,生有二男,长麟工旦行,长荣工净行。小云五弟富霞,工小生兼旦角。长子长龙工老生,次子长贵工武场面,小女秀蓉适高牧坤。长春长女慧敏,继承祖艺尚派且角演员。长子季(继)春工武老生。三子大东工武场面,三女慧萍中戏附中工作,爱人高志勇为二胡教师。长贵之女尚伟工旦行,爱人高彤工老生。尚门为三代梨园。

  程砚秋,虽非梨园世家,但其夫人果素瑛却是旦角果湘林的次女,其母余素霞为“同光十三绝”之名旦余紫云之女、余叔岩之姐。所生三男一女无一从艺。砚秋三兄丽秋,原工旦行后改小生。其长子永庆原工净行后改琴师,长女静华工老旦,三女静敏原习旦角后改行。

  荀慧生,前室为名旦吴巧福(吴彩霞之父)六女春生,生有二男,长子令香工旦行,次子令汶原习老生后从事行政工作。

  荀氏续娶张伟君为妻,有女令莱工旦行。令香夫人王同炎,有三子,仅长子荀皓从艺工武生,爱人李丽工武旦。荀门为三代梨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11-24 00:4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