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文] 《命运》如是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18 2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焦耳 于 2024-6-18 22:31 编辑

        早在1805年,即在《第四交响曲》创作之前,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就已经开始酝酿《第五交响曲》的构思,直到1808年这部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才最终定稿。
       1986年,当我有幸前往德国波恩的贝多芬故居,以一个年轻的音乐朝圣者的虔诚,几乎是匍匐般地拜访这座位于市政厅北面的二层建筑时,我看到了陈列在展厅里面的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的作曲手稿,还有贝多芬曾经使用过的小提琴和古钢琴,以及挂在走廊墙壁上的一个叫特雷泽的女孩的油画肖像,她是被后世将曲名讹传成《致爱丽丝》的那首钢琴名曲的原型人物。
        我没有看见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的手稿,失望中有一种被命运捉弄的感觉,一丝遗憾瞬间被刻印在记忆深处。
        喜爱《命运》交响曲与崇拜贝多芬在我的内心是没有分别的,这基于《命运》这首乐曲不同凡响的音乐属性所散发出的无以抵御的魔力和作曲家才情天纵的不朽。这样一种简素的情感萌生于少年时代,那时的内心满是憧憬和幻想,而之于音乐的深刻内涵却不甚了了,直到有一天,一向孱弱不堪年少的我终被一场伤寒击倒而错过一次重要的演出,继而失去上音乐附中的机会,渐渐地,我似乎能够感到命运的存在,想象它像一绰魅影一样,等在不远的前面,左右着、牵引着我的方向。
        雨萍姐为我带来了一张黑胶唱片,她是我的小提琴教师。
        留声机里骤然想起一阵足以撼动心魄的声音,一连串切分音发出叩击灵魂的巨响,重重地砸在心头,令人惊惧,震颤不已。
        从此,我知道这是《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那一大串切分音便是整首交响曲的核心的动机,正如贝多芬曾说过的,“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
        对使人惊恐万分的乐章第一主题,这个“核心的动机”自然而然地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艰难、障碍和苦难,像病痛将我束缚在病榻上一样,可以作为命运的象征,它时而阴暗凶险,时而欢愉神气,有时倔强而紧张,有时悲戚而低徊。
        没有人可以对命运不屑一顾,因为它的不可预知性。而每个人又被赋予不同的命运,当不知道命运的结局时,你苦苦探求命运的真相,可尘埃落定,一切归于平静时,结局便成了一个事实。
        命运果真是这样吗?
        如果命运真的沦为宿命而不可改变,则《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将不会还有第二主题。第二主题有别于第一主题的恐怖、凶险,它富于歌唱性的抒情旋律,呈现出一派静谧和温暖的景象,虽然这安宁的场面持续不久,可仍然处于第一乐章中极为醒目的位置,它与第一主题的阴暗凶险激烈缠斗,渐趋白热化,当音乐的紧张度达到空前时,乐曲的转折呈现出奏鸣曲式的欢快,并以大调的明朗闪现出一股壮阔的气概。
        我能感受的是音乐映出的惊心动魄的画面,尽管代表着光明的第二主题与命运进行着殊死的搏斗,可对于一个涉世不深、拖着一副病躯的少年来说,命运不是一首辉煌的抒情诗,它悲剧化的形象覆盖了所有关于未来一切有色彩的想定,就像躺在病榻上的我看不见窗外的旭日和嗅不到门前的花香,也好比世界没有出口一样。
        我深感自己的懦弱和无力,想以不堪去遮挡胆怯,把这份苟且妆成一副冠冕堂皇的样子去力求一种接近天然的完美,尽管天然的完美是一种偶然,是无数不完美中的一个特例,塑造完美近乎于矫情,可是我仍然愿意追求这样一种极致的偏执,即便这种极致形同镜花水月一般,我也不会浅尝辄止。
        我从第二乐章中获得启示,也在聆听中赚取了力量,像一百多年前那个只能听得见雷鸣而听不见交响乐团演奏的倔强的贝多芬,在他生命行将结束时依然蔑视天地,唐突神灵,举起瘦弱嶙峋的拳头向天空咆哮。
       我不知自己最终会不会妥协,更不能确定体内的力量可以支持多久,想赋予道德和信念以灵活性,在堂皇的路上尽量走得略微远一些。
       终于走出了病痛,亦即走入了渴望明媚的生活,如同第二乐章宏伟而美妙的曲调。我舒展身体,享受阳光,拥抱爱情,憧憬未来。我以为走出了命运,可以摆脱厄运的牵绊,自此可以坚强面对一切挑战。我甚至有了一点自我崇拜,可以藉由自身的力量战胜病魔,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壮举,凭借         这份经历,我有理由为我的人生骄傲,至少,它也可以成为炫耀阅历的素材。
       我感谢音乐,感谢贝多芬这首c小调《第五交响曲》。当自觉人生渐入佳境时,一时的春风得意会令人对命运产生错觉,想人生不过如此。
       雨萍姐为我详述了《命运》的四个乐章,她是熟谙音乐的人,给我的讲解素来详实,我却听得似懂非懂。我熟记了音乐,明了乐曲的织体构成,懂得了曲式、旋律,却恰恰忽略了蕴涵于音乐之中最深刻的精神实质,那就是作曲家想要传达的思想。贝多芬虽然故去一百多年了,他的肉体形象早已销声匿迹,可是,他的精神形象却不断发展,在另一种形式下变得愈加清晰可见,这是崇高的变形。人形有隐蔽作用,它遮住了真正神圣的面孔,这面孔就是思想。
        我扭住了音乐,却在不觉中放走了神灵。
        现在想来,当时的青春意气,有多少是来自荷尔蒙的冲动和不暗世故的盲从,更是由于迷茫而失去了对事物最基本的判断力。
        告别了青春,命运给了我一段与时光和睦共处的日子,那是点点繁星镶嵌的夜幕,朝霞满天的拂晓,还有清风拂面的午后和润雨如酥的黄昏。
        第一乐章中那悸动人心的主调给人以命运最强烈的悲剧感在日复一日中渐次淡漠,不再有宿命的压迫像是使人从容了许多,渐渐地,人生的起落,命运的沉浮,越来越像是一出大戏的过场,一阵紧锣密鼓之后,终有角色粉墨登场一样。
       我非常想拿一段时光去换取一个可以慰留好运的机会,从此,凭籍命运的惯性就可以尊享上天的恩赐,度一段属于自己的生活,可是,命运之神从暗夜中再次走出,一下子将我掷入了噩梦的深渊。2002年,大地和天空都已隐没,再也听不见翅膀的声音,曾经高擎的生命的火炬也日益暗弱,生命变得零落。
        如同《命运》的第三乐章,命运的凶险已然空前,分明的严峻,尖锐的挑衅性,像不可遏制的一股庞大的力量,瞬间包围了生命的每一种感觉,令人窒息。这绝非命运的一次起伏,而是与命运的最后一战,是决战。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生存或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莎翁戏剧《哈姆雷特》中的这句经典台词,促人深省。
        曾经,那些慵懒的过活滋养了一些连自己都鄙视的陋习,平凡竟然令我沦为凡庸,疏于纷繁,独喜简略。我不是岁月的拾荒者,却贪恋这悲戚的人生,更不愿做生活的局外人、旁观者,即便循规蹈矩地走上一程,也不甘随波逐流地漂泊。
        2015年初春,再一次有幸聆听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特别是当听到第四乐章时,一下子联想到萧伯纳在《贝多芬百年祭》中曾说的话,“那个衣衫褴褛、面容枯槁的被警察当做流浪汉的人确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他的那副躯体竟能容得下纯音响世界最奔腾澎湃的灵魂,他的灵魂是伟大的,比亨德尔和巴赫还要伟大,他的灵魂充满力量,汹涌澎湃……”而他的这种磅礴的力量更体现在《命运》交响曲的斗争主题中,当第四乐章在辉煌中奏起,呈现出规模宏大的凯旋进行曲式,渲染出欢腾、光明和胜利的喜悦情绪,特别是当我们听到低音号、短笛和低音大管的音色加入,顿使乐曲变得雄壮、光辉,也使整部音乐塑造的英雄形象焕发出耀眼的光辉,说明英雄在与命运的殊死搏斗中终于战胜了邪恶的黑暗势力而获得最后的胜利。
        这波澜壮阔的第四乐章正是揭示了整部作品的英雄主题,是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主题的进一步延续和发展。
        历经重重磨难,聆听这部《命运》交响曲确能使人产生共鸣,更能产生力量。贝多芬灵魂中那种不屈于命运的力量,像是他先天的秉赋,而他拘囿于落魄的逆境却不甘沉沦,以生命的全部力量去搏击命运的气概,让每一个聆听《命运》交响曲的人都能够焕发力量,在困境中镇静,处乱不惊,奋力一搏。
        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是交响音乐中的一座高峰,也是照亮天下人人生旅途的一座灯塔,更是暗夜中的一把不熄的火炬。
        崇拜贝多芬与喜欢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真的没有分别,它让我变得充满英雄主义情怀和坚韧的力量,傲眺苍穹,雄睨宇宙。
        忽然想起保罗·麦卡特尼的那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老歌《Let it be》,也想起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超人说,感觉自己好像多少有一点与众不同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草币 +60 收起 理由
淡月光 + 6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24-6-19 10:05 | 只看该作者
音乐与灵魂共振
板凳
发表于 2024-6-19 10:06 | 只看该作者
即便不能左右命运,但也绝不能放弃抵抗
地板
发表于 2024-6-19 10:30 | 只看该作者
对音乐作品完全不需要固定的图解式的理解,而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欣赏时的心情来体会理解。记得1977年3月底吧,晚上,十五岁的我,在电视机前聆听中央乐团纪念贝多芬逝世150周年演奏的《第五交响曲》时,当主题出现的刹那,我感受到的是“文革”狂飙袭来,而副题仿佛是受难群众的痛苦呻吟。整个乐章如同在叙述那个年代的混乱恐惧无奈。而一听到第四乐章就联想到十月一声春雷,人们在欢庆粉碎“四人帮”。然而,以后一次在与朋友们一起高高兴兴去听这首交响曲时似乎就找不到回忆“文革”的感觉。所以对于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这个主题的理解完全可以自由想象自由发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9-21 22:5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